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540389A - 一种传输系统、射频拉远单元rru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系统、射频拉远单元rru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540389A CN118540389A CN202310183553.4A CN202310183553A CN118540389A CN 118540389 A CN118540389 A CN 118540389A CN 202310183553 A CN202310183553 A CN 202310183553A CN 118540389 A CN118540389 A CN 1185403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fso
- link
- signal
- baseband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91 Er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UYAHIZSMUZPPFV-UHFFFAOYSA-N erbium Chemical compound [Er] UYAHIZSMUZPPF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1—Transmission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6—Hybrid resource partitioning, e.g. channel borrow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系统、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及网络设备,用于降低支持微波(micro wave,MW)技术和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al,FSO)技术的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在该方案中,RRU可以实现MW技术和FSO技术的联合部署,一个网络设备中可以部署一个BBU和一个集成MW技术和FSO技术的RRU。基于此,网络设备中的BBU与RRU之间可以通过一根线缆连接。该方案可以降低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系统、射频拉远单元RRU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部署有多个网络设备的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之间一般通过线缆连接,以便可以实现点对点通信。然而,这种布网方式不仅会增加布网成本,也会对网络设备的部署位置造成限制。
微波(micro wave,MW)和光在空气中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例如,雾对光传输的衰减影响远高于MW,而雨水对频率高于40GHz的MW传输的衰减影响远高于光。因此,为了提高网络设备的部署灵活性,降低布网成本,通信系统采用MW技术和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space optial,FSO)技术在网络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通信链路。
在该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一般采用分离式拉远架构,即网络设备中包含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和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其中,RRU中包含支持MW技术的MW RRU和支持FSO技术的FSO RRU。BBU需要通过线缆(光纤或电缆)分别连接MWRRU和FSO RRU。
由于采用上述架构的网络设备中的两种RRU需要分别部署,且各自需要一根线缆连接BBU,因此,增加了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系统、RRU及网络设备,用于降低支持MW技术和FSO技术的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该传输系统包括:基带单元BBU和射频拉远单元RRU;其中,所述RRU中包含第一传输模块、自由空间通信FSO射频RF模块、微波MW RF模块,以及天线模块;所述BBU通过线缆连接所述RRU中的所述第一传输模块,所述第一传输模块连接所述FSO RF模块和所述MW RF模块,所述FSO RF模块、所述MW RF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天线模块;基于上述结构,在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过程中,各个部件的功能如下:
所述BBU,用于:根据第一数据生成第一基带信号;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通过所述线缆传输至所述RRU中的所述第一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所述FSO RF模块和/或所述MW RF模块;
所述FSO RF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FSO信号;将所述第一FSO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模块;
所述MW RF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MW信号;将所述第一MW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模块;
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接收的所述第一FSO信号,和/或,发射接收的所述第一MW信号。
通过该方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采用MW技术和/或FSO技术,实现数据的发送过程。在该方案中,RRU可以实现MW技术和FSO技术的联合部署,这样,一个网络设备中可以部署一个BBU和一个集成MW技术和FSO技术的RRU。基于此,网络设备中的BBU与RRU之间可以通过一根线缆连接。该方案可以降低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过程中,各个部件的功能如下:
所述天线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FSO信号,将所述第二FSO信号传输至所述FSO RF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MW信号,将所述第二MW信号传输至所述MW RF模块;
所述FSO RF模块,还用于:对接收的所述第二FSO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基带信号,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模块;
所述MW RF模块,还用于:对接收的所述第二MW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三基带信号,将所述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和所述第三基带信号中的目标基带信号通过所述线缆传输至所述BBU;其中,所述目标基带信号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或所述第三基带信号;
所述BBU还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
通过该方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采用MW技术或FSO技术实现数据的接收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块中包括:发送单元、FSO发送链路、MW发送链路、第一选择单元、FSO接收链路,以及MW接收链路;其中,各个部件的功能如下: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所述FSO发送链路和/或所述MW发送链路;
所述FSO发送链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FSO RF模块;
所述MW发送链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MW RF模块;
所述FSO接收链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选择单元;
所述MW接收链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基带信号,并将所述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选择单元;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FSO接收链路和所述MW接收链路中选择目标接收链路;接收来自所述目标接收链路的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将所述目标基带信号通过所述线缆传输至所述BBU;其中,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所述FSO接收链路或所述MW接收链路。
在该设计中,第一传输模块可以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FSO RF模块和/或MW RF模块,并为了避免数据重复接收或避免数据接收干扰,第一传输模块在FSO接收链路和MW接收链路中选择一个接收链路的基带信号传输给BBU。通过该设计,在第一网络设备的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中,第一传输模块可以实现基带信号的双向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块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选择单元发送第一控制命令;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目标接收链路;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在所述FSO接收链路和所述MW接收链路中选择所述目标接收链路。
通过该设计,第一传输模块可以通过控制模块,在FSO接收链路和MW接收链路中选择一个接收链路的基带信号传输给BBU。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FSO RF模块、所述MW RF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检测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根据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生成所述第一控制命令。
