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4749B -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34749B CN116134749B CN202080104571.3A CN202080104571A CN116134749B CN 116134749 B CN116134749 B CN 116134749B CN 202080104571 A CN202080104571 A CN 202080104571A CN 116134749 B CN116134749 B CN 1161347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device
- users
- limited
- current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根据当前通信环境中的通信需求,灵活地调整权值矩阵,以提供更好的通信能力。具体方案为:网络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网络设备根据该权值矩阵控制该天线阵列与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天线技术由于提供更加优秀的通信能力,因此被广泛使用。其中,使用大规模多输入输出(massive multi-input multi-output,massive MIMO)技术的网络设备中,可以设置比传统数量更多的天线,因此其能够提供的通信能力尤为出色。
应当理解的是,当网络设备同时发射多个数据流时,需要保证各个数据流之间的正交性,以便减小各个数据流之间互相干扰。另外,网络设备还需要在发射多个数据流时对应器件的线性区域内,尽量提升其发射功率,以便提升通信性能。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权值矩阵,控制其中的天线阵列中每个天线的工作状态,以达到控制正交性以及发射功率的目的。
然而,为了提高发射功率,一般需要调整网络设备中不同天线对应的权值,这可能会导致数据流间正交性的下降。而如果要保证数据流之间的正交性,则无法保证每个天线都能够进行满功率(或接近满功率)发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装置,能够根据当前通信环境中的通信需求,灵活地调整权值矩阵,以提供更好的通信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中设置有天线阵列;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网络设备根据该权值矩阵控制该天线阵列与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进行通信。
基于该方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的状态,自适应地调整其中设置的天线阵列的信号发射,以便能够提供更优秀的通信能力。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权值矩阵实现对于天线阵列的控制,其中,该权值矩阵中每个权值可以对应到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振子。当通信环境中对于干扰控制的要求更高时,网络设备可以将权值矩阵调整为能够更好地控制正交性的状态。当通信环境中对于功率控制的要求更高时,网络设备可以将权值矩阵调整为能够更高地控制发射功率的状态。由此实现根据当前通信环境中的通信需求的自适应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前通信环境功率受限,该网络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该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归一化特征向量波束赋形NEBF确定该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基于该方案,提出了一种具体的权值矩阵的确定方案。例如,当前通信环境功率受限,则可以通过NEBF提升天线矩阵的发射功率,以便提供更好的通信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该网络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该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功率受限特征向量波束赋形PEBF确定该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基于该方案,提出了又一种具体的权值矩阵的确定方案。例如,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则可以通过PEBF提升天线矩阵中振子的发出信号流之间的正交性,以便提供更好的通信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该网络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该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获取环境参数,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获取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的具体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获取环境参数,并根据该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的通信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的用户个数,其中,该第一用户组为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包括:当该用户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该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当该用户个数小于该第一阈值时,该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基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根据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需求的示例。在该示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组(如第一RBG中的用户构成的用户组)中用户的个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例如,以第一阈值为1为例。当第一用户组中用户的个数为1时,则当前RBG只需要进行单用户调度,也就是说在该环境下,可以通过提升发射功率提升通信质量。因此该环境可以为功率受限环境。对应的,当第一用户组中当用户的个数大于1时,则该环境可以为干扰受限环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中,不同用户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其中,该第一用户组为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包括:当该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大于第二阈值时,该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当该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小于该第二阈值时,该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基于该方案,提供了又一种具体的根据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需求的示例。在该示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组(如第一RBG中的用户构成的用户组)中每个用户的MCS对应的均值,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例如,当第一用户组中MCS均值大于第二阈值时,则该环境可以为功率受限环境。对应的,当第一用户组中MCS均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则该环境可以为干扰受限环境。