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770387A - 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770387A CN118770387A CN202411252861.9A CN202411252861A CN118770387A CN 118770387 A CN118770387 A CN 118770387A CN 202411252861 A CN202411252861 A CN 202411252861A CN 118770387 A CN118770387 A CN 1187703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beam assembly
- cabin
- shank
- auxiliary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309466 calf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以及车辆,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组合前防总成,其包括前防本体总成和小腿梁总成;第一横梁总成位于前防本体总成上方,与前防本体总成连接;前舱总成包括前围总成、左轮罩边梁总成、右轮罩边梁总成、前舱左纵梁总成和前舱右纵梁总成;左轮罩边梁总成和右轮罩边梁总成与第一横梁总成的两端连接,前舱右纵梁总成和前舱左纵梁总成与前防本体总成连接;副车架总成位于前舱总成的下方,包括副车架左纵梁总成和副车架右纵梁总成,副车架左纵梁总成和副车架右纵梁总成与前舱总成、小腿梁总成连接;本发明自上而下具有更多的传力路径,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碰撞受力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已成为当今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在被动安全中,正面碰撞及偏置碰撞是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所以前舱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就格外重要。
由于新能源汽车大部分采取后驱布置且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布置件,为了降低成本,车企通常会将车头整体缩短,从而导致前舱整体吸能区域缩短,吸能效果下降。由此看来运用多路径且合理的前舱结构,来保证前舱在碰撞过程中能够产生充分变形进行吸能尤为关键。
现有的多路径前舱结构,大部分是通过增加防撞梁与吸能盒数量来解决,这样的方案会带来零部件增多的缺点,且碰撞路径看似增多,实则还是主要依靠车身纵梁进行吸能,吸能效果增强不明显,车辆安全系数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以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自上而下具有更多的传力路径,并且碰撞时前防本体总成与小腿梁总成同时受力,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碰撞受力更加均匀,吸能效果优良,可以提高车辆安全系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包括:
组合前防总成,所述组合前防总成包括前防本体总成以及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连接的小腿梁总成,所述小腿梁总成位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下方;
第一横梁总成,所述第一横梁总成位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上方,并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连接;
前舱总成,所述前舱总成包括前围总成、分别与所述前围总成两端上侧连接的左轮罩边梁总成、右轮罩边梁总成,以及分别与所述前围总成两端下侧连接的前舱左纵梁总成、前舱右纵梁总成;所述左轮罩边梁总成的端部和所述右轮罩边梁总成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总成的两端连接,所述前舱右纵梁总成的端部和前舱左纵梁总成的端部均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连接;
副车架总成,所述副车架总成位于所述前舱总成的下方,包括通过连接横梁连接的副车架左纵梁总成和副车架右纵梁总成,所述副车架左纵梁总成以及所述副车架右纵梁总成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前舱总成、所述小腿梁总成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防本体总成通过前防左吸能盒、前防右吸能盒分别与所述前舱左纵梁总成、所述前舱右纵梁总成连接;所述小腿梁总成通过小腿梁左吸能盒、小腿梁右吸能盒分别与所述副车架左纵梁总成、所述副车架右纵梁总成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防本体总成包括前防平直段和与所述前防平直段两端连接的两前防弯曲段,所述前防左吸能盒和所述前防右吸能盒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前防弯曲段的弯折处;所述小腿梁总成包括小腿梁平直段和与所述小腿梁平直段两端连接的两小腿梁弯曲段,所述小腿梁左吸能盒和所述小腿梁右吸能盒分别位于两所述小腿梁弯曲段的弯折处。
优选的,所述前防本体总成和所述小腿梁总成之间通过前防连接板连接,所述前防连接板位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和所述小腿梁总成的内侧,沿所述小腿梁总成的延伸方向,所述前防连接板位于所述前防左吸能盒和所述前防右吸能盒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梁总成包括焊接连接的上横梁分体和下横梁分体。
