[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0094503B - 车辆的驻车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驻车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4503B
CN110094503B CN201910039187.9A CN201910039187A CN110094503B CN 110094503 B CN110094503 B CN 110094503B CN 201910039187 A CN201910039187 A CN 201910039187A CN 110094503 B CN110094503 B CN 110094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meter
shaft
locking
parking mechanism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91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4503A (zh
Inventor
A·皮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94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4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4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4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16H63/3416Parking lock mechanisms or brakes in the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驻车机构,其能够在驻车锁定时应锁定的旋转轴的径向上紧凑地构成。车辆(V)的驻车机构(1)将用于对车辆的车轮(WL、WR)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轴(3)锁定为不能旋转,该车辆的驻车机构具有:转动体(42),其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内壳体部(31A)的周向上,随着转子(4a)的旋转而转动;以及锁定体(43),其以与转动体接触并与扩径部(3b)对置的状态被设置为不能沿内壳体部的周向转动且能够沿内壳体部的长度方向移动自如,随着转动体的转动而在转动体与扩径部之间移动,并且能够与扩径部卡合,在车辆的驻车时,通过马达(41)使转动体转动,从而使锁定体向扩径部侧移动并与扩径部卡合,从而锁定旋转轴。

Description

车辆的驻车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用于车辆的变速器、驱动单元等,在驻车时将它们的旋转轴锁定为不能旋转。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驻车机构,例如已知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该驻车机构具有如下结构等:驻车齿轮,其被固定在变速器的输出轴上,在外周具有多个槽;驻车止动爪,其在斜向延伸的状态下以中央附近为支点转动自如地设置在该驻车齿轮的上侧,且下端部能够与驻车齿轮的槽卡合;以及驻车杆,其末端部与该驻车止动爪的上端部卡合,并且被设置为在长度方向上进退自如。在车辆行驶时等、驻车时以外的时候,驻车止动爪的下端部处于离开驻车齿轮的状态。
在这样构成的驻车机构中,若车辆的变速杆被切换至P挡位,则驻车杆前进而顶起驻车止动爪的上端部,由此使得驻车止动爪的下端部与驻车齿轮的槽卡合。由此,驻车齿轮的旋转被阻止,随之变速器的输出轴被锁定(驻车锁定)为不能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35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驻车机构中,在驻车齿轮的周围配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驻车止动爪和驻车杆等各种部件。因此,需要在驻车齿轮的周围确保比较大的空间,变速器也相应地变大,特别是在输出轴等、驻车锁定时应锁定的旋转轴的径向上变大。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驻车锁定时应锁定的旋转轴的径向上紧凑地构成的车辆的驻车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车辆的驻车机构1,其将用于对车辆V的车轮(实施方式中的(以下,在本项中亦同)左车轮WL和右车轮WR)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轴3在车辆的驻车时锁定为不能旋转,该车辆的驻车机构1的特征在于,旋转轴具有:轴主体3a,其具有规定的直径并且在左右的车轮WL、WR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扩径部3b,其具有比该轴主体的直径大的直径且被设置为能够与轴主体一体旋转,该车辆的驻车机构1具有:圆筒状的内壳体部31A,其具有比扩径部的直径小的直径,供轴主体贯穿插入,并且将轴主体支承为旋转自如;外壳体部31B,其具有比扩径部的直径大的直径,被设置为覆盖内壳体部的外周,并且与内壳体部一体构成;马达(致动器马达41),其被设置在内壳体部与外壳体部之间,具有能够以内壳体部为中心旋转的转子41a;转动体42、61,其在内壳体部与外壳体部之间被设置为沿内壳体部的周向转动自如,随着转子的旋转而转动;以及锁定体43,其在内壳体部与外壳体部之间以与转动体接触并与扩径部对置的状态被设置为不能沿内壳体部的周向转动且能够沿内壳体部的长度方向移动自如,随着转动体的转动而在转动体与扩径部之间移动,并且能够与扩径部卡合,在车辆的驻车时,通过马达使转动体转动,从而使锁定体向扩径部侧移动并与扩径部卡合,从而锁定旋转轴。
根据这种结构,用于对车辆的车轮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轴具有:轴主体,其具有规定的直径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以及扩径部,其具有比该轴主体的直径大的直径且能够与轴主体一体旋转。此外,驻车机构具有互相构成为一体的内壳体部和外壳体部,旋转轴的轴主体被贯穿插入在圆筒状的内壳体部中,并被支承为旋转自如。
