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664986B - 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664986B CN118664986B CN202411172742.2A CN202411172742A CN118664986B CN 118664986 B CN118664986 B CN 118664986B CN 202411172742 A CN202411172742 A CN 202411172742A CN 118664986 B CN118664986 B CN 1186649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 fiber
- parts
- glass
- maleic acid
- composite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VVQNEPGJFQJSBK-UHFFFAOYSA-N Methyl meth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O)C(C)=C VVQNEPGJFQJSB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2267 bri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HPALAKNZSZLMCH-UHFFFAOYSA-M sodium;chloride;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Na+].[Cl-] HPALAKNZSZLMCH-UHFFFAOYSA-M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OFOBLEOULBTSOW-UHFFFAOYSA-N Propanedi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CC(O)=O OFOBLEOULBTSO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VZCYOOQTPOCHFL-UPHRSURJSA-N male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O)=O VZCYOOQTPOCHFL-UPHRSURJ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239000011976 maleic ac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VZCYOOQTPOCHFL-UHFFFAOYSA-N trans-butenedi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C=CC(O)=O VZCYOOQTPOCHFL-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239000004342 Benzoyl per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5000019400 benzoyl peroxid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FYSNRJHAOHDILO-UHFFFAOYSA-N thionyl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S(Cl)=O FYSNRJHAOHDIL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6087 Silane Coupl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YHWCPXVTRSHPNY-UHFFFAOYSA-N butan-1-olate;titanium(4+) Chemical compound [Ti+4].CCCC[O-].CCCC[O-].CCCC[O-].CCCC[O-] YHWCPXVTRSHPNY-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259 mix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BPSIOYPQMFLKFR-UHFFFAOYSA-N trimethoxy-[3-(oxiran-2-ylmethoxy)propyl]silane Chemical compound CO[Si](OC)(OC)CCCOCC1CO1 BPSIOYPQMFLK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SRSXLGNVWSONIS-UHFFFAOYSA-N benzenesulf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S(=O)(=O)C1=CC=CC=C1 SRSXLGNVWSONI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40092714 benzenesulfonic acid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1730 Moisture cure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203 pre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95 emulsify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OZAIFHULBGXAKX-UHFFFAOYSA-N 2-(2-cyanopropan-2-yldiazenyl)-2-methylpropanenitrile Chemical compound N#CC(C)(C)N=NC(C)(C)C#N OZAIFHULBGXAK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062 hydrolysi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60 hyd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IIZPXYDJLKNOIY-JXPKJXOSSA-N 1-palmitoyl-2-arachidon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C(=O)OC[C@H](COP([O-])(=O)OCC[N+](C)(C)C)OC(=O)CCC\C=C/C\C=C/C\C=C/C\C=C/CCCCC IIZPXYDJLKNOIY-JXPKJXOS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RINWGRJHXCCLOV-UHFFFAOYSA-N BPO Chemical compound BPO RINWGRJHXCCLO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OMPJBNCRMGITSC-UHFFFAOYSA-N Benzoylpe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C(=O)OOC(=O)C1=CC=CC=C1 OMPJBNCRMGITSC-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50000008051 alkyl sulfate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87 lecith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40067606 lecithin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445 lecithin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40051841 polyoxyethylene ether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56 polyoxyethylene eth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5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25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5372 Plexiglas®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132 