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73050A - 显示面板、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73050A CN118173050A CN202410497092.2A CN202410497092A CN118173050A CN 118173050 A CN118173050 A CN 118173050A CN 202410497092 A CN202410497092 A CN 202410497092A CN 118173050 A CN118173050 A CN 1181730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emitting
-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 signal
- display panel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abstract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的显示面板、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单元,具有出光面,配置为发出光信号;光电转换单元,设置于发光单元的出光面一侧,配置为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数据处理单元,与光电转换单元连接,配置为基于电信号调控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储能单元,与光电转换单元和发光单元连接,配置为接收并储存电信号以及基于至少电信号为发光单元供电。如此,通过储能单元储存电信号以向发光单元供电,能够增加显示面板的显示时长,进而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以及利用数据处理单元基于电信号调控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能够实现基于调控后的驱动信号对发光单元进行适应性驱动,利于提升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自发光性能而深受用户青睐。
相关技术中,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如OLED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其材料会逐渐老化,使得OLED显示屏的亮度不佳,导致OLED显示屏使用寿命缩短以及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发光单元,具有出光面,配置为发出光信号;
光电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面一侧,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连接,配置为基于所述电信号调控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
储能单元,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和所述发光单元连接,配置为接收并储存所述电信号以及基于至少所述电信号为所述发光单元供电。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基于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面板执行;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接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利用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电信号调控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
以及利用所述储能单元接收并储存所述电信号以及基于至少所述电信号为所述发光单元供电。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面板。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储能单元储存光电转换单元形成的电信号以向发光单元供电,能够增加显示面板的显示时长,进而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以及利用数据处理单元基于光电转换单元形成的电信号调控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能够实现基于调控后的驱动信号对发光单元进行适应性驱动,利于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转换单元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电转换单元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0、发光单元;120、光电转换单元;130、数据处理单元;140、储能单元;150、衬底基板;160、驱动电路层;170、触控结构;180、保护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进行示例性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体应用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领域,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单元110、光电转换单元120、数据处理单元130以及储能单元140。
其中,发光单元110用于发出光信号,且其具体包括出光面,使光信号由出光面向外发出。示例性地,发光单元110可包括一个出光面、两个出光面或其他数量的出光面,以及出光面可为发光单元110的上表面、下表面或相应侧面,可根据显示面板的实际显示需求进行设置,在此对出光面的数量和具体位置不做限定。
其中,光电转换单元120位于发光单元110的出光面一侧,用于接收发光单元110发出的光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相当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如此,由出光面发出的光信号能够顺利被光电转换单元120接收,提高了光电转换单元120接收光信号的及时性,利于保证光信号能够有效转换为电信号。
特别地,光电转换单元120对光信号具有预设透过率,表明光电转换单元120具有透光性能,其能够透过较多的光信号来满足显示面板的显示需求,同时,光电转换单元120还能够接收(或吸收)一些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以形成电信号,在此,关于预设透过率的大小、光电转换单元120分别吸收和透过光信号的多少均不限定,只需保证以上数值能够满足显示面板的显示需求以及针对电信号的相关处理需求即可。
示例性地,光电转换单元120可为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透光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5%以上,如:光电转换效率可为30%、50%、70%或其他数值,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电转换单元120还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器件,在此关于光电转换单元120的具体类型和其光电转换效率均不限定。
