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7675723B -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5723B
CN117675723B CN202410139322.8A CN202410139322A CN117675723B CN 117675723 B CN117675723 B CN 117675723B CN 202410139322 A CN202410139322 A CN 202410139322A CN 117675723 B CN117675723 B CN 117675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packet
frame
receiving end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393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75723A (zh
Inventor
何宝东
章亚伟
龚贺
张百喆
黄诗扬
魏菁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ian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ian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393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57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5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5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75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5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7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04L1/1851Time-out mechanisms using multiple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52Queue scheduling by attributing bandwidth to queues
    • H04L47/522Dynamic queue service slot or variable bandwidth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以及设备,当需要在一些点对多点的私有的网桥系统中实现科学调度主站和从站之间的数据流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科学调度数据流,以使得主站和从站之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业务功能和分片功能的数据流处理。

Description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一些点对多点的私有协议的网桥系统中,为了实现主站和从站的封闭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针对性地开发私有协议栈,才能够顺利实现网桥系统的主站和从站的接入、鉴权、业务等功能。而在上述功能中,最重要的为业务功能、分片功能等数据流处理流程和方法。但是,目前业务功能和分片功能的数据流处理方法不能够采用标准WiFi协议,无法较好地实现主站和从站的数据流的科学调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网桥系统的主站和从站的数据流调度处理困难的技术缺陷。
一种数据面调度方法,包括:
当预设的调度时刻到达时,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时隙资源;
令所述发送端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完成基于所述接收端的优先级的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
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
令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待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后,令所述接收端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所述接收端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判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
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则令所述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接收端的逻辑链路控制层;
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存在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则令所述发送端依据所述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帧来创建重传队列,并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放入所创建的重传队列;
令所述发送端依据当前的队列数据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
令所述发送端根据预设的自动重传流程维护的发送窗、重传队列以及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包,确定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作为待发送的数据包,并返回执行所述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的操作,直至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完全发送至所述接收端,并确认所述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
若所述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中存在新传队列中的数据帧,则令所述发送端对每个待新传的数据帧依次启动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待所述接收端收到所述发送端再次发送的数据包之后,令所述接收端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同时令所述接收端根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的情况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并令所述接收端在维护完确认状态计分板之后重新给缓存队列排序;
当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则令所述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计分板的信息,将所述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组成确认帧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若确定所述发送端收到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帧,则令所述发送端将所收到的确认帧中确认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丢弃,并令所述发送端将所收到的确认帧中确认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其中,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为已经被所述接收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数据包为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
其中,
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时间周期依据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调度时间周期来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待处理包的生成过程,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模块生成待处理的数据,并将所生成的待处理的数据存入与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对应的数据队列中后,再通过所述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进行射频转换得到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队列包括新传队列、控制帧队列和管理帧队列。
优选地,当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帧中包括需要重传的数据包时,所述数据队列还包括重传队列;
则所述第一待处理数据包的生成过程,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依据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帧中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生成待重传的数据帧;将所生成的待重传的数据帧存入到所述重传队列中后,再通过所述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进行射频转换得到第一待处理数据包。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仍未收到状态标记为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则令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来冲刷缓存队列;
若确定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仍没有收到所述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帧,则令所述发送端重新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给所述接收端以要求所述接收端尽快回复确认帧给所述发送端;
其中,
所述第二定时器在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之后的1ms之后启动。
优选地,
当所述发送端为主站时,所述接收端为从站,且所述接收端的个数为至少一个,所述预设的调度时刻为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所述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为上行调度时刻;
当所述发送端为从站时,所述接收端为主站,且所述发送端的个数为至少一个,所述预设的调度时刻为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所述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为下行调度时刻。
一种数据面调度系统,应用于前述介绍的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面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面调度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当所述发送端为主站,所述接收端为从站时,
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所述主站为目标从站分配时隙资源,其中,所述目标从站为接入所述主站的各个从站中的优先级最高的一个从站;
所述主站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基于所述目标从站的优先级完成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主站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
所述主站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从站;
待所述目标从站接收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后,所述目标从站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所述目标从站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所述主站反馈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目标从站接收完毕,则所述目标从站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目标从站的逻辑链路控制层;
