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50128A -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50128A CN116850128A CN202311058954.3A CN202311058954A CN116850128A CN 116850128 A CN116850128 A CN 116850128A CN 202311058954 A CN202311058954 A CN 202311058954A CN 116850128 A CN116850128 A CN 1168501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ecological
- phase
- lactobacillus
- regulating composition
- sk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microorganisms other than algae or fungi, e.g. protozoa or bacteri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5—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0—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2—Oils, fats or wax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hydrogenation products thereof
- A61K8/927—Oils, fats or wax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hydrogenation products thereof of insects, e.g. shellac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0—Anti-acne ag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7/00—Barrier preparations; Preparations brought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kin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external influences, e.g. sunlight, X-rays or other harmful rays, corrosive materials, bacteria or insect stings
- A61Q17/005—Antimicrobial prepar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9—Mixtures
- A61K2800/592—Mixtures of compounds complementing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 A61K2800/5922—At least two compounds being classified in the same subclass of A61K8/18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Botan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百分比的组分: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0.1‑5%;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0.05‑2%;α‑葡聚糖寡糖0.1‑10%;复配植物提取物0.2‑20%;保湿剂1‑35%;溶剂0.1‑10%;余量为去离子水;其制备方法为:将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α‑葡聚糖寡糖、复配植物提取物、保湿剂、溶剂和水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本申请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能够有效维持皮肤微生态平衡,对痘痘有突出的改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受环境、生活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痘痘等皮肤问题频现。“痘痘”是痤疮的俗称,又叫“青春痘”、“暗疮”或“粉刺”,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病。一般来说,痘痘患者的面部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皮损,可能某一些数量较多,而其他的数量较少。因为细胞更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慢,成年人的皮肤可能比青少年皮肤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痊愈--这意味着痘痘后的痕迹和红肿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从而增加皮肤过早老化的现象。
根据微生物在皮肤表面定植的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常驻菌群、暂驻菌群和真菌、病毒和螨虫。皮脂腺和毛囊是常驻菌群的主要寄居地,形成了皮肤的第一道生物屏障,在皮肤微生态环境中具有维持平衡和自净的作用。痤疮丙酸杆菌便是定植在皮脂腺的常驻菌,对痤疮丙酸杆菌在痘痘病理生理学中作用的理解近两年来发生了转变,不是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殖,而是不同痤疮丙酸杆菌系统型之间失去平衡,以及皮肤微生物群的失调,导致痘痘的发展。其实皮肤微生物菌群或皮肤生态菌群是皮肤免疫保护的一个主要因素。任何不平衡都会引发功能性免疫缺陷,这往往会导致皮肤区域被休眠的致病菌群占据。
现对于痘痘的治疗,尤其是中度,重度痘痘,医学推荐外涂产品成分主要由抗生素,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酸类,中药;目前惯用抗生素治疗痘痘的案例居多,但使用抗生素的弊端也比较明显,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同时菌群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例如痤疮丙酸杆菌耐药后会提高其致病性;长期大量使用会再度打破体内正常菌群系统平衡,引发多重感染。
因此,目前亟需提出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对痘痘进行有效改善,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百分比的组分:
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0.1-5%;
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0.05-2%;
α-葡聚糖寡糖0.1-10%;
复配植物提取物0.2-20%;
保湿剂1-35%;
溶剂0.1-10%;