其中,数据处理单元130与光电转换单元120连接,用于基于电信号调控发光单元110的驱动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通常设有用于驱动发光单元110发光显示的像素驱动电路,实现控制发光单元110的发光亮度,不难得知,驱动信号为基于像素驱动电路调控发光单元110发光的信号,例如,驱动信号可包括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数据信号、发光控制信号等,通过提高数据信号的强度或增加发光控制信号的发光时长,能够弥补发光单元110瞬时发光的不足,如:增强发光单元110的发光亮度和延长发光单元110的发光时长。
具体地,数据处理单元130可接收光电转换单元120形成的电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进一步确定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对此,若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不符合良好预期,则可调控发光单元110的驱动信号,通过利用调控后的驱动信号改变发光单元110的发光情况,来保证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能够符合良好预期,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数据处理单元130可位于相关控制芯片中,且该相关控制芯片可与显示面板进行绑定,以便数据处理单元130执行数据处理功能,如:基于电信号调控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在此关于相关控制芯片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其中,储能单元140与光电转换单元120和发光单元110连接,用于接收并储存电信号以及基于至少电信号为发光单元供电。示例性地,储能单元140可为具有充放电特性的锂电池或蓄电池,以能够储存电能(即充电)和释放电能(即放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储能单元140还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能够储存电信号的器件,在此不限定。
具体地,储能单元140可分别连接光电转换单元120和发光单元110,当光电转换单元120将发光单元110发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储能单元140可将光电转换单元120中的部分电信号进行储存,并将储存的电信号传输至发光单元110,实现储能单元140为发光单元110持续供电。如此,能够增加发光单元110的发光时长,进而增加显示面板的显示时长,达到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储能单元140储存电信号以向发光单元110供电,能够增加显示面板的显示时长,进而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以及利用数据处理单元130基于电信号调控发光单元110的驱动信号,能够实现基于调控后的驱动信号对发光单元110进行适应性驱动,利于提升显示效果。
需要明确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利用光电转换单元120采集发光单元110的光信号并进行光电转换,有助于数据处理单元130基于其光电转换后形成的电信号调控发光单元110的驱动信号,以改善发光单元110的发光效果,由此,将光电转换单元120与数据处理单元130进行了有效结合与利用,而非采用单独的光学监控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的基础上,参照图2和图3,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150。
其中,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发光单元110位于衬底基板150的同一侧。示例性地,以图2示出的方位和结构为例,发光单元110与光电转换单元120在衬底基板150的同一侧依次层叠设置,发光单元110的出光面为朝向光电转换单元120的上表面,可知发光单元110进行正出光,此时,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5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发光单元110进行一对一完全交叠。在此,图2仅以此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发光单元110的具体数量可基于显示面板的需求设置,在此不限定。
或者,以图3示出的方位和结构为例,发光单元110与光电转换单元120在衬底基板150的同一侧还可并排设置,发光单元110的出光面可为上表面以及朝向光电转换单元120的侧表面,此时,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5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发光单元110未交叠。在此,图3仅以此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发光单元110的具体数量可基于显示面板的需求设置,在此不限定。
由此,通过将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发光单元110设置于衬底基板150的同一侧,能够便于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发光单元110的工艺集成,减少二者集成时的工艺复杂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发光单元110还可位于衬底基板150的不同侧。示例性地,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光电转换单元120可位于衬底基板150的下方,发光单元110可位于衬底基板150的上方,发光单元110的出光面为朝向衬底基板150的下表面,可知发光单元110进行背出光,发光单元110发出的光信号穿过衬底基板150后,由光电转换单元120接收。
由此,通过将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发光单元110设置在衬底基板150的不同侧,不影响显示面板后续显示侧的结构及其制备工艺,保证显示面板的制备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和图5,光电转换单元120位于发光单元110背离衬底基板150的一侧。
示例性地,针对图2所示结构,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5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发光单元110进行一对一完全交叠;针对图5示结构,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5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某个光电转换单元120的部分结构与一个发光单元110进行完全交叠,而该光电转换单元120的另一部分结构与另一发光单元110进行完全交叠。
