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1402B - 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81402B CN116581402B CN202310854413.5A CN202310854413A CN116581402B CN 116581402 B CN116581402 B CN 116581402B CN 202310854413 A CN202310854413 A CN 202310854413A CN 116581402 B CN116581402 B CN 1165814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battery
- detection
- mark
- degradation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0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0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72 quality te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9901 Anxiet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06 anxie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8—Systems for data transfer from batteries, e.g. transfer of battery parameters to a controller, data transferred between battery controller and main controll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及系统。涉及运维养护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识别并采集每一蓄电池在最新养护周期内的第一运行数据;对存在数据异常的蓄电池进行第一标记;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当劣化度不大于预设最大劣化度时,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二标记,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以及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有效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维养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蓄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来源,电池的实际容量以及性能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然而,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亏电、电量不足以及无法充电的现象,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不断劣化,电池容量快速衰减,导致频繁充电,进一步损耗电池寿命,给用户造成了电量焦虑等困扰。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用以通过用以通过识别并采集运行数据、异常标记以及劣化检测,来对电池进行不同的标记及处理,并获取相应的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有效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识别并采集每一蓄电池在最新养护周期内的第一运行数据;
步骤2:对每一蓄电池的第一运行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对存在数据异常的蓄电池进行第一标记;
步骤3: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根据劣化检测结果计算对应的劣化度,当劣化度不大于预设最大劣化度时,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二标记,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步骤4: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以及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
优选的,识别并采集每一蓄电池在最新养护周期内的第一运行数据,包括:
根据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与对应每一蓄电池建立通信连接;
当通信连接成功后,对相应蓄电池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提取最新养护周期内的数据作为第一运行数据。
优选的,对每一蓄电池的第一运行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对存在数据异常的蓄电池进行第一标记,包括:
将每一蓄电池基于同运行指标下的标准运行数据与第一运行数据进行一致判断;
若都一致,则视为对应蓄电池不存在异常;
否则,则视为对应蓄电池存在异常并进行第一标记。
优选的,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之前,还包括: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质量检测,包括:
根据预部署激光传感器,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外观检测以及电解液液位检测,得到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质量参数;
将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质量参数与通用型蓄电池的标准质量参数进行比较判断;
若符合质量评判标准,则允许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
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优选的,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包括:
对处于不同检测条件下的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多次预检测,获取得到不同检测条件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以及电池内阻;
其中,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温度条件、充电电流条件、充电截止电压条件、放电电流条件以及放电截止电压条件。
优选的,根据劣化检测结果计算对应的劣化度,包括:
根据不同检测条件下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以及电池内阻,分别计算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初始劣化度;
;其中,/>为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初始劣化度;/>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应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实际容量;/>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标准容量;/>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应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开路电压;/>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标准开路电压;/>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开路电压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关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电池内阻;/>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标准电池内阻;/>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电池内阻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预检测次数;
计算得到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
;其中,/>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为第/>个检测条件对应的初始劣化度;/>为检测条件个数,取值为5;
