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7987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67987A CN116667987A CN202310674056.4A CN202310674056A CN116667987A CN 116667987 A CN116667987 A CN 116667987A CN 202310674056 A CN202310674056 A CN 202310674056A CN 116667987 A CN116667987 A CN 1166679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resource
- mode
- dci
- allo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具备: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生成表示与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上层信令,所述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由时隙中的物理资源块及码元表示,并且该控制电路生成包含2比特的信息的DCI,所述2比特的信息表示从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选择出的资源模式;以及发送机,该发送机在被分配给一部分频带的控制资源集之中发送所述DCI,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的、多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在时域及频域中从下行链路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1月19日、申请号为201880014224.4、发明名称为“基站、终端以及通信方法”、申请人为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正在研究被称为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通信系统。在5G中,正在研究对各自需要通信业务量的增大、连接的终端数的增大、高可靠性、低延迟的每个用例灵活地提供功能。作为代表性的例子,有三个,即扩展移动宽带(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大规模通信/多数连接(mMTC:massive Machin Type Communications;大规模机器式通信)、超可靠性和低延迟通信(URLLC: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nt)。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即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正在从LTE系统的进步和新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无线访问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两方面研究通信系统的进步。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P-161596,“Revision of SI: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Technology”,NTT DOCOMO,September 2016
发明内容
在新RAT中,需要研究有关通知数据区域(例如,码元位置)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式有助于提供可以适当地通知数据区域的基站、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装置,具备: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生成表示与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上层信令,所述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由时隙中的物理资源块及码元表示,并且该控制电路生成包含2比特的信息的DCI,所述2比特的信息表示从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选择出的资源模式;以及发送机,该发送机在被分配给一部分频带的控制资源集之中发送所述DCI,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的、多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在时域及频域中从下行链路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在该通信方法中,生成表示与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上层信令,所述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由时隙中的物理资源块及码元表示;生成包含2比特的信息的DCI,所述2比特的信息表示从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选择出的资源模式;以及在被分配给一部分频带的控制资源集之中发送所述DCI,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的、多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在时域及频域中从下行链路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集成电路,控制以下处理:生成表示与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上层信令的处理,所述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由时隙中的物理资源块及码元表示;生成包含2比特的信息的DCI的处理,所述2比特的信息表示从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选择出的资源模式;以及在被分配给一部分频带的控制资源集之中发送所述DCI的处理,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的、多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在时域及频域中从下行链路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包括:电路,其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之中选择数据分配中使用的1个模式;以及发送机,通过上层信令通知与所述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通过下行控制信号(DCI)通知选择出的所述1个模式。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包括:接收机,接收包含了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上层信令,并接收表示从所述多个模式之中对数据分配使用的1个模式的下行控制信号(DCI);以及电路,其基于所述设定信息及所述下行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数据被分配的资源。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之中选择对数据分配使用的1个模式,通过上层信令通知与所述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通过下行控制信号(DCI)通知选择出的所述1个模式。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包含了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上层信令,并接收表示从所述多个模式之中对数据分配使用的1个模式的下行控制信号(DCI),基于所述设定信息及所述下行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数据被分配的资源。
再者,这些概括性的或具体的方式,可作为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存储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和存储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可以适当地通知数据区域。
从说明书和附图中将清楚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更多的优点和效果。这些优点和/或效果可以由几个实施方式及说明书和附图记载的特征来分别提供,不需要为了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同一特征而提供全部特征。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一部分结构。
图2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一部分结构。
图3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
图4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
图5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及终端的动作例子。
图6A表示实施方式1的动作例子1的数据分配的一例子。
图6B表示实施方式1的动作例子1的数据分配的一例子。
图7表示实施方式1的动作例子2的数据分配的一例子。
图8表示实施方式2的时隙的结构例子。
图9A表示实施方式3的数据分配的一例子。
图9B表示实施方式3的数据分配的一例子。
