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1771B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11771B CN110011771B CN201810009346.6A CN201810009346A CN110011771B CN 110011771 B CN110011771 B CN 110011771B CN 201810009346 A CN201810009346 A CN 201810009346A CN 110011771 B CN110011771 B CN 1100117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reference point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time
- ind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LKKMLIBUAXYLOY-UHFFFAOYSA-N 3-Amino-1-methyl-5H-pyrido[4,3-b]indole Chemical compound N1C2=CC=CC=C2C2=C1C=C(N)N=C2C LKKMLIBUAXYL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0
- 102100031413 L-dopachrome tautomer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9
- 101710093778 L-dopachrome tautomer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101150006914 TRP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LVTKHGUGBGNBPL-UHFFFAOYSA-N Trp-P-1 Chemical compound N1C2=CC=CC=C2C2=C1C(C)=C(N)N=C2C LVTKHGUGBGNBP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189913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ept-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243399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ept-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
- H04L27/2611—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2—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using repet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81—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aints
- H04L27/2688—Resistance to perturbation, e.g. noise, interference or fa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1—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involving interference determination or cancel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单元,涉及通信领域,其中信息传输方法包括:基站根据参考帧结构,发送参考信号、接收参考信号和/或确定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的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定义一种独立于各个基站真实帧结构之外的参考帧结构,各个基站按照参考帧结构发送/接收远端基站干扰探测参考信号,从而有效规避基站异构问题对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的造成的不利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单元。
背景技术
远端基站干扰现象影响范围特别广(几百km),可能涉及多城市、多省份、乃至多国家之间的基站。不同城市、省份、乃至国家采用不同厂商的基站设备,如果没有标准化的远端干扰管理机制,异厂商协作将特别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广域SON管理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1.基站V检测到远端基站干扰现象;
2.向广域SON上报潜在的干扰;
3.广域SON通知基站V发送RS1(干扰探测参考信号1);
4.广域SON通知基站A侦听RS1;
5.基站V重复发送RS1;
6.基站A重复检测RS1;
7.基站A上报干扰检测结果到广域SON;
8.广域SON为基站A配置干扰回退机制;
9.基站A执行干扰回退操作。
特别地,在同构网络(即假设所有基站都采用相同的帧结构配置)中,基站可以简单的确定在哪些OFDM符号上发送(对应于步骤5)或接收(对应于步骤6)专用的远端基站干扰探测参考信号。
如图2所示,当某一基站被配置为发送第一RS(参考信号)时,该基站确定从GP(保护间隔)前的第1个下行OFDM符号(下行OFDM符号)开始,向前使用包括GP之前的第1个下行OFDM符号在内的至少2个下行OFDM符号中发送所述RS。
而当某个TRP被配置为接收第一RS时,该TRP确定从GP后的第1个上行OFDM符号开始,向后使用包括GP后的第1个上行OFDM符号在内的至少1个上行OFDM符号中侦听所述RS。其中,所述RS可用于探测远端基站干扰现象。
结合图1所示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及图2所示的远端基站干扰探测RS时域收发资源位置,同构网络能够正常工作。
图3所示是第一基站TRP1和第二基站TRP2的拓扑结构图;
图4是数据域干扰特性,TRP1和TRP2的UL数据受到彼此DL数据的干扰的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TRP1和TRP2相距约为3.5个OS(OFDM symbol,OFDM符号的缩写),且采用完全相同的帧结构(即在相同的周期内,TRP1和TRP2的DL、GP和UL配置完全相同),且TRP1和TRP2在时间上保持同步。
由于特殊的大气传播环境,TRP1和TRP2在部分下行OFDM符号上发送的信号能够以一定的接收功率水平,到达对方的部分上行OFDM符号中,进而作为强干扰信号,对其UL数据传输性能造成较强影响。
例如,在图4中,TRP1和TRP2在GP之后的约1.5个上行OFDM符号上会受到来自对方基站DL信号的干扰。
TRP1和TRP2通过检测干扰信号的统计规律,判断其干扰可能来自于远端基站,进而上报给广域SON,以触发图1所示的基于广域SON管理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
图5是TRP1触发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涉及步骤1、2、3、4、5、6、7)。TRP1在GP之前的最后2个DL OFDM符号上发送RS,TRP2在GP之后多个UL OFDM符号上侦听RS,并且上报侦听结果:干扰影响区间为1个OFDM符号;
图6为干扰回退及其效果(涉及步骤8、9)。广域SON配置TRP2回退2个DL OFDM符号,以消除TRP2对TRP1的远端干扰影响
注意到,TRP1和TRP2独立触发基于广域SON管理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在图5和图6中,仅示例了TRP1触发了基于广域SON管理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后的相关处理,及其效果。通过该流程,TRP2在广域SON的配置下进行DL回退,以消除其对于TRP1造成的远端干扰。
由图6可见,TRP1触发基于广域SON管理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后,可以消除TRP2对其造成的远端干扰。然而,TRP2仍然会受到TRP1的远端干扰。因此,一种很自然的操作为,类似于图5和图6所示,TRP2同样触发一起基于广域SON管理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以消除TRP1对其造成的远端干扰。因此,经过上述操作,TRP1和TRP2能够有效消除其对于对方造成的远端干扰。
特别地,图5和图6还示意了基于广域SON管理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的操作细节,包括:
步骤1:TRP1(流程图中为基站V,其中V代表victim)通过检测干扰信号的统计规律,判断其干扰可能来自于远端基站;
步骤2:TRP1将干扰情况上报给广域SON,以触发基于广域SON管理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
步骤3:广域SON通知TRP1在GP之前的最后2个DL OFDM符号上发送专用的远端基站干扰探测参考信号,简称第一RS;
步骤4:广域SON通知包括TRP2在内的至少一个潜在施扰基站(流程图中为基站A,其中A代表aggressor)在GP之后多个UL OFDM符号上侦听第一RS;
步骤5:TRP1根据广域SON配置发送第一RS;
步骤6:TRP2根据广域SON配置侦听第一RS,并且最远在GP之后的第一个上行OFDM符号中侦听到第一RS;
步骤7:TRP2将侦听结果,包括最大影响范围(如1个OS),上报给广域SON;
步骤8:广域SON配置TRP2执行干扰回退操作,令其至少回退2个下行OFDM符号;
步骤9:TRP2根据广域SON配置执行2个下行OFDM符号的干扰回退操作,以消除其对于TRP1造成的远端干扰。
上述图2所示的远端基站干扰探测RS的收发时域资源位置在同构网络(即假设所有基站都采用相同的帧结构配置)下能够正常工作,但是在异构网络(即网络中有些基站采用不同的帧结构配置)中却可能不能正常工作,需要进行增强。
下面将介绍下在两类典型的异构网络中,上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失效的示例。
在介绍具体示例之前,应该注意到,在5G NR系统中,基站希望能够动态调整其帧结构(即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动态调整其中上、下行子帧的占比),以适配动态变化的业务特性。
图7为5G NR可能采用的一种半静态帧结构配置,其中在一个预设的帧结构周期T内,规定开始处的部分时域资源固定用作DL传输,规定结尾处的部分时域资源固定用作UL传输,而中间剩余的时域资源可灵活决定其数据传输方向,也可以不做任何数据传输。