在上述的内壳体部与外壳体部之间设置有上述的马达、转动体和锁定体。即,马达的转子被设置为能够在内壳体部的周向上旋转,转动体被设置为在内壳体部的周向上转动自如,而且,锁定体以与旋转轴的扩径部对置的状态被设置为不能在内壳体部的周向上旋转且能够在内壳体部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自如。
在车辆的驻车时,通过马达的动作使转动体转动,从而使锁定体向扩径部侧移动并与该扩径部卡合,从而使得旋转轴被锁定。这样,在本发明的驻车机构中,相对于应锁定的转动轴,在其轴主体的周围的内壳体部与外壳体部之间配置马达、转动体和锁定体,因此在确保旋转轴的顺畅的锁定的同时,能够在旋转轴的径向上紧凑地构成驻车机构。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基于第一方面记载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扩径部3b具有多个轴凸部3c,这些轴凸部3c分别向锁定体43侧突出规定长度,并且以轴主体3a为中心沿周向配置,锁定体具有锁定凸部55,该锁定凸部55向扩径部侧突出规定长度,在锁定旋转轴3时,该锁定凸部55插入到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轴凸部之间,从而与扩径部卡合。
根据这种结构,旋转轴的扩径部具有多个轴凸部,这些轴凸部分别向锁定体侧突出规定长度,并且以轴主体为中心沿周向配置。另一方面,锁定体具有向扩径部侧突出规定长度的锁定凸部。在锁定旋转轴时,锁定体的锁定凸部插入到扩径部的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轴凸部之间,从而使得锁定体卡合于扩径部。由此,在旋转轴中,扩径部的轴凸部与不能旋转的锁定体的锁定凸部在周向上抵接,从而被阻止进一步的旋转。这样,通过使具有锁定凸部的锁定体与具有多个轴凸部的扩径部卡合,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旋转轴的锁定。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基于第二方面记载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锁定凸部55由沿内壳体部31A的周向配置并且与多个轴凸部3c对应的多个锁定凸部构成。
根据这种结构,锁定体的锁定凸部由沿内壳体部的周向配置并且与多个轴凸部对应的多个锁定凸部构成,因此在这些锁定凸部与扩径部的多个轴凸部啮合的状态下,锁定体与扩径部卡合。由此,能够稳定地锁定具有扩径部的旋转轴。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基于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记载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动体42具有:转动体主体47,其形成为包围内壳体部31A的外周的环状,具有沿着内壳体部的径向且与锁定体43对置的平坦的转动体平坦面(平坦面47a);以及按压凸轮48,其被设置为从该转动体主体的转动体平坦面向锁定体侧突出规定长度,随着转动体的转动而将锁定体向扩径部侧按压,锁定体还具有:锁定体平坦面(平坦面53a),其与转动体主体的转动体平坦面对置;以及卡合凹部57,其与该锁定体平坦面相连且向转动体侧开放,并且与按压凸轮互补地形成。
根据这种结构,转动体具有包围内壳体部的外周的环状的转动体主体、以及从该转动体主体的转动体平坦面向锁定体侧突出规定长度的按压凸轮。另一方面,锁定体具有与转动体主体的转动体平坦面对置的锁定体平坦面、以及与该锁定体平坦面相连并且与转动体的按压凸轮互补地形成的卡合凹部。转动体的转动体主体在内壳体部的周向上转动,从而使得与锁定体的卡合凹部卡合的按压凸轮也同样转动,该按压凸轮从锁定体的卡合凹部向锁定体平坦面侧移动。由此,锁定体的锁定体平坦面被转动体的按压凸轮按压而向扩径部侧移动。这样,仅通过使转动体的转动体主体转动,就能够容易地使锁定体向旋转轴的扩径部侧移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基于第四方面记载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转动体主体47上形成有向锁定体43侧开放并且沿转动体主体的周向延伸的卡合槽47a,按压凸轮48构成为相对于转动体主体沿卡合槽移动自如,转动体42、61还具有按压凸轮用弹簧(环簧49、螺旋弹簧62),在随着转动体主体的转动而按压锁定体43时,该按压凸轮用弹簧对按压凸轮向使其追随转动体主体的方向施力。
根据这种结构,在转动体的转动体主体上形成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卡合槽,按压凸轮构成为沿着该卡合槽移动自如。此外,转动体具有按压凸轮用弹簧,该按压凸轮用弹簧随着转动体主体的转动,对按压凸轮向使其追随转动体主体的方向施力。由此,在转动体主体转动时,基于按压凸轮用弹簧的作用力,按压凸轮向与转动体主体相同的方向移动,将锁定体向扩径部侧按压。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转动体主体按照规定角度转动的中途,移动到扩径部侧的锁定体的锁定凸部的末端抵接于扩径部的轴凸部的末端的情况下,锁定体向扩径部侧的进一步的移动被阻止,并且通过来自该锁定体的反作用力,按压凸轮的移动也被阻止。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旋转轴通过来自车轮侧的旋转力而旋转微小角度,从而使得锁定凸部与轴凸部的末端之间的抵接被解除。此外,通过按压凸轮用弹簧的作用力,按压凸轮向转动体主体的转动方向移动。由此,锁定体被进一步向扩径部侧按压,锁定凸部插入到相邻的轴凸部之间,从而使得锁定体与扩径部卡合。这样,在锁定体的锁定凸部的末端与扩径部的轴凸部的末端抵接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此后立刻使锁定凸部与轴凸部啮合,能够确保旋转轴的稳定的锁定。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基于第五方面记载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锁定体43形成为包围内壳体部31A的外周的环状,卡合凹部57由在锁定体的径向上的彼此相反侧配置的一对卡合凹部构成,按压凸轮48由一对按压凸轮构成,该一对按压凸轮分别被配置在转动体主体47的径向上的彼此相反侧,并且能够分别与一对卡合凹部卡合。
