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8046792A - 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6792A
CN118046792A CN202410417817.2A CN202410417817A CN118046792A CN 118046792 A CN118046792 A CN 118046792A CN 202410417817 A CN202410417817 A CN 202410417817A CN 118046792 A CN118046792 A CN 118046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ttery
power
rechargeable battery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178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046792B (zh
Inventor
狄军峰
王奇
吴普生
刘海存
吴梦童
张伊临
张东江
李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nneag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uxing Zhiya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nneag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uxing Zhiya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nneag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uxing Zhiya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nneag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178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67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8046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6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46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6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B60L53/665Methods related to measuring, billing or pay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719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充电电池本次充电,获取充电电池的第一充电曲线、第一充电温度。基于充电电池停止充电后的SOC小于100%,获取本次充电电量A。基于充电电池再次充电,获取充电电池的再次充电前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2。基于SOC2小于SOC1,通过第一充电温度下充电电池的全充电曲线,获取充电电池从SOC2充至SOC1的第一预估电量B1。基于本次充电电量A、第一预估电量B1,得到车辆在本次换电后的第一耗电量为C1=A+B1。这样就解决了换电站电量计算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依靠其环保、动力响应快、噪音小、振动轻的特点,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补充电量的方式主要包括换电和充电两种。由于新能源卡车(或其他大容量电池车辆)的电池容量大,充电时间较长,为了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采用换电的方式较为便捷。换电依靠其快速且便捷的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成为大部分用户的优先选项。由于换电站和车辆所属不同,换电站需要对换电车辆收取相应的电费。
由于每一块电池的实际容量会因为充放电次数、温度的不同发生变化,采用电池SOC的差值来计费,有很大的误差。因此换电站的计费方式通常是:车辆来换电时,给车辆换电的电池都是充满电的电池,车辆换下来的电池充满电后,根据换电站对这块电池的实际输入电量来计费。如果换上车辆的电池不是满电,且换上车辆的电池经过使用后电量低于上一次车辆换下的电池电量,同时换上车辆的电池再次充电后仍未充至满电,则难以完成电量的计量,只能等待其充满电后才能完成电量计量。以此方式只能为用户提供满电电池,在换电高峰期可能会造成满电电池不够,从而导致用户排队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换电站电量计算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包括:
步骤S11,基于充电电池本次充电,获取所述充电电池的第一充电曲线、第一充电温度;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曲线包括所述充电电池在所述本次充电前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1充至停止充电过程中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与充电量的曲线;所述第一充电温度包括所述充电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温度;
步骤S12,基于所述充电电池停止充电后的所述SOC小于100%,获取所述本次充电电量A;
步骤S13,基于所述充电电池再次充电,获取所述充电电池的所述再次充电前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2;
步骤S14,基于所述SOC2小于所述SOC1,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温度下所述充电电池的全充电曲线,获取所述充电电池从所述SOC2充至所述SOC1的第一预估电量B1;其中,所述全充电曲线包括所述充电电池在第一充电温度时所述SOC与所述充电量的关系曲线;