如此,通过将光电转换单元120设置于发光单元110背离衬底基板150的一侧,能够不影响发光单元110的自身结构及其工艺制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显示面板01包括显示区AA和位于显示区AA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NA。其中,图6示出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显示面板01(或衬底基板)位于由X方向和Y方向所确定的平面。
不难理解的是,显示区AA为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非显示区NA通常为显示区AA的周边区域,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区AA用于进行画面显示,而非显示区NA(俗称黑边)则至少用于配置周边电路等结构。示例性地,非显示区NA可位于显示区AA的任一侧,或位于显示区AA的任意两侧,或以图5所示的方式在显示区AA的四周环绕设置,在此关于非显示区NA与显示区AA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做限定。
其中,显示区AA包括多个子显示区03,发光单元110设置于显示区AA,图5仅示例性地示出部分发光单元110,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发光单元110可位于一个子显示区03,使得发光单元110能够在显示区AA呈阵列排布。示例性地,发光单元110发出的光信号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所有颜色的光线,如:红光、绿光或蓝光,在此对光线的具体颜色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转换单元的排布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电转换单元的排布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与图8均示出光电转换单元在显示区排布时的俯视图,并同样以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作为方向的参考基准。在图6的基础上,参照图7和图8,子显示区03的面积与图中最小方形的面积相等,以及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一个光电转换单元120与至少一个子显示区03交叠,每个子显示区03与至多一个光电转换单元120交叠。
示例性地,结合图6和图7,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即垂直于X方向与Y方向所确定的平面的方向上,光电转换单元120位于发光单元110的上方,在此基础上,一个光电转换单元120与一个子显示区03一对一交叠,且每个光电转换单元120在显示区A1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显示区03完全重合,对光电转换单元120进行了分区化的均匀排布。
如此,基于图7所示的结构,能够使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发光单元110一一对应,每个光电转换单元120均接收与之对应的发光单元110发出的光信号,能够减少光串扰,从而利于提高后续电信号的检测准确性,以及降低数据处理单元130进行数据处理的复杂度。
结合图6和图8,沿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即垂直于X方向与Y方向所确定的平面的方向上,一个光电转换单元120能够与一个子显示区03一对一交叠,即,一个光电转换单元120在显示区A1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显示区03完全重合,而且一个光电转换单元120也能够与两个子显示区03交叠,即,一个光电转换单元120在显示区A1的正投影与对应的两个子显示区03完全重合,对光电转换单元120进行了分区化的非均匀排布(或差异化排布)。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光电转换单元120还可与3个、4个或其他数量的子显示区03交叠,使光电转换单元120进行均匀排布或非均匀排布,在此对光电转换单元120与子显示区03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数据处理单元130配置为基于电信号调控发光单元110的驱动信号,对此,数据处理单元130具体配置为:接收不同光电转换单元120对应的电信号。
其中,结合上文图7和图8所示结构可知,在垂直于X方向与Y方向所确定的平面的方向上,一个光电转换单元120与至少一个子显示区03交叠,表明一个光电转换单元120能够与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10对应,包括:一个光电转换单元120可对应一个发光单元110,也可对应多个发光单元110。
具体地,光电转换单元120可对与之对应的发光单元110发出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形成电信号,之后数据处理单元130基于电信号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如:先接收不同光电转换单元120对应的电信号,以便后续基于该多个电信号确定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判断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是否符合良好预期,并在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不符合良好预期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以及,数据处理单元130还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不同光电转换单元120对应的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差异化强度。
其中,差异化强度为用于衡量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的关键参数。能够理解的是,不同光电转换单元120对应的电信号实际为显示面板不同位置处对应的电信号,通过对以上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可确定针对整体显示画面下各电信号的差异化强度,进而能够确定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是否良好,关于差异化强度的具体确定过程后文中详述。
以及,数据处理单元130还配置为:基于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进行驱动补偿,确定补偿之后的驱动信号。
其中,预设补偿条件为用于衡量是否需要对驱动信号进行驱动补偿的判断条件。具体地,若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则对驱动信号进行驱动补偿,并确定(驱动)补偿后的驱动信号,以通过该补偿后的驱动信号对发光单元110进行适应性驱动,进而提升显示效果;反之,若差异化强度不满足预设补偿条件,则不会对驱动信号进行驱动补偿,在此关于预设补偿条件的具体内容及驱动补偿过程后文中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上文数据处理单元130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不同光电转换单元120对应的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差异化强度,对此,数据处理单元130具体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不同光电转换单元120对应的电信号,确定最小信号强度和最大信号强度。