图10表示实施方式4的数据分配的一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LTE中,基站使用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器信道)动态地通知PDC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区域的码元数,从PDCCH区域的下一个码元发送数据。此外,在LTE中,为了应用CoMP(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协作多点)或为了干扰控制,在变更数据的开始码元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上层的信令通知数据的开始码元。
另一方面,在新RAT中,正在研究使用DCI(Downlink control indicator;下行链路控制指示器)通知时隙内的数据的开始码元。作为DCI,正在研究假定多个终端(UE:UserEquipment)同时地接收的“群公用PDCCH(group common PDCCH)”、以及假定各终端单独地接收的“UE特定DCI(UE specific DCI)”。
然而,在新RAT中,正在研究被配置DCI等的控制信号的区域(控制资源集)即“群公用控制资源集”或“UE特定控制资源集”分配给系统频带之中的一部分频带而不是全部频带。因此,在被分配控制资源集的区域和没有被分配控制资源集的区域中,数据区域(可以使用于数据的码元数)不同。
终端(用户)可以识别分配给本机的UE特定控制资源集或本机所属的群的群公用控制资源集的区域,另一方面,无法识别分配给其他终端的UE特定控制资源集的区域或用于其他用途(例如,边链路、URLLC、mMTC等)的区域。例如,基站也可使用上层的信令,通知未分配给终端的资源区域,避开该资源集区域进行数据分配,但在使用了上层的信令的资源区域的通知中,会成为半静态的分配。在新RAT中,考虑对每个时隙不同的用途的使用,所以仅在上层的通知中,有无法灵活地分配资源的问题。
因此,以下,说明考虑被配置了控制资源集的区域,适当地通知数据区域,灵活地分配资源的方法。
[通信系统的概要]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0及终端20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一部分结构的框图。在图1所示的基站100中,DCI生成单元102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Mode)之中选择数据分配中使用的1个模式。发送单元106通过上层信令通知与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通过下行控制信号(DCI)通知选择出的1个模式。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一部分结构的框图。在图2所示的终端200中,接收单元201接收包含了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Mode)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上层的信令,接收表示从多个模式之中对数据分配使用的1个模式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信号分离单元202基于设定信息及下行控制信号,确定被分配数据的资源。
(实施方式1)
[基站的结构]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的框图。在图3中,基站100具有设定单元101、DCI生成单元102、纠错编码单元103、调制单元104、信号分配单元105、发送单元106、接收单元107、信号分离单元108、解调单元109、以及纠错解码单元110。
设定单元101设定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以下,称为“模式”)、以及与在多个模式中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有关的参数。例如,设定单元101设定从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候选的频域(例如,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及时域(例如,码元)。然后,设定单元101生成包含了与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例如,表示上述频域及时域的参数)的上层的信令(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或特定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设定单元101将上层的信令输出到纠错编码单元103,将设定信息输出到DCI生成单元102、信号分配单元105及信号分离单元108。
DCI生成单元102例如基于每时隙的控制信号量或数据量等的信息(未图示),从设定单元101设定的多个模式之中,选择(确定)对终端200的数据分配中使用的1个模式,生成与选择的模式对应的比特信息。
DCI生成单元102生成DL(Downlink;下行链路)数据信号或UL(Uplink;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资源分配信息(DL分配信息或UL分配信息)、以及包含了与选择的模式对应的比特信息的下行控制信号(DCI),将DCI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105。此外,DCI生成单元102将生成的DCI之中的、DL分配信息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105,将UL分配信息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108。
纠错编码单元103将发送数据信号(DL数据信号)以及从设定单元101输入的上层的信令(设定信息)进行纠错编码,将编码后的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104。
调制单元104对从纠错编码单元103接受的信号施以调制处理,将调制后的信号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105。
信号分配单元105基于从DCI生成单元102输入的DL分配信息,将从调制单元104接受的DL数据信号、设定信息、或从DCI生成单元102接受的控制信号即DCI分配给下行资源。具体而言,信号分配单元105根据由设定单元101设定的多个模式之中、由从DCI生成单元102输入的DCI所示的模式(由DCI生成单元102选择出的模式),对从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以外的资源分配DL数据信号。发送信号被这样形成。形成的发送信号被输出到发送单元106。
发送单元106对于从信号分配单元105输入的发送信号施以上变频等的无线发送处理,通过天线发送到终端200。
接收单元107通过天线接收从终端200发送的信号,对接收信号施以下变频等的无线接收处理,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108。
信号分离单元108基于从DCI生成单元102输入的信息(与模式对应的比特信息、以及UL分配信息)、以及从设定单元101输入的设定信息,从接收单元107接受的接收信号中分离UL数据信号。具体而言,信号分离单元108根据由设定单元101设定的多个模式之中、以从DCI生成单元102输入的DCI所示的模式(由DCI生成单元102选择出的模式),确定从UL数据信号的分配中排除的资源,分离被配置在从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以外的资源中的信号,输出到解调单元109。
解调单元109对从信号分离单元108输入的信号施以解调处理,将得到的信号输出到纠错解码单元110。
纠错解码单元110将从解调单元109输入的信号解码,得到来自终端200的接收数据信号(UL数据信号)。
[终端的结构]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的框图。在图4中,终端200具有接收单元201、信号分离单元202、DCI接收单元203、解调单元204、纠错解码单元205、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纠错编码单元207、调制单元208、信号分配单元209、以及发送单元210。
接收单元201将接收信号通过天线接收,在对接收信号施以下变频等的接收处理后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202。在接收信号中,例如包含上层信令(包含设定信息)、或DCI(包含与基站100选择出的模式对应的比特信息)等。
信号分离单元202从接收单元201接受的接收信号中分离配置在有可能被分配DCI的资源中的信号,输出到DCI接收单元203。此外,信号分离单元202基于从DCI接收单元203输入的信息(与基站100选择出的模式对应的比特信息、以及DL分配信息)以及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输入的信息,确定从DL数据信号的分配中排除的资源,确定被分配DL数据信号的资源。然后,信号分离单元202从接收信号中分离DL数据信号或上层的信令,输出到解调单元204。
DCI接收单元203对从信号分离单元202输入的有可能被分配DCI的资源的信号尝试解码,检测(接收)DCI。DCI接收单元203将接收到的DCI中所示的UL分配信息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09,将DL分配信息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202。此外,DCI接收单元203将与DCI中包含的模式对应的比特信息(由基站100选择出的模式)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202。
解调单元204将从信号分离单元202输入的信号解调,将解调后的信号输出到纠错解码单元205。
纠错解码单元205将从解调单元204接受的解调信号解码,输出得到的接收数据信号,将得到的上层的信令输出到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
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基于从纠错解码单元205输出的上层的信令中包含的设定信息,确定在与数据分配有关的多个模式中表示从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的候选的频域及时域的参数。然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将与多个模式有关的参数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202及信号分配单元209。
纠错编码单元207将发送数据信号(UL数据信号)进行纠错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208。
