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0874A - 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00874A CN117200874A CN202210623466.1A CN202210623466A CN117200874A CN 117200874 A CN117200874 A CN 117200874A CN 202210623466 A CN202210623466 A CN 202210623466A CN 117200874 A CN117200874 A CN 1172008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data frame
- terminal
- bsc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2—Scatter propagation systems, e.g. ionospheric, tropospheric or meteor scat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上报方法包括:终端从反向散射通信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并上报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反向散射通信系统中,反向散射通信(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BSC)设备比如标签(Tag),可以利用入射的载波信号调制加载自身信息,然后发送给读写器接收,以实现通信。在蜂窝网架构下,反向散射通信可以由终端辅助完成。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得网络侧获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的相关信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能够解决如何使得网络侧获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的相关信息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包括:
终端从反向散射通信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所述终端上报所述第一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是根据从BSC设备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从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所述第一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接收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是根据从BSC设备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从反向散射通信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上报所述第一信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是根据从BSC设备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及网络侧设备,所述终端可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的步骤,所述网络侧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信息接收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从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后,可以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并上报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由此,可以由终端辅助将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的相关信息上报给网络侧,使得网络侧获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的相关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图2F、图2G和图2H为本申请中反向散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报方式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报方式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报方式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NB-IoT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Device)、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智能家居(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家居设备,如冰箱、电视、洗衣机或者家具等)、游戏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智能首饰(智能手镯、智能手链、智能戒指、智能项链、智能脚镯、智能脚链等)、智能腕带、智能服装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12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其中,接入网设备12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接入网功能或无线接入网单元。接入网设备12可以包括基站、WLAN接入点或WiFi节点等,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eN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 Receiving Point,TRP)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进行介绍,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说明以下内容。
反向散射通信(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BSC)是指反向散射通信设备利用其它设备或者环境中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调制来传输自己信息。反向散射通信设备(可称为:BSC设备)可选为但不限于:
-传统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中的BSC设备,一般是一个标签Tag,属于无源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即Passive-IoT;
-半无源(semi-passive)的标签Tag,这类Tag的下行接收或者上行反射具备一定的放大能力;
-具备主动发送能力的Tag(Active Tag),这类Tag可以不依赖对入射信号的反射向读写器(Reader)发送信息。
对于反向散射通信,一种简单的实现方式为:Tag需要发送‘1’时,Tag对入射载波信号进行反射,Tag需要发送‘0’时不进行反射。
可选的,反向散射通信设备可以通过调节其内部阻抗来控制电路的反射系数,从而改变入射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等,实现信号的调制。通过合理的控制反射系数可以实现对应的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或相位调制。
在蜂窝网中,反向散射通信系统具体可以从RF射频源、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不同分为如下表1以及图2A至图2H所示的8种架构。
表1
架构 | 下行链路 | 上行链路 | RF射频源 |
1 | 基站->BSC设备 | BSC设备->基站 | 基站 |
2 | 基站->BSC设备 | BSC设备->Relay->基站 | 基站 |
3-1a | 基站->BSC设备 | BSC设备->UE->基站 | 基站 |
3-1b | 基站->BSC设备 | BSC设备->UE->基站 | UE |
3-2a | 基站->UE->BSC设备 | BSC设备->基站 | 基站 |
3-2b | 基站->UE->BSC设备 | BSC设备->基站 | UE |
3-3a | 基站->UE->BSC设备 | BSC设备->UE->基站 | 基站 |
3-3b | 基站->UE->BSC设备 | BSC设备->UE->基站 | UE |
架构1中,如图2A所示,基站(如gNB)是RF射频源,也是BSC设备的下行链路发送端(即控制命令发送端)以及BSC设备的上行链路接收端(即BSC接收端),即此时基站直接与BSC设备通信。这种部署架构对基站和BSC设备的接收灵敏度要求很高,但部署简单。
架构2中,如图2B所示,基站(如gNB)是RF射频源,但此时存在一个中继Helper/Relay,用于中继BSC设备到基站的上行链路。此外,Relay也可中继基站给BSC设备的下行链路。
架构3中,UE可以用于RF射频源,以及转发BSC设备到基站的下行和上行链路。架构3可以分为如下架构:
-架构3-1a中,如图2C所示,基站(如gNB)为RF射频源;下行链路中,基站直接传输下行数据给BSC设备;而上行链路中,BSC设备先发反向散射信号给UE,再由UE转发给基站。
-架构3-1b中,如图2D所示,UE为RF射频源,下行链路中,基站(如gNB)直接传输下行数据给BSC设备;而上行链路中,BSC设备先发反向散射信号给UE,再由UE转发给基站。
-架构3-2a中,如图2E所示,基站(如gNB)为RF射频源;下行链路中,基站先发送下行数据给UE,再由UE转发给BSC设备;而上行链路中,BSC设备直接发反向散射信号给基站。
-架构3-2b中,如图2F所示,UE为RF射频源;下行链路中,基站(如gNB)先发送下行数据给UE,再由UE转发给BSC设备;而上行链路中,BSC设备直接发反向散射信号给基站。
-架构3-3a中,如图2G所示,基站(如gNB)为RF射频源;下行链路中,基站先发送下行数据给UE,再由UE转发给BSC设备;而上行链路中,BSC设备先发送反向散射信号给UE,再由UE转发给基站。
