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3094A - 时间参数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时间参数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43094A CN115843094A CN202111101485.XA CN202111101485A CN115843094A CN 115843094 A CN115843094 A CN 115843094A CN 202111101485 A CN202111101485 A CN 202111101485A CN 115843094 A CN115843094 A CN 1158430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offset
- offset
- node
- timing
- communication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5000019580 granularit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9482 thermal adhesion gran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时间偏移量索引;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通过集成接入回程(Integrated Access andBackhaul, IAB)技术对网络进行部署,大幅度降低了网络部署成本。在实际通信过程中,为了保持网 络同步,减少节点间相互干扰,可以采用上下行同时接收模式。但在采用上下行同时接收模 式的情况下,如何确定相对于时间提前量的时间偏移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包括: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时间偏移量索引;
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包括:
配置时间偏移量索引;
将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以使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 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通信模块,配置为在第一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和施主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
所述存储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 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 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定时模式的显示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定时模式的显示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定时模式的显示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定时模式的显示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AC CE的配置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AC CE的配置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MAC CE的配置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MAC CE的配置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MAC CE的配置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参数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间参数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描 述,所举实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无线电业务大量涌现,而无线电业务所依托的 频谱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人们对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商业通信使用的300兆赫兹 (MHz)~3吉赫兹(GHz)之间频谱资源表现出极为紧张的局面,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无线通 信的需求。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在NR系统(或称为5G系统)中,同时也包括5G之后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比第四代无线通信(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4G)系统所采用的载波频率更高的载波频率进行通信,例如采用28GHz、45GHz、70GHz等等,这种高频信道具有自由传播损耗较大,容易被氧气吸收,受雨衰影响大等缺点,严重影响了高频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但是,由于高频通信对应的载波频率具有更短的波长,所以可以保证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天线元素,而更多的天线元素意味着可以 采用波束赋形的方法来提高天线增益,从而保证高频通信的覆盖性能。
密集小区是越来越主要的应用场景,而密集小区将需要更多的网络部署成本,引入无线 回程传输可以很容易地进行部署网络,并且大幅降低网络部署成本。此外NR系统包括高频 频段,所以高频载波物理特性决定,其覆盖范围是非常大的挑战,无线回程传输也可以解决 这个问题。基于上述需求,在NR系统中,已经针对IAB进行了说明。为了便于描述,IAB 节点和父节点之间的链路称为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BL);IAB节点和子节点之间的链 路,或者IAB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链路称为接入链路(Access Link,AL),其中,父节点可以为DN(Donor Node,施主节点,包括Donor gNB)。同时为了克服半双工中继节点在in-band场景下带来的收发自干扰问题,提出BL和AL之间采用如下复用方式: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 空分复用(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xing,SDM)。其中,TDM表示BL和AL之间采用不 同的时间资源;SDM表示BL和AL之间采用不同的波束资源;FDM表示BL和AL之间采用不同的频率资源。针对中继节点(Relay Node,RN,也称为IAB-node)定义了两种功能,即 IAB-MT和IAB-DU,其中IAB-MT与上游节点互相通信,IAB-DU与下游节点(下游节点包括下 游终端)互相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AB节点(记为IAB-node)的上一级上游节点也称为IAB-node的 父节点(记为parent-node),parent-node可看做是节点IAB-node的服务小区;节点IAB-node 的下一级下游节点也称为IAB-node的子节点child-node或UE,节点IAB-node可看做是子 节点child-node或UE的服务小区。也就是说,从节点之间相对关系来看,IAB-node也可以 看做其parent-node的child-node;IAB-node也可以看做其child-node的parent-node。