cross lin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NKSJNEHGWDZZQF-UHFFFAOYSA-N ethenyl(trimethoxy)silane Chemical compound CO[Si](OC)(OC)C=C NKSJNEHGWDZZQ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56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64 tensil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733 Citrus aurantifol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941 Tilia x europa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1 li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1 phase sepa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632 reaction spe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VC复合板材生产领域,用以解决现有PVC复合板材的强度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00‑5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引发剂后,用3.5‑4.5h均匀升温至80‑100℃,再恒温1.5‑2.5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本发明提供的PVC复合板材具有高强度、抗老化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后的固化工序解决了玻璃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分散性差的问题,还解决了玻璃纤维与PMMA相容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复合板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建筑、能源、工业以及运输产业等领域,材料解决方案正逐渐发生改变。从传统材料转向高性能复合材料,这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快速推广和使用提供了市场机遇。材料科学,尤其是复合材料,是当今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由于对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促进了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
PVC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PVC有硬质和软质两种。硬质聚氯乙烯用于建筑管材、门窗。它还用于制造塑料瓶、包装、银行卡或会员卡。PVC中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和填料,经混炼后,用挤出机可挤出各种口径的硬管、异型管、波纹管,用作下水管、饮水管、电线套管或楼梯扶手。
公开号为CN11834468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度PVC复合板材及其生产工艺,其通过玻璃纤维与PVC树脂的复合使得复合板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冲击强度。
公开号为CN118240129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透光丙烯酸树脂及高透光光伏前板,将纳微材料与玻璃纤维布热压复合的工艺,得到高透光的丙烯酸树脂。
可见材料复合是常见的材料性能改善的方法之一,但是现有的PVC复合板材强度性能和拉伸性能等依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PVC复合板材的强度性能和拉伸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以重量份计,在反应釜中加入400-5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引发剂后,用3.5-4.5h均匀升温至80-100℃,再恒温1.5-2.5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
预聚体可制成粒径为0.3-0.6mm的颗粒。
恒温反应1.5-2.5h后,体系的粘度达到5Pa·s。为了确保玻璃纤维表面的清洁,提高其与预聚体的粘附性,在玻璃纤维与预聚体混合前可以先对玻璃纤维进行清洗、表面改性或增加涂层等。
固化工序可采用物理热固法,将玻璃纤维浸渍在有机玻璃预聚体中后,在70-80℃下固化,形成合适厚度的片材,厚度可选择0.2-0.4mm。
S300也可采用粘结工序,但是粘结的环保性较差,所以本发明采用热压工序,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和下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可选择120-160℃,压力可选择55-70Pa,热压速度可选择3-5米/分钟。
通过玻璃纤维,预聚体的复合配合PVC得到的复合材料极大增强了PVC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PVC在两层玻纤有机玻璃之间,PVC层可增加板材的厚度,避免板材全部采用玻纤有机玻璃制成导致的成本问题,在PVC复合板材压型时,玻璃纤维可提高有机玻璃层的抗拉能力。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固化工序包括:在600-8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20-180份玻璃纤维、300-450份预聚体、70-100份顺丁烯二酸、1.5-3份乳化剂和2-4份引发剂后,在温度65-105℃下反应5-10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2-16微米,长度为0.25mm-0.5mm。
玻璃纤维与PMMA的相容性较差,直接通过热固复合玻璃纤维与PMMA得到的玻纤有机玻璃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尤其在后续加工成型的过程中,玻璃纤维在体系中松动会影响产品整体的性能,比如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等。申请人为了提高玻璃纤维与PMMA的相容性,对固化工序做了进一步改进,采用化学固化工序,并通过固化工序改进玻纤有机玻璃结构,提升其强度,耐水性,耐热性以及耐酸碱性。通过再次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并改变两次引发剂的配比,预聚体制备过程中引发剂用量较高,预聚体的强度较大,固化工序中引发剂用量较低,使得玻纤有机玻璃更容易在体系中均匀分散,并优化产物结构。反应体系为一种三元共聚体系,使得玻纤有机玻璃具有高分子量,低交联度的PMMA特性、低分子量,高交联度的PMMA特性以及MMA与顺丁烯二酸聚合后的特性,使得材料在成型工艺过程中,玻璃纤维的位置稳定性增强,减少浮纤现象的发生。如果全是高交联度的PMMA,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老化,而老化后的变形又会影响玻璃纤维与PMMA的相容性,进一步加巨产物老化后的性能降低,如果全是低交联度的PMMA其力学强度又不够,而本发明在通过合理的固化工艺以及原料配比实现了玻纤有机玻璃在不易老化的基础上,力学性能更强,玻纤的分散更加均匀,即使高交联度部分的结构出现老化,在结构互锁以及结构复合下,老化导致的整体形变减少,材料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增加。顺丁烯二酸还可促进玻璃纤维的均匀分散。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0-15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2-4h内匀速投加10-25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1-2h内匀速投加40-65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3-4h内匀速投加10-20份顺丁烯二酸。
