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1016A - 触摸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31016A CN116431016A CN202211573720.8A CN202211573720A CN116431016A CN 116431016 A CN116431016 A CN 116431016A CN 202211573720 A CN202211573720 A CN 202211573720A CN 116431016 A CN116431016 A CN 1164310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dummy
- touch electrode
- tel
- displa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1100060179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lk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150038023 PEX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150014555 pas-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101100016388 Arabidopsis thaliana PA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1100297150 Komagataella pastoris PEX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1100315760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PEX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000642431 Homo sapiens Pre-mRNA-splicing factor SPF27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36347 Pre-mRNA-splicing factor SPF27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245267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as-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18072 Al 2 O 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4205 SiNX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353517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a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37 deposi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10 silicon-bas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多条X‑触摸电极线,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接收触摸驱动信号;多条Y‑触摸电极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传输触摸感测信号;多条X‑触摸线,在显示面板上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传输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位于显示面板的最外侧部分;以及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从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延伸。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2月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1-0175919号的优先权和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并入本文,如同在此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触摸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能够降低无线电信号与触摸驱动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的触摸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步,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各种要求正在增加。作为这样的显示装置,使用例如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量子点发光显示器等各种显示装置。
这种显示装置提供用于识别用户在显示面板上的手指触摸或笔触摸并基于识别的触摸执行输入处理的功能。
例如,能够识别触摸的触摸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上或内置于显示面板中的多个触摸电极,并且可以通过触摸电极的驱动来检测用户是否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坐标等。
这样的触摸显示装置的使用范围不仅扩展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还扩展到例如汽车显示器、展览显示器等大屏幕触摸显示装置。
此外,这种触摸显示装置不仅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还可以应用于汽车的显示器。在这种情况下,触摸显示装置可以使用天线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对于使用天线的触摸显示装置,在发送和接收高频段的无线电信号(例如,5GmmWave服务)时,由于无线电信号与触摸驱动信号的电磁干扰,这些装置可能会表现出无线电信号的发送/接收性能和触摸感测性能的劣化。
因此,本公开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多个技术问题,包括上述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其能够降低无线电信号与触摸驱动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
本公开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其通过在触摸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有效地设置伪电极来提高电磁干扰抵消性能。
本公开的其他优点、技术效果和特征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检查以下内容时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以下的实践中得知披露。本公开的技术效果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技术效果并且根据本公开的目的,如本文所体现和广泛描述的,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多条X-触摸电极线,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接收触摸驱动信号;多条Y-触摸电极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传输触摸感测信号;多条X-触摸线,在显示面板上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传输触摸驱动信号;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位于显示面板的最外侧部分;以及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从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延伸。
触摸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非显示区中的面板内栅极(GIP)型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可以不与栅极驱动电路交叠。
触摸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沿非显示区设置的电源线,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可以不与电源线交叠。
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可以设置为与X触摸电极线平行。
可以向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施加与所述触摸驱动信号反相的伪触摸驱动信号。
当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可以包括多条伪触摸布线时,可以将多条X-触摸电极线分成多组,并且多条伪触摸布线可以分别对应于多组X-触摸电极线。
从第一条伪触摸布线延伸出的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的数量可以不同于从第二条伪触摸布线延伸出的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的数量。
施加于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的第一伪触摸驱动信号可以与施加于第一组X触摸电极线的触摸驱动信号反相。施加于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的第二伪触摸驱动信号可以与施加于第二组X触摸电极线的触摸驱动信号反相。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封装层,位于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显示区;位于封装层上的触摸缓冲层;位于显示区的触摸缓冲层上的多条X-触摸电极线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以及位于非显示区的触摸缓冲层上的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
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可以不与封装层交叠。
触摸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非显示区中的坝。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可以不与坝交叠。
本公开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出本文未描述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所包含的附图提供了关于本公开的更进一步的理解,并且引入并构成了本申请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内嵌触摸屏面板的结构的图;
图3是简略地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基于互电容进行触摸感测的触摸电极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截面的图;
图5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具有多馈结构的显示面板的图,其中触摸信号同时施加于设置在同一行的多个触摸电极;
图6A和图6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触摸电极线的各种结构的视图;
图7是示例性地示出触摸显示装置中在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线与传输触摸感测信号的触摸感测电极线之间的距离的图;
图8是示例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由网状触摸电极金属构成触摸电极线的情况下在偏移区中的触摸线的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设置有伪触摸电极线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多条伪触摸电极线连接到一条伪触摸布线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多条伪触摸电极线分别连接到多条伪触摸布线中的一条的情况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形成在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的伪触摸布线以及伪触摸电极线的平面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形成在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的伪触摸布线以及伪触摸电极线的截面图;
图14是示意性地描绘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施加至分组为多个组的多条触摸电极线与多条伪触摸布线的触摸信号的波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施方法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的以下实施方式来阐明。然而,本公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彻底和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公开的范围。此外,本公开仅由权利要求的类别定义。
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附图中公开的形状、尺寸、比例、角度和数量仅仅是示例,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所示出的细节。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基本上表示相同的元件。在以下描述中,当相关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被确定为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主旨时,将省略该详细描述。当使用说明书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时,可以添加其他部分,除非使用“仅~”。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
在解释元素时,即使没有明确的描述,该元素也被解释为包括容差范围。
在描述时间关系时,例如,当时间顺序被描述为“在~之后”、“随后”、“下一个”和“在~之前”时,也可以包括不连续的情况除非使用了“紧接”或“直接”。
在描述信号流关系时,例如,即使在信号从节点A传输到节点B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也可以包括信号从节点A通过另一个节点传输到节点B的情况,除非使用了“只是”或“直接”。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例如,以下描述中提到的第一元素可以表示第二元素,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实施方式可以部分或整体耦合或组合,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在技术上链接和实现。实施方式可以独立实现,也可以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0、栅极驱动电路120、数据驱动电路130、定时控制器140和被配置为感测对显示面板110的触摸的触摸驱动电路150。
多条栅极线GL和多条数据线DL设置在显示面板110,并且多个子像素SP可以设置在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彼此交叠的区域附近。
此外,可以在显示面板110上设置或内置多个触摸电极,并且可以在显示面板110上设置将触摸电极和触摸驱动电路150电互连的多条触摸线TL。