调制单元208调制从纠错编码单元207输入的数据信号,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09。
信号分配单元209基于从DCI接收单元203输入的UL分配信息、与模式对应的比特信息(基站100选择出的模式)、以及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输入的信息(与多个模式有关的参数),确定从UL数据的分配中排除的资源,确定被分配UL数据的资源。然后,信号分配单元209将从调制单元209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给已确定的资源,输出到发送单元210。
发送单元210对从信号分配单元209输入的信号施以上变频等的发送处理,通过天线发送。
[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动作]
详细地说明具有以上结构的基站100及终端200中的动作。
图5是表示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动作的时序图。
基站100进行数据分配的设定,即,设定与数据分配有关的频域或时域的多个模式(模式)(ST101)。各模式中的频域或时域例如表示从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候选的频域及时域。
基站100将与设定的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表示频域或时域的参数)使用上层的信令(SIB或特定的RRC)发送到终端200(ST102)。
接下来,基站100在数据分配时从ST101中设定的多个模式之中选择1个模式,基于选择出的模式确定可用于数据分配的资源区域(ST103)。例如,基站100也可以对每个PRB确定可用于数据分配的资源区域。
然后,基站100将数据(DL数据信号或UL数据信号)的分配信息、以及包含选择出的模式的DCI发送到终端200(ST104)。
另一方面,终端200基于ST102中接收的上层的信令中包含的设定信息(频域及时域)、以及ST104中接收的DCI,确定可用于数据分配的资源区域(ST105)。例如,终端200也可以对每个PRB确定可用于数据分配的资源区域。具体而言,终端200从多个模式之中选择由DCI通知的1个模式,使用与选择出的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确定从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区域,即,可用于数据分配的资源区域。
然后,基站100及终端200使用确定出的资源发送接收数据(DL数据信号或UL数据信号)(ST106)。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100在通知数据的分配信息时,通过上层信令通知与数据分配的多个模式(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表示频域或时域的参数),通过DCI通知用于实际的数据分配的1个模式(模式)。即,将上层的信令和DCI并用来进行数据分配的通知。
由此,基站100在数据分配时,通过DCI通知1个模式(比特信息)即可,不必每次数据分配时通知与频域或时域有关的设定信息,所以可以削减DCI的信令的开销,并从数据区域中排除用于数据以外的区域。此外,基站100可以通过DCI动态地变更多个模式之中用于数据分配的模式,所以可以灵活地分配数据。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例子1、2。
<动作例子1>
基站100例如设定图6A所示的“模式1”及图6B所示的“模式2”作为数据分配的模式。此外,基站100使用上层的信令,通知频域“X0”及开始数据的分配的码元即开始码元“A0”、“A1”、“A2”,作为与模式1及模式2有关的设定信息。这里,如后述,A0是与模式1有关的参数,X0、A1、A2是与模式2有关的参数。频域X0例如也可以用PRB号或RBG号表示。
此外,基站100使用DCI中包含的1比特,将模式1或模式2通知给终端200,作为用于数据分配的模式。
终端200基于通过上层的信令通知的与模式1及模式2有关的设定信息之中、与DCI中所示的模式对应的信息,确定被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
这里,在各模式中,例如,数据如下分配。
模式1:数据从码元A0起分配。
模式2:在频域X0中,数据从码元A1起分配,在X0以外的频域中数据从码元A2起分配。
此外,通过上层的信令作为设定信息通知的{X0,A0,A1,A2}也可以如下那样设定。
频域X0:与UE特定控制资源集相同的频域
A0:被配置了群公用控制资源集的码元之后的码元
A1:被配置了UE特定控制资源集的码元之后的码元
A2:码元#0
即,对于模式1,A0表示被分配了D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开始位置(开始码元)。
此外,对于模式2,X0表示被分配了DL控制信号(例如,UE特定DCI等)的频域,A1表示在频域X0中被分配了D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开始位置,A2表示在频域X0以外的频域中被分配了D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开始位置。
也就是说,在模式1中,如图6A所示,终端200不依赖于被分配数据(PDSCH)的数据资源(DL分配信息中所示的资源),而基于由上层的信令通知的开始码元(A0),确定被分配了数据(PDSCH)的码元的开始位置。即,在模式1中,数据在数据资源的全频带中从码元A0起分配。
因此,UE特定控制资源集及群公用控制资源集两者和数据资源在频域中重叠的情况下,或对其他终端的UE特定控制资源集和数据资源在频域中重叠的情况下,都可以避开它们的控制信号区域,配置对终端200的数据。
此外,模式1在要降低ICIC(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小区间干扰协调)中与前半部分的码元(例如,码元A0以前的码元)的干扰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在模式2中,如图6B所示,终端200基于由上层的信令通知的频域(X0)及开始码元(A1,A2),确定被分配了数据(PDSCH)的资源。即,在模式2中,在频域X0和频域X0以外的区域中被分配了数据的码元的开始位置不同。
因此,例如,如图6B所示,模式2在数据资源和频域X0(UE特定控制资源集)重叠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具体而言,在对终端200的数据资源之中的、频域X0中,可以避开UE特定控制资源集配置数据,在频域X0以外的区域中,可以从码元#0(A2)起配置数据。由此,可以有效利用资源。
再者,上述例子中,说明了频域X0与UE特定控制资源集为同一频域的情况,但频域X0可以设为与群公用控制资源集相同的区域,也可以设为将UE特定控制资源集和群公用控制资源集合在一起的区域。若将频域X0设为与UE特定控制资源集或群公用控制资源集相同的区域,则可以削减上层的信令。
此外,频域X0也可以按PRB为单位或按RBG(Resource Block Group)为单位通知。若将频域X0按PRB为单位或按RBG为单位通知,则基站100可以对终端200更灵活地指示资源,所以可以避开分配给其他终端的控制资源集的区域,或避开用于其他用途的区域。
此外,开始码元A0不限于群公用控制资源集,例如,也可以是控制信号信道之中配置在最后面的码元之后的码元。此外,开始码元A0、A1、A2也可以为被配置了群公用控制资源集或群公用控制资源的码元之后的码元,也可以通知码元号。此外,A0和A2也可以为相同的值,A1和A2也可以为相同的值。
<动作例子2>
在动作例子1中,说明了使用上层的信令准备2个模式(模式1和模式2),使用DCI中包含的1比特切换模式1和模式2的情况。相对于此,在动作例子2中,说明在上层的信令中准备4个模式(模式1、模式2、模式3、模式4),使用DCI中包含的2比特切换模式1、模式2、模式3、模式4的情况。
图7表示动作例子2的模式1、模式2、模式3、模式4的一例子。
具体而言,基站100例如设定图7所示的模式1~模式4作为数据分配的模式。此外,基站100使用上层的信令,通知频域“X0”、“X1”、以及数据的开始码元“A0”、“A1”、“A2”、“A3”、“A4”、“A5”作为与模式1~模式4有关的设定信息。这里,如后述,A0是与模式1有关的参数,A1是与模式2有关的参数,X0、A2、A3是与模式3有关的参数,X1、A4、A5是与模式4有关的参数。频域X0、X1例如也可以用PRB号或RBG号表示。
此外,基站100使用DCI中包含的2比特,将模式1、模式2、模式3或模式4的任意1个模式通知给终端200作为用于数据分配的模式。
终端200基于通过上层的信令通知的与模式1~模式4有关的设定信息之中、与DCI所示的模式对应的信息,确定被分配了数据的资源区域。
这里,在各模式中,例如,数据如下分配。
模式1:数据从码元A0起分配。
模式2:数据从码元A1起分配。
模式3:在频域X0中,数据从码元A2起分配,在X0以外的频域中,数据从码元A3起分配。
模式4:在频域X1中,数据从码元A4起分配,在X1以外的频域中,数据从码元A5起分配。
此外,通过上层的信令作为设定信息通知的{X0,X1,A0,A1,A2,A3,A4,A5}也可以如下那样设定。
频域X0:与UE特定控制资源集同一频域
频域X1:将UE特定控制资源集和群公用控制资源集合在一起的频域
A0:被配置了群公用控制资源集的码元之后的码元
A1:码元#0
A2:被配置了UE特定控制资源集的码元之后的码元
A3:码元#0
A4:被配置了群公用控制资源集或UE特定控制资源集的码元之后的码元
A5:码元#0
即,对于模式1,A0表示被分配了D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开始位置(开始码元)。
此外,对于模式2,A1表示被分配了D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开始位置(开始码元)。
此外,对于模式3,X0表示被分配了DL控制信号(例如,UE特定DCI等)的频域,A2表示在频域X0中被分配了D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开始位置,A3表示在频域X0以外的频域中被分配了D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开始位置。
此外,对于模式4,X1表示被分配了DL控制信号(例如,UE特定DCI或群公用PDCCH等)的频域,A4表示在频域X1中被分配了D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开始位置,A5表示在频域X1以外的频域中被分配了D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开始位置。
图7的模式1与动作例子1的模式1(图6A)同样的动作。也就是说,在模式1中,如图7所示,终端200不依赖于被分配了数据(PDSCH)的数据资源(DL分配信息所示的资源),而基于由上层的信令通知的开始码元(A0),确定被分配了数据(PDSCH)的码元的开始位置。即,在模式1中,数据在数据资源的全频带中从码元A0起分配。