由于半静态帧结构的存在,在5G NR网络中,异构网络应该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特征。
下面将具体介绍在两类典型的异构网络中,上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失效的示例。
图8为异构网络类型1:DL对齐,GP长度不同,导致UL不对齐;
如图8所示,TRP1和TRP2的DL对齐,GP长度不同,导致UL不对齐。
图8-step1中,TRP1发现存在远端干扰(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1)。
图8-step2中,TRP1根据自身帧结构,在GP前的2个下行OFDM符号中发送远端基站干扰探测RS(简称第一RS)(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5);TRP2根据自身帧结构,在GP后的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中侦听第一RS(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6)。由于是异构网络,TRP2的GP比TRP1长,导致TRP2无法侦听到TRP1发送的第一RS,因此TRP2不会触发后续的干扰回退操作,使得前述远端干扰管理机制失效。
图9为异构网络类型2:UL对齐,GP长度不同,导致DL不对齐;
如图9所示,TRP1和TRP2的UL对齐,GP长度不同,导致DL不对齐。
图9-step1中,TRP2发现存在远端干扰(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1)。
图9-step2中,TRP2根据自身帧结构,在GP前的2个下行OFDM符号中发送远端基站干扰探测RS(简称第一RS)(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5);TRP1根据自身帧结构,在GP后的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中侦听第一RS(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6)。由于是异构网络,TRP2的下行OFDM符号数目比TRP1少,导致TRP1无法侦听到TRP2发送的第一RS,因此TRP1不会触发后续的干扰回退操作,使得前述远端干扰管理机制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传输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单元,通过定义一种独立于各个基站真实帧结构之外的参考帧结构,各个基站按照参考帧结构发送/接收远端基站干扰探测参考信号,从而有效规避基站异构问题对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造成的不利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参考帧结构,发送参考信号、接收参考信号和/或确定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的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可用于探测远端基站干扰现象。
其中,当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等于半静态帧结构的周期时,第一参考点的时域位置小于或等于半静态帧结构中固定上行传输资源的左边界。
其中,所述基站根据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
其中,所述基站通过网管单位配置和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时,接收如下至少一种指示信息:
所述基站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帧周期;
所述基站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参考点,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时长,且所述第一参考点到所述帧周期的预设边界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基站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二参考点,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时长,且所述第二参考点到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时长,在所述帧周期中,所述第二参考点对应的时间不早于所述第一参考点对应的时间。
其中,所述基站通过网管单位配置和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时,接收如下至少一种指示信息:
所述基站接收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传输转换周期,及在第一传输转换周期中用于下行传输的传输资源的第一上限;
所述基站根据第四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方法: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传输转换周期确定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上限确定第二参考点。
其中,根据如下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等于第一传输转换周期;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上限确定在所述第一传输转换周期中最大可用下行传输资源集合;所述基站确定第二参考点的开始时刻等于所述最大可用下行传输资源集合中最后一个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束时刻。
其中,所述基站根据参考帧结构,确定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的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还包括:所述下行时域传输资源结束时刻不超过第二参考点。
其中,当所述基站在第一参考点到所述帧周期的右边界的时间区间内的上行OFDM符号中检测到第一干扰事件后,所述基站选择下述至少一种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基站向网络管理单元发送第一信令,上报所述第一干扰事件;或者
所述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基站周期性的检测第一干扰事件。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站标识、最大干扰强度、最大干扰强度偏移、最大干扰等级、第三时长和至少一种第四时长。
其中,最大干扰强度=最大干扰强度偏移+最大干扰强度参考值;
第三时长为:所有干扰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测量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
至少一个第四时长为:所有干扰强度大于至少一个第二阈值的测量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
其中,当第一信令中包括最大干扰强度时,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最大干扰强度的单位;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最大干扰强度偏移时,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最大干扰强度参考值以及最大干扰强度偏移的单位;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最大干扰等级时,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由至少一个干扰等级组成的干扰等级集合;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三时长时,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第一阈值,以及第三时长的单位;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至少一种第四时长时,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至少一个第二阈值,以及第四时长的单位。
其中,所述基站在时间区间[第二参考点–第五时长,第二参考点]内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其中,第五时长为第一参考信号的时域长度。
其中,所述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网络管理单元指示,确定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基站确定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需调整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采用的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至少保证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时域传输资源不用于接收其所服务的终端的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确定第五时长;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第五指示信息,确定第五时长;其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通过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承载。
其中,所述基站在从第一参考点开始侦听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基站在从第一参考点开始的第六时长内侦听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确定第六时长;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第六指示信息,确定第六时长;其中,所述第六指示信息通过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承载。