首先将描述用于显示装置100中的显示驱动的配置。栅极驱动电路120控制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子像素SP的驱动定时。此外,数据驱动电路130将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数据电压提供给子像素SP。结果,子像素SP以与图像数据的灰度对应的亮度发光,从而显示图像。
具体地,栅极驱动电路120由定时控制器140控制,并将扫描信号顺序输出至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多条栅极线GL,从而控制多个子像素SP的驱动定时。
栅极驱动电路1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栅极驱动集成电路(GDIC),并且可以仅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一侧或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两侧。或者,栅极驱动电路120可以直接内置在显示面板110的边框区域中,因此,可以以面板内栅极(GIP)类型实现。
数据驱动电路130从定时控制器140接收具有数字形式的图像数据DATA,并将图像数据DATA转换成具有模拟形式的数据电压。此外,数据驱动电路130根据栅极线GL施加扫描信号的定时分别向数据线DL输出数据电压,从而使子像素SP能够根据各个数据电压来表示亮度值。
数据驱动电路1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
定时控制器140向栅极驱动电路120和数据驱动电路130提供各种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栅极驱动电路120和数据驱动电路130的操作。
定时控制器140根据在每一帧中实现的定时控制栅极驱动电路120来输出扫描信号,转换从外部接收到的图像数据DATA,使得图像数据适合于在数据驱动电路130中使用的数据信号格式,并将转换后的图像数据DATA输出到数据驱动电路130。
定时控制器140从外部(例如,主机系统)接收各种定时信号以及图像数据DATA,定时信号包括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输入数据使能信号、时钟信号等。
定时控制器140可以使用从外部接收的各种定时信号来产生数据控制信号DCS和栅极控制信号GCS,并且可以将数据控制信号DCS和栅极控制信号GCS分别输出到数据驱动电路130和栅极驱动电路120。
例如,定时控制器140可以输出包括栅极起始脉冲、栅极移位时钟、栅极输出使能信号等的各种栅极控制信号GCS,以控制栅极驱动电路120。
这里,栅极起始脉冲控制构成栅极驱动电路120的一个或多个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操作开始定时。栅极移位时钟是共同输入到一个或多个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信号,并且控制扫描信号的移位定时。栅极输出使能信号指定一个或多个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定时信息。
此外,定时控制器140输出包括源极起始脉冲、源极采样时钟、源极输出使能信号等的各种数据控制信号DCS,以控制数据驱动电路130。
这里,源极起始脉冲控制构成数据驱动电路130的一个或多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的数据采样起始定时。源极采样时钟是用于控制每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中的数据采样定时的时钟信号。源极输出使能信号控制数据驱动电路130的输出定时。
如上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被配置为向显示面板110、栅极驱动电路120、数据驱动电路130、触摸驱动电路150等供应各种电压或电流,以控制要提供的各种电压或电流。
同时,当在显示面板110上形成封装层并且在封装层上设置触摸电极时,用于驱动触摸电极的电容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增加用于驱动触摸电极的触摸驱动信号TDS的电平是有益的。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在触摸驱动电路150与显示面板110之间增加电平转换器160以控制触摸驱动信号TDS的电平。
特别地,由于用于车辆的显示装置具有比移动设备更大的屏幕,所以用于传输信号的负载可能更大。因此,电平转换器160接收触摸驱动信号TDS,将触摸驱动信号TDS的信号电平转换为放大的触摸驱动信号TDS',然后通过多条触摸线TL向显示面板110上的触摸电极TE提供放大的触摸驱动信号TDS'。此外,通过触摸电极TE感测的触摸感测信号TSS可以被传输到触摸驱动电路150,而不经过电平转换器160。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触摸屏面板内置于显示面板中的结构的视图。
参照图2,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在基板SUB上,多个子像素SP布置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AA中。
每个子像素SP可以包括发光元件ED、用于驱动发光元件ED的第一晶体管T1、用于将数据电压Vdata传输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节点N1的第二晶体管T2、在一帧内保持恒定电压的存储电容器Cst等。
第一晶体管T1可以包括:第一节点N1,数据电压Vdata经由第二晶体管T2施加到第一节点N1;电连接到发光元件ED的第二节点N2;以及第三节点N3,驱动电压VDD从驱动电压线DVL施加至第三节点N3。第一节点N1是栅极节点,第二节点N2可以是源极节点或漏极节点,并且第三节点N3可以是漏极节点或源极节点。如上所述的第一晶体管T1可以被称为用于驱动发光元件ED的驱动晶体管。
发光元件ED可以包括第一电极(例如,阳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例如,阴极)。第一电极可以电连接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节点N2,并且地电压VSS可以施加到第二电极。
在如上所述的发光元件ED中,发光层可以是包含有机材料的有机发光层。在这种情况下,发光元件ED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
可以通过经由栅极线GL施加到第二晶体管T2的扫描信号SCAN来控制第二晶体管T2的导通/截止,并且第二晶体管T2可以电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节点N1和数据线DL之间。如上所述的第二晶体管T2可以称为开关晶体管。
当第二晶体管T2被扫描信号SCAN导通时,经由数据线DL提供的数据电压Vdata被传输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节点N1。
存储电容器Cst可以电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
每个子像素SP可以具有包括两个晶体管T1和T2以及一个电容器Cst的2T1C结构。如果需要,每个子像素SP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晶体管,或者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容器。
存储电容器Cst可以不是存在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的寄生电容器,而可以是有意设计在第一晶体管T1外部的外部电容器。
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各自均可以是n型或p型晶体管。
此外,第一晶体管T1(例如,驱动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T2(例如,开关晶体管)各自均可以由低温多晶硅晶体管构成。当然,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条件,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构成。
同时,提供诸如一个发光元件ED、两个或更多个晶体管T1和T2、一个或更多个电容器Cst等这样的电路元件。由于这种电路元件对环境湿气、氧气等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可以在显示面板110上设置封装层ENCAP以防止环境湿气或氧气渗透到电路元件中。
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触摸屏面板TSP可以形成在封装层ENCAP上,并且因此可以内置在显示面板110中。也就是说,在显示装置100中,构成触摸屏面板TSP的多个触摸电极TE可以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从而构成显示面板110。
图3是简略地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基于互电容进行触摸感测的触摸电极结构的图。
参照图3,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用于基于互电容进行触摸感测的触摸电极结构可以包括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在这种情况下,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
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条可以设置为沿第一方向延伸,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条可以设置为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
在本公开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是彼此相对不同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可以是x轴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y轴方向。相反,第一方向可以是y轴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x轴方向。此外,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彼此垂直相交或可以不彼此垂直相交。此外,在本公开中,行和列是相对于彼此的,因此可以根据观察方向互换。
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可以由若干个电互连的X-触摸电极构成。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可以由若干个电互连的Y-触摸电极构成。
这里,多个X-触摸电极和多个Y触摸电极是包括在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电极,它们分别具有彼此不同的功能。
例如,构成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的多个X-触摸电极可以是触摸驱动电极,而构成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的多个Y-触摸电极可以是触摸感测电极。在这种情况下,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对应于触摸驱动电极线,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对应于触摸感测电极线。
相反,构成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的多个X-触摸电极可以是触摸感测电极,而构成多条Y-触摸电极Y-TEL中的每一条的多个Y-触摸电极可以是触摸驱动电极。在这种情况下,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对应于触摸感测电极线,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对应于触摸驱动电极线。
除了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之外,用于触摸感测的触摸电极结构还可以包括多条触摸线TL。
多条触摸线TL可以包括分别连接到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的一条或多条X-触摸线X-TL,以及分别连接到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的一条或多条Y-触摸线Y-TL。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截面的图。
尽管在图4中示出了Y触摸电极Y-TE具有板状,这仅是说明性的。Y-触摸电极Y-TE可以具有网格形状。
参照图4,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在布置在显示区AA的子像素SP中,作为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晶体管T1可以设置在基板SUB上。
第一晶体管T1可以包括栅电极GE、源电极SE、漏电极DE以及半导体层SEMI。在这种情况下,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栅电极GE和半导体层SEMI可以在栅绝缘层GI插入其间的条件下彼此交叠。源电极SE可以形成在绝缘层INS上,使得源电极SE接触半导体层SEMI的一侧。漏电极DE可以形成在绝缘层INS上,使得漏电极DE接触半导体层SEMI的另一侧。
发光元件ED可以包括对应于阳极(或阴极)的第一电极E1、形成在第一电极E1上的发光层EL、形成在发光层EL上同时对应于阴极(或阳极)的第二电极E2,等等。
第一电极E1可以电连接到通过延伸穿过平坦化层PLN的接触孔暴露的第一晶体管T1的源电极SE。
在由堤BANK提供的发光区域中,发光层EL形成在第一电极E1上。发光层EL可以形成为以下述顺序或相反顺序堆叠的空穴相关层、发光层和电子相关层。第二电极E2可以形成为面对第一电极E1,发光层EL插入它们之间。
封装层ENCAP防止环境湿气或氧气渗透对环境湿气或氧气的抵抗较弱的发光元件ED。封装层ENCAP可以由单层构成,或者可以由多个堆叠结构PAS1、PCL和PAS2构成。
例如,当封装层ENCAP由多个堆叠结构PAS1、PCL和PAS2构成时,封装层ENCAP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机封装层PAS1和PAS2以及一个或多个有机封装层PCL。在具体示例中,在封装层ENCAP中,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有机封装层PCL和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可以按此顺序堆叠。
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封装层PCL还可以包括至少一层有机封装层或至少一层无机封装层。
可以在形成有与阴极相对应的第二电极E2的基板SUB上形成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使得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最靠近发光元件ED。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可以由能够在低温下沉积的无机绝缘材料形成,例如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或氧化铝(Al2O3)。由于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是在低温环境中沉积的,因此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可以防止包括不耐高温环境的有机材料的发光层EL在执行沉积处理的过程中被损坏。
有机封装层PCL可以形成为具有比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小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封装层PCL可以形成为暴露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的相对端。有机封装层PCL可以执行用于减轻由作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触摸显示装置的弯曲引起的层间应力的缓冲功能,以及用于增强平坦性能的功能。有机封装层PCL可以由例如有机绝缘材料或碳氧化硅(SiOC)形成,有机绝缘材料诸如是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乙烯。
同时,当通过喷墨方法形成有机封装层PCL时,可以在与非显示区NA和显示区AA之间的边界区或非显示区NA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坝区域中形成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坝DAM。非显示区NA是指除了显示区AA之外的其他区域。非显示区NA可以包括显示器的边框部分。