余量为去离子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不仅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和繁殖,还可以增加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葡萄球菌属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减少罗尔斯顿菌属、假单胞菌属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进而有效调节皮肤表面菌群,抑制皮肤病原菌生长,维持皮肤微生态平衡,并防止外源菌入侵;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可以改善皮肤表面有益菌的多样性,维持皮肤健康的弱酸性,强化皮肤微生物屏障和化学屏障;α-葡聚糖寡糖可以通过生物选择性竞争性抑制有害菌增殖,调节皮肤微生物群保持有益菌群多样性和提高相对丰度,并平衡皮肤表面微生物菌群,激活β-防御素的表达,抑制病原菌增长从而强化皮肤微生态屏障,使皮肤呈现健康态;而本申请将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复配使用,发现其相互间能够起到优异的配合增效作用,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殖、参与皮肤与微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皮肤应答反应、改善皮肤菌群多样性和有益菌相对丰度、促进抗菌肽产生,进而强化皮肤微生物屏障,有利于维持皮肤微生态平衡,对痘痘有突出的改善作用。
优选的,所述复配植物提取物由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组成,且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3-1.9):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亚麻籽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引发的炎症红斑具有舒缓效果,并调节皮肤固有的微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正常化,促进抗菌肽AMPs的合成,优化皮肤生理功能和微生物及化学屏障功能,更好地抵御外部侵扰;波尔多树叶提取物可以特异性激活皮肤天然抗菌肽HBD-3的表达,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度增殖,抑制炎症因子IL-8和MIP3-α的表达,舒缓痘痘红肿;而将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按特定重量范围比组成复配植物提取物使用,一方面能够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对痘痘进行有效改善,另一方面还能够很好的支撑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间的复配,并相互发挥出优异突出的皮肤修护效果。
优选的,所述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5: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重量比的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在应用时,相互间配合发挥的效果较为优异,与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α-葡聚糖寡糖间能够形成稳定优异的微生态调节体系,进而有效改善痘痘。
优选的,所述保湿剂为丁二醇、甘油、丙烯乙二醇、水杨酸和透明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溶剂为1,2-戊二醇、聚乙二醇、双丙甘醇、丙醇醚和氧化二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种类的保湿剂和溶剂均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悬浮性,且与其他组分原料间能够稳定结合并形成优异的混合体系,进而能充分发挥作用,得到品质优异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微生态调节组合物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百分比为2-5%的辅助助剂,所述辅助助剂包括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且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的重量比为(0.2-0.7):(0.1-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石对皮肤具有极佳的防护作用,主要体现在物理防护,并对致敏物质能够有效阻隔;纳米石墨烯对有害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痘痘肌有着良好的预防和改善作用;蜂蜡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且对产品稳定性好;而将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按特定比例组成辅助助剂,通过硅石、纳米石墨烯配合的微传导作用,并利用蜂蜡能使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结合在硅石、纳米石墨烯上,进而能够快速且深入的传导至皮肤受损处,对皮肤微生态调节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大大提高了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应用时的作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的重量比为0.4: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重量比的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在应用时相互间的配合效果较为稳定优异,能够与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间形成较为均均匀的配合体系,进而得到整体品质较为优异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准备包含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α-葡聚糖寡糖、复配植物提取物、保湿剂、溶剂和水的原料;
(2)将步骤(1)中的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α-葡聚糖寡糖、复配植物提取物、保湿剂、溶剂和水搅拌混合均匀,搅拌温度为25-35℃,搅拌时间为5-20min,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即可得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便于进行大规模生产,而将各原料混合使用,有利于在组合物应用于产品前形成稳定的微生态调节体系,进而能够产生较为优异的作用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的应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的应用,包括应用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得到的护肤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现有医学还没有成熟的微生物组修饰替代疗法的治疗痘痘的外涂产品之前,将本申请生态调节组合物应用于护肤品中,能够作为医学领域治疗痘痘的补充手段,同时也在护肤品领域填补了这一空白。
优选的,所述护肤品包含以下重百分比的组分:
泊洛沙姆407 5-30%;
1,3-丁二醇1-5%;
甘油0.5-10%;
泛醇0.1-1%;
β-葡聚糖0.2-1%;
烟酰胺1-10%;
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2-3%;
氢氧化钠0.01-0.5%;
微生态调节组合物0.1-10%;
对羟基苯乙酮0.5-0.8%;
1,2-己二醇0.5-0.8%;
