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79654B - 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79654B CN116279654B CN202310279840.5A CN202310279840A CN116279654B CN 116279654 B CN116279654 B CN 116279654B CN 202310279840 A CN202310279840 A CN 202310279840A CN 116279654 B CN116279654 B CN 1162796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aulic
- oil
- valve
- hydraulic control
- oil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5/00—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points or track-mounted scotch-blocks;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 B61L5/04—Fluid-pressure devices for operating points or scotch-blocks
- B61L5/045—Fluid-pressure devices for operating points or scotch-blocks us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fluid-pressure operated driv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包括泵阀组件和油缸;泵阀组件包括油泵、第一液控换向阀和第二液控换向阀;第一液控换向阀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油缸的第一腔室和油泵之间;第二液控换向阀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油缸的第二腔室和油泵之间;在油泵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油缸的第一腔室通过第一液控换向阀和第二液控换向阀与油缸的第二腔室流体导通,油缸处于压力平衡状态,电液转辙机能够被手动操作;在油泵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油缸朝向第一方向运动;在油泵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油缸朝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运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铁路或城市轨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
背景技术
电液转辙机是指用于可靠地转换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反映道岔位置的重要的基础设备,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电液转辙机通常应用于铁路或城市轨道系统的轨道道岔的切换。
目前,通常在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中采用电磁换向阀,其布置在油泵的进出油口。通过对电磁换向阀的阀芯的控制,可控制油泵的高压油进入油缸,进而控制油缸的动作方向。此外,在断电的情况下,换向阀处于中间位,油缸两端导通,可适应电液转辙机的手动操作。
然而,当使用电磁换向阀控制油泵时,油缸每次动作都需要电源控制换向阀。因此,该换向阀的使用对电气部分及电源的类型均有要求。这导致现场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包括泵阀组件和油缸,所述泵阀组件包括油泵,所述油泵设置成从油池泵送液压流体。
所述泵阀组件还包括第一液控换向阀和第二液控换向阀。
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和所述油泵之间。
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和所述油泵之间。
当所述油泵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与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流体导通,所述油缸处于压力平衡状态,所述电液转辙机能够被手动操作。
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进入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从而使得所述油缸朝向第一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二液控换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进入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从而使得所述油缸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一液控换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方面,所述泵阀组件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池和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之间并且通过液压管线与所述油泵连接。
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池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之间并且通过液压管线与所述油泵连接。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均是具有两位三通结构的液控换向阀。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当所述油泵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与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导通,并且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均连接到连接在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之间的液压管线,所述油缸的外缸套处于压力平衡状态,所述电液转辙机能够被手动操作。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形成高压流体,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推动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第一阀芯移动,从而使得所述高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同时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打开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高压流体推动所述油缸的外缸套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同时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液压流体经过第二液控换向阀和打开的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形成高压流体,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推动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的第二阀芯移动,从而使得所述高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同时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打开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高压流体推动所述油缸的外缸套朝向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同时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液压流体经过第一液控换向阀和打开的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液压动力单元还包括电机和联轴器。
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驱动所述泵阀组件的所述油泵。
当所述电机不旋转时,所述油泵处于非工作状态。
当所述电机以其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油泵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当所述电机以其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油泵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电机的第一旋转方向与所述电机的第二旋转方向相反。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油缸包括外缸套和设置在所述外缸套中的油缸柱塞。
所述油缸柱塞设置成固定不动。
所述油缸柱塞将所述外缸套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所述外缸套基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流体压力能够相对于所述油缸柱塞运动或静止。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泵阀组件还包括前阀块和后箱体。
所述油泵整体安装固定在所述前阀块的前端部,所述油泵的安装轴从所述前阀块的前端部露出。
所述后箱体安装固定在所述前阀块的后端部上并且将所述油泵密封在所述前阀块的前端部中。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在所述前阀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和两个溢流阀。
在所述后箱体的顶部布置油标尺和空气滤清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在所述前阀块的侧面安装固定有侧阀块。