例如,坝区域可以设置在由非显示区NA中的多个触摸焊盘TP形成的焊盘区与显示区AA之间,并且与显示区AA相邻的主坝DAM1以及与焊盘区相邻的辅坝DAM2存在于坝区域中。
当在显示区AA中堆叠液态的有机封装层PCL时,设置在坝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坝DAM可以防止处于液态的有机封装层PCL由于向非显示区塌陷而穿透焊盘区。
主坝DAM1或辅坝DAM2可以形成为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例如,主坝DAM1或辅坝DAM2可以使用与堤BANK或间隔件(未示出)中的至少一个相同的材料与堤BANK或间隔件中的至少一个同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不增加掩模和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形成坝结构。
此外,主坝DAM1或辅坝DAM2可以形成为具有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堆叠在堤BANK上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有机材料的有机封装层PCL可以设置在主坝DAM1的内侧表面或者可以设置在主坝DAM1和辅坝DAM2的至少一部分之上。
在形成有有机封装层PCL的基板SUB上可以形成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以覆盖有机封装层PCL和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中的每一个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减少或防止环境湿气或氧气渗透到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和有机封装层PCL中。如上所述的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可以由诸如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或氧化铝(Al2O3)的无机绝缘材料形成。
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设置在发光元件ED的第二电极E2和包括触摸电极X-TE和Y-TE以及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和Y-CL的触摸传感器金属之间。
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设计成使得触摸传感器金属与发光元件ED的第二电极E2之间的距离保持为选定距离(例如,1μm)。因此,可以减少或防止在触摸传感器金属和发光元件ED的第二电极E2之间形成寄生电容,以防止由寄生电容引起的触摸灵敏度下降。
另一方面,包括触摸电极X-TE和Y-TE以及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和Y-CL的触摸传感器金属可以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而无需插入如上所述的触摸缓冲层T-BUF。
此外,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防止在触摸缓冲层T-BUF上形成触摸传感器金属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液体(显影剂、蚀刻剂等)透过包括有机材料的发光层EL。因此,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防止对化学液体或湿气抵抗较弱的发光层EL的损坏。
可以由具有低介电常数并且能够在等于或低于选定温度(例如,100℃)的低温下形成的有机绝缘材料形成触摸缓冲层T-BUF,以防止对包括不耐高温的有机材料的发光层EL造成损坏。例如,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由丙烯酸基材料、环氧树脂基材料或硅氧烷基材料形成。根据有机绝缘材料的使用而具有平坦化性能的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防止对构成封装层ENCAP的内层PAS1、PCL和PAS2的损坏以及由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弯曲引起的形成在触摸缓冲层T-BUF上的触摸传感器金属的破损现象。
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结构中,X-触摸电极线X-TEL和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设置在触摸缓冲层T-BUF上,并且X-触摸电极线X-TEL和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设置为彼此相交。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包括将多个Y-触摸电极Y-TE电互连的多条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Y-触摸电极Y-TE和多条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层上,在它们之间插入层间介电材料ILD。
多个Y触摸电极Y-TE可以在y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均匀的距离。多个Y-触摸电极Y-TE中的每一个可以经由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电连接到在y轴方向上与其相邻的另一个Y-触摸电极Y-TE。
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可以形成在触摸缓冲层T-BUF上,同时通过延伸穿过层间介电材料ILD的触摸接触孔暴露,因此可以电连接到在y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Y-触摸电极Y-TE。
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可以设置为与堤BANK交叠。因此,可以防止由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引起的开口率降低。
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包括将多个X-触摸电极X-TE电互连的多条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多个X-触摸电极X-TE和多条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层上,在它们之间插入层间介电材料ILD。
多个X-触摸电极X-TE可以在x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均匀的距离。多个X-触摸电极X-TE中的每一个可以经由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电连接到在x轴方向上与其相邻的另一个X-触摸电极X-TE。
或者,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可以设置在与X-触摸电极X-TE相同的平面上,因此可以电连接到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X-触摸电极X-TE而没有单独的接触孔,或者可以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X-触摸电极X-TE集成。
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可以设置为与堤BANK交叠。因此,可以防止由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引起的开口率降低。
同时,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通过Y-触摸线Y-TL和Y-触摸焊盘Y-TP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150。类似地,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通过X-触摸线X-TL和X-触摸焊盘X-TP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150。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设置覆盖了X-触摸焊盘X-TP和Y-触摸焊盘Y-TP的焊盘覆盖电极。
X-触摸焊盘X-TP可以与X-触摸线X-TL分开形成,或者可以通过X-触摸线X-TL的延伸形成。Y-触摸焊盘Y-TP可以与Y-触摸线Y-TL分开形成,或者可以通过Y-触摸线Y-TL的延伸形成。
当X-触摸焊盘X-TP形成为从X-触摸线X-TL延伸,并且Y触摸焊盘Y-TP形成为从Y触摸线Y-TL延伸时,所有X-触摸焊盘X-TP、X-触摸线X-TL、Y-触摸焊盘Y-TP和Y-触摸线Y-TL可以由第一导电材料构成。这里,第一导电材料可以形成为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例如,使用具有强耐腐蚀性、强耐酸性和优异导电性的金属,例如Al、Ti、Cu或Mo。
例如,X-触摸焊盘X-TP、X-触摸线X-TL、Y-触摸焊盘Y-TP和Y-触摸线Y-TL可以形成为具有堆叠的三层结构,例如,Ti/Al/Ti或Mo/Al/Mo。
可以覆盖X-触摸焊盘X-TP和Y触摸焊盘Y-TP的焊盘覆盖电极可以由与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的材料相同的第二导电材料构成。这里,第二导电材料可以是具有强耐腐蚀性和强耐酸性的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如上所述的焊盘覆盖电极可以形成为被触摸缓冲层T-BUF暴露,并且因此可以接合到触摸驱动电路150或安装有触摸驱动电路150的电路膜。
在这种情况下,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形成为覆盖触摸传感器金属,从而防止触摸传感器金属被环境湿气等侵蚀。例如,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由有机绝缘材料形成,或者可以以圆偏振板或由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材料制成的膜的形式形成。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不存在于封装层ENCAP上。也就是说,触摸缓冲层T-BUF可能不是必要的构成元件。
Y-触摸线Y-TL可以通过触摸接触孔电连接到Y-触摸电极Y-TE,或者可以与Y-触摸电极Y-TE集成。
如上所述的Y触摸线Y-TL可以延伸到非显示区,同时延伸超出封装层ENCAP的上部和侧表面以及坝DAM的上部和侧表面,并且因此可以电连接到Y触摸焊盘Y-TP。因此,Y-触摸线Y-TL可以通过Y-触摸焊盘Y-TP电连接至触摸驱动电路150。
Y-触摸线Y-TL可以将来自Y-触摸电极Y-TE的触摸感测信号TSS传输到触摸驱动电路150,或者可以从触摸驱动电路150接收触摸驱动信号TDS并且可以将所接收的触摸驱动信号传输到Y-触摸电极Y-TE。
在这种情况下,Y-触摸桥接线Y-BL可以设置在凹口区域NT和弯曲区域BD中的Y-触摸线Y-TL下方,使得Y-触摸桥接线Y-BL经由接触孔CH连接到Y-触摸线Y-TL。由于Y-触摸线Y-TL和Y-触摸桥接线Y-BL通过形成为彼此间隔均匀的距离的一个或多个接触孔CH电互连,可以传输相同的触摸驱动信号TDS或相同的触摸感测信号TSS。
当Y触摸线Y-TL和Y触摸桥接线Y-BL电互连时,如上所述,可以降低传输触摸驱动信号TDS或触摸感测信号TSS过程中的电阻。此外,当Y-触摸线Y-TL与Y-触摸桥接线Y-BL通过多个接触孔CH互连时,即使在Y-触摸线Y-TL或Y-触摸桥接线Y-BL的一部分处发生断开时,触摸信号(触摸驱动信号TDS或触摸感测信号TSS)也可以经由接触孔CH被旁路,因此可以确保期望的触摸感测性能。
Y-触摸线Y-TL和Y-触摸桥接线Y-BL可以通过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层间介电材料ILD在其除了接触孔CH之外的其他部分绝缘。
同时,多条Y-触摸线Y-TL1、Y-TL2、Y-TL3和Y-TL4可以设置在边框区域BZ中,并且具有一体化结构的Y-触摸桥接电极Y-BE可置于其下方。
具有一体化结构的Y触摸桥接电极Y-BE可以形成为具有等于或大于设置在其上方的Y触摸线Y-TL1、Y-TL2、Y-TL3和Y-TL4的宽度,以覆盖被Y-触摸线Y-TL1、Y-TL2、Y-TL3和Y-TL4占用的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Y-触摸桥接电极Y-BE连接到地电压GND以释放进入显示面板110的噪声电荷,并且与设置在弯曲区域BD中的Y-触摸桥接线Y-BL隔离开。
这样,进入显示面板110的噪声电荷可以通过形成为具有一体化结构以覆盖由Y触摸线Y-TL1、Y-TL2、Y-TL3和Y-TL4占据的区域的Y-触摸桥接电极Y-BE容易地放电至地电压GND的端子。因此,可以提高触摸显示装置100的触摸感测性能,并减少触摸显示装置100在驱动期间发生的故障。
同时,X-触摸线X-TL可以通过触摸接触孔与X-触摸电极X-TE电连接,或者可以与X-触摸电极X-TE集成。
如上所述的X-触摸线X-TL可以延伸到非显示区,同时延伸超出封装层ENCAP的上部和侧表面以及坝DAM的上部和侧表面,并且因此可以电连接到X-触摸焊盘X-TP。因此,X-触摸线X-TL可以通过X-触摸焊盘X-TP电连接至触摸驱动电路150。
X-触摸线X-TL可以从触摸驱动电路150接收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可以将接收到的触摸驱动信号传送到X-触摸电极X-TE,或者可以将触摸感测信号从X-触摸电极X-TE传输至触摸驱动电路150。
X-触摸线X-TL和Y-触摸线Y-TL的布置可以根据显示面板110的设计因素而不同地变化。
同时,触摸保护层PAC可以设置在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之上。触摸保护层PAC可以延伸到坝DAM的前部或后部,因此甚至可以设置在X-触摸线X-TL和Y-触摸线Y-TL上。
同时,图4中所示的截面图概念性地示出了触摸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各个图案(各种层或各种电极)的位置、厚度或宽度可以根据观察方向或位置而改变,各种图案的连接结构可以改变,另外除了图示的几层外,还可以存在附加的层,图示的几层中的一部分可以省略或合并。例如,堤BANK的宽度可以小于图4所示的宽度,坝DAM的高度可以小于或大于图4所示的高度。
触摸显示装置100可用于诸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移动设备,也可用于诸如汽车显示器、展览显示器等的大屏幕显示装置。
然而,当增加与触摸电极TE连接的触摸线TL的数量以提高触摸显示装置100的触摸感测性能时,触摸电极TE的面积相对减小,因此存在触摸感测性能下降的问题。
另外,随着触摸线TL的长度增加,由触摸线TL与触摸电极TE之间的耦合所产生的寄生电容会增加,因此存在触摸灵敏度和触摸感测准确度降低的问题。
特别地,由于与移动设备相比,交通工具(例如,汽车)的显示装置通常具有更大的屏幕,因此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触摸电极TE和触摸线TL的面积或数量可以增加。在如上所述的大屏幕的情况下,用于传输触摸信号的负载也增加,并且触摸感测性能可能恶化。
此外,车辆显示装置(如工具板或仪表板)具有根据X方向的长长度和根据Y方向的短长度,因此与移动设备不同,车辆显示装置的宽度可能不同于高度。在配置有比移动设备大的屏幕并且具有长宽度和短高度的车辆显示装置中,本公开的配置可以有益于将触摸感测性能保持在与移动设备相同的水平或者进一步提高触摸感测性能。
换句话说,通常用于汽车中的显示装置的宽度往往相对大于高度(例如,风景取向)并固定在汽车上(通常靠近汽车的仪表板),而移动设备倾向于具有相对大于宽度的高度以适合用户的手(例如,半身照取向;尽管用户不受任何方式的限制,并且可以自由地旋转移动设备而以风景取向观看)。由于这种配置差异,汽车中使用的显示面板的触摸配置具有与移动设备的显示面板不同的触摸配置是有益的。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应用触摸线TL交替布置的多馈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触摸线TL的数量,并且可以确保触摸电极TE的期望面积。因此,可以实现触摸感测性能的增强。
图5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具有多馈结构的显示面板的图,其中触摸信号同时施加于设置在同一行的多个触摸电极。
参照图5,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触摸线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多馈结构,使得触摸信号同时施加到构成同一触摸电极线TEL的多个触摸电极,以减少触摸信号的时间延迟。
