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9486A -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19486A CN117419486A CN202210811096.4A CN202210811096A CN117419486A CN 117419486 A CN117419486 A CN 117419486A CN 202210811096 A CN202210811096 A CN 202210811096A CN 117419486 A CN117419486 A CN 1174194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 exchange
- exchange assembly
- plate
- in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8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61 M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9—Pumping down refrigerant from one part of the cycle to another part of the cycle, e.g. when the cycle is changed from cooling to heating, or before a defrost cycle is star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换热组件包括不连通的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换热组件包括热容部,热容部与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不连通;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相邻换热板之间形成板间通道:第一板间通道、第二板间通道、第三板间通道;至少有一个第一板间通道与第二板间通道相邻设置,相邻设置的第一板间通道与第二板间通道之间的换热板包括导热材料;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相邻设置,相邻设置的第一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之间的换热板包括导热材料;至少有一个第二板间通道与第三板间通道相邻设置,相邻设置的第二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之间的换热板包括导热材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及带该换热组件的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换热组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热管理系统,如家用热管理系统或者车用热管理系统或者商用热管理系统,及其他需要散热或加热的热管理系统。换热组件对热管理系统的能效存在不小的影响,如何提高热管理系统的综合能效,或者说如何使热量或冷量利用的更加合理,获得更加理想或舒适的效果,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努力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组件,能使热管理系统的综合能效相对较高。
一种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在所述换热组件内不连通,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热容部,所述热容部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不连通,所述热容部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不连通;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相邻换热板之间形成板间通道,所述板间通道包括第一板间通道、第二板间通道、第三板间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所述第一板间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所述第二板间通道,所述第三板间通道为所述热容部的一部分;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二板间通道相邻设置,所述相邻设置的第一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二板间通道之间的换热板包括导热材料;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相邻设置,所述相邻设置的第一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之间的换热板包括导热材料;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相邻设置,所述相邻设置的第二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之间的换热板包括导热材料。
同时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系统和冷却液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换热器、至少一个流路控制装置、对外换热器及至少一个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如上所述;所述冷媒系统包括所述压缩机、所述节流元件、所述换热组件的第二流体流道部分;所述冷却液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泵、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组件的第一流体流道部分;所述热管理系统在运行时,所述热容部的热容介质能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所述热容部的热容介质能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冷媒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冷媒能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通过在换热组件上设置热容部,使热管理系统能在热容部存储热容介质,在运行时时能通过热容介质存储一定的能量,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通过热容部的能量给热管理系统提供热量或冷量,可以减少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时间,从而提高综合能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换热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换热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换热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换热组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图3或图4中的换热主体部的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换热组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主体部分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换热组件的主视图,图8是图7所示换热组件的B-B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换热组件的C-C的剖视示意图,图10是图7所示换热组件的D-D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是图7所示换热组件的换热板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换热组件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换热组件的H-H向的剖视示意图;图14是图12所示换热组件的I-I向的剖视示意图,图15是图12所示换热组件的J-J的剖视示意图,图16是图12所示换热组件的L-L的剖视示意图,图17、图18是该换热组件的换热板的示意图;
图19是换热组件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0是该换热组件的示意图;图21是图该换热组件的F-F的剖视示意图,图22是图20所示换热组件的E-E的剖视示意图,图23是该换热组件的第一板的两个方向的示意图,图24是该换热组件的第二板的示意图,图25是该换热组件的第三板的示意图;