步骤S15,基于所述本次充电电量A、所述第一预估电量B1,得到车辆在本次换电后的第一耗电量为C1=A+B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包括:步骤S101,基于所述充电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温度,将所述温度划分为多段连续的温度段;步骤S102,基于多个所述温度段,获取所述充电电池在各所述温度段的所述全充电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16,基于所述充电电池的充放电次数达到第一设定次数,更新所述充电电池在各所述温度段的所述全充电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池包括各所述充电电池的充电循环次数差值小于等于第二设定次数且相同型号的所述充电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113,基于车辆进行换电时充电站内的各充电后电池的所述SOC均小于100%,所述换电站为所述车辆提供max(SOC)的所述充电后电池;其中,所述max(SOC)的所述充电后电池包括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最高的所述充电后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114,基于所述换电站提供所述充电后电池时,所述换电站内存在所述换电站提供上次充电结束时所述SOC为100%的所述充电后电池,所述换电站提供上次充电结束时所述SOC为100%的所述充电后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4还包括:步骤S141,基于SOC2≥SOC1,获得所述车辆在所述本次换电后的第一耗电量为C2=A。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161,基于所述充电后电池经过使用后再次充满电,获取所述充电后电池经过使用后再次充满电过程中的第二充电曲线、第二充电温度;其中,所述充电后电池使用前的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3小于100%;所述第二充电曲线包括所述充电后电池在所述本次充电前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1充至停止充电过程中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与充电量的曲线;所述第二充电温度包括所述充电后电池经过使用后再次充满电过程中充电过程中的温度;步骤S162,基于所述充电后电池使用前的温度与所述第二充电温度处于同一温度段,获取所述SOC3、所述充电后电池再次充电并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4、所述充电后电池再次充电的第二充电曲线;步骤S163,基于所述SOC3、所述SOC4、所述再次充电的第二充电曲线,获取所述车辆本次换电后的第二耗电量C3=(C1+C3)/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19,基于所述第二充电曲线,获取所述充电后电池从SOC2充至SOC1的第二预估电量B2;其中,SOC2小于SOC1,且所述第一充电温度和所述第二充电温度位于同一所述温度段;步骤S20,基于所述B1与所述B2的差值大于电量阈值,对所述充电后电池在每一个所述温度段进行充电后,再次获取所述充电后电池的全充电曲线并更新原有的所述全充电曲线。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装置,换电站电量计量装置应用于第一方面中任一的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换电站电量计量装置包括:
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充电电池;所述车体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车体与所述充电电池可拆卸连接;
换电站,所述换电站包括充电座、充电机、控制单元;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充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座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机电连接;
换电机器人,所述换电机器人包括驱动部、机体、抓取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机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部为所述机体的移动提供动力;所述抓取部与所述机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抓取部抓取所述充电电池。
为解决换电站电量计算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SOC小于100%的充电电池本次充电时获取第一充电曲线、第一充电温度,可以避免温度变化导致电量计量不准确。当充电电池的SOC小于100%,可以直接获取SOC1至SOC之间充电站的耗电量A,从而为换电站电量计量提供数据。当充电电池使用后再次充电时的SOC2小于本次充电时的SOC1,仅依靠第一充电曲线无法判断SOC2充电至SOC1的耗电量,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充电温度下充电电池的全充电曲线,对SOC2充电至SOC1之间的预估电量进行计算,然后将充电站的耗电量与SOC2充电至SOC1之间的预估电量相加得到车辆在本次换电后的第一耗电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车辆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换电站电量计量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车辆;11车体;12充电电池;20换电站;21充电座;22充电机;23控制单元;30换电机器人;31驱动部;32机体;33抓取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来论述本公开的内容。应当理解,论述了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且因此实现本公开的内容,而不是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要被解读为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式术语。术语“基于”要被解读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种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S11,基于充电电池12本次充电,获取充电电池12的第一充电曲线、第一充电温度;其中,第一充电曲线包括充电电池12在本次充电前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1充至停止充电过程中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与充电量的曲线;第一充电温度包括充电电池12充电过程中的温度;
步骤S12,基于充电电池12停止充电后的SOC小于100%,获取本次充电电量A;
步骤S13,基于充电电池12再次充电,获取充电电池12的再次充电前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2;
步骤S14,基于SOC2小于SOC1,通过第一充电温度下充电电池12的全充电曲线,获取充电电池12从SOC2充至SOC1的第一预估电量B1;其中,全充电曲线包括充电电池12在第一充电温度时SOC与充电量的关系曲线;
步骤S15,基于本次充电电量A、第一预估电量B1,得到车辆10在本次换电后的第一耗电量为C1=A+B1。