通过该设计,控制模块可以根据FSO RF模块、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自适应确定选择哪一个接收链路的基带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时,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所述FSO接收链路;或者当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时,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所述MW接收链路。
通过该设计,可以保证第一选择单元可以选择信号质量更好的基带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MW发送链路相连;
所述BBU,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所述RRU中的所述第一传输模块之前,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控制信号进行调制;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指示选择FSO技术或MW技术进行通信;
所述MW发送链路,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MW RF模块之前,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所述第一控制命令。
通过该设计,控制模块可以根据BBU的控制信号,来决定选择哪一个接收链路的基带信号。由于BBU与第一传输模块之间通过一根线缆连接,因此,BBU可以通过传输基带信号的链路传输该控制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包括:分路单元;所述分路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分路,将一路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FSO发送链路,将另一路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MW发送链路。
通过该设计,第一传输模块可以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同时传输给FSO发送链路和MW发送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包括:第二选择单元;所述第二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FSO发送链路和所述MW发送链路中选择目标发送链路;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目标发送链路;其中,所述目标发送链路为所述FSO发送链路或所述MW发送链路。
第一传输模块可以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发送给FSO发送链路和MW发送链路中的一个发送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选择单元发送第二控制命令;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目标发送链路;当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FSO接收链路时,所述第二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二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发送链路为FSO发送链路;当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MW接收链路时,所述第二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二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发送链路为MW发送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模块可以基于相同的方式,生成第一控制命令和第二控制命令。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RRU,该RRU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还包含BBU。所述RRU的功能和结构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RRU的功能和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BBU和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RRU。关于BBU和RRU的功能和结构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对BBU和RRU的功能和结构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可以应用于BBU或RRU。该芯片的结构可以参考以上第一方面对BBU或RRU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该电路板可以应用于BBU或RRU。该电路板的结构可以参考以上第一方面中对BBU或RRU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第一方面所述的传输系统的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的BBU和RRU通过一根线缆连接。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数据发送过程:
所述BBU根据第一数据生成第一基带信号;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通过所述线缆传输至所述RRU中的第一传输模块;所述第一传输模块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FSORF模块和/或MW RF模块;所述FSO RF模块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FSO信号;将所述第一FSO信号传输至天线模块;所述MW RF模块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MW信号;将所述第一MW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发射接收的所述第一FSO信号,和/或,发射接收的所述第一MW信号。
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数据发送过程:
所述天线模块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FSO信号,将所述第二FSO信号传输至所述FSO RF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MW信号,将所述第二MW信号传输至所述MW RF模块;所述FSO RF模块对接收的所述第二FSO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基带信号,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模块;所述MW RF模块对接收的所述第二MW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三基带信号,将所述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模块;所述第一传输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和所述第三基带信号中的目标基带信号通过所述线缆传输至所述BBU;其中,所述目标基带信号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或所述第三基带信号;所述BBU对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重复之处不予论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2B为传统的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过程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接收过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6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6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6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6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BU和RRU中的光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BBU和RRU中的光模块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系统、RRU及网络设备,用于降低支持MW技术和FSO技术的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网络设备中的RRU可以同时支持MW技术和FSO技术,BBU可以通过一根线缆连接该RRU。通过该方案,可以在保证网络设备分离式拉远架构部署的基础上,降低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适用于由多个网络设备组成的通信系统。不同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采用固定传输的通信方式。通信系统中的每个网络设备能够与其他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进行点对点通信。
该通信系统可以适用于各种需要网络设备进行点对点通信的场景中。下面以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通信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本申请不对上述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的具体形式构成限定,下面示例性地说明通信系统所适用的通信场景,以及网络设备的表现形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为移动通信系统。那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或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computing,MEC)服务器;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均为基站;又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均为核心网设备;再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核心网设备以外的网元(例如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等)。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为分布式存储系统。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计算节点,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存储节点。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为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服务器。