计算所有检测条件中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组合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劣化度;
若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符合预设标准,则对应两项检测条件互不影响;
否则,获取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两项单独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的误差,记为劣化度误差;
根据劣化度误差,得到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
其中,/>为任意第/>项以及第/>项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为单独第/>项检测条件的初始劣化度;/>为单独第项检测条件的初始劣化度;/>为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取整;表示对应的劣化度误差;
根据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进行校正,得到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最终劣化度;
当最终劣化度不大于预设劣化度时,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二标记;
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优选的,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以及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包括:
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向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两端施加预设振动频率,监测对应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性能参数;
当监测到对应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大于预设性能参数时,根据性能参数更新对应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充电参数,进行充电养护;
对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养护过程的开路电压实时进行监测,当监测到开路电压达到标准开路电压时,结束养护;
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对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养护以及放电养护。
优选的,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根据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识别并采集每一蓄电池在最新养护周期内的第一运行数据;
识别标记模块:对每一蓄电池的第一运行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对存在数据异常的蓄电池进行第一标记;
劣化检测模块: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根据劣化检测结果计算对应的劣化度,当劣化度不大于预设最大劣化度时,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二标记,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智能养护模块: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以及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根据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识别并采集每一蓄电池在最新养护周期内的第一运行数据;
步骤2:对每一蓄电池的第一运行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对存在数据异常的蓄电池进行第一标记;
步骤3: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根据劣化检测结果计算对应的劣化度,当劣化度不大于预设最大劣化度时,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二标记,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步骤4: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以及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
该实施例中,通用型蓄电池是指可以应用于多种电子器件的标准化蓄电池。
该实施例中,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是指对蓄电池进行通信连接、智能检测、运维以及养护的平台,是对通用型蓄电池的运行工作状态进行全程监测,根据蓄电池不同异常情况进行不同标记以及告警,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养护方案。
该实施例中,最新养护周期是指蓄电池从最后一次养护结束到当前养护开始的时间周期。
该实施例中,第一运行数据是指蓄电池在最新养护周期内的运行数据,包括:蓄电池的电池容量、开路电压以及电池内阻。
该实施例中,第一标记是指对第一运行数据存在数据异常的每一蓄电池进行的标记。
该实施例中,劣化检测是指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电池容量检测、开路电压检测以及电池内阻检测。
该实施例中,第二标记是指对劣化度不大于预设劣化度的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的标记。
该实施例中,第三标记是指对未进行第二标记的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的标记。
该实施例中,预设最大劣化度是指当蓄电池的劣化度不大于该劣化度时,可以对蓄电池进行智能养护;当蓄电池的劣化度大于该劣化度时,则不对蓄电池进行智能养护。
该实施例中,第一养护方案是指对存在数据异常且可以进行智能养护的蓄电池所采用的养护方案。
该实施例中,第二养护方案是指对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所采用的智能养护方案。
其中,第一养护方案以及第二养护方案均采用向电池施加振动频率、多次完全充放电、检测电压的养护方案,根据蓄电池参数分别调整采用的养护方案中的振动频率、充电参数、放电参数以及检测电压参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以通过识别并采集运行数据、异常标记以及劣化检测,来对电池进行不同的标记及处理,并获取相应的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有效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识别并采集每一蓄电池在最新养护周期内的第一运行数据,包括:
根据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与对应每一蓄电池建立通信连接;
当通信连接成功后,对相应蓄电池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提取最新养护周期内的数据作为第一运行数据。
该实施例中,与对应每一蓄电池建立通信连接是指通用型电池养护平台通过监测设备与养护设备对通用型蓄电池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采集以及智能运维养护。
该实施例中,获取通信连接成功的蓄电池的实际运行数据,将其存储于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中,并根据最新养护周期提取对应的实际运行数据,作为第一运行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与对应每一蓄电池建立通信连接,有利于蓄电池养护平台对蓄电池进行数据采集以及智能养护;获取实际运行数据以及最新养护周期内的第一运行数据,有利于后续分析蓄电池具体情况,并针对第一运行数据提供相对应的养护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对每一蓄电池的第一运行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对存在数据异常的蓄电池进行第一标记,包括:
将每一蓄电池基于同运行指标下的标准运行数据与第一运行数据进行一致判断;
若都一致,则视为对应蓄电池不存在异常;
否则,则视为对应蓄电池存在异常并进行第一标记。
该实施例中,同运行指标是指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检测蓄电池时所提供的检测条件。