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存在未被所述目标从站接收的数据帧,则所述主站依据所述目标从站发送的确认帧来创建重传队列,并所述主站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未被所述目标从站接收的数据帧放入所创建的重传队列;
所述主站依据当前的队列数据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
所述主站根据预设的自动重传流程维护的发送窗、所述重传队列以及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包,确定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作为待发送的数据包,并再次执行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的操作,直至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完全发送至所述目标从站,并确认所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目标从站接收完毕;
当所述发送端为从站,所述接收端为主站时,
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所述主站为所述目标从站分配时隙资源,并通过广播帧向所述目标从站下发调度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从站为接入所述主站的各个从站中优先级最高的一个从站;
当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收到所述主站的调度信息的目标从站的数据芯片的链路层根据调度信息以及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将窗口状态以及确认帧反馈状态组成待发送的数据包上报给所述主站;其中,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包括待新传的数据帧,则所述目标从站依次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启动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待所述主站收到所述目标从站发送的数据包后,所述主站将所接收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中,同时所述主站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及重排缓存队列;
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所述主站再次为所述目标从站的分配时隙资源,并通过广播帧向所述目标从站下发调度信息;
在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收到所述主站的调度信息的目标从站的数据芯片的链路层再次根据调度信息以及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并将窗口状态以及确认帧反馈状态组成待发送的数据包上报给所述主站;其中,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仍包括待新传的数据帧,则所述目标从站再次依次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
待所述主站再次收到所述目标从站发送的数据包后,所述主站将所接收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中,同时所述主站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及重排缓存队列;
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所述主站根据确认状态计分板的信息,将所接收的各个数据包的状态组成确认帧发送给所述目标从站;
若所述目标从站收到所述主站反馈的确认帧,则所述目标从站根据所述主站反馈的确认帧的情况,将确认帧中确认为已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并对确认帧中确认为未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优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从站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仍未收到为确认为已收到的数据包的确认帧,则所述目标从站向所述主站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来冲刷缓存队列;
若所述目标从站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仍没有收到所述主站发送的确认帧,则所述目标从站重新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给所述主站以要求所述主站尽快反馈确认帧;
待所述主站再次向所述目标从站反馈确认帧之后,所述目标从站再次根据所述主站反馈的确认帧的情况,将确认帧中确认为已收到的数据包丢弃的操作,直至所述目标从站已经将需要重传和新传的数据帧均已发送给所述主站,并且所述主站也已经确认收到所述目标从站发送的所有数据并已经给所述目标从站反馈确认帧。
一种数据面调度装置,包括:
第一操作单元,用于当预设的调度时刻到达时,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时隙资源;
第二操作单元,用于令所述发送端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完成基于所述接收端的优先级的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
第三操作单元,用于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
第四操作单元,用于令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第五操作单元,用于待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后,令所述接收端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所述接收端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
第六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执行结果为确定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则令所述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接收端的逻辑链路控制层;
第七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存在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时,令所述发送端依据所述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帧来创建重传队列,并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放入所创建的重传队列;
第八操作单元,用于令所述发送端依据当前的队列数据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
第九操作单元,用于令所述发送端根据预设的自动重传流程维护的发送窗、重传队列以及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包,确定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作为待发送的数据包,并返回执行所述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的操作,直至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完全发送至所述接收端,并确认所述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
第十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中存在新传队列中的数据帧时,令所述发送端对每个待新传的数据帧依次启动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第十一操作单元,用于待所述接收端收到所述发送端再次发送的数据包之后,令所述接收端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同时令所述接收端根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的情况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并令所述接收端在维护完确认状态计分板之后重新给缓存队列排序;
第十二操作单元,用于当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所述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计分板的信息,将所述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组成确认帧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第十三操作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发送端收到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帧时,令所述发送端将所收到的确认帧中确认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丢弃,并令所述发送端将所收到的确认帧中确认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其中,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为已经被所述接收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数据包为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
其中,
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时间周期依据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调度时间周期来设置。
一种数据面调度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介绍中任一项所述数据面调度方法的步骤。
从以上介绍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需要在一些点对多点的私有的网桥系统中实现科学调度主站和从站之间的数据流时,不同的接收端的优先级及缓存情况不同,则不同的接收端所需要的时隙资源不同,因此,当预设的调度时刻到达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时隙资源;以便可以令发送端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完成基于接收端的优先级的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以便可以令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发送端的缓冲区大小不同,每次能传输的数据也就不同,因此,在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之后,发送端一次性可能不能完全传输万待发送的数据,因此,在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之后,可以令发送端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待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后,为了更好地确定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是否能被接收端接收,可以令接收端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接收端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发送端反馈对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并进一步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被接收端接收完毕;若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接收端接收完毕,则可以令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接收端的逻辑链路控制层,从而实现科学调度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的数据流。由此可见,当需要在一些点对多点的私有的网桥系统中实现科学调度主站和从站之间的数据流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科学调度数据流,以使得主站和从站之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业务功能和分片功能的数据流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数据面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面调度系统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一种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下行正常数据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一种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上行正常数据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面调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面调度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鉴于目前大部分的数据面调度方案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为此,本申请人研究了一种数据面调度方案,当需要在一些点对多点的私有的网桥系统中实现科学调度主站和从站之间的数据流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科学调度数据流,以使得主站和从站之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业务功能和分片功能的数据流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装置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装置、包括以上任何装置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面调度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数据管理系统中,亦可以应用在各种计算机终端或是智能终端中,其执行主体可以为计算机终端或是智能终端的处理器或服务器。