-架构3-3b中,如图2H所示,UE为RF射频源;下行链路中,基站(如gNB)先发送下行数据给UE,再由UE转发给BSC设备;而上行链路中,BSC设备先发送反向散射信号给UE,再由UE转发给基站。
需指出的,在图2A至图2H中,粗箭头表示下行链路,细箭头表示上行链路,闪电符号表示RF射频。本申请实施例主要适用于3-1a、3-1b、3-3a、3-3b这4种架构,即UE辅助上报网络的BSC设备上行通信。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些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由终端执行,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终端从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
本实施例中,BSC设备可选为但不限于传统RFID Tag、半无源Tag、具备主动发送能力的Tag、无源IoT UE、半无源IoT UE、有源IoT UE等。BSC设备可以利用入射的载波信号调制加载自身信息,然后发送反向散射信号,以实现通信。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从一个或多个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
步骤32:终端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第一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上述第一时间可以为预先约定或预配置的一段时间,对此不作限定。比如,第一时间为BSC设备对应的一个盘点回合。
可选的,上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BSC设备的控制信息、BSC设备的数据信息。对于控制信息,比如为BSC设备的临时标识(例如随机数RN、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设备ID、会话ID、应用ID、用户ID、物理层地址、数据链路层地址、网络层地址、IP地址、MAC地址等)、表示BSC设备是否成功接收网络发送信息的确认/否认(ACK/NACK)信息、错误代码、盘点回合数等。对于数据信息,比如为协议控制符(Protocol-Controlword,PC)、扩展协议控制符(Extended Protocol-Control word,XPC)、电子商品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BSC设备存储器中的信息、传感器感知结果(如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亮度等)等。
可选的,上述目标事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未能通过验证;该验证比如为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等;
没有BSC设备响应;
因多BSC设备同时响应而发生碰撞。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含至少一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一个目标事件,可取值为0或1,若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一目标事件,则该目标事件对应的比特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比如,若发生目标事件“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未能通过验证”,则第一指示信息中的该目标事件“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未能通过验证”对应的比特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记录并统计一段约定时间内(如一个盘点回合)接收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即第一事件)。若第一事件为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未能通过验证,则该第一事件的信息可以包括未能通过验证(如CRC验证)的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及其数量等;若第一事件为没有BSC设备响应,则该第一事件的信息可以包括没有BSC设备响应的时隙及其数量等;若第一事件为因多BSC设备同时响应而发生碰撞,则该第一事件的信息可以包括因多BSC设备同时响应而发生碰撞的时隙及其数量等。
步骤33:终端上报第一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向网络侧设备比如基站上报第一信息,以由终端辅助将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上报给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上报方法,终端从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后,可以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并上报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由此,可以由终端辅助将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的相关信息上报给网络侧,使得网络侧获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的相关信息。进而,通过第一信息包含的多种上报内容,能够灵活地适配不同场景下的反向散射通信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与一个或多个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关联。比如,可以预先约定或预配置第一信息关联一个或多个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
可选的,当终端没有接收到第一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时,终端可以在第一信息的第一字段填充预先约定的信息,比如“0”,所述第一字段用于填充与第一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相关的信息。也就是说,若第一信息关联多个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但终端未能接收到部分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则终端可以在第一信息的相应字段填充预先约定的信息,如“0”。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承载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内容的数据格式可以有多种,第一信息承载的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反向散射信号的原始信号波形;这样可以上报信号原始内容;
第一内容,所述第一内容为对反向散射信号解译码后得到的内容;比如,第一信息承载对反向散射信号解译码后得到的完整内容;这样可以上报解码后的信号原始内容;
第二内容,所述第二内容为对第一内容整合后得到的内容,所述第一内容为对反向散射信号解译码后得到的内容;比如,第一信息承载对反向散射信号解译码后的整合内容。
这样,借助第一信息的多种数据格式,即第一信息中承载的原始内容、解译码后的内容和/或整合内容,可以灵活高效地将反向散射信号上报给网络。
可选的,上述的第二内容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数据帧,所述第一数据帧中携带BSC设备的数据信息;即,将一个或多个BSC设备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个数据帧;
第二数据帧,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BSC设备的控制信息;即,将一个或多个BSC设备的控制信息整合在一个数据帧,此时某些无需完整上报的控制信息可以转换成更短的预先约定的指示信息,如用1bit来指示ACK/NACK。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上报第一信息时,第一信息可以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承载,以通过PUSCH和/或PUCCH上报第一信息。
可选的,当通过PUSCH和/或PUCCH承载第一信息时,终端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将第一信息映射到PUSCH或者PUCCH:
1)终端生成包含第一信息的应用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经过L3网络层和L2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后,映射到L1物理层的PUSCH;
2)终端生成包含第一信息的L3网络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经过L2数据链路层处理后,映射到L1物理层的PUSCH;
3)终端生成包含第一信息的L2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映射到L1物理层的PUSCH;
4)终端生成包含第一信息的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通过PUSCH承载;
5)终端生成包含第一信息的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通过PUCCH承载。
可选的,上述1)至5)中涉及的数据帧可以具有固定长度,或者具有可变长度,依据实际需求而定,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当上述数据帧具有可变长度时,终端可以向网络侧设备显式或隐式指示可变帧长的数据帧长度,以便网络侧设备获知。终端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显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和/或,终端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隐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填充在数据帧的第二字段的信息;即,终端利用在数据帧固定位置的字段显式指示该数据帧的长度,该第二字段可以预先设定。