该实施例中,标准运行数据是指蓄电池在理想检测条件下的运行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每一蓄电池的第一运行数据进行智能识别,有利于判断蓄电池是否存在异常,并且根据智能识别结果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对蓄电池进行第一标记有利于数据跟踪,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之前,还包括: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质量检测,包括:
根据预部署激光传感器,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外观检测以及电解液液位检测,得到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质量参数;
将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质量参数与通用型蓄电池的标准质量参数进行比较判断;
若符合质量评判标准,则允许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
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该实施例中,外观检测包括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三维参数、表面污渍以及缺陷进行检测。
该实施例中,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电解液液位进行检测,确保电解液液位在正常范围内。
该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质量参数包括:蓄电池的三维参数、污渍参数、缺陷参数以及电解液液位参数。
该实施例中,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即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检测结果大概率出现误差,需替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过程中的检测安全性以及检测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包括:
对处于不同检测条件下的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多次预检测,获取得到不同检测条件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以及电池内阻;
其中,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温度条件、充电电流条件、充电截止电压条件、放电电流条件以及放电截止电压条件。
该实施例中,预检测是指对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多次劣化检测。
该实施例中,蓄电池的实际容量是指蓄电池完全充满电至一次性放电完成时总共放出的电池容量。
该实施例中,对处于不同检测条件下的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多次预检测,获取得到不同检测条件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包括:
获取通用型蓄电池的额定容量,将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25摄氏度温度条件下采用通用型蓄电池的恒定充电电流以及恒定充电电压进行充电,当充电电压下降至充电截止电压时,结束充电;
将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静置1h,再以通用型蓄电池的恒定放电电流以及恒定放电电压进行放电,当放电电压降至放电截止电压时,结束放电;
分别改变检测条件,不同检测条件下重复所述充放电过程各三次,获取得到不同检测条件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
该实施例中,蓄电池的开路电压是指蓄电池结束充放电一段时间后电压达到的稳定值。
该实施例中,对处于不同检测条件下的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多次预检测,获取得到不同检测条件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包括:
在25摄氏度温度条件下将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充满后,断开电源,将所述蓄电池静置4h,获取得到蓄电池荷电状态为1时的开路电压;
所述蓄电池进行逐级放电,每次释放实际容量1/10的电量,并静置4h,分别获取得到蓄电池不同荷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当监测到蓄电池放电完成后,静置4h,获取得到电池荷电状态为0时的开路电压,绘制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
改变检测条件,逐级获取得到蓄电池不同荷电状态下的开路电压,绘制不同检测条件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
该实施例中,蓄电池的电池内阻是指蓄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流流过蓄电池电解液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欧姆内阻、极化内阻。
该实施例中,对处于不同检测条件下的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多次预检测,获取得到不同检测条件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电池内阻,包括:
以1/3C的恒定电流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逐级调整蓄电池荷电状态从0~1,每次调整蓄电池荷电状态0.1并静置3h,获取得到不同开路电压下的蓄电池的充电内阻;
以1/3C的恒定电流对所述蓄电池进行放电,逐级调整蓄电池荷电状态从1~0,每次调整蓄电池荷电状态0.1并静置3h,获取得到不同开路电压下的蓄电池的放电内阻;
以蓄电池的充电内阻以及放电内阻的平均值作为蓄电池的电池内阻进行后续计算;
改变检测条件,获取得到不同检测条件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电池内阻。
该实施例中,在蓄电池刚开始进行充电以及刚开始进行放电时,逐级调整蓄电池荷电状态可以适当降低,比如,在调整蓄电池荷电状态从0~0.1以及从1~0.9过程时,每次调整蓄电池荷电状态0.025。
该实施例中,若蓄电池的劣化程度不断增加,则蓄电池的实际容量相应下降、开路电压相应增高以及电池内阻相应增大。
该实施例中,每次单独调整其中任一项检测条件,且各项预检测单独进行。
该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条件为15摄氏度~40摄氏度,充电电流、放电电流检测条件为1/5C~1/2C,充电截止电压、放电截止电压检测条件为21V~36V。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处于不同检测条件下的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多次预检测,确保了蓄电池劣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规范了各劣化检测流程,方便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安全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根据劣化检测结果计算对应的劣化度,包括:
根据不同检测条件下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以及电池内阻,分别计算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初始劣化度;
;其中,/>为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初始劣化度;/>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应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实际容量;/>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标准容量;/>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应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开路电压;/>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标准开路电压;/>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开路电压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关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电池内阻;/>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标准电池内阻;/>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电池内阻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预检测次数;