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示例中,仅以MCS均值为参考进行说明,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根据每个用户上报的信噪比,确定其他的通信相关参数来判断当前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的用户个数,以及该第一用户组中,不同用户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其中,该第一用户组为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包括:当该用户个数小于第三阈值时,该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当该用户个数大于该第三阈值,且该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大于第四阈值时,该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当该用户个数大于该第三阈值,且该MCS均值小于该第四阈值时,该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基于该方案,提供了又一种具体的根据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需求的示例。在该示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组(如第一RBG中的用户构成的用户组)中每个用户的MCS对应的均值,以及该第一用户组中的用户数量,综合判断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用户组具体为该网络设备对应的一个资源块组RBG中覆盖的用户的集合;或者,该第一用户具体为该网络设备在一个传输间隔TTI中覆盖的用户的集合。基于该方案,提供一种第一用户组的具体划分方式。例如,可以将一个RBG中的用户作为第一用户组,也可以将一个TTI中的用户作为第一用户组。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一个RB中的用户作为第一用户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用户组对应的划分粒度不作限制。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线控制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中设置有天线阵列;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控制单元;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该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该权值矩阵控制该天线阵列与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当前通信环境功率受限,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归一化特征向量波束赋形NEBF确定该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功率受限特征向量波束赋形PEBF确定该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环境参数,该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该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的用户个数,其中,该第一用户组为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该确定单元,还用于当该用户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该确定单元,还用于当该用户个数小于该第一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中,不同用户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其中,该第一用户组为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该确定单元,还用于当该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该确定单元,还用于当该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小于该第二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的用户个数,以及该第一用户组中,不同用户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其中,该第一用户组为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该确定单元,还用于当该用户个数小于第三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该确定单元,还用于当该用户个数大于该第三阈值,且该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大于第四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该确定单元,还用于当该用户个数大于该第三阈值,且该MCS均值小于该第四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用户组具体为该网络设备对应的一个资源块组RBG中覆盖的用户的集合;或者,该第一用户具体为该网络设备在一个传输间隔TTI中覆盖的用户的集合。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接口;该处理电路用于从存储介质中调用并运行该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天线控制装置,上述提供的第三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上述提供的第四方面所述的芯片系统,上述提供的第五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第六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控制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采用massi ve MIMO技术的网络设备中,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天线,构成大规模天线阵列对上行(或下行)信号进行联合接收(或发送)调谐。相较于传统的MIMO技术,由于在网络设备中设置更多天线构成的天线阵列,因此能够大幅提升单用户链路性能,并且提升多用户的空间复用能力。同时由于天线数量较多,因此能够在垂直维度上更加精细地区分不同位置的波束形状,由此能够显著地提升网络设备发射信号的空间覆盖能力。
在使用massive MIMO进行信号的发射或接收时,需要控制不同波束之间的正交性以及发射功率,由此实现基于不同波束的通信。示例性的,由多个天线构成的网络设备上的天线阵列可以通过权值矩阵控制天线阵列中的天线工作在不同的幅度和/或相位下,以便天线阵列能够发射(或接收)不同波束中的信息。
目前,在一些场景中,可以通过调整权值矩阵,将天线阵列中的每个物理天线的发射功率调整为归一值,如均调整为最大发射功率,以便实现天线阵列对于发射功率的最大化利用。本申请中,该方法也可称为归一化特征向量波束赋形(normalized eigenvectorbeamforming,NEBF)。
示例性的,以天线阵列中包括NPTx个天线,每个天线产生的波束中包括NRB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资源块上包括Nuser,j个用户,与该用户对应的波束中包括的流数为L,该天线阵列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进行下行数据传输为例。采用NEBF对每个波束中的流对应的权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方法可以参考如下公式:其中,为流数为l的波束的归一化权值,为流数为l的波束的原始权值。在该方案中,可以令归一化因子则可以获取权值矩阵的归一化方案:根据该公式获取的权值矩阵对天线阵列进行调整时,则可使得天线阵列中的不同天线均工作在相同的较高的发射功率下。
然而,由于对不同的天线的权值进行了调整,因此,在采用NEBF进行功率归一化时,会导致不同流间正交性的破坏。
在另一些场景中,可以通过调整权值矩阵,保证天线阵列中的每个物理天线之前的正交性,由此实现不同天线工作时的相对独立。本申请中,该方法也可称为功率受限特征向量波束赋形(power-limited eigenvector beamforming,PEBF)。
示例性的,继续以天线阵列中包括NPTx个天线,每个天线产生的波束中包括NRB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资源块上包括Nuser,j个用户,与该用户对应的波束中包括的流数为7,该天线阵列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进行下行数据传输为例。采用PEBF确定不同流对应的权值时,归一化因子A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获取:然后根据A=max{A0,...,An}确定归一化因子。由此获取不同流对应的权值归一化结果:根据该公式获取的权值矩阵对天线阵列进行调整时,则可使得天线阵列中的不同天线之间的正交性得到较好的保证。