为了保持网络同步,从而减少节点间相互干扰,系统中各个节点间保持下行发射定时(DL Tx Timing,DTT)对齐(也称为IAB-DU发射定时对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节点间 的定时模式包括如下几种:(1)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对齐到施主节点(也可以称为父节点) 的下行发射定时,简记为第一定时模式(也可以称为非同时模式)。示例性地,图1是本申 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定时模式的显示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父节点的上行接收定时和 下行发射定时对齐的情况下,IAB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对齐到施主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图 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定时模式的显示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父节点的上行 接收定时和下行发射定时不对齐的情况下,IAB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对齐到施主节点的下行 发射定时。(2)节点的上行接收定时对齐到该节点的下行接收定时;或者,节点的下行发 射定时对齐到施主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且节点的上行接收定时对齐到该节点的下行接收定 时,简记为第二定时模式(也可以称为同收模式)。示例性地,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 一种第二定时模式的显示示意图,如图3所示,IAB节点的上行接收定时对齐到IAB节点的 下行接收定时。(3)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对齐到该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或者,节点的下 行发射定时对齐到施主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且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对齐到该节点的下行发 射定时,简记为第三定时模式(也可以称为同时发射模式)。示例性地,图4是本申请实施 例提供的一种第三定时模式的显示示意图,如图4所示,IAB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对齐到IAB 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
在理论上,IAB-node可以基于IAB-MT的下行接收定时(DL Rx Timing,DRT)向前提前 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的二分之一(记为TA/2)即可确定IAB-DU的DTT,以 保持节点间的DTT对齐。但由于上游节点侧实现等原因,导致上游节点的上行接收定时(UL RxTiming,URT)和上游节点的DTT之间存在偏移,IAB-node不能简单地认为基于IAB-MT 的DRT向前提前TA/2就是实际的IAB-DU的DTT。为了解决该问题,系统中针对第一定时模 式规定了IAB-node如何确定IAB-DU或上游节点DU或任意节点DU的DTT与IAB-MT的DRT 之间的时间差TD(即TD=TA/2+T_delta,该简化公式表示TD由定时提前量TA、定时参量 T_delta确定)、规定了IAB-node如何确定IAB-DU的DTT(即DTT=DRT-TD,该简化公式表 示基于DRT向前提前TD确定DTT)。但在第二定时模式,如何确定子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相 对于定时提前量的时间偏移量,是一个亟待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第一通信节点可以根据第二通信节点 预先配置的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对应的时间偏移量,从而可以准确地确定上行发射定时, 提高了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在此,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说明。
假设第一定时模式、第二定时模式、第三定时模式均是指IAB-node的定时模式。
假设第二通信节点指IAB-node、第一通信节点指child-node或UE。
Tc表示时间单元,示例性地,Tc=1/(Δfmax·Nf),Δfmax=480·103Hz,Nf=4096;
Δf表示子载波间隔;μ表示子载波间隔索引,比如,Δf=2μ·15kHz;
FR1表示第一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1,比如,FR1范围为410MHz–7125MHz;
FR2表示第二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2,比如,FR2范围为24250MHz–52600MHz,52600MHz–71000MHz;
TTP0=LTP0/C=NTP0·Tc表示parent-node与IAB-node之间的传输时间;
TTP1=LTP1/C=NTP1·Tc表示IAB-node与child-node之间的传输时间;
TTdelta表示IAB-node的定时参量;
ITdelta表示IAB-node的定时参量索引;
BTdelta表示IAB-node的定时参量基准;
GTdelta表示IAB-node的定时参量颗粒度;
OTdelta表示IAB-node的定时参量信令开销;
TTg=-2·TTdelta表示IAB-node的URT与IAB-node的DTT之间的偏差;
ITg表示IAB-node的URT与IAB-node的DTT之间的偏差索引;
BTg表示IAB-node的URT与IAB-node的DTT之间的偏差基准;
GTg表示IAB-node的URT与IAB-node的DTT之间的偏差颗粒度;
OTg表示IAB-node的URT与IAB-node的DTT之间的偏差信令开销;
Tsymbol=Nsymbol·Tc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 OFDM)符号时长;
M表示偏移的OFDM符号数目;
TTA=(NTA+NTA,offset)·Tc表示IAB-node运作第一定时模式,child-node的上行发射定时 (UL Tx Timing,UTT)相对于child-node的DRT的时间提前量;
NTA表示定时提前,是指child-node的UTT相对于child-node的DRT的时间提前;
NTA,offset表示定时提前偏移,比如,包括:0·Tc、13792·Tc、25600·Tc、39936·Tc;
Toffset表示IAB-node运作第二定时模式,child-node的UTT相对于TTA的时间偏移量;
Ioffset表示IAB-node运作第二定时模式,child-node的UTT相对于TTA的时间偏移量索 引;
Boffset表示IAB-node运作第二定时模式,child-node的UTT相对于TTA的时间偏移量基 准;
Goffset表示IAB-node运作第二定时模式,child-node的UTT相对于TTA的时间偏移量颗 粒度;
Ooffset表示IAB-node运作第二定时模式,child-node UTT相对于TTA的时间偏移量信令 开销。
在一实施例中,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 可以由时间参数确定设备执行。其中,时间参数确定设备可以为第一通信节点。示例性地, 第一通信节点指的是第二通信节点的子节点,或者,第一通信节点为UE。如图5所示,本实 施例包括:S510-S520。
S510、接收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时间偏移量索引。
在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指的是第一通信节点的父节点,其中,父节点可以为施主节 点。在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索引可以理解为在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定时模式的情况下, 第一通信节点的UTT相对于TTA的时间偏移量索引。在实际通信过程中,第二通信节点采用 第二定时模式,并基于预先配置的时间参数确定时间偏移量信令开销,并基于时间偏移量信 令开销确定对应的时间偏移量索引,通过信令将时间偏移量索引传输至第一通信节点。
S520、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在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可以理解为在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定时模式的情况下,第一 通信节点的UTT相对于TTA的时间偏移量。在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第二通信节点预 先配置的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包括:
根据时间偏移量索引和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确定时间偏移量。在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颗 粒度可以理解为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定时模式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节点的UTT相对于TTA的 时间偏移量颗粒度。在实施例中,可以采用Ioffset、Goffset、Toffset分别表示时间偏移量索引、 时间偏移量颗粒度和时间偏移量,可以将时间偏移量索引和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的乘积值作为 时间偏移量,即Toffset=Ioffset·Goffset。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包括:
根据时间偏移量基准、前一时刻的时间偏移量和时间偏移量对应信令所占用的比特位数 量中的至少之一、时间偏移量索引和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确定时间偏移量。在实施例中,可以 根据时间偏移量基准、前一时刻的时间偏移量和时间偏移量对应信令所占用的比特位数量中 的一个或多个,时间偏移量索引和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确定时间偏移量。示例性地,可以根据 时间偏移量基准、时间偏移量索引和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确定时间偏移量;也可以根据前一时 刻的时间偏移量、时间偏移量索引和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确定时间偏移量;也可以根据时间偏 移量基准、前一时刻的时间偏移量、时间偏移量对应信令所占用的比特位数量、时间偏移量 索引和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确定时间偏移量。在实施例中,前一时刻的时间偏移量,可以理解 为之前某一时刻,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相对于TTA的时间偏移量,可以采用Toffset_pre表 示;时间偏移量基准,可以理解为第二通信节点运作第二定时模式,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 射定时相对于TTA的时间偏移量基准,可以采用Boffset表示;时间偏移量对应信令所占用的比 特位数量,可以理解为Ioffset对应信令所占用的比特位数量,可以采用A表示。在一实施例中, 时间偏移量Toffset的确定方式包括下述之一:Toffset=Boffset+Ioffset·Goffset,或者, Toffset=Toffset_pre+Ioffset·Goffset,或者,Toffset=Toffset_pre+(Ioffset-2A-1)·Goffset,或者, Toffset=Toffset_pre+(Ioffset-(2A-1-1))·Goffset。
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频率范围确定时间偏移量颗 粒度。在实施例中,可以采用FR表示频率范围,其中,频率范围包括:第一频率范围FR1和第二频率范围FR2。示例性地,第一频率范围可以为410MHz–7125MHz;第二频率范围 可以为24250MHz–52600MHz,52600MHz–71000MHz。在一实施例中,不同的频率范围对 应不同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可以理解为,第一频率范围FR1对应一个时间偏移量颗粒度; 第二频率范围FR2对应另一个时间偏移量颗粒粒度。在一实施例中,不同的频率范围对应相 同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可以理解为,第一频率范围FR1和第二频率范围FR2对应相同的时 间偏移量颗粒度。
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子载波间隔确定时间偏移量 颗粒度。在实施例中,可以采用Δf表示子载波间隔。在一实施例中,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 不同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在一实施例中,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相同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 在一实施例中,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16·64/2μ。
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基准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频率范围确定时间偏移量基准。 在一实施例中,不同的频率范围对应不同的时间偏移量基准。在一实施例中,不同的频率范 围对应相同的时间偏移量基准。
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基准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子载波间隔确定时间偏移量基 准。在一实施例中,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时间偏移量基准。在一实施例中,不同的 子载波间隔对应相同的时间偏移量基准。
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索引所对应信令的承载方式包括下述之一:下行控制信息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MAC Control Element,MAC CE);无线资源控制 (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运行管理维护(Operations,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信令。
在一实施例中,信令至少包括下述之一:时间偏移量索引域;定时提前组标识域;值类 型域。在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索引域可以记为Ioffset域;定时提前组标识域可以记为TAG ID 域;值类型域可以记为value type域,表示Ioffset是Toffset绝对值或相对值对应的索引。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运行第一定时模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采用第一类上行发 射定时,根据时间提前量和下行接收定时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在实施例 中,时间提前量可以采用TTA表示,下行接收定时和上行发射定时分别采用DRT和UTT表示, 可以将下行接收定时和时间提前量之间的差值作为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即 UTT=DRT-TTA。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定时模式包括:第二通信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对齐至施主节点的下 行发射定时。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运行第二定时模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采用第二类上行发 射定时,根据时间提前量和下行接收定时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在实施例 中,在第二通信节点运行第二定时模式的下,可以将下行接收定时和时间提前量之间的差值 组我诶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即UTT=DRT-TTA。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运行第二定时模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采用第二类上行发 射定时,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时长和偏移的OFDM符号数目中的至 少之一、时间提前量和下行接收定时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在一实施例中, 可以根据时间偏移量、时间提前量和下行接收定时确定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也可 以根据时间偏移量、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时长、偏移的OFDM符号数目、时间提前量和下 行接收定时确定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在实施例中,分别采用Tsymbol和M表示OFDM 符号时长和偏移的OFDM符号数目。示例性地,UTT=DRT-(TTA+Toffset),或者,UTT=DRT-(TTA+Toffset+M·Tsymbol),或者,UTT=DRT-(TTA+Toffset-M·Tsymbol)。其中,减 号表示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相对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下行接收定时提前TTA,或者, 提前TTA+Toffset,或者,提前TTA+Toffset+M·Tsymbol,或者,TTA+Toffset-M·Tsymbol。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定时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定时模式包括:第二 通信节点的上行接收定时对齐至第二通信节点的下行接收定时;或者,第二通信节点的下行 发射定时对齐至施主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且第二通信节点的上行接收定时对齐至第二通信 节点的下行接收定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类上行发射定时和第二类上行发射定时均根据下述之一信令确定: 时间偏移量索引无效信令;定时模式切换信令;上行发射定时切换信令。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在第n个时隙或子帧接收到时间偏移量索引,所述第一通 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应用于第n+k时隙或子帧;或者,应用于第n+k+1时隙或子帧;其中, n和k均为大于等于0的正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 例可以由时间参数确定设备执行。其中,时间参数确定设备可以为第二通信节点。如图6所 示,本实施例包括:S610-S620。
S610、配置时间偏移量索引。