如果顺丁烯二酸一次性全部投加于反应体系中,反应体系的粘度难以控制且迅速增加,不利于玻璃纤维的均匀分散。顺丁烯二酸的投加可以增加体系的分散性,但是到达一定量后,分散性又会下降,本发明中顺丁烯二酸的一次投加量较少,可确保体系的均匀度,同时低交联度的产物结构与玻璃纤维的相容性更好。二次投加时顺丁烯二酸的投加速度增加,可在玻璃纤维均匀分散并稳定后,使得原料快速聚合,提高材料的分子量和交联度,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三次投加时再次降低顺丁烯二酸的投加速度,是为了避免二次投加时间过长导致反应温度持续升高,热量难以及时释放。如果通过降低二次投加的速度,来解决热量的释放问题,其链段结构中刚性链段与柔性链段的取向相互作用降低,进而降低二者的相分离强度,材料整体的互补效果降低,比如材料老化后,低交联结构对高交联结构形变的补偿会减少。由于顺丁烯二酸还有促进玻璃纤维分散的功能,所以本发明现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性投加一定量的顺丁烯二酸,以便体系中玻璃纤维的均匀分散,由于反应过程中顺丁烯二酸会被不断的消耗,所以后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速度在满足反应速率要求的情况下,还需要同步满足玻璃纤维的分散,进而选择了特定的投加速度。
重量份是以顺丁烯二酸的总量来计算,比如顺丁烯二酸总用量为500g,一次投加10份,二次投加40份,三次投加10份,则一次投加500*10/(10+40+10)≈83.33g。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固化工序中引发剂的投加操作包括:先在2-4h内匀速投加0.5-1份引发剂,然后在1-2h内匀速投加1.5-3份引发剂。
一次投加引发剂可与一次投加顺丁烯二酸同步,二次投加引发剂也可与二次投加顺丁烯二酸同步。引发剂一份代表的量与固化工序中预聚体一份代表的量一致。
在引发剂投加初期较为缓慢,聚合单体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定向排列,聚合产物结晶度更高,材料的耐热性和强度可大幅提高。在二次投加时,需要单体之间快速聚合,所以提高引发剂投加速度。同时,体系的粘度上升后,引发剂扩散较慢,所以需要增加引发剂用量。在顺丁烯二酸二次投加的过程中投加过量的引发剂,使得引发剂可用于顺丁烯二酸三次投加时体系的反应,避免此时需要降低反应速度而体系粘度大,又需要增加引发剂用量的矛盾。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过氧苯甲酰和BPO/DMA混合体系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乳化剂包括OP-10、烷基硫酸盐、聚氧乙烯醚和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试验得到引发剂选用BPO/DMA混合体系且一次使用时,以重量份计,BPO与DMA的用量比为0.65:1,二次使用时,BPO与DMA的用量比为0.74:1,产物性能最佳,而乳化剂选用OP-10最佳。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玻璃纤维在与预聚体混合之前,先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操作包括:将40-60份顺丁烯二酸与0.5-1.5份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得到Ph值为4-6的混合液,混合液在50-60℃下反应1-2.5h后加入80-100份加入玻璃纤维和1-2份催化剂,在60-70℃下浸渍5-8h后,得到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
顺丁烯二酸可促进硅烷偶联剂的水解,通过控制物质的量和物料投加顺序使得体系中存在多种反应,比如玻璃纤维在催化剂作用下与顺丁烯二酸反应,可增加玻璃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增加玻璃纤维与基体材料的结合度。硅烷偶联剂和顺丁烯二酸反应后再与玻璃纤维反应可提高界面粘合力,硅烷偶联剂与玻璃纤维反应,可在玻璃纤维与基体之间形成化学键,提高二者结合度。
优选的,催化剂包括二氯亚砜、钛酸四丁酯和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试验得到采用钛酸四丁酯最佳。
优选的,硅烷偶联剂包括KA1003、KBM-1003、KBM-403和X-12-817H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试验得到采用KBM-403最佳。
优选的,使用钙基脂在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表面形成润滑层,所述润滑层的水解温度为60-80℃。
通过钙基脂可增加固化工序初期玻璃纤维的分散性,玻璃纤维分散后,在反应温度下,润滑层水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露出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表面,增加玻璃纤维与基体材料的结合度。
一种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PVC复合板材具有高强度、抗老化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后的固化工序解决了玻璃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分散性差的问题,还解决了玻璃纤维与PMMA相容性差的问题;玻璃纤维的预处理进一步增加了其与基体材料的结合度,而润滑层进一步增加了玻璃纤维的分散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方法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3.5h均匀升温至80℃,再恒温1.5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6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一次性加入120份玻璃纤维、300份预聚体、70份顺丁烯二酸、1.5份OP-10和2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65℃下反应5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2微米,长度为0.25mm。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实施例2: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5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5h均匀升温至80-100℃,再恒温2.5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8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一次性加入180份玻璃纤维、450份预聚体、100份顺丁烯二酸、3份OP-10和4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105℃下反应5-10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2-16微米,长度为0.5mm。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实施例3: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h均匀升温至90℃,再恒温2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7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一次性加入150份玻璃纤维、375份预聚体、85份顺丁烯二酸、2份OP-10和3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80℃下反应7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4微米,长度为0.4mm。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实施例4: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h均匀升温至90℃,再恒温2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7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50份玻璃纤维、375份预聚体、85份顺丁烯二酸、2份OP-10和3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80℃下反应7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4微米,长度为0.4mm。