优选的,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横梁连接板,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板呈中部向内凹陷的弯曲状,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板的顶端内侧与所述第一横梁总成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板的底端外侧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的中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围总成与所述左轮罩边梁总成、所述右轮罩边梁总成的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左减震塔总成和右减震塔总成,所述左减震塔总成和所述右减震塔总成之间通过第二横梁总成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第一横梁左立柱总成和第一横梁右立柱总成,所述第一横梁左立柱总成的底端与所述前舱左纵梁总成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左立柱总成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横梁总成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右立柱总成的底端与所述前舱右纵梁总成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右立柱总成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横梁总成的右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围总成的顶部设置有流水槽总成,所述前围总成的底部设置有前围加强横梁;所述副车架左纵梁总成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前舱左纵梁总成的副车架车身左连接柱,所述副车架右纵梁总成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前舱右纵梁总成的副车架车身右连接柱。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自上而下具有更多的传力路径,并且碰撞时前防本体总成与小腿梁总成同时受力,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碰撞受力更加均匀,吸能效果优良,可以提高车辆安全系数。
在本发明的其他技术方案中,第一横梁左立柱总成、第二横梁右立柱总成、至少两个前防连接板以及第一横梁连接板这至少5根竖向设置的立柱或立板,能够将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中的三条传力路径连接成一体,有利于相邻路径之间相互进行传力,使得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形成一个整体,传力更加均匀,吸能效果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组合前防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防本体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前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前舱总成的正视图;
图7为副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碰撞力传递示意图;
图9为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的侧视图;
图10图9中为A-A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B-B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组合前防总成;11、前防本体总成;12、小腿梁总成;13、前防左安装板;14、前防右安装板;15、前防左吸能盒;16、前防右吸能盒;17、小腿梁右吸能盒;18、小腿梁左吸能盒;19、前防连接板;
2、第一横梁连接板;
3、第一横梁总成;31、上横梁分体;32、下横梁分体;33、第二螺栓;34、过孔;
4、第二横梁总成;
5、副车架总成;51、小腿梁右安装板;52、小腿梁左安装板;53、副车架车身右连接柱;54、副车架车身左连接柱;55、副车架右纵梁总成;56、副车架左纵梁总成;57、第一连接横梁;58、第二连接横梁;59、第三连接横梁;510、第一螺栓;
6、前舱总成;61、右轮罩边梁总成;62、第一横梁右立柱总成;63、右减震塔总成;64、前舱右纵梁总成;65、前围加强横梁;66、前舱左纵梁总成;67、第一横梁左立柱总成;68、左轮罩边梁总成;69、左减震塔总成;610、前围总成;611、流水槽总成;612、右纵梁右后连接板;613、左纵梁左后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以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自上而下具有更多的传力路径,并且碰撞时前防本体总成与小腿梁总成同时受力,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碰撞受力更加均匀,吸能效果优良,可以提高车辆安全系数。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包括:
组合前防总成1,组合前防总成1包括前防本体总成11以及与前防本体总成11连接的小腿梁总成12,前防本体总成11为梁式结构,小腿梁总成12位于前防本体总成11下方,与前防本体总成11基本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在碰撞时,前防本体总成11与小腿梁总成12同时受力。
第一横梁总成3,第一横梁总成3位于前防本体总成11上方,并与前防本体总成11连接;第一横梁总成3相对于前防本体总成11略微靠后,其整体呈U形形状。
前舱总成6,前舱总成6包括前围总成610、分别与前围总成610两端上侧连接的左轮罩边梁总成68、右轮罩边梁总成61,以及分别与前围总成610两端下侧连接的前舱左纵梁总成66、前舱右纵梁总成64。前围总成610将车厢与车头空间进行分隔。左轮罩边梁总成68的端部和右轮罩边梁总成61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横梁总成3的两端连接,前舱右纵梁总成64的端部和前舱左纵梁总成66的端部均与前防本体总成11连接。具体的,左轮罩边梁总成68、右轮罩边梁总成61和第一横梁总成3的端部相互插接,插接后采用第二螺栓33进行连接,如图10~图11所示。并且左轮罩边梁总成68、右轮罩边梁总成61以及第一横梁总成3均为空心梁结构,左轮罩边梁总成68或右轮罩边梁总成61与第一横梁总成3插接后,通常会在插接位置的内腔中旋拧一个第二螺栓33,如图10所示,为了便于螺栓枪安装此第二螺栓33,在第二螺栓33安装位置的上方,第一横梁总成3的端部开设过孔34。