其中,最小信号强度用于表征数据处理单元130接收的电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最小值,类似地,最大信号强度用于表征数据处理单元130接收的电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最大值。
具体地,数据处理单元130接收不同光电转换单元120对应的电信号后,可确定该多个电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再将各信号强度进行数值比较,得到信号强度的比较结果,确定该多个信号强度中的最小值,即为最小信号强度,以及确定该多个信号强度中的最大值,即为最大信号强度。
以及,数据处理单元130还配置为:利用最小信号强度除以最大信号强度,得到相对强度比值。
其中,相对强度比值为最小信号强度与最大信号强度相除得到的数值,用于衡量二者的相对大小关系。示例性地,以最小信号强度为20dbm,最大信号强度为80dbm为例,通过将20(dbm)除以80(dbm),可知二者对应的相对强度比值为:0.2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最小信号强度、最大信号强度及其相对强度比值还可为其他数值,在此不限定也不赘述。
以及,数据处理单元130还配置为:在1的基础上,减去相对强度比值,得到差异化强度。
其中,差异化强度为数字1与相对强度比值之间的差值。能够理解的是,为保证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良好,差异化强度通常需要小于出厂的设定数值,否则将会导致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较差,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具体地,通过利用数字1减去相对强度比值,得到差异化强度,以便根据差异化强度的大小确定其是否满足后续的预设补偿条件,从而能够在确定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该情况带来的不良影响,如包括:对驱动信号进行驱动补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上文数据处理单元130配置为基于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进行驱动补偿,确定补偿之后的驱动信号,对此,数据处理单元130具体配置为:判断差异化强度是否大于差异化参考阈值。
其中,预设补偿条件为:差异化强度大于差异化参考阈值。具体地,通过将差异化强度与设定数值即差异化参考阈值进行比较,能够确定差异化强度是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如:差异化强度大于差异化参考阈值,则满足预设补偿条件,反之则不满足预设补偿条件。
其中,差异化参考阈值为0.01或者1%。具体地,当差异化强度与差异化参考阈值均采用百分比表示时,差异化参考阈值为1%;而当差异化强度与差异化参考阈值不采用百分比表示,如:采用小数表示时,差异化参考阈值为0.01。
示例性地,针对差异化强度与差异化参考阈值采用百分比表示的情况,若差异化强度为3%,可知3%大于1%,则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若差异化强度为0.5%,可知0.5%小于1%,则差异化强度不满足预设补偿条件,同理,针对差异化强度与差异化参考阈值采用其他形式表示的情况可参见以上示例进行理解,在此对差异化参考阈值的具体大小不做限定。
以及,数据处理单元130还配置为:在差异化强度大于差异化参考阈值的情况下,根据不同颜色发光单元110的亮度衰减比对驱动信号进行补偿,得到补偿之后的驱动信号。
不难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显示面板由三种颜色的发光单元110组成,且该三种颜色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每个发光单元110均能发出对应颜色的光线,通过将三种颜色的光线混合出射,能够实现显示面板的全彩显示。
另外,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110的制备材料及其衰减程度不同,如:红色的发光单元110采用红色的发光材料制备而成,绿色的发光单元110采用绿色的发光材料制备而成,蓝色的发光单元110采用蓝色的发光材料制备而成,由于这三种颜色的发光材料的衰减程度不同,使得三种颜色的发光单元110具有不同强度的亮度,如:针对高亮度的发光单元110,其发光材料的衰减速度较快,而针对低亮度的发光单元110,其发光材料的衰减速度则较慢。如此,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不同位置通过长时间显示不同亮度的画面,导致画面显示不均。
其中,针对每种颜色的发光单元110,亮度衰减比为显示同一参考画面时,所接收到的当前电信号与初始电信号的比值,用于表征显示面板在显示同一参考画面时,发光单元110的亮度在不同时刻下的衰减情况。
具体地,在显示面板显示某一参考画面的基础上,数据处理单元130可先获取显示面板刚显示该参考画面时所对应的初始电信号,之后随显示面板的显示时长的增加,数据处理单元130再获取显示面板当前显示该参考画面时所对应的电信号,即当前电信号,通过将当前电信号与初始电信号相除,可得到二者的比值,即为亮度衰减比。
其中,驱动信号可具体为发光单元110的驱动电流(信号)。具体地,当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时,可知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较差,如:显示面板存在亮度降低以及显示不均的问题,存在改善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的需求,为此,通过获取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110的亮度衰减比,可确定每种颜色的发光单元110的亮度在相应时刻下的衰减情况,从而能够根据每个发光单元110的亮度衰减比对驱动电流进行适应性补偿,以优化各颜色的发光单元110的亮度,如:可对驱动电流的幅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驱动电流,实现了对驱动电流的动态调控。
结合上文的动态调控过程,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驱动电流进行适应性补偿,使补偿后的驱动电流能够小于设定数值即差异化参考阈值,以规避差异化强度大于设定数值时带来的不良影响。
特别地,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110的亮度影响合成光的亮度与色坐标,本公开实施例对驱动电流进行适应性补偿,实际为补偿优化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110的亮度,保证合成光的亮度与色坐标良好,达到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目的,例如:使显示画面的亮度均一、改善显示面板的饱和度、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对驱动电流进行补偿的形式和补偿程度大小均由用户的观看需求决定,如:可基于用户关注的显示画面的亮度和色度对驱动电流进行适应性补偿,以使补偿后的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单元110发光后,在显示面板形成符合用户观感的显示画面,保证显示面板能够满足特定的显示画面及显示亮度。