在这种情况下,当沿x轴方向布置的多个X-触摸电极构成一条X-触摸电极线X-TEL时,构成一条X-触摸电极线X-TEL的多个X-触摸电极可以通过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互连,并且设置在同一条线上的多个X-触摸电极可以通过同一条X-触摸线X-TL互连,以使得触摸信号能够同时施加到构成一条X-触摸电极线X-TEL的多个X-触摸电极。
可选地,当沿y轴方向布置的多个Y-触摸电极构成一条Y-触摸电极线Y-TEL时,设置在同一条线上的多个Y-触摸电极可以通过相同的Y-触摸线Y-TL互连,以使触摸信号能够同时施加到构成一条Y-触摸电极线Y-TEL的多个Y-触摸电极。
在此,示例性地示出了各x轴方向的X-触摸电极线X-TEL由多个X-触摸电极构成并且各y轴方向的Y触摸电极线Y-TEL由一个Y-触摸电极构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在x轴方向上布置在同一行中的多个X-触摸电极可以通过相同的X-触摸线X-TL互连。
例如,第一行X-触摸电极线X-TEL1由设置在第一行的多个X-触摸电极构成,并且设置在第一行的多个X-触摸电极电连接到具有分支结构的第一X-触摸线X-TL1,因此第一触摸信号可以同时传输到多个X-触摸电极。
如上所述,由于将触摸信号同时施加到设置在x轴方向上的多个X-触摸电极,可以减少多个X-触摸电极的触摸信号的延迟,因此可以使显示面板110的整个屏幕的触摸性能均匀化。
例如,当设置在x轴方向上的多个X-触摸电极中的每一个是触摸驱动电极时,构成一条X-触摸电极线X-TEL的多个X-触摸电极可以通过相同的X-触摸线X-TL电互连,相同的触摸驱动信号TDS可以在相同的定时被施加到多个X-触摸电极。
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1、…、和X-TELn可以通过X-触摸线X-TL1、…、和X-TLn分别电连接到对应的X-触摸焊盘X-TP。例如,包括在第一X-触摸电极线X-TEL1中的多个X-触摸电极可以通过第一X-触摸线X-TL1电连接到对应的X-触摸焊盘X-TP。
另一方面,由于Y-触摸电极线Y-TEL1、…、和Y-TELm各自均由一个Y-触摸电极构成,因此Y-触摸电极线Y-TELl、…、和Y-TELm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一条Y-触摸线Y-TL电连接到对应的Y-触摸焊盘Y-TP。
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一条触摸线被分支以将触摸线连接到构成同一触摸电极线TEL的多个触摸电极的结构可以多样地变化。
同时,可以交替地布置多条连接到设置在一行中的X-触摸电极X-TE的X-触摸线X-TL。
参照图5,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X-触摸线X-TL或Y-触摸线Y-TL交替地布置,因此可以减少触摸线TL的数量以确保触摸电极TE的期望面积。
下面将结合例如以4×4矩阵排列的触摸电极TE11至TE44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结构进行描述。
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结构中,X-触摸电极线X-TEL和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设置为彼此交叠。
例如,第一X-触摸电极线X-TEL1可以由第一行第一列X-触摸电极X-TE11、第一行第二列X-触摸电极X-TE12、第一行第三列X-触摸电极X-TE13和第一行第四列X-触摸电极X-TE14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第一行中的X-触摸电极X-TE11、X-TE12、X-TE13和X-TE14可以通过第一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1在x轴方向上互连。因此,通过设置在第一行中的一部分X-触摸电极X-TE11、X-TE12、X-TE13和X-TE14传输的触摸信号可以由第一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1传输到设置在第一行中的所有X-触摸电极X-TE11、X-TE12、X-TE13和X-TE14。
此外,设置在第二行中的X-触摸电极X-TE21、X-TE22、X-TE23和X-TE24可以通过第二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2在x轴方向上互连。因此,通过设置在第二行的一部分X-触摸电极X-TE21、X-TE22、X-TE23和X-TE24传输的触摸信号可以通过第二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2传输到设置在第二行的所有X-触摸电极X-TE21、X-TE22、X-TE23和X-TE24。
在这种情况下,沿y轴方向延伸的X-触摸线X-TL1、X-TL2、X-TL3和X-TL4可以交替地布置,因此可以连接到X-触摸电极X-TE11至X-TE44。
例如,在设置在第一列的X-触摸电极X-TE11、X-TE21、X-TE31和XTE41中,第一行第一列X-触摸电极X-TE11连接到第一X-触摸线X-TL1,并且第三行第一列X-触摸电极X-TE31连接到第三X-触摸线X-TL3。
另一方面,第二行第一列X-触摸电极X-TE21和第四行第一列X-触摸电极X-TE41不直接连接到任何X-触摸线X-TL。
但是,由于第一行X-触摸电极X-TE11、X-TE12、X-TE13和XTE14通过第一行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1在x轴方向上连接,通过第一X-触摸线X-TL1传输的触摸信号可以传输到所有的第一行X-触摸电极X-TE11、X-TE12、X-TE13和XTE14。
同样,第三行X-触摸电极X-TE31、X-TE32、X-TE33和XTE34通过第三行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3在x轴方向上连接,因此通过第三X-触摸线X-TL3传输的触摸信号可以传输到所有的第三行X-触摸电极X-TE31、X-TE32、X-TE33和XTE34。
因此,可以在设置有第一列的四个X-触摸电极X-TE11、X-TE21、X-TE31和XTE41的区域中仅设置两条X-触摸线X-TL1和X-TL3来传输触摸信号,从而减少触摸线TL的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在设置在第二列的X-触摸电极X-TE12、X-TE22、X-TE32和XTE42中,第二行第二列X-触摸电极X-TE22连接到第二X-触摸线X-TL2,第四行第二列X-触摸电极X-TE42连接到第四X-触摸线X-TL4。另一方面,第一行第二列X-触摸电极X-TE12和第三行第二列X-触摸电极X-TE32不直接连接任何X-触摸线X-TL。
因此,连接至与以第一Y-触摸电极线Y-TEL1为基准的左侧区域相对应的第一列X-触摸电极的X-触摸线X-TL1和X-TL3的连接点可以设置为不对准(或不对齐)连接至与以第一Y-触摸电极线Y-TEL1为基准的右侧区域相对应的第二列X-触摸电极的X-触摸线X-TL2和X-TL4的连接点。
结果,可以在设置有第二列的四个X-触摸电极X-TE12、X-TE22、X-TE32和XTE42的区域中仅设置两条X-触摸线X-TL2和X-TL4来传输触摸信号,从而减少触摸线TL的数量。
同时,对于设置在第三列中的X-触摸电极X-TE13、X-TE23、X-TE33和X-TE43,X-触摸线X-TL可以以与第一列相同的方式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行第三列X-触摸电极X-TE13连接至第一X-触摸线X-TL1,第三行第三列X-触摸电极X-TE33连接至第三X-触摸线X-TL3。另一方面,第二行第三列X-触摸电极X-TE23和第四行第三列X-触摸电极X-TE43不直接连接至任何X-触摸线X-TL。
类似地,对于设置在第四列中的X-触摸电极X-TE14、X-TE24、X-TE34和X-TE44,X-触摸线X-TL可以以与第二列相同的方式连接。也就是说,第二行第四列X-触摸电极X-TE24连接至第二X-触摸线X-TL2,第四行第四列X-触摸电极X-TE44连接第四X-触摸线X-TL4。另一方面,第一行第四列X-触摸电极X-TE14和第三行第四列X-触摸电极X-TE34不直接连接任何X-触摸线X-TL。
因此,可以通过触摸线TL交替布置的多馈结构来减少触摸线TL的数量并确保触摸电极TE的期望面积,并且将触摸信号同时施加于设置在同一行的X-触摸电极X-TE。结果,可以实现触摸感测性能的增强。
尽管已经在以上描述中示例性地描述了其中触摸线TL基于两条线交替布置并且将触摸信号同时施加到布置在同一行中的X-触摸电极X-TE的多馈结构,但是可以实现其中触摸线TL基于N行(N为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交替布置并且将触摸信号同时施加到设置在同一行中的X-触摸电极X-TE的多馈结构。
同时,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X-触摸电极X-TE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然而,X-触摸电极X-TE的一部分可以具有与X-触摸电极X-TE的其余部分不同的形状。
图6A和图6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触摸电极线的各种结构的视图。
参照图6A和图6B,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由具有各种结构的触摸电极线X-TEL和Y-TEL构成。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如图6A所示,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由具有相同形状的X-触摸电极X-TE构成,同时在x轴方向上设置在具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单条结构的Y-触摸电极线Y-TEL的相对侧。
或者,如图6B所示,由两个条构成的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形成分裂结构,在两个条之间插入具有细结构的X-触摸电极,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由具有相同形状并且在x轴方向上设置在由双条结构构成的Y-触摸电极线Y-TEL的相对侧的X-触摸电极X-TE、以及具有细结构并且设置在Y-触摸电极线Y-TEL的两个条之间的X-触摸电极X-TE构成。
在任一情况下,X-触摸电极线X-TEL的被Y-触摸电极线Y-TEL分开的部分可以经由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互连。
同时,X-触摸电极线X-TEL的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面积以及Y-触摸电极线Y-TEL的传输触摸感测信号的面积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例如,当希望相对减小由传输触摸感测信号的Y-触摸电极线Y-TEL引起的寄生电容时,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形成为具有比X-触摸电极线X-TEL更小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X-触摸电极线X-TEL的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面积和Y-触摸电极线Y-TEL的传输触摸感测信号的面积可以确定为具有5:1至2:1的比例。例如,X-触摸电极线X-TEL的面积和Y-触摸电极线Y-TEL的面积可以确定为具有4:1的比例。
如上所述的触摸电极线X-TEL和Y-TEL的结构可以根据触摸显示装置100的尺寸或应用而不同地变化。
同时,电连接到X-触摸电极线X-TEL的X-触摸线X-TL可以形成在与Y-触摸电极线Y-TEL间隔开选定距离的位置。
图7是示例性地示出触摸显示装置中在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线与传输触摸感测信号的触摸感测电极线之间的距离的图。
在图7示出的情况中,由各自对应于触摸驱动电极的多个X-触摸电极X-TE构成每一条x轴方向的X-触摸电极线X-TEL1、X-TEL2、X-TEL3和X-TEL4,并且由对应于触摸感测电极的一个Y触摸电极Y-TE构成每一条y轴方向的Y触摸电极线Y-TEL1、Y-TEL2和Y-TEL3。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一X-触摸线X-TL1将触摸驱动信号施加到设置在第一行中的第一X触摸电极线X-TEL1,并且通过第二X-触摸线X-TL2将触摸驱动信号施加到设置在第二行中的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
当每条X-触摸线X-TL线性地形成在该结构中时,由于将X-触摸线X-TL和X-触摸电极线X-TEL进行连接的接触孔的位置,对应于触摸感测电极的y-触摸电极线Y-TEL和X-触摸线X-TL之间的距离D可以根据X-触摸电极线X-TEL的位置而变化。
结果,即使在特定位置的X-触摸电极X-TE产生触摸时,由于另一X-触摸线X-TL经过该特定X-触摸电极X-TE,也可能产生寄生电容,并且由于X-触摸线X-TL与Y-触摸电极线Y-TEL的距离差,会产生寄生电容偏差。因此,触摸性能下降。
特别地,在多根手指同时触摸多个X-触摸电极的多点触摸情况下,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
特别地,由于更多数量的X-触摸线X-TL可以布置在更靠近触摸驱动电路150的位置,所以在X-触摸线X-TL和Y-触摸电极线Y-TEL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会在更靠近触摸驱动电路150的位置进一步增加。
结果,当触摸线TL成为具有多馈结构以便将触摸驱动信号同时施加到构成X-触摸电极线X-TEL的多个触摸驱动电极时,可能由于X-触摸线X-TL和Y-触摸电极线Y-TEL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导致触摸性能下降并且难以辨别正确触摸位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形成对应于触摸感测电极的Y-触摸电极线Y-TEL和对应于触摸驱动线的X-触摸线X-TL,使得它们之间的距离D是均匀的,以减少形成于X-触摸线X-TL与Y触摸电极线Y-TEL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偏差。
为此,沿y轴方向延伸的X-触摸线X-TL可以形成为具有其中X-触摸线X-TL通过偏移区向Y-触摸电极线Y-TEL偏移的结构。
参照图7,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X-触摸电极线X-TEL,由沿x轴方向布置的多个X-触摸电极X-TE构成并且被配置为向多个X-触摸电极同时施加触摸驱动信号;Y-触摸电极线Y-TEL,在y轴方向上延伸并且被配置为接收触摸感测信号;以及多条X-触摸线X-TL,沿y轴方向延伸,经由触摸接触孔TCH电连接到指定的一个X-触摸电极X-TE,并且被配置为将触摸驱动信号传输到指定的X-触摸电极X-TE。多条X-触摸线X-TL可以布置成使得将X-触摸线X-TL电连接至指定的X-触摸电极X-TE的触摸接触孔TCH和与该触摸接触孔TCH相邻的Y-触摸电极线Y-TEL之间的距离D是均匀的。
例如,多条X-触摸线X-TL中最靠近第一Y触摸电极线Y-TEL1左侧的第二X-触摸线X-TL2可以通过在与第一Y-触摸电极线Y-TEL1间隔选定距离D的位置处的触摸接触孔TCH电连接到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因此,连接到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的第二X-触摸线X-TL2和第一Y-触摸电极线Y-TEL1之间的距离可以是D。
第二X-触摸线X-TL2可以仅延伸到将第二X-触摸线X-TL2电连接到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的触摸接触孔TCH。
另一方面,第一X-触摸线X-TL1形成为在偏移区中朝向第一Y-触摸电极线Y-TEL1偏移选定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X-触摸线X-TL1在偏移区中的偏移距离可以对应于第一X-触摸线X-TL1和第二X-触摸线X-TL2之间的距离。相应地,第一X-触摸线X-TL1在偏移区中偏移的位置对应于第一X-触摸线X-TL1与第一Y触摸电极线Y-TEL1间隔开距离D的点。结果,类似于第二X-触摸线X-TL2的情况,第一X-触摸线X-TL1与第一X-触摸电极线X-TEL1连接的点对应于第一X-触摸线X-TL1与第一Y-触摸电极线Y-TEL1间隔开距离D的点。
类似地,第一X-触摸线X-TL1可以设置为使得第一X-触摸线X-TL1仅延伸到与第一X-触摸电极线X-TEL1电连接的触摸接触孔TCH,并且如此,第一X-触摸线X-TL1可仅延伸至第一X-触摸电极线X-TEL1的偏移区。
因此,分别连接到X触摸电极线X-TEL的X-触摸线X-TL可以在X触摸电极线X-TEL的各个偏移区中顺序地偏移,如此,可以布置成使得通过触摸接触孔TCH将X-触摸电极线X-TEL电连接到X-触摸线X-TL的点分别与对应的Y-触摸电极线Y-TEL间隔开均匀的距离D。