根据这种结构,在形成为环状的锁定体上,在其径向上的彼此相反侧设置有一对卡合凹部。另一方面,组装在转动体主体上的一对按压凸轮被配置在转动体主体的径向上的彼此相反侧,并且构成为能够分别与一对卡合凹部卡合。这样,由位于径向上的彼此相反侧的一对按压凸轮按压锁定体,因此能够平衡性良好且稳定地进行该按压。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基于第六方面记载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按压凸轮用弹簧由一对环簧49、49构成,这一对环簧49、49分别沿转动体主体47的外周延伸,并且呈环状配置在转动体主体的外周面上,一端部被固定在转动体主体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处,另一端部被固定在一对按压凸轮中的一方。
根据这种结构,一对按压凸轮用弹簧分别由呈环状配置在转动体主体的外周面上的环簧构成,该环簧的一端部被固定在转动体主体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处,另一端部被固定在一个按压凸轮上。当按压锁定体时的转动体主体向增大环簧的直径的方向转动时,基于环簧的复原力而产生的作用力作用在按压凸轮上。因此,使用上述的环簧,能够容易地使按压凸轮在转动体主体的转动方向上追随。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基于第六方面记载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按压凸轮用弹簧由一对螺旋弹簧62、62构成,这一对螺旋弹簧62、62分别沿转动体主体47的卡合槽47b延伸,并且被收纳在卡合槽中,一端部被保持在卡合槽的规定位置处,另一端部与一对按压凸轮中的一方抵接。
根据这种结构,一对按压凸轮用弹簧分别由沿转动体主体的卡合槽延伸并且被收纳在该卡合槽中的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的一端部被保持在卡合槽的规定位置处,另一端部与一个按压凸轮抵接。当按压锁定体时的转动体主体向压缩螺旋弹簧的方向转动时,基于螺旋弹簧的复原力而产生的作用力作用在按压凸轮上。因此,使用上述的螺旋弹簧,能够容易地使按压凸轮在转动体主体的转动方向上追随。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基于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记载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的驻车机构还具有对锁定体43向转动体42侧施力的锁定体施力弹簧59。
根据这种结构,在解除驻车锁定时,通过使转动体转动到驻车锁定前的原本的位置等,从而解除按压凸轮对锁定体的按压。由此,锁定体凭借锁定体施力弹簧的作用力而向转动体侧移动,返回到原本的位置处。即,锁定体离开旋转轴的扩径部,其与扩径部的卡合被解除。这样,仅通过使转动体转动,就能够解除锁定体与扩径部的卡合,可容易地进行旋转轴的锁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驻车机构以及使用该驻车机构的车辆的驱动单元的图。
图2是表示应锁定的旋转轴以及驻车机构的图,其中(a)是立体图,(b)是纵剖视图。
图3是分解示出图2的驻车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驻车机构的壳体的图,其中(a)是立体图,(b)是从右方观察时的图。
图5的(a)是表示转动体的立体图,图5的(b)是表示一对按压凸轮的立体图,
图5的(c)是表示一对环簧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锁定体的立体图,其中(a)示出了从右方观察时的状态,(b)示出了从左方观察时的状态。
图7是部分示出被锁定体锁定的旋转轴的立体图,其中(a)示出了从右方观察时的状态,(b)示出了从左方观察时的状态。
图8的(a)和(b)分别对应于图2的(a)和(b),示出了驻车锁定时的驻车机构。
图9的(a)是表示转动体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9的(b)是分解示出该转动体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按顺序说明具有图9的转动体的驻车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其中(a)示出了驻车机构的动作前的状态,(b)示出了在动作开始后,锁定体的锁定凸部的末端抵接于扩径部的轴凸部的末端时的状态,(c)示出了驻车机构对旋转轴的锁定完成时的状态。
标号说明
1:驻车机构,2:驱动单元,3:旋转轴,3a:轴主体,3b:扩径部,3c:轴凸部,31:壳体,31A:内壳体部,31B:外壳体部,32:锁定单元,41:致动器马达(马达),41a:转子,42:转动体,43:锁定体,47:转动体主体,47a:平坦面(转动体平坦面),47b:卡合槽,48:按压凸轮,49:环簧(按压凸轮用弹簧),49a:环簧的一端部,49b:环簧的另一端部,53:锁定体的左凸缘部,53a:平坦面(锁定体平坦面),55:锁定凸部,57:卡合凹部,59:锁定体施力弹簧,61:转动体,62:螺旋弹簧(按压凸轮用弹簧),V:车辆,WL:左车轮,WR:右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驻车机构以及使用该驻车机构的车辆的驱动单元。如该图所示,该驻车机构1用于由马达驱动左右的车轮WL和WR的四轮车辆等,在驻车时将该车辆V的驱动单元2的旋转轴3锁定为不能旋转。
如图1所示,驱动单元2具有使车辆V行驶的作为驱动源的马达4、以及将该马达4的动力传递给左右的车轮WL和WR的减速齿轮机构5。马达4具有转子4a和定子4b,在与转子4a一体旋转的中空状的马达轴4c的端部(图1的左端部)设置有后述的太阳轮11。
减速齿轮机构5具有以沿左右排列的状态设置的2个第1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10、20。具体而言,第1行星齿轮机构10构成为包括设置在马达4的马达轴4c上的太阳轮11、与该太阳轮11啮合的多个(在图1中仅示出2个)小齿轮12、以覆盖这些小齿轮12的状态不动地设置且与各小齿轮12啮合的齿圈13、以及将全部的小齿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且公转自如的齿轮架14等。