其中,所述基站根据网络管理单元指示,在由至少一个参考帧的帧周期组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侦听窗口内侦听第一参考信号;或者
所述基站根据预设周期配置重复侦听第一参考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管理单元,包括:
为至少一个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参考帧结构,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
其中,信息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基站上报的第一干扰事件;
向至少一个第一基站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指示信息。
其中,信息传输方法,还包括:
向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发送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指示信息,使所述第二基站在由至少一个参考帧的帧周期组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侦听窗口内侦听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根据预设周期配置重复侦听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当所述帧周期等于半静态帧结构的周期时,配置第一参考点的时域位置小于或等于半静态帧结构中固定上行传输资源的左边界。
其中,配置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时,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采用如下确定方法,包括:
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至少大于或等于t1,其中,t1为网络中的所有基站的最小下行传输资源到上行传输资源的转换时间;或,
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至少大于或等于t2,其中,t2为网络中的所有基站的最小保护间隔时长。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收发机,用于根据参考帧结构,发送参考信号、接收参考信号和/或确定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的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管理单元,包括:
处理器,用于为至少一个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参考帧结构,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基站采用参考帧结构,发送参考信号、接收参考信号和/或确定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的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在收发远端基站干扰探测参考信号的问题上,将异构网络同构化。通过定义一种独立于各个基站真实帧结构之外的参考帧结构,各个基站按照参考帧结构发送/接收远端基站干扰探测参考信号,从而有效规避基站异构问题对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造成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
图2为同构网络下远端基站干扰探测RS的收发时域资源位置;
图3为同构网络下基站的拓扑结构;
图4为同构网络下TRP1和TRP2的UL数据受到彼此DL数据的干扰;
图5为同构网络下TRP1触发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时的示意图;
图6为同构网络下广域SON配置TRP2回退2个DL的效果示意图;
图7为半静态帧结构示意图;图8为异构网络类型1:DL对齐,GP长度不同,导致UL不对齐的示意图;
图9为异构网络类型2:UL对齐,GP长度不同,导致DL不对齐的示意图;
图10为参考帧结构示意图;
图11结合使用半静态帧结构和远端基站干扰管理参考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第一干扰事件特征示意图;
图13为远端基站干扰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接收时域资源位置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异构网络类型1:DL对齐,GP长度不同,导致UL不对齐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异构网络类型2:UL对齐,GP长度不同,导致DL不对齐的示意图;
图16为基于干扰自抑制工作模式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技术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参考帧结构,发送参考信号、接收参考信号和/或确定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的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定义一种独立于各个基站真实帧结构之外的参考帧结构,各个基站按照参考帧结构发送/接收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可用于探测远端基站干扰现象),从而有效规避基站异构问题对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OAM配置和基站间的配置信令(backhaul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这里的网管单位可以管理多个基站。
这里的通过预先规定,指的是在标准化协议中事先规定好。
这里的OAM配置,指的是通过网管单位静态配置。
这里的通过基站间backhaul信令配置,指的是:假设网络中存在一个全局的,或局域的网络管理单元,该网络管理单元可以半静态地管控(包括协调、和/或调整)网络中部分或所有基站的行为。该网络管理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实体,或者仅仅是一个虚拟实体。该网络管理单元可以被称作SON、广域SON、大数据处理中心等名称。网络管理单元通过基站间backhaul信令,配置基站的第一周期、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等参数。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基站通过网管单位配置和基站间的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指示信息:所述基站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帧周期;
所述基站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参考点,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时长,且所述第一参考点到所述帧周期的预设边界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基站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二参考点,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时长,且所述第二参考点到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时长,在所述帧周期中,所述第二参考点对应的时间不早于所述第一参考点对应的时间。
这里的预设边界可以是帧周期的结束边界,也可以是帧周期的开始边界,当然也可以是帧周期中的其他的参考位置。当预设边界为参考帧周期的右边界时,第一时长与第一参考点的关系以及参考帧结构如图10所示。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和基站间的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确定所述帧周期、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的时间指示单位。
这里的帧周期、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的时间指示单位包括:绝对时间指示单位(如秒、毫秒、微秒等)和/或参考OFDM(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数目。
其中,所述时间指示单位为参考OFDM符号数目时,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静态配置和基站间的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信息,直接指示参考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或者间接指示参考OFDM符号的子载波间隔SCS和参考OFDM的循环前缀CP类型,并推导出参考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基站通过网管单位配置和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时,接收如下至少一种指示信息:
所述基站接收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传输转换周期,及在第一传输转换周期中用于下行传输的传输资源的第一上限。
所述目标小区给移动通信终端配置的第二传输转换周期与第一传输转换周期相同,且第二传输转换周期中下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上限。
所述基站根据第四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方法: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传输转换周期确定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上限确定第二参考点。
其中,根据如下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等于第一传输转换周期;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上限确定在所述第一传输转换周期中最大可用下行传输资源集合;所述基站确定第二参考点的开始时刻等于所述最大可用下行传输资源集合中最后一个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束时刻。