图26是图3或图4中的换热主体部的又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27是一种热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10压缩机,101热容部,102壳体,103保温部,107进料部,108堵头,11第二换热组件,12节流元件,13第一换热组件,14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1第一接口,142第二接口,143第三接口,144第四接口,15第一流路控制装置,151第一连接口,152第二连接口,153第三连接口,154第四连接口,201第一流体通道,2010第一板间通道,2011第一接口部,2012第二接口部,2013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一部分,2014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二部分;202第二流体通道,2020第二板间通道,2021第三接口部,2022第四接口部,2023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一部分,2024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二部分,203热容介质,2030第三板间通道,21对外换热器,22换热器,23第二泵,24第一泵,301第一壁部,302第二壁部,303第三壁部,40换热主体部,401第一壁部,402第二壁部,403第三壁部,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3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44,501第一壁部,502第二壁部,503第三壁部,51第一板,511凸部,512环状凸部,513缺口部,52、52’第二板,521凹部,522环状凸部,523缺口部,53第三板,531环状凸部,54收容部,55边板,6、60换热板,601第一孔,602第二孔,603第三孔,604第四孔,605第五孔,606第六孔,61凸部,611配合凸部,62环状凸部,63凹槽,631配合凹部,66第一壁面,67第二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换热组件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可以应用于热管理系统如商用或车辆热管理系统或各种需要进行热量管理的系统如电池的热管理,电器件的热管理等。
本技术方案的换热组件能用于两种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并进行储能,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与第二流体通道在该换热组件内不连通,在换热组件内的能量是对系统有利的情况下,换热组件还包括用于储能的热容部,热容部内可以充填有热容介质,一种是热容介质相对密封地设置于换热组件内,或与系统的储能容器连接;热容部本身也可以蓄热或蓄冷;或者热容介质可以是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一种,在换热组件内设置一个空间作为热容部,这个空间与第一流体通道或第二流体通道其中之一连通,这样热容介质不用预先存储在热容部。热容部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至少其中之一不连通,热容部与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的两者可以都不连通。在具体应用时,热容部的热容介质能与第一流体通道内流通的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热容部的热容介质也能与第二流体通道内流通的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第二流体通道内流通的第二流体能与第一流体通道内流通的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在热容部与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的两者都不连通时,换热组件可以包括热传导相对较好的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本文中定义第一流体通道与热容部之间的能进行换热的壁部为第一壁部,或第一流体通道与热容介质之间的能进行换热的壁部为第一壁部;定义第二流体通道与热容部之间的能进行换热的壁部为第二壁部,或第二流体通道与热容介质之间的能进行换热的壁部为第二壁部;定义第一流体通道与第二流体通道之间的能进行换热的壁部为第三壁部;这样第一流体通道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壁部的一侧,热容部至少有部分位于该第一壁部的另一侧;第二流体通道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壁部的一侧,热容部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壁部的另一侧;第一流体通道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三壁部的一侧,第二流体通道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三壁部的另一侧;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的材料包括导热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铜质材料、钢质材料如不锈钢、或导热的有机材料或复合材料等。
热容介质采用比热容相对较大的材料,热容介质可以选用使用温度范围内会发生相变的材料,也可以是在使用温度范围不发生相变的材料。热容介质的比热容大于等于水的比热容,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第三壁部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第一壁部的导热系数,第三壁部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第二壁部的导热系数。在换热组件内的能量是对系统有利的情况下,换热组件还可以包括保温部,热容部至少大部分位于保温部内侧。换热组件也可以大部分位于保温部内侧,以减少能量的浪费。在换热组件内的能量是对系统不利的情况下,不设置保温部,换热组件的热容部有利于加快热量的传递,以提高能效,换热组件的结构也可以相应调整。
下面介绍换热组件的几种结构,参图1,图1是换热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换热组件内的能量对系统是有利的。这里只是示意出几种流道之间的关系,一些细节结构如进料部、连接部图中未示意。换热组件具有热容部101,热容部101具有热容介质203。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流体通道201、第二流体通道202,第一流体通道201包括第一部分2013与第二部分2014,第一流体通道201的第一部分2013与第二流体通道202相邻设置并能进行热交换,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三壁部303,第三壁部303的内侧是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一部分,第三壁部303的外侧是第二流体通道。第三壁部303的材料采用导热相对较好的材料,这样两者之间能进行相对有效地换热。第二流体通道202与热容介质所在的空间相邻设置并能进行热交换,热容介质203与第二流体通道202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壁部302,第二壁部302的内侧是第二流体通道,第二壁部302的外侧是热容介质203。第二壁部302的材料采用导热相对较好的材料,这样两者之间能进行换热。第一流体通道201的第二部分2014与热容介质所在的空间相邻设置并能进行热交换,热容部101的热容介质203与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二部分2014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壁部301,第一壁部301的内侧是热容介质203,第一壁部301的外侧是第一流体通道第二部分2014。第一壁部302的材料采用导热相对较好的材料,这样两者之间能进行换热。换热组件还具有壳体102,为减少换热组件的能量损失,在壳体外还设置有保温部103。这里壁部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三壁部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壁部的导热系数,所述第一壁部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壁部的导热系数;这样换热组件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首先使两个流道的流体之间进行相对有效地换热,如第一流道是冷却液,第二流道是冷媒,能使冷却液进行较好的换热,达到热管理系统温度管理的要求;在冷媒的热量或冷量充足时,同时使热容部的热容介质储存热量或冷量,在热容部的热容介质储存热量或冷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系统的压缩机等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可以使冷却液与热容部的热容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这样设置,也会使冷却液的温度变化相对温和,使在热量或冷量存在需求时,温度不会急速变化,从而提高舒适度或使电池等温度变化相对平稳。