S620、将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以使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时间偏 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在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运行第二定时模式,并根据TTP0、TTdelta、TTg、Tsymbol和M确定时间偏移量的范围,并根据时间偏移量的范围中的上界和下界,以及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确 定时间偏移量信令开销,并根据时间偏移量信令开销确定对应的时间偏移量索引;然后通过 信令将时间偏移量索引传输至第一通信节点,以使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 间偏移量,从而准确地计算得到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提高了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索引所对应信令的承载方式包括下述之一:DCI;PDCCH;MAC CE;RRC信令;OAM信令。
在一实施例中,信令至少包括下述之一:时间偏移量索引域;定时提前组标识域;值类 型域。
在一实施例中,对时间偏移量索引、时间偏移量的解释见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第一通信 节点的时间参数确定方法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以第二通信节点为IAB-NODE,以及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定时模式为例, 对Toffset的确定过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基于TTP0、TTdelta、TTg、Tsymbol和M确定Toffset。
基于如下参数至少之一确定时间偏移量:节点间传输时延、定时参量、节点上行接收定 时与节点下行发射定时之间的偏差、OFDM符号偏移,具体地,根据如下方式之一确定Toffset:
Toffset=-(TTP0-2·TTdelta),或,
Toffset=-(TTP0+TTg),或,
Toffset=-(TTP0-2·TTdelta-M·Tsymbol),或,
Toffset=-(TTP0+TTg-M·Tsymbol),或,
Toffset=-(TTP0-2·TTdelta+M·Tsymbol),或,
Toffset=-(TTP0+TTg+M·Tsymbol)。
其中,Toffset=-(TTP0-2·TTdelta-M·Tsymbol)、Toffset=-(TTP0+TTg-M·Tsymbol)中的+M·Tsymbol表 示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向前(或如附图向左)提前M个OFDM符号; Toffset=-(TTP0-2·TTdelta+M·Tsymbol)、Toffset=-(TTP0+TTg+M·Tsymbol)中的-M·Tsymbol表示节点的 上行发射定时向后(或如附图向右)延后M个OFDM符号。
在一实施例中,以第二通信节点为IAB-NODE,以及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定时模式为例, 对Toffset的范围的确定过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基于TTP0、TTdelta、TTg确定Toffset的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TTP0的范围:假设节点间距离LTP0=500米,C=3·108米/秒表示光速或 电磁波传播速度;Tc=1/(Δfmax·Nf),Δfmax=480·103Hz,Nf=4096;则根据公式TTP0=LTP0/C=NTP0·Tc可以计算出NTP0=LTP0/(C·Tc),则得NTP0=3276.8,并对3276.8向上取整运算,则得NTP0=3277。
表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Tdelta的取值范围示意表,如表1所示,TTdelta的取值范 围与定时提前偏移NTA,offset以及SCS取值有关。
表1 一种TTdelta的取值范围表
表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Tg的取值范围示意表。如表2所示,根据公式 TTg=-2·TTdelta,TTg的取值范围与定时提前偏移NTA,offset、SCS取值和TTdelta取值有关。
表2 一种TTg的取值范围表
表3 是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offset的取值范围示意表。如表3所示,根据公式 Toffset=-(TTP0-2·TTdelta),Toffset的取值范围与SCS取值、TTdelta取值和TTP0取值有关。其中, TTP0=LTP0/C=NTP0·Tc,表示辅节点与IAB节点之间的传输时间。
表3 一种Toffset的取值范围示意表
在一实施例中,以第二通信节点为IAB-NODE,以及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定时模式为例, 对Toffset的范围的确定过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基于TTP0、TTdelta、TTg、Tsymbol和M确定Toffset的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TTP0的范围:假设节点间距离LTP0=500米,C=3·108米/秒表示光速或 电磁波传播速度;Tc=1/(Δfmax·Nf),Δfmax=480·103Hz,Nf=4096;则根据公式TTP0=LTP0/C=NTP0·Tc可以计算出NTP0=LTP0/(C·Tc),则得NTP0=3276.8,并对3276.8向上取整运算,则得NTP0=3277。
在实施例中,TTdelta的取值范围和TTg的取值范围分别参见表1和表2。
在实施例中,Tsymbol的取值范围:假设偏移一个OFDM符号,即M=1,子载波间隔SCS为Δf=15·103Hz,循环前缀NCP=144×64;则则根据公式Tsymbol=Nsymbol·Tc可以计算出Nsymbol=(1/(Δf·Tc))+NCP,则得Nsymbol=2048×64+144×64=140288。
在实施例中,Toffset的取值范围:根据公式Toffset=-(TTP0-2·TTdelta-M·Tsymbol),则Toffset的 取值范围如表4所示。
表4 另一种Toffset的取值范围示意表
在一实施例中,以第一通信节点为子节点CHILD-NODE,第二通信节点为IAB-NODE,以 及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定时模式为例,对Ioffset的配置过程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中,Ooffset计算:Loffset表示Toffset下界,Uoffset表示Toffset上界,则信令开销Ooffset=|log2((Uoffset-Loffset)/Goffset)|,其中,表示向上取整运算。具体地,如表2中的第2 行所示,假设Goffset为64·Tc,比特,该12比特 表示Ioffset。
在实施例中,Ioffset所对应信令的承载方式包括:物理层(PHY layer)信令(比如,DCI, PDCCH)、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layer)信令(如MAC-CE)、RRC层(RRC layer)信令(比如,广播信令或是专用信令)、OAM信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MAC-CE为例子说明MAC-CE的配置方式,与MAC-CE的配置方式同 理,DCI的配置方式、或PDCCH的配置方式、或RRC layer信令的配置方式、或OAM信令的配置方式。信令至少包括下述之一:Ioffset域、TAG ID域、value type域、R域任意组合, 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在实施例中,根据如下方式之一确定MAC-CE:
方式一: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AC CE的配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假设MAC-CE 占用X个字节,如X=2个字节;Ioffset域占用2个字节中的任意A个比特位,如A=12比特位; R域表示剩余4比特位,并作为保留比特位。其中,A=12,示例性地,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0到4095的整数,或者,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2047到2048的整数,或者,Ioffset的范围可 以是从-2048到2047的整数。
方式二: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AC CE的配置示意图。如图8所示,假设MAC-CE占用X个字节,如X=2个字节;Ioffset域占用2个字节中的任意A个比特位,如A=12 比特位;TAG ID域占用任意B个比特位,比如,B=2比特位,其中,B个比特位的4种二进 制状态(“00”、“01”、“10”、“11”)分别可表示最多4个TAG,即不同TAG可以对 应不同的Ioffset,即在同一TAG内对应相同的Ioffset,TAG是指在RRC配置的服务小区组内的小 区的上行发射配置使用相同的参考小区定时和相同的定时提前量;R域表示剩余2比特位, 并作为保留比特位。其中,A=12,示例性地,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0到4095的整数,或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2047到2048的整数,或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2048到2047的整数。
