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3000B - 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53000B CN116053000B CN202210550580.6A CN202210550580A CN116053000B CN 116053000 B CN116053000 B CN 116053000B CN 202210550580 A CN202210550580 A CN 202210550580A CN 116053000 B CN116053000 B CN 1160530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wire
- coil
- wires
- wi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0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64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500 effect on sk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3—Insulation between winding turns, between winding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01F2027/2809—Printed windings on stacked lay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在该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中,可以根据待设计的线圈规格(例如,线圈的厚度、线圈的绕线宽度等),采用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组合得到的任意层数任意匝数的线圈: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N层1匝线圈,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N层N匝线圈,和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N层M匝线圈(N>M)等。从而在线圈尺寸受限的情况下,设计出多层多匝数的绕制线圈,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线圈厚度空间、线圈的绕线宽度等,以获得最优的阻抗和Q值,降低线圈损耗和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在无线充电技术的实现过程中,无线充电器中设置的发射线圈通有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以产生变化磁场,电子设备中设置的接收线圈在变化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并为该电子设备充电。也就是说,无线收发线圈通过电磁耦合实现无线电力传输。
但是,受限于小型电子设备中接收线圈的尺寸,使得收发线圈之间的尺寸相差较大,收发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系数较低,导致小型电子设备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较小,充电效率较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在该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中,可以根据待设计的线圈规格采用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组合得到的任意层数任意匝数的线圈: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N层1匝线圈,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N层N匝线圈,和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N层M匝线圈(N>M)等。从而在线圈尺寸受限的情况下,设计出多层多匝数的绕制线圈,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该无线充电线圈包括K个线圈,该K个线圈具体包括:该K个线圈中的第i个线圈的出线端与第i+1个线圈的入线端串联,该第i个线圈比该第i+1个线圈到该中心轴的距离远,其中,1≤i≤K-1;1个该线圈包括N层导线,该第i个线圈的第j层导线,和该第i+1个线圈的第j层导线位于同一平面,其中,N≥j≥1。
实施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后,从而在线圈尺寸受限的情况下,设计出多层多匝数的绕制线圈,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线圈厚度空间、线圈的绕线宽度等,以获得最优的阻抗和Q值,降低线圈损耗和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该K个线圈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线圈: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线圈,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线圈,以及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
这样,可以根据设计需求,采用三种绕制方法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得到任意层数任意匝数的线圈。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线圈可以构成1匝线圈,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线圈可以构成N匝线圈,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
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在该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线圈中,每一层导线的入线端连接,并且出线端也连接。
这样,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线圈可以构成1匝线圈,并且,多导线并联增大了导线的表面积,这样可以减少集肤效应带来的影响,提高该线圈的通流能力。
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该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线圈具体包括:该N层导线中第x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x+1层的导线入线连接,其中,1≤x≤N-1。这样,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线圈可以构成N匝线圈,提高了线圈匝数,进而提高线圈的感应电流。并且,当一个线圈采用内外多圈绕制时,可以先按照垂直方向绕制完一个多层线圈之后,再按照垂直方向绕制另一个多层线圈在外圈绕制,将前一个多层线圈和后一个多层线圈在水平方向由内圈到外圈或者由外圈到内圈的方式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当K个线圈包括至少两个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线圈按照从内圈到外圈或者从外圈到内圈依次连接时,两个N层导线中的第一个N层导线的第x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x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N层导线中第x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N层导线中第x+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N层导线中第x+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N层导线的第x+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其中,1≤x≤N-1。
这样,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线圈可以构成N匝线圈,提高了线圈匝数,进而提高线圈的感应电流。并且,当一个线圈采用内外多圈绕制时,可以先按照水平方向绕制完一层多圈的线圈之后,再按照水平方向绕制另一个一层多圈的线圈在外圈绕制,最后将前一个一层多圈的线圈和后一个一层多圈的线圈在垂直方向由上层到外下层或者由下层到上层的方式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在该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中:该N层导线中第y层中至少包含两根导线,该两根导线中的第一根导线入线端与y-1层中的导线入线端连接,并且,该第一根导线出线端与该y-1层中的导线出线端连接;该两根导线中的第二根导线入线端与y+1层中的导线入线端连接,并且,该第二根导线出线端与该y+1层中的导线出线端连接;该第一根导线的出线端还与该第二根导线的入线端连接,其中,N>y>1。
这样,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可以构成一个大于1匝且小于N匝的线圈,并且,当一个线圈采用内外多圈绕制时,可以先按照垂直方向绕制完一个多层线圈之后,再按照垂直方向绕制另一个多层线圈在外圈绕制,将前一个多层线圈和后一个多层线圈在水平方向由内圈到外圈或者由外圈到内圈的方式连接。扩展了多种走线方式,进而提高本申请方法的可实施性。
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当K个线圈包括至少两个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按照从内圈到外圈或者从外圈到内圈依次连接时,两个N层导线中的第一个N层导线中第y层中至少包含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二个N层导线中第y层中至少包含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第一个N层导线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N层导线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与第一个N层导线的第y层的第一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N层导线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第一导线出线端连接;第二个N层导线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还与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第三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第三导线出线端连接;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还与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第四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第二导线入线端与第一个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第二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连接;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第四导线入线端与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第四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连接;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第四导线出线端还与第一个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其中,N>y>1。
这样,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可以构成一个大于1匝且小于N匝的线圈,并且,当一个线圈采用内外多圈绕制时,可以先按照水平方向绕制完一层多圈的线圈之后,再按照水平方向绕制另一个一层多圈的线圈在外圈绕制,最后将前一个一层多圈的线圈和后一个一层多圈的线圈在垂直方向由上层到外下层或者由下层到上层的方式连接。扩展了多种走线方式,进而提高本申请方法的可实施性。
