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6009750A - 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9750A
CN116009750A CN202111217717.8A CN202111217717A CN116009750A CN 116009750 A CN116009750 A CN 116009750A CN 202111217717 A CN202111217717 A CN 202111217717A CN 116009750 A CN116009750 A CN 116009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condition
knocking
preset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77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77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97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9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9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在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本公开的方法可以提高用户报警的便捷程度和报警准确度。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无线互联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具备报警功能。相关技术中,用户可以通过按压移动终端上的控件或通过移动终端内置的智能语音助手实现报警。然而,控件的可接触面积小,且用户按压控件所需的力度较大,使得用户的报警过程不方便,且智能语音助手会存在响应不灵敏的情况,导致无法报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
在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根据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和/或所述敲击操作在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位置,判断是否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判断是否满足所述报警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在所述敲击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包括: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存在的与所述报警条件冲突的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其中,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次数的敲击操作,且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在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继续检测用户的敲击操作,并判断所述敲击次数是否增加至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敲击次数增加至所述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敲击次数未增加的情况下,执行目标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存在的与所述报警条件冲突的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息屏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亮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截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根据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和所述敲击操作在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位置,判断是否满足所述报警条件,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首次敲击操作,开始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对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所述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并开始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对所述敲击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预设区域内的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计数得到的对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所述敲击操作的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则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若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内计数得到的在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四预设次数,则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所述第四预设次数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包括:
将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紧急联系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根据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和/或所述敲击操作在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位置,判断是否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判断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在所述敲击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存在的与所述报警条件冲突的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其中,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次数的敲击操作,且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在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继续检测用户的敲击操作,并判断所述敲击次数是否增加至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敲击次数增加至所述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敲击次数未增加的情况下,执行目标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息屏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亮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截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首次敲击操作,开始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对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所述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并开始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对所述敲击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预设区域内的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计数得到的对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所述敲击操作的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则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若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内计数得到的在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四预设次数,则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所述第四预设次数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将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紧急联系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
在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机身上的敲击操作,控制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用户与移动终端的机身的接触方式可多样化,从而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的敲击操作实现报警,同时,移动终端的机身的可接触面积大,用户无需用力按压单一控件即可实现报警,极大提高了用户报警的便捷程度和报警准确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判断敲击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装置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报警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
在步骤S12中,在确定满足报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是用户正在使用的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话手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敲击操作可以包括点击操作或叩击操作,其中,点击操作可以包括用户通过手指进行的点击,叩击操作可以包括用户通过指关节进行的叩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机身可以包括移动终端的屏幕和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包括: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根据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和/或敲击操作在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位置,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包括:判断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在敲击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报警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例如,4次、5次等。示例地,可以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机身(例如,屏幕或壳体)上敲击5次,确定满足报警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响应于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触发目标操作,其中,第二预设次数小于第一预设次数。例如,第一预设次数为5次,第二预设次数为2次或3次等。关于目标操作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见步骤S24及其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对应的,移动终端存在与报警条件冲突的目标操作触发条件,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次数的敲击操作。在此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在敲击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继续检测用户的敲击操作,以判断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进而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关于该判断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见图2及其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敲击操作在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位置,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包括:判断敲击操作的敲击点形成的敲击区域是否属于预设区域,在属于预设区域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报警条件。预设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置,例如,预设区域可以是以屏幕中心点为圆心,形成的预设半径(例如,1厘米等)的圆形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和敲击操作在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位置,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关于该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见图3及其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包括: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在一些实施例中,紧急联系人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进行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内部的GPS定位系统确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机身上的敲击操作,控制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由于移动终端的机身包括壳体和屏幕,用户可任意选择进行敲击操作的机身,因此,用户与移动终端的机身的接触方式可多样化,从而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的敲击操作实现报警。同时,移动终端的机身的可接触面积大,用户可以在壳体或屏幕的任意位置进行敲击操作实现报警,无需用力按压单一控件即可实现报警,极大提高了用户报警的便捷程度和报警准确度。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判断敲击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流程图,如图2所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1中,确定移动终端存在的与报警条件冲突的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其中,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次数的敲击操作,且第二预设次数小于第一预设次数。
在步骤S22中,在敲击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继续检测用户的敲击操作,并判断敲击次数是否增加至第一预设次数。
在步骤S23中,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敲击次数增加至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报警条件。
在步骤S24中,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敲击次数未增加的情况下,执行目标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息屏状态或亮屏状态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移动终端存在的与报警条件冲突的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包括:在移动终端处于息屏状态的情况下,将移动终端的亮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确定为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在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的情况下,将移动终端的截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确定为目标操作触发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亮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可以包括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进行第二预设次数的点击操作,对应的,可以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进行第一预设次数的点击操作,判断为满足报警条件。移动终端在息屏状态下,对用户的点击操作感应更灵敏和准确,因此,通过在移动终端的息屏状态下,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屏幕上进行的第二预设次数的点击操作确定满足报警条件,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息屏状态下的报警效率和报警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截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可以包括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进行第二预设次数的叩击操作,或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进行第二预设次数的点击操作或叩击操作,对应的,可以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进行第一预设次数的叩击操作,或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进行第一预设次数的点击操作或叩击操作,判断为满足报警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是200ms,300ms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亮屏操作和截屏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第一预设时长。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响应于目标操作触发条件执行目标操作。可以理解的,目标操作可以包括亮屏操作和截屏操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继续检测用户的敲击操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增加敲击次数的情况下,执行目标操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敲击次数增加至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报警条件,控制移动终端进行报警。可以避免移动终端的报警操作和目标操作的冲突,正确响应用户的敲击意图,进行有效报警。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的流程图,如图3所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1中,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首次敲击操作,开始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对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并开始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对敲击位置在移动终端机身上的预设区域内的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其中,第三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
在步骤S32中,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计数得到的对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则确定满足报警条件。