下面结合图1,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数据面调度方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01,当预设的调度时刻到达时,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时隙资源。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送端或接收端可以为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主站或者从站。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主站或从站均可以包括数据芯片和无线网络芯片。
其中,数据芯片可以用来处理数据,无线网络芯片可以用来传输数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线网络芯片可以为WIFI芯片。因此,当需要进行数据调度时,发送端的数据芯片可以将待传输的数据进行重组之后,再通过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进行转换即可得到待处理数据包。
其中,待处理数据包可以包括待新传的数据、待重传的数据。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送端每次发送的数据帧除了第一待处理的数据之外,还可以包括管理帧数据和控制帧数据;其中,待新传的数据可以为新的还没进行传输过的数据;待重传的数据可以为已经传输过至少一次但是未被接收端顺利接收而需要重新传输的数据。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管理帧数据可以包括第一管理帧数据和第二管理帧数据;控制帧数据可以包括确认帧数据。
当需要进行数据调度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时隙资源。其中,不同的接收端的优先级、缓存情况不同,则不同的接收端需要的时隙资源不同。因此,当预设的调度时刻到达时,可以令发送端依据接收端的优先级以及发送端的缓存情况为接收端分配时隙资源,以便可以通过所分配的时隙资源来处理第一待处理数据包。
其中,时隙资源可以包括上行时隙资源和下行时隙资源。下行时隙资源可以为从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主站到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各个从站的无线链路资源;上行时隙资源可以为从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各个从站到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主站的无线链路资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发送端为主站时,预设的调度时刻则可以为下行调度时刻,接收端则可以为从站,则当下行调度时候到达时,可以令主站为从站分配下行时隙资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发送端为接入主站的从站时,预设的调度时刻则可以为上行调度时刻,接收端则可以为主站,则当上行调度时候到达时,可以令从站为主站分配上行时隙资源。
步骤S102,令所述发送端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完成基于所述接收端的优先级的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时隙资源。进一步地,在为接收端分配了时隙资源之后,则可以利用所分配的时隙资源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在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了时隙资源之后,可以进一步令发送端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完成基于接收端的优先级的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
例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了时隙资源之后,可以进一步令发送端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并基于接收端的优先级的队列数据完成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其中,所得到的待发送的数据包可以包括管理帧数据和控制帧数据,当第一待处理数据包中存在待新传的数据时,待发送的数据包则还可以包括待新传的数据帧;当第一待处理数据包中存在待重传的数据帧时,待发送的数据包则还可以包括待重传的数据帧。
步骤S103,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以及为接收端分配了时隙资源。进一步地,为接收端分配了时隙资源则说明可以通过所分配的时隙资源来传输待发送的数据包。因此,在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之后,可以令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以便可以通过时隙资源来传输待发送的数据包。
步骤S104,令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发送端的缓冲区大小不同,缓冲区大小不同则每次所能传输的数据大小则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送端的缓存区大小可能无法一次性将待发送的数据包一次性传输完成,需要根据缓冲区大小来进行组包分片操作,因此,当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之后,可以令发送端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步骤S105,待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后,令所述接收端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所述接收端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之后,可能会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数据不能完全被接收端接收,也可能会出现数据传输中断的现象。因此,为了确保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的数据可以被接收端顺利接收,可以在接收端接收到待发送的数据包之后,进一步地令接收端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接收端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发送端反馈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以便可以令发送端了解所发送的数据是否已经被接收端顺利接收以及确定是否存在需要重传的数据。其中,当发送端为主站时,接收端可以为从站,且接收端的个数可以为至少一个,预设的调度时刻可以为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可以为上行调度时刻;当发送端为从站时,接收端可以为主站,且发送端的个数可以为至少一个,预设的调度时刻可以为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可以为下行调度时刻。
确认状态计分板可以记录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步骤S106,判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当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之后,接收端可以在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接收端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发送端反馈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因此,可以通过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的确认帧来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经被接收端接收完毕。
例如,可以通过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的确认帧来判断是否存在需要重传的数据帧来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经被接收端接收完毕。
若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接收端接收完毕,则可以执行步骤S108。若待发送的数据包存在未被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则可以执行步骤S109。
步骤S107,令所述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接收端的逻辑链路控制层。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的确认帧来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经被接收端接收完毕。若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接收端接收完毕,则说明不存在待重传的数据,则可以令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接收端的逻辑链路控制层。
步骤S108,令所述发送端依据所述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帧来创建重传队列,并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放入所创建的重传队列。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的确认帧来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经被接收端接收完毕。若待发送的数据包存在未被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则说明可能存在传输失败需要进行重传的数据。因此,在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存在未被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时,可以令发送端依据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帧来创建重传队列,并令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未被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放入所创建的重传队列,以便可以令发送端依据当前的队列数据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
步骤S109,令所述发送端依据当前的队列数据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在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存在未被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时,可以令发送端依据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帧来创建重传队列,并令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未被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放入所创建的重传队列。进一步地,当发送端创建了重传队列之后,则说明当前待处理的数据可以包括待重传的数据、管理帧数据以及控制帧数据,除此之外,当前待处理的数据可能还存在待新传的数据,则可以令发送端依据当前的队列数据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因此,第二待处理数据包可以包括待重传的数据、管理帧数据、控制帧数据以及待新传的数据。