方式三: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MAC CE的配置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 例提供的再一种MAC CE的配置示意图。如图9和10所示,假设MAC-CE占用X个字节,如 X=2个字节;Ioffset域占用2个字节中的任意A个比特位,如A=12比特位,或A=6比特位;value type域占用任意C个比特位,如C=1比特位的2种二进制状态(“0”、“1”)分别 可表示Ioffset是Toffset绝对值对应的索引、Ioffset是Toffset相对值对应的索引;如图9,当Ioffset是Toffset绝对值对应的索引,A=12比特位,R域表示剩余3比特位,并作为保留比特位;如附图10,当Ioffset是Toffset相对值对应的索引,A=6比特位,R域表示剩余9比特位,并作为保留比特位。其中,A=12,示例性地,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0到4095的整数,或者,Ioffset的范围 可以是从-2047到2048的整数,或者,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2048到2047的整数;A=6,示 例性地,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0到63的整数,或者,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31到32的整数, 或者,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32到31的整数。
方式四: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MAC CE的配置示意图。如图11所示,假设MAC-CE占用X个字节,如X=2个字节;Ioffset域占用2个字节中的任意A个比特位,如A=12比特位;TAG ID域占用任意B个比特位,如B=2比特位的4种二进制状态(“00”、“01”、 “10”、“11”)分别可表示最多4个TAG,即不同TAG可以对应不同的Ioffset,即在同一TAG 内对应相同的Ioffset,TAG是指在RRC配置的服务小区组内的小区的上行发射配置使用相同的 参考小区定时和相同的定时提前量;value type域占用任意C个比特位,如C=1比特位的2 种二进制状态(“0”、“1”)分别可表示Ioffset是Toffset绝对值对应的索引、Ioffset是Toffset相 对值对应的索引;R域表示剩余1比特位,并作为保留比特位。其中,A=12,示例性地,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0到4095的整数,或者,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2047到2048的整数,或者, Ioffset的范围可以是从-2048到2047的整数。
在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颗粒度Goffset确定方式包括下述之一:
不同频率范围FR对应不同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
第一频率范围FR1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_FR1,比如,64·Tc;
第二频率范围FR2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_FR2,比如,32·Tc。
不同频率范围FR对应相同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
第一频率范围FR1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比如,64·Tc;
第二频率范围FR2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比如,64·Tc。
不同子载波间隔Δf对应不同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
子载波间隔15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_μ0;
子载波间隔3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_μ1;
子载波间隔6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_μ2;
子载波间隔12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_μ3;
子载波间隔24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_μ4;
子载波间隔48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_μ5。
不同子载波间隔Δf对应相同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
子载波间隔15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
子载波间隔3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
子载波间隔6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
子载波间隔12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
子载波间隔24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
子载波间隔48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颗粒度为Goffset。
在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基准Boffset的确定方式包括下述之一:
不同频率范围FR对应不同的时间偏移量基准:
第一频率范围FR1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_FR1;
第二频率范围FR2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_FR2。
不同频率范围FR对应相同的时间偏移量基准:
第一频率范围FR1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
第二频率范围FR2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
不同子载波间隔Δf对应不同的时间偏移量基准:
子载波间隔15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_μ0;
子载波间隔3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_μ1;
子载波间隔6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_μ2;
子载波间隔12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_μ3;
子载波间隔24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_μ4;
子载波间隔48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_μ5。
不同子载波间隔Δf对应相同的时间偏移量基准:
子载波间隔15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
子载波间隔3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
子载波间隔6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
子载波间隔12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
子载波间隔24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
子载波间隔480k Hz对应的时间偏移量基准为Boffset。
在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Toffset的计算过程包括如下:
IAB节点向子节点(child-node)配置Ioffset;
对于Ioffset信令中无value type域:child-node基于公式Toffset=Boffset+Ioffset·Goffset或Toffset=Ioffset·Goffset计算Toffset。
对于Ioffset信令中有value type域,且当Ioffset是Toffset绝对值对应的索引:child-node 基于公式Toffset=Boffset+Ioffset·Goffset或Toffset=Ioffset·Goffset计算Toffset;
对于Ioffset信令中有value type域,且当Ioffset是Toffset相对值对应的索引:child-node 基于公式Toffset=Toffset_pre+Ioffset·Goffset或,Toffset=Toffset_pre+(Ioffset-2A-1)·Goffset或, Toffset=Toffset_pre+(Ioffset-(2A-1-1))·Goffset计算Toffset,其中,Toffset_pre表示之前某一时刻, child-node UTT相对于TTA的时间偏移量,加号表示Toffset是在Toffset_pre的基础上进行相对调 整。