计算得到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
;其中,/>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为第/>个检测条件对应的初始劣化度;/>为检测条件个数,取值为5;
计算所有检测条件中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组合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劣化度;
若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符合预设标准,则对应两项检测条件互不影响;
否则,获取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两项单独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的误差,记为劣化度误差;
根据劣化度误差,得到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
其中,/>为任意第/>项以及第/>项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为单独第/>项检测条件的初始劣化度;/>为单独第项检测条件的初始劣化度;/>为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取整;表示对应的劣化度误差;
根据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进行校正,得到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最终劣化度;
当最终劣化度不大于预设劣化度时,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二标记;
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该实施例中,计算所有检测条件中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组合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劣化度之后,还包括:
确定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的第一差异;
;其中,X01表示第一差异;D2表示对应的第二劣化度;/>表示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为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中的一个检测条件下的劣化度;/>为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中的另一个检测条件下的劣化度;
获取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一检测矩阵,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矩阵的行代表每次检测的结果,列代表同参数下的检测结果;
获取对应每个单独项检测条件的第二检测矩阵;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矩阵与每个第二检测矩阵的差异矩阵,并获取每个差异矩阵中每列向量的拟合线,当对应差异矩阵中的所有拟合线都为水平线时,将对应拟合线的拟合值进行保留;
当对应差异矩阵中的拟合线存在非水平线时,随机剔除对应差异列向量中的n0个元素值,并获取新的拟合线,将新的拟合线与原始拟合线进行叠加平均处理,并将中间值作为保留的元素值;
基于所有保留的值,构建得到对应差异矩阵的差异向量;
基于两个差异向量进行相加处理,若相加结果为0,保留第一差异;
若相加结果不为0,则对所述第一差异进行修正并保留;
;其中,/>表示第一个差异向量中第/>个元素值;/>表示第二差异向量中第j01个元素值;表示从3个/>中获取得到的最大结果;表示从3个/>中获取得到的最小结果;表示修正后的第一差异;/>表示第/>个元素的标准化系数;
当保留的差异在预设标准对应的差异范围内时,判定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符合预设标准。
该实施例中,预设标准对应的差异范围为[-0.2,0.2]。
该实施例中,差异矩阵中的拟合线都是基于差异为0的水平线,此时,拟合值即为0,如果有存在差异位于1的水平线,此时,拟合值为1。
该实施例中,初始劣化度是指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劣化度。
该实施例中,预检测是指获取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初始劣化度所需的检测次数,比如,为确保初始劣化度的准确性,预检测次数常设为10次,即n取值为10。
该实施例中,计算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初始劣化度时,根据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常选取荷电状态为1时所对应的开路电压参与计算,比如,蓄电池在荷电状态为1时所对应的开路电压为1.6V。
该实施例中,第一劣化度是指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劣化度,是不同检测条件的初始劣化度影响下的蓄电池的劣化度,比如,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初始劣化度依次为0.02、0.01、0.04、0.04、0.02,则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为0.13。
该实施例中,第二劣化度是指所有检测条件中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组合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劣化度,比如,温度条件以及充电电流条件组合下的劣化度为0.02。
该实施例中,劣化度误差是指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两项单独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的差,比如温度条件以及充电电流条件的劣化度误差为。
该实施例中,校正因子是根据获取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进行校正,提高劣化度计算的准确度。
该实施例中,预设劣化度是指当蓄电池的劣化度大于该劣化度时,蓄电池没有对应的养护方案,需对蓄电池进行替换。
该实施例中,当最终劣化度不大于预设劣化度时,则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可以根据相应的养护方案,实现智能养护。
否则,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已经达到使用寿命,无法根据相应养护方案实现智能养护,因此,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劣化检测结果计算对应的劣化度,有利于判断蓄电池的具体运行状况,根据劣化度误差得到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对第一劣化度进行校正,提高了蓄电池状态判断的准确度,有利于后续针对蓄电池劣化状态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以及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包括:
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向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两端施加预设振动频率,监测对应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性能参数;
当监测到对应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大于预设性能参数时,根据性能参数更新对应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充电参数,进行充电养护;
对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养护过程的开路电压实时进行监测,当监测到开路电压达到标准开路电压时,结束养护;
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对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养护以及放电养护。
该实施例中,第一养护方案以及第二养护方案存储于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中,根据第一运行数据对养护方案进行调整,匹配蓄电池的劣化检测结果,提高养护效率。
该实施例中,预设振动频率是指针对通用型蓄电池的电解液进行极性活化、恢复性能的方法,通过向通用型蓄电池施加预设振动频率,使得电解液的晶体颗粒活性恢复,内阻减小,进而达到蓄电池的电池养护。