在本实施例中,随着换电站20在各个城市的迅速布局,大部分用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更快捷、更便利的换电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补电方式。换电站20的计费方式可以是计算充电电池12的实际使用电量,但是当新能源卡车的充电电池12或其它大容量充电电池12本次充电和再次完成后均没有充满电,且充电电池12本次充电的起始电量大于充电电池12再次充电的起始电量,会因为两次充电起始电量之间的差值无法计量,而导致难以实现换电电量的计量,同时这种计费方式只能为车辆10提供满电状态的电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用户的使用带来限制,进而提出了一种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
如图3所示,用于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的换电站20电量计量装置可以包括车辆10、换电站20、换电机器人30。如图1所示,车辆10可以包括车体11、充电电池12。充电电池12可以与车体11可拆卸连接,为车体11提供动力以及电源,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便于车辆10进行换电。换电站20可以包括充电座21、控制单元23。充电座21可以与控制单元23电连接,可以让控制单元23采集充电座21中充电电池12的状态,并分析出准确的耗电量。换电机器人30可以将充电电池12从车体11上移动至充电座21中,或将充电座21中的电池移动至车体11,完成换电工作。
如图1所示,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至步骤S15,下文可以对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1中,当充电电池12放入充电站的充电座21进行本次充电后,控制单元23在充电过程中可以持续获取充电电池12的第一充电曲线(第一充电曲线可以是充电电池12在本次充电前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1充至停止充电过程中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与充电量的曲线)、第一充电温度(第一充电温度可以是充电电池12充电过程中的温度)。第一充电曲线可以为换电站20电量的计量提供分析数据,达到减少计量误差的效果。由于充电电池12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充至一定SOC的充电速度、耗电量存在不同,第一充电温度可以为电量计量提供参考数据,让控制单元23选择相应温度下的第一充电曲线,从而保证控制单元23分析耗电量的准确性。
步骤S12中,当充电电池12停止充电后的SOC未达到100%时,控制单元23可以获取充电电池12从SOC1充电至SOC时充电站为充电电池12输入的电量A,从而为换电站20计量电费提供计算数据。
步骤S13中,当充电电池12经过用户的使用后需要再次换电,换电机器人30可以将充电电池12从车辆10移动至充电座21,并通过控制单元23获取充电电池12再次充电前的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2,可以将SOC2与SOC1的差值作为电量计量的分析数据,从而达到准确计算电量的效果。
步骤S14中,当SOC2小于SOC1时,仅通过第一充电曲线无法分析出SOC2与SOC1之间充电的电量,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充电温度下充电电池12的全充电曲线(全充电曲线可以包括充电电池12在第一充电温度时SOC与充电量的关系曲线)来获取SOC2与SOC1之间充电的第一预估电量B1,可以为换电站20电量计量的分析提供数据。
步骤S15中,当控制单元23完成本次充电电量A、第一预估电量B1后,可以将控制单元23完成本次充电电量A、第一预估电量B1相加,从而得到车辆10在本次换电后的第一耗电量,可以将第一耗电量与计费标准相结合,以得出准确的换电费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1包括:步骤S101,基于充电电池12充电过程中的温度,将温度划分为多段连续的温度段;步骤S102,基于多个温度段,获取充电电池12在各温度段的全充电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1可以包括步骤S111至步骤S112,下文可以对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11中,控制单元23可以在充电电池12的充电过程中持续获取充电电池12的温度,并将充电电池12的温度划分为多个连续的温度段,温度段可以是0℃以下、大于等于0℃且小于15℃、大于等于15℃且小于45℃、大于等于45℃且小于60℃。以此方式可以便于将不同温度段下的第一充电曲线做出区分,达到降低耗电量分析误差的效果。
步骤S112中,控制单元23可以根据各温度段的范围,记录下各个充电电池12在各个温度段的全充电曲线。当SOC2小于SOC1时,控制单元23可以将同一温度段下的第一充电曲线与全充电曲线结合,从而得出准确的第一耗电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16,基于充电电池12的充放电次数达到第一设定次数,更新充电电池12在各温度段的全充电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6,下文可以对步骤S16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6中,充电电池12的实际容量会随着充放电次数变化,当充电电池12的充放电达到第一设定次数(第一设定次数可以是300次)后,控制单元23可以再次获取各个温度段下的全充电曲线,更新充电电池12在各个温度段下的全充电曲线,从而减少充放电次数对第一耗电量的影响,让换电站20电量计量更加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电池12包括各充电电池12的充电循环次数差值小于等于第二设定次数且相同型号的充电电池12。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电池12的充放电次数是影响充电电池12实际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降低对控制单元23的算力要求以及提高控制单元23的处理效率,充电电池12可以包括充电循环次数差值小于等于第二设定次数(第二设定次数可以是50~80次)且相同型号的充电电池12。以此方式,可以保证各充电电池12的实际容量差异较小,从而在使用低算力控制单元23的情况下高效地进行换电工作,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113,基于车辆10进行换电时充电站内的各充电后电池的SOC均小于100%,换电站20为车辆10提供max(SOC)的充电后电池;其中,max(SOC)的充电后电池包括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最高的充电后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13,下文可以对步骤S113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13中,当车辆10需要进行换电,但充电站中各充电后电池的SOC均小于100%,为了让用户在单次换电中尽可能地获得更多行驶里程,换电站20可以选择为车辆10提供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最高的充电后电池,即max(SOC)的充电后电池。