在一实施例中,以第一通信节点为子节点CHILD-NODE,第二通信节点为IAB-NODE,以 及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定时模式为例,对上行发射定时UTT的确定过程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中,UTT的获取方式包括下述之一:
在IAB-node采用第一定时模式的情况下,child-node(child-MT)的第一类UTT,根据 如下方式获取:UTT=DRT-TTA。
在IAB-node采用第二定时模式的情况下,child-node(child-MT)的第二类UTT,根据 如下方式之一获取:UTT=DRT-TTA,或者,UTT=DRT-(TTA+Toffset),或者, UTT=DRT-(TTA+Toffset+M·Tsymbol),或者,UTT=DRT-(TTA+Toffset-M·Tsymbol)。
其中,减号表示child-node UTT相对于child-node DRT提前TTA,或提前TTA+Toffset, 或提前TTA+Toffset+M·Tsymbol,或提前TTA+Toffset-M·Tsymbol。
在实施例中,对UTT确定信令进行说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IAB-node可以在第一定时 模式和第二定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则向child-node发送IAB-node此时正在使用的UTT的 指令。
例如,在DCI、PDCCH、MAC-CE、RRC信令或OAM信令中,包括:Ioffset无效信令、定时模式切换信令,或UTT切换信令。
例如,通过Ioffset无效信令确定IAB-node此时正在使用的UTT,假设Ioffset无效信令为D 比特,如D=1比特位的2种二进制状态(“0”、“1”)分别可表示Ioffset无效和Ioffset有效,其中,Ioffset无效时,使用第一类UTT;Ioffset有效时,使用第二类UTT。
例如,通过定时模式切换信令确定IAB-node此时正在使用的UTT,假设定时模式切换信 令为E比特,如E=1比特位的2种二进制状态(“0”、“1”)分别可表示第一定时模式、 第二定时模式。其中,第一定时模式时,使用第一类UTT;第二定时模式时,使用第二类UTT。
例如,通过UTT切换信令确定IAB-node此时正在使用的UTT,假设UTT切换信令为F比特,如F=1比特位的2种二进制状态(“0”、“1”)分别可表示第一类UTT和第二类UTT。
在实施例中,UTT的生效时间:假设child-node在第n时隙或子帧收到Ioffset,相应的 child-node UTT应用于第n+k时隙或子帧,或者,应用于第n+k+1时隙或子帧,其中n、k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参数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本实 施例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时间参数确定装置包括:接收器1210 和第一确定模块1220。
其中,接收器1210,配置为接收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时间偏移量索引;
第一确定模块1220,配置为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1220,包括:
根据时间偏移量索引和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确定时间偏移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1220,包括:
根据时间偏移量基准、前一时刻的时间偏移量和时间偏移量对应信令所占用的比特位数 量中的至少之一、时间偏移量索引和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确定时间偏移量。
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频率范围确定时间偏移量颗 粒度。
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子载波间隔确定时间偏移量 颗粒度。
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基准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频率范围确定时间偏移量基准。
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基准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子载波间隔确定时间偏移量基 准。
在一实施例中,时间偏移量索引所对应信令的承载方式包括下述之一:下行控制信息 DCI;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MAC CE;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运 行管理维护OAM信令。
在一实施例中,信令至少包括下述之一:时间偏移量索引域;定时提前组标识域;值类 型域。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运行第一定时模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采用第一类上行发 射定时,根据时间提前量和下行接收定时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定时模式包括:第二通信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对齐至施主节点的下 行发射定时。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运行第二定时模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采用第二类上行发 射定时,根据时间提前量和下行接收定时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运行第二定时模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采用第二类上行发 射定时,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时长和偏移的OFDM符号数目中的至 少之一、时间提前量和下行接收定时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定时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定时模式包括:第二 通信节点的上行接收定时对齐至第二通信节点的下行接收定时;或者,第二通信节点的下行 发射定时对齐至施主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且第二通信节点的上行接收定时对齐至第二通信 节点的下行接收定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类上行发射定时和第二类上行发射定时均根据下述之一信令确定: 时间偏移量索引无效信令;定时模式切换信令;上行发射定时切换信令。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在第n个时隙或子帧接收到时间偏移量索引,所述第一通 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应用于第n+k时隙或子帧;或者,应用于第n+k+1时隙或子帧;其中, n和k均为大于等于0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参数确定装置设置为实现图1所示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的 时间参数确定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参数确定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 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间参数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本 实施例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时间参数确定装置包括:配置模 块1310和发送器1320。
配置模块1310,配置为配置时间偏移量索引。
发送器1320,配置为将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以使第一通信节点根 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参数确定装置设置为实现图2所示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 时间参数确定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参数确定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 赘述。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 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1410、存储器1420和通信模块1430。该设备中处理器14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图14中以一个处理器1410为例。该设备中存储器1420的数量可 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图14中以一个存储器1420为例。该设备的处理器1410、存储器1420 和通信模块143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1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在该实施 例中,该设备为可以为第一通信节点。