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该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线圈和/或该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排布在磁场强度大于阈值的区域。
这样,可以将受集肤效应影响较小的绕线方法用于磁场强度角度大的区域,例如最内圈或者最外圈等,从而提高了线圈的整体通流能量。
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该K个线圈的外形包括:圆形、椭圆形、跑道形、矩形、三角形或其他任意形状。
这样,可以将无线充电线圈做成任意形状,以满足不同产品对无线充电线圈规格的要求,同时提高了无线充电线圈的拥有范围。
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该N层导线中每一层的导线由1根构成,或者,由多根构成。
这样,可以根据采用的导线的粗细,以及线圈的设计规格例如厚度空间和宽度等设计单线绕线线圈或者多股导线绕制线圈等。
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该N层导线中相邻两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为印刷线路板(PCB)、柔性电线路板(FPC)或者软硬结合线路板等。
这样,采用绝缘层之后,导线排布更加规整,贴合,稳固,为充分利用线圈厚度和宽度空间提供便利。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含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描述的无线充电线圈。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充电设备和终端,该充电设备包含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描述的无线充电线圈,该终端包含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描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用于向终端的无线充电线圈发送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层1匝线圈绕制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层3匝线圈绕制方式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层2匝线圈绕制方式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3层2匝线圈绕制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4层1匝线圈绕制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4层4匝线圈绕制方式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4层3匝线圈绕制方式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4层3匝线圈绕制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层12匝绕制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4层18匝绕制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层6匝绕制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层4匝绕制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器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接下来,先介绍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所应用的通信系统。
参考图1,图1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10示意图。
如图1所示,无线充电系统10包括电子设备100和无线充电器200。
其中,电子设备100具体可以是设置有接收线圈的手机、手表、牙刷、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设备、可穿戴式设备、车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和/或智慧城市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电子设备100的具体类型不作特殊限制。
其中,无线充电器200具体可以是设置有发射线圈的设备。该无线充电器200的形态例如可以是圆盘状的底座、圆柱状的电桩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又可以称为无线充电线圈。
在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10中,无线充电器200可以通过发射线圈,与,电子设备100的接收线圈,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以进行无线电力传输。具体的,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无线充电原理示意图。
如图2所示,图2示例性示出基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进行无线充电的原理。
其中,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分别设置在无线充电器200以及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100中,当两者靠近/贴合时,无线充电器200的发射线圈在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作用下产生磁场(磁感线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电子设备的接收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电能量从无线充电器200传输到电子设备100中,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充电。
利用电磁感应的技术进行无线电力的传输时,当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系数较高时,接收线圈才能感应到一定值的电压,以启动电子设备100中的芯片进行充电。其中,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受到线圈尺寸比例、线圈间距、是否对齐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来说,为了获得较高的耦合系数(约为0.75)和传输效率,需要保证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尺寸相近,或者略大于发射线圈。目前,在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Consortium,WPC)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QI)中,通过采用规定的发射线圈参数来确保满足QI规格设备的兼容性,市面上常用的发射线圈为MPA-2,MPA-2线圈直径约为48mm,和A11a线圈,A11a线圈直径约为44mm。但是,随着一些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的尺寸越做越小,接收线圈的尺寸也受到相应的限制,使得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之间的尺寸差异较大,导致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变低(约0.4-0.5),进而影响收发线圈之间的电力传输效率,降低电子设备100端的感应电压及充电效率。
关于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可以参考如下示例:
以电子设备100为智能手表为例,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线圈设计规格通常为:内径:10毫米(mm)、外径14.5mm以及厚度0.45mm。其中,厚度0.45mm包含磁材厚度0.1mm,背胶厚度0.1mm。因此,只有0.25mm的厚度空间、以及4.5mm的宽度可以用于绕线,这意味着线圈最厚只能使用0.25mm直径的线材进行设计。当使用0.25mm的单线圈进行绕线时,虽然利用了厚度空间,但若想耦合系数尽量不受影响,则得用满4.5mm的绕线宽度。这时就限制了匝数只能绕18匝,无法设计出研发人员所希望匝数的线圈。当使用多个直径较小的细线圈进行多股数并绕时,虽然可以利用细线圈的绕径性能充分利用绕线宽度,因为细线圈阻抗过大,而导致线圈发热损耗电能,仍然降低了充电效率,此外,多股细线并绕而成的线圈的平整度较差,这时,为了实现绕线和软磁材料的粘接牢固,不得不采用较厚的双面胶(双面胶通常为30-100um),进而牺牲线圈的厚度空间。最后,现有的绕线类线圈只能按较为规则的图形(例如,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和矩形)进行设计,无法按照任意外形进行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在该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中,可以根据待设计的线圈规格(例如,线圈的厚度空间、线圈的绕线宽度等),采用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组合得到的任意层数任意匝数的线圈: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N层1匝线圈,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N层N匝线圈,和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N层M匝线圈(N>M)等。从而在线圈尺寸受限的情况下,设计出多层多匝数的绕制线圈,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线圈厚度空间、线圈的绕线宽度等,以获得最优的阻抗和品质因子(Q值),降低线圈损耗和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不仅适用于无线充电场景,还适用于其他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场景,例如,NFC天线中可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实现电磁信号的传输。
下面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术语进行解释:
(1)厚度空间。
厚度空间可以理解为圆柱、长方体形状或者其他任意形状的线圈的高度,而线圈的绕线宽度可以理解为该圆柱、长方体形状或者其他任意形状的线圈的底面积中内径和外径范围内的区域。
(2)层。
层是指,在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绕制方法构成的线圈中,该线圈中所包含的导线排布的平面的个数,当一个线圈包含的所有导线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进线绕制构成一个平面线圈,则该线圈为1层绕制线圈;当一个线圈包含的所有导线并非排布在一个平面,例如一根导线在第一平面上进行绕制,第一根导线的尾端连接第二根导线的首端,并且第二根导线在第二平面上进线绕制,则说明该线圈为2层绕制线圈。上述线是指,在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绕制方法构成的线圈中,该线圈中所包含的导线的个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将上下两层上的2个导线通过首端和尾端连接可以构成一个连通的导线,但本申请将导线个数仍然按照2根导线为例进线计算。
(3)匝数。
匝数是指:每个线圈中,导线绕组的圈数。值得注意的是,只有该线圈中没有导线并绕(导线与导向之间首端并联,尾端也并联的情况),则导线的个数等于匝数,当任意根导线并联绕制一圈构成的线圈,其线圈匝数仍然为1匝。
(4)线圈规格。
线圈规格在不同使用场景中是不同的,例如,在智能手表、手机、电脑等设备中线圈规格都不同,当设备的尺寸受限时,设备中的线圈尺寸也相应受限,因此在一些对线圈规格要求较高,线圈尺寸受限的电子设备中,都可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上述层数以及匝数等由研发人员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预先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层数以及匝数等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中,这里的“绕制方法”重点是指,基于电路板设计的N层绕制线圈中,每层排布的导线在层间的走线方法,而非现有的绕线类线圈所提供的单纯的绕圈方法。关于每层排布的导线在层间的走线方法具体可以参考后文描述的3种绕制方法。