余量为去离子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应用于上述护肤品体系中,能够与其他各组分原料间稳定结合并形成均匀的混合体系,对皮肤表现较为温和,且上述护肤品在应用时,能够调节和平衡皮肤微生物屏障,抑制皮肤微生态中的致病菌,对痘痘进行有效改善。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护肤品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准备A相、B相、C相和D相原料,其中A相:泊洛沙姆407、1,3-丁二醇和甘油;B相:去离子水、泛醇、β-葡聚糖、烟酰胺和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C相:氢氧化钠和微生态调节组合物;D相:对羟基苯乙酮和1,2-己二醇:
(2)将步骤(1)中的A相原料混合,加热至75-80℃,搅拌均匀;将B相原料混合,加热至75-80℃,搅拌均匀;然后将B相加入A相中,搅拌均匀;
(3)将步骤(2)中A相与B相的混合料降温至35-45℃,再加入C相和D相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护肤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肤品的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生产,同时,上述操作中各组分原料分级加入,过程中便于进行品质管控,进而有利于得到品质优异稳定的护肤品。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采用将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复配使用,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殖、参与皮肤与微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皮肤应答反应、改善皮肤菌群多样性和有益菌相对丰度、促进抗菌肽产生,进而强化皮肤微生物屏障,有利于维持皮肤微生态平衡,对痘痘有突出的改善作用;
2、本申请优选采用由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按特定重量范围比组成复配植物提取物,一方面能够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对痘痘进行有效改善,另一方面还能够很好的支撑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间的复配,并相互发挥出优异突出的皮肤修护效果;
3、本申请添加由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按特定比例组成的辅助助剂,能使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快速且深入的传导至皮肤受损处,对皮肤微生态调节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大大提高了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应用时的作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各制备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除特殊说明之外,其他均为市售:
亚麻籽提取物购的产品供应商:Ashland、商品名:Lipigenine;
波尔多树叶提取物的产品供应商:BASF、商品名:A00067 Betapur;
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的产品供应商:赛比克、商品名:SEPIMAZEN;
纳米石墨烯的粒径为300nm;
蜂蜡的商品供应商:CRODA、商品名SUPER REFINED BEESWAX-PA-(JP)。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其各组分原料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1所示,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获得:
(1)按配比准备包含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α-葡聚糖寡糖、复配植物提取物、保湿剂、溶剂和水的原料;
(2)将步骤(1)中的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α-葡聚糖寡糖、复配植物提取物、保湿剂、溶剂和水搅拌混合均匀,搅拌温度为25-35℃,搅拌时间为5-20min,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即可得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
注:上述步骤中,本实施例搅拌温度优选为30℃,搅拌时间优选为15min,搅拌速度优选为300r/min;复配植物提取物由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按重量比为1.5:1组成;保湿剂为丁二醇;溶剂为1,2-戊二醇。
实施例2-3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各组分原料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中各组分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4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复配植物提取物由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按重量比为1.3:1组成。
实施例5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复配植物提取物由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按重量比为1.9:1组成。
实施例6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复配植物提取物由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按重量比为1.6:1组成。
实施例7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亚麻籽提取物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8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波尔多树叶提取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施例9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复配植物提取物由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按重量比为1.2:1组成。
施例10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复配植物提取物由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按重量比为2.0:1组成。
实施例11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保湿剂为甘油和透明质酸按重量比为1:1的组合物。
实施例12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溶剂为双丙甘醇和氧化二丙醇按重量比为1:1的组合物。
实施例13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的原料中还含有重量百分比为2-5%的辅助助剂,辅助助剂由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按重量比为0.4:0.2:1组成,应用时与步骤(1)中的其他组分原料一同混合,本实施例优选3%的辅助助剂。
实施例14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辅助助剂由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按重量比为0.2:0.1:1组成。
实施例15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辅助助剂由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按重量比为0.7:0.3:1组成。