该实施例中,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包括: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以及蓄电池的电池电阻。
该实施例中,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大于预设性能参数时,即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大于预设养护参数、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大于预设养护参数以及蓄电池的电池电阻小于预设养护参数。
该实施例中,充电参数是指根据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制定的充电温度、充电电流、充电截止电压、放电电流以及放电截止电压,比如,某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A,其充电参数更新为:25摄氏度、1/3C充电电流、2V充电截止电压、1/3C放电电流以及3V放电截止电压。
该实施例中,当监测到开路电压达到标准开路电压时,即监测到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与标准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一致时,结束对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养护。
该实施例中,每个未进行任意标记的蓄电池是指蓄电池运行数据正常,对其根据第二养护方案正常养护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以及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对不同的蓄电池采用不用的养护方案,提高了养护效率,实现了对蓄电池的智能养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根据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识别并采集每一蓄电池在最新养护周期内的第一运行数据;
识别标记模块:对每一蓄电池的第一运行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对存在数据异常的蓄电池进行第一标记;
劣化检测模块: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根据劣化检测结果计算对应的劣化度,当劣化度不大于预设最大劣化度时,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二标记,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智能养护模块: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以及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以通过识别并采集运行数据、异常标记以及劣化检测,来对电池进行不同的标记及处理,并获取相应的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有效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根据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识别并采集每一蓄电池在最新养护周期内的第一运行数据;
步骤2:对每一蓄电池的第一运行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对存在数据异常的蓄电池进行第一标记;
步骤3: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根据劣化检测结果计算对应的劣化度,当劣化度不大于预设最大劣化度时,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二标记,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步骤4: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以及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
其中,步骤3中,包括:
对处于不同检测条件下的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多次预检测,获取得到不同检测条件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以及电池内阻;
其中,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温度条件、充电电流条件、充电截止电压条件、放电电流条件以及放电截止电压条件;
其中,根据劣化检测结果计算对应的劣化度,包括:
根据不同检测条件下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以及电池内阻,分别计算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初始劣化度;
;其中,/>为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初始劣化度;/>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应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实际容量;/>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标准容量;/>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应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开路电压;/>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标准开路电压;/>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开路电压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关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电池内阻;/>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标准电池内阻;/>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电池内阻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预检测次数;
计算得到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
;其中,/>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为第/>个检测条件对应的初始劣化度;/>为检测条件个数,取值为5;
计算所有检测条件中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组合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劣化度;
若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符合预设标准,则对应两项检测条件互不影响;
否则,获取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两项单独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的误差,记为劣化度误差;
根据劣化度误差,得到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
其中,/>为任意第/>项以及第/>项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为单独第/>项检测条件的初始劣化度;/>为单独第/>项检测条件的初始劣化度;/>为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取整;表示对应的劣化度误差;
根据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进行校正,得到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最终劣化度;
当最终劣化度不大于预设劣化度时,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二标记;
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其中,计算所有检测条件中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组合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劣化度之后,还包括:
确定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的第一差异;
;其中,X01表示第一差异;D2表示对应的第二劣化度;表示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为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中的一个检测条件下的劣化度;/>为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中的另一个检测条件下的劣化度;