步骤S110,令所述发送端根据预设的自动重传流程维护的发送窗、重传队列以及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包,确定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作为待发送的数据包。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令发送端依据当前的队列数据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在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之后,则可以依据第二待处理数据包来重新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因此,在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之后,可以令发送端根据预设的自动重传流程维护的发送窗、重传队列以及第二待处理数据包,确定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作为待发送的数据包,并可以返回执行前述介绍的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的操作,直至将待发送的数据完全发送至接收端,并确认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接收端接收完毕。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返回执行前述介绍的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的操作之后,若所确定的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中存在新传队列中的数据帧,为了避免超时仍未调度数据,造成时隙资源浪费,则可以令发送端对每个待新传的数据帧依次启动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待接收端收到发送端再次发送的数据包之后,可以令接收端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同时令接收端根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的情况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并令接收端在维护完确认状态计分板之后重新给缓存队列排序;当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则可以再令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计分板的信息,将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组成确认帧发送给发送端;若确定发送端收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帧,则可以令发送端将所收到的确认帧中确认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丢弃,并可以令发送端将所收到的确认帧中确认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其中,预设的第一阈值可以设置为1;预设的第二阈值可以设置为0;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可以为已经被所述接收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数据包可以为未被接收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
基于此,若确定发送端在第一定时器超时仍未收到状态标记为1的数据包,则可以令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来冲刷缓存队列;若确定发送端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后仍没有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帧,则说明接收端还没给发送端反馈信息,则可以令发送端重新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给接收端以要求接收端尽快回复确认帧给发送端;其中,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的时间周期依据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调度时间周期来设置。
例如,当发送端为主站时,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调度周期设置一般与有多少个接入主站的从站相关,例如,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调度周期设置为5ms时,则第一定时器的时间周期可以设置在尽量在5ms都轮到每个从站进行调度。例如,当发送端为主站,接收端为从站,接入主站的从站有32个,且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调度周期设置为5ms时,则第一定时器的时间周期则可以设置为ms。
第二定时器可以在启动第一定时器之后的1ms之后启动。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当需要在一些点对多点的私有的网桥系统中实现科学调度主站和从站之间的数据流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科学调度数据流,以使得主站和从站之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业务功能和分片功能的数据流处理。
由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发送端的数据芯片可以将待处理的数据包发送至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接下来介绍该过程,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S201,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模块生成待处理的数据。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发送端的数据芯片可以用来处理待处理的数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数据芯片中可以包括数据重组帧模块。因此,当需要处理待处理的数据时,可以利用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模块生成待处理的数据。
例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模块生成MPDU(management protocol data unit,两个对等的MAC实体之间的数据交换单元)。其中,所生成的MPDU则可以为待处理的数据。
步骤S202,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模块将所生成的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存入与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对应的数据队列后,再通过所述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进行射频转换得到第一待处理数据包。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模块可以生成待处理的数据包。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数据包可以对应不同的数据队列;因此,当生成待处理的数据之后,可以将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模块将所生成的待处理的数据存入与待处理的数据对应的数据队列中后,再通过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进行射频转换得到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其中,数据队列可以包括新传队列、控制帧队列和管理帧队列。
例如,若待处理的数据包中包括待新传的数据,则可以把待处理的数据包存入发送端的新传队列中;若待处理的数据包中包括待重传的数据,则可以把待处理的数据包存入发送端的重传队列中。
由上述介绍可知,接收端可以向发送端反馈数据包的确认帧,进一步地,当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帧中包括需要重传的数据包时,数据队列还可以包括重传队列;则发送端的数据芯片将待处理的数据发送至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进行射频转换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
(1)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依据接收端反馈的确认帧中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生成待重传的数据帧;
(2)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将所生成的待重传的数据帧存入到重传队列中后,再通过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进行射频转换得到第一待处理数据包。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当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调度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令发送端的数据芯片将待处理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的无线网络芯片,以便可以更好地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并通过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来传输待处理的数据包。
基于上述数据面调度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面调度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前述介绍的数据面调度方法。其中,如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面调度系统可以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为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主站也可以为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从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可以包括主站和至少一个从站。当发送端为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主站,则接收端可以为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从站,当接收端为从站时,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流的处理流程可以如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站可以包括数据芯片,数据芯片可以用来处理数据,因此,主站的数据芯片的数据重组帧模块生成待处理的数据,并将所生成的待处理的数据存入与待处理的数据对应的数据队列中后,再通过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进行射频转换得到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到达时,主站可以为目标从站分配时隙资源。例如,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到达时,主站可以依据目标从站的优先级以及主站的缓存情况来为目标从站分配时隙资源。其中,时隙资源可以包括上行时隙资源和下行时隙资源,下行时隙资源可以为从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主站到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各个从站的无线链路资源;上行时隙资源可以为从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各个从站到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主站的无线链路资源。
目标从站可以为接入主站的各个从站中的优先级最高的一个从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站中可以预先设定关于不同类型的数据的优先级;
例如,语音业务的优先级可以设置为最高级别的优先级;视频业务的优先级的级别可以设置为仅次于语音业务的优先级的级别;数据类的业务,例如,浏览网页、从网站下资料等的数据类的优先级的级别可以设置为仅次于视频业务的优先级的级别;其他业务的优先级的级别可设置为仅次于数据类的业务的优先级的级别;而接入主站的各个从站的优先级,在各个从站接入主站的时就已经确定了各个从站的优先级。