实施例16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辅助助剂由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按重量比为0.45:0.2:1组成。
实施例17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硅石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18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石墨烯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19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蜂蜡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20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硅石、纳米石墨烯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21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硅石、蜂蜡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22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石墨烯、蜂蜡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23
一种护肤品,其各组分原料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1所示,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获得:
(1)按配比准备A相、B相、C相和D相原料,其中A相:泊洛沙姆407、1,3-丁二醇和甘油;B相:去离子水、泛醇、β-葡聚糖、烟酰胺和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C相:氢氧化钠和微生态调节组合物;D相:对羟基苯乙酮和1,2-己二醇:
(2)将步骤(1)中的A相原料混合,加热至75-80℃,搅拌均匀,300r/min下搅拌10min;将B相原料混合,加热至75-80℃,搅拌均匀,300r/min下搅拌10min;然后将B相加入A相中,搅拌均匀,300r/min下搅拌5min;
(3)将步骤(2)中A相与B相的混合料降温至35-45℃,再加入C相和D相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300r/min下搅拌15min,即可得到护肤品。
注:上述操作中A相和B相均加热至80℃;A相与B相的混合料优选降温至40℃;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为制备例1中获得。
实施例24-25
一种护肤品,与实施例2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各组分原料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23-25中各组分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26
一种护肤品,与实施例23的不同之处在于,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为实施例11获得,并去除部分去离子水,保证与实施例21具有相同的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的百分比含量。
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对比例2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对比例3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α-葡聚糖寡糖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对比例4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对比例5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复配植物提取物等质量替换为去离子水。
性能检测试验试验样品:采用实施例1-22中获得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为试验样品1-22,采用实施例22-26中获得护肤品为试验样品22-26,采用对比例1-5中获得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作为对照样品1-5。
试验方法:
测试人员选取:①纳入标准:62例年龄18~50岁的痘痘患者,受试部位为痘痘所在皮肤处向外延伸1cm的范围内,能严格遵守实验要求,并签署志愿者知情同意书者。②排除标准: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对洗护用品有过敏或者高度敏感风险者;受试部位存在免疫缺陷或其他皮肤病者。③剔除标准:实验过程中主动申请退出、依从性差、有妊娠、不良反应、失访其他特殊情况要求退出试验者。
(1)痤疮丙酸杆菌抑制性测试,62人分成两两一组,每组男女各一人;31组人群,每组人各取受试部位0.1mL组织液,加入1mL生理盐水稀释10倍,混合后接种至5个琼脂培养基培养7d后,数菌落数,取平均值记为每个人的初始值,每组两人的初始值相加后平均,对应各样品记作A1;接着31组人群分别涂抹使用试验样品1-26和对照样品1-5,早八点晚八点各一次,涂抹量为2mg/cm2,持续涂抹15天后,同法测定每人对应的菌落数初始值,每组两人的初始值相加后平均,对应各样品记作A2;而痤疮丙酸杆菌抑制率(%)=(A1-A2)/A1,记录在表3中。
(2)hBD-2测试:hBD-2主要表达于上皮组织,由角质形成细胞合成分泌,为一种阳离子小分子抗菌肽,保护皮肤免受外来致病菌的侵害,而皮肤微生态的优异性与hBD-2表达量息息相关;31组人群,每组人各取受试部位0.1mL组织液,加入1mL生理盐水稀释10倍,Elisa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法检测hBD-2表达量,每组两人的hBD-2表达量相加后平均,对应各样品记作B1;接着31组人群分别涂抹使用试验样品1-26和对照样品1-5,早八点晚八点各一次,涂抹量为2mg/cm2,持续涂抹17天后,同法测定每人对应的hBD-2表达量,取每组平均值对应各样品记作B2;hBD-2表达量变化率(%)=(B2-B1)/B 1,记录在表3中。
表3试验样品1-26和对照样品1-5的测试结果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1-4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间能够起到优异的复配增效作用,不仅能够抑制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对痘痘进行有效改善,还能够调节皮肤微生态,使皮肤微生态更加优异,以此使hBD-2表达量表现较为突出。而将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中的任意一种单独使用,相比三种原料都不使用的情况,虽然在痤疮丙酸杆菌抑制率和hBD-2表达量变化率上能够带来提升,但提升效果有限,远不及三种原料复配使用带来的效果优异。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4-6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采用由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按特定重量范围比组成复配植物提取物,均能够使得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保持优异稳定的应用效果,其中,当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5:1时,效果最为优异。