在这种情况下,其中X-触摸线X-TL形成为具有偏移结构的偏移区可以对应于X-触摸电极线X-TEL的边缘区域,以相对于Y-触摸电极线Y-TEL均匀地布置X-触摸线X-TL。例如,当触摸驱动电路150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下部时,X-触摸线X-TL从显示面板110的下部向上延伸,如此,其中X-触摸线X-TL形成为具有偏移结构的偏移区可以对应于X-触摸电极线X-TEL的下边缘区域。
另外,设置在Y-触摸电极线Y-TEL的相对侧的一部分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通过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互连。在这种情况下,X-触摸电极线X-TEL连接到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的点可以对应于将X-触摸线X-TL和X-触摸电极线X-TEL电互连的触摸接触孔TCH。在这种情况下,将设置在Y-触摸电极线Y-TEL的相对侧的一部分X-触摸电极线X-TEL互连的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以及与X-触摸电极线X-TEL电连接的X-触摸线X-TL可以通过一个触摸接触孔TCH互连。
此外,为了使X-触摸线X-TL相对于Y触摸电极线Y-TEL均匀地设置,有益地,相对于将X-触摸电极X-TE和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互连的触摸接触孔TCH,X-触摸线X-TL与Y-触摸电极线Y-TEL对称地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在与触摸感测电极对应的Y-触摸电极线Y-TEL和与触摸驱动线对应的X-触摸线X-TL形成为使得它们之间的距离D均匀的条件下,X-触摸线X-TL在偏移区中偏移的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或者可以是对角方向。
当交替布置各自具有偏移区的X-触摸线X-TL时,可以减少触摸线TL的数量并且均匀地分布X-触摸线X-TL与Y-触摸电极线Y-TEL之间的电容。因此,可以实现触摸感测性能的增强。
在上述描述中,已经说明性地描述了触摸电极结构为4×4矩阵的情况,即,两条X-触摸线X-TL分别设置在Y-触摸电极线Y-TEL的左侧和右侧的情况。然而,当触摸电极的数量增加时,设置在Y触摸电极线Y-TEL左右两侧的X-触摸线X-TL的数量会相应地增加。
同时,可以由不具有开口的板状触摸电极金属或根据子像素SP发光效率的需求而具有开口的网状触摸电极金属构成包括在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触摸电极线X-TEL和Y-TEL。
图8是示例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由网状触摸电极金属构成触摸电极线的情况下在偏移区中的触摸线的图。
参照图8,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X-触摸电极线X-TEL和传输触摸感测信号的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由具有开口的网状触摸电极金属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条触摸电极线X-TEL和Y-TEL可以延伸以具有重复结构,每个重复结构具有在其中心部分的开口以及围绕开口的触摸电极金属。这里,以开口周围的触摸电极金属为八边形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施加触摸驱动信号的X-触摸线X-TL可以沿着构成X-触摸电极线X-TEL的八边形触摸电极金属延伸,并且在X-触摸线X-TL与Y-触摸电极线Y-TEL间隔开选定距离D的位置,指定的一条X-触摸线X-TL可以通过触摸接触孔TCH电连接到与其对应的X-触摸电极线X-TEL。
同时,触摸电极线X-TEL和Y-TEL可以由透明电极构成或者可以包括透明电极,以实现子像素SP的期望发光效率。
触摸显示装置100可适用于诸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及汽车显示器。在这种情况下,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使用天线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在发送和接收高频带无线电信号的过程中,使用天线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能会由于无线电信号与通过触摸电极线TEL传输的触摸驱动信号的电磁干扰而表现出无线电信号的发送/接收性能和触摸感测性能的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可以将能够抵消无线电信号和触摸驱动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的伪触摸电极线设置在非显示区。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设置有伪触摸电极线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9,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AA中的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非显示区中的伪触摸电极线P-TEL。
为了描述方便,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设置在显示区AA中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n条(n是自然数)X-触摸电极线X-TEL[1]至X-TEL[n]施加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在非显示区中沿平行于X-触摸电极线X-TEL的方向设置伪触摸电极线P-TEL的情况。
n条X-触摸电极线X-TEL[1]至X-TEL[n]中的每一条通过一条X-触摸布线X-TL电连接到与其对应的X-触摸焊盘X-TP。也就是说,在一条X-触摸电极线X-TEL所包括的多个X-触摸电极X-TE中,设置在最外侧的X-触摸电极X-TE通过X-触摸布线X-TL电连接到与其对应的X-触摸焊盘X-TP。
一条或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可以沿平行于被提供触摸驱动信号的X-触摸电极线X-TEL[1]至X-TEL[n]的方向设置在非显示区中。在这种情况下,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通过一条伪触摸布线P-TL电连接到与其对应的伪触摸焊盘P-TP。
可以将与通过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1]至X-TEL[n]提供的触摸驱动信号反相的伪触摸驱动信号施加到设置在非显示区的伪触摸电极线P-TEL,如此,可以抵消由触摸驱动信号引起的电磁干扰。
或者,如图10所示,从一条伪触摸布线P-TL延伸的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伪触摸桥接线P-TBL_1和P-TBL_2互连。
一条或多条伪触摸桥接线P-TBL_1和P-TBL_2可以保持沿着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到P-TEL_4施加的伪触摸驱动信号的同步,或者可以防止伪触摸驱动信号的延迟。此外,可以调整多条伪触摸桥接线P-TBL_1和P-TBL_2之间的间距IW_P-TBL,如此,可以增强阻挡通过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可以连接到一条伪触摸布线P-TL,但彼此间隔开选定距离的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也可以连接到一条伪触摸布线P-TL,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触摸驱动信号和无线电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多条伪触摸电极线连接到一条伪触摸布线的另一示例的图。
参照图10,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沿平行于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的方向延伸的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连接至一条伪触摸布线P-TL,同时彼此间隔开选定的距离,以减少电磁干扰。
例如,从沿着显示区AA的侧面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伪触摸布线P-TL延伸的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被设置为沿着非显示区彼此间隔开选定的参考距离IW_P-TEL。
在这种情况下,当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彼此间隔开的参考距离IW_P-TEL比无线电信号的波长短时,触摸显示装置100通过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无法通过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之间的空间,设置为彼此间隔开参考距离IW_P-TEL的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的辐射效率等于形成为一体结构并且宽度等于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的总距离TW_P-TEL的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的辐射效率。
同时,从一条伪触摸布线P-TL延伸的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伪触摸桥接线P-TBL_1和P-TBL_2互连。
一条或多条伪触摸桥接线P-TBL_1和P-TBL_2可以保持沿着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施加的伪触摸驱动信号的同步,或者可以防止伪触摸驱动信号的延迟。此外,可以调整多条伪触摸桥接线P-TBL_1和P-TBL_2之间的间距IW_P-TBL,从而可以增强能够阻挡经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效果。
此外,用于伪触摸驱动信号的时间延迟的一个或多个延迟电阻器Rd可以设置在从一条伪触摸布线P-TL延伸的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中的每一条上。
在图10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两条伪触摸桥接线P-TBL_1和P-TBL_2设置在四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之中,并且三个延迟电阻Rd设置在四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_1至P-TEL_4中的每一条上。
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提供了多条伪触摸布线P-TL以及从每条伪触摸布线P-TL延伸的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如此,可以增加电磁干扰抵消效果。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多条伪触摸电极线分别连接到多条伪触摸布线中的每一条的情况的图。
参照图11,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多条伪触摸布线P-TL[1]至P-TL[4]可以设置为沿着显示面板110的侧面在y轴方向上延伸,并且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P-TEL[2]_1至P-TEL[2]_3、P-TEL[3]_1、P-TEL[3]_2和P-TEL[4]中的一条或多条可以在平行于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的x-轴方向上分别从对应的一条伪触摸布线P-TL[1]到P-TL[4]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从对应的伪触摸布线P-TL[1]到P-TL[4]延伸的一条或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P-TEL[2]_1至P-TEL[2]_3、P-TEL[3]_1至P-TEL[3]_2可以设置为彼此分别间隔开对应的选定参考距离IW_P-TEL[1]、IW_P-TEL[2]、IW_P-TEL[3]。
例如,在x轴方向从第一触摸布线P-TL[1]延伸的多条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可以被设置为彼此间隔开第一参考距离IW_P-TEL[1]。在这种情况下,有益地,第一参考距离IW_P-TEL[1]具有小于经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波长的值。
当多条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参考距离IW_P-TEL[1]短于如上所述的无线电信号的波长时,触摸显示装置100经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无法通过多条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之间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多条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可以通过各自的接触孔PCH连接到第一伪触摸布线P-TL[1]。
在非显示区中的多条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彼此分别间隔开的第一参考距离IW_P-TEL[1]可以具有相同的值,或者第一参考距离IW_P-TEL[1]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与其他的第一参考距离IW_P-TEL[1]不同的值。例如,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和P-TEL[1]_2之间的距离可以是D1,伪触摸电极线P-TEL[1]_2和P-TEL[1]_3之间的距离可以是D2,伪触摸电极线P-TEL[1]_3和P-TEL[1]_4之间的距离可以是D3,并且每个距离D1、D2和D3可以彼此不同。
当多条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的宽度被忽略时,通过对多条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彼此分别间隔开的所有第一参考距离IW_P-TEL[1]进行求和所得到的值,可以对应于从第一伪触摸布线P-TL[1]延伸的多条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第一总距离TW_P-TEL[1]。也就是说,假设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P-TEL[1]_2、P-TEL[1]_3和P-TEL[1]_4的每个宽度与第一参考距离IW_P-TEL[1]相比相对较小,每个宽度可以被忽略,并且在该假设下,第一总距离TW_P-TEL[1]可以由P-TEL[1]_1和P-TEL[1]_2之间、P-TEL[1]_2和P-TEL[1]_3之间、以及P-TEL[1]_3和P-TEL[1]_4之间的第一参考距离IW_P-TEL[1]之和来确定(即,TW_P-TEL[1]=约3*IW_P-TEL[1])。
相应地,设置为彼此间隔第一参考距离IW_P-TEL[1]的多条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的辐射效率等于形成为一体结构并且宽度等于第一总距离TW_P-TEL[1]的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1]的辐射效率。
从第二触摸布线P-TL[2]沿x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可以被设置为彼此间隔第二参考距离IW_P-TEL[2]。在这种情况下,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中的至少一条(例如,P-TEL[2]_1和P-TEL[2]_2)可以设置在多条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之间的空间中。
另外,有益的是,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之间的第二参考距离IW_P-TEL[2]具有小于经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波长的值。