以此方式可以减少用户换电的次数,避免用户的闲暇时间被换电时间占用,从而让用户的满意度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114,基于换电站20提供充电后电池时,换电站20内存在换电站20提供上次充电结束时SOC为100%的充电后电池,换电站20提供上次充电结束时SOC为100%的充电后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114,下文可以对步骤S114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14中,当换电站20为车辆10提供充电后电池时,如果换电站20内存在上次充电结束时SOC为100%的充电后电池,换电站20可以选择为车辆10提供上次充电结束时SOC为100%的充电后电池。若某一块充电后电池上一次结束充电时的SOC小于100%,可以尽可能让这块充电后电池充电至SOC到达100%,再提供给车辆10使用。由于电池的充放电次数是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此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充电后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4还包括:步骤S141,基于SOC2≥SOC1,获得车辆10在本次换电后的第一耗电量为C2=A。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4还可以包括步骤S141,下文可以对步骤S141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41中,当充电电池12再次换电的SOC2大于充电电池12本次换电的SOC1,控制单元23根据第一充电曲线就可以分析出换电站20的第一耗电量,因此可以根据本次充电电量A,获取出本次换电后的第一耗电量为C2。以此方式可以在SOC2≥SOC1的情况下准确且快速地分析出第一耗电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161,基于充电后电池经过使用后再次充满电,获取充电后电池经过使用后再次充满电过程中的第二充电曲线、第二充电温度;其中,充电后电池使用前的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3小于100%;第二充电曲线包括充电后电池在本次充电前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1充至停止充电过程中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与充电量的曲线;第二充电温度包括充电后电池经过使用后再次充满电过程中充电过程中的温度;步骤S162,基于充电后电池使用前的温度与第二充电温度处于同一温度段,获取SOC3、充电后电池再次充电并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4、充电后电池再次充电的第二充电曲线;步骤S163,基于SOC3、SOC4、再次充电的第二充电曲线,获取车辆10本次换电后的第二耗电量C3=(C1+C3)/2。
在本实施例中,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61中,当充电电池12经过使用从车辆10中拆卸下来后,充电后电池的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3小于100%。在充电后电池经过使用后再次充满电的过程中,控制单元23可以获取充电后电池的第二充电曲线(可以是充电后电池在本次充电前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1充至停止充电过程中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与充电量的曲线;第二充电曲线可以与第一充电曲线不同)、第二充电温度(可以是第二充电温度包括充电过程中的温度;第二充电温度可以与第一充电温度不同)。第二充电曲线可以为换电站20电量的计量提供分析数据,达到减少计量误差的效果。由于充电后电池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充至一定SOC的充电速度、耗电量可能不同,第二充电温度可以为控制单元23提供参考,让控制单元23选择相应温度下的第一充电曲线,从而保证控制单元23分析耗电量的准确性。
步骤S162中,当充电后电池使用前的温度与第二充电温度处于同一温度段,控制单元23可以获取SOC3、充电后电池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4、充电后电池再次充电的第二充电曲线,为进一步促进换电站20电量计量准确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步骤S163中,当控制单元23得到SOC3、SOC4、充电后电池再次充电的第二充电曲线后,可以将第一耗电量C1与第二耗电量C2之和除2以得到平均值,从而降低电池在本次充电和再次充电过程中温度不同导致的换电站20电量计量误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步骤S171,基于第二充电曲线,获取充电后电池从SOC2充至SOC1的第二预估电量B2;其中,SOC2小于SOC1,且第一充电温度和第二充电温度位于同一温度段;步骤S172,基于B1与B2的差值大于电量阈值,对充电后电池在每一个温度段进行充电后,再次获取充电后电池的全充电曲线并替换原有的全充电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9,当SOC2小于SOC1,且第一充电温度和第二充电温度位于同一温度段,控制单元23可以通过第二充电曲线来获取充电后电池从SOC2充至SOC1的第二预估电量B2,可以为第一预估电量与第二预估电量的误差是否过大提供分析数据,防止换电站20电量计量发生错误。
步骤S20,当控制单元23检测到第一预估电量B1与第二预估电量B2的差值大于电量阈值(电量阈值可以是0.8KW.h~1.2KW.h),可以判断出全充电曲线有误,需要更新。随后可以对充电后电池在每一个温度段进行充电并获取充电后电池的全充电曲线,完成更新。在后续对此电池进行电量计量时可以参考更新后的全充电曲线,从而保证换电站20电量计量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电站20电量计量装置,换电站20电量计量装置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换电站20电量计量方法,如图3所示,换电站20电量计量装置可以包括:
车辆10,车辆10包括车体11、充电电池12;车体11与充电电池12电连接;车体11与充电电池12可拆卸连接;
换电站20,换电站20包括充电座21、充电机22、控制单元23;充电座21与充电机22电连接;控制单元23与充电座21电连接;控制单元23与充电机22电连接;
换电机器人30,换电机器人30包括驱动部31、机体32、抓取部33;驱动部31与机体32可拆卸连接;驱动部31为机体32的移动提供动力;抓取部33与机体32可拆卸连接;抓取部33抓取充电电池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换电站20电量计量装置可以包括车辆10、换电站20、换电机器人30。车辆10可以包括车体11和充电电池12。充电电池12可以与车体11电连接,从而为车体11提供行驶的动力以及为车载用电设备的运行提供能源。车体11可以与充电电池12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车体11与充电电池12相互分离,以实现换电。