在步骤S33中,若在第三预设时长内计数得到的在预设区域内的敲击次数达到第四预设次数,则确定满足报警条件,第四预设次数小于第三预设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三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置,第三预设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例如,第三预设时长为5或10分钟,第二预设时长为1分钟或2分钟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三预设时长均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对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和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对移动终端机身的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可以同时进行。示例地,以第二预设时长为1分钟,第三预设时长为5分钟为例,移动终端可以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首次敲击操作,开始在1分钟内对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同时开始在5分钟内对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关于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操作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见步骤S21及其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次数和第四预设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第四预设次数小于第三预设次数。例如,第四预设次数为1次或2次,第三预设次数为5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机身上的目标位置处进行的首次敲击操作,开始在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三预设时长内进行计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例如,目标位置可以是机身的边缘位置(例如,屏幕或壳体的四个顶角处)。通过将目标位置设置为边缘位置,可以防止儿童的误敲击操作触发计时操作,从而提高报警的准确率。
关于预设区域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见步骤S21及其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第三预设时长设置的时间较长,第四预设次数设置的次数较少,通过在第三预设时长内计数得到的敲击次数达到第四预设次数,确定满足报警条件,即在较长时间内计数得到较少敲击次数的情况下实现报警,可以避免用户在紧急情况下无法通过短时间的多次敲击操作实现报警。而是通过首次敲击操作触发计数,只要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敲击次数达到预设值也可实现报警,例如,5分钟内敲击次数达到2次实现报警,可以保证用户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报警。同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三时长内计数在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所述敲击次数,使得在预设区域内的敲击次数才纳入计数的次数中,可以避免用户的误触碰导致的报警操作,进一步提高报警准确率。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装置框图。参照图4,该装置400包括判断模块410和控制模块420。
该判断模块410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
该控制模块420被配置为在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410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根据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和/或所述敲击操作在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位置,判断是否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410进一步被配置为:
判断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在所述敲击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410进一步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存在的与所述报警条件冲突的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其中,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次数的敲击操作,且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在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继续检测用户的敲击操作,并判断所述敲击次数是否增加至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敲击次数增加至所述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敲击次数未增加的情况下,执行目标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410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息屏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亮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截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410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首次敲击操作,开始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对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所述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并开始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对所述敲击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预设区域内的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计数得到的对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所述敲击操作的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则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若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内计数得到的在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四预设次数,则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所述第四预设次数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20进一步被配置为:
将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紧急联系人。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的步骤。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报警的装置500的框图。例如,装置5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5,装置5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502,存储器504,电力组件506,多媒体组件508,音频组件5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512,传感器组件514,以及通信组件516。
处理组件502通常控制装置5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5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508和处理组件5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5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5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5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506为装置5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5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5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508包括在所述装置5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5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5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5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5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5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504或经由通信组件5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5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512为处理组件5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5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5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514可以检测到装置5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5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检测装置500或装置5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5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5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5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5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5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5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5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5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5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5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500的处理器520执行以完成上述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的代码部分。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
在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根据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和/或所述敲击操作在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位置,判断是否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判断是否满足所述报警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在所述敲击次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包括: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存在的与所述报警条件冲突的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其中,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次数的敲击操作,且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在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继续检测用户的敲击操作,并判断所述敲击次数是否增加至所述第一预设次数;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敲击次数增加至所述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敲击次数未增加的情况下,执行目标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存在的与所述报警条件冲突的目标操作触发条件,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息屏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亮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截屏操作对应的操作条件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触发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根据所述敲击操作的敲击次数和所述敲击操作在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敲击位置,判断是否满足所述报警条件,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首次敲击操作,开始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对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所述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并开始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对所述敲击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预设区域内的敲击操作进行计数,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计数得到的对所述移动终端机身上的所述敲击操作的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则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
若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内计数得到的在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所述敲击次数达到第四预设次数,则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所述第四预设次数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包括:
将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紧急联系人。
8.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
9.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机身上进行的敲击操作,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
在确定满足所述报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操作。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217717.8A 2021-10-19 2021-10-19 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0097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7717.8A CN116009750A (zh) 2021-10-19 2021-10-19 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7717.8A CN116009750A (zh) 2021-10-19 2021-10-19 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9750A true CN116009750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9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7717.8A Pending CN116009750A (zh) 2021-10-19 2021-10-19 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97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67365A1 (en) Camera module and ranging radar
CN112037787B (zh) 唤醒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02772B (zh) 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11695382B (zh) 指纹采集区域确定方法和指纹采集区域确定装置
EP302421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nouncing voice call
EP317698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N105446616A (zh) 屏幕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681618B (zh) 用于唤醒指纹识别模块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735218A (zh) 语音唤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62169B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40350B (zh) 一种智能语音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05035B (zh) 触摸屏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RU2609138C2 (ru) Способ, аппарат и терминал для перевода вызова
CN113138557B (zh) 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61305B (zh) 指纹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603882A (zh) 来电音量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353427B (zh) 一种指纹解锁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6009750A (zh) 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96696B (zh) 歌曲录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201236B (zh) 终端唤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35902A (zh)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532789B (zh) 铃音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10769114B (zh) 通话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621990B (zh) 终端按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213264A (zh) 电子设备、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