当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彼此间隔开的第二参考距离IW_P-TEL[2]短于如上所述的无线电信号的波长时,触摸显示装置100经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无法通过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到P-TEL[2]_3之间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可以分别通过接触孔PCH连接至第二伪触摸布线P-TL[2]。
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在非显示区中彼此分别间隔开的第二参考距离IW_P-TEL[2]可以具有相同的值,或者第二参考距离IW_P-TEL[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与其他的第二参考距离IW_P-TEL[2]不同的值。
当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的宽度被忽略时,通过对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彼此分别间隔开的所有第二参考距离IW_P-TEL[2]进行求和所得到的值,可以对应于从第二伪触摸布线P-TL[2]延伸的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第二总距离TW_P-TEL[2]。也就是说,假设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P-TEL[2]_2和P-TEL[2]_3的每个宽度与第二参考距离IW_P-TEL[2]相比相对较小,每个宽度可以被忽略,并且在该假设下,第二总距离TW_P-TEL[2]可以由P-TEL[2]_1和P-TEL[2]_2之间、P-TEL[2]_2和P-TEL[2]_3之间的第二参考距离IW_P-TEL[2]之和来确定(即,TW_P-TEL[2]=约2*IW_P-TEL[2])。
相应地,设置为彼此间隔开第二参考距离IW_P-TEL[2]的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的辐射效率等于形成为一体结构并且宽度等于第二总距离TW_P-TEL[2]的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2]的辐射效率。
从第三触摸布线P-TL[3]沿x轴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可以被设置为彼此间隔第三参考距离IW_P-TEL[3]。在这种情况下,多条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中的至少一条(例如,P-TEL[3]_1)可以设置在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之间的空间中。
另外,有益的是,多条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之间的第三参考距离IW_P-TEL[3]具有小于经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波长的值。
当多条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彼此间隔的第三参考距离IW_P-TEL[3]短于如上所述的无线电信号的波长时,触摸显示装置100经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无法通过多条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之间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多条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可以分别通过接触孔PCH连接至第三伪触摸布线P-TL[3]。
多条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在非显示区中彼此分别间隔开的第三参考距离IW_P-TEL[3]可以具有相同的值,或者第三参考距离IW_P-TEL[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与其他的第三参考距离IW_P-TEL[3]不同的值。
当多条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的宽度被忽略时,通过对多条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彼此分别间隔开的所有第三参考距离IW_P-TEL[3]进行求和所得到的值,可以对应于从第三伪触摸布线P-TL[3]延伸的多条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第三总距离TW_P-TEL[3]。也就是说,假设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的每个宽度与第三参考距离IW_P-TEL[3]相比相对较小,每个宽度可以被忽略,并且在该假设下,第三总距离TW_P-TEL[3]可以由P-TEL[3]_1和P-TEL[3]_2之间的第三参考距离IW_P-TEL[3]确定(即,TW_P-TEL[3]=约1*IW_P-TEL[3])。
相应地,设置为彼此间隔第三参考距离IW_P-TEL[3]的多条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的辐射效率等于形成为一体结构并且宽度等于第三总距离TW_P-TEL[3]的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3]的辐射效率。
可以提供从第四伪触摸布线P-TL[4]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四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4]。这里,示例性地示出了第四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4]由一条线构成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第四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4]可以通过接触孔PCH连接到第四伪触摸布线P-TL[4]。
如上所述,当一条第四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4]从第四伪触摸布线P-TL[4]延伸时,第四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4]的宽度可以对应于第四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4]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总距离TW_P-TEL[4]。
此时,有益地,多条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第一总距离TW_P-TEL[1]与多条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第二总距离TW_P-TEL[2]不同。
例如,当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的数量为四,并且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的数量为三时,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第一总距离TW_P-TEL[1]可以大于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第二总距离TW_P-TEL[2]。
另外,当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的数量为三,并且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的数量为二时,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2]_1至P-TEL[2]_3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第二总距离TW_P-TEL[2]可以大于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第三总距离TW_P-TEL[3]。
另外,当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的数量为二,并且第四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4]由一条线构成时,第三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3]_1和P-TEL[3]_2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第三总距离TW_P-TEL[3]可以大于第四组伪触摸电极线P-TEL[4]在非显示区中占据的第四总距离TW_P-TEL[4]。
各组的伪触摸电极线P-TEL[1]、P-TEL[2]、P-TEL[3]和P-TEL[4]的总距离TW_P-TEL[1]、TW_P-TEL[2]、TW_P-TEL[3]和TW_P-TEL[4]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各组的伪触摸电极线P-TEL[1]、P-TEL[2]、P-TEL[3]、P-TEL[4]的辐射效率可以分别不同,如此,可以利用各种辐射效率来抵消由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产生的电磁干扰。
如上所述,当从多条伪触摸布线P-TL[1]到P-TL[4]延伸的一条或多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P-TEL[2]_1至P-TEL[2]_3、P-TEL[3]_1、P-TEL[3]_2和P-TEL[4]被分组为多个组时,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1]至X-TEL[n]被分成多个组,并且可以给各个组的伪触摸电极线P-TEL[1]_1至P-TEL[1]_4、P-TEL[2]_1至P-TEL[2]_3、P-TEL[3]_1、P-TEL[3]_2和P-TEL[4]施加与通过各个组的X-触摸电极线提供的触摸驱动信号反相的伪触摸驱动信号,如此,可以抵消由触摸驱动信号引起的电磁干扰。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形成在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的伪触摸布线以及伪触摸电极线的平面图。
参照图12,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1]、X-TEL[2]、X-TEL[3]……X-TEL[n](n是自然数)可以形成在显示区AA中。面板内栅极(GIP)型栅极驱动电路120可以形成在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中。电源线VSS可以围绕显示区AA形成在栅极驱动电路120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栅极驱动电路120和电源线VSS可以由与第一晶体管T1或第二晶体管T2的栅电极GE相同的材料制成。
参照图12,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伪触摸布线P-TL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最外部。在非显示区NA中,伪触摸布线P-TL可以形成为从伪触摸焊盘P-TP在y轴方向上沿着显示面板110的侧面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所示,可以将伪触摸布线P-TL形成为由一条线构成。或者,如图10所示,可以将伪触摸布线P-TL形成为由多条线构成。
伪触摸电极线P-TEL可以形成为从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P-TL延伸。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可以形成在非显示区NA中,在平行于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1]至X-TEL[n]的方向上延伸。换言之,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可以形成为从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P-TL沿x轴方向延伸。
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P-TL和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NA的最外侧,从而不与显示面板110的电源线VSS和栅极驱动电路120交叠。换言之,在设置有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P-TL和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的区域内,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P-TL和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不与设置于其上方或下方的任何导电材料交叠。例如,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P-TL和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不与栅极驱动电路120和电源线VSS的各种信号线垂直交叠。因此,可以通过在显示面板110的最外侧形成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P-TL和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来减少不必要的寄生电容的产生。
也就是说,由于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P-TL和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P-TEL不与例如栅极驱动电路120和电源线VSS这样的导电材料交叠,可以防止产生由此引起的耦合,因此可以减少由寄生电容引起的电磁干扰。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形成在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的伪触摸布线以及伪触摸电极线的截面图。
图13的触摸显示装置与在以上描述中详细描述的图4的触摸显示装置重复的部分不再具体说明。
参照图13,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封装层ENCAP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NA的一部分和显示区AA中,并且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设置于封装层ENCAP上。
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形成为覆盖封装层ENCAP的端部。当封装层ENCAP由多个堆叠结构PAS1、PCL和PAS2构成时,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可以形成为使得其侧表面被触摸缓冲层T-BUF覆盖。
在设置有封装层ENCAP的区域中,触摸传感器金属可以设置在触摸缓冲层T-BUF上,并且伪触摸布线P-TL和伪触摸电极线P-TEL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NA的最外侧部分的触摸缓冲层T-BUF上。换言之,伪触摸布线P-TL和伪触摸电极线P-TEL可以形成为不与封装层ENCAP交叠。
此外,可以形成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坝DAM以阻挡液态的有机封装层PCL,并且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可以形成为在堤BANK上具有堆叠结构。也就是说,伪触摸布线P-TL和伪触摸电极线P-TEL可以形成为不与DAM交叠。
在这种情况下,栅极驱动电路120和电源线VSS可以形成在显示区AA和坝DAM之间。换言之,伪触摸布线P-TL和伪触摸电极线P-TEL可以形成在坝DAM的外侧,而栅极驱动电路120和电源线VSS形成在坝DAM的内侧,如此,伪触摸布线P-TL和伪触摸电极线P-TEL可以不与栅极驱动电路120和电源线VSS交叠。因此,可以防止产生耦合,并且因此可以减少由寄生电容引起的电磁干扰。
图14是示意性地描绘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施加至分组为多个组的多条触摸电极线与多条伪触摸布线的触摸信号的波形的图。
参照图14,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并且多条伪触摸布线P-TL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中。这里,示意性地示出了设置有n条X-触摸电极线X-TEL[1]到X-TEL[n]并且设置有4条伪触摸布线P-TL[1]到P-TL[4]的情况。