所述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0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2h内匀速投加10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1h内匀速投加40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3h内匀速投加10份顺丁烯二酸。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实施例5: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h均匀升温至90℃,再恒温2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7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50份玻璃纤维、375份预聚体、85份顺丁烯二酸、2份OP-10和3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80℃下反应7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4微米,长度为0.4mm。
所述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5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4h内匀速投加25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2h内匀速投加65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4h内匀速投加20份顺丁烯二酸。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实施例6: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h均匀升温至90℃,再恒温2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7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50份玻璃纤维、375份预聚体、85份顺丁烯二酸、2份OP-10和3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80℃下反应7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4微米,长度为0.4mm。
所述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2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3h内匀速投加17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57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3.5h内匀速投加15份顺丁烯二酸。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实施例7: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h均匀升温至90℃,再恒温2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7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50份玻璃纤维、375份预聚体、85份顺丁烯二酸、2份OP-10和3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80℃下反应7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4微米,长度为0.4mm。
所述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2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3h内匀速投加17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57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3.5h内匀速投加15份顺丁烯二酸。
所述固化工序中引发剂的投加操作包括:先在2h内匀速投加0.5份引发剂,然后在1h内匀速投加1.5份引发剂。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实施例8: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h均匀升温至90℃,再恒温2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7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50份玻璃纤维、375份预聚体、85份顺丁烯二酸、2份OP-10和3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80℃下反应7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4微米,长度为0.4mm。
所述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2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3h内匀速投加17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57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3.5h内匀速投加15份顺丁烯二酸。
所述固化工序中引发剂的投加操作包括:先在4h内匀速投加1份引发剂,然后在2h内匀速投加3份引发剂。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实施例9: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h均匀升温至90℃,再恒温2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7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50份玻璃纤维、375份预聚体、85份顺丁烯二酸、2份OP-10和3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80℃下反应7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4微米,长度为0.4mm。
所述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2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3h内匀速投加17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57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3.5h内匀速投加15份顺丁烯二酸。
所述固化工序中引发剂的投加操作包括:先在3h内匀速投加0.75份引发剂,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2份引发剂。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实施例10: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h均匀升温至90℃,再恒温2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7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50份玻璃纤维、375份预聚体、85份顺丁烯二酸、2份OP-10和3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80℃下反应7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4微米,长度为0.4mm。