如此,通过根据每个发光单元110的亮度衰减比对驱动信号进行动态调控,能够规避差异化强度大于设定数值时带来的不良影响,如:基于补偿后的驱动信号驱动发光单元110发光,可提升显示画面的亮度,有助于增加显示面板的显示时长,实现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够减少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110的亮度的差异性,进而使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均匀,提升了显示面板整体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数据处理单元130还配置为:控制显示面板显示参考画面。
具体地,数据处理单元130在调控发光单元110的驱动信号的基础上,还能设置各发光单元110受控于调控后的驱动信号进行发光的时机,从而使显示面板能够在某个时刻显示所需的参考画面,可根据用户的观看需求对显示面板显示参考画面的时机和参考画面的呈现内容进行设置,在此均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示出显示面板的整体层叠结构。在图2的基础上,参照图9,该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160、触控结构170以及保护盖板180;另外,图9示出两两相互垂直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Z方向垂直于X方向与Y方向所确定的平面,该平面例如可为衬底基板所在平面,Z方向例如为垂直于显示面板厚度的方向。基于图9中示出的方位,发光单元110的出光面可为朝向光电转换单元120的上表面。
其中,驱动电路层160位于发光单元110与衬底基板150之间,用于受控于数据处理单元130驱动发光单元110发光。
示例性地,驱动电路层160可设有与发光单元110电性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以通过像素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单元110发光。具体地,当发光单元110需要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进行发光时,数据处理单元130会下发相应的控制指令至像素驱动电路,之后像素驱动电路响应该控制指令,驱动发光单元110发光。
其中,触控结构170位于光电转换单元120背离发光单元110的一侧,具体为触控屏幕(也称触摸屏)。
示例性地,以图8示出的方位和结构为例,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5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触控结构170位于光电转换单元120的上方,发光单元110向光电转换单元120发出光信号后,穿过光电转换单元120的光信号即光线可传输至触控结构170,以至少基于触控结构170实现画面显示。
其中,保护盖板180位于触控结构170背离衬底基板150的一侧。
示例性地,以图8示出的方位和结构为例,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5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保护盖板180位于触控结构170的上方,用于保护其下方的相关结构;另外,保护盖板180具体可为较硬的玻璃盖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保护盖板180还可由其他材料制备而成,并配置偏光片或其他结构,以增加显示面板自身的光线的透过率,同时防止外界环境的光线干扰显示画面,在此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可包括封装结构190。
其中,封装结构190位于发光单元110与光电转换单元120之间,用于封装发光单元110。
示例性地,封装结构190可包括有机薄膜、无机薄膜等,以及可采用薄膜封装(ThinFilm Encapsulation,TFE)技术对发光单元110进行封装,以基于该薄膜封装技术提高针对发光单元110的抗水氧性能,在此关于封装结构190的具体组成材料不作限定。
如此,通过利用封装结构190封装发光单元110,可将发光单元110与外界环境中的水汽和氧气进行有效隔离,利于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面板执行,具有对应的有益效果,相同或类似之处可参照上文理解,在此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0,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0、基于光电转换单元接收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其中,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具体地,由光电转换单元的出光面发出的光信号能够顺利被光电转换单元接收,提高了光电转换单元接收光信号的及时性,利于保证光信号能够有效转换为电信号,关于光电转换单元的具体工作原理和类型可参见上文相应实施例进行理解,在此不赘述。
S220、利用数据处理单元基于电信号调控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以及利用储能单元接收并储存电信号以及基于至少电信号为发光单元供电。
具体地,数据处理单元可接收光电转换单元形成的电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进一步确定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对此,若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不符合良好预期,则可调控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通过利用调控后的驱动信号改变发光单元的发光情况,来保证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能够符合良好预期,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具体地,当光电转换单元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储能单元可将光电转换单元中的部分电信号进行储存,并将储存的电信号传输至发光单元,实现储能单元为发光单元持续供电。如此,能够增加发光单元的发光时长,进而增加显示面板的显示时长,达到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在此,关于数据处理单元和储能单元的具体工作原理和类型可参见上文相应实施例进行理解,在此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通过储能单元储存电信号以向发光单元供电,能够增加显示面板的显示时长,进而延长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以及利用数据处理单元基于电信号调控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能够实现基于调控后的驱动信号对发光单元进行适应性驱动,利于提升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上文相关步骤,S220中基于电信号调控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接收不同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电信号。