存储器14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 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的设备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时间参数确定装置 中的接收器1210和第一确定模块1220)。存储器14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 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 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4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 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4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4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 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 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模块1430,配置为在第一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和施主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
在时间参数确定设备为第一通信节点的情况下,上述提供的设备可设置为执行上述任意 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的时间参数确定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效果。
在时间参数确定设备为第二通信节点的情况下,上述提供的设备可设置为执行上述任意 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时间参数确定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 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接 收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时间偏移量索引;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 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配 置时间偏移量索引;将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以使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 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术语用户设备涵盖任何适合类型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移 动电话、便携数据处理装置、便携网络浏览器或车载移动台。
一般来说,本申请的多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 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以被控制器、微处理 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例如在处 理器实体中,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 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 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 标代码。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 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 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 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访问存 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或光盘(Compact Disk,CD))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 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 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 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包括: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时间偏移量索引;
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包括:
根据时间偏移量索引和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确定时间偏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包括:
根据时间偏移量基准、前一时刻的时间偏移量和时间偏移量对应信令所占用的比特位数量中的至少之一、时间偏移量索引和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确定时间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频率范围确定时间偏移量颗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颗粒度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子载波间隔确定时间偏移量颗粒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基准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频率范围确定时间偏移量基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基准的确定方式,包括:根据子载波间隔确定时间偏移量基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所对应信令的承载方式包括下述之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MACCE;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运行管理维护OAM信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至少包括下述之一:时间偏移量索引域;定时提前组标识域;值类型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运行第一定时模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采用第一类上行发射定时,根据时间提前量和下行接收定时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模式包括:第二通信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对齐至施主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运行第二定时模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采用第二类上行发射定时,根据时间提前量和下行接收定时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运行第二定时模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采用第二类上行发射定时,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时长和偏移的OFDM符号数目中的至少之一、时间提前量和下行接收定时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定时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定时模式包括:第二通信节点的上行接收定时对齐至第二通信节点的下行接收定时;或者,第二通信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对齐至施主节点的下行发射定时,且第二通信节点的上行接收定时对齐至第二通信节点的下行接收定时。