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根据参考帧结构,确定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的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还包括:所述下行时域传输资源结束时刻不超过第二参考点。
其中,当基站在第一参考点到所述帧周期的右边界的时间区间内的上行OFDM符号中检测到第一干扰事件后,基站选择下述至少一种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包括:
基站向网络管理单元发送第一信令,上报所述第一干扰事件;或者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具体来说,当基站在第一时长内的上行OFDM符号中检测到第一干扰事件后,基站有2种处理流程选择,包括:
Opt 1:基站向网络管理单元发送第一信令,上报所述第一干扰事件,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2。当基站向网络管理单元上报所述第一干扰事件后,基站等待网络管理单元的下一步指示,即网络管理单元接管后续处理流程。
Opt 2:基站主动触发后续处理流程,包括:主动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在Opt 2的处理流程中,不需要网络管理单元的参与。对应于图16中的步骤2。
这里的第一时长,即图中的第一区间,如图10所示,从第一参考点到帧周期右边界之间的时间区间。
当第一基站选择在第一区间内做UL传输时,该UL传输行为将受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保护。即,一旦第一基站在第一区间内检测到潜在的疑似远端基站干扰现象时,第一基站可以触发远端基站干扰管理事件。其他基站将配合响应该事件,且施扰基站将进行相应处理,以减轻其对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
然而,如果第一基站选择在第一区间之外的其他时间区间内做UL传输,则该UL传输行为将不再受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保护。
因此,第一基站可以相对灵活地决定其自身的DL和UL传输资源的时域位置。但是,为了支持远端基站管理机制,第一基站对DL传输资源的最大传输时长做了一些规定,即限定DL传输资源最远不能超过第二参考点。
然而,不同于DL传输,远端基站管理机制对UL传输资源的时域位置限定较小,即第一基站允许在第一周期内的任何时刻都能进行UL传输,但是,远端基站管理机制仅仅对在第一区间内的UL传输做出了免受长期远端干扰影响的承诺。即如果第一基站选择在第一区间内做UL传输,则该UL传输行为将受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保护;而如果第一基站选择在第一区间之外的其他时间区间内做UL传输,则该UL传输行为将不再受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保护,风险自担。
在该实施例中,基站周期性的检测第一干扰事件;即,第一干扰事件的检测和上报是无条件周期性重复的。
也就是说,基站将周期性的持续检测第一干扰事件,并且当检测到第一干扰事件后,将持续地上报第一干扰事件。基站在t1时刻检测和上报第一干扰事件,并不影响其在随后t2时刻的第一干扰事件的检测和上报行为。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基站标识、最大干扰强度、最大干扰强度偏移、最大干扰等级、第三时长和至少一种第四时长。
其中,最大干扰强度=最大干扰强度偏移+最大干扰强度参考值;
第三时长为:所有干扰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测量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
至少一个第四时长为:所有干扰强度大于至少一个第二阈值的测量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
图12给出了最大干扰强度,最大干扰等级,第三时长,至少一种第四时长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最大干扰等级=3。当第一阈值=干扰等级1时,第三时长=5OS。当第二阈值=干扰等级2时,第三时长=4OS;当第二阈值=干扰等级3时,第三时长=2OS。
其中,当第一信令中包括最大干扰强度时,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的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确定最大干扰强度的单位;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最大干扰强度偏移时,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的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确定最大干扰强度参考值以及最大干扰强度偏移的单位;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最大干扰等级时,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的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确定由至少一个干扰等级组成的干扰等级集合;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三时长时,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的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确定第一阈值,以及第三时长的单位,所述第三时长的单位采用绝对时间指示单位(如s、ms、us等)和/或参考OFDM符号数目;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至少一种第四时长时,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的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确定至少一个第二阈值,以及第四时长的单位;所示第四时长的单位采用如下时间指示单位包括:绝对时间指示单位(如s、ms、us等)和/或参考OFDM符号数目。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基站接收网络管理单元收到基站上报的第一干扰事件后,发送的指示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指示;
基站根据网络管理单元的指示,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其中,网络管理单元收到基站上报的第一干扰事件后还指示至少一个其它基站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干扰事件为:基站在第一区间的上行OFDM符号中检测到较强干扰,且干扰特性符合干扰强度具有随着离GP的距离增加,干扰强度包络逐渐下降的趋势。图12还示意了第一事件的特征。对应于图1中步骤3和步骤4。
具体来说,当网络管理单元收到第一基站上报的第一干扰事件后,网络管理单元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第一基站上报的干扰特性,第一基站相邻基站上报的干扰特性、剩余可分配正交参考信号数目等信息,确定是否让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例如,网络管理单元发现剩余可分配正交参考信号数目不足,且与第一基站在地理位置上接近的至少一个第三基站也上报了第一干扰事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基站正在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时,网络管理单元可能会决策暂时不给第一基站分配第一参考信号。
网络管理单元将等待至少一个第三基站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的发生效果。由于第一基站和至少一个第三基站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因此至少一个第三基站的干扰源可能也正是第一基站的干扰源。
当至少一个第三基站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的发生效果后,第一基站的远端干扰问题可能会随之得到解决。这时,网络管理单元将不再配置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并且结束第一基站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
否则,当至少一个第三基站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的结束后,第三基站仍然上报第一干扰事件,即表示其远端基站干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时,网络管理单元将配置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当网络管理单元指示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后,网络管理单元还将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侦听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当第一基站确定需要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时,第一基站在时间区间[第二参考点–第五时长,第二参考点]内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其中,第五时长为第一参考信号的时域长度。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网络管理单元指示,确定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如图13所示,远端基站干扰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接收时域资源位置,如果第一基站选择向网络管理单元发送第一信令,上报所述第一干扰事件,则第一基站将根据网络管理单元指示,确定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3和步骤5。