上面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流道分成两部分,另外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下面是第二流道分成两部分的一种实施方式,参图2,图2是换热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这里同样只示意出几种流道之间的关系,换热组件具有热容部101,在热容部101可以存储有热容介质203。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流体通道201、第二流体通道202,第二流体通道202包括第一部分2023与第二部分2024,第二流体通道202的第一部分2023与第一流体通道201相邻设置并能进行热交换,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三壁部303,第三壁部303的内侧是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一部分,第三壁部303的外侧是第一流体通道。第三壁部303的材料采用导热相对较好的材料,这样两者之间能进行相对有效地换热。第一流体通道201与热容介质所在的空间相邻设置,第一流体能与热容部101的热容介质203进行热交换,热容介质203与第一流体通道201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壁部301,第一壁部301的内侧是第一流体通道,第一壁部301的外侧是热容介质203。第一壁部301的材料采用导热相对较好的材料,这样两者之间能进行换热。第二流体通道202的第二部分2024与热容部相邻设置并能进行热交换,热容介质203与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二部分2024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壁部302,第二壁部302的内侧是热容介质203,第二壁部302的外侧是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二部分2024。第二壁部302的材料采用导热相对较好的材料,这样两者之间能进行换热。换热组件还具有壳体102,为减少换热组件的能量损失,在壳体外还可以设置有保温部103。这里壁部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三壁部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壁部的导热系数,所述第一壁部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壁部的导热系数;这样换热组件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首先使两个流道的流体之间进行相对有效地换热,热容部内的热容介质储存热量或冷量,本实施方式适用于换热组件内的能量对系统是有利的。其余可参上面实施方式,不再复述。
这两个实施方式的换热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至少四个连接部(图中未示出),用于与系统配合连接,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用于第一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具有用于第二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
下面介绍另一实施方式。参图3及图5,图3是换热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换热组件的换热主体部的一种示意图。换热组件包括壳体102、至少一个换热主体部40。换热主体部40能使两种流体进行热交换,换热主体部40具有用于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具有用于第一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具有用于第二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换热主体部40的主要部分位于壳体内,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可以与壳体密封连接,并可以分别有部分露出于所述壳体,以方便系统连接安装;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也可以与接管连通。通过接管与壳体密封连接,接管分别有部分可发露出于所述壳体,以方便连接安装。换热组件包括热容部101、保温部103,保温部103位于壳体102外,以减少热容部等与外部环境热交换的热损失。壳体内充填有热容介质203,具体可以在壳体的一侧设置进料部107,在将热容介质203充进壳体内后,利用堵头108与壳体102密封使所述进料部相对密封;另外也可以通过设置充注口进行。换热主体部至少大部分周围具有热容介质或浸于热容介质,换热主体部的两侧均能与热容介质热交换,如换热主体部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壁部401、第二壁部402;第一壁部401内为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第二壁部402内为第二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或者说第一壁部401能与第一流体、热容介质接触,在系统中使用时,第一流体如冷却液能从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一接口部2011流入换热主体部,在换热主体部与相邻的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二流体如冷媒进行热交换,并从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二接口部2012流出换热主体部,第二流体如冷媒能从第三接口部2021流入换热主体部的第二流体通道,在换热主体部与相邻的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并从第四接口部2022流出换热主体部;同时还能与热容介质热交换,热容介质能吸收原本可能散发到环境中的能量。第二壁部402能与第二流体、热容介质接触,如第二壁部402的内侧为第二流体,第二壁部402的外侧为热容介质,第二流体与热容介质通过第二壁部402间隔并相邻设置;第二流体能与第二壁部402外侧的热容介质热交换。同样,第一壁部401的内侧为第一流体,第一壁部401的外侧为热容介质,第一流体与热容介质通过第一壁部401间隔并相邻设置;这样在换热主体部第一流体也能与第一壁部401外侧的热容介质热交换。换热主体部的其余部位,如存在温差,也能进行热交换。换热主体部内具有第三壁部(图中未示出),第三壁部的一侧为第一流道,另一侧为第二流道。换热组件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换热主体部,如图3,具有三个换热主体部,三个换热主体部大致并联设置,如第一流体分三部分,每一部分与对应的换热主体部连接,第二流体也分三部分,热交换后再并流一起流出。
上面的换热主体部是单流程的,另外,也可以是双流程或多流程的,如图4所示,图4是换热组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与上面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是,换热主体部的流体的流程增加了,其余可参第三实施方式。
换热组件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参图6-图11,图6是换热组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该换热组件的主视图,图8是图7所示换热组件的B-B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换热组件的C-C的剖视示意图,图10是图7所示换热组件的D-D的剖视示意图;图11该换热组件的换热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换热组件包括用于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具有用于第一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具有用于第二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换热组件具有热容部101,具体可以在换热组件的一侧设置进料部107,在将热容介质203充好后,利用堵头108密封;也可以通过设置充注口进行。换热组件具有第一流体通道201、第二流体通道202,第一流体通道201在换热组件与第二流体通道之间相分隔而不连通。具体地,换热组件具有第一板间通道2010、第二板间通道2020、第三板间通道2030,第一流体通道201包括第一板间通道2010,第二流体通道202包括第二板间通道2020,第三板间通道2030用于存储热容介质或用于流通热容介质,是热容部的一部分。至少有一个第一板间通道2010与第二板间通道2020相邻设置,使流经第一板间通道2010的第一流体与流经第二板间通道的第二流体能进行热交换,至少有一个第一板间通道2010与第三板间通道2030相邻设置,使流经第一板间通道2010的第一流体与第三板间通道的热容介质能进行热交换,至少有一个第二板间通道2020与第三板间通道2030相邻设置,使流经第二板间通道2020的第二流体与第三板间通道的热容介质能进行热交换。