另一方面,第2行星齿轮机构20构成为包括设置在第1行星齿轮机构10的齿轮架14的中心部的太阳轮21、与该太阳轮21啮合的多个(在图1中仅示出2个)小齿轮22、以覆盖这些小齿轮22的状态不动地设置且与各小齿轮22啮合的齿圈23、以及将全部的小齿轮22支承为旋转自如且公转自如的齿轮架24等。上述的齿轮架24是与驱动单元2的旋转轴3的后述的扩径部3b共用的部分。
旋转轴3具有:轴主体3a,其具有规定的直径并且在车辆V的左右方向延伸;以及扩径部3b,其具有比该轴主体3a大的规定的直径且被设置为能够与轴主体3a一体旋转。从扩径部3b向右方延伸的轴主体3a贯穿齿轮架14和马达轴4c,并且在末端部安装有右车轮WR。另一方面,从扩径部3b向左方延伸的轴主体3a贯穿驻车机构1,并且在末端部安装有左车轮WL。另外,在图1中,通过简化的单线示出了从扩径部3b向左右延伸的轴主体3a,而实际的轴主体3a由被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多个轴构成。
此外,如图1所示,在驱动单元2的左部设置有驻车机构1。图2示出了包括驱动单元2的旋转轴3的一部分在内的驻车机构1,图3分解示出了该驻车机构1。如这两个图所示那样,该驻车机构1具有:壳体31,其具有内壳体部31A和外壳体部31B,该内壳体部31A和外壳体部31B互为同心状配置,并且在中心轴线C的长度方向(以下,简称为“轴线方向”)上延伸规定长度,且均形成为圆筒状;以及锁定单元32,其被配置在这些内壳体部31A与外壳体部31B之间,用于锁定旋转轴3。
图4示出了壳体31,其中(a)是立体图,(b)是从右方观察时的图。另外,在图3中,为了便于图示,将内壳体部31A和外壳体部31B相互分离地示出,然而它们在各自的左端部相连而构成为一体。
如图2的(b)所示,壳体31的内壳体部31A具有比旋转轴3的轴主体3a的直径大且比扩径部3b的直径小的规定的直径,而外壳体部31B具有比扩径部3b的直径大的规定的直径。如图3和图4所示,内壳体部31A具有:大径圆筒部33,其具有最大的外径;中径圆筒部34,其与该大径圆筒部33相邻,外径略小于大径圆筒部33的外径;花键圆筒部35,其与该中径圆筒部34相邻,具有分别沿轴线方向延伸且沿外周面的周向形成的多个槽;以及小径圆筒部36,其与该花键圆筒部35相邻,具有最小的外径。
此外,如图2的(b)所示,在内壳体部31A的内侧,在小径圆筒部36的内周部安装有轴承37,在壳体31内贯穿的旋转轴3的轴主体3a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于该轴承37。
另一方面,外壳体部31B在整个轴线方向上形成为具有比旋转轴3的扩径部3b的直径略大的一定直径的圆筒状。此外,在外壳体部31B的内周面的上下的靠近右端的规定位置处,设置有对后述的锁定体43的上下的径向突出部56、56进行支承并且对该锁定体43在壳体31的长度方向上进行引导的上导向部38和下导向部39。上导向部38被设置为导向面38a、38a相互隔开规定距离而对置,同样地,下导向部39也被设置为导向面39a、39a相互隔开规定距离而对置。
如图2和图3所示,驻车机构1的锁定单元32具有致动器马达41(马达)、被该致动器马达41进行转动驱动的转动体42、以及随着该转动体42的转动而沿内壳体部31A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能够与旋转轴3的扩径部3b卡合的锁定体43等。
如图2的(b)所示,致动器马达41被设置在内壳体部31A的大径圆筒部33与外壳体部31B之间。具体而言,致动器马达41具有能够在内壳体部31A的周向上旋转的转子41a、以及配置在该转子41a的外周侧的定子41b。此外,在转子41a上固定有用于将该转子41a与转动体42连结起来的连结部件45。
该连结部件45由薄板状的金属板等构成,形成为具有小径和大径这2个直径的2级圆筒状。具体而言,连结部件45具有:圆筒状的小径部45a,其具有与转子41a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外径且被固定在转子41a的内表面上;以及圆筒状的大径部45b,其具有比该小径部45a的直径大且与所述转动体42的后述的转动体主体47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内径,这些小径部45a和大径部45b相互连接,从而构成为一体。
转动体42的左端部的整个外周面与大径部45b的内周面一体地卡合,并且转动体42的左端部通过固定在内壳体部31A的中径圆筒部34的外周面上的轴承46而被支承为旋转自如。由此,转动体42与致动器马达41的转子41a一体转动。另外,在连结部件45的大径部45b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处设置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隙的2个突起45c,固定在外壳体部31B上的止动弹簧40的末端部嵌合在这些突起45c、45c之间。由此,可防止在致动器马达41未通电时转动体42随意转动。
图5的(a)示出了转动体42。该转动体42构成为包括:环状的转动体主体47,其被设置为包围内壳体部31A的外周;一对按压凸轮48、48,它们被配置在该转动体主体47的右侧面的径向上的彼此相反侧,并且被设置为沿该右侧面的周向移动自如;以及一对环簧49、49(按压凸轮用弹簧),它们均形成为大致环状,一端部49a卡定在转动体主体47上,另一端部49b卡定在各按压凸轮48上。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能够区分两个按压凸轮48、48,在图2和图5的(a)等中适当地对近前和深处侧的按压凸轮48分别一并赋予48A和48B的标号。
如图2的(b)所示,转动体主体47的轴线方向的右半部形成为厚壁,而左半部形成为薄壁。此外,如图3和图5所示,转动体主体47的右侧面具有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平坦的平坦面47a(转动体平坦面),在该平坦面47a上形成有向右方开放且在周向上连续延伸的卡合槽47b。而且,在转动体主体47的外周面上的径向的彼此相反侧的规定位置处,形成有卡定两个环簧49、49各自的一端部49a的2个卡定孔47c、47c(在图3、图5的(a)中仅示出1个)。此外,在转动体主体47的左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部47d,这些凸部47d沿轴线方向延伸规定长度且沿周向配置,并且与所述连结部件45的大径部45b的内周面卡合。