模式2从与模式1不同的码元(图7中为码元#0)起开始数据分配。也就是说,在模式2中,如图7所示,不依赖于数据资源,从码元#0起被分配数据(PDSCH)。这样,在模式2中从码元#0起被分配数据,所以例如对于终端200,模式2在数据被分配在与控制资源集不重叠的频域中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在模式3中,与动作例子1的模式2(图6B)同样,在频域X0和频域X0以外的区域中被分配了数据的开始码元不同。在模式3中,在频域X0中,避开UE特定控制资源集,可以配置对终端200的数据,在频域X0以外的区域中,可以从码元#0起配置数据。由此,可以有效利用资源。这样,图7的模式3在与频域X0(UE特定控制资源集)重叠的频域中被分配了数据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在模式4中,与模式3同样,在频域X1和频域X1以外的区域中被分配了数据的开始码元不同。在模式4中,在频域X1的区域中,避开控制信号,可以配置对终端200的数据,在频域X1以外的区域中,可以从码元#0起配置对终端200的数据。由此,可以有效利用资源。这样,图7的模式4在与频域X1(UE特定控制资源集和群公用控制资源集)重叠的频域中被分配了数据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是,在UE特定控制资源集和群公用控制资源集的码元数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与码元数长的一方匹配来设定A4。
再者,频域X0、X1可以设为与UE特定控制资源集相同的频域,可以设为与群公用控制资源集相同的区域,也可以设为将UE特定控制资源集和群公用控制资源集合在一起的频域。若将频域X0、X1设为与UE特定控制资源集或群公用控制资源集相同的区域,则可以削减上层的信令。
此外,频域X0、X1也可以按PRB为单位或按RBG为单位给出指示。若将频域X0、X1按PRB为单位或按RBG为单位给出指示,则基站100可以对终端200更灵活地指示资源,所以可以避开分配给其他移动台的控制资源集的频域,或避开被用于其他用途的区域。
此外,开始码元A0不限于群公用控制资源集,例如,也可以是控制信号信道之中配置在最后面的码元之后的码元。此外,A0、A1、A2、A3、A4、A5也可以设为被配置了群公用控制资源集或群公用控制资源的码元之后的码元,也可以通知码元号。此外,A0、A1、A3、A5也可以设为码元#0。或者,可以将A0、A2、A4设为相同的值,也可以将A1、A3、A5设为相同的值。
以上,说明了动作例子1、2。例如,基站100基于DL数据信号(PDSCH)的分配资源(数据资源)和控制信号的分配资源(控制资源集)之间的关系(例如,有无重叠等),从多个模式之中选择适合于DL数据的分配资源的1个模式即可。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100通过上层信令通知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例如,X0、X1、A0、A1、A2、A3、A4、A5等)。此外,基站100从多个模式之中选择用于数据分配的1个模式,通过DCI通知选择出的1个模式。终端200从通过上层信令已经通知的设定信息之中,使用与通过DCI通知的模式对应的参数确定资源。
由此,基站100通过DCI对终端200通知模式,可以进行考虑了对每个时隙不同的用途的使用的动态的资源分配。此外,基站100在变更资源分配时,使用DCI通知模式即可,不必在每次资源分配变更中通知资源(例如,每个频域的数据的码元开始位置等),所以可以削减DCI的信令开销。
此外,基站100通过根据被配置了控制信号信道的资源(控制资源集)选择模式,可以进行避开在各时隙中不分配给终端200的资源区域的灵活的数据分配。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考虑控制资源集被配置的区域,适当地通知数据区域(数据的开始位置),灵活地分配资源。
再者,通过指示被称为群公用PDCCH的时隙的结构的控制信号,在群公用控制资源集或UE特定控制资源集的区域被动态变更的情况下,X0,X1等的频域也可以遵循由群公用PDCCH指示的区域。
此外,X0、X1等的频域、以及A2、A4等的时域也可以通过终端200检测到的PDCCH而可变。例如,X0也可以设为与终端200在UE特定控制资源集内检测出的PDCCH(DL分配或UL分配,或两者)相同的频域,A2也可以设为终端200检测出的PDCCH的时域。若这样的话,将在UE特定控制资源集内、仅用于PDCCH发送的资源从数据分配中排除,不用于PDCCH发送的资源可以用于数据分配。此时,X1设为公共控制资源集全体或UE特定控制资源集全体、或两者的全部区域,通过模式3或模式4的切换,也可以切换将UE特定控制资源集的一部分用于数据,或者不能用于全体和数据。
此外,在上述动作例子中,说明了将使用频域X0或X1的模式(模式3、模式4)和不使用X0及X1的模式(模式1、模式2)各准备一半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基站100可以将全部的模式设定为使用频域X0或X1的模式,也可以将全部的模式设定为不使用频域X0及X1的模式。在全部的模式是使用频域的模式的情况下,数据分配的灵活性提高,在全部的模式是不使用频域的模式的情况下,动作变得简单,特别适合于假定ICIC或CoMP的情况。
(实施方式2)
相对于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通知时域中数据的开始位置(开始码元)的情况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通知在时域或频域中用作数据区域的码元(例如,码元号)或频带(例如,PRB)的情况。
再者,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基本结构是共同的,所以沿用图3及图4来说明。
以下,作为一例子,1时隙由7码元构成。此外,作为各码元的状态(类型),假设有DL码元、UL码元、以及其他用途的码元的3个状态。这种情况下,对于1时隙内的7码元,要通知全部的状态的模式需要通知3的7次方(2187)种的比特数,有若用DCI通知全部的信息,则开销变多的课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100首先使用上层的信令(SIB或特定的RRC),通知表示由DL码元、UL码元或其他用途中使用的码元构成的时隙内的码元结构或频带的结构的多个模式的设定信息。然后,基站100从多个模式中选择1个模式,基于选择出的模式确定可用于数据的分配的资源区域(例如,码元、PRB为单位)。此外,基站通过DCI对终端200通知选择出的模式。
另一方面,终端200通过上层的信令接收表示时隙内的码元结构或频带的结构的多个模式。然后,终端200从多个模式之中选择由DCI通知的1个模式,确定可用于数据分配的资源区域(例如码元、PRB为单位)。
由此,基站100在数据分配时,由DCI通知表示码元结构或频带的1个模式即可,每次数据分配时不必通知时域或频域中用作数据区域的资源,可以削减DCI的信令的开销。此外,基站100可以通过DCI将时隙内的资源结构的变更动态地变更,所以可以灵活地分配数据。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例子1、2。
<动作例子1>
说明在动作例子1中通知时隙内的码元的动作。
基站100使用上层的信令,通知1时隙内或多个时隙内的DL码元、UL码元、用于其他用途的码元的结构。以下,将时隙内的码元数设为7。基站100在以下的模式(a)~(g)之中选择4模式,作为上层的信令的一例子。
每1时隙的通知:
(a)7码元全部为DL码元
(b)6码元为DL码元,1码元为UL码元
(主要用于DL的数据发送,UL用于控制信号的发送)
(c)5码元为DL码元,2码元为UL码元
(主要用于DL的数据发送,UL用于控制信号的发送)
(d)2码元为DL码元,5码元为UL码元
(主要用于UL的数据发送,DL用于控制信号的发送)
(e)1码元为DL码元,6码元为UL码元
(主要用于UL的数据发送,DL用于控制信号的发送)
(f)4码元为DL码元,3码元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码元
(将前半部分用于DL的数据发送,将后半部分用于小时隙或边链路)
(g)1码元为DL码元,6码元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码元
(主要用于其他数据的发送,DL用于控制信号的发送)
每多个时隙的通知:
基站100也可以将上述每1时隙的模式(a)~(g)组合多个来通知,作为多个时隙的模式。
例如,基站100在汇总通知相当2时隙的模式的情况下,若假设为模式(a)(a),则2时隙内的全部14码元为DL码元。此外,在每2时隙通知的情况下,终端200也可以每2时隙监视DCI。
此外,每多个时隙通知的情况下,追加以下的1时隙内的模式(h)、(i),基站100也可以从模式(a)~(i)之中选择4模式。
(h)7码元全部为UL码元
(i)7码元全部为用于其他用途的码元
使用上层的信令,也可以通知更长的周期中的模式。长周期例如也可以包含LTE中作为DL/UL配置通知的与以子帧(1msec)为单位的DL、UL、确定子帧同等的通知。在新RAT的基站和LTE基站存在于同一频带内的情况下,与LTE同等的通知具有可以降低对其他小区产生的干扰的影响的效果。
若使用上层的信令从上述(a)~(g)(或(a)~(i))中指定4模式的码元结构的模式,则基站100使用DCI中包含的2比特,将对每1时隙或每多个时隙用于实际的数据分配的模式通知给终端200。包含选择出的模式的DCI例如也可以由群公用PDCCH或UE确定DCI发送。
例如,在相当4时隙的模式从基站100对终端200使用DCI每隔1时隙通知为模式(a)、(c)、(e)、(f)的情况下,每时隙的分配如图8所示。
终端200基于由DCI通知的模式,确定时隙内的DL码元、UL码元、用于其他用途的码元。然后,终端200根据确定出的DL码元的位置(结构),可以识别要以哪个码元发送DL数据、控制信号、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确定参考信号)、PT-RS(Phase Tracking ReferenceSignal;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此外,终端200根据确定出的UL码元的位置,可以识别要以哪个码元发送UL数据、UL控制信号(ACK/NACK,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参考信号(DMRS,SRS(Sounding Reference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再者,作为每时隙的码元,说明了通知DL、UL,用于其他用途的码元的任何一个的情况,但也可以单独地设定仅通知DL的码元、仅通知UL的码元、或仅通知其他用途的码元的上层的信令和DCI。
此外,时隙内的码元结构不限定于上述(a)~(i)的模式,由上层信令通知的模式数不限定为4个,也可以是4个以外的其他的个数。
<动作例子2>
在动作例子2中说明通知时隙内的频域的动作。