在所述侧阀块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控换向阀。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在所述前阀块的底部设置有两组分别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和单向阀组。
第一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和单向阀组连接在所述油池和连接在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之间的液压管线之间。
第二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和单向阀组连接在所述油池和连接在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之间的液压管线之间。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两个溢流阀中的其中之一连接到所述油池并且连接到连接在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之间的液压管线。
两个溢流阀中的另一个连接到所述油池并且连接到连接在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之间的液压管线。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经由第二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和单向阀组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进入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从而使得所述油缸朝向第一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二液控换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经由第一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和单向阀组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进入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从而使得所述油缸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一液控换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方案采用液控换向阀和液控单向阀进行油路控制,可适应电液转辙机的手动操作,同时在转辙机动作时,不需要电源控制换向阀,电气部分更简单。针对现场不同类型的电源需求,只需要更换电机,即可满足要求。
泵阀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各组件间采用通用接口连接,便于更换其中任意组件。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液控换向阀、液控单向阀、溢流阀、油标尺和空气滤清器均位于泵阀组件的整体的上部,从而便于维修更换。
至此,为了本公开内容在此的详细描述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以及为了本公开内容对现有技术的贡献可以更好地被认识到,本公开已经相当广泛地概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内容。当然,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并且将形成所附权利要求的主题。
同样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公开所基于的构思可以容易地用作设计其它结构、方法和系统的基础,用于实施本公开内容的数个目的。因此,重要的是,所附权利要求应当认为包括这样的等效结构,只要它们没有超出本公开内容的实质和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对本公开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并且更能清楚地体现出本公开内容的优点。这里描述的附图仅为了所选实施例的说明目的,而不是全部可能的实施方式并且旨在不限定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中的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中的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的泵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中的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在电机未通电旋转状态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中的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在电机通电后于第一方向旋转状态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中的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在电机通电后于第二方向旋转状态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
图6示出泵阀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个附图,具体说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铁路或城市轨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其中电液转辙机应用于铁路或城市轨道系统的轨道道岔的切换。
图1示出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其包括电机1、联轴器2和泵阀组件3。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泵阀组件3联接。电机1与泵阀组件3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三个部件之间相互联接固定形成液压动力单元。
如图2所示的泵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泵阀组件3包括油泵3-1、前阀块3-2、后箱体3-3、侧阀块3-4、单向阀组3-5(见图6)、第一液控换向阀4、第二液控换向阀5、第一液控单向阀6、第二液控单向阀7、溢流阀8、油标尺9、滤芯10(见图6)和空气滤清器11。
油泵3-1整体安装固定在前阀块3-2的端部,其前部的安装轴露出前阀块的外侧。
后箱体3-3安装固定在前阀块3-2上并密封住油泵3-1的尾部。在后箱体3-3顶部布置油标尺9和空气滤清器11。
在前阀块3-2顶部布置第一液控单向阀6、第二液控单向阀7和两个溢流阀8。
侧阀块3-4安装固定在前阀块3-2的侧面,在侧阀块3-4顶部布置第一液控换向阀4和第二液控换向阀5。
图6示出泵阀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单向阀组3-5和滤芯10安装固定在前阀块3-2的底部。
泵阀组件3采用模块化设计,各组件间采用通用接口连接,便于更换其中任意组件。第一和第二液控换向阀、第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溢流阀、油标尺和空气滤清器均位于泵阀组件的整体的上部,从而便于维修更换。
图3至图5示出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液压动力单元在不同状态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包括泵阀组件3和油缸12,所述泵阀组件包括油泵3-1,所述油泵3-1设置成从油池13泵送液压流体至油缸12。
所述油缸12包括外缸套12-1和设置在所述外缸套12-1中的油缸柱塞12-2。
所述油缸柱塞12-2设置成固定不动。
所述油缸柱塞12-2将所述外缸套12-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所述第一腔室12-3和所述第二腔室12-4。
所述外缸套12-1基于所述第一腔室12-3和所述第二腔室12-4中的流体压力能够相对于所述油缸柱塞12-2滑动运动或静止。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外缸套12-1可以设置成固定不动,而所述油缸柱塞12-2基于所述第一腔室12-3和所述第二腔室12-4中的流体压力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缸套12-1运动或静止。
以下内容基于所述油缸柱塞12-2设置成固定不动,而所述外缸套12-1能够相对于所述油缸柱塞12-2运动或静止,如图3至图5所示。
所述泵阀组件3还包括第一液控换向阀4和第二液控换向阀5。
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缸12的第一腔室12-3和所述油泵3-1之间。
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缸12的第二腔室12-4和所述油泵3-1之间。
所述泵阀组件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6和第二液控单向阀7。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6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池13和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之间并且通过液压管线与所述油泵3-1连接。
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池13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之间并且通过液压管线与所述油泵3-1连接。