然而,由于对不同的天线的权值进行了调整,因此,在采用PEBF调整不同天线的工作状态时,不同天线会工作在不同的发射功率下,由此也就必不可免地产生部分天线的发射功率较低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当前通信环境,自适应地根据PEBF或NEBF对不同天线进行调整,以使得网络设备能够根据当前通信环境提供较好的通信能力。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通信环境对于信号干扰要求较高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PEBF控制对应天线的权值,提升对应天线的正交性。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在通信环境过对于信号干扰要求较低时,根据NEBF控制对应天线的权值,提升对应天线的发射功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0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以及终端120。需要说明的是,在该通信系统100中,还可以包括除120之外的其他终端,例如,该通信系统100中还可以包括如图1所示的终端121。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通信系统100中包括的终端的数量不做限制。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媒体播放器等具备通信能力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设备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
在该通信系统100中,网络设备110可以为支持massive MIMO技术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中的基站。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11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massive MIMO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3G)或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基站,或其他通信设备。示例性的,以该网络设备110为5G基站为例。该网络设备110能够提供5G新空口(new radio,NR)用于与其他设备(如终端120和/或终端121)进行5G通信。示例性的,该网络设备110可以通过波束(如窄波束),与其覆盖范围内的不同终端进行通信。在该网络设备110中,可以设置有基带模块,以实现对于不同天线的功率归一化调整。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基带模块可以用于确定以资源块组(RB group,RBG)为单位,不同终端对应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MCS)均值与第二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据此对产生不同RBG中包括的波束的天线进行调整。例如,对MCS均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对应的天线,根据NEBF进行调整。又如,对MCS均值小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对应的天线,根据PEBF进行调整。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该基带模块可以用于根据对应RBG中用户的数量,对对应天线进行功率的归一化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110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编码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均能够使用在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以网络设备以RBG为粒度进行天线功率归一化调整为例。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以其他粒度进行天线功率的归一化调整,例如以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TTI)为粒度记性天线功率的归一化调整。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功率归一化的调整粒度不作限制。
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201-S203。
S201、网络设备确定第一RBG中用户的个数。
结合上述说明,网络设备可以在与其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进行通信时,通过网络设备上设置的天线阵列发出对应方向上的波束。示例性的,该波束可以是相较于传统的波束带宽更窄的波束,该波束可以具有较强的信号功率,以便与对应方向上的用户进行良好的数据通信。
应当理解的是,不同的波束可以将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在空间域(如简称为空域)上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在每个波束上,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频率进行数据的传输。本申请中,可以将网络设备的频域覆盖范围划分为不同的RB,多个RB可以构成RB组(即RBG)。在不同的实现方式中,不同的RBG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RB。例如,一个RBG可以包括4个RB。
在本示例中,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不同RBG中每个RBG中的用户个数。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RBG中的用户个数,其中,该第一RBG可以为多个RBG中的任意一个。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RBG中的接入用户数量,确定根据何种方法(如上述说明中的NEBF或PEBF)控制与该第一RBG对应的天线的权值。
当用户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执行以下S202。当用户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执行以下S203。其中,该第一阈值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以下以第一阈值为1为例进行说明。即,当第一RBG中的用户为1时,网络设备执行以下S202。当第一RBG中的用户数量大于1时,则网络设备执行以下S20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RBG中的用户数量为1时,也可称为网络设备需要在该第一RBG中进行单用户(single user,SU)调度。当第一RBG中的用户数量大于1时,也可称为网络设备需要在该第一RBG中进行多用户(multi user,MU)调度。
S202、网络设备根据NEBF对该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归一化调整。
本示例中,当网络设备需要进行单用户调度时,则根据NEBF对该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功率的归一化调整。
应当理解的是,当第一RBG中只存在一个用户时,也就说明在该RBG中不会出现另一个与用户通信的波束,也就不存在两个波束的干扰问题。因此,在本示例中,当网络设备确定进行单用户调度时,可以将该RBG对应的天线的功率进行归一化调整,如采用NEBF对该天线进行功率归一化调整,以便该RBG对应的发射功率可以达到配置的满功率,由此提升该RBG中的通信质量。
S203、网络设备根据PEBF对该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归一化调整。
在本示例中,当网络设备需要进行多用户调度时,则根据PEBF对该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功率的归一化调整。
应当理解的是,当第一RBG中存在2个或更多用户时,则在该RBG中可能会存在两个或更多与不同用户进行交互的信号。也就是说,此时该RBG中对于干扰的要求较高(本申请中,将这种干扰要求较高的情况称为干扰受限),因此需要保证该RBG中的不同天线的正交性。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PEBF对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功率的归一化调整,以便使得该第一RBG中的信号能够互不干扰,提升该第一RBG中的通信质量。