为了降低通信系统的布网成本,打破网络设备的部署位置造成的限制,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可以采用MW技术和FSO技术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通信链路,从而实现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参阅图2A所示。
支持MW技术和FSO技术的网络设备(例如图1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的一般采用分离式拉远架构,即网络设备中包含BBU和RRU。BBU和RRU之间通过线缆(电缆或光纤)连接。
BBU主要负责所有协议层的处理,即BBU要完成无线通信协议中层1(layer1,L1)、层2(layer2,L2)和层3(layer2,L3)全部用户面与控制面的数据处理,具体包括:基带处理功能(包括编码、复用、调制等处理)、接口功能、信令处理功能、本地和远程操作维护功能等。
RRU主要负责信号调制、信号解调和射频处理。RRU中内置或连接天线模块,用于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高频信号)。
通常,BBU会部署在室内,因此BBU也可以称为室内单元(indoor unit,IDU);RRU一般会部署在室外,因此RRU也可以称为室外单元(outdoor unit,ODU)。
下面结合数据收发流程,对BBU和RRU的功能进行具体说明:
在数据发送过程中,BBU可以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基带处理,生成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RRU;RRU对接收的基带信号进行信号调制和射频处理,得到射频信号,并通过天线发射该射频信号。
在数据接收过程中,RRU可以通过天线接收射频信号,并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和信号解调,得到基带信号;RRU将得到的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BBU。BBU对接收的基带信号进行基带处理,以及后续处理。
其中,基带信号可以包括同相正交(in-phase&quadrature,IQ)信号。即基带信号包含同相(in-phase,I)路信号和正交(quadrature,Q)路信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BBU和RRU之间可以通过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或其他通信接口传输基带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目前网络设备的分离式拉远架构中,RRU针对MW技术和FSO技术采用分离部署方式,即网络设备中包含两个RRU——支持MW技术的MW RRU和支持FSO技术的FSO RRU。参阅图2B所示,MW RRU和FSO RRU共同连接一个BBU。因此,RRU需要通过两根线缆分别连接MW RRU和FSO RRU。
如图2B所示,按照BBU的逻辑功能划分,BBU中可以包含L3&L2处理模块和两个L1处理模块。
其中,L3&L2处理模块,用于实现网络设备L3和L2的功能。每个L1处理模块用于实现网络设备L1的功能。
L1处理模块1与MW RRU相连,L2处理模块2与FSO RRU相连。
L3&L2处理模块可以将待传输的数据同时发给L1处理模块1和L1处理模块2,实现数据的备份传输。L3&L2处理模块还可以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流,一部分发给L1处理模块1,另一部分发给L1处理模块2。
显然,点对点传输的收发两端均需要部署MW RRU和FSO RRU。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信号传输质量,发端的MW RRU和收端的MW RRU需要对准安装,发端的FSO RRU和收端的FSORRU也需要对准安装。因此,上述部署方式增加了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另外,每个网络设备均需要部署两根线缆,也增加了网络设备的成本。
为了降低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可以适用于点对点传输的通信系统的网络设备。下面以图2A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点对点通信的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可以参考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第一网络设备采用分离式拉远架构部署,参阅图3所示,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中包括:BBU 302和RRU 301。RRU 301中包含第一传输模块3011、FSO RF模块3012、MW RF模块3013,以及天线模块30114。BBU 302通过线缆连接RRU 301中的第一传输模块3011,第一传输模块3011连接FSO RF模块3012和MW RF模块3013,FSO RF模块3012、MW RF模块3013分别连接天线模块3014。
其中,BBU 302和第一传输模块3011连接的线缆可以为光纤,也可以为电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需要注意的是,该线缆可以实现信号的收发,实现双向传输。另外,BBU302和第一传输模块3011之间可以通过CPRI或其他通信接口传输基带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阅图4所示,天线模块3014中包含FSO天线30141和MW天线30142。在本申请实施例后续描述的相关附图中,以图4所示的天线模块3014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其中,FSO天线30141与FSO RF模块3012相连,用于发射或接收FSO信号。具体的,FSO天线30141可以将从FSO RF模块3012接收的FSO信号发射出去,并将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FSO信号传输给FSO RF模块3012。FSO天线30141还可以称为光学天线。
MW天线30142与MW RF模块3013相连,用于发射或接收MW信号。具体的,MW天线30142可以将从MW RF模块3013接收的MW信号发射出去,并将接收来自第二网络涉设备的MW信号传输给MW RF模块3013。
下面结合如图5A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过程,对各个部件的功能进行具体说明。
BBU 302,用于:根据待传输的第一数据生成第一基带信号;将第一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RRU 301中的第一传输模块3011。可选的,BBU 302可以对待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基带处理,生成第一基带信号。
第一传输模块3011,用于: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FSO RF模块3012和/或MWRF模块3013。
FSO RF模块3012,用于:当接收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FSO信号;将第一FSO信号传输至天线模块3014。可选的,FSO RF模块3012可以基于FSO技术,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得到第一FSO信号。
MW RF模块3013,用于:当接收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MW信号;将第一MW信号传输至天线模块3014。可选的,MW RF模块3013可以基于MW技术,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得到第一MW信号。
天线模块3014,用于:发射接收的第一FSO信号,和/或,发射接收的第一MW信号。例如,天线模块3014中的FSO天线30141发射该第一FSO信号;天线模块3014中的MW天线30142发射第一MW信号。
下面结合如图5B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接收过程,对各个部件的功能进行具体说明。
天线模块3014,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FSO信号,将第二FSO信号传输至FSO RF模块3012;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MW信号,将第二MW信号传输至MW RF模块3013。例如,天线模块3014中的FSO天线30141,可以接收该第二FSO信号,并将第二FSO信号传输至FSO RF模块3012;天线模块3014中的MW天线30142,可以接收该第二MW信号,并将该第二MW信号传输至MW RF模块3013。
FSO RF模块3012,还用于:对接收的第二FSO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基带信号,将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第一传输模块3011。可选的,FSO RF模块3012可以基于FSO技术,对第二FSO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得到第二基带信号。
MW RF模块3013,还用于:对接收的第二MW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基带信号,将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第一传输模块3011。可选的,MW RF模块3013可以基于MW技术,对第二MW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得到第三基带信号。
第一传输模块3011,还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二基带信号和第三基带信号中的目标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BBU 302;其中,目标基带信号为第二基带信号或第三基带信号。
BBU 302,还用于:对接收到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可选的,BBU302可以对该目标基带信号进行基带处理,得到该第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带信号和第三基带信号可以承载相同的数据或者不同的数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即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针对同一数据采用FSO技术和MW技术同时发送;或者将待传输的数据采用不同的技术分流发送。
基于图5A和图5B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收发过程中第一传输模块3011的功能,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第一传输模块3011的结构。参阅图6A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传输模块3011中包括:发送单元30111、FSO发送链路30112、MW发送链路30113、第一选择单元30114、FSO接收链路30115,以及MW接收链路30116。