如图5的(a)和(b)所示,各按压凸轮48形成为具有与转动体主体47相同的曲率且延伸规定长度的月牙形,从两端向中央逐渐变高,并且形成为中央部分具有规定高度。此外,在按压凸轮48的中央部形成有以横穿按压凸轮48的状态向右方开放的U字状的卡定槽48a,在该卡定槽48a内卡定有环簧49的另一端部49b。而且,在按压凸轮48的背面(图5的左面)设置有卡合凸部48b,该卡合凸部48b在该按压凸轮48的背面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延伸,在被插入到转动体主体47的卡合槽47b内的状态下卡合。
各环簧49由金属线材等构成,形成为具有比转动体主体47的外径大一圈的直径的环状,并且两端部49a、49b均向内侧弯曲。此外,环簧49以与转动体主体47的外周面存在若干间隙的状态被组装,一端部49a在插入到转动体主体47的规定的卡定孔47c中的状态下被卡定,另一端部49b被卡定在配置于该卡定孔47c附近的按压凸轮48的卡定槽48a内。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转动体42中,若转动体主体47以内壳体部31A为中心转动,则各按压凸轮48通过环簧49以追随转动体主体47的转动方向的方式与转动体主体47大致一体地移动。此外,如后述那样,在转动体主体47向规定方向(图5的(a)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各按压凸轮48的移动被锁定体43阻止的情况下,环簧49以其直径变大的方式扩大。由此,基于环簧49的复原力而产生的作用力沿转动体主体47转动的方向作用在各按压凸轮48上。
图6示出了锁定体43,(a)和(b)分别示出了从右方和左方观察时的状态。如该图所示,锁定体43具有:圆筒部51,其具有规定的直径;以及右凸缘部52和左凸缘部53,它们被分别设置在该圆筒部51的轴线方向的右端部和左端部,这些部分构成为一体。
圆筒部51具有与所述内壳体部31A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内径。此外,在圆筒部51的内周面上设置有花键卡合部51a,该花键卡合部51a具有分别沿轴线方向延伸并且沿周向形成的多个凸部。如图2的(b)所示,该花键卡合部51a在与所述内壳体部31A的花键圆筒部35啮合的状态下卡合。
此外,如图6的(a)所示,右凸缘部52具有比圆筒部51的外径大的外径且具有规定的厚度,此外,在外周部的多处(本实施方式中为4处)形成有与除此以外的部分相比向径向突出的径向突出部52a。并且,在这些径向突出部52a上设置有向右方突出的共计4个锁定凸部55。各锁定凸部55均形成为规定尺寸的四棱锥台状。
而且,如图6所示,左凸缘部53具有比圆筒部51的外径大的外径且形成得较厚,此外,在外周部的上下形成有与除此以外的部分相比向径向以与右凸缘部52的径向突出部52a同等的程度突出的径向突出部56。这些径向突出部56在锁定体43的周向上位于右凸缘部52的相邻的规定的2个径向突出部52a、52a之间。此外,左凸缘部53的各径向突出部56在左凸缘部53的周向上具有具备规定长度的圆弧面56a,并且在其两端部具有互相平行地形成的平行面56b、56b。并且,上下的径向突出部56、56的平行面56b、56b分别与所述外壳体部31B的上导向部38的导向面38a、38a和下导向部39的导向面39a、39a滑动接触。
此外,如图6的(b)所示,在左凸缘部53上形成有一对卡合凹部57、57,该一对卡合凹部57、57和与转动体主体47的平坦面47a对置的平坦面53a(锁定体平坦面)相连且向转动体42侧开放,并且与所述按压凸轮48互补地形成。具体而言,两个卡合凹部57、57被设置在左凸缘部53的上下的径向突出部56、56之间的、在左凸缘部53的径向上的彼此相反侧。此外,在各卡合凹部57,形成为随着朝向其中央而左凸缘部53的厚度逐渐变薄,即卡合凹部57的深度逐渐变大。
另外,在锁定体43的圆筒部51的外周设置有在右凸缘部52的各径向突出部52a与左凸缘部53之间沿轴线方向延伸的4个肋58(图6中仅示出2个)。通过这些肋58,锁定体43在轴线方向和周向上具有较高的刚性。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锁定体43通过内壳体部31A的花键圆筒部35以及外壳体部31B的上导向部38和下导向部39而形成为不能沿壳体31的周向旋转且能够沿壳体31的长度方向(轴线方向)移动自如。此外,锁定体43通过向旋转轴3的扩径部3b侧移动而与该扩径部3b卡合。
图7部分示出了被锁定体43锁定的旋转轴3,(a)和(b)分别示出了从右方和左方观察时的状态。如该图所示,在扩径部3b的左侧面上设置有分别向左方突出并且彼此按照以轴主体3a为中心的等角度沿周向配置的8个轴凸部3c。各轴凸部3c均形成为规定尺寸的四棱锥台状。在锁定体43的各锁定凸部55插入到在扩径部3b的周向上相邻的轴凸部3c、3c之间的状态下,锁定体43与扩径部3b卡合,从而使得旋转轴3被锁定。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锁定体43的上下的径向突出部56的右方分别设置有对锁定体43向左方的转动体42侧施力的2个锁定体施力弹簧59、59。各锁定体施力弹簧59由螺旋弹簧构成,一端部(左端部)与锁定体43的径向突出部56的右侧面抵接,另一端部(右端部)被固定在弹簧保持部件30上,该弹簧保持部件30被固定在外壳体部31B的内周面。
下面,关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驻车机构1的动作,参照分别示出该动作前和动作后的图2和图8来进行说明。在车辆V的驻车时,在由驾驶员停止了车辆V的状态下,例如将变速杆挂到P挡位时,驻车机构1的致动器马达41进行动作,其转子41a旋转规定角度(例如75~90°)。随之,图2的(a)所示的转动体42的转动体主体47与转子41a一体地向该图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这种情况下,转动体42的两个按压凸轮48、48通过各个环簧49而追随于转动体主体47向同一方向(图2的(a)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抵抗锁定体施力弹簧59的作用力而将锁定体43向右方的扩径部3b侧按压。
图8的(a)和(b)对应于图2的(a)和(b),示出了如上述那样被按压的锁定体43与扩径部3b卡合的状态。如图8所示,锁定体43向右方移动,各锁定凸部55被保持为插入到扩径部3b的相邻的轴凸部3c、3c之间的状态。由此,扩径部3b的轴凸部3c被锁定体43的锁定凸部55阻止向周向的移动,其结果是,旋转轴3被锁定为不能旋转。