所述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2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3h内匀速投加17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57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3.5h内匀速投加15份顺丁烯二酸。
所述固化工序中引发剂的投加操作包括:先在3h内匀速投加0.75份引发剂,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2份引发剂。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玻璃纤维在与预聚体混合之前,先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操作包括:将40份顺丁烯二酸与0.5份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得到Ph值为4的混合液,混合液在50℃下反应1h后加入80份加入玻璃纤维和1份催化剂,在60℃下浸渍5h后,得到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
实施例11: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h均匀升温至90℃,再恒温2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7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50份玻璃纤维、375份预聚体、85份顺丁烯二酸、2份OP-10和3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80℃下反应7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4微米,长度为0.4mm。
所述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2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3h内匀速投加17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57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3.5h内匀速投加15份顺丁烯二酸。
所述固化工序中引发剂的投加操作包括:先在3h内匀速投加0.75份引发剂,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2份引发剂。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玻璃纤维在与预聚体混合之前,先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操作包括:将60份顺丁烯二酸与1.5份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得到Ph值为6的混合液,混合液在60℃下反应2.5h后加入100份加入玻璃纤维和2份催化剂,在70℃下浸渍8h后,得到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
实施例12: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h均匀升温至90℃,再恒温2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7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50份玻璃纤维、375份预聚体、85份顺丁烯二酸、2份OP-10和3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80℃下反应7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4微米,长度为0.4mm。
所述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2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3h内匀速投加17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57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3.5h内匀速投加15份顺丁烯二酸。
所述固化工序中引发剂的投加操作包括:先在3h内匀速投加0.75份引发剂,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2份引发剂。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玻璃纤维在与预聚体混合之前,先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操作包括:将50份顺丁烯二酸与1份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得到Ph值为5的混合液,混合液在55℃下反应1.75h后加入90份加入玻璃纤维和1.5份催化剂,在65℃下浸渍6.5h后,得到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
实施例13:以重量份计,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反应釜中加入4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BPO/DMA混合体系后,用4h均匀升温至90℃,再恒温2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以重量份计,BPO:DMA=0.65:1;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7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50份玻璃纤维、375份预聚体、85份顺丁烯二酸、2份OP-10和3份BPO/DMA混合体系,以重量份计,BPO:DMA=0.74:1,在温度80℃下反应7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4微米,长度为0.4mm。
所述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2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3h内匀速投加17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57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3.5h内匀速投加15份顺丁烯二酸。
所述固化工序中引发剂的投加操作包括:先在3h内匀速投加0.75份引发剂,然后在1.5h内匀速投加2份引发剂。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先将PVC粉末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将玻纤有机玻璃放在挤出成型的PVC上方使二者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机将二者压制成型。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60Pa,热压速度为4米/分钟。
玻璃纤维在与预聚体混合之前,先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操作包括:将50份顺丁烯二酸与1份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得到Ph值为5的混合液,混合液在55℃下反应1.75h后加入90份加入玻璃纤维和1.5份催化剂,在65℃下浸渍6.5h后,得到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使用钙基脂在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表面形成润滑层。
实验:对按实施例1-13制备方法制得的PVC复合板材进行性能测试,每种制备方法重复五次,性能测试结果为五次产品的性能平均值。其中实施例10-12中每个实施例的催化剂选择二氯亚砜、钛酸四丁酯和苯磺酸中的一个各进行5次实验,硅烷偶联剂选择KA1003、KBM-1003、KBM-403和X-12-817H中的一个各进行5次实验。实施例13中催化剂选择钛酸四丁酯,硅烷偶联剂选择KBM-403。