换热组件具有多个换热板6,相邻的换热板6结构相同,但相差一个角度,本实施例中相差120度。换热板6具有六个孔,具体包括:第一孔601、第二孔602、第三孔603、第四孔604、第五孔605、第六孔606,六个孔分成三组,本实施例的相邻的两个孔为一组,每组孔之间相差120度,第一孔601、第二孔602为一组,第三孔603、第四孔604为一组,第五孔605、第六孔606为一组,换热板的每个孔均与相邻的换热板的一个孔相对应,从而形成流道。第一孔与第三孔的角度与第二孔与第四孔的角度相同,第一孔与第三孔的距离与第二孔与第四孔的距离相同;第三孔与第五孔的角度与第四孔与第六孔的角度相同,第三孔与第五孔的距离与第四孔与第六孔的距离相同;第一孔与第五孔的角度与第二孔与第六孔的角度相同,第一孔与第五孔的距离与第二孔与第六孔的距离相同。在相邻的换热板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分隔用的凸部61,换热板在六个孔的其中四个孔的周围设置有环状凸部62,第三孔603、第四孔604、第五孔605、第六孔606所在的部位具有向同一方向凸出的环状凸部62,环状凸部62从第一壁面66凸出。本实施方式的凸部61设置在换热板,与环状凸部62凸出的方向相同,另外也可以不同,只要通过相邻的换热板配合实现分隔即可。凸部61与环状凸部62凸出的高度大致相同,与相邻的换热板之间通过焊接实现相对密封,凸部61可以是与换热板一体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单独设置并通过焊接固定在相邻的换热板之间。环状凸部的高度与相邻的换热板之间的间距大致相等。凸部61设置在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相应的板间通道,凸部61至少部分位于该板间通道连通的那一组孔之间,使从这一板间通道流通的流体的行程加长,换热面积增加,使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能相对更好的热交换,凸部61可以是条形的,也可以是曲线形式。参图9及图11,从第一连接部41的接口进来的第一流体,经第二孔602,分别进入相应的第一板间通道2010,由于凸部61,从第二孔602所在的半侧流动,并绕过凸部,经另半侧流向第一孔601。参图10及图11,从第四连接部44的接口进来的第二流体,经一个孔,分别进入相应的第二板间通道2020,由于凸部61,从该孔所在的半侧流动,并绕过凸部,经另半侧流向该组孔的另一孔。热容介质所在的那一层,凸部可以选择设置与否,如热容介质是相对封闭的,可以不要凸部,如果热容介质与系统的储能容器等连通,同样最好设置。凸部可以是与换热板一体的,也可以分体,在换热组件的主体焊接时,经焊接固定。
相邻的换热板之间换热组件具有板间通道,其中的两个孔与该板间通道连通,如图8、图9、图10所示,至少有三层板间通道中有一层是第一流体通道201的一部分,另有一层是第二流体通道202的一部分,还有一层具有热容介质203或用于热容介质的流通,本文中分别定义为:第一板间通道、第二板间通道、第三板间通道。换热组件具有第一壁部401、第二壁部402、第三壁部403,热容部101内的热容介质203与第一流体通道201两者之间通过第一壁部401能实现热传递,第一壁部401的一侧是热容介质203或热容部,第一壁部301的另一侧是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热容部101内的热容介质203与第二流体通道202两者之间通过第二壁部402能实现热传递,第二壁部402的一侧是热容介质203或存有热容介质203的热容部,第二壁部402的另一侧是第二流体通道的一部分;第二流体通道202与第一流体通道201两者之间通过第三壁部403能实现热传递,第三壁部403的一侧是第二流体通道202的一部分,第三壁部403的另一侧是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这样在系统中使用时,第一流体如冷却液能从第一连接部41的接口流入换热组件,经第一流体通道与相邻的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二流体如冷媒进行热交换,并从第二连接部42的接口流出;第二流体如冷媒能从第三连接部43流入换热组件,与相邻的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并从第四连接部44的接口流出。换热板的材料采用导热相对较好的材料,这样能进行相对有效地换热。同时,热容介质203也能与第二流体、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这样设置可以使冷却液的温度变化相对温和,温度不会急速变化,从而提高舒适度或使电池等温度变化相对温和。在冷媒的热量或冷量充足时,同时使热热容介质储存热量或冷量,在热容介质储存热量或冷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系统的压缩机等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可以使冷却液与热容介质进行热交换,达到节能的目的。上面的几个实施方式中,热容介质是相对封闭于换热组件的,另外为使系统效率更高,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储能容器,使换热组件的热容介质与系统的储能容器连通,在换热组件设置两个接口部,在系统的热量或冷量充足时,使热容介质与储能容器的热容介质流动,将多余的热量或冷量带到储能容器,从而存储更多的热量或冷量,在压缩机等停止运行时,可以将热容部或储能容器的热量或冷量释放到换热组件,实现对流体的换热,从而提高系统的综合能效。如可以应用于系统在制热工况时,在制热时将一部分多余的热量存储下来,在系统化霜时,利用这部分热量可以继续供热,或用于化霜,使化霜相对更快,改善化霜时的体验,从而提高相对的舒适度。另外对换热组件可以设置保温部,以减少能量损失。
换热组件的换热板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参图12-图18,图12是换热组件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换热组件的H-H向的剖视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换热组件的I-I向的剖视示意图,图15是图13所示换热组件的J-J的剖视示意图,图16是图13所示换热组件的L-L的剖视示意图,图17、图18是该换热组件的换热板的两个方向示意图。换热组件包括用于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具有用于第一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具有用于第二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换热组件具有热容部101,换热组件在热容部101充填有热容介质203,具体可以在换热组件的一侧设置进料部107,在将热容介质203充好后,利用堵头108密封;另外也可以通过设置充注口进行。换热组件具有第一流体通道201、第二流体通道202,第一流体通道201在换热组件与第二流体通道之间相分隔而不连通。第一流体通道201有一部分与第二流体通道的一部分相邻设置并能进行热交换,第一流体通道201有一部分与热容介质相邻设置并能进行热交换,第二流体通道202有一部分与热容介质相邻设置并能进行热交换。
换热组件具有多个换热板60,至少部分相邻的换热板60结构相同,但相差一个角度,本实施例具体相差120度。换热板60具有第一孔601、第二孔602、第三孔603、第四孔604、第五孔605、第六孔606,六个孔分成三组,本实施例的相邻的两个孔为一组,每个孔与另一组对应的孔相差120度,换热板60设置有凸部61,在换热板的相对中部设置有配合凸部611,配合凸部611从凸部61进一步凸出,具体地,从第一壁面66向个凸出设置有凸部,从凸部向外凸出设置有配合凸部,与相邻的换热板的第二壁面67的相对中部内凹的凹槽配合,即在组装后,配合凸部611位于相邻一块换热板的凸部背面形成的凹槽位置,并通过焊接实现配合密封,凸部61凸出的方向与环状凸部62凸出的方向相同,凸部61凸出的高度与环状凸部62凸出的高度大致相同;从第二壁面67看,是从第二壁面67内凹形成凹槽63,并从凹槽63进一步内凹形成配合凹孔631,配合凸部611的凸出高度与凹槽的深度大致相同。配合凸部611的形状或宽度与凹槽相适配,以便焊接固定并相对密封。这样可以减少零件的设置。