实施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后,采用多层绕制线圈的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下,同时充分利用线圈厚度空间和线圈的绕线宽度,进而获得最优的Q值和最优的阻抗,以减少线圈损耗,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之间的电能传输效率,和电子设备的充电效率。并且还减少线圈发热,兼顾了产品安全,全方面提高用户的无线充电体验。此外,本申请提供的多层绕制线圈可基于电路板设计而成,由于电路板设计的线圈平整度好,通常只需要10-30um的背胶即可实现绕线和软磁材料牢固粘接,从而利于采用该线圈的设备减薄机身厚度,并且基于电路板设计的线圈,其线圈外形可以基于实际需要做出不规则外型,摆脱现有的绕线类线圈仅能设计出圆形或矩形线圈的约束。
接下来,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种绕制方式,即N层导线并联绕制,N层导线串联绕制,和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等,具体如下:
绕制方式1:N层导线并联绕制线圈。具体的,将分别在N层上排布的导线通过上下并联的方式绕制1圈,可以实现N层1匝线圈。
参考图3,本申请实施例取N=3,以3层3线上下并联绕制而成的1匝线圈为例示出。
如图3所示,该绕制方法包括3层绕制线圈,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层绕制线圈31、第二层绕制线圈32和第三层绕制线圈33。其中,第一层绕制线圈31由第一导线311绕制而成,第一导线311包括第一端311a和第二端311b;第二层绕制线圈32由第二导线321绕制而成,第二导线321包括第一端321a和第二端321b;第三层绕制线圈33由第三导线331绕制而成,第三导线331包括第一端331a和第二端331b。第一导线311的第一端311a和第二导线321的第一端321a,以及第三导线331的第一端331a连接,第一导线311的第二端311b和第二导线321的第二端321b,以及第三导线331的第二端331b连接。沿着第一层绕制线圈31由上往下看,每一层的导线首端相互并联,尾端也相互并联,并且沿着同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绕制,从而构成3层1匝线圈,以保证当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时,电流在三层绕制线圈的导线中所流动的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每层导线不限于图3所示中的只有一根导线,每一层也可以有多根导线并联构成的多股导线。
可选的,采用方式1的绕制方法,不仅可以按照图3所示的由入线端到出线端按照顺时针方向绕制,还可以由入线端到出线端按照逆时针方向绕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的,图3所示的线圈还包括多层层间绝缘层(图3未示出),每层层间绝缘层位于相邻的两层绕制线圈之间。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层绕制线圈31和第二层绕制线圈32之间,以及第二层绕制线圈32和第三层绕制线圈33之间设置层间绝缘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层间绝缘层可以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者软硬结合线路板,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采用上述图3所示的3层3线圈绕制线圈,当高频电流在流过导线时,由于集肤效应,导致距离导线表面越远的地方(即导线内部)的电流越小。也就是说,从与电流方向垂直的方向做横切面,那么圆心部分电流强度基本等于零,越远离圆心则电流越强。产生这种集肤效应的原因主要是变化的电磁场在导线内部产生了涡旋电场,与原来的电流相抵消。所以,在一定空间内,所用的导线越多,那么表面积就越大,表面积大电流就越大,导线发热或者电能衰减现象就会减小。因此,采用多股导线并联可大大减少集肤效应,使电流产生的磁场比较均匀,通俗地说就是给电流提供更大面积的“皮肤”通路,从而减少了无线充电器200向电子设备100进行无线电力传输时的电能损耗。
绕制方式2:N层导线串联绕制线圈。具体的,将分别在N层上排布的导线通过上下串联的方式盘旋绕制N圈,可以实现N层N匝线圈。
参考图4,本申请实施例取N=3,以3层3线上下串联绕制而成的3匝线圈为例示出。
如图4所示,该绕制方法包括3层绕制线圈,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层绕制线圈41、第二层绕制线圈42和第三层绕制线圈43。其中,第一层绕制线圈41由第一导线411绕制而成,第一导线411包括第一端411a和第二端411b;第二层绕制线圈42由第二导线421绕制而成,第二导线421包括第一端421a和第二端421b;第三层绕制线圈43由第三导线431绕制而成,第三导线431包括第一端431a和第二端431b。第一导线411的第二端411b和第二导线421的第一端421a连接,并且第二导线421的第二端421b与第三导线431a连接。沿着第一层绕制线圈41由上往下看,上一层导线的尾端与下一层导线的首端依次连接并且按照同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绕制从而构成3层3匝线圈,以保证当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时,电流在三层绕制线圈的导线中所流动的方向相同。
可选的,采用方式2的绕制方法,不仅可以按照图4所示的由上层顺时针向下层绕制,或者由上层逆时针向下层绕制,或者由下层顺时针向上层绕制,或者由下层逆时针向上层绕制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的,图4所示的线圈还包括多层层间绝缘层(图4未示出),每层层间绝缘层位于相邻的两层绕制线圈之间。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层绕制线圈41和第二层绕制线圈42之间,以及第二层绕制线圈42和第三层绕制线圈43之间设置层间绝缘层。其中,层间绝缘层可以采用上文介绍的绝缘柔性薄膜材料例如FPC。
可以理解的是,每层导线不限于图4所示中的只有一根导线,每一层也可以有多根导线并联构成的多股导线。
采用上述图4所示3层3线串联绕制线圈,在单位面积内,与单层的线圈或者多层并绕的线圈相比,多层导线串联的线圈匝数更多,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更大,使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增大,可以提高使用该线圈的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效率。特别的,在磁场较强的区域使用方式2提供的多层线圈,有利于提高线圈的电感量,从而增加Q值,减小线圈损耗。
将绕制方式1与绕制方式2进行对比可知,绕制方式1是通过把多层导线中每一层导线的首端相互连接、尾端也相互连接,以构成一种多层导线并绕的单匝线圈,在电流通过这类线圈时,能够减少集肤效应带来的电能损耗,增加导线的通流能力。绕制方式2是通过把多层导线中每一层导线的首端与上一层导线的尾端相互连接,以构成一种多层导线串接的多匝线圈,将这类线圈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时,由于线圈匝数多所以能够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更大,使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增大,进而提高使用该线圈的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效率。因此当同时采用绕制方式1和绕制方式2,从内圈到外圈组合绕制多个线圈时,可以将采用绕制方式1的线圈置于磁场分布不均,电流分布不均的区域,以增强线圈通流能力,例如设置在多个线圈中磁场最强的最内圈和/或最外圈,从而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线圈效率。相应的,将采用方式2绕制的线圈可以设置在多圈线圈中的中间圈。
绕制方式3:N层部分线圈串联绕制部分线圈并联绕制。
参考图5A,本申请实施例取N=3,以3层4线上下串联绕制而成的2匝线圈为例示出。
如图5A所示,该绕制方法包括3层绕制线圈,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层绕制线圈51、第二层绕制线圈52和第三层绕制线圈53。其中,第一层绕制线圈51由第一导线511绕制而成,第一导线511包括第一端511a和第二端511b;第二层绕制线圈52由第二导线521和第三导线522共同绕制而成,第二导线521包括第一端521a和第二端521b,第三导线522包括第一端522a和第二端522b;第三层绕制线圈53由第四导线531绕制而成,第四导线531包括第一端531a和第二端531b。第一导线511的第一端511a和第二导线521的第一端521a连接,并且第二导线521的第二端521b与第三导线522的第一端522a连接,第三导线522的第一端522a与第四导线531的第一端531a连接。第一导线511的第二端511b与第二导线521的第二端521b相连,第三导线的第二端522b与第四导线531的第二端531b相连。也就是说,第一导线511的首端与第二导线521的首端上下并联,第一导线511的尾端与第二导线521的尾端上下并联,第二导线521的尾端串联第三导线522的首端,第三导线522的首端与第四导线531的首端上下并联,第三导线522的尾端与第四导线531的尾端上下并联。这样,便可以在3层绕制线圈中,通过将第一层的导线与第二层中的其中一个导线上线并联环绕一圈,然后将尾端与第二层中的另一个导线的首端串联后环绕一圈,并且第三层的导线与第二层中的该另一个线圈并联,同时环绕一圈,以实现一种3层4导线绕制而成的2匝线圈。沿着第一层绕制线圈51由上往下看,各层中排布的导线按照同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绕制,以保证当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时,电流在三层绕制线圈的导线中所流动的方向相同。
可选的,采用方式3绕制方法,不仅可以按照图5A所示的由上层顺时针向下层绕制,或者由上层逆时针向下层绕制,或者由下层顺时针向上层绕制,或者下层逆时针向上层绕制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的,图5A所示的线圈还包括多层层间绝缘层(图5A未示出),每层层间绝缘层位于相邻的两层绕制线圈之间。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层绕制线圈51和第二层绕制线圈52之间,以及第二层绕制线圈52和第三层绕制线圈53之间设置层间绝缘层。其中,层间绝缘层可以采用上文介绍的绝缘柔性薄膜材料例如FPC。
可以理解的是,每层导线不限于图5A所示中的只有一根导线,每一层也可以有多根导线并联构成的多股导线。
参考图5B,本申请实施例取N=3,以3层3线串并联结合绕制而成的2匝线圈为例示出。
如图5B所示,该绕制方法包括3层绕制线圈,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层绕制线圈51、第二层绕制线圈、第三层绕制线圈53。其中,第一层绕制线圈51由第一导线511绕制而成,第一导线511包括第一端511a和第二端511b;第二层绕制线圈52由第二导线521绕制而成,第二导线521包括第一端521a和第二端521b;第三层绕制线圈53由第三导线531绕制而成,第三导线531包括第一端531a和第二端531b。第一导线511的第一端511a和第二导线521的第一端521a连接,第一导线511的第二端511b与第二导线521的第二端521b相连,第二导线521的第二端521b与第三导线531的第一端531a连接。也就是说,N层中的前n层中的导线并联,即导线入线端相互相连,并且出线端也相连;然后,n层以外的导线之间再串联,即前n层中最下层的导线出线端与下一层的导线入线端串联。
采用上述图5A所示3层4线绕制线圈,由于采用第一导线511和第二导线521构成的两股并绕线圈,以及第三导线522和第四导线531构成两股并绕线圈,相比于只采用单根线圈来说,减少集肤效应带来的电量损耗,提高无线电力传输效率。此外,还通过采用第二导线521的尾端与第三导线的首端串联绕制以实现2匝线圈,在单位面积内,与单层的1匝线圈相比,线圈匝数更多,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更大,使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增大,可以提高使用该线圈的电子设备100的充电效率。