发送单元30111,用于:将从BBU 302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FSO发送链路30112和/或MW发送链路30113。
FSO发送链路30112,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基带信号时,将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FSORF模块3012。可选的,FSO发送链路30112在发送第一基带信号时,可以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例如,当BBU 302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处理的情况下,FSO发送链路30112可以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处理。
MW发送链路30113,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基带信号时,将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MW RF模块3013。MW发送链路30113在发送第一基带信号时,可以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FSO接收链路30115,用于:接收来自FSO RF模块3012的第二基带信号,并将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第一选择单元30114。
MW接收链路30116,用于:接收来自MW RF模块3013的第三基带信号,并将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第一选择单元30114。
第一选择单元30114,用于:在FSO接收链路30115和MW接收链路30116中选择目标接收链路;接收来自目标接收链路的目标基带信号,将目标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BBU302。其中,目标接收链路为FSO接收链路30115或MW接收链路30116。
通过图6A所示的第一传输模块3011的结构,第一传输模块3011可以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FSO RF模块3012和/或MW RF模块3013,并为了避免数据重复接收或避免数据接收干扰,第一传输模块3011在FSO接收链路30115和MW接收链路30116中选择一个接收链路的基带信号传输给BBU 302。
可选的,基于图6A所示的第一传输模块3011的结构,第一传输模块3011中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30117。参阅图6B所示,控制模块30117与第一选择单元30114相连。
控制模块30117,用于:向第一选择单元30114发送第一控制命令;其中,第一控制命令用于指示第一选择单元30114选择目标接收链路。
第一选择单元30114,还用于:根据第一控制命令,在FSO接收链路30115和MW接收链路30116中选择目标接收链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控制模块30117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对第一选择单元30114进行控制。
方式一:参阅图6C所示,控制模块30117与FSO RF模块3012、MW RF模块3013相连。控制模块30117可以根据FSO RF模块3012、MW RF模块3013的信号接收功率,自适应确定选择哪一个接收链路的基带信号。
在方式一中,控制模块30117,还用于:检测FSO RF模块3012的信号接收功率;检测MW RF模块3013的信号接收功率;根据FSO RF模块3012的信号接收功率、MW RF模块3013的信号接收功率,生成第一控制命令。
可选的,为了保证第一选择单元30114可以选择信号质量更好的基带信号,因此,当FSO RF模块3012的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MW RF模块3013的信号接收功率时,第一控制命令指示第一选择单元30114选择的目标接收链路为FSO接收链路30115;或者当FSO RF模块3012的信号接收功率小于MW RF模块3013的信号接收功率时,第一控制命令指示第一选择单元30114选择的目标接收链路为MW接收链路30116。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模块30117为功能上的划分,该控制模块30117可以耦合在第一选择单元30114中,或者耦合到FSO RF模块3012或MW RF模块3013中。当然,控制模块30117中的部分功能耦合到上述模块中。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例如,FSO RF模块3012可以自行检测自身的信号接收功率,并将其发送至控制模块30117中;或者MW RF模块3013也可以自行检测自身的信号接收功率,并将其发送至控制模块30117中。
方式二:参阅图6D所示,控制模块30117与MW发送链路30113相连。控制模块30117可以根据BBU 302的控制信号,来决定选择哪一个接收链路的基带信号。由于BBU 302与第一传输模块3011之间通过一根线缆连接,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BBU 302可以通过传输基带信号的链路传输该控制信号。
基于此,在本方式二中,BBU 302,还用于:在将第一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RRU301中的第一传输模块3011之前,对第一基带信号与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其中,控制信号用于指示选择FSO技术或MW技术进行通信。
MW发送链路30113,还用于:在将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MW RF模块3012之前,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控制信号;将该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30117;
控制模块30117,还用于:根据控制信号,生成第一控制命令。
可选的,BBU 302可以根据之前接收数据的数据质量(例如,丢包率、误码率、信噪比等),生成该控制信号,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于图6A所示的第一传输模块3011的结构,第一传输模块3011中的发送单元30111中可以包括:分路单元30111a。如图6E所示,分路单元30111a,用于: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分路,将一路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FSO发送链路30112,将另一路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MW发送链路30113。
通过这种设计,第一传输模块3011可以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同时传输给FSO发送链路30112和MW发送链路30113。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于图6B所示的第一传输模块3011的结构,第一传输模块3011中的发送单元30111中可以包括:第二选择单元30111b。如图6F所示,第二选择单元30111b,用于:在FSO发送链路30112和MW发送链路30113中选择目标发送链路;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目标发送链路;其中,目标发送链路为FSO发送链路30112或MW发送链路30113。
通过这种设计,第一传输模块3011可以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发送给FSO发送链路30112和MW发送链路30113中的一个发送链路。
可选的,在本设计中,参阅图6G所示,控制模块30117与第二选择单元30111b连接。控制模块30117,还用于:向第二选择单元30111b发送第二控制命令;其中,第二控制命令用于指示第二选择单元30111b选择目标发送链路。
应注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117应选择同一种技术收发信号。即当第一控制命令指示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接收链路为FSO接收链路时,第二控制命令指示第二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发送链路为FSO发送链路;当第一控制命令指示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接收链路为MW接收链路时,第二控制命令指示第二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发送链路为MW发送链路。
可选的,在本设计中,控制模块30117可以基于相同的方式,生成第一控制命令和第二控制命令,具体生成过程可以参考以上对图6C所示的方式一的描述,或者参考以上对图6D所示的方式二的描述,此次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阅图7所示,BBU 302中可以包含处理模块3021和第二传输模块3022。其中,第二传输模块3022与第一传输模块3011通过一根线缆连接。其中,处理模块3021可以负责第一网络设备所有协议层的处理,包括L3、L2和L1层控制面与用户面的数据处理。
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处理模块3021,用于对待传输的第一数据进行基带处理,生成第一基带信号,将生成的第一基带信号发送至第二传输模块3022。第二传输模块3022用于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并通过线缆传输至第一传输模块3011。其中,该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可以为处理模块3021生成的或从其他网络设备接收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按照逻辑功能划分,该处理模块3021中可以包括L3&L2处理模块和L1处理模块。关于L3&L2处理模块和L1处理模块的功能描述可以参考以上对图2B所示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数据接收过程中,第二传输模块3022,用于对从第一传输模块3011接收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并将解调后的目标基带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3021。处理模块3021,用于对该目标基带信号进行基带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3021还可以根据第二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在该传输系统中,RRU可以实现MW技术和FSO技术的联合部署,这样,一个网络设备中可以部署一个BBU和一个集成MW技术和FSO技术的RRU。基于此,网络设备中的BBU与RRU之间可以通过一根线缆连接。该方案可以降低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