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均是标准的具有两位三通结构的液控换向阀。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实施例,如图3所示,当所述油泵3-1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当所述电机1不旋转时,所述油泵3-1处于非工作状态,没有液压流体的高压作用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相应阀芯),所述油缸12的第一腔室12-3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与所述油缸12的第二腔室12-4导通并且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6和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均连接到连接在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之间的液压管线,所述油缸12的外缸套处于压力平衡状态,所述电液转辙机能够被手动操作。在此状态下,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6和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均处于闭合状态,从而没有液压流体会流经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6和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返回油池13。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当所述油泵3-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当所述电机1以其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油泵3-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由所述油泵3-1从油池13泵送的液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形成高压流体,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推动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的第一阀芯(未示出)移动,从而使得所述高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一腔室12-3,同时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打开第一液控单向阀6,所述高压流体推动所述油缸12的外缸套12-1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在图4中向左)运动,同时所述第二腔室12-4中的液压流体经过第二液控换向阀5和打开的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6返回到所述油池13(液压液体的流动路径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在此状态下,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6处于打开状态,而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处于闭合状态,从而没有液压流体会流经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返回油池13。同样,在此状态下,没有液压流体的高压作用于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第二阀芯(未示出)。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当所述油泵3-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当所述电机1以其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油泵3-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由所述油泵3-1从油池13泵送的液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形成高压流体,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推动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第二阀芯移动,从而使得所述高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二腔室12-4,同时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打开第二液控单向阀7,所述高压流体推动所述油缸12的外缸套12-1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在图5中向右)运动,同时所述第一腔室12-3中的液压流体经过第一液控换向阀4和打开的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返回到所述油池13(液压液体的流动路径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在此状态下,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6处于闭合状态,而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处于打开状态,从而没有液压流体会流经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6返回油池13。同样,在此状态下,没有液压流体的高压作用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的第一阀芯。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6和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7能够防止油池13的空气进行入液压管线。
所述电机1的第一旋转方向与所述电机1的第二旋转方向相反。例如第一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而第二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反之亦然。
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了液控换向阀和液控单向阀进行油路控制,可适应电液转辙机的手动操作,同时在转辙机动作时,不需要电源控制换向阀,电气部分更简单。针对现场不同类型的电源需求,只需要更换电机,即可满足要求。此外,液控单向阀的使用可以避免存在于油池中的液压流体中的气体混入液压管线,进而保障了液控换向阀的操作可靠性和精确性。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不在液压管线中设置第一液控单向阀6和第二液控单向阀7。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油泵3-1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当所述电机1不旋转时,所述油泵3-1处于非工作状态,没有液压流体的高压作用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的相应阀芯),所述油缸12的第一腔室12-3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与油池13导通,所述油缸12的第二腔室12-4通过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与所述油池13导通,并且所述油缸12的第一腔室12-3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与所述油缸12的第二腔室12-4流体导通,所述油缸12处于压力平衡状态,所述电液转辙机能够被手动操作。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油泵3-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当所述电机1以其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油泵3-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由所述油泵3-1从油池13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进入所述油缸12的第一腔室12-3,从而使得所述油缸12的外缸套12-1朝向第一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12的第二腔室12-4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二液控换向阀5返回到所述油池13。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油泵3-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当所述电机1以其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油泵3-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由所述油泵3-1从油池13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进入所述油缸12的第二腔室12-4,从而使得所述油缸12的外缸套12-1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12的第一腔室12-3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一液控换向阀4返回到所述油池13。
所述电机1的第一旋转方向与所述电机1的第二旋转方向相反。例如第一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而第二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反之亦然。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在所述前阀块3-2的底部设置有两组分别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10和单向阀组3-5。
第一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10和单向阀组3-5连接在所述油池13和连接在所述油泵3-1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之间的液压管线之间。
第二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10和单向阀组3-5连接在所述油池13和连接在所述油泵3-1与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之间的液压管线之间。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两个溢流阀8中的其中之一连接到所述油池13并且连接到连接在所述油泵3-1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之间的液压管线。