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插入数据帧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分隔符;即,终端利用插入数据帧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分隔符隐式指示该数据帧的长度,该分隔符比如为具有固定模式的数据,比如为111、011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的配置,即第一信息包含的内容、数据格式、关联的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数量、物理信道映射方式以及PUSCH/PUCCH资源等具体配置,可以是通过以下至少一项确定的:
预先约定的配置;
默认配置;
网络侧设备的指示;
终端选择;比如,终端自主选择一组第一信息的配置,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等方式指示给网络侧设备。
可选的,当通过网络侧设备的指示确定第一信息的配置时,终端可以从网络侧设备接收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息的配置,即显式指示第一信息的配置;和/或,终端可以监听网络侧设备发送给BSC设备的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第一信息的配置,即网络通过发给BSC设备的控制信息隐式指示第一信息的配置。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等。
可选的,终端上报网络的第一信息的具体参数配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方式1:预先约定的默认配置,包括上报内容、数据格式、关联的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数量、物理信道映射方式和物理信道资源等。
方式2:预先约定了多组配置,每一组配置包括相应的上报内容、数据格式、关联的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数量、物理信道映射方式和物理信道资源等,则:
2a:网络侧设备通过RRC信令、MAC CE或DCI等指示终端从所述多组配置中选择一种配置;
2b:终端根据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的特征(如长度、优先级、时延要求等)和/或内容从所述多组配置中选择一组配置,并通过RRC信令或UCI指示给网络侧设备;
2c:终端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给BSC设备的控制命令,从所述多组配置中确定一组配置,并通过RRC信令或UCI指示给网络侧设备。
方式3:网络侧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指示了多组配置,每一组配置包括相应的上报内容、数据格式、关联的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数量、物理信道映射方式和物理信道资源等,则:
3a:网络侧设备通过RRC信令、MAC CE或DCI等指示终端从所述多组配置中选择一种配置;
3b:终端根据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的特征(如长度、优先级、时延要求等)和/或内容从所述多组配置中选择一组配置,并通过RRC信令或UCI指示给网络侧设备;
3c:终端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给BSC设备的控制命令,从所述多组配置中确定一组配置,并通过RRC信令或UCI指示给网络侧设备。
方式4:网络侧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直接指示一组配置,包括上报内容、数据格式、关联的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数量、物理信道映射方式和物理信道资源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1中,考虑终端向基站上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的原始信号波形。假设终端或者基站向BSC设备发送控制命令以及单频载波,BSC设备接收到控制命令后利用单频载波调制并反向散射自身信息,其反向散射信号的频点为f1,终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上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
方法1:如图4所示,终端侦听频点f1上的信号,将接收到的信号直接放大且移频至先前确定的物理信道的特定子载波(subcarrier)频点上。可选的,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的长度与物理信道资源的时域长度不匹配,可以填充约定的信号波形、对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进行裁剪或者切换物理信道资源。
方法2:如图5所示,终端侦听频点f1上的信号,对侦听到的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并根据已确定的配置,生成应用层数据帧、网络层数据帧、数据链路层数据帧和物理层数据帧中的一种,比如获得数据帧010101……,然后映射到PUSCH/PUCCH资源发送给基站。可选的,终端可对量化后的数据进行压缩编码。
相较于上述方法1,此方法2不需要时域连续的物理信道资源承载,也可减少使用的物理信道资源数量,能够提高灵活性并降低开销。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2中,考虑终端向基站上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经过解译码后的完整内容。如图6所述,终端可采用以下过程上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
S1:终端对接收到的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进行解译码;比如,可以接收N个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并对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1、反向散射信号2、……、反向散射信号N分别进行解译码和完整性校验,获得BSC设备信息1、BSC设备信息2、……、BSC设备信息N;
S2:终端根据已确定的配置,将经过解译码得到的内容拼接生成应用层数据帧、网络层数据帧、数据链路层数据帧和物理层数据帧中的一种,该数据帧中包含BSC设备信息1、BSC设备信息2、……、BSC设备信息N,然后映射到PUSCH/PUCCH资源发送给基站。
可选的,终端对解译码后的数据进行完整性验证,丢弃未通过验证的信息。
可选的,一个数据帧可以关联大于1个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此时终端需要缓存多个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并在数据帧中拼接。
可选的,若一个数据帧包含大于1个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则相邻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可以通过约定的信息比特分隔。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3中,考虑终端向基站上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经过解译码后的整合内容。具体地,终端可采用以下方法上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
S1:终端对接收到的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进行解译码;
S2:终端对解译码后的数据进行完整性验证,丢弃未通过验证的信息;
S3:终端对通过完整性验证的内容进行以下至少一项操作:
a)控制信息整合
ⅰ以约定的方式转换控制信息,比如将BSC设备的临时标识转换为网络BSC设备标识ID、将ACK/NACK信息转换为1bit信息等;
ⅱ合并一个或多个BSC设备的控制信息,比如将多个相同的控制信息用“控制信息”+“数量”表示、将多个BSC设备的控制信息用“BSC设备ID”+“控制信息”表示等;
b)数据信息整合
ⅰ以约定的方式转换数据信息,比如将电子商品码EPC转换为约定的商品标识ItemID等;
ⅱ合并一个或多个BSC设备的数据信息,比如将多个相同的数据信息用“数据信息”+“数量”表示、将多个BSC设备的数据信息用“BSC设备ID”+“数据信息”表示等。
S4:终端根据已确定的配置,将经过整合的信息重新生成应用层数据帧、网络层数据帧、数据链路层数据帧和物理层数据帧中的一种,然后映射到PUSCH/PUCCH资源发送给基站。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4中,考虑终端向基站上报接收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事件。具体地,终端可采用以下方法上报:
S1:终端将一段约定时间内(如一个盘点回合)接收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事件进行统计,如:
a)未能通过CRC验证的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及其数量;
b)无BSC设备响应的时隙及其数量;
c)因多BSC设备同时响应而发生碰撞的时隙及其数量;
S2:终端将上述事件进行整合,比如将事件a)整合为“未通过CRC验证的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数量”+“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1”+…“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N”的形式;