基于如图2所示的方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粒度(如以RBG为粒度)中用户的数量,确定不同RBG对应的环境中是否为干扰受限的环境,并据此调整对应天线的权重。实现网络设备根据通信环境的差别而自适应地调整不同天线的权重矩阵,以便提升每个RBG中的通信质量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如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是根据预先设置的周期自动触发的,也可以是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触发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方案的触发机制不作限制。
结合上述针对图2的说明,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能够进一步细化进行多用户调度的场景中,天线的功率归一化控制。示例性的,请结合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301-S305。
S301、网络设备确定需要对第一RBG进行多用户调度。
在本示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RBG中对应用户的数量,确定需要对第一RBG进行多用户调度。示例性的,该方法可以与上述S201中说明的方法类似。
S302、网络设备确定第一RBG对应的MCS均值。
S303、网络设备判断MCS均值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
如果MCS均值大于第二阈值,则执行S304。如果MCS均值大于第二阈值,则执行S305。
S304、网络设备根据NEBF对该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归一化调整。
S305、网络设备根据PEBF对该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归一化调整。
应当理解的是,当第一RBG中存在多个用户同时需要调度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用户通信对于干扰的要求,确定采用NEBF或PEBF对于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功率归一化调整。
作为一种示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RBG中,所有用户上报的MCS均值,确定该RBG中不同用户通信对于干扰的要求。例如,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第一RBG中每个用户上报的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确定每个用户对应的MCS,并据此获取该RBG中不同用户的MCS均值。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MCS均值,确定当前RBG对应的通信环境是否为干扰受限环境。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MCS均值与第二阈值(如AverageMcsThld)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对应的通信环境是否为干扰受限环境。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该MCS均值称为AverageMcs。
例如,当AverageMcs大于AverageMcsThld时,则表明此时环境中的干扰较少,因此功率更容易受限。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PEBF对该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功率的归一化调整,以便保证对应天线的正交性。
当AverageMcs小于AverageMcsThld时,则表明此时环境中的干扰较多,因此干扰更容易受限。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NEBF对该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功率的归一化调整,以便保证对应天线的满功率发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中,是以MCS均值作为环境是否为干扰受限环境的依据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网络设备还可根据其他参数确定当前环境是否为干扰受限环境。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RB6对应用户上报的SNR的方差和/或协方差和/或标准差与预设参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当前环境是否为干扰受限环境。又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RBG对应用户的其他通信参数,如功率受限等级等,确定当前环境是否为干扰受限环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解,以下结合如图2所示的方法以及如图3所示的方法,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请参考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401-S406。
S401、网络设备确定第一RBG中用户的个数。
S402、网络设备根据用户的个数,确定需要进行SU调度或进行MU调度。
当第一RB6需要进行SU调度时,自行以下S405。当第一RBG需要进行MU调度时,自行以下S406。
S403、网络设备获取MU调度中用户对应的MCS均值。
S404、网络设备根据MCS均值,确定当前环境是否为功率受限环境。
如果当前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则执行以下S405。如果当前环境不是功率受限环境,则执行以下S406。
S405、网络设备根据NEBF对该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归一化调整。
S406、网络设备根据PEBF对该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归一化调整。
应当理解的是,该示例中的各个步骤的具体执行方法均能够对应到如图2或图3所示的方法的步骤中,其对应的执行措施也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图2或图3或图4所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将空闲功率转移到其他RB上,实现功率的最大化利用。示例性的,以执行上述如图4所示的S406为例。在网络设备根据PEBF对第一RBG对应的天线进行功率的归一化处理后,对于某个天线采用PEBF进行调整的RBG,如果有多余的功率,则可将该多余的功率调整分配到该天线上(或其他天线上)对应的采用NEBF进行调整的RB(或RBG)上。由此,能够有效地提升分配给NEBF对应的RB(或RBG)的功率上线,使NEBF的每根天线接近满功率进行发射。由此提升网络设备整体的发射功率,以便提供更好的通信能力。
上述主要从网络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网络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考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控制装置500的示意性框图。该天线控制装置500可以设置于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中,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天线控制方法。示例性的,该网络设备110中还可以设置有天线阵列。
如图5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确定单元501,控制单元502。