再结合实施例7-8、对比例5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间的配合能够起到复配增效的作用。再结合实施例9-10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当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间的配比低于或高于(1.3-1.9):1时,得到微生态调节组合物的应用效果均出现明显的损失,说明二者间配合比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再结合对比例4、对比例5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在不使用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和α-葡聚糖寡糖的情况下,单独使用复配植物提取物,所发挥出的效果远不及实施例1中复配植物提取物应用所带来的效果,说明复配植物提取物的使用与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α-葡聚糖寡糖间的配合具有优异突出的作用效果。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13-22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添加由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按特定比例组成的辅助助剂,能够进一步提高微生态调节组合物的应用效果,能显著提高测试得到的痤疮丙酸杆菌抑制率和hBD-2表达量变化率,其中当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的重量比为0.4:0.2:1时,提升效果较佳。而将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进行添加使用,一是提升效果有限,二是仅能起到提升效果的叠加,仅有当三种原料复配时,才能够带来1+1>2的技术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百分比的组分:
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 0.1-5%;
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 0.05-2%;
α-葡聚糖寡糖 0.1-10%;
复配植物提取物 0.2-20%;
保湿剂 1-35%;
溶剂 0.1-10%;
余量为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植物提取物由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组成,且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3-1.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麻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为丁二醇、甘油、丙烯乙二醇、水杨酸和透明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溶剂为1,2-戊二醇、聚乙二醇、双丙甘醇、丙醇醚和氧化二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调节组合物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百分比为2-5%的辅助助剂,所述辅助助剂包括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且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的重量比为(0.2-0.7):(0.1-0.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石、纳米石墨烯和蜂蜡的重量比为0.4:0.2:1。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准备包含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α-葡聚糖寡糖、复配植物提取物、保湿剂、溶剂和水的原料;
(2)将步骤(1)中的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α-葡聚糖寡糖、复配植物提取物、保湿剂、溶剂和水搅拌混合均匀,搅拌温度为25-35℃,搅拌时间为5-20min,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即可得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
8.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得到的护肤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生态调节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肤品包含以下重百分比的组分:
泊洛沙姆407 5-30%;
1,3-丁二醇 1-5%;
甘油 0.5-10%;
泛醇 0.1-1%;
β-葡聚糖 0.2-1%;
烟酰胺 1-10%;
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 0.2-3%;
氢氧化钠 0.01-0.5%;
微生态调节组合物 0.1-10%;
对羟基苯乙酮 0.5-0.8%;
1,2-己二醇 0.5-0.8%;
余量为去离子水。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准备A相、B相、C相和D相原料,其中A相:泊洛沙姆407、1,3-丁二醇和甘油;B相:去离子水、泛醇、β-葡聚糖、烟酰胺和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C相:氢氧化钠和微生态调节组合物;D相:对羟基苯乙酮和1,2-己二醇:
(2)将步骤(1)中的A相原料混合,加热至75-80℃,搅拌均匀;将B相原料混合,加热至75-80℃,搅拌均匀;然后将B相加入A相中,搅拌均匀;
(3)将步骤(2)中A相与B相的混合料降温至35-45℃,再加入C相和D相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护肤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58954.3A CN116850128B (zh) | 2023-08-22 | 2023-08-22 |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58954.3A CN116850128B (zh) | 2023-08-22 | 2023-08-22 |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50128A true CN116850128A (zh) | 2023-10-10 |
CN116850128B CN116850128B (zh) | 2025-02-07 |
Family
ID=88230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058954.3A Active CN116850128B (zh) | 2023-08-22 | 2023-08-22 |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85012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38673A (zh) * | 2023-11-22 | 2024-01-05 | 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促进皮肤脂质平衡作用的功效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7959235A (zh) * | 2024-01-31 | 2024-05-03 | 广州市兰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34231A (zh) * | 2013-10-30 | 2016-09-07 | 利普泰个人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和/或护理皮肤的外泌多糖、培养基及其组合物 |