另外,在解除旋转轴3的锁定的情况下,通过使致动器马达41的转子41a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转同样的角度,从而使转动体4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回归到原本的位置。由此,锁定体43被上下的锁定体施力弹簧59、59向左方的转动体42侧施力,从而返回到原本的位置处。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针对应锁定的转动轴3,在其轴主体3a的周围的内壳体部31A与外壳体部31B之间配置致动器马达41、转动体42和锁定体43,通过转动体42的转动而使锁定体43与转动轴3的扩径部3b卡合,因此能够在确保旋转轴3的顺畅的锁定的同时,在旋转轴3的径向上紧凑地构成驻车机构1。此外,在驻车锁定时,在使锁定体43的锁定凸部55与扩径部3b的轴凸部3c啮合的状态下,使锁定体43与扩径部3b卡合,因此能够容易且稳定地锁定旋转轴3。
图9示出了转动体的变形例。该转动体61与所述转动体42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代替对各按压凸轮48施力的环簧49而使用了螺旋弹簧62(按压凸轮用弹簧),此外,在转动体主体47的卡合槽47b上设置了隔板47e,并且省略了各按压凸轮48的卡定槽48a。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转动体61,对与所述转动体42同样的构成部分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如图9的(b)所示,在转动体主体47的环状的卡合槽47b中,在径向上的彼此相反侧设置有2个隔板47e、47e。此外,在转动体主体47上的卡合槽47b的两个隔板47e、47e之间分别组装有按压凸轮48和螺旋弹簧62。更具体而言,各按压凸轮48在卡合凸部48b被插入卡合槽47b且与一个隔板47e抵接的状态下被组装在转动体主体47上。此外,螺旋弹簧62在对应的按压凸轮48与另一个隔板47e之间呈圆弧状延伸的状态(自然长度)下被收纳在卡合槽47b中。
这样构成的转动体61也与使用环簧49的前述的转动体42同样地产生作用。
这里,参照图10,说明在具有转动体61的驻车机构1中进行驻车锁定时,锁定体43的锁定凸部55的末端与扩径部3b的轴凸部3c的末端抵接的情况下的驻车机构1的动作。另外,图10的上段示出了驻车机构1的纵剖面,下段示出了从锁定体43侧观察转动体61时的状态。
图10的(a)示出了驻车机构1的动作前的状态。从该状态起,致动器马达41进行动作,转动体61的转动体主体47向该图的下段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例如75°~90°)。这种情况下,转动体61的两个按压凸轮48、48在转动体主体47的转动开始后立刻追随该转动而移动,将锁定体43向右方的扩径部3b侧按压。
图10的(b)示出了锁定体43通过上述的按压而向扩径部3b侧移动,锁定凸部55的末端与轴凸部3c的末端抵接时的状态。这种情况下,锁定体43进一步的移动被阻止,并且通过来自该锁定体43的反作用力,两个按压凸轮48、48的移动也被阻止。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转动体主体47的卡合槽47b内的各螺旋弹簧62被所对应的按压凸轮48的卡合凸部48b和隔板47e压缩。
从上述的状态起,旋转轴3通过来自车轮WL、WR侧的旋转力而旋转微小角度,从而使得锁定凸部55与轴凸部3c的末端之间的抵接被解除。并且,如图10的(c)的下段所示,通过被压缩的两个螺旋弹簧62、62的复原力而使得两个按压凸轮48、48向转动体主体47的转动方向(图10的下段中的逆时针方向)移动。由此,如图10的(c)的上段所示,锁定体43被进一步向扩径部3b侧按压,各锁定凸部55插入到相邻的轴凸部3c、3c之间,从而使得锁定体43卡合于扩径部3b。
这样,即使在锁定体43的锁定凸部55的末端与扩径部3b的轴凸部3c的末端抵接的情况下,也能在此后立刻使锁定凸部55与轴凸部3c啮合,可确保旋转轴3的稳定的锁定。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所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将本发明的驻车机构1用于被马达4驱动的车辆V的驱动单元2的情况,然而当然也可以应用于被内燃机驱动的车辆的变速器。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在驻车机构1的锁定体43上设置了多个锁定凸部55,并且在旋转轴3的扩径部3b设置了多个轴凸部3c,然而并不特别限定这些锁定凸部55和轴凸部3c的形状以及数量。只要能够通过使锁定体43卡合于扩径部3b而将旋转轴3锁定为不能旋转,就可以采用各种结构来作为锁定体43和扩径部3b的相互卡合部分。
而且,在实施方式中,在转动体42、61中使用了2个按压凸轮48、48,然而并不特别限定它们的数量,例如还可以采用1个或3个以上的按压凸轮。
此外,实施方式示出的驻车机构1、转动体42、61和锁定体43的具体部分的结构等仅为示例,可以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变更。

Claims (9)

1.一种车辆的驻车机构,其将用于对车辆的车轮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轴在该车辆的驻车时锁定为不能旋转,该车辆的驻车机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具有:轴主体,其具有规定的直径且在左右的车轮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扩径部,其具有比该轴主体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且被设置为能够与该轴主体一体旋转,
该车辆的驻车机构具有:
圆筒状的内壳体部,其具有比所述扩径部的直径小的直径,供所述轴主体贯穿插入,并将该轴主体支承为旋转自如;
外壳体部,其具有比所述扩径部的直径大的直径,被设置为覆盖所述内壳体部的外周,并且与该内壳体部一体构成;
马达,其被设置在所述内壳体部与所述外壳体部之间,具有能够以该内壳体部为中心旋转的转子;
转动体,其在所述内壳体部与所述外壳体部之间被设置为沿该内壳体部的周向转动自如,随着所述转子的旋转而转动;以及