15.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类上行发射定时和第二类上行发射定时均根据下述之一信令确定:时间偏移量索引无效信令;定时模式切换信令;上行发射定时切换信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第n个时隙或子帧接收到时间偏移量索引,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上行发射定时应用于第n+k时隙或子帧;或者,应用于第n+k+1时隙或子帧;其中,n和k均为大于等于0的正整数。
17.一种时间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包括:
配置时间偏移量索引;
将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以使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索引确定时间偏移量。
1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通信模块,配置为在第一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和施主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
所述存储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16或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16或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01485.XA CN115843094A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时间参数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KR1020247012937A KR20240058188A (ko) | 2021-09-18 | 2022-09-16 | 타임 파라미터 결정 방법, 설비 및 저장 매체 |
PCT/CN2022/119417 WO2023041064A1 (zh) | 2021-09-18 | 2022-09-16 | 时间参数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EP22869430.3A EP4404647A1 (en) | 2021-09-18 | 2022-09-16 | Time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01485.XA CN115843094A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时间参数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43094A true CN115843094A (zh) | 2023-03-24 |
Family
ID=85574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01485.XA Pending CN115843094A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时间参数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404647A1 (zh) |
KR (1) | KR20240058188A (zh) |
CN (1) | CN115843094A (zh) |
WO (1) | WO202304106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36406B (zh) * | 2018-09-27 | 2023-05-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定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1031304A1 (zh) * | 2019-08-16 | 2021-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时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115190579A (zh) * | 2019-11-09 | 2022-10-14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1093207A1 (en) * | 2020-02-14 | 2021-05-20 | Zte Corporation |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timing among nodes of a network |
-
2021
- 2021-09-18 CN CN202111101485.XA patent/CN11584309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9-16 EP EP22869430.3A patent/EP440464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9-16 KR KR1020247012937A patent/KR20240058188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2-09-16 WO PCT/CN2022/119417 patent/WO202304106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404647A1 (en) | 2024-07-24 |
WO2023041064A1 (zh) | 2023-03-23 |
KR20240058188A (ko) | 2024-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0171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 |
CN112737759B (zh) |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 |
CN102257871B (zh) | 用于WiMAX测距的负荷自适应退避的方法和移动设备 | |
CN110535677B (zh) | 一种定时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100290372A1 (en) | Method for multiple tdd systems coexistence | |
US11638166B2 (en) | Route discovery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
EP3909336B1 (en) | Remot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 |
CN113039743A (zh) | 远程干扰管理(rim)参考信号(rs)标识符(id)的编码 | |
US9001799B2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 |
KR102121332B1 (ko) |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의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110122154A (ko) | 릴레이 링크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 |
US9001761B2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 |
CN116868656A (zh) | 用于基于pdcch和rs的寻呼早期指示的统一设计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696173B2 (en) | Wake-up signal error handling | |
WO2021196702A1 (zh) | 定时参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839376A (zh) | 定时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 |
CN116195237A (zh) | 用于功率控制的基于dci的音调保留 | |
CN115136508A (zh) |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波束管理 | |
CN101442357B (zh) | 一种采用支持中继的帧结构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668654A (zh) | 用于为用户终端确定时间提前量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389005A1 (en) | User equipment indication of preferred timing adjustment | |
CN115843094A (zh) | 时间参数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8478189B2 (en) |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the same system | |
US11546890B2 (en) | Intra-symbol multiplexing with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 |
US20240381278A1 (en) | Time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