可见,当要设计一款3层绕制线圈时,可以采用上述三种方式中的,方式1构成的3层1匝线圈、方式2构成的3层3匝线圈和方式3构成的3层2匝线圈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多种进行组合,以得到3层A匝线圈。其中,A可以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A=k1+k2*3+k3*2,k1为该款3层绕制线圈中采用方式1绕制的线圈的数量,k2为该款3层绕制线圈中采用方式2绕制的线圈的数量,k3为该款3层绕制线圈中采用方式3绕制的线圈的数量,k1、k2、k3的值受待设计线圈的绕径面积、采用导线的粗细、绕径性能等多种因素决定,当绕径面积越大,采用导线细或者导线绕径性能越好时,k1、k2、k3的值相应越大,设计出的线圈的匝数A也越大。下面对设计一款3层不同匝数的线圈时,所采用的绕制方式进行举例:
例如,当A为1时,可以只采用方式1。
又例如,当A等于2时,可以只采用方式2;或者可以两次采用方式1,即将一圈3层1匝线圈作为内圈,然后再串联一个3层1匝线圈作为外圈以构成一个3层2匝线圈。
又例如,当A等于3时,可以只采用方式2;或者可以三次采用方式1,将一圈3层1匝线圈作为最内圈,然后再串联一个3层1匝线圈作为中间一圈,最后再串联一个3层1匝线圈作为最外圈以构成一个3层3匝线圈;或者还可以结合方式1和方式3,将一圈3层1匝线圈作为最内圈/外圈,然后再串联一个3层2匝线圈作为外圈/内圈以构成一个3层3匝线圈。
又例如,当A等于4时,可以结合方式1和方式2,将一圈3层1匝线圈作为最内圈/外圈,然后再串联一个3层3匝线圈作为外圈/内圈以构成一个3层4匝线圈;或者可以两次采用方式3,即将一个3层2匝线圈作为外圈/内圈,再串联一个3层2匝线圈作为内圈/外圈。
综上,当要设计一款3层绕制线圈时,可以通过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可以实现3层A匝线圈,其中,A可以是大于等于1的任意整数。这里,不再一一穷举。
可以理解的是,上文对图3-图5B所示的三种线圈绕制方法的介绍都是以奇数层,即N=3时的3层绕制线圈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绕制线圈的层数不作限制,具体可以根据留给绕制线圈的厚度空间,以及采用的线圈的直径来决定,例如,当待设计的线圈的厚度空间有限,或者必须采用的导线越粗,则需要设计线圈的层数也会越少;相反的,当待设计的线圈的厚度空间充足,或者采用的导线越细,则为了充分利用厚度空间可以设计线圈的层数也会越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绕制层数N取其他大于3的整数时,例如N=4、5、6、7、8等等时,上述三种绕制方法仍然适用。特别的,当N=2时,则只有方式1和方式2适用。方式3则值适用于层数大于等于3的绕制线圈。
接下来,取偶数层,例如N=4简单介绍上述三种绕制方法。
绕制方式1:N层导线并联绕制线圈。参考图6,取N=4,以4层4线上下并联绕制而成的1匝线圈为例示出。
如图6所示,该绕制方法包括4层绕制线圈,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层绕制线圈61、第二层绕制线圈62和第三层绕制线圈63。其中,第一层绕制线圈61由第一导线611绕制而成,第一导线611包括第一端611a和第二端611b;第二层绕制线圈62由第二导线621绕制而成,第二导线621包括第一端621a和第二端621b;第三层绕制线圈63由第三导线631绕制而成,第三导线631包括第一端631a和第二端631b;第四层绕制线圈64由第四导线641绕制而成,第四导线641包括第一端641a和第二端641b。第一导线611的第一端611a和第二导线621的第一端621a,第三导线631的第一端631a,以及第四导线641的第一端641a连接,第一导线611的第二端611b和第二导线621的第二端621b,第三导线631的第二端631b,以及第四导线641的第二端641b连接。沿着第一层绕制线圈61由上往下看,各层中排布的导线首端并联,尾端也相互并联,并且按照同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绕制从而构成4层1匝线圈,以保证当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时,电流在三层绕制线圈的导线中所流动的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每层导线不限于图6所示中的只有一根导线,每一层也可以有多根导线并联构成的多股导线。
绕制方式2:N层导线串联绕制线圈。参考图7,本申请实施例取N=4,以4层4线上下串联绕制而成的4匝线圈为例示出。
如图7所示,该绕制方法包括4层绕制线圈,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层绕制线圈71、第二层绕制线圈72以及第三层绕制线圈73。其中,第一层绕制线圈71由第一导线711绕制而成,第一导线711包括第一端711a和第二端711b;第二层绕制线圈72由第二导线721绕制而成,第二导线721包括第一端721a和第二端721b;第三层绕制线圈73由第三导线731绕制而成,第三导线731包括第一端731a和第二端731b;第四层绕制线圈74由第四导线741绕制而成,第四导线741包括第一端741a和第二端741b。第一导线711的第二端711b和第二导线721的第一端721a串联,第二导线721的第二端721b和第三导线731的第一端731a串联,以及第三导线731的第二端731b串联和第四导线741的第一端741a串联。沿着第一层绕制线圈71由上往下看,上一层导线的尾端与下一层导线的首端依次连接并且按照同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绕制从而构成4层4匝线圈,以保证当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时,电流在三层绕制线圈的导线中所流动的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每层导线不限于图7所示中的只有一根导线,每一层也可以有多根导线并联构成的多股导线。
绕制方式3:N层部分导线串联绕制部分导线并联绕制。
参考图8A,本申请实施例取N=4,以4层5线串并联结合绕制而成的3匝线圈为例示出。
如图8A所示,该绕制方法包括4层绕制线圈,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层绕制线圈81、第二层绕制线圈82、第三层绕制线圈83和第四层绕制线圈84。其中,第一层绕制线圈81由第一导线811绕制而成,第一导线811包括第一端811a和第二端811b;第二层绕制线圈82由第二导线821和第三导线822共同绕制而成,第二导线821包括第一端821a和第二端821b,第三导线822包括第一端822a和第二端822b;第三层绕制线圈83由第四导线831绕制而成,第四导线831包括第一端831a和第二端831b;第四层绕制线圈84由第五导线841绕制而成,第五导线841包括第一端841a和第二端841b。第一导线811的第一端811a和第二导线821的第一端821a连接,第一导线811的第二端811b与第二导线821的第二端821b相连,第二导线821的第二端821b与第三导线822的第一端822a连接,第三导线822的第一端822a与第四导线831的第一端831a连接,第三导线的第二端822b与第四导线831的第二端831b相连。第四导线831的第二端831b与第五导线841的第一端841a相连。也就是说,第一导线811的首端与第二导线821的首端上下并联,第一导线811的尾端与第二导线821的尾端上下并联,第二导线821的尾端串联第三导线822的首端,第三导线822的首端与第四导线831的首端上下并联,第三导线822的尾端与第四导线831的尾端上下并联,第四导线831的尾端串联第五导线841的首端。这样,便可以在4层绕制线圈中,通过将第一层的导线与第二层中的其中一个导线上线并联环绕一圈,然后将第一层中的导线的尾端与第二层中的另一个导线的首端串联后环绕一圈,第三层的导线与第二层中的该另一个线圈并联同时环绕一圈,并且,第三层的该另一个导线的尾端与第四层的一个导线首端串联再环绕一圈以实现一种4层5导线绕制而成的3匝线圈。沿着第一层绕制线圈81由上往下看,各层中排布的导线按照同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绕制,以保证当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时,电流在4层绕制线圈的导线中所流动的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图8A所示的各个线圈绕制层级的顺序仅为一种示例,再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图8A所示的第四层绕制线圈84的顺序还可以放置在最上层,然后从上到下依此是第一层绕制线圈81、第二层绕制线圈82和第三层绕制线圈83。
参考图8B,本申请实施例取N=4,以4层4线串并联结合绕制而成的3匝线圈为例示出。
如图8B所示,该绕制方法包括4层绕制线圈,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层绕制线圈81、第二层绕制线圈82、第三层绕制线圈83和第四层绕制线圈84。其中,第一层绕制线圈81由第一导线811绕制而成,第一导线811包括第一端811a和第二端811b;第二层绕制线圈82由第二导线821绕制而成,第二导线821包括第一端821a和第二端821b;第三层绕制线圈83由第三导线831绕制而成,第三导线831包括第一端831a和第二端831b;第四层绕制线圈84由第四导线841绕制而成,第四导线841包括第一端841a和第二端841b。第一导线811的第一端811a和第二导线821的第一端821a连接,第一导线811的第二端811b与第二导线821的第二端821b相连,第二导线821的第二端821b与第三导线831的第一端831a连接,第三导线的第一端831a与第四导线841的第一端841a相连,第三导线的第二端831b与第四导线841的第二端841b相连。也就是说,N层中每n层中的导线并联,然后,每n层之间再串联,即,导线入线端相互相连,并且出线端也相连,然后上一个n层中最下层的导线出线端与下一个n层中最上层的导线入线端串联,通常n为偶数。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8B所述的绕制方法,不限于每固定层数(例如2层)内导线并联,两层间导线再串联,也可以是上三层导线并联之后再与最后一层导线串联,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见,当要设计一款4层绕制线圈时,可以通过上述三种方法中的,方式1构成的4层1匝线圈、方式2构成的4层4匝线圈和方式3构成的4层3匝线圈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多种进行组合,以得到4层B匝线圈。其中,B可以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B=k1+k2*4+k3*3,k1为该款4层绕制线圈中采用方式1绕制的线圈的数量,k2为该款4层绕制线圈中采用方式2绕制的线圈的数量,k3为该款4层绕制线圈中采用方式3绕制的线圈的数量,k1、k2、k3的值受待设计线圈的绕径面积、采用导线的粗细、绕径性能等多种因素决定,当绕径面积越大,采用导线细或者导线绕径性能越好时,k1、k2、k3的值相应越大,设计出的线圈的匝数B也越大。下面对设计一款4层不同匝数的线圈时,所采用的绕制方式进行举例:
例如,当B为1时,可以只采用方式1。
又例如,当B等于2时,可以只采用方式2;或者可以两次采用方式1,即将一圈4层1匝线圈作为内圈,然后再串联一个4层1匝线圈作为外圈以构成一个4层2匝线圈。
又例如,当B等于3时,可以只采用方式3;或者可以三次采用方式1,将一圈4层1匝线圈作为最内圈,然后再串联一个4层1匝线圈作为中间一圈,最后再串联一个4层1匝线圈作为最外圈以构成一个4层3匝线圈。
又例如,当B等于4时,可以只采用方式2;或者可以结合方式1和方式3,将一圈4层1匝线圈作为最内圈/外圈,然后再串联一个4层3匝线圈作为外圈/内圈以构成一个4层4匝线圈;或者可以4次采用方式1,即将一个4层1匝线圈作为第一圈,再串联一个4层1匝线圈作为第二圈,再串联一个4层1匝线圈作为第三圈,最后再串联一个4层1匝线圈作为第四圈,以构成一个4层3匝线圈。
又例如,当B等于5时,可以结合方式1和方式2,将一圈4层1匝线圈作为最内圈/外圈,然后再串联一个4层4匝线圈作为外圈/内圈以构成一个4层4匝线圈;或者可以结合方式1和方式3,采用方式1分别绕制两个4层1匝线圈,将其中一个4层1匝线圈作为最内圈/外圈,串联一个采用方式2绕指的4层3匝线圈作为中间圈,最后在串联另一个采用方式1绕制的4层1匝线圈作为最内外圈/内圈,以构成一个4层3匝线圈。这样,当设计一款4层5匝线圈时,可以通过多种组合方式来实现,具体采用何种组合方式可以由设计需求来决定。例如,当需要设计一款面积较小的4层5匝线圈时,则采用方式1和方式2,因为这样只需内外两圈便可绕制而成,减小了线圈的面积;又例如,当需要设计一款通流能力较强的线圈时,则采用方式1和方式3,因为这样,可以在最内圈和最外圈都采用方式1绕制,中间圈采用方式3绕制,由于方式1绕制的线圈其通流能力较强,放在磁场分布不均的最内/最外圈,可以提高该线圈的通流能力,减少电能损耗,进而提高充电效率。
综上,当要设计一款4层绕制线圈时,可以通过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可以实现4层B匝线圈,其中,B可以是大于等于1的任意整数。这里,不再一一穷举。
基于上文对图3-图5B介绍的奇数层线圈绕制可以采用的三种方法,以及图6-图8B介绍的偶数层线圈绕制可以采用的方法后。可以知道:
每采用一次方式1,可以在N大于或等于1并且为整数的场景下实现1匝线圈,在采用方式1的线圈绕制方法,即N层导线并联绕制线圈时,无论绕制线圈的层数为多少,每层中的导线首端相互并联,尾端也相互并联,从而绕制成N层1匝线圈,相当于N股导线从垂直空间(即前文所述的线圈的厚度空间)进行绕制;
每采用一次方式2,可以在N大于或等于1并且为整数的场景下实现N匝线圈,在采用方式2的线圈绕制方法,即N层导线串联绕制线圈时,无论绕制线圈的层数为多少,上一层中的导线尾端与下一层导线的首端相互串联,从而绕制成N层N匝线圈,相当于单根导线从垂直空间(即前文所述的线圈的厚度空间)进行盘旋绕制;