由于在安装该网络设备过程中,工人只需要将发端的RRU和收端的RRU进行一次对准,因此,该方案可以降低安装难度。
另外,相对于传统的网络设备(如图2B所示的网络设备),本方案提供的网络设备中BBU与RRU之间仅通过一根线缆连接,该方案还可以降低网络设备的成本。
基于图3-图7所示的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传输系统架构实例。参阅图8所示,网络设备包括BBU和RRU。其中,RRU中包含第一光模块、MW RF模块、FSO RF模块和天线模块。BBU中包含L3&L2处理模块、L1处理模块,以及第二光模块。RRU的第一光模块与BBU的第二光模块之间通过一根光纤连接。可选的,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可以为数据光传输(digital over fiber,DOF)模块。
BBU中的L3&L2处理模块,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L3和L2的功能。L1处理模块用于实现网络设备L1的功能。
BBU中的第二光模块、RRU中的第二光模块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光学处理。第二光模块与第一光模块之间可以通过CPRI传输基带信号。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的具体功能可以参考以上实施例对第一传输模块3011和第二传输模块302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RRU中的FSO RF模块和MW RF模块分别用于使用相应的技术进行射频处理。FSO RF模块和MW RF模块共享BBU中的同一个L1处理模块。FSO RF模块和MW RF模块的具体功能可以参考以上实施例中对FSO RF模块3012和MW RF模块301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RRU中的天线模块用于收发射频信号。天线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以上实施例对天线模块301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9和图10所示的电路图,对第二光模块和第一光模块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
第二光模块和第一光模块的电路结构实例一:参阅图9所示,在数据发送过程中,第一光模块通过光耦合器(optical coupler,OC),将从第二光模块接收的基带信号分为两路相同的信号,分别传输给MW RF模块和FSO RF模块;在数据接收过程中,第一光模块通过光开关(optical switcher,OS),选择接收来自FSO RF模块或MW RF模块的哪一路基带信号。
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过程如下:
BBU中的第二光模块接收来自L1处理模块的基带信号后,将基带信号中的I路信号和Q路信号进行符号到比特(Symbol to Bit)的映射处理;之后,将映射处理后的基带信号与控制字比特(即控制信号)进行时域多路复用和打包(Time Domain Multiplexing&Packing)处理,然后经过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x/开关键控(on-off keying,OOK)调制处理,最后通过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直调激光器(directly modulated laser,DML)等器件的信号处理后,将最后得到的基带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至RRU的第一光模块。
RRU的第一光模块在通过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对接收的基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通过OC将该基带信号分为两路。一路通过MW发送链路将该基带信号恢复为包含I路信号和Q路信号的初始基带信号,并将其传输给MW RF模块进行后续处理。另一路通过FSO发送链路将该基带信号发送至FSO RF模块进行后续处理。
其中,如图9所示,MW发送链路将接收的基带信号恢复为初始基带信号的过程(即BBU中第二光模块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的逆过程)为:
MW发送链路中的光电二极管探测器(photo diode detector)、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等器件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之后依次对该基带信号进行PAMx/OOK解调处理、时域多路分配和解包(Time Domain DeMultiplexing&Unpacking)处理,从而恢复出控制字比特和基带信号;最后对恢复的基带信号进行比特到符号(Bit to Symbol)的映射处理;从而恢复出包含I路信号和Q路信号的初始基带信号。
网络设备的数据接收过程如下:
RRU中的第一光模块将来自MW RF模块的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后传输至OS,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第二光模块在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过程中对基带信号的处理过程,此处不再赘述。第一光模块将来自FSO RF模块的基带信号也传输至OS。第一光模块通过OS选择一路基带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至BBU的第二光模块。
其中,OS可以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命令,选择来自FSO RF模块或MW RF模块的基带信号。例如,控制模块可以根据FSO RF模块和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生成控制命令;或者根据BBU通过数据发送过程中发送的控制字比特(控制信号)生成该控制命令。
BBU中的第二光模块将该基带信号恢复为包含I路信号和Q路信号的初始基带信号,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第一光模块的MW发送链路在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过程中的对基带信号的处理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光模块和第一光模块的电路结构实例二:参阅图10所示,在数据发送过程中,第一光模块通过OS,选择MW RF模块或FSO RF模块中的一个模块发送基带信号;在数据接收过程中,第一关光模块也通过OS选择接收来自FSO RF模块或MW RF模块的哪一路基带信号。
本实例二中网络设备的数据收发过程与实例一中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过程类似,唯一不同的是,在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过程中,第一光模块在通过EDFA对接收的基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通过OS将该基带信号发送给MW发送链路30113或FSO发送链路30112。
其中,控制模块30117可以同时控制两个OS选择MW RF模块或者选择FSO RF模块收进行数据收发。
应注意,图9和图10作为示例,并不对网络设备RRU和BBU的具体电路结构造成限定。在实际场景中,RRU和BBU中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或更少的器件,或者组合两个或更多的器件,或者具有类似或相同功能的其他器件替换原器件。另外,图中所示出的各个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中实现。
基于以上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RRU。继续以图2A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第一网络设备中包含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U 301,还包含BBU 302。其中,RRU 301包括:第一传输模块3011、FSO RF模块3012、MW RF模块3013,以及天线模块3014。第一传输模块3011通过线缆连接BBU 302,第一传输模块3011连接FSO RF模块3012和MW RF模块3013,FSO RF模块3012、MW RF模块3013分别连接天线模块3014。
第一传输模块3011,用于:通过线缆接收来自BBU 302的第一基带信号;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FSO RF模块3012和/或MW RF模块3013;
FSO RF模块3012,用于:当接收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FSO信号;将第一FSO信号传输至天线模块3014;
MW RF模块3013,用于:当接收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MW信号;将第一MW信号传输至天线模块3014;
天线模块3014,用于:发射接收的第一FSO信号,和/或,发射接收的第一MW信号。
天线模块3014,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FSO信号,将第二FSO信号传输至FSO RF模块3012;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MW信号,将第二MW信号传输至MW RF模块3013;
FSO RF模块3012,还用于:对接收的第二FSO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基带信号,将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第一传输模块3011;
MW RF模块3013,还用于:对接收的第二MW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基带信号,将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第一传输模块3011;
第一传输模块3011,还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二基带信号和第三基带信号中的目标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BBU 302;其中,目标基带信号为第二基带信号或第三基带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传输模块3011中包括:发送单元30111、FSO发送链路30112、MW发送链路30113、第一选择单元30114、FSO接收链路30115,以及MW接收链路30116;
发送单元30111,用于: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FSO发送链路30112和/或MW发送链路30113;
FSO发送链路30112,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基带信号时,将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FSORF模块3012;