锁定体,其在所述内壳体部与所述外壳体部之间以与所述转动体接触且与所述扩径部对置的状态被设置为不能沿所述内壳体部的周向转动且能够沿该内壳体部的长度方向移动自如,随着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而在该转动体与所述扩径部之间移动,并且能够与所述扩径部卡合,
在所述车辆的驻车时,通过所述马达使所述转动体转动,从而使所述锁定体向所述扩径部侧移动并与该扩径部卡合,从而锁定所述旋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径部具有多个轴凸部,所述多个轴凸部分别向所述锁定体侧突出规定长度,并且以所述轴主体为中心沿周向配置,
所述锁定体具有锁定凸部,该锁定凸部向所述扩径部侧突出规定长度,在锁定所述旋转轴时,该锁定凸部插入到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轴凸部之间,从而与所述扩径部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凸部由沿所述内壳体部的周向配置并且与所述多个轴凸部对应的多个锁定凸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体具有:
转动体主体,其形成为包围所述内壳体部的外周的环状,具有沿着该内壳体部的径向且与所述锁定体对置的平坦的转动体平坦面;以及
按压凸轮,其被设置为从该转动体主体的所述转动体平坦面向所述锁定体侧突出规定长度,随着该转动体的转动而将所述锁定体向所述扩径部侧按压,
所述锁定体还具有:
锁定体平坦面,其与所述转动体主体的所述转动体平坦面对置;以及
卡合凹部,其与该锁定体平坦面相连且向所述转动体侧开放,并且与所述按压凸轮互补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动体主体上形成有向所述锁定体侧开放并且沿该转动体主体的周向延伸的卡合槽,
所述按压凸轮构成为相对于所述转动体主体沿所述卡合槽移动自如,
所述转动体还具有按压凸轮用弹簧,在随着所述转动体主体的转动而按压所述锁定体时,该按压凸轮用弹簧对所述按压凸轮向使其追随所述转动体主体的方向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体形成为包围所述内壳体部的外周的环状,
所述卡合凹部由一对卡合凹部构成,该一对卡合凹部在所述锁定体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锁定体的中心轴线被配置在彼此相反侧,
所述按压凸轮由一对按压凸轮构成,该一对按压凸轮分别在所述转动体主体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转动体的中心轴线被配置在彼此相反侧,并且能够与所述一对卡合凹部分别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按压凸轮用弹簧由一对环簧构成,所述一对环簧分别沿所述转动体主体的外周延伸,呈环状配置在该转动体主体的外周面上,一端部被固定在所述转动体主体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处,另一端部被固定在所述一对按压凸轮中的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按压凸轮用弹簧由一对螺旋弹簧构成,所述一对螺旋弹簧分别沿所述转动体主体的所述卡合槽延伸,并且被收纳在该卡合槽中,一端部被保持在所述卡合槽的规定位置处,另一端部与所述一对按压凸轮中的一方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的驻车机构还具有对所述锁定体向所述转动体侧施力的锁定体施力弹簧。
CN201910039187.9A 2018-01-30 2019-01-16 车辆的驻车机构 Active CN1100945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3393A JP6571221B2 (ja) 2018-01-30 2018-01-30 車両のパーキング機構
JP2018-013393 2018-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4503A CN110094503A (zh) 2019-08-06
CN110094503B true CN110094503B (zh) 2020-09-04

Family

ID=67443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9187.9A Active CN110094503B (zh) 2018-01-30 2019-01-16 车辆的驻车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71221B2 (zh)
CN (1) CN1100945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32496A1 (de) * 2019-11-29 2021-06-02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etriebeeinrichtung für ein elektrisch antreibbares Fahrzeug,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ein elektrisch antreibbares Fahrzeug und Fahrzeug
JP7403938B2 (ja) * 2021-04-28 2023-12-25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モータ用ブレーキ
KR102420742B1 (ko) * 2021-06-30 2022-07-14 주식회사 만도 볼 인 램프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기계식 브레이크
CN113883270B (zh) * 2021-11-22 2022-09-16 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保定研发分公司 驻车机构及汽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2019A1 (de) * 1999-05-13 2000-11-23 Hyundai Motor Co Ltd Parkbremse für ein Automatikgetriebe