具体地,光电转换单元可对与之对应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形成电信号,之后数据处理单元基于电信号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如:先接收不同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电信号,以便后续基于该多个电信号确定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判断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是否符合良好预期,并在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不符合良好预期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步骤二、基于所接收的不同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差异化强度。
其中,差异化强度为用于衡量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的关键参数。能够理解的是,不同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电信号实际为显示面板不同位置处对应的电信号,通过对以上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可确定针对整体显示画面下各电信号的差异化强度,进而能够确定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是否良好,关于差异化强度的具体确定过程后文中详述。
步骤三、基于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进行驱动补偿,确定补偿之后的驱动信号。
其中,预设补偿条件为用于衡量是否需要对驱动信号进行驱动补偿的判断条件。具体地,若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则对驱动信号进行驱动补偿,并确定(驱动)补偿后的驱动信号,以通过该补偿后的驱动信号对发光单元进行适应性驱动,进而提升显示效果;反之,若差异化强度不满足预设补偿条件,则不会对驱动信号进行驱动补偿,在此关于预设补偿条件的具体内容及驱动补偿过程后文中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上文相关步骤,基于所接收的不同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差异化强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所接收的不同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电信号,确定最小信号强度和最大信号强度。
具体地,数据处理单元接收不同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电信号后,可确定该多个电信号各自的信号强度,再将各信号强度进行数值比较,得到信号强度的比较结果,确定该多个信号强度中的最小值,即为最小信号强度,以及确定该多个信号强度中的最大值,即为最大信号强度。
步骤二、利用最小信号强度除以最大信号强度,得到相对强度比值。
其中,相对强度比值为最小信号强度与最大信号强度相除得到的数值,用于衡量二者的相对大小关系。示例性地,以最小信号强度为20dbm,最大信号强度为80dbm为例,通过将20(dbm)除以80(dbm),可知二者对应的相对强度比值为:0.2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最小信号强度、最大信号强度及其相对强度比值还可为其他数值,在此不限定也不赘述。
步骤三、在1的基础上,减去相对强度比值,得到差异化强度。
具体地,通过利用数字1减去相对强度比值,得到差异化强度,以便根据差异化强度的大小确定其是否满足后续的预设补偿条件,从而能够在确定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该情况带来的不良影响,如包括:对驱动信号进行驱动补偿。
不难理解的是,差异化强度可视为针对不同电信号的差异,且通过基于以上关于差异化强度的计算过程,可获取不同电信号之间的相对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文步骤中基于所接收的不同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差异化强度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接收的不同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电信号进行信号放大。
其中,数据处理单元存有数据处理程序,可基于数据处理程序的相关执行算法对电信号进行信号放大。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放大电信号的信号强度,且不会影响显示面板实际的出光效果(或显示效果),提高了电信号的检测准确性,以便数据处理单元后续基于电信号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文步骤中基于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进行驱动补偿,确定补偿之后的驱动信号,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判断差异化强度是否大于差异化参考阈值。
其中,预设补偿条件为:差异化强度大于差异化参考阈值。具体地,通过将差异化强度与设定数值即差异化参考阈值进行比较,能够确定差异化强度是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如:差异化强度大于差异化参考阈值,则满足预设补偿条件,反之则不满足预设补偿条件。
步骤二、在差异化强度大于差异化参考阈值的情况下,根据不同颜色发光单元的亮度衰减比对驱动信号进行补偿,得到补偿之后的驱动信号。
其中,针对每种颜色的发光单元,亮度衰减比为显示同一参考画面时,所接收到的当前电信号与初始电信号的比值;另外,每种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可基于相应的亮度衰减比进行单独调整,以优化各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
具体地,在显示面板显示某一参考画面的基础上,数据处理单元可先获取显示面板刚显示该参考画面时所对应的初始电信号,之后随显示面板的显示时长的增加,数据处理单元再获取显示面板当前显示该参考画面时所对应的电信号,即当前电信号,通过将当前电信号与初始电信号相除,可得到二者的比值,即为亮度衰减比。