S3:终端根据已确定的配置,将整合后的事件信息重新生成应用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或者物理层数据帧中的一种,然后通过PUSCH/PUCCH承载发送给基站。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接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由网络侧设备执行,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网络侧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信息是根据从BSC设备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确定。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上述第一时间可以预先约定或预配置的一段时间,对此不作限定。比如,第一时间为BSC设备对应的一个盘点回合。这样借助第一信息,可以使得网络侧获知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的相关信息。
可选的,上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BSC设备的控制信息、BSC设备的数据信息。对于控制信息,比如为BSC设备的临时标识、表示BSC设备是否成功接收网络发送信息的确认/否认(ACK/NACK)信息、错误代码、盘点回合数等。对于数据信息,比如为协议控制符(Protocol-Control word,PC)、扩展协议控制符(Extended Protocol-Control word,XPC)、电子商品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BSC设备存储器中的信息、传感器感知结果(如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亮度等)等。
可选的,上述目标事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未能通过验证;该验证比如为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等;
没有BSC设备响应;
因多BSC设备同时响应而发生碰撞。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含至少一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一个目标事件,可取值为0或1,若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一目标事件,则该目标事件对应的比特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比如,若发生目标事件“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未能通过验证”,则第一指示信息中的该目标事件“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未能通过验证”对应的比特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记录并统计一段约定时间内(如一个盘点回合)接收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即第一事件)。若第一事件为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未能通过验证,则该第一事件的信息可以包括未能通过验证(如CRC验证)的BSC设备反向散射信号及其数量等;若第一事件为没有BSC设备响应,则该第一事件的信息可以包括没有BSC设备响应的时隙及其数量等;若第一事件为因多BSC设备同时响应而发生碰撞,则该第一事件的信息可以包括因多BSC设备同时响应而发生碰撞的时隙及其数量等。
可选的,第一信息可以与一个或多个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关联。比如,可以预先约定或预配置第一信息关联一个或多个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
可选的,当终端没有接收到第一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时,第一信息的第一字段填充有预先约定的信息,比如“0”,所述第一字段用于填充与第一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相关的信息。
可选的,第一信息可以通过PUSCH和/或PUCCH承载。
可选的,上述接收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网络侧设备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对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经过L2数据链路层和L3网络层的处理后,生成应用层的数据帧,从所述应用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网络侧设备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对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经过L2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后,生成L3网络层的数据帧,从所述L3网络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网络侧设备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根据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获得L2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从所述L2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网络侧设备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从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网络侧设备监听PUC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从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数据帧具有固定长度,或者,所述数据帧具有可变长度。
可选的,当所述数据帧具有可变长度时,网络侧设备可以从终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显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和/或,网络侧设备可以从终端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隐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填充在数据帧的第二字段的信息;即,终端利用在数据帧固定位置的字段显式指示该数据帧的长度,该第二字段可以预先设定。
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插入数据帧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分隔符;即,终端利用插入数据帧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分隔符隐式指示该数据帧的长度,该分隔符比如为具有固定模式的数据,比如为111、011等。
可选的,当通过网络侧设备的指示确定第一信息的配置时,网络侧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息的配置,即显式指示第一信息的配置;和/或,网络侧设备可以向BSC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终端在监听到所述控制信息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第一信息的配置,即网络通过发给BSC设备的控制信息隐式指示第一信息的配置。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RRC信令、MAC CE、DCI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信息上报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信息上报装置执行信息上报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装置。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终端,如图8所示,信息上报装置8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81,用于从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
第一确定模块82,用于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上报模块83,用于上报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BSC设备的控制信息、所述BSC设备的数据信息。
可选的,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原始信号波形、第一内容、第二内容;
其中,所述第一内容为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解译码后得到的内容;所述第二内容为对所述第一内容整合后得到的内容。
可选的,所述第二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数据帧,所述第一数据帧中携带所述BSC设备的数据信息;
第二数据帧,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所述BSC设备的控制信息。
可选的,所述目标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未能通过验证;
没有BSC设备响应;
因多BSC设备同时响应而发生碰撞。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与一个或多个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关联。
可选的,当所述终端没有接收到第一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时,信息上报装置80还包括:
填充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字段填充预先约定的信息,所述第一字段用于填充与所述第一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相关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通过PUSCH和/或PUCCH承载。
可选的,信息上报装置80还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生成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应用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经过L3网络层和L2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后,映射到L1物理层的PUSCH;
生成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L3网络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经过L2数据链路层处理后,映射到L1物理层的PUSCH;
生成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L2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映射到L1物理层的PUSCH;
生成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通过PUSCH承载;
生成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通过PUCCH承载。
可选的,所述数据帧具有固定长度,或者,所述数据帧具有可变长度。
可选的,当所述数据帧具有可变长度时,信息上报装置80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显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
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隐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填充在所述数据帧的第二字段的信息;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插入所述数据帧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分隔符。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的配置是通过以下至少一项确定的:
预先约定的配置;
默认配置;
网络侧设备的指示;
终端选择。
可选的,信息上报装置8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的配置;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给BSC设备的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上报装置80可以是电子设备,例如具有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终端11的类型,其他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装置80能够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如图9所示,信息接收装置90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91,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是根据从BSC设备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通过PUSCH和/或PUCCH承载。
可选的,所述第三接收模块91具体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对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经过L2数据链路层和L3网络层的处理后,生成应用层的数据帧,从所述应用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对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经过L2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后,生成L3网络层的数据帧,从所述L3网络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根据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获得L2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从所述L2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从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监听PUC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从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数据帧具有固定长度,或者,所述数据帧具有可变长度。
可选的,当所述数据帧具有可变长度时,信息接收装置90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显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
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隐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填充在所述数据帧的第二字段的信息;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插入所述数据帧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分隔符。
可选的,信息接收装置9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的配置;
向BSC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终端在监听到所述控制信息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接收装置90能够实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2,存储器1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1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100为终端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01执行时实现上述图3所示的信息上报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100为网络侧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01执行时实现上述图7所示的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从反向散射通信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通信接口还用于上报第一信息。该终端实施例与上述终端侧方法实施例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终端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图11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11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101、网络模块1102、音频输出单元1103、输入单元1104、传感器1105、显示单元1106、用户输入单元1107、接口单元1108、存储器1109以及处理器1110等中的至少部分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1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1041和麦克风11042,图形处理器1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1061。用户输入单元1107包括触控面板1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1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11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101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后,可以传输给处理器1110进行处理;另外,射频单元1101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数据。通常,射频单元1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1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1109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11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1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11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10中。
其中,射频单元1101,用于从反向散射通信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