相邻的换热板之间换热组件具有板间通道,任一板间通道与其中的两个孔或两个通道连通,如图13-图18所示,至少有三层板间通道中有一层是第一流体通道201的一部分,另有一层是第二流体通道202的一部分,还有一层具有热容介质203或用于热容介质的流通。换热组件的其中部分壁部分别为第一壁部401、第二壁部402、第三壁部403,这里第一壁部401、第二壁部402、第三壁部403可能是换热板的一部分,并不是单独的零件,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而引入的。热容部101内的热容介质203与第一流体通道201两者之间具有第一壁部401分隔并传热,第一壁部401的一侧是热容介质203或热容部,第一壁部301的另一侧是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热容介质203与第二流体通道202两者之间具有第二壁部402分隔并传热,第二壁部402的一侧是热容介质203或热容部,第二壁部402的另一侧是第二流体通道的一部分;第二流体通道202与第一流体通道201两者之间具有第三壁部403分隔并传热,第三壁部403的一侧是第二流体通道202的一部分,第三壁部403的另一侧是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凸部61从第一孔601与第二孔602的大致中部沿换热板中心方向延伸,凸部61凸出的高度与相邻换热板的间距大致相同,配合凸部611的高度与凹槽63的深度大致相同或配合凸部611的高度略低于凹槽63的深度,配合凸部611的宽度与凹槽63的宽度大致相同或配合凸部611的宽度略小于凹槽63的宽度。这里的相同,是指两者能配合实现焊接密封,而不是指完全相同。热容介质同样可以是封闭于换热组件,或可以通过接口部与系统的储能容器等连接,在运行时,热容介质能在换热组件热交换后将能量存储到储能容器。这一实施方式的工作方式与上面第五实施方式相同,这里不再复述。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热容部可以是换热组件中与流体流道的组成部分一体的结构,在换热组件组装时通过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通过进料部或充注口充入热容介质,再通过堵头或其他结构封堵来实现,或者热容部通过两个接口与系统的储能容器等连接。另外换热组件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参图19-图25,图19是换热组件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0是该换热组件的主视示意图,图21是图该换热组件的F-F的剖视示意图,图22是图20所示换热组件的E-E的剖视示意图,图23是该换热组件的第一板的两个方向的示意图,图24是该换热组件的第二板的示意图,图25是该换热组件的第三板的示意图。换热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具有用于第一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具有用于第二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连接部可以如图带接管的形式,也可以是不带接管而是直接接口的形式。
该换热组件包括换热主体部40与热容部101,换热主体部具有换热板:具体包括第一板51、第二板52、第三板53,至少有部分第一板51与第二板52相邻设置,至少有部分第二板52与第三板53相邻设置,至少有部分第三板53与第一板51相邻设置。换热主体部通过焊接实现固定与相对密封,换热主体部包括第一流体通道201与第二流体通道202,本例中第一流体通道201包括相邻的第一板51与第二板52之间形成的流道,第二流体通道202包括相邻的第三板53与第一板51之间形成的流道。在系统中使用时,第一流体的流体流经第一流体通道201并能与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二流体热交换,第二流体流经第二流体通道202并能与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一流体热交换。换热主体部具有收容部54,收容部54位于相邻的第二板52与第三板53之间。热容部101可以插入收容部,热容部101的壁部与形成收容部的壁部接触而能进行热交换,或在插入热容部101后,可以浇注导热胶等以使两者更好地热接触。热容部101内具有热容介质203,热容介质203能与两侧的两个流体热交换。本实施例的第一板51包括两个角孔周边的环状凸部512、部分位于另外两个角孔之间的凸部511,环状凸部512与凸部511的凸出方向与凸出高度大致相同;第二板、第三板同样具有四个角孔,三块板的角孔位置分别相对应从而形成两组流道的一部分;第二板具有凹部521,在一组角孔的周边具有环状凸部522;第三板在四个角孔的周边分别具有环状凸部531,当然,三块板在角孔周边的环状凸部的设置可以作一些调整,使其中的第一流体通道与其中两块板之间的一个流道连通如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空间连通,第二流体通道与另外一个流道连通如第一板与第三板之间的空间连通,而与其他空间实现相对隔离。第一板51、第二板52、第三板53在本实施例是依次排列设置的;另外换热主体部也可以分两到多组,每组中的第一板51、第二板52、第三板53依次排列设置。
同样地,换热组件具有第一壁部501、第二壁部502、第三壁部503,第一壁部501包括第一板51的一部分、第二板52的一部分与热容部的部分壁部,第二壁部502包括第三板53的一部分与热容部的部分壁部,第三壁部503包括第一板51的一部分与第二板52的一部分,第一板51、第二板52、第三板53、热容部101的壁部均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换热主体部还可以包括边板55。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的凸部511背向第二板,第二板的环状凸部522朝向相邻的第一板设置,即凹部朝向相邻的第一板与第一板通过焊接接触;第三板的四个角孔部位的环状凸部531朝向相邻的第二板设置,这样四个角孔的一组与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空间连通,四个角孔的另一组与第三板与第一板之间的空间连通,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的空间与角孔不连通,第一板的翻边部具有缺口部513、第二板的翻边部及凹部具有缺口部523,第一板的缺口部513、与第二板的缺口部523位置相对应,两者结合能用于插入热容部。这样,换热组件能满足两种流体之间的换热,同时也能分别与热容部进行热交换。另外换热主体部也可以不插入热容部,而是将其置于相对封闭的储能容器,使换热主体部与储能容器中的热容介质可以进入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的空间,即结合3及图4的实施方案,具体不再复述。
参图26,这是能用于图3或图4的另外一种换热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这一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七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包括,热容部不是插入式,第二板52’的结构有所区别,第二板52’具有在一组角孔的周边设置的环状凸部,第二板52’可以不设置凹部,但在未设置环状凸部的一组角孔之间设置有与第一板的凸部类似的凸部,另外,缺口部的要求可以不同,只要使第二板的翻边部设置缺口部,使缺口部能连通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的空间,缺口部对应位置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的空间2030对应的位置,可以设置一个或2个或多个,另外第一板的缺口部可以不再设置。换热主体部可以具有四个连接用的接管作为连接部,接管可以与壳体配合固定或限位,一组接管与第一流体通道201连通,另一组接管与第二流体通道202连通,结合图3、图4、图19-图25,这样换热组件同样能在实现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两种流体均能与热容介质热交换。具体可以结合上面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七实施方式,这里不再详细复述。
上述换热组件能用于多种热管理系统,下面以一种热管理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参图27,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系统和冷却液系统,能用于车辆的热量管理。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0、第二换热组件11和第一换热组件13、节流元件12、第一流路控制装置15、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第二换热组件11和第一换热组件13两者至少其中之一采用上面所述的换热组件。该热管理系统采用热泵形式,其中第二换热组件11主要是将多余的热量或冷量通过冷却液传到对外换热器,在对外换热器能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组件13是将需要的冷量或热量通过冷却液传送给换热器,调节换热器所相关的环境温度或换热器控制对象的温度,如可以调节车厢的温度或调节电池、电机等的温度等;两个换热组件的作用不同,第二换热组件11没有设置上面所述的保温部,第一换热组件13可以设置上面所述的保温部。这里冷媒和冷却液即上面实施方式的两种流体,冷媒作为第二流体,冷却液作为第一流体,这里冷却液只是一种说法,其所起的作用可以包括冷却与加热。