否则,第一基站可以自主确定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探测远端基站干扰现象。对应于图16中的步骤2。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确定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基站按需调整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采用的帧结构,至少保证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时域传输资源不用于接收其所服务的终端的上行数据。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确定第五时长;或者,基站接收第五指示信息,确定第五时长;其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通过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的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承载。
其中,所述第五时长采用时间指示单位包括:绝对时间指示单位(如s、ms、us等)和/或参考OFDM符号数目。
其中,当基站确定侦听第一参考信号时,基站在从第一参考点开始侦听第一参考信号,具体的,所述基站在从第一参考点开始的第六时长内侦听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第六时长采用时间指示单位包括:绝对时间指示单位(如s、ms、us等)和/或参考OFDM符号数目。
其中,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确定第六时长;或者,基站接收第六指示信息,确定第六时长;其中,所述第六指示信息通过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承载。
其中,其它基站根据网络管理单元指示,在由至少一个参考帧的帧周期组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侦听窗口内侦听第一参考信号,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4和步骤6;或者其它基站根据预设周期配置重复侦听第一参考信号,对应于图16中的步骤3。
如图11所示,配置所述帧周期等于半静态帧结构的周期时,配置第一参考点的时域位置小于或等于半静态帧结构中固定上行传输资源的左边界。
其中,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采用如下确定方法,包括:
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至少大于或等于t1,其中,t1为网络中的所有基站的最小下行传输资源到上行传输资源的转换时间;或,
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至少大于或等于t2,其中,t2为网络中的所有基站的最小保护间隔时长。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实施例的参考帧结构和图7所示的半静态帧结构结合使用,一种合理的配置方法如所示。即配置第一周期等于半静态帧结构的周期;配置第一参考点的时域位置小于或等于固定半静态帧结构中上行传输资源的左边界。
另外,可以根据网络中所有基站的最小DL到UL转换时间t1,和网络中所有基站的最小GP时长t2,确定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显然,t2>=t1。t3确定原则为:t3至少要大于或等于t1。优选的,配置t3大于或等于t2,以提高网络利用效率。
下面结合图14和15和图16说明,本发明的异构网络下的远端干扰管理增强机制:
图16为基于干扰自抑制工作模式160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技术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第0步,干扰站的DL数据干扰到了受扰站的UL数据接收行为;
第1步,受扰站检测UL数据所经受的干扰特性,确定自己受到了远端基站干扰;
第2步,受扰站发送第二参考信号,使其能够被其他基站(包括施扰基站)检测到。注意到,第二参考信号的发送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当受扰基站猜测自己受到了远端干扰影响后,才发送第二参考信号;
第3步,施扰站侦听第二参考信号。注意到,施扰站侦听第二参考信号的行为是无条件的,即施扰站一直尝试侦听第二参考信号;
第4步,当施扰站检测到第二参考信号后,施扰站基于自身的独立判决确定是否做干扰回退操作。
在前述图8所示的方案中,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将会失效。而在图14所示的增强方案中,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如图14所示,TRP1和TRP2的DL对齐,GP长度不同,导致UL不对齐。
图14-step 1中,TRP1发现存在远端干扰(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1)。
图14-step 2中,TRP1根据参考帧结构,在第二参考点之前的2个下行OFDM符号中发送远端基站干扰探测RS(简称第一RS)(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5);TRP2根据参考帧结构,在第一参考点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中侦听第一RS(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6)。
虽然是异构网络,但是由于TRP1和TRP2在接收/发送第一RS时使用了相同的参考帧结构,因此上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能够正常工作。
在前述图9所示的对比解决方案中,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将会失效。而在图15所示的增强方案中,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如图15所示,TRP1和TRP2的UL对齐,GP长度不同,导致DL不对齐。
图15-step 1中,TRP2发现存在远端干扰(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1)。
图15-step 2中,TRP2根据参考帧结构,在第二参考点之前的2个下行OFDM符号中发送远端基站干扰探测RS(简称第一RS)(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5);TRP1根据参考帧结构,在第一参考点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中侦听第一RS(对应于流程图中的步骤6)。
虽然是异构网络,但是由于TRP1和TRP2在接收/发送第一RS时使用了相同的参考帧结构,因此上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机制能够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和基站间的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所述帧周期、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第五时长、第六时长中至少一种时间变量,采用如下至少一种时间变量指示方法,包括指示:绝对时间、参考OFDM符号数目、参考时隙数目和/或参考微时隙数目;
所述时间变量指示中包含参考OFDM符号数目时,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和基站间的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指示参考OFDM符号的子载波间隔SCS和参考OFDM的循环前缀CP类型。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在收发远端基站干扰探测参考信号的问题上,将异构网络同构化。通过可以定义一种独立于各个基站真实帧结构之外的参考帧结构,各个基站按照参考帧结构发送/接收远端基站干扰探测参考信号,从而有效规避基站异构问题对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用于根据参考帧结构,发送参考信号、接收参考信号和/或确定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的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
需要说明的是,该基站可以异构网络系统中的任一基站,上述图10-图15所示的方法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基站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管理单元,包括:
为至少一个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参考帧结构,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
这里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描述的是基站的两种行为,或在通信链路中的两者角色。就单条通信链路而言,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在物理上属于两个不同的基站。但是,针对某个物理基站,其在第一条通信链路中,可能扮演第一基站的角色;而在另外一条通信链路中,可能扮演第二基站的角色。
其中,信息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基站上报的第一干扰事件;
向至少一个第一基站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指示信息。
其中,信息传输方法,还包括:
向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发送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指示信息,使所述第二基站在由至少一个参考帧的帧周期组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侦听窗口内侦听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根据预设周期配置重复侦听第一参考信号。
其中,当所述帧周期等于半静态帧结构的周期时,配置第一参考点的时域位置小于或等于半静态帧结构中固定上行传输资源的左边界。
其中,配置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时,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采用如下确定方法,包括:
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至少大于或等于t1,其中,t1为网络中的所有基站的最小下行传输资源到上行传输资源的转换时间;或,
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至少大于或等于t2,其中,t2为网络中的所有基站的最小保护间隔时长。相应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管理单元,包括:
处理器,用于为至少一个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参考帧结构,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
该网络管理单元是与上述方法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应用于该网络管理单元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器、存储器通过总线或者接口连接。该通信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如基站,也可以是网络管理单元。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参考帧结构,发送参考信号、接收参考信号和/或确定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的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
所述基站根据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和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时,接收如下至少一种指示信息:
所述基站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帧周期;
所述基站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参考点,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时长,且所述第一参考点到所述帧周期的预设边界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基站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二参考点,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时长,且所述第二参考点到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时长,在所述帧周期中,所述第二参考点对应的时间不早于所述第一参考点对应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可用于探测远端基站干扰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等于半静态帧结构的周期时,第一参考点的时域位置小于或等于半静态帧结构中固定上行传输资源的左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网管单位配置和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时,接收如下至少一种指示信息:
所述基站接收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传输转换周期,及在第一传输转换周期中用于下行传输的传输资源的第一上限;
所述基站根据第四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方法: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传输转换周期确定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上限确定第二参考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等于第一传输转换周期;
所述基站根据第一上限确定在所述第一传输转换周期中最大可用下行传输资源集合;所述基站确定第二参考点的开始时刻等于所述最大可用下行传输资源集合中最后一个下行传输资源的结束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根据参考帧结构,确定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的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还包括:所述下行时域传输资源结束时刻不超过第二参考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站在第一参考点到所述帧周期的右边界的时间区间内的上行OFDM符号中检测到第一干扰事件后,所述基站选择下述至少一种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基站向网络管理单元发送第一信令,上报所述第一干扰事件;或者
所述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周期性的检测第一干扰事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基站标识、最大干扰强度、最大干扰强度偏移、最大干扰等级、第三时长和至少一种第四时长;
最大干扰强度=最大干扰强度偏移+最大干扰强度参考值;
第三时长为:所有干扰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测量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
至少一个第四时长为:所有干扰强度大于至少一个第二阈值的测量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最大干扰强度时,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最大干扰强度的单位;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最大干扰强度偏移时,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最大干扰强度参考值以及最大干扰强度偏移的单位;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最大干扰等级时,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由至少一个干扰等级组成的干扰等级集合;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三时长时,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第一阈值,以及第三时长的单位;或者
当第一信令中包括至少一种第四时长时,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至少一个第二阈值,以及第四时长的单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在时间区间[第二参考点–第五时长,第二参考点]内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其中,第五时长为第一参考信号的时域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网络管理单元指示,确定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需调整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采用的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至少保证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时域传输资源不用于接收其所服务的终端的上行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确定第五时长;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第五指示信息,确定第五时长;其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通过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承载。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在从第一参考点开始侦听第一参考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在从第一参考点开始的第六时长内侦听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基站通过预先规定,确定第六时长;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第六指示信息,确定第六时长;其中,所述第六指示信息通过网管单位配置、基站间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方法承载。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根据网络管理单元指示,在由至少一个参考帧的帧周期组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侦听窗口内侦听第一参考信号;或者
所述基站根据预设周期配置重复侦听第一参考信号。
18.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至少一个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参考帧结构,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具体包括:
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帧周期;
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参考点,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时长,且所述第一参考点到所述帧周期的预设边界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时长;