CN110179743A (zh) * | 2019-06-20 | 2019-08-30 | 吴旭升 | 一种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388403A (zh) * | 2020-04-12 | 2020-07-10 | 广州市索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 |
WO2023077291A1 (zh) * | 2021-11-03 | 2023-05-11 | 珠海德贡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屏障修复组合物、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湿巾中的应用 |
CN116270292A (zh) * | 2023-03-03 | 2023-06-23 | 配方化妆品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头皮微生态平衡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23
- 2023-08-22 CN CN202311058954.3A patent/CN11685012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34231A (zh) * | 2013-10-30 | 2016-09-07 | 利普泰个人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和/或护理皮肤的外泌多糖、培养基及其组合物 |
CN110179743A (zh) * | 2019-06-20 | 2019-08-30 | 吴旭升 | 一种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388403A (zh) * | 2020-04-12 | 2020-07-10 | 广州市索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 |
WO2023077291A1 (zh) * | 2021-11-03 | 2023-05-11 | 珠海德贡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屏障修复组合物、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湿巾中的应用 |
CN116270292A (zh) * | 2023-03-03 | 2023-06-23 | 配方化妆品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头皮微生态平衡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嫒丝吉筘化妆品有限公司: "荷诺乳酸菌修护面霜Ⅰ(水润型)", pages 1,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hzpba.nmpa.gov.cn/jkcx/chakanjk.html?prodId=1202537899287904256&gb=J> * |
赵小敏;瞿欣;: "敏感肌肤和微生态屏障", 日用化学工业, no. 05, 22 May 2019 (2019-05-22)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38673A (zh) * | 2023-11-22 | 2024-01-05 | 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促进皮肤脂质平衡作用的功效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7959235A (zh) * | 2024-01-31 | 2024-05-03 | 广州市兰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50128B (zh) | 2025-0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850128A (zh) | 一种微生态调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 |
JP2021038271A (ja) | 組換え片利共生皮膚微生物による皮膚疾患の治療処置 | |
CN102573858B (zh) | 用于预防和治疗阴道病的含有盐和糖作为活性成分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13018246B (zh) | 一种具有缓解头皮炎症的益生菌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 | |
EP4512832A1 (en) |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zinc hyaluronate | |
CN114668687B (zh) | 一种治疗痤疮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
KR102262466B1 (ko) | 락토바실러스 애시도필러스 발효액 및 방부제를 포함하는 방부 시스템 | |
WO2025098143A1 (zh) | 一种高保湿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590787B (zh) | 一种用于祛痘和皮肤修复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WO2024027816A1 (zh) | 利福霉素-喹嗪酮偶联分子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533809B (zh) | 一种维生素e抑菌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463071B (zh) | 一种长效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6531272A (zh) | 一种祛痘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5919683A (zh) | 一种透明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KR102337124B1 (ko) | 탈모 개선용 복합 파우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발용 화장료 조성물 | |
US5696099A (en) | Topical prepar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and acneiform dermatitis | |
CN115006512A (zh) | 一种调节女性阴道微生态的组合物及应用 | |
KR20230131879A (ko) | 단쇄 프럭토올리고당 및 천연 전분을 기반으로 한 화장방법 및 조성물 | |
CN114767603A (zh) | 一种含红参提取物的祛痘化妆品组合物 | |
JP5349719B2 (ja) | 皮膚外用剤 | |
CN113230200A (zh) | 一种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350203B (zh) | 一种抑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KR20090001268A (ko) | 백리향유를 포함하는 여드름 치료용 화장료 조성물 | |
CN111686167A (zh) | 一种抑菌消炎软膏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5054552B (zh) | 一种水杨酸无患子磷脂粉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