WO2002021022A1 (de) * 2000-09-06 2002-03-14 ZF Lemförder Metallwaren AG Vorrichtung zum umschalten eines mechanischen schaltmittels zwischen einem ersten schaltzustand und wenigstens einem zweiten schaltzustand
CN201090726Y (zh) * 2007-09-29 2008-07-23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驻车机构
DE102012011686A1 (de) * 2012-06-14 2013-12-1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Übersetzungs- und Ausgleichsgetriebe sowie Motor- und Getriebeeinheit
CN104819275A (zh) * 2014-01-31 2015-08-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换档机构的润滑结构
DE102016201177A1 (de) * 2016-01-27 2017-07-2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Parksperren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getrieb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2019A1 (de) * 1999-05-13 2000-11-23 Hyundai Motor Co Ltd Parkbremse für ein Automatikgetriebe
WO2002021022A1 (de) * 2000-09-06 2002-03-14 ZF Lemförder Metallwaren AG Vorrichtung zum umschalten eines mechanischen schaltmittels zwischen einem ersten schaltzustand und wenigstens einem zweiten schaltzustand
CN201090726Y (zh) * 2007-09-29 2008-07-23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驻车机构
DE102012011686A1 (de) * 2012-06-14 2013-12-1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Übersetzungs- und Ausgleichsgetriebe sowie Motor- und Getriebeeinheit
CN104819275A (zh) * 2014-01-31 2015-08-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换档机构的润滑结构
DE102016201177A1 (de) * 2016-01-27 2017-07-2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Parksperren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getrieb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4503A (zh) 2019-08-06
JP6571221B2 (ja) 2019-09-04
JP2019132314A (ja) 2019-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4503B (zh) 车辆的驻车机构
US9458892B2 (e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device
JP6332463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240364B2 (ja) 車両用パーキングロック装置
JP6256663B2 (ja) ウォーム減速機
US11493128B2 (en) Motive power transmission route switching device and two-speed transmission
JP2008174024A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8141549A (ja) 差動装置
WO2013168476A1 (ja) セラシ歯車装置
JP2010007713A (ja) 弾性軸継手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0096313A (ja) 電動モータ
CN113423960B (zh) 蜗轮减速器以及电动辅助装置
JP2009162367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299145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ブレーキ装置
WO2018124270A1 (ja) クラッチ駆動装置及び車両
JP4604663B2 (ja) クラッチ
JP2021036158A (ja) 逆入力遮断クラッチ及び駆動装置
JP7573944B2 (ja) ラチェット型クラッチ
JP5309670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854369B1 (ja) 逆入力遮断クラッチ
JP2005133778A (ja) シザーズギア
WO2008068912A1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4060518A (zh) 密封构件和旋转设备
JPH0723580Y2 (ja) スターターにおける緩衝装置
JP2022026971A (ja) 逆入力遮断動力伝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