当设置四条伪触摸布线P-TL[1]至P-TL[4]时,可以将n条X触摸电极线X-TEL[1]至X-TEL[n]分成四组,以对应于四条伪触摸布线P-TL[1]至P-TL[4]。
在这种情况下,脉冲类型的触摸驱动信号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分别施加到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的n条X-触摸电极线X-TEL[1]到X-TEL[n]。
同时,与施加到对应于第一至第四伪触摸布线P-TL[1]至P-TL[4]的X-触摸电极线X-TEL[1]至X-TEL[n]的各个触摸驱动信号反相的伪触摸驱动信号被施加至第一至第四伪触摸布线P-TL[1]至P-TL[4]。例如,如果存在十六(16)条X触摸电极线,即,X-TEL[1]、X-TEL[2]、X-TEL[3]…X-TEL[15]和X-TEL[16](其中n为16),由于存在四条伪触摸布线P-TL[1]至P-TL[4],十六(16)条X触摸电极线将分成四组。因此,将在与第一伪触摸布线P-TL[1]相同的周期内操作的第一组包括X-TEL[1]、X-TEL[2]、X-TEL[3]和X-TEL[4];将在与第二伪触摸布线P-TL[2]相同的周期内操作的第二组包括X-TEL[5]、X-TEL[6]、X-TEL[7]和X-TEL[8];将在与第三伪触摸布线P-TL[3]相同的周期内操作的第三组包括X-TEL[9]、X-TEL[10]、X-TEL[11]和X-TEL[12];将在与第四伪触摸布线P-TL[4]相同的周期内操作的第四组包括X-TEL[13]、X-TEL[14]、X-TEL[15]和X-TEL[16]。如图14所示,第一伪触摸布线P-TL[1]携带的伪触摸驱动信号与触摸电极线X-TEL[1]、X-TEL[2]、X-TEL[3]和X-TEL[4]携带的触摸驱动信号具有相反的相位。如图14的时序图所示,对其余的伪触摸布线和触摸电极线执行类似的操作。
如上所述,由于与通过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1]至X-TEL[n]提供的触摸驱动信号反相的伪触摸驱动信号被施加到多条伪触摸布线P-TL[1]至P-TL[4],所以可以抵消由触摸驱动信号引起的电磁干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提供给X触摸电极线X-TEL[1]至X-TEL[4]的触摸驱动信号反相的触摸驱动信号首先被施加到距离显示区AA最远的第一伪触摸布线P-TL[1]。然后,与提供给X触摸电极线X-TEL[5]至X-TEL[8]的触摸驱动信号反相的触摸驱动信号被施加到距离显示区AA第二远的第二伪触摸布线P-TL[2]。然后,与提供给X触摸电极线X-TEL[9]至X-TEL[12]的触摸驱动信号反相的触摸驱动信号被施加到距离显示区AA第三远的第三伪触摸布线P-TL[3]。最后,与提供给X触摸电极线X-TEL[13]至X-TEL[16]的触摸驱动信号反相的触摸驱动信号被施加到距离显示区AA最近的第四伪触摸布线P-TL[4]。参见图11和图14。
结果,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通过在非显示区中设置伪电极,能够降低无线电信号与触摸驱动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
另外,与触摸驱动信号反相的伪触摸驱动信号可施加到设置在非显示区中的伪电极。因此,可以抵消由触摸驱动信号引起的电磁干扰。
本文描述的各种信号线的平行布置仅仅是在显示装置内布置信号线的一个示例。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信号线的基本平行布置(例如,不完全平行)或信号线的其他布置也可以具有根据显示装置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描述的相同技术效果(例如,抵消由触摸驱动信号引起的电磁干扰,提高通过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阻挡效果,减少触摸驱动信号和无线电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等)。
从以上描述显而易见,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存在能够减少由寄生电容引起的电磁干扰来提供具有增强的触摸感测性能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效果。
尽管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并且不改变其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应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因此,本文所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应被理解为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公开的原理和范围的限制。
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可以被组合以提供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如果需要,可以修改实施方式的各方面,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概念来提供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根据上述详细描述,可以对实施方式进行这些和其他更改。一般而言,在以下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将权利要求限制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应被解释成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因此,权利要求不受本公开的限制。
Claims (35)
1.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至少一条触摸电极线,设置为与所述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区部分地重叠,所述至少一条触摸电极线在操作中携带触摸驱动信号,所述触摸驱动信号用于驱动耦接到所述至少一条触摸电极线的触摸电极;和
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设置在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中;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在操作中携带伪触摸驱动信号,所述伪触摸驱动信号的相位与所述至少一条触摸电极线的所述触摸驱动信号的相位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包括以第一距离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伪触摸电极线和第二伪触摸电极线,
其中,所述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伪触摸电极线和所述第二伪触摸电极线的至少一条伪触摸桥接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桥接线包括以第二距离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伪触摸桥接线和第二伪触摸桥接线,
其中,所述第一伪触摸桥接线与所述第一伪触摸电极线和所述第二伪触摸电极线重叠,并且在重叠的位置经由相应的接触孔与所述第一伪触摸电极线和所述第一伪触摸电极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包括至少一个延迟电阻器,所述延迟电阻器在操作中引起所述伪触摸驱动信号的时间延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距离短于经由所述触摸显示装置的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的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不与任何导电材料垂直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包括第一伪触摸布线和位于所述第一伪触摸布线与所述显示区之间的第二伪触摸布线,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中的第一伪触摸电极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伪触摸布线并沿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一伪触摸布线延伸,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中的第二伪触摸电极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伪触摸布线并从所述第一伪触摸布线延伸,所述第二伪触摸电极线与所述第一伪触摸电极线间隔开第一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距离短于经由所述触摸显示装置的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波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中的第三伪触摸电极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伪触摸布线并从所述第二伪触摸布线延伸,
其中,所述第三伪触摸电极线位于所述第二伪触摸电极线与所述显示区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包括与所述第一伪触摸布线相邻的第三伪触摸布线,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中的第四伪触摸电极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三伪触摸布线并从所述第三伪触摸布线延伸,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中的第五伪触摸电极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三伪触摸布线并从所述第三伪触摸布线延伸,所述第五伪触摸电极线与所述第四伪触摸电极线间隔开比经由所述触摸显示装置的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波长短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伪触摸电极线设置在所述第四伪触摸电极线和所述第五伪触摸电极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包括设置为最接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伪触摸电极线、设置为最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伪触摸电极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伪触摸电极线与所述第三伪触摸电极线之间的第二伪触摸电极线,
其中,所述第三伪触摸电极线、所述第二伪触摸电极线和所述第一伪触摸电极线顺序地携带伪触摸驱动信号,所述伪触摸驱动信号具有与所述至少一条触摸电极线的所述触摸驱动信号相反的相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
坝,在所述非显示区中设置为平行于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
其中,所述坝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与所述显示区之间。
14.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
多条X-触摸电极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区中沿第一方向延伸;
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区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区中沿第二方向延伸并电连接至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条X-触摸电极线接收触摸驱动信号,
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经由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接收伪触摸驱动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
多条Y-触摸电极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区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传输触摸感测信号;和
多条X-触摸线,电连接至所述多条X-触摸电极线并传输所述触摸驱动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从每一条伪触摸布线延伸出一条或多条伪触摸电极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从一条伪触摸布线延伸出的多条伪触摸电极线通过一条或多条伪触摸桥接线互连。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从一条伪触摸布线延伸出的多条伪触摸电极线相互间隔开的距离比所述触摸显示装置通过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波长短。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和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不与导电材料交叠。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非显示区中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的内侧的面板内栅极型的栅极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不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交叠。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
沿着所述非显示区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的内侧的电源线,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不与所述电源线交叠。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伪触摸驱动信号与所述触摸驱动信号反相。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布线包括多条伪触摸布线;
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分成多组,多组伪触摸电极线至少包括从所述多条伪触摸布线中的第一伪触摸布线延伸出的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和从所述多条伪触摸布线中的第二伪触摸布线延伸出的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
所述多条X-触摸电极线分成多组,多组X-触摸电极线至少包括对应于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的第一组X触摸电极线和对应于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的第二组X触摸电极线。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中的伪触摸电极线的数量不同于所述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中的伪触摸电极线的数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
施加到所述第一组伪触摸电极线的第一伪触摸驱动信号与施加到所述第一组X触摸电极线的触摸驱动信号反相;
施加到所述第二组伪触摸电极线的第二伪触摸驱动信号与施加到所述第二组X触摸电极线的触摸驱动信号反相。
27.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封装层,位于与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显示区中;