获取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一检测矩阵,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矩阵的行代表每次检测的结果,列代表同参数下的检测结果;
获取对应每个单独项检测条件的第二检测矩阵;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矩阵与每个第二检测矩阵的差异矩阵,并获取每个差异矩阵中每列向量的拟合线,当对应差异矩阵中的所有拟合线都为水平线时,将对应拟合线的拟合值进行保留;
当对应差异矩阵中的拟合线存在非水平线时,随机剔除对应差异列向量中的n0个元素值,并获取新的拟合线,将新的拟合线与原始拟合线进行叠加平均处理,并将中间值作为保留的元素值;
基于所有保留的值,构建得到对应差异矩阵的差异向量;
基于两个差异向量进行相加处理,若相加结果为0,保留第一差异;
若相加结果不为0,则对所述第一差异进行修正并保留;
;其中,/>表示第一个差异向量中第/>个元素值;/>表示第二差异向量中第j01个元素值;表示从3个/>中获取得到的最大结果;表示从3个/>中获取得到的最小结果;/>表示修正后的第一差异;/>表示第/>个元素的标准化系数;
当保留的差异在预设标准对应的差异范围内时,判定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符合预设标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并采集每一蓄电池在最新养护周期内的第一运行数据,包括:
根据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与对应每一蓄电池建立通信连接;
当通信连接成功后,对相应蓄电池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提取最新养护周期内的数据作为第一运行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一蓄电池的第一运行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对存在数据异常的蓄电池进行第一标记,包括:
将每一蓄电池基于同运行指标下的标准运行数据与第一运行数据进行一致判断;
若都一致,则视为对应蓄电池不存在异常;
否则,则视为对应蓄电池存在异常并进行第一标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之前,还包括: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质量检测,包括:
根据预部署激光传感器,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外观检测以及电解液液位检测,得到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质量参数;
将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质量参数与通用型蓄电池的标准质量参数进行比较判断;
若符合质量评判标准,则允许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
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以及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包括:
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向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两端施加预设振动频率,监测对应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性能参数;
当监测到对应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大于预设性能参数时,根据性能参数更新对应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充电参数,进行充电养护;
对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养护过程的开路电压实时进行监测,当监测到开路电压达到标准开路电压时,结束养护;
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对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养护以及放电养护。
6.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根据通用型蓄电池养护平台,识别并采集每一蓄电池在最新养护周期内的第一运行数据;
识别标记模块:对每一蓄电池的第一运行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对存在数据异常的蓄电池进行第一标记;
劣化检测模块:对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劣化检测,根据劣化检测结果计算对应的劣化度,当劣化度不大于预设最大劣化度时,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二标记,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智能养护模块:获取每一第二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养护方案以及获取每个未进行任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养护方案,进行智能养护;
其中,劣化检测模块,用于:
对处于不同检测条件下的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多次预检测,获取得到不同检测条件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以及电池内阻;
其中,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温度条件、充电电流条件、充电截止电压条件、放电电流条件以及放电截止电压条件;
其中,劣化检测模块,还用于:
根据不同检测条件下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变化曲线以及电池内阻,分别计算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初始劣化度;
;其中,/>为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初始劣化度;/>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应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实际容量;/>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标准容量;/>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应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开路电压;/>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标准开路电压;/>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满荷电状态所对应的开路电压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在相关检测条件下的第/>次预检测下的电池内阻;/>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标准电池内阻;/>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电池内阻对劣化度的影响权重;/>为预检测次数;
计算得到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
;其中,/>为对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为第/>个检测条件对应的初始劣化度;/>为检测条件个数,取值为5;
计算所有检测条件中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组合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劣化度;
若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符合预设标准,则对应两项检测条件互不影响;
否则,获取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两项单独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的误差,记为劣化度误差;
根据劣化度误差,得到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
其中,/>为任意第/>项以及第项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为单独第/>项检测条件的初始劣化度;/>为单独第项检测条件的初始劣化度;/>为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取整;表示对应的劣化度误差;