第二换热组件11和第一换热组件13分别具有冷媒流道和冷却液流道。热管理系统工作时,冷媒系统的冷媒和冷却液系统的冷却液能够在第二换热组件11内热交换,冷媒系统的冷媒和冷却液系统的冷却液也能够在第一换热组件13热交换,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10、第一流路控制装置15、节流元件12、及两个换热组件的部分,第一流路控制装置可以是一个控制阀如四通阀,也可以是组合阀的形式如三通阀结合电磁阀控制,用于控制冷媒系统内冷媒的流向。冷却液系统包括动力件如第一泵24或第二泵23、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换热器22、对外换热器21,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可以是一个控制阀,也可以是组合阀的形式;另外还可以包括加热器25,这样热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换热器22调节换热器相关对象的温度,换热器相关对象可以包括电池、电机等发热元件或车厢等,包括升高、降低或者维持其温度,及包括对湿度的管理等。在车用热管理系统,换热器22相关对象是电池时,可以是水冷板,水冷板与车辆动力电池接触,使车辆动力电池的温度在相对适宜的温度范围;另外也可以用于车辆室内温度调节,这时,换热器设置于空调箱;这里换热器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可以串联设置,也可以并联设置并分开控制。在智能充电领域,换热器22的对象可以是待充电池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在本实施方式,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为四通阀,在其他实施方式,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可以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控制阀的组合,控制对象多时,还可以是五通阀或六通阀甚至八通阀或九通阀等等。
热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这时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的第一接口141与第二接口142连通,第三接口143与第四接口144连通,冷却液系统具有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第一回路,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却液流道能够通过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与对外换热器21连通,流经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却液流道的冷却液能够在对外换热器21释放热量或者吸收热量;第二回路,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却液流道能够通过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与换热器22连通,这样,流经第一换热组件13冷却液流道的冷却液能够在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冷却液在换热器释放或者吸收热量,进而调节换热器相关对象的温度。具体地,对外换热器21通过第一泵24与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却液流道连通,第一泵驱动第一回路内冷却液流动;换热器22通过第二泵23与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连通或者与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却液流道连通,第二泵23驱动冷却液在第二回路内流动。而冷媒系统则给冷却液系统提供相应的热量或冷量,而对系统不利的热量或冷量利用第一流路控制装置,通过冷却液在对外换热器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相应地,冷媒系统可以有不同模式,第一换热组件13可以是作为蒸发器用于冷却冷却液,或作为冷凝器对冷却液升温,另外还可以是通过热容部冷却冷却液或对冷却液升温。
在第二工作模式,冷却液系统具有第三回路,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却液流道能够通过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与第一换热组件的冷却液流道连通,对外换热器21的冷却液流道能够通过第二流体切换装置14与换热器22连通,这样,流经换热器22的冷却液能够在对外换热器21释放或者吸收热量,这样冷媒系统可以不运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回路、第二回路以及第三回路是指在系统工作时形成的工作回路,而并不是独立的。冷却液系统工作时,冷却液系统可以仅包括第一回路、第二回路、第三回路的其中之一,例如,冷媒系统不工作,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可以同时运行或分别独立运行,或者热管理系统可以具有其他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具有第一接口141、第二接口142、第三接口143、第四接口144,第二接口142与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却液流道连接,第四接口144与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却液流道连接,第一接口141与对外换热器21的冷却液流道连接,第三接口143与换热器22连接。参图27,对外换热器21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接口141连接,对外换热器21的第二端口能够通过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却液流道与第二接口142连通,或者说第一接口141和第二接口142可以通过第二换热组件11、对外换热器21连通;换热器22的第一端口能够与第三接口143连通,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却液流道能与第四接口144连通,换热器22的第二端口能够通过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却液流道与第四接口144连通。具体地,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的内部通道使第一接口141与第二接口142连通,第三接口143与第四接口144连通,这样,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却液流道、对外换热器21通过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组成第一回路,当然第一回路内也包括第一泵或者其他部件,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却液流道、换热器22通过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组成第二回路,当然第二回路还包括第二泵或者其他部件。在第二工作模式,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的第二接口142与第四接口144连通,第三接口143与第一接口141连通,这样,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却液流道、对外换热器21的冷却液流道、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却液流道、换热器22通过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组成第三回路,当然第三回路内也包括第一泵、第二泵或者其他部件。
对外换热器21可以与空气或者气流热交换,对外换热器21内冷却液可以从气流中吸收或者释放热量,例如,对外换热器21可以是微通道换热器。第一泵24可以设置在对外换热器21的两端的流路,这样冷却液系统工作时,第一泵24能够驱动对外换热器21的冷却液的流动,第二泵23设置在换热器22前或后的流路,第二泵23能够驱动换热器22的冷却液的流动。
第一流路控制装置15具有第一连接口151、第二连接口152、第三连接口153和第四连接口154。节流元件12可以是电子膨胀阀或者其他具有节流功能的器件,如毛细管、热力膨胀阀或者具有节流功能的球阀等。具体地,压缩机10的出口与第一连接口151连接,第二连接口152与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媒流道的一个端口连接,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媒流道的另一个端口通过节流元件12与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媒流道的一个端口连接,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媒流道的另一个端口与第三连接口153连接,第四连接口154与压缩机10的入口连通或者通过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10的入口连接,当然冷媒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件,如贮液器或过滤器等。冷媒系统工作时,第一流路控制装置15可以有多种工作状态,如一种状态:第一连接口151与第二连接口152连通,第三连接口153与第四连接口154连通,这时,压缩机10的出口能够通过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媒流道、节流元件12与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媒流道连通,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媒流道与压缩机10的入口连通,可以知道,这时第二换热组件11为冷凝器,第二换热组件11内的冷却液流道的冷却液被加热,第一换热组件13为蒸发器,第一换热组件13内的冷却液被冷却。这时热管理系统能冷却电池或对车厢提供冷量或能除湿等。