换电站20可以包括充电座21、充电机22、控制单元23。充电座21可以用于放置电池。充电座21可以与充电机22电连接,让充电机22为充电座21供电,从而对充电座21中的充电电池12进行充电。控制单元23可以与充电座21电连接,从而获取充电座21中充电电池12的第一充电曲线、第二充电曲线、全充电曲线、第二充电曲线、第二充电温度,可以为换电站20电量计量的分析提供数据。控制单元23可以与充电机22电连接,可以控制充电机22对各个充电座21输出的电流、电压,从而在不同的温度段下输出不同的电流、电压,达到保护充电电池12的效果。
换电机器人30可以包括驱动部31、机体32、抓取部33。驱动部31可以与机体32可拆卸连接,可以为机体32的移动提供动力,让换电机器人30可以按照预定程序在换电站20内移动。抓取部33可以与机体32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对抓取部33进行维护保养。抓取部33可以抓取充电电池12,并通过驱动部31将充电电池12移动至充电座21,再根据预定程序,将充电座21中的充电后电池移动至车体11,从而完成车辆10的换电。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公开的具体案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包括:
步骤S11,基于充电电池本次充电,获取所述充电电池的第一充电曲线、第一充电温度;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曲线包括所述充电电池在所述本次充电前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1充至停止充电过程中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与充电量的曲线;所述第一充电温度包括所述充电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温度;
步骤S12,基于所述充电电池停止充电后的所述SOC小于100%,获取所述本次充电电量A;
步骤S13,基于所述充电电池再次充电,获取所述充电电池的所述再次充电前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2;
步骤S14,基于所述SOC2小于所述SOC1,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温度下所述充电电池的全充电曲线,获取所述充电电池从所述SOC2充至所述SOC1的第一预估电量B1;其中,所述全充电曲线包括所述充电电池在第一充电温度时所述SOC与所述充电量的关系曲线;
步骤S15,基于所述本次充电电量A、所述第一预估电量B1,得到车辆在本次换电后的第一耗电量为C1=A+B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包括:
步骤S101,基于所述充电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温度,将所述温度划分为多段连续的温度段;
步骤S102,基于多个所述温度段,获取所述充电电池在各所述温度段的所述全充电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
步骤S16,基于所述充电电池的充放电次数达到第一设定次数,更新所述充电电池在各所述温度段的所述全充电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电池包括各所述充电电池的充电循环次数差值小于等于第二设定次数且相同型号的所述充电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3,基于车辆进行换电时充电站内的各充电后电池的所述SOC均小于100%,所述换电站为所述车辆提供max(SOC)的所述充电后电池;其中,所述max(SOC)的所述充电后电池包括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最高的所述充电后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4,基于所述换电站提供所述充电后电池时,所述换电站内存在所述换电站提供上次充电结束时所述SOC为100%的所述充电后电池,所述换电站提供上次充电结束时所述SOC为100%的所述充电后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4还包括:
步骤S141,基于SOC2≥SOC1,获得所述车辆在所述本次换电后的第一耗电量为C2=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
步骤S161,基于所述充电后电池经过使用后再次充满电,获取所述充电后电池经过使用后再次充满电过程中的第二充电曲线、第二充电温度;其中,所述充电后电池使用前的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3小于100%;所述第二充电曲线包括所述充电后电池在所述本次充电前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1充至停止充电过程中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与充电量的曲线;所述第二充电温度包括所述充电后电池经过使用后再次充满电过程中充电过程中的温度;
步骤S162,基于所述充电后电池使用前的温度与所述第二充电温度处于同一温度段,获取所述SOC3、所述充电后电池再次充电并使用后剩余电荷量与满电荷的比值SOC4、所述充电后电池再次充电的第二充电曲线;
步骤S163,基于所述SOC3、所述SOC4、所述再次充电的第二充电曲线,获取所述车辆本次换电后的第二耗电量C3=(C1+C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还包括:
步骤S171,基于所述第二充电曲线,获取所述充电后电池从SOC2充至SOC1的第二预估电量B2;其中,SOC2小于SOC1,且所述第一充电温度和所述第二充电温度位于同一所述温度段;
步骤S172,基于所述B1与所述B2的差值大于电量阈值,对所述充电后电池在每一个所述温度段进行充电后,再次获取所述充电后电池的全充电曲线并更新原有的所述全充电曲线。
10.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所述换电站电量计量装置包括:
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充电电池;所述车体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车体与所述充电电池可拆卸连接;
换电站,所述换电站包括充电座、充电机、控制单元;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充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座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机电连接;
换电机器人,所述换电机器人包括驱动部部、机体、抓取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机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部为所述机体的移动提供动力;所述抓取部与所述机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抓取部抓取所述充电电池。