在为目标从站分配好下行时隙资源之后,主站可以依据所分配的下行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基于目标从站的优先级完成对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站的队列可以包括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新传队列以及重传队列。则主站的队列数据可以包括管理帧队列数据、控制帧队列数据、新传队列数据以及重传队列数据。
例如,主站可以基于目标从站的优先级,在接入主站的众多从站中确定一个优先级最高的从站作为目标从站。进一步地,在为目标从站分配好下行时隙资源之后,主站可以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所分配的下行时隙资源中;
而主站则可以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目标从站;待目标从站接收到待发送的数据包后,目标从站则可以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到达时,目标从站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主站反馈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若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目标从站接收完毕,则目标从站可以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目标从站的逻辑链路控制层;若待发送的数据包存在未被目标从站接收的数据帧,则主站可以依据目标从站发送的确认帧来创建重传队列,主站可以将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未被目标从站接收的数据帧放入所创建的重传队列;主站可以依据当前的队列数据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在主站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之后,主站还可以根据预设的自动重传流程维护的发送窗、重传队列以及第二待处理数据包,确定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作为待发送的数据包,并且所述主站可以在再次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之后,继续执行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的操作,直至主站将待发送的数据完全发送至目标从站,并确认主站所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目标从站接收完毕。
例如,图3示例了一种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下行正常数据业务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下行调度时刻到达时,主站的数据芯片可以根据接入主站的各个从站的优先级以及主站的缓存状态来为各个从站分配时隙资源;主站的链路层则可以根据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发送窗口状态以及BA帧(即确认帧)的反馈状态给从站,并可以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包组包来准备发送给从站;其中,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可以包括要发送的数据帧1、数据帧2以及管理帧1、管理帧2、控制帧1;其中,控制帧1中又包括有BA帧(即确认帧);同时主站还可以针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启动定时器1和定时器2;其中,定时器1和定时器2的时间设置可以参考各个从站与主站之间的调度时间周期来设置。
例如,从站和主站之间的调度时间周期为5ms时,接入主站从站共有5个时,则每个从站的定时器1和定时器2的时间周期设置为1ms;
从站在收到主站发送的数据包之后,可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同时还可以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情况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例如,
从站接收到了主站发送的数据帧1和数据帧2,则从站将数据帧1和数据帧2的接收情况同步到确认状态计分板上,并在维护完确认状态计分板之后重新给缓存队列排序;当下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主站的数据芯片可以再根据接入主站的各个从站的优先级和主站的缓存状态来继续为各个从站分配时隙资源;主站的链路层则可以再次根据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发送主站的窗口状态以及BA帧反馈状态给从站,并可以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包组包来准备发送给从站,同时还可以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继续启动定时器1和定时器2;
例如,主站可以判断是否有产生重传队列,且可以确认重传队列中是否存在需要重传的数据帧,同时还需要确认新传数据队列中是否有需要发送的数据帧,以便可以将需要重传的数据帧以及需要新传的数据帧组包成数据包发送给从站。从站在收到主站再次发送的数据包之后,可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块放入缓存队列,同时可以根据所接收数据块的情况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例如,从站在第一次接收主站发送的数据包的时候,未能接收到主站发送的数据帧1和数据帧2,则从站可以将数据帧1和数据帧2的接收情况同步到确认状态计分板上,并在维护完确认状态计分板之后重新给缓存队列排序。
当上行调度时刻到达时,说明从站可以给主站发送反馈信息,则从站可以根据确认状态计分板的信息,将主站所发送的各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组成BA帧(即确认帧)发送给主站;例如,从站若确认数据帧3、数据帧4以及数据帧5已收到,而数据帧1和数据帧2未收到,则可以将已收到的数据帧的状态标记为1,未收到的数据帧的状态标记为0。
主站可以根据是否收到从站发送BA帧以及定时器1的情况来处理数据:
例如,1)若主站确定收到从站反馈的BA帧,则主站可以根据BA帧的情况将BA帧确认为1的MPDU(数据包)丢弃,并对BA帧确认为0的数据帧进行重传;
2)若定时器1超时,主站仍未收到为1的MPDU,则主站则可以向从站发送BAR(确认帧的状态报告)来冲刷缓存队列;
3)若主站在定时器2超时后仍没有收到从站发送的BA帧,则主站可以重新发送BAR(确认帧的状态报告)给从站以要求从站尽快回复BA帧。
当下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主站的数据芯片可以再次根据接入主站的各个从站的优先级以及主站的缓存状态来继续为各个从站分配时隙资源;主站的链路层则可以根据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发送窗口状态以及BA帧的反馈状态给从站,并可以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包组包来准备发送给从站;其中,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可以包括要发送的数据帧1、数据帧2以及管理帧1、管理帧2、控制帧1;其中,控制帧1中可以包括有BA帧;同时主站还可以针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启动定时器1和定时器2;其中,定时器1和定时器2的时间设置可以参考各个从站与主站之间的调度时间周期来设置。例如,从站和主站之间的调度时间周期为5ms时,接入主站从站共有5个时,则每个从站的定时器1和定时器2的时间周期设置为1ms;
例如,主站确认需要新传的数据帧为数据帧6、数据帧7以及数据帧8,而数据帧1和数据帧2需要重传,则可以将数据帧1和数据帧2和数据帧6、数据帧7以及数据帧8、管理帧1、管理帧2以及控制帧1组成一个数据包发送给从站。
从站在收到主站再次发送的数据块之后,可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同时可以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情况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例如,从站已接收到主站发送的数据帧1、数据帧2、数据帧6、数据帧7以及数据帧8,则从站可以将数据帧1、数据帧2、数据帧6、数据帧7以及数据帧8的接收情况同步到确认状态计分板上,并在维护完确认状态计分板之后重新给缓存队列排序;
当上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说明从站可以在此给主站发送信息,则从站可以根据确认状态计分板的信息,将主站所发送的各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组成BA帧发送给主站:例如,从站若确认数据帧1、数据帧2、数据帧6、数据帧7以及数据帧8已收到,则可以将已收到的数据帧的状态标记为1,将未收到的数据帧的状态标记为0。
主站可以根据是否收到从站发送BA帧以及定时器1的情况继续处理数据:
例如,
1)若主站确定收到从站反馈的BA帧,则主站可以根据BA帧的情况将BA帧确认为1的MPDU丢弃,并对BA帧确认为0的数据进行重传;
2)若定时器1超时,主站仍未收到为1的MPDU,则主站则可以向从站发送BAR(确认帧的状态报告)来冲刷缓存队列;
3)若主站在定时器2超时后仍没有收到从站发送的BA帧,则可以重新发送BAR(确认帧的状态报告)给从站以要求从站尽快回复BA帧。
如此循环,直至主站已经将需要重传和新传的数据均已发送给从站,并且各个从站也已经确认收到主站发送的数据并已经给主站反馈BA帧。
当发送端为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从站,则接收端可以为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主站,当接收端为主站时,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流的处理流程可以如下所述:
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到达时,主站可以为目标从站分配下行时隙资源,并通过广播帧向目标从站下发调度信息;其中,目标从站可以为接入主站的各个从站中优先级最高的一个从站;其中,广播帧可以为Beacon帧。
当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收到主站的调度信息的目标从站的数据芯片的链路层可以根据调度信息以及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将窗口状态以及确认帧反馈状态组成待发送的数据包上报给主站。其中,若待发送的数据包中包括待新传的数据帧,则目标从站可以依次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启动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待主站收到目标从站发送的数据包后,主站可以将所接收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中,同时主站可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及重排缓存队列;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主站可以再次为目标从站的分配时隙资源,并可以通过广播帧向所述目标从站下发调度信息;在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收到主站的调度信息的目标从站的数据芯片的链路层可以再次根据调度信息以及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并可以将窗口状态以及确认帧反馈状态组成待发送的数据包上报给主站;其中,若待发送的数据包中仍包括待新传的数据帧,则目标从站可以再次依次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待主站再次收到目标从站发送的数据包后,主站可以将所接收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中,同时主站可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及重排缓存队列;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主站可以根据确认状态计分板的信息,将所接收的各个数据包的状态组成确认帧发送给目标从站;若目标从站收到主站反馈的确认帧,则目标从站可以根据主站反馈的确认帧的情况,将确认帧中确认为已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并可以对确认帧中确认为未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重传;若目标从站在第一定时器超时仍未收到为确认为已收到的数据包的确认帧,则目标从站可以向主站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来冲刷缓存队列;若目标从站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后仍没有收到主站发送的确认帧,则目标从站可以重新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给主站以要求主站尽快反馈确认帧;待主站再次向目标从站反馈确认帧之后,目标从站可以再次执行根据主站反馈的确认帧的情况,将确认帧中确认为已收到的数据包丢弃的操作,直至目标从站已经将需要重传和新传的数据帧均已发送给主站,并且主站也已经确认收到目标从站发送的所有数据并已经给目标从站反馈确认帧。