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二参考点,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时长,且所述第二参考点到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时长,在所述帧周期中,所述第二参考点对应的时间不早于所述第一参考点对应的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基站上报的第一干扰事件;
向至少一个第一基站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指示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发送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指示信息,使所述第二基站在由至少一个参考帧的帧周期组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侦听窗口内侦听第一参考信号或者根据预设周期配置重复侦听第一参考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帧周期等于半静态帧结构的周期时,配置第一参考点的时域位置小于或等于半静态帧结构中固定上行传输资源的左边界。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时,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采用如下确定方法,包括:
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至少大于或等于t1,其中,t1为网络中的所有基站的最小下行传输资源到上行传输资源的转换时间;或,
第二参考点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3至少大于或等于t2,其中,t2为网络中的所有基站的最小保护间隔时长。
2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机,用于根据参考帧结构,发送参考信号、接收参考信号和/或确定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的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其中,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
所述基站根据预先规定、网管单位配置和基站间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帧结构时,接收如下至少一种指示信息:
所述基站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帧周期;
所述基站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参考点,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时长,且所述第一参考点到所述帧周期的预设边界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基站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二参考点,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时长,且所述第二参考点到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时长,在所述帧周期中,所述第二参考点对应的时间不早于所述第一参考点对应的时间。
24.一种网络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为至少一个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参考帧结构,所述参考帧结构包括: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及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参考帧的帧周期中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具体包括:
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帧周期;
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参考点,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时长,且所述第一参考点到所述帧周期的预设边界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时长;
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配置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二参考点,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时长,且所述第二参考点到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时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时长,在所述帧周期中,所述第二参考点对应的时间不早于所述第一参考点对应的时间。
2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8-权利要求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18-权利要求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09346.6A CN110011771B (zh) | 2018-01-05 | 2018-01-05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单元 |
PCT/CN2018/119775 WO2019134479A1 (zh) | 2018-01-05 | 2018-12-07 | 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单元 |
EP18898080.9A EP3737021A4 (en) | 2018-01-05 | 2018-12-07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 BASE STATION AND NETWORK MANAGEMENT UNIT |
US16/959,744 US11490383B2 (en) | 2018-01-05 | 2018-12-07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network management uni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09346.6A CN110011771B (zh) | 2018-01-05 | 2018-01-05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单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11771A CN110011771A (zh) | 2019-07-12 |
CN110011771B true CN110011771B (zh) | 2020-07-10 |
Family
ID=67143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09346.6A Active CN110011771B (zh) | 2018-01-05 | 2018-01-05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单元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90383B2 (zh) |
EP (1) | EP3737021A4 (zh) |
CN (1) | CN110011771B (zh) |
WO (1) | WO20191344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G11202102585VA (en) * | 2018-11-02 | 2021-04-29 | Zte Corp |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
CN113303005B (zh) | 2019-01-11 | 2023-11-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远端干扰抑制资源配置 |
CN111464261B (zh) * | 2019-01-22 | 2021-07-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79698B1 (ko) * | 2001-05-21 | 2003-04-10 |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 역방향 동기 전송 방식이 적용된 광대역 코드 분할 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스크램블링 코드 기준 시점 결정 방법 |
CN101646243A (zh) * | 2008-08-07 | 2010-02-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持续调度资源周期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3006194A1 (en) * | 2011-07-01 | 2013-01-10 | Intel Corporation | Structured codebook for uniform circular array (uca) |
CN103168249A (zh) * | 2010-04-28 | 2013-06-1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对无线通信网络中定位参考信号的参考时间获取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516468A (zh) * | 2012-06-19 | 2014-01-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上下行重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998311A (zh) * | 2016-01-25 | 2017-08-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基站 |