副车架总成5,副车架总成5位于前舱总成6的下方,包括通过连接横梁连接的副车架左纵梁总成56和副车架右纵梁总成55,副车架左纵梁总成56以及副车架右纵梁总成55的两端均分别与前舱总成6、小腿梁总成12连接。副车架总成5是车辆底盘的一部分,通常位于车辆底盘的前端。副车架总成5的后端与前舱总成6连接时,是通过副车架总成5后端上竖向设置的螺栓与前舱总成6中前围总成610的底部连接,而副车架总成5的后端面与底盘的其他部分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左、右、前、后均是以车辆的视角而言。
当本实施例中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受到正面撞击或偏置撞击时,前防本体总成11和小腿梁总成12同时受力,前防本体总成11将受力通过前舱左纵梁总成66/前舱右纵梁总成64传递至前围总成610,最终传递至车辆门槛与A柱;小腿梁总成12通过副车架总成5传递至车辆门槛;同时,前防本体总成11将部分受力传递给第一横梁总成3,并通过左轮罩边梁总成68/右轮罩边梁总成61传递至车辆A柱。由此,本实施例中自上而下,第一横梁总成3-左轮罩边梁总成68/右轮罩边梁总成61-车辆A柱为受力传递的第一条路径;前防本体总成11-前舱左纵梁总成66/前舱右纵梁总成64-前围总成610-车辆门槛与A柱为受力传递的第二条路径;小腿梁总成12-副车架总成5-车辆门槛为受力传递的第三条路径。从而,本实施例中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自上而下具有更多的传力路径,并且碰撞时前防本体总成11与小腿梁总成12同时受力,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碰撞受力更加均匀,吸能效果优良,可以提高车辆安全系数。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前防本体总成11通过前防左吸能盒15、前防右吸能盒16分别与前舱左纵梁总成66、前舱右纵梁总成64连接;小腿梁总成12通过小腿梁左吸能盒18、小腿梁右吸能盒17分别与副车架左纵梁总成56、副车架右纵梁总成55连接。前防左吸能盒15、前防右吸能盒16、小腿梁左吸能盒18、小腿梁右吸能盒17均为分体结构,各自由对应的上分体和下分体通过二保焊及点焊的形式拼焊成。通过设置前防左吸能盒15、前防右吸能盒16、小腿梁左吸能盒18、小腿梁右吸能盒17能够提高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的碰撞吸能能力。前防左吸能盒15的端部和小腿梁左吸能盒18的端部通过前防左安装板13进行连接,前防左安装板13与前舱左纵梁总成66的端部、副车架左纵梁总成56上的小腿梁左安装板52均通过螺栓连接;前防右吸能盒16的端部和小腿梁右吸能盒17的端部通过前防右安装板14进行连接,前防右安装板14与前舱右纵梁总成64的端部、副车架右纵梁总成55上的小腿梁右安装板51均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前防本体总成11包括前防平直段和与前防平直段两端连接的两前防弯曲段,前防左吸能盒15和前防右吸能盒16分别设置在两前防弯曲段的弯折处;小腿梁总成12包括小腿梁平直段和与小腿梁平直段两端连接的两小腿梁弯曲段,小腿梁左吸能盒18和小腿梁右吸能盒17分别位于两小腿梁弯曲段的弯折处。两前防弯曲段以及两小腿梁弯曲段可以对车辆前端的边角位置进行防护并进行吸能,提高车辆的防护能力。
本实施例中前防本体总成11和小腿梁总成12之间通过前防连接板19连接,前防连接板19位于前防本体总成11和小腿梁总成12的内侧,沿小腿梁总成12的延伸方向,前防连接板19位于前防左吸能盒15和前防右吸能盒16的外侧,进一步提高前防本体总成11与小腿梁总成12边缘位置的防撞能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总成3包括上横梁分体31和下横梁分体32;上横梁分体31和下横梁分体32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横梁连接板2,第一横梁连接板2呈中部向内凹陷的弯曲状,第一横梁连接板2的顶端内侧与第一横梁总成3的中部连接,第一横梁连接板2的底端外侧与前防本体总成11的中部连接。第一横梁连接板2向内凹陷的弯曲状,可以提高其受到冲击时的抗变形能力,也有利于将碰撞力自前防本体总成11传递至第一横梁总成3。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前围总成610与左轮罩边梁总成68、右轮罩边梁总成61的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左减震塔总成69和右减震塔总成63,左减震塔总成69和右减震塔总成63之间通过第二横梁总成4连接。同时,前围总成610的底部还设置有前围加强横梁65。通过设置第二横梁总成4和前围加强横梁65能更加有效的保证车身受到侧向碰撞时因侧向力(沿第二横梁总成4轴向的力)产生的压溃变形,提高前舱结构的侧向抗撞击能力。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前舱总成6还包括第一横梁左立柱总成67和第一横梁右立柱总成62,第一横梁左立柱总成67的底端与前舱左纵梁总成66的前端连接,第一横梁左立柱总成67的顶端与第一横梁总成3的左端连接,并靠近第一横梁总成3的端部与左轮罩边梁总成68的连接位置,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横梁右立柱总成62的底端与前舱右纵梁总成64的前端连接,第一横梁右立柱总成62的顶端与第一横梁总成3的右端连接,并靠近第一横梁总成3的端部与右轮罩边梁总成61的连接位置。从而第一横梁左立柱总成67、第二横梁右立柱总成、至少两个前防连接板19以及第一横梁连接板2这至少5根竖向设置的立柱或立板,能够将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中的三条传力路径连接成一体,有利于相邻路径之间相互进行传力,进而使得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形成一个整体,传力更加均匀,吸能效果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前围总成610的顶部设置有流水槽总成611,前围总成610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纵梁左后连接板613和右纵梁右后连接板612;其中,左纵梁左后连接板613用于连接车底盘上的左纵梁和左门槛,右纵梁右后连接板612用于连接车底盘上的右纵梁和右门槛。