例如,图4示例了一种点对多点的网桥系统的上行正常数据业务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
当下行调度时刻到达时,主站根据接入主站的各个从站的优先级以及主站的缓存状态为各个从站分配时隙资源,并可以通过广播帧向各个从站下发调度信息;当上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收到主站的调度信息的从站的数据芯片的链路层可以根据调度信息以及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将窗口状态以及BA帧反馈状态组成数据包上报给主站;同时从站还可以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启动定时器1和定时器2;例如,从站可以将控制帧1、管理帧1、管理帧2、BSR、以及需要新传的数据帧1和数据帧2组成一个数据包发送给主站。
主站在收到从站发送的数据块后,可以将所接收的数据块放入缓存队列中,同时可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及重排缓存队列;当下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主站可以根据接入主站的各个从站的优先级、缓存状态再次为各个从站分配时隙资源,并可以通过广播帧向各个从站下发调度信息;当上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收到主站的调度信息的从站的数据芯片的链路层可以根据调度信息以及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将窗口状态以及BA反馈状态组成数据包上报给主站;同时从站还可以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启动定时器1和定时器2;
例如,从站可以将控制帧1、管理帧1、管理帧2、BSR、以及需要新传的数据帧1、数据帧2、数据帧3、数据帧4以及数据帧5组成一个数据包发送给主站。其中,新传队列可能存在数据帧1、数据帧2、数据帧3、数据帧4、数据帧5、数据帧6、数据帧7、数据帧8以及数据帧9需要新传,但是一次只能传数据帧1、数据帧2、数据帧3、数据帧4以及数据帧5,剩余数据帧6-数据帧9等待下次新传。
主站在收到从站发送的数据块后,可以将所接收的数据块放入缓存队列中,同时可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及重排缓存队列。当上行调度时刻到达时,主站可以根据确认状态计分板的信息,将所接收的各个数据块的状态组成BA帧发送给从站;从站可以根据是否收到主站发送BA帧以及定时器1的情况来处理数据:
例如,1)若从站确定收到主站反馈的BA帧,则从站可以根据BA帧的情况将BA帧确认为1的MPDU丢弃,并对BA帧确认为0的数据进行重传;
2)若定时器1超时,从站仍未收到为1的MPDU,则从站则可以向主站发送BAR(确认帧的状态报告)来冲刷缓存队列;
3)若从站在定时器2超时后仍没有收到主站发送的BA帧,则可以重新发送BAR(确认帧的状态报告)给主站以要求主站尽快回复BA帧。
当下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主站根据接入主站的各个从站的优先级、缓存状态为各个从站分配时隙资源,并可以通过广播帧向各个从站下发调度信息;当上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收到主站的调度信息的从站的数据芯片的链路层可以根据调度信息以及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将窗口状态以及BA反馈状态组成数据包上报给主站;同时从站还可以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启动定时器1和定时器2;例如,从站可以将控制帧1、管理帧1、管理帧2、BSR、以及需要新传的数据帧6-数据帧9组成一个数据包发送给主站。主站在收到从站发送的数据块后,可以将所接收的数据块放入缓存队列中,同时可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及重排缓存队列。
从站可以根据是否收到主站发送BA帧以及定时器1的情况来继续处理数据:
例如,1)若从站确定收到主站反馈的BA帧,则从站可以根据BA帧的情况将BA帧确认为1的MPDU丢弃,并对BA帧确认为0的数据进行重传;
2)若定时器1超时,从站仍未收到为1的MPDU,则从站则可以向主站发送BAR(确认帧的状态报告)来冲刷缓存队列;
3)若从站在定时器2超时后仍没有收到主站发送的BA帧,则可以重新发送BAR(确认帧的状态报告)给主站以要求主站尽快回复BA帧。
如此循环,直至从站已经将需要重传和新传的数据均已发送给主站,并且主站也已经确认收到从站发送的数据并已经给从站反馈BA帧。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面调度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数据面调度装置与上文描述的数据面调度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面调度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数据面调度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操作单元101,用于当预设的调度时刻到达时,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时隙资源;
第二操作单元102,用于令所述发送端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完成基于所述接收端的优先级的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
第三操作单元103,用于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
第四操作单元104,用于令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第五操作单元105,用于待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后,令所述接收端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所述接收端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判断单元106,用于判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
第六操作单元107,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106的执行结果为确定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则令所述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接收端的逻辑链路控制层。
从以上介绍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需要在一些点对多点的私有的网桥系统中实现科学调度主站和从站之间的数据流时,不同的接收端的优先级及缓存情况不同,则不同的接收端所需要的时隙资源不同,因此,当预设的调度时刻到达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时隙资源;以便可以令发送端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完成基于接收端的优先级的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以便可以令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发送端的缓冲区大小不同,每次能传输的数据也就不同,因此,在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之后,发送端一次性可能不能完全传输万待发送的数据,因此,在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之后,可以令发送端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待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后,为了更好地确定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是否能被接收端接收,可以令接收端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接收端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发送端反馈对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并进一步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被接收端接收完毕;若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接收端接收完毕,则可以令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接收端的逻辑链路控制层,从而实现科学调度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的数据流。由此可见,当需要在一些点对多点的私有的网桥系统中实现科学调度主站和从站之间的数据流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有效地实现科学调度数据流,以使得主站和从站之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业务功能和分片功能的数据流处理。
其中,上述数据面调度装置所包含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处理流程,可以参照前文数据面调度方法部分相关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面调度装置可应用于数据面调度设备,如终端:手机、电脑等。可选的,图6示出了数据面调度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参照图6,数据面调度设备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至少一个存储器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信总线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过通信总线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存储器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等,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可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实现前述终端数据面调度方案中的各个处理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存储有适于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实现前述终端在数据面调度方案中的各个处理流程。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数据面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预设的调度时刻到达时,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时隙资源;
令所述发送端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完成基于所述接收端的优先级的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
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
令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待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后,令所述接收端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所述接收端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判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
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则令所述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接收端的逻辑链路控制层;
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存在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则令所述发送端依据所述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帧来创建重传队列,并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放入所创建的重传队列;
令所述发送端依据当前的队列数据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