处理器1110,用于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射频单元1101,还用于上报所述第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100能够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是根据从BSC设备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与上述网络侧设备方法实施例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2所示,该网络侧设备120包括:天线121、射频装置122、基带装置123、处理器124和存储器125。天线121与射频装置12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22通过天线12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2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2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22,射频装置12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21发送出去。
以上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12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123包括基带处理器。
基带装置12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12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基带处理器,通过总线接口与存储器12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12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26,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12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25上并可在处理器12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124调用存储器12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9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上报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或者实现上述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该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该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信息上报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或者实现上述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信息上报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或者实现上述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及网络侧设备,所述终端可用于执行如图3所示的信息上报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所述网络侧设备可用于执行如图7所示的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26)
1.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从反向散射通信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所述终端上报所述第一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BSC设备的控制信息、所述BSC设备的数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原始信号波形、第一内容、第二内容;
其中,所述第一内容为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解译码后得到的内容;所述第二内容为对所述第一内容整合后得到的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数据帧,所述第一数据帧中携带所述BSC设备的数据信息;
第二数据帧,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所述BSC设备的控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未能通过验证;
没有BSC设备响应;
因多BSC设备同时响应而发生碰撞。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与一个或多个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没有接收到第一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字段填充预先约定的信息,所述第一字段用于填充与所述第一BSC设备的反向散射信号相关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承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息通过PUSCH和/或PUCCH承载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生成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应用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经过L3网络层和L2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后,映射到L1物理层的PUSCH;
所述终端生成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L3网络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经过L2数据链路层处理后,映射到L1物理层的PUSCH;
所述终端生成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L2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映射到L1物理层的PUSCH;
所述终端生成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通过PUSCH承载;
所述终端生成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通过PUCCH承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具有固定长度,或者,所述数据帧具有可变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帧具有可变长度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显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
所述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隐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填充在所述数据帧的第二字段的信息;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插入所述数据帧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分隔符。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的配置是通过以下至少一项确定的:
预先约定的配置;
默认配置;
网络侧设备的指示;
终端选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网络侧设备的指示确定所述第一信息的配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的配置;
所述终端监听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给BSC设备的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的配置。
15.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是根据从BSC设备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PUSCH和/或PUCCH承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网络侧设备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对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经过L2数据链路层和L3网络层的处理后,生成应用层的数据帧,从所述应用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对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经过L2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后,生成L3网络层的数据帧,从所述L3网络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根据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获得L2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从所述L2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监听PUS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从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监听PUCCH,得到L1物理层的数据帧,并从所述L1物理层的数据帧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具有固定长度,或者,所述数据帧具有可变长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帧具有可变长度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网络侧设备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显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