两个溢流阀8中的另一个连接到所述油池13并且连接到连接在所述油泵3-1与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之间的液压管线。
溢流阀3-8控制液压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当系统过载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当所述油泵3-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当所述电机1以其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油泵3-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由所述油泵3-1经由第二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10和单向阀组3-5从油池13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4进入所述油缸12的第一腔室12-3,从而使得所述油缸12的外缸套12-1朝向第一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12的第二腔室12-4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二液控换向阀5返回到所述油池13。
当所述油泵3-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当所述电机1以其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油泵3-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如图5所示,由所述油泵3-1经由第一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10和单向阀组3-5从油池13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5进入所述油缸12的第二腔室12-4,从而使得所述油缸12的外缸套12-1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12的第一腔室12-3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一液控换向阀4返回到所述油池13。
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仅采用了液控换向阀而不使用液控单向阀进行油路控制,其也可以适应电液转辙机的手动操作,同时在转辙机动作时,不需要电源控制换向阀,电气部分更简单。针对现场不同类型的电源需求,只需要更换电机,即可满足要求。此外,不使用液控单向阀可以简化整体液压动力单元的结构,进而降低成本。
前述公开内容提供了说明和描述,但并不旨在穷举或将实施方式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可以根据以上公开内容进行修改和变化,或者可以从实施方式的实践中获得修改和变化。
即使在权利要求中叙述和/或在说明书中公开了特征的特定组合,但这些组合并不旨在限制各种实施方式的公开。实际上,许多这些特征可以以权利要求中未具体叙述和/或说明书中未具体公开的方式组合。尽管下面列出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可能仅直接依赖于一个权利要求,但各种实施方式的公开包括与权利要求集中的每个其他权利要求相结合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
Claims (14)
1.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包括泵阀组件和油缸,所述泵阀组件包括油泵,所述油泵设置成从油池泵送液压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阀组件还包括第一液控换向阀和第二液控换向阀,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位于所述泵阀组件的整体的上部;
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和所述油泵之间;
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和所述油泵之间;
当所述油泵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与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导通,所述油缸处于压力平衡状态,所述电液转辙机能够被手动操作;
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进入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从而使得所述油缸朝向第一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二液控换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进入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从而使得所述油缸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一液控换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阀组件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池和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之间并且通过液压管线与所述油泵连接;
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在所述油池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之间并且通过液压管线与所述油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均是具有两位三通结构的液控换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油泵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与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导通并且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均连接到连接在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与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之间的液压管线,所述油缸的外缸套处于压力平衡状态,所述电液转辙机能够被手动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形成高压流体,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推动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第一阀芯移动,从而使得所述高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同时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打开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高压流体推动所述油缸的外缸套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同时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液压流体经过第二液控换向阀和打开的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形成高压流体,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推动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的第二阀芯移动,从而使得所述高压流体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同时所述高压流体的压力打开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高压流体推动所述油缸的外缸套朝向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同时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液压流体经过第一液控换向阀和打开的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动力单元还包括电机和联轴器;
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驱动所述泵阀组件的所述油泵;
当所述电机不旋转时,所述油泵处于非工作状态;
当所述电机以其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油泵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当所述电机以其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油泵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电机的第一旋转方向与所述电机的第二旋转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其中之一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缸包括外缸套和设置在所述外缸套中的油缸柱塞;
所述油缸柱塞设置成固定不动;
所述油缸柱塞将所述外缸套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所述外缸套基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流体压力能够相对于所述油缸柱塞运动或静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阀组件还包括前阀块和后箱体;
所述油泵整体安装固定在所述前阀块的前端部,所述油泵的安装轴从所述前阀块的前端部露出;
所述后箱体安装固定在所述前阀块的后端部上并且将所述油泵密封在所述前阀块的前端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阀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和两个溢流阀;