MW发送链路30113,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基带信号时,将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MW RF模块3013;
FSO接收链路30115,用于:接收第二基带信号,并将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第一选择单元30114;
MW接收链路30116,用于:接收第三基带信号,并将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第一选择单元30114;
第一选择单元30114,用于:在FSO接收链路30115和MW接收链路30116中选择目标接收链路;接收来自目标接收链路的目标基带信号,将目标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BBU302;其中,目标接收链路为FSO接收链路30115或MW接收链路30116。
可选的,第一传输模块3011中还包括:控制模块30117;控制模块30117与第一选择单元30114相连;
控制模块30117,用于:向第一选择单元30114发送第一控制命令;其中,第一控制命令用于指示第一选择单元30114选择目标接收链路;
第一选择单元30114,用于:根据第一控制命令,在FSO接收链路30115和MW接收链路30116中选择目标接收链路。
在一种设计中,控制模块30117与FSO RF模块3012、MW RF模块3013相连;控制模块30117,还用于:检测FSO RF模块3012的信号接收功率;检测MW RF模块3013的信号接收功率;根据FSO RF模块3012的信号接收功率、MW RF模块3013的信号接收功率,生成第一控制命令。
其中,当FSO RF模块3012的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MW RF模块3013的信号接收功率时,第一控制命令指示第一选择单元30114选择的目标接收链路为FSO接收链路30115;或者当FSO RF模块3012的信号接收功率小于MW RF模块3013的信号接收功率时,第一控制命令指示第一选择单元30114选择的目标接收链路为MW接收链路30116。
在另一种设计中,控制模块30117与MW发送链路30113相连;BBU 302,还用于:在将第一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RRU 301中的第一传输模块3011之前,对第一基带信号与控制信号进行调制;控制信号用于指示选择FSO技术或MW技术进行通信;
MW发送链路,还用于:在将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MW RF模块3013之前,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30117;
控制模块30117,还用于:根据控制信号,生成第一控制命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30111包括:分路单元;分路单元30111a,用于: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分路,将一路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FSO发送链路30112,将另一路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MW发送链路3011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30111包括:第二选择单元;第二选择单元30111b,用于:在FSO发送链路30112和MW发送链路30113中选择目标发送链路;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目标发送链路;其中,目标发送链路为FSO发送链路30112或MW发送链路30113。
可选的,控制模块30117,还用于:向第二选择单元30111b发送第二控制命令;其中,第二控制命令用于指示第二选择单元选择目标发送链路;
当第一控制命令指示第一选择单元30114选择的目标接收链路为FSO接收链路30115时,第二控制命令指示第二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发送链路为FSO发送链路30112;当第一控制命令指示第一选择单元30114选择的目标接收链路为MW接收链路30116时,第二控制命令指示第二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发送链路为MW发送链路30113。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BBU和RRU。BBU和RRU的结构可以参考以上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可以应用于BBU或RRU。该芯片的结构可以参考以上实施例中对BBU或RRU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该电路板可以应用于BBU或RRU。该电路板的结构可以参考以上实施例中对BBU或RRU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具有如图3所示的传输系统的第一网络设备。
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数据发送过程:
BBU 302,根据第一数据生成第一基带信号;将第一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RRU301中的第一传输模块3011;
第一传输模块3011将接收的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FSO RF模块3012和/或MW RF模块3013;
当FSO RF模块3012接收到第一基带信号时,FSO RF模块3012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FSO信号;将第一FSO信号传输至天线模块3014;
当MW RF模块3013接收到第一基带信号时,MW RF模块3013对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MW信号;将第一MW信号传输至天线模块3014;
天线模块3014发射接收的第一FSO信号,和/或,发射接收的第一MW信号。
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数据发送过程:
天线模块3014,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FSO信号,将第二FSO信号传输至FSORF模块3012;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MW信号,将第二MW信号传输至MW RF模块3013;
FSO RF模块3012,对接收的第二FSO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基带信号,将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第一传输模块3011;
MW RF模块3013,对接收的第二MW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基带信号,将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第一传输模块3011;
第一传输模块3011将接收到的第二基带信号和第三基带信号中的目标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BBU 302;其中,目标基带信号为第二基带信号或第三基带信号;
BBU 302对接收到的目标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
各个模块执行的具体步骤和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以上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次不再展开说明。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系统、RRU及网络设备,用于降低支持MW技术和FSO技术的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在该方案中,RRU可以实现MW技术和FSO技术的联合部署,这样,一个网络设备中可以部署一个BBU和一个集成MW技术和FSO技术的RRU。基于此,网络设备中的BBU与RRU之间可以通过一根线缆连接。该方案可以降低网络设备的安装难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1)
1.一种传输系统,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带单元BBU和射频拉远单元RRU;其中,所述RRU中包含第一传输模块、自由空间通信FSO射频RF模块、微波MW RF模块,以及天线模块;所述BBU通过线缆连接所述RRU中的所述第一传输模块,所述第一传输模块连接所述FSO RF模块和所述MW RF模块,所述FSO RF模块、所述MW RF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天线模块;
所述BBU,用于:根据第一数据生成第一基带信号;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通过所述线缆传输至所述RRU中的所述第一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所述FSO RF模块和/或所述MW RF模块;
所述FSO RF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FSO信号;将所述第一FSO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模块;
所述MW RF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MW信号;将所述第一MW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模块;
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接收的所述第一FSO信号,和/或,发射接收的所述第一MW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FSO信号,将所述第二FSO信号传输至所述FSO RF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MW信号,将所述第二MW信号传输至所述MW RF模块;
所述FSO RF模块,还用于:对接收的所述第二FSO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基带信号,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模块;
所述MW RF模块,还用于:对接收的所述第二MW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三基带信号,将所述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和所述第三基带信号中的目标基带信号通过所述线缆传输至所述BBU;其中,所述目标基带信号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或所述第三基带信号;
所述BBU还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模块中包括:发送单元、FSO发送链路、MW发送链路、第一选择单元、FSO接收链路,以及MW接收链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所述FSO发送链路和/或所述MW发送链路;