基站100使用上层的信令,通知与1时隙内或多个时隙内的、DL、UL的频域的结构的多个模式(Mode)有关的设定信息。频域例如也可以用PRB号或RBG号表示。
例如,在将DCI设为2比特的情况下,基站100使用上层的信令,通知与各模式1~4分别对应的DL频域X0、X1、X2、X3、以及UL频域Y0、Y1、Y2、Y3。
模式1:DL频带X0,UL频带Y0
模式2:DL频带X1,UL频带Y1
模式3:DL频带X2,UL频带Y2
模式4:DL频带X3,UL频带Y3
然后,基站100使用2比特的DCI,将模式1~4中的任何一个模式通知给终端200,作为被用于数据分配的模式。
终端200接收上层的信令,识别模式1~4的DL频域X0、X1、X2、X3、以及UL频域Y0、Y1、Y2、Y3。然后,终端200接收DCI,确定1时隙或多个时隙内的频域。
若终端200确定频域,则知道为了DL的CSI-RS的配置或移动性而测量的RS的配置,所以可以使用没有数据分配的区域的RS。此外,终端200知道UL中要发送ACK/NACK、CSI、SR的频带或要发送SRS的频带。
再者,根据被使用的带宽,也可以变更DL数据或UL数据的分配的粒度即RBG(PRB为单位、2PRB为单位、3PRB为单位、4PRB为单位)。
此外,在上述的一例子中,另行通知DL频带和UL频带,但也可以由DL和UL通知共同的频带。此外,除了DL频带和UL频带以外,也可以追加通知其他用途的频带。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例子1、2。
再者,将动作例子1和动作例子2组合,也可以用上层的信令通知1时隙内或多个时隙内的码元及频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100通过上层信令通知与表示时隙内的资源区域的结构的多个模式(Mode)有关的设定信息(例如,上述(a)~(i)之中的一部分、或X0、X1、X2、X3、Y0、Y1、Y2、Y3等)。此外,基站100从多个模式(Mode)之中选择用于数据分配的1个模式(Mode),通过DCI通知选择出的1个模式。终端200从由上层信令已经通知的设定信息之中,使用与由DCI通知的模式(Mode)对应的参数确定资源。
由此,基站100通过对终端200由DCI通知模式(Mode),可以进行考虑了对每个时隙不同用途的动态的资源分配。此外,在变更时隙内的结构时,基站100使用DCI通知模式(Mode)即可,不必在每次资源分配变更时通知资源(例如,时隙内的数据的码元位置或频带等),所以可以削减DCI的信令开销。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通知数据区域(数据的码元或频带),灵活地分配资源。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基本结构是共同的,所以沿用图3及图4来说明。
相对于实施方式1中,作为未分配数据的区域,假定配置在时隙的开头的控制资源集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假定在时隙的中途插入的信号(例如,URLCC的信号)的情况。
假定在以比构成其他信号被发送接收的时隙的码元少的码元构成的小时隙发送接收URLLC的信号。也就是说,小时隙使用时隙的一部分。因此,未被用于小时隙的区域可以用于其他信号的发送接收。因此,考虑对每个时隙通知用于小时隙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为了提高数据分配的灵活性,一并使用上层的信令和DCI,通知用于小时隙的区域的方法。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例子。
基站100使用上层的信令,将有可能小时隙占有的频域X0及码元号Y0通知给按时隙为单位分配了资源的终端200。频域例如以PRB号或RBG号表示。
此外,基站100使用DCI中包含的1比特,通知要后述的模式1或模式2,作为用于数据分配的模式。
终端200基于通过上层的信令通知的设定信息(X0、Y0)、以及DCI所示的模式1或模式2,确定被分配了数据的资源区域。
这里,在各模式中,例如,数据被如下分配。
模式1:对按时隙为单位分配的终端200在被分配了数据的区域内配置数据(例如,参照图9A)。
模式2:对按时隙为单位分配的终端200在被分配了数据的区域之中,在频域X0的码元号Y0中,不配置数据(例如,参照图9B)。
此外,由上层的信令通知的{X0,Y0},也可以被如下那样设定。
频域X0:PRB#2~PRB#5
时域Y0:码元#3,#4,#5
由上层信令通知的设定信息中包含的频域X0及时域Y0表示仅在时隙内有可能时隙占有的一部分资源区域。此外,在由DCI通知的模式中,包含在与上述小时隙对应的一部分资源区域中未分配数据的模式1、以及在与上述小时隙对应的一部分资源区域中分配数据的模式2。
基站100例如根据按时隙为单位被分配了资源的终端200、以及按小时隙单位被分配了资源的其他终端的资源分配的状况,选择对终端200的模式,通过DCI通知选择出的模式。
由此,在模式1中,终端200可以识别为不存在使用小时隙的其他终端,所以可以使用被分配给该终端200的全部资源。
此外,在模式2中,有可能存在使用小时隙的其他终端,所以可以避开有可能被小时隙使用的区域而对终端200配置数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100通过上层信令通知与时隙内的一部分资源区域(有可能被小时隙占有的区域)有关的设定信息(例如,上述X0,Y0等)。此外,基站100从多个模式之中选择用于数据分配的1个模式,通过DCI通知选择出的1个模式。终端200基于通过上层信令已经通知的设定信息、以及通过DCI通知的模式,确定被分配给终端200的资源。
由此,基站100通过DCI对终端200通知模式,可以进行考虑对每个时隙不同用途的使用的动态的资源分配。此外,基站100在变更时隙内的数据区域的分配时,使用DCI通知模式即可,不必在每次资源分配变更中通知资源(例如,被小时隙占有的资源等),所以可以削减DCI的信令开销。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通知数据区域,灵活地分配资源。
再者,模式数不限定为2,也可以是3个以上的模式。该情况下,可以通知多个用作小时隙的资源,也可以变更小时隙的区域的大小。
此外,指定有可能用作小时隙的资源的频域X0及时域Y0不限定于连续的区域,也可以指定不连续的区域。
此外,时隙中被插入的信号假定了URLLC的信号,但也可以是其他用途的信号。例如,也可以用于CSI-RS等的参考信号的插入或用于D2D的边链路,或用于以干扰控制为目的而避开发送的用途。
(实施方式4)
相对实施方式1中主要假定了DL的数据(PDSCH)的分配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假定UL的数据(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分配的情况。
相对于终端可以识别对本机分配的ACK/NACK、CSI、SR、SRS区域来说,无法识别对其他终端分配的区域、或用于其他用途(例如,边链路、URLLC、mMTC)的区域。如上述,基站使用上层的信令,也可通知未被分配给终端的资源区域,避开该资源区域进行数据分配,但在使用了上层的信令的资源区域的通知中,会变为半静态的分配。在新RAT中,考虑对每个时隙不同的用途的使用,所以有仅以上层的通知而资源分配的灵活性低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组合上层的信令和DCI来通知可以用于UL数据的区域。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基本结构是共同的,所以沿用图3及图4来说明。
具体而言,基站100设定与数据分配有关的频域或时域的多个模式(模式)。此外,基站100将与设定的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表示频域或时域的参数)使用上层的信令(SIB或确定的RRC)发送到终端200。
此外,在数据分配时,基站100从多个模式之中选择1个模式,基于选择出的模式,例如对每个PRB确定可用于UL数据的分配的资源区域。然后,基站100将包含数据的分配信息及选择出的模式的DCI发送到终端200。
另一方面,终端200基于接收的上层的信令中包含的设定信息、以及DCI,确定可用于UL数据的分配的资源区域(例如,PRB为单位)。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知UL数据的分配信息时,基站100通过上层信令通知与UL数据分配的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通过DCI通知用于实际的UL数据分配的1个模式。即,一并使用上层的信令和DCI通知UL数据分配。
由此,与实施方式1(DL分配)同样,在数据分配时,基站100通过DCI通知1个模式即可,不必在每次数据分配时通知与频域或时域有关的设定信息,所以可以削减DCI的信令的开销,并且可以从数据区域中排除用于数据以外的区域。此外,通过DCI,基站100可以动态地变更从多个模式之中用于数据分配的模式,所以可以灵活地分配数据。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例子。
以下,与实施方式1的动作例子2同样,说明在上层的信令中准备4个模式(模式1、模式2、模式3、模式4),使用DCI中包含的2比特切换模式1、模式2、模式3、模式4的情况。
图10表示本动作例子的模式1、模式2、模式3、模式4的一例子。
具体而言,基站100例如设定图10所示的模式1~模式4,作为数据分配的模式。此外,基站100使用上层的信令,通知频域“X0”、“X1”、以及数据的结束码元“A0”、“A1”、“A2”、“A3”、“A4”、“A5”,作为与模式1~模式4有关的设定信息。这里,如后述,A0是与模式1有关的参数,A1是与模式2有关的参数,X0、A2、A3是与模式3有关的参数,X1、A4、A5是与模式4有关的参数。频域X0,X1例如也可以用PRB号或RBG号表示。
此外,基站100使用DCI中包含的2比特,将模式1、模式2、模式3或模式4的任何1个模式通知给终端200,作为用于数据分配的模式。
终端200基于由上层的信令通知的与模式1~模式4有关的设定信息之中、与DCI所示的模式对应的信息,确定被分配了数据的资源区域。
这里,在各模式中,例如,数据如下分配。
模式1:数据被分配至码元A0。
模式2:数据被分配至码元A1。
模式3:在频域X0中,数据被分配至码元A2,在X0以外的频域中,数据被分配至码元A3。
模式4:在频域X1中,数据被分配至码元A4,在X1以外的频域中,数据被分配至码元A5。
此外,作为设定信息通过上层的信令通知的{X0,X1,A0,A1,A2,A3,A4,A5}也可以被如下设定。
频域X0:与ACK/NACK同一频域
频域X1:将ACK/NACK和CSI合在一起的频域
A0:被配置ACK/NACK、CSI、SRS的码元之前的码元
A1:时隙的最终码元
A2:被配置ACK/NACK的码元之前的码元
A3:时隙的最终码元
A4:ACK/NACK或CSI之前的码元
A5:时隙的最终码元
即,对于模式1,A0表示被分配了U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结束位置。
此外,对于模式2,A1表示被分配了U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结束位置。