其中,驱动信号可具体为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信号)。具体地,当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时,可知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较差,如:显示面板存在亮度降低以及显示不均的问题,存在改善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情况的需求,为此,通过获取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衰减比,可确定每种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在相应时刻下的衰减情况,从而能够根据每个发光单元的亮度衰减比对驱动电流进行适应性补偿,如:可对驱动电流的幅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驱动电流,实现了对驱动电流的动态调控,进而分区地动态调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不同位置的亮度。
相比于相关技术中,OLED显示屏因材料老化,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以及显示效果较差却无法自动修复的情况,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显示面板亮度降低以及显示不均时,对驱动电流进行动态调控,能够及时解决以上不良问题,实现了对显示面板的自动修复,进而利于动态改善相关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以及优化显示面板的视效开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此,关于图11所示的步骤可参见以上对应实施例的步骤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2,该显示装置40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面板01,具有对应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以上相应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显示装置4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以及仪器仪表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公开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可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配置显示面板01,优化了显示面板01的显示效果,从而提升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效果,利于延长显示装置的使用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单元,具有出光面,配置为发出光信号;
光电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面一侧,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连接,配置为基于所述电信号调控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
储能单元,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和所述发光单元连接,配置为接收并储存所述电信号以及基于至少所述电信号为所述发光单元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底基板;
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
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子显示区;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一个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与至少一个所述子显示区交叠,每个所述子显示区与至多一个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电信号调控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包括: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配置为:
接收不同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电信号;
基于所接收的不同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差异化强度;
基于所述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进行驱动补偿,确定补偿之后的所述驱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不同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差异化强度,包括: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配置为:
基于所接收的不同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电信号,确定最小信号强度和最大信号强度;
利用所述最小信号强度除以所述最大信号强度,得到相对强度比值;
在1的基础上,减去所述相对强度比值,得到所述差异化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进行驱动补偿,确定补偿之后的所述驱动信号,包括: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配置为:
判断所述差异化强度是否大于差异化参考阈值;
在所述差异化强度大于所述差异化参考阈值的情况下,根据不同颜色发光单元的亮度衰减比对所述驱动信号进行补偿,得到补偿之后的所述驱动信号;
其中,针对每种颜色的所述发光单元,所述亮度衰减比为显示同一参考画面时,所接收到的当前所述电信号与初始所述电信号的比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配置为:控制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所述参考画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配置为受控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驱动所述发光单元发光;
触控结构,位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
保护盖板,位于所述触控结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10.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执行;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接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利用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电信号调控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