所述FSO发送链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FSO RF模块;
所述MW发送链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MW RF模块;
所述FSO接收链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选择单元;
所述MW接收链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基带信号,并将所述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选择单元;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FSO接收链路和所述MW接收链路中选择目标接收链路;接收来自所述目标接收链路的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将所述目标基带信号通过所述线缆传输至所述BBU;其中,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所述FSO接收链路或所述MW接收链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模块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相连;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选择单元发送第一控制命令;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目标接收链路;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在所述FSO接收链路和所述MW接收链路中选择所述目标接收链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FSO RF模块、所述MW RF模块相连;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检测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根据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生成所述第一控制命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时,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所述FSO接收链路;或者
当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时,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所述MW接收链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MW发送链路相连;
所述BBU,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所述RRU中的所述第一传输模块之前,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控制信号进行调制;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指示选择FSO技术或MW技术进行通信;
所述MW发送链路,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MW RF模块之前,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所述第一控制命令。
8.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分路单元;
所述分路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分路,将一路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FSO发送链路,将另一路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MW发送链路。
9.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第二选择单元;
所述第二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FSO发送链路和所述MW发送链路中选择目标发送链路;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目标发送链路;其中,所述目标发送链路为所述FSO发送链路或所述MW发送链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选择单元发送第二控制命令;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目标发送链路;
当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FSO接收链路时,所述第二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二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发送链路为FSO发送链路;当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MW接收链路时,所述第二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二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发送链路为MW发送链路。
11.一种射频拉远单元RRU,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还包含基带单元BBU;所述RRU包括:第一传输模块、自由空间通信FSO射频RF模块、微波MW RF模块,以及天线模块;所述第一传输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所述BBU,所述第一传输模块连接所述FSO RF模块和所述MW RF模块,所述FSO RF模块、所述MW RF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天线模块;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线缆接收来自所述BBU的第一基带信号;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所述FSO RF模块和/或所述MW RF模块;
所述FSO RF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FSO信号;将所述第一FSO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模块;
所述MW RF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MW信号;将所述第一MW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模块;
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接收的所述第一FSO信号,和/或,发射接收的所述第一MW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RRU,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FSO信号,将所述第二FSO信号传输至所述FSO RF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MW信号,将所述第二MW信号传输至所述MW RF模块;
所述FSO RF模块,还用于:对接收的所述第二FSO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基带信号,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模块;
所述MW RF模块,还用于:对接收的所述第二MW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三基带信号,将所述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和所述第三基带信号中的目标基带信号通过所述线缆传输至所述BBU;其中,所述目标基带信号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或所述第三基带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RR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模块中包括:发送单元、FSO发送链路、MW发送链路、第一选择单元、FSO接收链路,以及MW接收链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到所述FSO发送链路和/或所述MW发送链路;
所述FSO发送链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FSO RF模块;
所述MW发送链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时,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MW RF模块;
所述FSO接收链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选择单元;
所述MW接收链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基带信号,并将所述第三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选择单元;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FSO接收链路和所述MW接收链路中选择目标接收链路;接收来自所述目标接收链路的所述目标基带信号,将所述目标基带信号通过所述线缆传输至所述BBU;其中,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所述FSO接收链路或所述MW接收链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RR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模块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相连;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选择单元发送第一控制命令;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目标接收链路;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在所述FSO接收链路和所述MW接收链路中选择所述目标接收链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RRU,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FSO RF模块、所述MWRF模块相连;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检测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根据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生成所述第一控制命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RRU,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时,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所述FSO接收链路;或者