第一流路控制装置15还可以是第一连接口151与第三连接口153连通,第二连接口152与第四连接口154连通,这时,压缩机10的出口能够通过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媒流道、节流元件12与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媒流道连通,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媒流道与压缩机10的入口连通,可以知道,此时第一换热组件13为冷凝器,第一换热组件13内的冷却液流道的冷却液能被加热,第二换热组件11为蒸发器,第二换热组件11内的冷却液能被冷却。这时热管理系统能对电池提供热量升温或对车厢提供热量。
热管理系统可以具有以下工作模式:
制冷模式,第一流路控制装置15的第一连接口151与第二连接口152连通,第三连接口153与第四连接口154连通;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的第一接口141与第二接口142连通,第三接口143与第四接口144连通;第二换热组件11的冷却液流道通过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与对外换热器21连通,第一换热组件13的冷却液流道通过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与换热器22连通;此时第二换热组件的冷媒部分作为冷凝器,第一换热组件的冷媒部分作为蒸发器。冷媒系统中,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经第一流路控制装置15到第二换热组件11,热量通过冷却液在对外换热器21放出热量,冷媒系统的冷媒在第二换热组件21散热后经节流元件12节流,低温的冷媒到第一换热组件13蒸发,冷却液在第一换热组件13降温,冷量通过冷却液到换热器22,降低车辆电池或者其他相关对象的温度如车厢,进而实现车辆电池或者降低其他相关对象的温度,此时热管理系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第一换热组件包括热容部,冷媒同时使热容部内的热容介质降温,这样冷却液的温度变化相对温和,可以提高舒适度,同。
冷却模式,在热容部内的热容介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或换热器或换热器的相关对象达到设定温度或者系统接近停止运行时,可以使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二泵仍然工作,这时在第一换热组件,冷却液可以与热容部内的热容介质进行热交换,冷却液使换热器的相关对象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在适宜温度,从而达到节能目的,特别是适用于需要冷却但冷量需求不是特别大时,如春秋天或冬天对电池的热管理,或冬天不是太冷时对电池的热管理,冬天对充电电池的热管理等。另外在系统停止运行时,一般是需要压缩机继续工作进行冷却一段时间,但采用带热容部的换热组件时,可以使用热容部进行继续冷却,可以减少压缩机的运行时间。
制热模式:第一流路控制装置15的第一连接口151与第三连接口153连通,第二连接口152与第四连接口154连通;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的第一接口141与第二接口142连通,第二流路控制装置14的第三接口143与第四接口144连通,与制冷模式不同的是,此时第二换热组件的冷媒部分作为蒸发器,第一换热组件的冷媒部分作为冷凝器,这样,冷媒系统冷媒的冷量通过冷却液在对外换热器21释放,冷媒系统冷媒的热量能通过冷却液传到换热器22,用以提高车辆电池或者其他热管理对象的温度,进而实现车辆电池或者其他热管理对象的温度的管理。此时第一换热组件内,冷媒同时使热容部内的热容介质升温,在压缩机停止运行或停止制热时,能使冷却液吸收热容部内的热容介质的热量,实现热管理的目的。
加热模式,在制热模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在热容部内的热容介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或换热器或换热器的相关对象达到设定温度时或者接近停止运行时,可以使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二泵工作,这时在第一换热组件13,冷却液可以与热容部内的热容介质进行热交换,可以使换热器的相关对象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保持适宜温度,在节能的同时实现热管理的目的。这一模式适用于需要加热但热量需求不是特别大,如热管理对象为电池,由于电池本身会发热,热量的需求在后来会比开始明显减少。另外在制热模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会需要化霜,这时热容部的热容介质能用于给冷却液提供一定热量,使热管理系统相对具有较好的舒适性与稳定性。
热管理系统还可以具有其他工作模式。另外第二换热组件也可以具有热容部,但第二换热组件不设置保温部,且热容部也可以同时与外部热交换,以提高换热效率。热管理系统的上述换热组件具有热容部,热容部可以储存热量或冷量,这样可以使热管理系统相对节能,并且在温度控制时温度变化相对温和,有些时候能提高舒适性,换热组件可以采用上面介绍的一种或进行组合替换,如将第二换热组件集合在对外换热器。换热组件可以具有保温部,以减少热量或冷量的损失。另外热管理系统的对象可以是一种,如对车厢温度的热管理,或对电池充电时的热管理,也可以是两种如同时对车厢与电池进行热管理,甚至多种,如同时对车厢、电池、电机等进行热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在所述换热组件内不连通,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热容部,所述热容部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不连通,所述热容部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不连通;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相邻换热板之间形成板间通道,所述板间通道包括第一板间通道、第二板间通道、第三板间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所述第一板间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所述第二板间通道,所述第三板间通道为所述热容部的一部分;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二板间通道相邻设置,所述相邻设置的第一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二板间通道之间的换热板包括导热材料;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相邻设置,所述相邻设置的第一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之间的换热板包括导热材料;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相邻设置,所述相邻设置的第二板间通道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之间的换热板包括导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至少四个用于配合连接的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用于第一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具有用于第二流体通道的连通接口;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板具有六个孔: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第五孔、第六孔,所述六个孔中的其中两个孔作为形成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六个孔中另外两个孔作为形成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一部分,还有所述两个孔与所述第三板间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有部分所述换热板在所述六个孔的其中四个孔周边对应位置设置有环状凸部,所述环状凸部的高度与所述相邻的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距大致相等;所述相邻的换热板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凸部,所述相邻的换热板通过焊接相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的热容部具有换热介质,所述换热组件在所述第三板间通道具有热容介质,所述热容介质相对密封地设置于所述换热组件;所述热容介质的比热容大于等于水的比热容,所述换热板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不锈钢的导热系数。