CN202410417817.2A 2024-04-09 2024-04-09 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 Active CN118046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17817.2A CN118046792B (zh) 2024-04-09 2024-04-09 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17817.2A CN118046792B (zh) 2024-04-09 2024-04-09 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6792A true CN118046792A (zh) 2024-05-17
CN118046792B CN118046792B (zh) 2024-07-26

Family

ID=91046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17817.2A Active CN118046792B (zh) 2024-04-09 2024-04-09 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679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696A (zh) * 2008-01-31 2008-09-03 浙江省电力公司 充电站充电计费系统
WO2020166602A1 (ja) * 2019-02-12 2020-08-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充電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11823936A (zh) * 2019-03-29 2020-10-27 中立元(镇江)电动汽车加电科技有限公司 不同换电车型电动小客车的共享智能快速换电的换电站
CN117022035A (zh) * 2023-06-27 2023-11-10 北京豪能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双机器人协作式换电站及换电方法
CN220662495U (zh) * 2023-05-24 2024-03-26 四川智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696A (zh) * 2008-01-31 2008-09-03 浙江省电力公司 充电站充电计费系统
WO2020166602A1 (ja) * 2019-02-12 2020-08-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充電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11823936A (zh) * 2019-03-29 2020-10-27 中立元(镇江)电动汽车加电科技有限公司 不同换电车型电动小客车的共享智能快速换电的换电站
CN220662495U (zh) * 2023-05-24 2024-03-26 四川智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站
CN117022035A (zh) * 2023-06-27 2023-11-10 北京豪能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双机器人协作式换电站及换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6792B (zh) 2024-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4727B (zh) 二次电池的劣化判断装置以及劣化判断方法
CN107271905B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主动估计方法
JP5341823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劣化判定システムおよび劣化判定方法
EP2362478B1 (en) Determination system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metal lithium is precipitated in a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determination system
CN100585941C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09683101B (zh) 一种基于soc-ocv曲线获得电池剩余能量的方法
JP7446990B2 (ja) 蓄電装置の充電状態推定方法及び蓄電装置の充電状態推定システム
CN104977537B (zh) 电池soc的确定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池管理系统
JP2015155859A (ja) 電池残量推定装置、電池パック、蓄電装置、電動車両および電池残量推定方法
CN104937431A (zh) 充电率估计装置及充电率估计方法
US20170057372A1 (e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 battery pack voltage measurement
CN104364116A (zh) 蓄电系统和均衡方法
EP3842815A1 (en) Soc and soh estimation methods of battery pack
CN108732499A (zh) 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和系统
KR20190120794A (ko) 배터리 팩을 밸런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배치
CN110542866A (zh) 一种预估电池剩余电量参数的方法
EP3842816A1 (en) Soh estimation method of battery pack
US112118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ttery cell charge balancing
EP4032746A1 (en) Method for battery management and battery system providing same
Bobanac et al. Lithium-ion batteries: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o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s
CN118046792B (zh) 一种换电站电量计量方法
CN112051509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状态判定方法
KR20200002302A (ko) 배터리 교체 관리 시스템
CN115166551A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bms关于soc预测的方法
Goud et al. A Complet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of Li-Ion Batteries in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