每采用一次方式3,可以在N大于或等于3并且为整数的场景下实现M匝线圈,其中M小于N,在采用方式3的线圈绕制方法,即N层部分线圈串联部分线圈并联的绕制线圈时,无论绕制线圈的层数为多少,都可以实现N层M匝线圈,其中M小于N。
总的来说,通过采用上述方式1、方式2和方式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时,可以设计一款任意层数任意匝数的绕制线圈,其中,层数具体可以根据留给绕制线圈的厚度空间,以及采用的线圈的直径来决定,例如,当待设计的线圈的厚度空间有限,或者必须采用的导线越粗,则需要设计线圈的层数也会越少;相反的,当待设计的线圈的厚度空间充足,或者采用的导线越细,则为了充分利用厚度空间可以设计线圈的层数也会越多。其中,圈数可以根据留给绕制线圈的绕线宽度、导线绕径性能等来决定,例如,当待设计的线圈的绕线宽度较小,或者采用的导线的绕径性能不好,则该线圈的圈数相应较少;当待设计的线圈的绕线宽度大,且采用的导线的绕径性能越好,则该线圈的圈数相应较多。
接下来以一个具体的使用场景来介绍结合上述三种方式的实例。
以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线圈设计规格为例,假设一款线圈规格要求:线圈内径10mm、线圈外径14.5mm、线圈厚度0.45mm。为了充分利用线圈的厚度空间和绕径的面积空间,假定,在既充分利用厚度空间绕线宽度,又获取最优的优阻抗和Q值,现需要设计一款3层12匝线圈。则该3层12匝线圈具体的可以通过结合上述三种线圈绕制方法来设计,接下来,以采用2次3层3匝绕制方法,和采用1次3层2匝绕制方法,以及采用4次3层1匝绕制方法以获得3层12匝线圈为例,来进行介绍。
参考图9,图9示例性示出一种3层12匝线圈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3层12匝线圈从外到内一共包含七个线圈。第一圈(也可以称最外圈)可以采用上述方式1,即通过3层3线并联绕制而成的3层1匝线圈,其中,91a为第一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91b为第一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一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一圈的出线端91b可以连接第二圈的进线端92a,第二圈可以继续采用上述方式1,即通过3层3线并联绕制而成的3层1匝线圈。其中,92a为第二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92b为第二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二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二圈的出线端92b可以连接第三圈的进线端93a,第三圈可以采用上述方式2,即通过3层3线串联绕制而成的3层3匝线圈。其中,93a为第三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93b为第三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三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三圈的出线端93b可以连接第四圈的进线端94a,第四圈可以继续采用上述方式2,即通过3层3线串联绕制而成的3层3匝线圈。其中,94a为第五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94b为第四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四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四圈的出线端94b可以连接第五圈的进线端95a,第五圈可以采用上述方式3,即通过3层4线部分串联部分并联绕制而成的3层2匝线圈。其中,95a为第五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95b为第五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五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五圈的出线端95b可以串联第六圈的进线端96a,第六圈可以采用上述方式1,即通过3层3线并联绕制而成的3层1匝线圈,其中,96a为第六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96b为第六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六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六圈的出线端96b可以连接第七圈(也可以称为最内圈)的进线端97a,第七圈可以继续采用上述方式1,即通过3层3线并联绕制而成的3层1匝线圈。其中,97a为第七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97b为第七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七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9所示的由七个线圈组合构成的3层12匝线圈中,为了便于清晰观看线圈内部结构,将该七个线圈分开绘制,但是在实际的4层12匝线圈中,该七个线圈按照由外圈到内圈或者由内圈到外圈依次串联,共同构成一个紧密排布的4层12匝线圈。具体的,例如当第一圈在外圈时,则与第一圈相邻的第二圈在第一圈的内部,与第二圈相邻的第三圈则在第二圈的内部,依此类推,第一圈到第七圈依此按照由外圈到内圈进行串联,排布在越内部的线圈其绕径半径越小,并且,该七个线圈中每一圈中的相同层的导线都排布在同一平面,这样便可以将7个线圈组合为一个体积较小的4层12匝线圈。
可见,在图9所示的3层12匝线圈中,最外层的两圈和最内层的两圈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式1进行绕制,即3层3线并联绕制而成的3层1匝线圈,中间三圈则采用两圈方式2(即两个3层3线串联绕制而成的3层3匝线圈)和一圈方式3进行绕制(即一个3层4线绕制而成的3层2匝线圈),每圈的输出端/输入端和相邻圈的输入端/输出端相互串联,最终构成一个3层12匝线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需要设计一款3层12匝线圈时,该3层12匝线圈可以由K个线圈构成,该K个线圈都包括N层导线,N即为3。
本申请对K不作限制,K值由采用上述三种绕线方式的组合关系而决定,例如当采用四个方式2绕制的3层3匝线圈组合而成一个3层12匝线圈时,K=4;当采用图9所示的组合方式时,K=7。
以图9所示的7个线圈构成的3层12匝线圈为例,该7个线圈中的第i个线圈的出线端与第i+1个线圈的入线端串联,该第i个线圈比该第i+1个线圈到中心轴的距离远,其中,1≤i≤K-1;第i个线圈相对于第i+1个线圈来说,第i个线圈为外圈,第i+1个线圈为内圈。当i=1时,则第i个线圈则为最外圈(即图9中的第一圈),则第i+1个线圈相对于第i个线圈为内圈(即图9中的第二圈);当i=6时,则第i个线圈相对于第i+1个线圈为外圈(即图9中的第六圈),则第i+1个线圈为最内圈(即图9中的第七圈)。
以图9所示的7个线圈构成的3层12匝线圈为例,该7个线圈中的第i个线圈的第j层导线,和第i+1个线圈的第j层导线位于同一平面,其中,N≥j≥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3层12匝线圈所采用的组合方法仅为示例,关于3层12匝线圈的绕制方法还可以有其他可能的组合,例如采用4次3层3匝绕制方法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此外,在采用的组合方式一定的情况下,对每一圈具体采用方式1、方式2或方式3不作限制。但是,图9所示的顺序不仅为了利用厚度空间和绕线宽度,还要考虑到线圈效率,由于线圈最内圈和最外圈磁场最强,电流分布不均,为了增大内外圈的通流能力,因此在最内层以及最外层采用上述方式1中的3层3线圈上下并联的方式来增加线圈的表面积以增加通流能力,从而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线圈效率。
仍然以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线圈设计规格为例,假设一款线圈规格要求:线圈内径10mm、线圈外径14.5mm、线圈厚度0.45mm。为了充分利用线圈的厚度空间和绕径的面积空间,假定,在既充分利用厚度空间绕线宽度,又获取最优的优阻抗值和Q值,现在需要设计一款4层18匝线圈。则该4层18匝线圈具体的可以通过结合上述三种线圈绕制方法来设计,接下来,以采用2次4层3匝绕制方法,和采用1次4层2匝绕制方法,以及采用4次4层1匝绕制方法以获得4层18匝线圈为例,来进行介绍。
参考图10,图10示例性示出一种4层18匝线圈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该4层18匝线圈从外到内一共包含七个线圈。第一圈(也可以称最外圈)可以采用上述方式1,即通过4层4线并联绕制而成的4层1匝线圈,其中,101a为第一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101b为第一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一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一圈的出线端101b可以连接第二圈的进线端102a,第二圈可以继续采用上述方式1,即通过4层4线并联绕制而成的4层1匝线圈。其中,102a为第二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102b为第二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二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二圈的出线端102b可以连接第三圈的进线端103a,第三圈可以采用上述方式2,即通过4层4线串联绕制而成的4层4匝线圈。其中,103a为第三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103b为第三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三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三圈的出线端103b可以连接第四圈的进线端104a,第四圈可以继续采用上述方式2,即通过4层4线串联绕制而成的4层4匝线圈。其中,104a为第五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104b为第四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四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四圈的出线端104b可以连接第五圈的进线端105a,第五圈可以采用上述方式3,即通过4层5线部分串联部分并联绕制而成的4层3匝线圈。其中,105a为第五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105b为第五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五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五圈的出线端105b可以串联第六圈的进线端106a,第六圈可以采用上述方式1,即通过4层4线并联绕制而成的4层1匝线圈,其中,106a为第六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106b为第六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六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之后,第六圈的出线端106b可以连接第七圈(也可以称为最内圈)的进线端107a,第七圈可以继续采用上述方式1,即通过4层4线并联绕制而成的4层1匝线圈。其中,107a为第七圈的进线端(也称为输入端),107b为第七圈的出线端(也可以成为输出端)。第七圈中导线的绕线方向、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9所示的4层18匝线圈中,为了便于清晰观看线圈内部结构,将七个线圈分开绘制,但是在实际的4层18匝线圈中,该七个线圈按照由外圈到内圈或者由内圈到外圈依次串联。具体的,例如当第一圈在外圈时,则与第一圈相邻的第二圈在第一圈的内部,同理,与第二圈相邻的是,则第三圈在第二圈的内部,依此类推,第一圈到第七圈依此按照由外圈到内圈进行串联,并且,该七个线圈中每一圈中的相同层的导线都排布在同一平面。