如图7所示,副车架总成5中设置有用于连接副车架左纵梁总成56以及副车架右纵梁总成55的第一连接横梁57、第二连接横梁58和第三连接横梁59。副车架左纵梁总成56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前舱左纵梁总成66的副车架车身左连接柱54,副车架右纵梁总成55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前舱右纵梁总成64的副车架车身右连接柱53,可以将副车架总成5的受力传递至前舱左纵梁总成66和前舱右纵梁总成64,进一步提高了受力均匀性。具体的,副车架总成5利用第一螺栓510与前舱总成6进行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实施例1中所记载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
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合前防总成,所述组合前防总成包括前防本体总成以及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连接的小腿梁总成,所述小腿梁总成位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下方;
第一横梁总成,所述第一横梁总成位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上方,并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连接;
前舱总成,所述前舱总成包括前围总成、分别与所述前围总成两端上侧连接的左轮罩边梁总成、右轮罩边梁总成,以及分别与所述前围总成两端下侧连接的前舱左纵梁总成、前舱右纵梁总成;所述左轮罩边梁总成的端部和所述右轮罩边梁总成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总成的两端连接,所述前舱右纵梁总成的端部和前舱左纵梁总成的端部均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连接;
副车架总成,所述副车架总成位于所述前舱总成的下方,包括通过连接横梁连接的副车架左纵梁总成和副车架右纵梁总成,所述副车架左纵梁总成以及所述副车架右纵梁总成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前舱总成、所述小腿梁总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通过前防左吸能盒、前防右吸能盒分别与所述前舱左纵梁总成、所述前舱右纵梁总成连接;所述小腿梁总成通过小腿梁左吸能盒、小腿梁右吸能盒分别与所述副车架左纵梁总成、所述副车架右纵梁总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包括前防平直段和与所述前防平直段两端连接的两前防弯曲段,所述前防左吸能盒和所述前防右吸能盒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前防弯曲段的弯折处;所述小腿梁总成包括小腿梁平直段和与所述小腿梁平直段两端连接的两小腿梁弯曲段,所述小腿梁左吸能盒和所述小腿梁右吸能盒分别位于两所述小腿梁弯曲段的弯折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和所述小腿梁总成之间通过前防连接板连接,所述前防连接板位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和所述小腿梁总成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前防左吸能盒和所述前防右吸能盒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总成包括焊接连接的上横梁分体和下横梁分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横梁连接板,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板呈中部向内凹陷的弯曲状,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板的顶端内侧与所述第一横梁总成的中部连接,底端外侧与所述前防本体总成的中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总成与所述左轮罩边梁总成、所述右轮罩边梁总成的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左减震塔总成和右减震塔总成,所述左减震塔总成和所述右减震塔总成之间通过第二横梁总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第一横梁左立柱总成和第一横梁右立柱总成,所述第一横梁左立柱总成的底端与所述前舱左纵梁总成的前端连接,顶端与所述第一横梁总成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右立柱总成的底端与所述前舱右纵梁总成的前端连接,顶端与所述第一横梁总成的右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总成的顶部设置有流水槽总成,底部设置有前围加强横梁;所述副车架左纵梁总成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前舱左纵梁的副车架车身左连接柱,所述副车架右纵梁总成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前舱右纵梁的副车架车身右连接柱。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252861.9A CN118770387A (zh) | 2024-09-09 | 2024-09-09 | 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以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252861.9A CN118770387A (zh) | 2024-09-09 | 2024-09-09 | 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以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770387A true CN118770387A (zh) | 2024-10-15 |