根据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校正因子,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一劣化度进行校正,得到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最终劣化度;
当最终劣化度不大于预设劣化度时,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二标记;
否则,对相应第一标记的蓄电池进行第三标记,并替换;
其中,计算所有检测条件中任意两项检测条件组合下的每一第一标记的蓄电池的第二劣化度之后,还包括:
确定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的第一差异;
;其中,X01表示第一差异;D2表示对应的第二劣化度;表示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为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中的一个检测条件下的劣化度;/>为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中的另一个检测条件下的劣化度;
获取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一检测矩阵,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矩阵的行代表每次检测的结果,列代表同参数下的检测结果;
获取对应每个单独项检测条件的第二检测矩阵;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矩阵与每个第二检测矩阵的差异矩阵,并获取每个差异矩阵中每列向量的拟合线,当对应差异矩阵中的所有拟合线都为水平线时,将对应拟合线的拟合值进行保留;
当对应差异矩阵中的拟合线存在非水平线时,随机剔除对应差异列向量中的n0个元素值,并获取新的拟合线,将新的拟合线与原始拟合线进行叠加平均处理,并将中间值作为保留的元素值;
基于所有保留的值,构建得到对应差异矩阵的差异向量;
基于两个差异向量进行相加处理,若相加结果为0,保留第一差异;
若相加结果不为0,则对所述第一差异进行修正并保留;
;其中,/>表示第一个差异向量中第/>个元素值;/>表示第二差异向量中第j01个元素值;表示从3个/>中获取得到的最大结果;表示从3个/>中获取得到的最小结果;/>表示修正后的第一差异;/>表示第/>个元素的标准化系数;
当保留的差异在预设标准对应的差异范围内时,判定任意两项组合的检测条件的第二劣化度与对应单独两项检测条件的劣化度之和符合预设标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854413.5A CN116581402B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854413.5A CN116581402B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81402A CN116581402A (zh) | 2023-08-11 |
CN116581402B true CN116581402B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7534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854413.5A Active CN116581402B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81402B (zh) |
Citation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18567A (ja) * | 1997-10-30 | 1999-08-10 | Nissan Motor Co Ltd | 2次電池の電池特性算出方法および残存容量推定方法 |
JP2000067932A (ja) * | 1998-08-14 | 2000-03-03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アルカリ蓄電池容量残量推定法および容量推定装置 |
JP2006220616A (ja) * | 2005-02-14 | 2006-08-24 | Denso Corp | 車両用蓄電装置の内部状態検出方式 |
JP2010216914A (ja) * | 2009-03-16 | 2010-09-30 |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 電池寿命基準指標作成方法及び蓄電池寿命判定方法 |
CN104953191A (zh) * | 2015-05-07 | 2015-09-30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变电站退运铅酸蓄电池性能复原方法 |
CN105988085A (zh) * | 2015-02-06 | 2016-10-05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退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
CN106461735A (zh) * | 2014-07-02 | 2017-02-22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池状态判定装置 |
WO2017038749A1 (ja) * | 2015-08-31 | 2017-03-09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電池の劣化診断装置、劣化診断方法、及び劣化診断システム |
CN107102263A (zh) * | 2016-02-22 | 2017-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检测电池健康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电池管理系统 |
JP2017219404A (ja) * | 2016-06-07 | 2017-12-14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車両およびその電池状態検知システム |
CN107757391A (zh) * | 2016-08-17 | 2018-03-06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动车辆 |
JP2018146372A (ja) * | 2017-03-06 | 2018-09-20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蓄電池の劣化判定方法及び蓄電池の劣化判定装置 |
JP2019201464A (ja) * | 2018-05-15 | 2019-11-21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劣化診断システム、及び劣化診断方法 |
CN110870130A (zh) * | 2017-07-19 | 2020-03-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蓄电池系统充电控制装置、蓄电池系统以及蓄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
CN111295593A (zh) * | 2017-10-30 | 2020-06-16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蓄电系统、二次电池的容量推定装置和铅蓄电池的容量推定方法 |
JP2020169887A (ja) * | 2019-04-03 | 2020-10-15 |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 蓄電池の劣化診断装置及び劣化診断方法 |
CN113228457A (zh) * | 2018-07-30 | 2021-08-06 | 日本汽车能源株式会社 | 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方法和电力储存系统 |
DE202021105689U1 (de) * | 2021-10-19 | 2021-11-11 | Punit Kumar Dwivedi | Intelligentes System zur Verbesserung des Zustands der Batterien von Elektrofahrzeugen durch maschinelles Lernen und künstliche Intelligenz |
WO2023013268A1 (ja) * | 2021-08-06 | 2023-02-09 | 東洋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電池性能評価装置および電池性能評価方法 |
RU2021128904A3 (zh) * | 2023-04-04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56649B2 (ja) * | 2016-03-14 | 2019-08-07 | 株式会社東芝 | 蓄電池評価装置、蓄電池、蓄電池評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2023