CN107026706A (zh) * | 2016-02-01 | 2017-08-0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基站及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27249B2 (en) * | 2006-10-18 | 2011-09-27 | Shared Spectrum Company | Methods for using a detector to monitor and detect channel occupancy |
WO2011120231A1 (zh) * | 2010-04-01 | 2011-10-06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配置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装置 |
WO2011157134A2 (zh) * | 2011-05-31 | 2011-1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间干扰检测方法及基站 |
CN103037498B (zh) | 2011-09-30 | 2016-06-08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点协作传输中定时提前调整的方法和设备 |
US9143984B2 (en) | 2012-04-13 | 2015-09-22 | Intel Corporation |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PL2923510T3 (pl) * | 2012-11-26 | 2018-06-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posoby i węzły sieci radiowej do mierzenia zakłóceń |
US9768929B2 (en) * | 2012-12-21 | 2017-09-19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interference type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s |
CN104244261B (zh) * | 2013-06-21 | 2017-1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交叉时隙干扰消除的方法及终端 |
-
2018
- 2018-01-05 CN CN201810009346.6A patent/CN110011771B/zh active Active
- 2018-12-07 EP EP18898080.9A patent/EP3737021A4/en active Pending
- 2018-12-07 US US16/959,744 patent/US11490383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2-07 WO PCT/CN2018/119775 patent/WO2019134479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79698B1 (ko) * | 2001-05-21 | 2003-04-10 |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 역방향 동기 전송 방식이 적용된 광대역 코드 분할 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스크램블링 코드 기준 시점 결정 방법 |
CN101646243A (zh) * | 2008-08-07 | 2010-02-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持续调度资源周期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168249A (zh) * | 2010-04-28 | 2013-06-1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对无线通信网络中定位参考信号的参考时间获取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3006194A1 (en) * | 2011-07-01 | 2013-01-10 | Intel Corporation | Structured codebook for uniform circular array (uca) |
CN103516468A (zh) * | 2012-06-19 | 2014-01-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上下行重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998311A (zh) * | 2016-01-25 | 2017-08-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基站 |
CN107026706A (zh) * | 2016-02-01 | 2017-08-0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基站及终端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Big Data Enabled Mobile Network Design for 5G and Beyond;Shuangfeng Han;《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170930;第55卷(第9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134479A1 (zh) | 2019-07-11 |
CN110011771A (zh) | 2019-07-12 |
EP3737021A1 (en) | 2020-11-11 |
US11490383B2 (en) | 2022-11-01 |
US20200374874A1 (en) | 2020-11-26 |
EP3737021A4 (en) | 2021-09-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72004B (zh) | Scell bfr期间的用户设备接收机空间滤波器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 |
JP7333324B2 (ja) | ビーム障害回復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 |
US10484983B2 (en) | Robust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scheme | |
CN110140392B (zh) | 同步信号块检测方法、同步信号块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9391962A (zh) |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US12004209B2 (en) | Remot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 |
US11963017B2 (en) | Interferen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response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response message forwa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0011771B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单元 | |
KR20210055065A (ko) | 시간 영역 리소스 구성 방법 및 액세스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 |
CN115486175A (zh) | 用于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dl)带宽部分(bwp)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装置和方法 | |
US11832202B2 (en) | Clock state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0324120B (zh) |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
CN101420716A (zh) | 一种上行干扰源的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 |
WO2018028675A1 (zh) | 随机接入信号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
KR101656288B1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기지국으로부터의 하향링크 간섭을 회피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JP2021534632A (ja) | 信号伝送方法及び機器 | |
CN110012504B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网络管理单元 | |
KR20220137726A (ko) | Iab 네트워크의 다중화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iab 노드 | |
CN110830145B (zh) | 信号接收方法及发送方法、参数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 | |
CN110944346B (zh) |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 | |
CN110752900B (zh) | 参考信号侦听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 | |
CN109586874B (zh) | 一种特殊子帧的配置方法、检测方法、基站及终端 | |
CN108631901B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1182573B (zh) | 信号传输方法、网络参数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 |
KR101179761B1 (ko) | 전파 지연 수행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