Family
ID=92984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252861.9A Pending CN118770387A (zh) | 2024-09-09 | 2024-09-09 | 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以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770387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09354A1 (en) * | 2008-10-30 | 2010-05-06 | Agrahari Shailesh K | Bumper beam multi-concavity-defining cross section |
CN105313976A (zh) * | 2014-07-31 | 2016-02-1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
CN109204460A (zh) * | 2017-06-30 | 2019-01-1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CN115352530A (zh) * | 2022-09-20 | 2022-11-1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端梁系传力结构及汽车 |
CN219806797U (zh) * | 2023-03-31 | 2023-10-1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前部行人保护结构与车辆 |
CN117400855A (zh) * | 2023-11-13 | 2024-01-16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对汽车小偏置碰撞的前端传力吸能结构及车辆 |
-
2024
- 2024-09-09 CN CN202411252861.9A patent/CN11877038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09354A1 (en) * | 2008-10-30 | 2010-05-06 | Agrahari Shailesh K | Bumper beam multi-concavity-defining cross section |
CN105313976A (zh) * | 2014-07-31 | 2016-02-1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
CN109204460A (zh) * | 2017-06-30 | 2019-01-1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CN115352530A (zh) * | 2022-09-20 | 2022-11-1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端梁系传力结构及汽车 |
CN219806797U (zh) * | 2023-03-31 | 2023-10-1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前部行人保护结构与车辆 |
CN117400855A (zh) * | 2023-11-13 | 2024-01-16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对汽车小偏置碰撞的前端传力吸能结构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53495A (en) | Reinforced door aperture frame for reducing deformation from offset collisions | |
CN207826349U (zh) |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车身 | |
CN210000408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机舱总成、车身总成及电动汽车 | |
CN105313976A (zh) |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3954970A (zh) | 一种车身前部框架结构 | |
CN205059737U (zh) | 一种汽车底盘全框式前托架 | |
KR102663542B1 (ko) | 차량의 프런트엔드모듈 프레임 | |
CN112874459A (zh) | 一种吸能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8770387A (zh) | 一种多路径车辆前舱结构以及车辆 | |
CN114954676B (zh) | 车辆前舱结构及车辆 | |
CN111762265A (zh) | 传力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 |
CN216709440U (zh) | 车辆的车身以及车辆 | |
CN113968285B (zh) | 一种越野车车身前机舱结构 | |
CN212667488U (zh) | 一种汽车全框副车架 | |
CN112572614B (zh) | 车辆的梁结构组件以及具有该梁结构组件的车辆 | |
CN108583689B (zh) | 具有传力结构的纵梁和汽车 | |
KR20230031731A (ko) | 차량 프론트 구조 | |
CN217396651U (zh) | 机舱上边梁总成以及车辆 | |
CN220349801U (zh) | 机舱总成和车辆 | |
CN115195871B (zh) | 一种平台化前机舱结构及车辆 | |
CN220374636U (zh) | 前机舱总成和具有其的汽车 | |
CN220053943U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7374688U (zh) | 一种后地板框架结构、具有其的车身连接结构和车辆 | |
CN218112348U (zh) | 一种电池防护传力结构和电动汽车 | |
CN221090990U (zh) | 用于车身前部的吸能结构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