所述网络侧设备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隐式指示所述数据帧的长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填充在所述数据帧的第二字段的信息;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插入所述数据帧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分隔符。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的配置;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BSC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终端在监听到所述控制信息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的配置。
22.一种信息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从BSC设备接收反向散射信号;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所述第一信息。
23.一种信息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是根据从BSC设备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反向散射信号的内容、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事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是否发生目标事件,所述第一事件为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反向散射信号时发生的目标事件。
2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的步骤。
25.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1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接收方法的步骤。
2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1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接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23466.1A CN117200874A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PCT/CN2023/097759 WO2023232104A1 (zh) | 2022-06-01 | 2023-06-01 | 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23466.1A CN117200874A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00874A true CN117200874A (zh) | 2023-12-08 |
Family
ID=89000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23466.1A Pending CN117200874A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00874A (zh) |
WO (1) | WO202323210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22068A1 (en) * | 2024-01-17 | 2024-10-31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Power control in backscatter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2015432B1 (en) * | 2015-09-14 | 2017-03-29 | Univ Delft Tech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from a mobile transmitter device to a host unit, and mobile transmitter device. |
CN107786255A (zh) * | 2016-08-30 | 2018-03-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与射频设备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9158187A1 (en) * | 2018-02-13 | 2019-08-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echniques for cooperatively assisted location estimation |
-
2022
- 2022-06-01 CN CN202210623466.1A patent/CN117200874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6-01 WO PCT/CN2023/097759 patent/WO2023232104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22068A1 (en) * | 2024-01-17 | 2024-10-31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Power control in backscatter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232104A1 (zh) | 2023-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430578B (zh) | 辅小区组信息的配置、获取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14390657B (zh) | 功率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3232104A1 (zh) | 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7200820A (zh) | 反向散射通信方法及设备 | |
CN114696975B (zh) | 速率匹配方法和设备 | |
CN116980984A (zh) | 冲突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7255424A (zh) |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通信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6266917A (zh) | 反向散射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US20240348349A1 (en) |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Medium | |
CN114650120B (zh) | 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US20240357664A1 (en) |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exec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240340969A1 (en) | Prac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 |
CN117998349A (zh) | 能力指示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996161A (zh)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7835219A (zh) | 能力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 |
CN117811607A (zh) | 跳频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介质 | |
CN116471702A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6321427A (zh) | Pei的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7579104A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接收端及发送端 | |
CN117119574A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CN118554979A (zh) | 预编码信息确定方法、预编码信息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7499972A (zh) | 测量间隔冲突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6634444A (zh) | 信息激活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7528819A (zh) | Ra方法、装置、ue、网络侧设备、通信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264741A (zh) | Idc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