令所述发送端根据预设的自动重传流程维护的发送窗、重传队列以及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包,确定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作为待发送的数据包,并返回执行所述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的操作,直至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完全发送至所述接收端,并确认所述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
若所述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中存在新传队列中的数据帧,则令所述发送端对每个待新传的数据帧依次启动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待所述接收端收到所述发送端再次发送的数据包之后,令所述接收端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同时令所述接收端根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的情况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并令所述接收端在维护完确认状态计分板之后重新给缓存队列排序;
当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则令所述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计分板的信息,将所述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组成确认帧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若确定所述发送端收到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帧,则令所述发送端将所收到的确认帧中确认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丢弃,并令所述发送端将所收到的确认帧中确认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其中,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为已经被所述接收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数据包为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
其中,
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时间周期依据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调度时间周期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处理包的生成过程,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模块生成待处理的数据,并将所生成的待处理的数据存入与所述待处理的数据对应的数据队列中后,再通过所述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进行射频转换得到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队列包括新传队列、控制帧队列和管理帧队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帧中包括需要重传的数据包时,所述数据队列还包括重传队列;
则所述第一待处理数据包的生成过程,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数据芯片中的数据重组帧依据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帧中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生成待重传的数据帧;将所生成的待重传的数据帧存入到所述重传队列中后,再通过所述发送端的无线网络芯片进行射频转换得到第一待处理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仍未收到状态标记为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则令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来冲刷缓存队列;
若确定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仍没有收到所述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帧,则令所述发送端重新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给所述接收端以要求所述接收端尽快回复确认帧给所述发送端;
其中,
所述第二定时器在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之后的1ms之后启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送端为主站时,所述接收端为从站,且所述接收端的个数为至少一个,所述预设的调度时刻为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所述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为上行调度时刻;
当所述发送端为从站时,所述接收端为主站,且所述发送端的个数为至少一个,所述预设的调度时刻为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所述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为下行调度时刻。
6.一种数据面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面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面调度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当所述发送端为主站,所述接收端为从站时,
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所述主站为目标从站分配时隙资源,其中,所述目标从站为接入所述主站的各个从站中的优先级最高的一个从站;
所述主站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基于所述目标从站的优先级完成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主站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
所述主站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从站;
待所述目标从站接收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后,所述目标从站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所述目标从站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所述主站反馈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目标从站接收完毕,则所述目标从站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目标从站的逻辑链路控制层;
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存在未被所述目标从站接收的数据帧,则所述主站依据所述目标从站发送的确认帧来创建重传队列,并所述主站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未被所述目标从站接收的数据帧放入所创建的重传队列;
所述主站依据当前的队列数据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
所述主站根据预设的自动重传流程维护的发送窗、所述重传队列以及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包,确定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作为待发送的数据包,并再次执行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的操作,直至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完全发送至所述目标从站,并确认所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目标从站接收完毕;
当所述发送端为从站,所述接收端为主站时,
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所述主站为所述目标从站分配时隙资源,并通过广播帧向所述目标从站下发调度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从站为接入所述主站的各个从站中优先级最高的一个从站;
当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到达时,收到所述主站的调度信息的目标从站的数据芯片的链路层根据调度信息以及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将窗口状态以及确认帧反馈状态组成待发送的数据包上报给所述主站;其中,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包括待新传的数据帧,则所述目标从站依次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启动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待所述主站收到所述目标从站发送的数据包后,所述主站将所接收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中,同时所述主站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及重排缓存队列;
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所述主站再次为所述目标从站的分配时隙资源,并通过广播帧向所述目标从站下发调度信息;
在预设的上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收到所述主站的调度信息的目标从站的数据芯片的链路层再次根据调度信息以及队列数据的缓存状况,并将窗口状态以及确认帧反馈状态组成待发送的数据包上报给所述主站;其中,若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仍包括待新传的数据帧,则所述目标从站再次依次对每个新传的数据帧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
待所述主站再次收到所述目标从站发送的数据包后,所述主站将所接收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中,同时所述主站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及重排缓存队列;
当预设的下行调度时刻再次到达时,所述主站根据确认状态计分板的信息,将所接收的各个数据包的状态组成确认帧发送给所述目标从站;
若所述目标从站收到所述主站反馈的确认帧,则所述目标从站根据所述主站反馈的确认帧的情况,将确认帧中确认为已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并对确认帧中确认为未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从站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仍未收到为确认为已收到的数据包的确认帧,则所述目标从站向所述主站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来冲刷缓存队列;
若所述目标从站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仍没有收到所述主站发送的确认帧,则所述目标从站重新发送确认帧的状态报告给所述主站以要求所述主站尽快反馈确认帧;
待所述主站再次向所述目标从站反馈确认帧之后,所述目标从站再次根据所述主站反馈的确认帧的情况,将确认帧中确认为已收到的数据包丢弃的操作,直至所述目标从站已经将需要重传和新传的数据帧均已发送给所述主站,并且所述主站也已经确认收到所述目标从站发送的所有数据并已经给所述目标从站反馈确认帧。
8.一种数据面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操作单元,用于当预设的调度时刻到达时,令发送端为接收端分配时隙资源;
第二操作单元,用于令所述发送端依据所分配的时隙资源和第一待处理数据包,完成基于所述接收端的优先级的队列数据的组包分片操作,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
第三操作单元,用于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
第四操作单元,用于令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设置的缓冲区大小和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进入发数据包流程以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第五操作单元,用于待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后,令所述接收端依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维护确认状态记分板,并在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所述接收端通过预设的确认帧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