当所述FSO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MW RF模块的信号接收功率时,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所述MW接收链路。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RRU,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MW发送链路相连;
所述BBU,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所述RRU中的所述第一传输模块之前,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控制信号进行调制;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指示选择FSO技术或MW技术进行通信;
所述MW发送链路,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MW RF模块之前,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所述第一控制命令。
18.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RRU,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分路单元;
所述分路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分路,将一路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FSO发送链路,将另一路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MW发送链路。
19.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RRU,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第二选择单元;
所述第二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FSO发送链路和所述MW发送链路中选择目标发送链路;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传输至所述目标发送链路;其中,所述目标发送链路为所述FSO发送链路或所述MW发送链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RRU,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选择单元发送第二控制命令;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目标发送链路;
当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FSO接收链路时,所述第二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二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发送链路为FSO发送链路;当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接收链路为MW接收链路时,所述第二控制命令指示所述第二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目标发送链路为MW发送链路。
2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带单元BBU,和如权利要求11-20任一项所述射频拉远单元RRU。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83553.4A CN118540389A (zh) | 2023-02-21 | 2023-02-21 | 一种传输系统、射频拉远单元rru及网络设备 |
PCT/CN2024/074426 WO2024174812A1 (zh) | 2023-02-21 | 2024-01-29 | 一种传输系统、射频拉远单元rru及网络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83553.4A CN118540389A (zh) | 2023-02-21 | 2023-02-21 | 一种传输系统、射频拉远单元rru及网络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540389A true CN118540389A (zh) | 2024-08-23 |
Family
ID=92379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183553.4A Pending CN118540389A (zh) | 2023-02-21 | 2023-02-21 | 一种传输系统、射频拉远单元rru及网络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540389A (zh) |
WO (1) | WO2024174812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30309B (zh) * | 2008-07-30 | 2012-12-05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多频段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US11050491B2 (en) * | 2019-10-08 | 2021-06-29 | Fadhel M Ghannouchi | Radio access network using radio over fibre |
CN111082861B (zh) * | 2019-12-02 | 2021-03-30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毫米波通信测试系统 |
-
2023
- 2023-02-21 CN CN202310183553.4A patent/CN118540389A/zh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1-29 WO PCT/CN2024/074426 patent/WO2024174812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74812A1 (zh) | 2024-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Yu | Photonics-assisted millimeter-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Sung et al. | Demonstration of IFoF-based mobile fronthaul in 5G prototype with 28-GHz millimeter wave | |
US10027415B2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signal in analog radio-over-fiber (ROF)-based mobile fronthaul | |
CN107615876B (zh) | 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rru控制消息传递架构的系统和方法 | |
US10164731B2 (en) | Method for base station backhaul,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for base station backhaul | |
CN104702381B (zh) | 基于光频梳源和波分复用的mimo传输系统 | |
Xu et al. | Demonstration of 60 Gb/s W-band optical mm-wave signal full-duplex transmission over fiber-wireless-fiber network | |
JP3968590B2 (ja) | 無線基地局装置 | |
JP2011244096A (ja) |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
US20230155676A1 (en) | Optical module and parameter transmission method, detection metho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fronthaul system | |
CN118540389A (zh) | 一种传输系统、射频拉远单元rru及网络设备 | |
JP2017098675A (ja) | 光伝送方法および光伝送装置 | |
Li et al. | Multi-service digital radio over fibre system with millimetre wave bridging | |
WO2008012865A1 (fr) | dispositif de station parent, dispositif de station enfant et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de signaux optiques | |
CN212278216U (zh) | 中频备份通信系统 | |
Alimi et al. |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for Future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s | |
CN107294601A (zh) | 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Bekkali et al. | First demonstration of seamless optical and radio transmission with plural W-band wireless sections | |
US20230388017A1 (en) | Optical coupler,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Yang et al. | Sdn-enable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in hybrid c-rans | |
CN115426010B (zh) | 一种5g mimo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 |
JP3695999B2 (ja) | 無線方法および無線装置 | |
WO2022171010A1 (zh) | 通信方法、光信号交换装置、通信系统 | |
JP2014123844A (ja) | 下位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
EP3718278B1 (en) | Technique for coherent data communi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