此外,对于模式3,X0表示被分配了UL控制信号(例如,ACK/NACK等)的频域,A2表示在频域X0中被分配了U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结束位置,A3表示在频域X0以外的频域中被分配了U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结束位置。
此外,对于模式4,X1表示被分配了UL控制信号(例如,ACK/NACK、CSI等)的频域,A4表示在频域X1中被分配了U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结束位置,A5表示在频域X1以外的频域中被分配了UL数据信号的时域的结束位置。
即,在模式1中,如图10所示,终端200不依赖于被分配了数据(PUSCH)的数据资源(UL分配信息所示的资源)而基于由上层的信令通知的结束码元(A0),确定被分配了数据(PUSCH)的码元的结束位置。即,在模式1中,数据在数据资源的全频带中被分配至码元A0。
在模式2中,数据被分配至与模式1不同的码元(图10中为时隙的最终码元)。也就是说,在模式2中,如图10所示,不依赖于数据资源,数据(PUSCH)被分配至时隙的最终码元。这样,在模式2中数据被分配至时隙的最终码元,所以模式2在例如与UL控制信号或参考信号不重叠的频域中对终端200分配了数据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在模式3中,在频域X0和频域X0以外的区域被分配数据的结束码元不同。在模式3中,终端200在频域X0中可以避开ACK/NACK(时隙的最终码元)配置数据,在频域X0以外的区域中,可以在时隙的最终码元之前配置数据。由此,可以有效利用资源。这样,模式3在与频域X0(ACK/NACK)重叠的频域中被分配了数据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在模式4中,与模式3同样,在频域X1和频域X1以外的区域中被分配了数据的结束码元不同。在模式4中,终端200在频域X1中可以避开控制信号(ACK/NACK和CSI)配置数据,在频域X1以外的区域中,可以在时隙的最终码元之前配置数据。由此,可以有效利用资源。这样,模式4在与频域X1(ACK/NACK和CSI)重叠的频域中被分配了数据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是,在ACK/NACK和CSI的码元数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与码元数多的一方匹配来设定A4。
例如,基站100基于UL数据信号(PUSCH)的分配资源(数据资源)和控制信号(ACK/NACK、CSI等)的分配资源之间的关系(例如,有无重叠等),从多个模式之中选择适合UL数据的分配资源的1个模式即可。
再者,频域X0、X1可以设为与ACK/NACK、CSI、SRS或SR相同的频域,也可以设为将它们合在一起的频域。
此外,频域X0、X1也可以按PRB为单位或按RBG为单位指示。若将频域X0、X1按PRB为单位或按RBG为单位指示,则基站100可以对终端200更灵活地指示资源,所以可以避开被分配给其他移动台的控制信号、参考信号或数据的频域,或避开被其他用途使用的区域。
此外,A0、A1、A2、A3、A3、A5可以设为被配置了ACK/NACK、CSI、SRS或SR的码元之前的码元,也可以通知码元号。此外,A0、A1、A3、A5也可以设为时隙或子帧的最终码元。或者,可以将A0、A2、A4设为相同的值,也可以将A1、A3、A5设为相同的值。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100通过上层信令通知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例如,X0、X1、A0、A1、A2、A3、A4、A5等)。此外,基站100从多个模式之中选择用于数据分配的1个模式,通过DCI通知选择出的1个模式。终端200从由上层信令已经通知的设定信息之中,使用与由DCI通知的模式对应的参数确定资源。
由此,基站100通过由DCI对终端200通知模式,可以进行考虑了对每个时隙用于不同的用途的动态的资源分配。此外,基站100在变更资源分配时,使用DCI通知模式即可,不必在每次资源分配变更时通知资源(例如,每频域的数据的码元开始位置等),所以可以削减DCI的信令开销。
此外,基站100通过根据被配置了控制信号信道的资源(控制资源集)选择模式,可以进行避开了各时隙中不分配给终端200的资源区域的灵活的数据分配。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考虑UL控制信号的配置的区域,适当地通知数据区域(数据的开始位置),灵活地分配资源。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再者,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DCI中包含的1比特或2比特通知模式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比DCI中包含的2比特多的比特数通知模式。此外,模式数不限于2个或4个,也可以是其他的个数。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频域(PRB#),将物理映射作为一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逻辑映射。在逻辑映射的情况下,从逻辑映射变更为物理映射,所以即使是逻辑映射中连续的频域,由于被配置在物理性分开的位置,所以得到频率分集效应。
此外,上述DCI也可以由群公用PDCCH、终端200(UE)的数据分配时发送的PDCCH(UE-specific DCI)、或由群公用控制资源集发送的其他PDCCH发送。在由群公用PDCCH发送DCI的情况下,多个终端接收相同的设定,所以可以削减开销。此外,在由单独的PDCCH发送DCI的情况下,可以对每个终端单独地设定。此外,不限于群公用资源集以及UE确定控制资源集,也可以由其他资源发送DCI。
此外,群公用PDCCH也有以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器信道)、PSFICH(Physical Slot Format Indicatorchannel;物理时隙格式指示器信道)、或PDCCH类型0等的不同的名称定义的情况。
此外,群公用控制资源集有时也被称为公共控制资源集、群公用搜索空间或公共搜索空间。此外,控制资源集有时也被称为CORESET。
此外,上层的信令也可以置换为MAC的信令。在MAC的信令的情况下,与RRC的信令比较,可以提高对UE设定的模式的变更的频度。
本发明可通过软件、硬件、或与硬件协同的软件实现。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的各功能块可部分地或全体地作为集成电路即LSI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处理也可以部分地或全体地由一个LSI或LSI的组合来控制。LSI可以由各个芯片构成,也可以由一个芯片构成,使得包含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LSI也可以包括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因集成度的不同,LSI有时也被称为ID、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特大LSI(Ultra LSI)。集成电路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用专用电路、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可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使用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Processor)。本发明也可以作为数字处理或模拟处理实现。而且,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具备: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生成表示与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上层信令,所述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由时隙中的物理资源块及码元表示,并且该控制电路生成包含2比特的信息的DCI,所述2比特的信息表示从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选择出的资源模式;以及发送机,该发送机在被分配给一部分频带的控制资源集之中发送所述DCI,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的、多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在时域及频域中从下行链路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
在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开始下行链路数据分配的码元。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生成表示与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上层信令,所述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由时隙中的物理资源块及码元表示;生成包含2比特的信息的DCI,所述2比特的信息表示从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选择出的资源模式;以及在被分配给一部分频带的控制资源集之中发送所述DCI,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的、多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在时域及频域中从下行链路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控制以下处理:生成表示与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上层信令的处理,所述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由时隙中的物理资源块及码元表示;生成包含2比特的信息的DCI的处理,所述2比特的信息表示从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选择出的资源模式;以及在被分配给一部分频带的控制资源集之中发送所述DCI的处理,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的、多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在时域及频域中从下行链路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