可见,在图10所示的4层18匝线圈中,最外层的两圈和最内层的两圈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式1进行绕制,即4层4线并联绕制而成的4层1匝线圈,中间三圈则采用两圈方式2(即两个4层4线串联绕制而成的4层4匝线圈)和一圈方式3进行绕制(即一个4层5线绕制而成的4层3匝线圈),每圈的输出端/输入端和相邻圈的输入端/输出端相互串联,最终构成一个4层18匝线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4层18匝线圈所采用的组合方法仅为示例,关于4层18匝线圈的绕制方法还可以有其他可能的组合,例如采用4次4层4匝和2次4层1匝绕制方法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此外,在采用的组合方式一定的情况下,对每一圈具体采用方式1、方式2或方式3不作限制。但是,图10所示的顺序不仅为了利用厚度空间和绕线宽度,还要考虑导线线圈效率,由于线圈最内圈和最外圈磁场最强,电流分布不均,为了增大内外圈的通流能力,因此在最内层以及最外层采用上述方式1中的4层4线圈上下并联的方式来增加线圈的表面积以增加通流能力,从而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线圈效率。
基于图9介绍的奇数层(例如3)线圈设计方法和图10介绍的偶数层(例如4)线圈设计方法,可以知道,采用本申请提供的3种绕制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都能够实现奇数层任意匝数线圈,偶数层任意匝数的线圈,关于3种绕制方式的具体组合方式可以由待设计的层数和匝数决定。具体的,当设计一款奇数层的线圈时,采用方式1可以绕制1匝线圈,采用方式2可以绕制奇数匝线圈,采用方式3可以绕制偶数匝线圈,因此在奇数层的线圈中,若不限制线圈的大小,通过组合方式123便可以实现奇数匝数或者偶数匝数的线圈;当设计一款偶数层的线圈时,采用方式1可以绕制1匝线圈,采用方式2可以绕制偶数匝线圈,采用方式3可以绕制偶数或者奇数匝线圈,因此在奇数层的线圈中,若不限制线圈的大小,通过组合方式123便可以实现奇数匝数或者偶数匝数的线圈。
综上所述,在待设计线圈的厚度、绕线面积不作限制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3中绕制方式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能够实现任意层数任意匝数的线圈,使得设计的线圈能够满足更多不同需求的应用场景。
从图9-图10可以知道,本申请可以将采用上述3种绕法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绕制的线圈,进行组合以实现任一层任意匝线圈。然而,图9-图10仅仅示例了先通过垂直方向走线,绕制完一个多层线圈后,然后再通过垂直方向走线,绕制另一个多层线圈,最后再水平方向走线,将多个多层线圈从外圈到内圈或者从内圈到外圈依次串联的组合方式,除了这种先垂直走线然后水平走线的方式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组合方式,即先通过水平方向走线,将多个线圈的同一层进行连接,然后再通过垂直方向走线,将每个线圈的每一层之间进行连接。具体如下:
参考图11,图11示例性示出将两个3层导线串联绕制的线圈组合而成的3层6匝线圈。
如图11所示,该3层6匝线圈包括内外两个线圈。每个线圈都包含三层导线,即第一层111、第二层112和第三层113。每个线圈的同一层导线排布在同一水平面。该两个线圈的具体连接关系如下:
第一个线圈中的第一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111,导线1111的入线端为1111a,出线端为1111b;第二个线圈中的第一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112,导线1112的入线端为1112a,出线端为1112b;第一个线圈中的第二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121,导线1121的入线端为1121a,出线端为1121b;第二个线圈中的第二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122,导线1122的入线端为1122a,出线端为1122b;第一个线圈中的第三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131,导线1131的入线端为1131a,出线端为1131b;第二个线圈中的第三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132,导线1132的入线端为1132a,出线端为1132b。其中,导线1111的出线端1111b连接导线1112的入线端1112a;导线1112的出线端1112b连接导线1122的入线端1122a;导线1122的出线端1122b连接导线1121的入线端1121a;导线1121的出线端1121b连接导线1131的入线端1131a;导线1131的出线端1131b连接导线1132的入线端1132a。也就是说,两个3层导线中的第一个3层导线的第x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x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3层导线中第x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3层导线中第x+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3层导线中第x+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3层导线的第x+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其中,1≤x≤N-1。
参考图12,图12示例性示出将两个3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组合而成的3层4匝线圈。
如图12所示,将该3层4匝线圈包括内外两个线圈,每个线圈都包含三层导线,为了方便示出每层导线之间的连接关系,图11将该3层4匝线圈分为3层示出,即第一层121、第二层122和第三层123。每个线圈的同一层导线排布在同一水平面。该两个线圈的具体连接关系如下:
第一个线圈中的第一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211,导线1211的入线端为1211a,出线端为1211b;第二个线圈中的第一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212,导线1212的入线端为1212a,出线端为1212b和1212b’(在物理连接中1212b和1212b’可以为同一个连接点或者相邻的两个连接点);第一个线圈中的第二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221A和1221B,导线1221A的入线端为1221Aa,出线端为1221Ab,导线1221B的入线端为1221Ba,出线端为1221Bb;第二个线圈中的第二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222A和1222B,导线1222A的入线端为1222Aa,出线端为1222Ab,导线1222B的入线端为1222Ba和1222Ba’(在物理连接中1222Ba和1222Ba’可以为同一个连接点或者相邻的两个连接点),出线端为1222Bb和1222Bb’(在物理连接中1222Bb和1222Bb’可以为同一个连接点或者相邻的两个连接点);第一个线圈中的第三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231,导线1231的入线端为1231a和1231a’,出线端为1231b;第二个线圈中的第三层的导线包含导线1232,导线1232的入线端为1232a,出线端为1232b。其中,导线1211的出线端1211b连接导线1212的入线端为1212a;导线1211的入线端1211a连接导线1221A的入线端1221Aa,导线1211的出线端1211b连接导线1221A的出线端1221Ab;导线1212的入线端1212a连接导线1222A的入线端1222Aa,导线1212的出线端1212b连接导线1222A的出线端1222Ab,导线1212的出线端1212b’连接导线1222B的入线端1222Ba’;导线1222B的入线端1222Ba连接导线1232的入线端1232a;导线1222B的出线端1222Bb连接导线1232的出线端1232b;导线1222的出线端1222Bb’连接导线1231的入线端1231a’;导线1221的入线端1221Ba连接导线1231的入线端1231a;导线1221的出线端1221Bb连接导线1231的出线端1231b。也就是说,两个3层导线中的第一个3层导线中第2层中至少包含第一导线1221A和第二导线1221B,第二个3层导线中第2层中至少包含第三导线1222A和第二导线1222B。第一个3层导线中的第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3层导线中的第1层的导线入线端与第一个3层导线中的第2层的第一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3层导线中的第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3层导线中的第2层的第一导线出线端连接;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1层的导线入线端还与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2层的第三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2层的第三导线出线端连接;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1层的导线出线端还与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2层的第四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3层导线中的第2层的第二导线入线端与第一个N层导线中的第3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3层导线中的第3层的第二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3层导线中的第3层的导线出线端连接;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2层的第四导线入线端与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3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2层的第四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3层的导线出线端连接;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2层的第四导线出线端还与第一个3层导线中的第3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3层导线中的第3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3层导线中的第3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
综上所述,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后,可以根据待设计的线圈规格(例如,线圈的厚度、线圈的绕线宽度等),采用三种绕制方法: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N层1匝线圈,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N层N匝线圈,和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N层M匝线圈(N>M),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实现任意层数和任意匝数的绕制线圈。在线圈尺寸受限的情况下,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设计出多层多匝数的绕制线圈时,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线圈厚度空间、线圈的绕线宽度等,以获得最有的阻抗和Q值,以减少线圈损耗,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之间的电能传输效率,和电子设备的充电效率。并且还减少线圈发热,兼顾了产品安全,全方面提高用户的无线充电体验。此外,本申请提供的多层绕制线圈可基于电路板设计而成,由于电路板设计的线圈平整度好,通常只需要10-30um的背胶即可实现绕线和软磁材料牢固粘接,从而利于采用该线圈的设备减薄机身厚度,并且基于电路板设计的线圈,其线圈外形可以基于实际需要做出不规则外型,摆脱现有的绕线类线圈仅能设计出圆形或矩形线圈的约束。
接下来,详细介绍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所应用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搭载iOS、Android、Microsoft或者其它操作系统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图13示出了电子设备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接口120,充电管理模块130,电源管理模块131,电池132,显示屏140,指示器150,以及存储器160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调用充电管理模块130从充电器处接收的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器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20等。