以及利用所述储能单元接收并储存所述电信号以及基于至少所述电信号为所述发光单元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信号调控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包括:
接收不同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电信号;
基于所接收的不同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差异化强度;
基于所述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进行驱动补偿,确定补偿之后的所述驱动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接收的不同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差异化强度,包括:
基于所接收的不同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电信号,确定最小信号强度和最大信号强度;
利用所述最小信号强度除以所述最大信号强度,得到相对强度比值;
在1的基础上,减去所述相对强度比值,得到所述差异化强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接收的不同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电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差异化强度之前,还包括:
对所接收的不同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电信号进行信号放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差异化强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进行驱动补偿,确定补偿之后的所述驱动信号,包括:
判断所述差异化强度是否大于差异化参考阈值;
在所述差异化强度大于所述差异化参考阈值的情况下,根据不同颜色发光单元的亮度衰减比对所述驱动信号进行补偿,得到补偿之后的所述驱动信号;
其中,针对每种颜色的所述发光单元,所述亮度衰减比为显示同一参考画面时,所接收到的当前所述电信号与初始所述电信号的比值。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497092.2A CN118173050A (zh) | 2024-04-23 | 2024-04-23 | 显示面板、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497092.2A CN118173050A (zh) | 2024-04-23 | 2024-04-23 | 显示面板、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73050A true CN118173050A (zh) | 2024-06-11 |
Family
ID=91350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497092.2A Pending CN118173050A (zh) | 2024-04-23 | 2024-04-23 | 显示面板、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173050A (zh) |
-
2024
- 2024-04-23 CN CN202410497092.2A patent/CN11817305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39246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mobile terminal standby screen | |
KR101361908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1029910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US8872842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s apparatus | |
CN1942030B (zh) | 电致发光元件和像素元件 | |
CN107533834B (zh) | 使用局部化背光的显示器缺陷补偿 | |
KR100762706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소비전력 저감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휴대용 단말기 | |
US11869450B2 (en) | Display brightness adjustment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KR101040902B1 (ko) |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
JPWO2009101727A1 (ja) | 表示装置 | |
US20190236997A1 (en) | Display driving metho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thereof | |
US8913094B2 (en) | Display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an image with a pixel | |
CN113781943A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压调整方法 | |
CN118173050A (zh) | 显示面板、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0867161B (zh) | 一种显示补偿方法、显示补偿装置、显示面板及存储介质 | |
KR100721907B1 (ko) | 디스플레이장치 | |
KR20150014710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 |
CN114863876A (zh) |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7265058U (zh)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JP5181115B2 (ja) |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0722115B1 (ko) |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 |
US12039908B2 (en) | Display panel, control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30389160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KR20090004016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어셈블리 | |
TW202331694A (zh) | 動態調整顯示器顯示亮度的方法及其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