本发明的基站包括:电路,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之中选择数据分配中使用的1个模式;以及发送机,通过上层信令通知与所述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通过下行控制信号(DCI)通知选择出的所述1个模式。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所述设定信息表示下行链路的所述数据被分配的时域的开始位置。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所述设定信息表示下行链路的控制信号被分配的频域、该频域中下行链路的所述数据被分配的时域的开始位置、以及该频域以外的频域中下行链路的所述数据被分配的时域的开始位置。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所述设定信息表示由下行链路码元、上行链路码元或用于其他用途的码元构成的时隙内的码元结构的多个模式。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所述设定信息表示时隙内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或用于其他用途的频带的结构的多个模式。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所述设定信息表示时隙内的一部分资源区域,所述多个模式包含在所述一部分资源区域中分配所述数据的模式、以及在所述一部分资源区域中不分配所述数据的模式。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所述设定信息表示上行链路的所述数据被分配的时域的结束位置。
在本发明的基站中,所述设定信息表示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被分配的频域、该频域中上行链路的所述数据被分配的时域的结束位置、以及该频域以外的频域中上行链路的所述数据被分配的时域的结束位置。
本发明的终端包括:接收机,接收包含了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上层信令,并接收表示从所述多个模式之中对数据分配使用的1个模式的下行控制信号(DCI);以及电路,其基于所述设定信息及所述下行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数据被分配的资源。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之中选择对数据分配使用的1个模式,通过上层信令通知与所述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通过下行控制信号(DCI)通知选择出的所述1个模式。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包含了与分配数据的资源区域的多个模式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上层信令,并接收表示从所述多个模式之中对数据分配使用的1个模式的下行控制信号(DCI),基于所述设定信息及所述下行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数据被分配的资源。
本发明的一方式对移动通信系统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00基站
101设定单元
102DCI生成单元
103,207纠错编码单元
104,208调制单元
105,209信号分配单元
106,210发送单元
107,201接收单元
108,202信号分离单元
109,204解调单元
110,205纠错解码单元
200终端
203DCI接收单元
206设定信息接收单元
Claims (4)
1.一种通信装置,具备:
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生成表示与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上层信令,所述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由时隙中的物理资源块及码元表示,并且该控制电路生成包含2比特的信息的DCI,所述2比特的信息表示从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选择出的资源模式;以及
发送机,该发送机在被分配给一部分频带的控制资源集之中发送所述DCI,
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的、多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在时域及频域中从下行链路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开始下行链路数据分配的码元。
3.一种通信方法,在该通信方法中,
生成表示与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上层信令,所述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由时隙中的物理资源块及码元表示;
生成包含2比特的信息的DCI,所述2比特的信息表示从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选择出的资源模式;以及
在被分配给一部分频带的控制资源集之中发送所述DCI,
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的、多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在时域及频域中从下行链路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
4.一种集成电路,控制以下处理:
生成表示与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4个资源模式的上层信令的处理,所述4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由时隙中的物理资源块及码元表示;
生成包含2比特的信息的DCI的处理,所述2比特的信息表示从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选择出的资源模式;以及
在被分配给一部分频带的控制资源集之中发送所述DCI的处理,
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相关的所述4个资源模式中的、多个资源模式的每一个资源模式表示在时域及频域中从下行链路数据分配中排除的资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52863 | 2017-03-17 | ||
JP2017-052863 | 2017-03-17 | ||
CN201880014224.4A CN110337833B (zh) | 2017-03-17 | 2018-01-19 | 基站、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
PCT/JP2018/001516 WO2018168189A1 (ja) | 2017-03-17 | 2018-01-19 | 基地局、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14224.4A Division CN110337833B (zh) | 2017-03-17 | 2018-01-19 | 基站、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67987A true CN116667987A (zh) | 2023-08-29 |
Family
ID=6352341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74056.4A Pending CN116667987A (zh) | 2017-03-17 | 2018-01-19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CN201880014224.4A Active CN110337833B (zh) | 2017-03-17 | 2018-01-19 | 基站、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
CN202310680418.0A Pending CN116667988A (zh) | 2017-03-17 | 2018-01-19 | 通信装置及其实施的通信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14224.4A Active CN110337833B (zh) | 2017-03-17 | 2018-01-19 | 基站、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
CN202310680418.0A Pending CN116667988A (zh) | 2017-03-17 | 2018-01-19 | 通信装置及其实施的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595182B2 (zh) |
EP (2) | EP3598821B1 (zh) |
JP (3) | JP7246303B2 (zh) |
CN (3) | CN116667987A (zh) |
WO (1) | WO201816818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82293B (zh) * | 2017-01-06 | 2021-12-0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US11271701B2 (en) * | 2018-01-12 | 2022-03-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monitoring with overlapping resources |
US20190261454A1 (en) * | 2018-05-11 | 2019-08-22 | Intel Corporation | Handl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figured channels and signals with conflict direction |