第六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执行结果为确定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则令所述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记分板将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接收端的逻辑链路控制层;
第七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存在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时,令所述发送端依据所述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帧来创建重传队列,并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帧放入所创建的重传队列;
第八操作单元,用于令所述发送端依据当前的队列数据确定第二待处理数据包;
第九操作单元,用于令所述发送端根据预设的自动重传流程维护的发送窗、重传队列以及所述第二待处理数据包,确定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作为待发送的数据包,并返回执行所述令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塞入时隙资源中的操作,直至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完全发送至所述接收端,并确认所述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包均已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完毕;
第十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待处理数据包中存在新传队列中的数据帧时,令所述发送端对每个待新传的数据帧依次启动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
第十一操作单元,用于待所述接收端收到所述发送端再次发送的数据包之后,令所述接收端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同时令所述接收端根据所接收的数据包的情况来维护确认状态计分板;并令所述接收端在维护完确认状态计分板之后重新给缓存队列排序;
第十二操作单元,用于当预设的反向调度时刻到达时,令所述接收端根据确认状态计分板的信息,将所述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组成确认帧发送给所述发送端;
第十三操作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发送端收到所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帧时,令所述发送端将所收到的确认帧中确认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丢弃,并令所述发送端将所收到的确认帧中确认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其中,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数据包为已经被所述接收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状态标记为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数据包为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
其中,
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时间周期依据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调度时间周期来设置。
9.一种数据面调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数据面调度方法的步骤。
CN202410139322.8A 2024-02-01 2024-02-01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7675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9322.8A CN117675723B (zh) 2024-02-01 2024-02-01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9322.8A CN117675723B (zh) 2024-02-01 2024-02-01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5723A CN117675723A (zh) 2024-03-08
CN117675723B true CN117675723B (zh) 2024-04-05

Family

ID=90066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39322.8A Active CN117675723B (zh) 2024-02-01 2024-02-01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57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55926B (zh) * 2024-03-25 2024-07-09 广州天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的数据面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955927B (zh) * 2024-03-27 2024-05-31 广州天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8018629B (zh) * 2024-04-07 2024-05-31 广州天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的数据流分片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476A (zh) * 2008-12-08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微波数据的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26822A (zh) * 2017-09-11 2017-12-0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无线网络中免开销的资源再分配方法
CN108055115A (zh) * 2018-01-08 2018-05-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分布式tdma协议中的时隙组调度方法
CN109962760A (zh) * 2019-04-09 2019-07-02 湖南智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无线tdma自组网的业务调度方法
CN112398597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969235A (zh) * 2019-12-12 2021-06-15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16155456A (zh) * 2023-02-10 2023-05-23 北京环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自组网的自动请求重传方法
CN117335941A (zh) * 2023-10-27 2024-01-02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tdma协议的时隙分配算法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476A (zh) * 2008-12-08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微波数据的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26822A (zh) * 2017-09-11 2017-12-0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无线网络中免开销的资源再分配方法
CN108055115A (zh) * 2018-01-08 2018-05-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分布式tdma协议中的时隙组调度方法
CN109962760A (zh) * 2019-04-09 2019-07-02 湖南智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无线tdma自组网的业务调度方法
CN112398597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969235A (zh) * 2019-12-12 2021-06-15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16155456A (zh) * 2023-02-10 2023-05-23 北京环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自组网的自动请求重传方法
CN117335941A (zh) * 2023-10-27 2024-01-02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tdma协议的时隙分配算法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5723A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675723B (zh)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JP7004338B2 (ja) Ttiバンドリングによる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の強化
CN101572597B (zh) 无线通讯系统的同步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1911569B (zh) 一种操作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和装备
US8611417B2 (en) Using decoding progress to adapt transmission rate in a multicast transmission
CN110830177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347782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21213203A1 (zh) 一种harq-ack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JP2004135301A (ja) 制御メッセージを用いたデータ通信の方法
WO2010111853A1 (zh) 增强型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中的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WO2012130094A1 (zh) 一种用于帧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43731A1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032018A1 (zh)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378953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与装置
CN101197643A (zh) 一种数据上传和接收的方法、及终端、基站和系统
CN108781135B (zh) 物联网的传输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3618694A (zh) 基于数字无线电窄带系统的r2udp协议设计
EP3900243B1 (en) Harq rtt timer adjustment for multi-tb scheduling
CN116391412A (zh) 用于mbs传输的harq操作方法与设备
US92466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ling transmission st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7733589A (zh) 自组网自动重传请求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18086707A1 (en) Feedback based flexible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contention-based urllc transmission
CN11393883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014432A (zh) 下行链接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CN103548316A (zh) 一种用于帧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