USB接口12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电子设备100充电,也可以用于电子设备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13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200,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30可以通过USB接口12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3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30为电池13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31为电子设备供电。其中,无线充电线圈具体采用上文提出的绕制方法进线绕制而成的。
电源管理模块131用于连接电池132,充电管理模块13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31接收电池13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3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显示屏140、指示器150、存储器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3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3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31和充电管理模块13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电子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40,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40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4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4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示屏面板还可以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制造。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4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140可用于提示用户正在进线无线充电,以及电池电量等情况。
指示器150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器150还可用于提示用户正在进线无线充电,或者完成充电等。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和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
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SDRAM)、双倍资料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 SDRAM,例如第五代DDR SDRAM一般称为DDR5 SDRAM)等;
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磁盘存储器件、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
快闪存储器按照运作原理划分可以包括NOR FLASH、NAND FLASH、3D NAND FLASH等,按照存储单元电位阶数划分可以包括单阶存储单元(single-level cell,SLC)、多阶存储单元(multi-level cell,MLC)、三阶储存单元(triple-level cell,TLC)、四阶储存单元(quad-level cell,QLC)等,按照存储规范划分可以包括通用闪存存储(英文:universalflash storage,UFS)、嵌入式多媒体存储卡(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eMMC)等。
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由处理器110直接进行读写,可以用于存储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可执行程序(例如机器指令),还可以用于存储用户及应用程序的数据等。
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存储可执行程序和存储用户及应用程序的数据等,可以提前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用于处理器110直接进行读写。
接下来,详细介绍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所应用的无线充电器200。
图14示出了无线充电器2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无线充电器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接口220,发射线圈230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无线充电器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充电芯片,其作为无线充电器2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向放射线圈供给交流电,使得发射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220等。
USB接口22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22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无线充电器200充电,也可以用于无线充电器2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射线圈230可用于产生变换的磁场,使得靠近无线充电器200的电子设备100中的接收线圈产生感应电压,进线无线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无线充电器2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2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应理解,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可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中所涉及的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器位于处理器之内或处理器之外。
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可选地,该芯片系统中的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
可选地,该芯片系统中的存储器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和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示例性地,存储器可以是非瞬时性处理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该芯片系统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
综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含电子设备100和无线充电器200的无线充电系统中。其中无线充电器200设置有发射线圈,无线充电器200向发射线圈提供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使得发射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当电子设备100靠近无线充电器时,该电子设备100中的接收线圈可以在发射线圈产生的磁场内生成感应电压,用于为电子设备100进行充电。其中电子设备100端的接收线圈具体可以采用上文介绍的绕制方法进行设计。本申请的各实施方式可以任意进行组合,以实现不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揭露,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包括K个线圈,
所述K个线圈具体包括:所述K个线圈中的第i个线圈的出线端与第i+1个线圈的入线端串联,所述第i个线圈比所述第i+1个线圈到中心轴的距离远,其中,1≤i≤K-1;
所述线圈包括N层导线,所述第i个线圈的第j层导线,和所述第i+1个线圈的第j层导线位于同一平面,其中,N≥j≥1;
其中,所述K个线圈包括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所述K个线圈还包括: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线圈,和/或,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线圈;
在所述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中:所述N层导线中第y层中至少包含两根导线,所述两根导线中的第一根导线入线端与y-1层中的导线入线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根导线出线端与所述y-1层中的导线出线端连接;所述两根导线中的第二根导线入线端与y+1层中的导线入线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根导线出线端与所述y+1层中的导线出线端连接;所述第一根导线的出线端还与所述第二根导线的入线端连接,其中,N>y>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线圈中,每一层导线的入线端连接,并且出线端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线圈具体包括:所述N层导线中第x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x+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其中,1≤x≤N-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当所述K个线圈包括至少两个所述N层导线串联绕制的线圈按照从内圈到外圈或者从外圈到内圈依次连接时,两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的第x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x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第x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第x+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第x+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的第x+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其中,1≤x≤N-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当所述K个线圈包括至少两个所述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按照从内圈到外圈或者从外圈到内圈依次连接时,两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中第y层中至少包含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第y层中至少包含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
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与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的第y层的所述第一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所述第一导线出线端连接;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还与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所述第三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所述第三导线出线端连接;