5.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系统和冷却液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换热器、至少一个流路控制装置、对外换热器及至少一个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如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所述冷媒系统包括所述压缩机、所述节流元件、所述换热组件的第二流体流道部分;所述冷却液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泵、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组件的第一流体流道部分;所述热管理系统在运行时,所述热容部的热容介质能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所述热容部的热容介质能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冷媒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冷媒能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容介质的比热容大于等于所述冷却液的比热容;
所述热容介质为液态;或所述热容介质在使用时能发生相变,所述热容介质的状态包括液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模式与冷却模式:
在所述制冷模式,所述压缩机运行,所述换热组件作为蒸发器,所述冷却液与所述冷媒在所述换热组件能进行热交换,所述热容介质与所述冷媒在所述换热组件能进行热交换;在所述冷却模式,所述压缩机不运行,所述冷却液与所述热容介质在所述换热组件能进行热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热模式与加热模式:
在所述制热模式,所述压缩机运行,所述换热组件作为冷凝器,所述冷却液与所述冷媒在所述换热组件能进行热交换,所述热容介质与所述冷媒在所述换热组件能进行热交换;在所述加热模式,所述压缩机不运行,所述冷却液与所述热容介质在所述换热组件能进行热交换。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流路控制装置、第二流路控制装置,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第一流道部分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第一流道部分与所述对外换热器连接;
所述冷却液系统具有第一回路、第二回路:
所述第一回路包括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冷却液流道、所述第二流路控制装置的部分、所述对外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冷却液流道与所述对外换热器连通;
所述第二回路包括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冷却液流道、所述第一流路控制装置的部分、所述换热器,第一换热组件的冷却液流道与所述换热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所述冷媒系统具有以下连通模式:
第一连通模式: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冷媒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冷媒流道连通所述节流元件,所述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冷媒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冷媒流道作为蒸发器,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冷媒流道作为冷凝器;
第二连通模式: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冷媒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冷媒流道连通所述节流元件,所述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冷媒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冷媒流道作为冷凝器,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冷媒流道作为蒸发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11096.4A CN117419486A (zh) | 2022-07-11 | 2022-07-11 |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11096.4A CN117419486A (zh) | 2022-07-11 | 2022-07-11 |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19486A true CN117419486A (zh) | 2024-01-19 |
Family
ID=89527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11096.4A Pending CN117419486A (zh) | 2022-07-11 | 2022-07-11 |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419486A (zh) |
-
2022
- 2022-07-11 CN CN202210811096.4A patent/CN117419486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10684B2 (en) | Machine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 |
CN203628875U (zh) | 散热器组件、空调器及空调系统 | |
CN108417926B (zh) | 动力电池组件及电动汽车 | |
CN104654475A (zh) | 散热器组件、空调器及空调系统 | |
WO2024222129A1 (zh) | 多合一板式换热器及其温控装置、储能设备和车辆 | |
CN117419486A (zh) |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 |
CN117419476A (zh) |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 |
CN117419475A (zh) |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 |
WO2023208218A1 (zh) | 散热器总成、电池包和车辆 | |
CN116742187A (zh) | 一种浸没液冷储能系统 | |
CN110425916B (zh) | 三种流体并联层叠式换热器 | |
CN109780912B (zh) | 一种能源站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
CN109764451B (zh) |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218367329U (zh) |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109757906B (zh) |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220021275U (zh) | 冷却板、动力电池总成、热管理系统和用电装置 | |
CN221961078U (zh) | 一种冷板及冷却系统 | |
CN112437866A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216085038U (zh) | 热管理装置及电动车辆热管理系统 | |
CN217737580U (zh) | 一种储能设备用的空调系统和储能设备 | |
CN221172637U (zh) | 热管理模块、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CN220021289U (zh) | 一种换热装置、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215597583U (zh) | 用于电化学空调的装置、空调器 | |
CN113571807B (zh) | 蓄能式电池液冷和加热的热管理系统 | |
CN218385413U (zh) | 一种电池温控系统、新能源汽车及其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