在所述后箱体的顶部布置油标尺和空气滤清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阀块的侧面安装固定有侧阀块;
在所述侧阀块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控换向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阀块的底部设置有两组分别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和单向阀组;
第一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和单向阀组连接在所述油池和连接在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之间的液压管线之间;
第二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和单向阀组连接在所述油池和连接在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之间的液压管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两个溢流阀中的其中之一连接到所述油池并且连接到连接在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之间的液压管线;
两个溢流阀中的另一个连接到所述油池并且连接到连接在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之间的液压管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经由第二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和单向阀组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进入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从而使得所述油缸的外缸套朝向第一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二液控换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当所述油泵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由所述油泵经由第一组串联连接在一起的滤芯和单向阀组从油池泵送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进入所述油缸的第二腔室,从而使得所述油缸的外缸套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运动,处于所述油缸的第一腔室中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一液控换向阀返回到所述油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79840.5A CN116279654B (zh) | 2023-03-21 | 2023-03-21 | 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 |
PCT/CN2023/122842 WO2024193003A1 (zh) | 2023-03-21 | 2023-09-28 | 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79840.5A CN116279654B (zh) | 2023-03-21 | 2023-03-21 | 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79654A CN116279654A (zh) | 2023-06-23 |
CN116279654B true CN116279654B (zh) | 2024-09-03 |
Family
ID=8682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279840.5A Active CN116279654B (zh) | 2023-03-21 | 2023-03-21 | 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79654B (zh) |
WO (1) | WO202419300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79654B (zh) * | 2023-03-21 | 2024-09-03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02427A (zh) * | 2011-11-16 | 2012-07-25 | 何家林 | 电动液压转辙机 |
CN111894920A (zh) * | 2020-09-01 | 2020-11-06 | 太原市京丰铁路电务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连接电液转辙机油路的冗余油路及组合油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86657B2 (en) * | 2002-03-19 | 2005-05-03 | Hitachi, Ltd. | Power steering system |
JP5817701B2 (ja) * | 2012-10-26 | 2015-11-1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調圧リザーバ |
CN103075395A (zh) * | 2013-01-30 | 2013-05-01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基于磁致伸缩驱动电液激振器 |
CN109849965B (zh) * | 2019-01-03 | 2021-01-22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轨道用液压转辙机 |
CN214240830U (zh) * | 2021-01-04 | 2021-09-21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 |
CN112727831A (zh) * | 2021-01-04 | 2021-04-30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 |
CN114382734A (zh) * | 2022-01-13 | 2022-04-22 | 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液转辙用高集成度液压总成 |
CN116279654B (zh) * | 2023-03-21 | 2024-09-03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 |
-
2023
- 2023-03-21 CN CN202310279840.5A patent/CN116279654B/zh active Active
- 2023-09-28 WO PCT/CN2023/122842 patent/WO2024193003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02427A (zh) * | 2011-11-16 | 2012-07-25 | 何家林 | 电动液压转辙机 |
CN111894920A (zh) * | 2020-09-01 | 2020-11-06 | 太原市京丰铁路电务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连接电液转辙机油路的冗余油路及组合油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93003A1 (zh) | 2024-09-26 |
CN116279654A (zh) | 2023-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279654B (zh) | 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 | |
CN100398874C (zh) | 闭环静液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A2739409A1 (en) | Configurable hydraulic system | |
CN101260938A (zh) | 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542130A (zh) | 安全过中心泵/马达 | |
US6315049B1 (en) | Multiple line hydraulic system flush valve and method of use | |
US10228031B2 (en) | Electrohydraulic brake release device and brake system | |
EP2868932B1 (en) | Fully integrated electro-hydraulic linear actuator | |
US5944285A (en) | Vent valve with pressure relief | |
JP2003184814A (ja) | 独立および再生モード流体制御システム | |
KR100911730B1 (ko) | 펌프 설비 | |
CN219619117U (zh) | 一种适用于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 | |
US20070119160A1 (en) | Unitized hydraulic system | |
JP2010253344A (ja) | 容積形エネルギー回収装置 | |
KR100838813B1 (ko) | 유압모터의 배출 오일 회수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US3360930A (en) | Electro-hydraulic valve operator | |
CA2069340A1 (en) | Pump apparatus | |
CN201236945Y (zh) | 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 | |
GB2359871A (en) | Electrohydraulic valve actuator | |
WO2023115747A1 (zh) | 阀盖组件、液压阀组、液压驱动系统和作业车辆 | |
CN113085825A (zh) | 制动系统及汽车 | |
JP2009203811A (ja) | 可変容量型ギヤポンプ | |
US20230184238A1 (en) | Pumping system having remote valve blocks | |
CN107842537B (zh) | 端盖总成、液压设备及工程机械 | |
CN102597499B (zh) | 用于液压马达的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