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还与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所述第四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所述第二导线入线端与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所述第二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连接;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所述第四导线入线端与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所述第四导线出线端与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连接;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层的所述第四导线出线端还与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第二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出线端与第一个所述N层导线中的第y+1层的导线入线端连接,其中,N>y>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N层导线并联绕制的线圈和/或所述N层导线串并联结合绕制的线圈排布在磁场强度大于阈值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线圈的外形包括:圆形、椭圆形、跑道形、矩形、三角形或其他任意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N层导线中每一层的导线由1根构成,或者,由多根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N层导线中相邻两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含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
1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设备和终端,所述充电设备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终端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所述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用于向所述终端的无线充电线圈发送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50580.6A CN116053000B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
US18/700,045 US20240339258A1 (en) | 2022-05-20 | 2023-04-14 | Wireless Charging Coil Wind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3806657.5A EP4401099A1 (en) | 2022-05-20 | 2023-04-14 | Wireless charging coil wind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PCT/CN2023/088341 WO2023221702A1 (zh) | 2022-05-20 | 2023-04-14 | 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50580.6A CN116053000B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53000A CN116053000A (zh) | 2023-05-02 |
CN116053000B true CN116053000B (zh) | 2024-03-29 |
Family
ID=86127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50580.6A Active CN116053000B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339258A1 (zh) |
EP (1) | EP4401099A1 (zh) |
CN (1) | CN116053000B (zh) |
WO (1) | WO2023221702A1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4217A (zh) * | 2013-08-21 | 2014-12-03 | 深圳市安普盛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感应线圈及制造方法、无线充电系统 |
CN104347585A (zh) * | 2013-07-25 | 2015-02-11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集成电路变压器结构 |
CN106328357A (zh) * | 2016-11-03 | 2017-01-11 | 四川领创宝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面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变压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51948B2 (en) * | 2013-07-24 | 2016-02-0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High efficiency on-chip 3D transformer structure |
CN107146700B (zh) * | 2017-05-02 | 2018-11-30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实现无线充电平面恒压充电的发射线圈 |
KR102423176B1 (ko) * | 2017-08-21 | 2022-07-21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 방법 |
CN112802665B (zh) * | 2019-11-14 | 2022-04-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线圈和无线充电电子设备 |
CN113936910A (zh) * | 2021-09-26 | 2022-01-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多层线圈的新型绕制方法 |
-
2022
- 2022-05-20 CN CN202210550580.6A patent/CN116053000B/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4-14 EP EP23806657.5A patent/EP440109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4-14 US US18/700,045 patent/US20240339258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4-14 WO PCT/CN2023/088341 patent/WO202322170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47585A (zh) * | 2013-07-25 | 2015-02-11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集成电路变压器结构 |
CN104184217A (zh) * | 2013-08-21 | 2014-12-03 | 深圳市安普盛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感应线圈及制造方法、无线充电系统 |
CN106328357A (zh) * | 2016-11-03 | 2017-01-11 | 四川领创宝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面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变压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53000A (zh) | 2023-05-02 |
US20240339258A1 (en) | 2024-10-10 |
EP4401099A1 (en) | 2024-07-17 |
WO2023221702A1 (zh) | 2023-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60420B (zh) | 存储器装置的内部处理器中的条件式操作 | |
CN106899053B (zh) | 利用三维形态的无线充电空间的无线充电装置 | |
CN108540965A (zh) | 基于LoRa技术的物联网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20150081989A1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luding application processor connected to high-bandwidth memory and low-bandwidth memory, and channel interlea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4838368B (zh) | 用于对具有相异存储器类型的计算设备的性能进行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6053000B (zh) | 无线充电线圈绕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 |
CN111488114A (zh) | 一种可重构的处理器架构及计算设备 | |
US20200142754A1 (en) | Compu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computing system | |
CN207977789U (zh) | 一种线圈模组、电能发射电路和电能接收电路 | |
CN104035540A (zh) | 在图形渲染期间降低功耗 | |
CN111860807A (zh) | 分形计算装置、方法、集成电路及板卡 | |
CN104050110A (zh) | 用于存储器内计算的本地旁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6185942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 |
US8200911B2 (en) | Device having shared memor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hared memory | |
KR102154240B1 (ko) | 일정한 피치를 가지는 수신 코일을 포함하는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 |
CN109739348A (zh) | 一种手势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205452532U (zh) | 正交绕线型贴片式nfc天线及天线系统 | |
WO2021043199A1 (zh) |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 |
WO2007114676A1 (en) | Device having shared memory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status information by shared memory | |
CN104425000A (zh) | 顺序串接式多芯片的内存结构 | |
CN104067309A (zh) | 流水线化的图像处理序列发生器 | |
CN211321029U (zh) | 一种串并联混合式多层多股无线充电线圈 | |
CN117539823A (zh) | 芯片算力控制方法、芯片及存储介质 | |
US11716477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6828231B (zh) | 一种视频传输优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