CN113056952A (zh) * | 2018-09-21 | 2021-06-29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 |
US11950209B2 (en) | 2019-01-10 | 2024-04-0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Reuse of control resourc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43799B2 (en) | 2010-06-24 | 2014-06-0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hange of rate matching modes in presence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
US9083479B2 (en) * | 2012-05-11 | 2015-07-14 | Intel Corporation | Signaling for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20150035556A (ko) * | 2012-07-16 | 2015-04-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40064135A1 (en) | 2012-08-28 | 2014-03-06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Reception of Downlink Data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in the Event of Fall-Back |
CN103634074B (zh) | 2012-08-29 | 2018-04-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数据的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
US9369248B2 (en) | 2012-09-19 | 2016-06-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node for mapping a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PDCCH, message |
CN105409287B (zh) * | 2013-08-06 | 2019-11-29 |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 用于装置到装置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及集成电路 |
EP4475622A2 (en) | 2014-09-24 | 2024-12-1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Channel usage indic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for lte operation in unlicensed bands |
JP6310087B2 (ja) | 2014-09-25 | 2018-04-1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JP6426840B2 (ja) | 2014-11-07 | 2018-11-21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アンライセンスキャリアで送信す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リソース割当て |
EP4075901A1 (en) * | 2015-05-15 | 2022-10-19 | Kyocera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and radio terminal |
US10998994B2 (en) * | 2016-10-11 | 2021-05-04 | Lg Electronics Inc.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removing phase noi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CN115208542B (zh) * | 2017-01-09 | 2024-02-13 | 苹果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带宽自适应 |
-
2018
- 2018-01-19 WO PCT/JP2018/001516 patent/WO201816818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1-19 CN CN202310674056.4A patent/CN116667987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1-19 JP JP2019505731A patent/JP724630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1-19 CN CN201880014224.4A patent/CN110337833B/zh active Active
- 2018-01-19 CN CN202310680418.0A patent/CN116667988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1-19 EP EP18767762.0A patent/EP3598821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1-19 US US16/488,963 patent/US1159518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1-19 EP EP24159596.6A patent/EP4351257A3/en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12-20 JP JP2022203066A patent/JP7451663B2/ja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1-23 US US18/158,353 patent/US12160396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3-05 JP JP2024033017A patent/JP2024059966A/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98821B1 (en) | 2024-04-03 |
CN110337833B (zh) | 2023-05-30 |
JP7451663B2 (ja) | 2024-03-18 |
US12160396B2 (en) | 2024-12-03 |
JP7246303B2 (ja) | 2023-03-27 |
JP2024059966A (ja) | 2024-05-01 |
EP4351257A2 (en) | 2024-04-10 |
US11595182B2 (en) | 2023-02-28 |
WO2018168189A1 (ja) | 2018-09-20 |
JPWO2018168189A1 (ja) | 2020-01-16 |
US20230163934A1 (en) | 2023-05-25 |
JP2023027321A (ja) | 2023-03-01 |
EP4351257A3 (en) | 2024-07-10 |
EP3598821A4 (en) | 2020-03-18 |
US20190379516A1 (en) | 2019-12-12 |
CN110337833A (zh) | 2019-10-15 |
EP3598821A1 (en) | 2020-01-22 |
CN116667988A (zh) | 2023-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66918B2 (ja) | 基地局、端末、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 |
JP6176533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 |
US11343661B2 (en) | Base st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 |
US1163828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information resource mapp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4221437B (zh) | Ofdm/ofdma系统中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物理结构以及参考信号利用 | |
CN111052666A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控制及数据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337833B (zh) | 基站、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 |
JP6633646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 |
CN114567420B (zh) | 用户设备和接收方法 | |
US2022004669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information resource mapp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3024569A1 (ja)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 |
CN110612732B (zh) | 基站、终端和通信方法 | |
CN110393018B (zh) | 基站和通信方法 | |
US20250047458A1 (en) |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