其中,该确定单元501,用于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该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该控制单元502,用于根据该权值矩阵控制该天线阵列与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当前通信环境功率受限,该控制单元502,用于根据归一化特征向量波束赋形(NEBF)确定该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该控制单元502,用于根据功率受限特征向量波束赋形(PEBF)确定该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503,该获取单元503,用于获取环境参数,该确定单元501,还用于根据该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的用户个数,其中,该第一用户组为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该确定单元501,还用于当该用户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该确定单元501,还用于当该用户个数小于该第一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中,不同用户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其中,该第一用户组为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该确定单元501,还用于当该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该确定单元501,还用于当该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小于该第二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的用户个数,以及该第一用户组中,不同用户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其中,该第一用户组为该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该确定单元501,还用于当该用户个数小于第三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该确定单元501,还用于当该用户个数大于该第三阈值,且该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大于第四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该确定单元501,还用于当该用户个数大于该第三阈值,且该MCS均值小于该第四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用户组具体为该网络设备对应的一个资源块组(RB6)中覆盖的用户的集合;或者,该第一用户具体为该网络设备在一个传输间隔(TTI)中覆盖的用户的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作为可选而不是必须,必要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持上述确定单元501和/或控制单元502和/或获取单元503完成相应功能的处理模块或者控制模块。
图6示出了的一种网络设备600的组成示意图。该网络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该存储器6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处理器601执行该存储器602存储的指令时,可以使得该网络设备600执行如图2或图3或图4所示的天线控制方法,以及网络设备需要执行的其他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的一种芯片系统700的组成示意图。该芯片系统700可以包括:处理器701和通信接口7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700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700,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功能或动作或操作或步骤等,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等。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中设置有天线阵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权值矩阵控制所述天线阵列与所述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进行通信;
若所述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功率受限特征向量波束赋形PEBF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通信环境功率受限,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归一化特征向量波束赋形NEBF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环境参数,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的用户个数,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组为所述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包括:
当所述用户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
当所述用户个数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中,不同用户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组为所述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包括:
当所述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
当所述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的用户个数,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组中,不同用户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组为所述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包括:
当所述用户个数小于第三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
当所述用户个数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大于第四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
当所述用户个数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MCS均值小于所述第四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组具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一个资源块组RBG中覆盖的用户的集合;或者,
所述第一用户具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在一个传输间隔TTI中覆盖的用户的集合。
8.一种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中设置有天线阵列;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控制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通信环境,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权值矩阵控制所述天线阵列与所述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进行通信;
若所述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功率受限特征向量波束赋形PEBF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通信环境功率受限,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归一化特征向量波束赋形NEBF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权值矩阵。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环境参数,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当前通信环境干扰受限或功率受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的用户个数,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组为所述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用户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用户个数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中,不同用户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组为所述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第一用户组的用户个数,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组中,不同用户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组为所述网络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户的集合;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用户个数小于第三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用户个数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组对应的MCS均值大于第四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功率受限环境;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用户个数大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MCS均值小于所述第四阈值时,确定当前通信环境为干扰受限环境。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组具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一个资源块组RBG中覆盖的用户的集合;或者,