- 2023-07-13 CN CN202310854413.5A patent/CN1165814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021128904A3 (zh) * | 2023-04-04 | |||
JPH11218567A (ja) * | 1997-10-30 | 1999-08-10 | Nissan Motor Co Ltd | 2次電池の電池特性算出方法および残存容量推定方法 |
JP2000067932A (ja) * | 1998-08-14 | 2000-03-03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アルカリ蓄電池容量残量推定法および容量推定装置 |
JP2006220616A (ja) * | 2005-02-14 | 2006-08-24 | Denso Corp | 車両用蓄電装置の内部状態検出方式 |
JP2010216914A (ja) * | 2009-03-16 | 2010-09-30 |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 電池寿命基準指標作成方法及び蓄電池寿命判定方法 |
CN106461735A (zh) * | 2014-07-02 | 2017-02-22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池状态判定装置 |
CN105988085A (zh) * | 2015-02-06 | 2016-10-05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退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
CN104953191A (zh) * | 2015-05-07 | 2015-09-30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变电站退运铅酸蓄电池性能复原方法 |
WO2017038749A1 (ja) * | 2015-08-31 | 2017-03-09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電池の劣化診断装置、劣化診断方法、及び劣化診断システム |
CN107102263A (zh) * | 2016-02-22 | 2017-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检测电池健康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电池管理系统 |
JP2017219404A (ja) * | 2016-06-07 | 2017-12-14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車両およびその電池状態検知システム |
CN107757391A (zh) * | 2016-08-17 | 2018-03-06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动车辆 |
JP2018146372A (ja) * | 2017-03-06 | 2018-09-20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蓄電池の劣化判定方法及び蓄電池の劣化判定装置 |
CN110870130A (zh) * | 2017-07-19 | 2020-03-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蓄电池系统充电控制装置、蓄电池系统以及蓄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
CN111295593A (zh) * | 2017-10-30 | 2020-06-16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蓄电系统、二次电池的容量推定装置和铅蓄电池的容量推定方法 |
JP2019201464A (ja) * | 2018-05-15 | 2019-11-21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劣化診断システム、及び劣化診断方法 |
CN113228457A (zh) * | 2018-07-30 | 2021-08-06 | 日本汽车能源株式会社 | 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方法和电力储存系统 |
JP2020169887A (ja) * | 2019-04-03 | 2020-10-15 |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 蓄電池の劣化診断装置及び劣化診断方法 |
WO2023013268A1 (ja) * | 2021-08-06 | 2023-02-09 | 東洋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電池性能評価装置および電池性能評価方法 |
DE202021105689U1 (de) * | 2021-10-19 | 2021-11-11 | Punit Kumar Dwivedi | Intelligentes System zur Verbesserung des Zustands der Batterien von Elektrofahrzeugen durch maschinelles Lernen und künstliche Intelligenz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81402A (zh) | 2023-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97070B (zh) | 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及评估装置 | |
CN104391252B (zh) | 一种汽车铅酸蓄电池健康状态检测方法 | |
CN111198328A (zh) | 一种电池析锂检测方法及电池析锂检测系统 | |
CN112838631A (zh) | 动力电池的充电动态管控装置和动力电池的充电诊断方法 | |
CN101515022B (zh) | 一种评价电池一致性的方法 | |
CN103884991A (zh) | 一种单体电池直流内阻的测试方法 | |
CN105548898A (zh) | 一种离线数据分段矫正的锂电池soc估计方法 | |
CN113625181B (zh) | 换电站内电池系统性能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2003059544A5 (zh) | ||
US20140111214A1 (en) | Electric storage cond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 |
CN112260372B (zh) | 一种电池均衡方法、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 | |
CN113696786A (zh) | 电池均衡方法及系统 | |
CN105677901B (zh) | 一种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
CN110888074B (zh) | 用于soc初始值计算的电压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4535935A (zh) |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容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5616410A (zh) | 电池异常自放电预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3988952A1 (en) | Method for detecting abnormal battery cell | |
CN107817448B (zh) | 一种适用于复杂工况的在线实时监测电池电量的方法 | |
CN114325430A (zh) | 动力电池soc的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
US10910676B2 (en) | Ni—Cd battery with a state of charge indicator | |
CN113589183A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自放电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6581402B (zh) | 一种通用型蓄电池的智能运维养护方法及系统 | |
CN114624596B (zh) | 一种电池性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 |
CN114690057A (zh) | 一种电池系统性能评估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394290B (zh) | 电池包soh的估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Hou Peng Inventor after: Gao Yang Inventor before: Hou Peng Inventor before: Gao Yang Inventor before: Yan Jianping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