性能测试方法:抗冰雹冲击试验:取不同生产时间的PVC制品制作样品,通过钢球跌落试验机将1KG的钢球调整在1M的高度,让其自由落下,打击样品,观察有无破坏,试验结果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实施例7 | 实施例8 | 实施例9 | 实施例13 | |
是否破坏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表二
二氯亚砜 | 钛酸四丁酯 | 苯磺酸 | |
KA1003 | 否 | 否 | 否 |
KBM-1003 | 否 | 否 | 否 |
KBM-403 | 否 | 否 | 否 |
X-12-817H | 否 | 否 | 否 |
从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按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PVC复合板材具有良好的抗冰雹冲击能力。
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试验:取复合PVC材料制作5个规格为50×250×4mm的样条,采用MX-1080拉力试验机进行测试,拉伸速度50mm/min,得到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结果见表三、表四和表五,表四为按实施例10-12方法制得的PVC复合板材的拉伸强度试验结果。表五为按实施例10-12方法制得的PVC复合板材的断裂伸长率试验结果。
表三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实施例7 | 实施例8 | 实施例9 | 实施例13 | |
拉伸强度/ MPa | 85 | 98 | 103 | 117 | 122 | 125 | 137 | 145 | 147 | 186 |
断裂伸长率/% | 71 | 97 | 114 | 133 | 147 | 155 | 176 | 199 | 208 | 325 |
表四
二氯亚砜 | 钛酸四丁酯 | 苯磺酸 | |
KA1003 | 153MPa | 162MPa | 157MPa |
KBM-1003 | 150MPa | 173MPa | 160MPa |
KBM-403 | 174MPa | 181MPa | 168MPa |
X-12-817H | 159MPa | 171MPa | 165MPa |
表五
二氯亚砜 | 钛酸四丁酯 | 苯磺酸 | |
KA1003 | 278% | 265% | 243% |
KBM-1003 | 259% | 284% | 278% |
KBM-403 | 281% | 307% | 273% |
X-12-817H | 268% | 275% | 263% |
冲击强度试验:取复合PVC制品制作样条5个,在简支梁双V缺口冲击机按照GB/T9341的规定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见表六和表七。
表六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实施例7 | 实施例8 | 实施例9 | 实施例13 | |
冲击强度/ kJ/m2 | 6.45 | 8.76 | 9.30 | 12.18 | 13.69 | 13.94 | 15.33 | 15.74 | 16.81 | 20.07 |
表七
二氯亚砜 | 钛酸四丁酯 | 苯磺酸 | |
KA1003 | 17.08kJ/m2 | 16.89kJ/m2 | 17.46kJ/m2 |
KBM-1003 | 18.90kJ/m2 | 18.47kJ/m2 | 17.69kJ/m2 |
KBM-403 | 17.63kJ/m2 | 19.17kJ/m2 | 18.49kJ/m2 |
X-12-817H | 16.38kJ/m2 | 17.62kJ/m2 | 17.88kJ/m2 |
耐老化试验:将复合材料置于100℃的热空气中老化5天后,按上述拉伸试验方法进行拉伸试验并计算拉伸强度保留率和伸长率保留,试验结果见表八至表十。表九为为按实施例10-12方法制得的PVC复合板材的老化试验后的拉伸强度保留率。表十为按实施例10-12方法制得的PVC复合板材的老化试验后的伸长率保留率。
表八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实施例7 | 实施例8 | 实施例9 | 实施例13 | |
拉伸强度保留率/ % | 76 | 76 | 78 | 83 | 85 | 86 | 90 | 90 | 91 | 97 |
伸长度保留率/ % | 70 | 71 | 75 | 81 | 82 | 82 | 87 | 89 | 89 | 95 |
表九
二氯亚砜 | 钛酸四丁酯 | 苯磺酸 | |
KA1003 | 91% | 92% | 92% |
KBM-1003 | 91% | 92% | 93% |
KBM-403 | 92% | 93% | 91% |
X-12-817H | 90% | 92% | 91% |
表十
二氯亚砜 | 钛酸四丁酯 | 苯磺酸 | |
KA1003 | 90% | 89% | 90% |
KBM-1003 | 89% | 90% | 88% |
KBM-403 | 90% | 91% | 91% |
X-12-817H | 91% | 91% | 88% |
从表三至表七可知,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和引发剂的投加操作均影响着产物的性能,采用本发明的投加操作后可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玻璃的预处理操作以及润滑剂层也能提高后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优的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硅烷偶联剂为KBM-403。
从表九至表十可知,固化反应中的多元体系、原料反应顺序、投加操作等均可提高产物的耐老化性能。单独的玻璃纤维预先处理操作对产品的耐老化性能影响不大,但是配合润滑层后,抗老化效果提升显著。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方法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0、以重量份计,在反应釜中加入400-5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5份引发剂后,用3.5-4.5h均匀升温至80-100℃,再恒温1.5-2.5h,最后用冷冻盐水降温至30度以下,得到预聚体;
S200、将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均匀混合后,通过固化工序使得玻璃纤维与预聚体复合形成玻纤有机玻璃;
S300、通过热压工序将玻纤有机玻璃与PVC材料复合得到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
以重量份计,所述固化工序包括:在600-8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120-180份玻璃纤维、300-450份预聚体、70-100份顺丁烯二酸、1.5-3份乳化剂和2-4份引发剂,在温度65-105℃下反应5-10h,得到玻纤有机玻璃,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2-16微米,长度为0.25mm-0.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固化工序中顺丁烯二酸的投加操作包括:在反应体系中一次投加10-15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先在2-4h内匀速投加10-25份顺丁烯二酸,然后在1-2h内匀速投加40-65份顺丁烯二酸,最后在3-4h内匀速投加10-20份顺丁烯二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固化工序中引发剂的投加操作包括:先在2-4h内匀速投加0.5-1份引发剂,然后在1-2h内匀速投加1.5-3份引发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过氧苯甲酰和BPO/DMA混合体系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乳化剂包括OP-10、烷基硫酸盐、聚氧乙烯醚和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玻璃纤维在与预聚体混合之前,先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操作包括:将40-60份顺丁烯二酸与0.5-1.5份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得到pH值为4-6的混合液,混合液在50-60℃下反应1-2.5h后80-100份加入玻璃纤维和1-2份催化剂,在60-70℃下浸渍5-8h后,得到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二氯亚砜、钛酸四丁酯和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硅烷偶联剂包括KA1003、KBM-1003、KBM-403和X-12-817H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钙基脂在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表面形成润滑层,所述润滑层的水解温度为60-80℃。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172742.2A CN118664986B (zh) | 2024-08-26 | 2024-08-26 | 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172742.2A CN118664986B (zh) | 2024-08-26 | 2024-08-26 | 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664986A CN118664986A (zh) | 2024-09-20 |