所述第一用户具体为所述网络设备在一个传输间隔TTI中覆盖的用户的集合。
1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16.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接口;所述处理电路用于从存储介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0/106267 WO2022021349A1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34749A CN116134749A (zh) | 2023-05-16 |
CN116134749B true CN116134749B (zh) | 2024-10-29 |
Family
ID=80037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104571.3A Active CN116134749B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134749B (zh) |
WO (1) | WO202202134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98971B (zh) * | 2021-05-08 | 2022-09-02 | 西安图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考虑多设备间无线信号干扰的发电厂巡检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7701A (zh) * | 2014-08-08 | 2016-02-17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的链路自适应方法与装置 |
CN106330281A (zh) * | 2015-06-18 | 2017-0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波束赋形方法及装置 |
CN110226294A (zh) * | 2017-01-25 | 2019-09-10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用于发送权重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75489B1 (ko) * | 2004-11-23 | 2007-01-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신호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을 구현하는 멀티 안테나 통신 시스템 |
CN102026362B (zh) * | 2010-12-10 | 2013-06-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赋形加权系数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931245A (zh) * | 2012-03-27 | 2014-07-16 |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外环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379752B (zh) * | 2018-09-10 | 2021-09-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Massive MIMO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2020
- 2020-07-31 WO PCT/CN2020/106267 patent/WO202202134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7-31 CN CN202080104571.3A patent/CN1161347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7701A (zh) * | 2014-08-08 | 2016-02-17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的链路自适应方法与装置 |
CN106330281A (zh) * | 2015-06-18 | 2017-0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波束赋形方法及装置 |
CN110226294A (zh) * | 2017-01-25 | 2019-09-10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用于发送权重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021349A1 (zh) | 2022-02-03 |
CN116134749A (zh) | 2023-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91642B2 (en) |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ower control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system | |
EP3455948B1 (e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of beam selection | |
WO2018202154A1 (zh) | 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 |
CN111082905B (zh) | 信息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 |
US12063641B2 (en) | Singl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multi-transmission and receipt point (multi-TRP)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enhancement | |
WO2020155604A1 (zh) | 测量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 |
EP4508931A1 (en) | Time division duplex pattern configuration for cellular networks | |
CN113840380A (zh) | 一种波束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16134749B (zh) |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装置 | |
US20240340680A1 (en) | Selective learning for ue reported values | |
WO2024140583A1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20250184797A1 (en) | Method for enhanced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 |
CN119999107A (zh) | 用于同时传输的设备、方法和装置 | |
WO2025097445A1 (zh)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TW202402003A (zh) | 測量方法和裝置 | |
CN119483853A (zh) |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HK40015057B (zh) | 多输入多输出无线系统的探测参考信号功率控制 | |
HK40015057A (zh) | 多输入多输出无线系统的探测参考信号功率控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