多条X-触摸电极线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封装层上;以及
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不与所述封装层交叠。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中的坝,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不与所述坝交叠。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中的面板内栅极型的栅极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不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交叠。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
沿着所述非显示区设置的电源线,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不与所述电源线交叠。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条X-触摸电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接收触摸驱动信号;
所述多条Y-触摸电极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传输触摸感测信号;并且
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平行于所述多条X触摸电极线。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伪触摸电极线被施加与所述触摸驱动信号反相的伪触摸驱动信号。
3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
Y触摸焊盘;
触摸驱动电路;
在所述显示区中的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栅电极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从所述显示区连续延伸到包括凹口区域的所述非显示区,
其中,所述多条Y触摸电极线中的Y触摸电极线经由所述Y触摸焊盘电连接到所述触摸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Y触摸焊盘在所述凹口区域与所述绝缘层接触。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晶体管的所述栅电极和所述绝缘层之间的栅绝缘层,所述栅绝缘层从所述显示区连续延伸到包括所述凹口区域的所述非显示区,
其中,所述Y触摸焊盘在所述凹口区域与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栅绝缘层重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10175919A KR20230087188A (ko) | 2021-12-09 | 2021-12-09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021-0175919 | 2021-12-0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31016A true CN116431016A (zh) | 2023-07-14 |
Family
ID=86695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573720.8A Pending CN116431016A (zh) | 2021-12-09 | 2022-12-08 | 触摸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99679B2 (zh) |
KR (1) | KR20230087188A (zh) |
CN (1) | CN116431016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30139951A (ko) * | 2022-03-28 | 2023-10-0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입력 센싱부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77623A1 (ja) * | 2006-01-04 | 2007-07-12 | Fujitsu Limited | 半導体集積回路におけるシールド線の配置方法、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装置、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プログラム |
US9244574B2 (en) * | 2011-10-11 | 2016-01-26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Reducing ion-migration and corrosion in electrodes |
JP5667960B2 (ja) * | 2011-10-14 | 2015-02-12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タッチ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US9182861B2 (en) * | 2012-01-12 | 2015-11-10 | Synaptics Incoporated | Single layer capacitive imaging sensors |
TWI477851B (zh) * | 2012-05-22 | 2015-03-21 | Au Optronics Corp | 觸控顯示面板與觸控液晶顯示面板 |
US9164630B2 (en) * | 2012-09-26 | 2015-10-20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Display apparatus with pixel-aligned ground mesh |
JP6046592B2 (ja) * | 2013-03-26 | 2016-12-21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CN104090680B (zh) * | 2014-07-23 | 2017-07-2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
KR102362189B1 (ko) * | 2015-04-16 | 2022-02-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CN106293206B (zh) * | 2016-07-29 | 2019-04-3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显示设备 |
WO2018043588A1 (ja) * | 2016-08-30 | 2018-03-0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圧力センサ内蔵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
US20180181251A1 (en) * | 2016-12-22 | 2018-06-28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Capacitive sensing active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cancellation |
US11029349B2 (en) * | 2016-12-22 | 2021-06-08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Capacitive sensing active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cancellation |
CN107340917B (zh) * | 2017-06-30 | 2020-02-0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JP7054345B2 (ja) * | 2018-01-12 | 2022-04-13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KR102552266B1 (ko) * | 2018-01-31 | 2023-07-0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US11287709B2 (en) * | 2019-02-28 | 2022-03-29 |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KR20200143628A (ko) | 2019-06-13 | 2020-12-2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과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565658B1 (ko) * | 2019-06-20 | 2023-08-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표시장치, 터치구동회로 및 구동방법 |
KR20210026454A (ko) * | 2019-08-30 | 2021-03-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210042202A (ko) * | 2019-10-08 | 2021-04-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3056720B (zh) * | 2019-10-29 | 2024-04-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WO2021081761A1 (zh) * | 2019-10-29 | 2021-05-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12817469A (zh) * | 2019-11-15 | 2021-05-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基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
US11099677B2 (en) * | 2019-11-21 | 2021-08-24 | Lg Display Co., Ltd. | Touch display device |
KR102682005B1 (ko) * | 2019-12-31 | 2024-07-0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표시 장치 |
US11079879B1 (en) * | 2020-01-22 | 2021-08-03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touch display device |
TWI828385B (zh) * | 2020-05-22 | 2024-01-01 |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Oled觸控顯示晶片及包含其的oled觸控顯示裝置 |
US11696483B2 (en) * | 2020-05-22 | 2023-07-04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OLED 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 chip and OLE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reof |
KR20210152305A (ko) * | 2020-06-08 | 2021-12-1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210154301A (ko) * | 2020-06-11 | 2021-12-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20220075519A (ko) * | 2020-11-30 | 2022-06-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15394183A (zh) * | 2021-05-25 | 2022-11-25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线路基板与拼接电子装置 |
CN113268161A (zh) * | 2021-05-28 | 2021-08-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感应层、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JP2023037328A (ja) * | 2021-09-03 | 2023-03-1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
US20230099369A1 (en) * | 2021-09-24 | 2023-03-30 | Apple Inc. | Architecture for differential drive and sense for touch sensor panel |
US11816285B2 (en) * | 2022-03-29 | 2023-11-14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proximity sensing performance in input-display devices |
-
2021
- 2021-12-09 KR KR1020210175919A patent/KR20230087188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2
- 2022-12-07 US US18/063,013 patent/US12099679B2/en active Active
- 2022-12-08 CN CN202211573720.8A patent/CN116431016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30087188A (ko) | 2023-06-16 |
US20230185400A1 (en) | 2023-06-15 |
US12099679B2 (en) | 2024-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45365B (zh) | 触摸显示装置 | |
CN112860095B (zh) | 触摸显示装置 | |
US10976848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ouch sensor | |
CN110737370B (zh) | 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CN110737351B (zh) | 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设备 | |
CN112445367B (zh) | 触摸显示装置 | |
CN112825018B (zh) | 触摸显示装置 | |
CN113900536B (zh) | 触摸显示装置 | |
CN116431016A (zh) | 触摸显示装置 | |
US20240264711A1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 |
KR20220075519A (ko)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210083841A (ko)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5639924A (zh) |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 |
US11880523B2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gate driving circuit | |
US12045426B2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 |
KR20200039264A (ko) | 표시장치 | |
US20240086000A1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 |
KR20240057845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240002838A (ko) | 표시 장치 | |
CN118963576A (zh) | 触摸显示装置 | |
GB2591160A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