CN118664986B true CN118664986B (zh) | 2024-10-22 |
Family
ID=9273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172742.2A Active CN118664986B (zh) | 2024-08-26 | 2024-08-26 | 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664986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66522A (zh) * | 2016-08-30 | 2017-02-01 | 海宁杰特玻纤布业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纤维‑合成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980528A (fi) * | 1998-03-09 | 1999-09-10 | Bioxid Oy | Uusi prepreg |
CN100487044C (zh) * | 2005-12-30 | 2009-05-13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2558701B (zh) * | 2010-12-09 | 2014-06-04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透光热塑性玻璃钢板材的制备方法 |
CN109370133B (zh) * | 2018-10-10 | 2021-04-16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纤维素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 |
CN110804282B (zh) * | 2019-11-14 | 2021-06-22 | 福建华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改性扁平玻纤增强的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116879B (zh) * | 2019-12-09 | 2021-03-09 | 广东盈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3278117B (zh) * | 2021-05-25 | 2023-03-17 | 四川兴彩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asa树脂、asa无折白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97012A (zh) * | 2021-10-29 | 2022-01-07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pmma拉挤型材及其制造方法 |
-
2024
- 2024-08-26 CN CN202411172742.2A patent/CN1186649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66522A (zh) * | 2016-08-30 | 2017-02-01 | 海宁杰特玻纤布业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纤维‑合成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664986A (zh) | 2024-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3036430C2 (de) | Reife, verform- und wärmehärtbare Doppel-Polyester-Formmasse und ihre Verwendung | |
CN1884336A (zh) | 丙烯酸/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造方法 | |
CN102363673A (zh) | 一种pa6/as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8664986B (zh) | 一种玻纤有机玻璃增强pvc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732838B (zh) | 一种仿木家具用耐老化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DE69507835T2 (de) | Bindemittel für glasfasern | |
CN111088875B (zh) | 一种pvc瓦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266436A (zh) | 一种高透明高强度亚克力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87977B (zh) | 苯乙烯改性羧基丁腈胶乳的生产方法 | |
CN105237996B (zh) | 用同质异构交联法增强增韧回收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70743B (zh) | 制备光传导的聚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的方法 | |
CN111499971A (zh) | 一种低浮纤gfrp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4440012B (zh) | 一种聚丙烯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2409783B (zh) | 一种耐水解汽车用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563188B (zh) | 一种高抗冲玻璃纤维增强pbt的复合材料 | |
JP2019137774A (ja) | 成形材料及びその成形品 | |
CN114946786B (zh) | 一种玻璃纤维增韧型轻型鱼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234140A (zh) | 一种高强度抗菌pmma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015093B (zh) | 兼具抗冲击、高透光率、低雾度、低晶点的pc-pmma复合板 | |
KR102647123B1 (ko) | 우레탄 변성 아크릴수지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CN116836657B (zh) | 一种水性光学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8406336A (zh) | 一种阻燃型连续纤维增强丙烯酸类热塑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230383546A1 (en) | Multi-layer co-extrusion stone plastic floo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 |
CN101418065A (zh) | 应用于pvc波纹管的抗冲改性剂 | |
CN109384893B (zh) | Pmma/asa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