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5776B - 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 - Google Patents
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55776B CN115355776B CN202210789971.3A CN202210789971A CN115355776B CN 115355776 B CN115355776 B CN 115355776B CN 202210789971 A CN202210789971 A CN 202210789971A CN 115355776 B CN115355776 B CN 1153557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ing pin
- centrifugal
- fuze
- cap
- f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C—AMMUNITION FUZES; ARMING OR SAFETY MEANS THEREFOR
- F42C1/00—Impact fuzes, i.e. fuzes actuated only by ammunition impact
- F42C1/02—Impact fuzes, i.e. fuzes actuated only by ammunition impact with firing-pin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fuz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包括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位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上方的正向碰击触发针刺发火机构、位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下方的前冲‑储能离心自毁针刺发火机构、位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侧环向的侧击碰撞发火机构,具体还包括上击针、离心子、挡套、上体、垫圈、支架、保险环、下击针、支座、本体、离心珠和弹簧等。结构简约,充分利用内腔空间。上述围绕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的三路发火机构功能冗余,在保证勤务处理和发射安全前提下,具有防雨、钝感度特性,满足高触发灵敏度、大着角和小落角发火要求,提高了引信综合发火率,并将引信瞎火转化为绝火,减轻了未爆弹药爆炸物处理负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口径炮弹引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
背景技术
小口径炮弹一般是指口径为20毫米到40毫米、利用火炮进行发射并完成杀伤、爆破、侵彻或其他战术目的的弹药。小口径炮弹多数配用的是弹头机械触发引信。由于弹丸小,训练和作战使用量大,速度衰减快,落点目标特性差异大,弹目交汇姿态多样,所以引信瞎火率一直比较高,相应的未爆弹药爆炸物处理安全性问题始终比较突出。近年来经常发生试验靶场遗留的未爆弹药意外爆炸造成拾弹人员或孩童甚至是靶场工作人员意外伤亡的恶性事故,使小口径炮弹引信提高发火可靠性、从而降低未爆弹率的需求日益迫切。
小口径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的碰击式触发发火机构,按是否具有保险机构,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碰击式触发发火机构没有保险机构,首发爆炸元件直列,主要是碰击式触发发火机构,已被广泛采用,并且近四十多年的应用实践证明其爆炸物处理性能优异,目前尚未见到这类引信有瞎火后遗留的未爆弹药再意外发火引起伤亡的报道,典型结构如榴-1甲引信(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31页图3-4)。这类引信具有高灵敏度特性,也具有大着角发火特性、小落角发火特性和擦地炸特性,但尚不能满足防雨和钝感度要求,目前比较适合于航空炮弹引信。中国专利202210084491.7《瞎火后爆炸物处理安全的小口径旋转弹弹头触发引信》就是这样的引信。
第二类是碰击式触发发火机构设有保险机构,主要是碰击式触发针刺发火机构,如德国DM301引信(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38页图3-10)、美国M594引信(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39页图3-11)、美国Mk27Mod1引信(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40页图3-14)、A-30引信(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42页图3-16)等。这类引信发火机构在结构上容易增设防雨机构或实现防雨和钝感度要求,但从理论上讲其发火可靠性难以提高。
第三类是碰击式触发发火机构没有专门的保险机构,但首发爆炸元件是错位设置在隔爆机构中。其典型引信有Б-37(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27页图3-1)和MΓ-8(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28页图3-2)、MΓ-57(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30页图3-3)、美国M505A3(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43页图3-17)、美国FMU-128/B(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43页图3-18)、美国M758(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44页图3-19)、法国MRX70(见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4页图3-21)。这类引信发火机构在结构上也容易增设防雨机构或实现防雨和钝感度要求,但未爆弹药的爆炸物处理安全性难以保证。
纵观上述三类弹头机械触发引信碰击式触发机构都是单一触发结构,发火可靠性难以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有防雨、钝感度、高触发灵敏度、大着角发火、小落角发火、擦地炸等综合性要求的前提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高可靠性以及防雨、钝感度特性,同时还能满足高触发灵敏度、大着角发火、小落角发火和擦地炸特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特别适用于小口径高炮和车载炮榴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包括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位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上方的正向碰击触发针刺发火机构、位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下方的前冲-储能离心自毁针刺发火机构、位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侧环向的侧击碰撞发火机构,具体包括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上击针、离心子、挡套、上体、垫圈、支架、保险环、下击针、支座、本体、离心珠和弹簧等零部件。
双轴向针刺输入火帽位于上体阶梯孔内,其径向设有环槽。环槽宽度小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高度。环槽与上体外锥面之间的壁厚处即是薄弱点A。上击针孔直径小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直径。在上体上的上击针下孔口环沿处形成直角点B(实为一圆形孔沿,在某一纵向截面内是一点)。垫圈用于轴向调整装配间隙,通过支架固定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保险环是下击针的保险。
以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为核心:以其前方的上击针实现正向碰击触发针刺发火;以上击针上的剪切凸缘厚度和材料强度实现防雨和钝感度要求;以上击针下部侧壁环槽或盲孔内的永磁体离心子实现全弹、弹丸或引信裸态头向下跌落时的安全性,即防止上击针刺戳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以上击针上端凸出于上体上端面进而充分获取目标碰击能量而实现高触发灵敏度;以上体尖锐细长的头部(系地面火炮高速弹丸减阻所必需)、上击针在上体内的长导向、上击针上端凸出于上体上端面,以及上击针侧邻的上体环形端面抵靠住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上端面实现大着角发火、小落角发火和擦地炸;以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下方的下击针前冲作用实现前冲触发发火(在正向碰击目标、大着角碰击目标、小落角碰击目标和擦地炸时均构成冗余发火);以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下方的下击针和储能弹簧离心自毁作用实现自毁或绝火发火;以下击针的近似中空结构实现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输出传向其后的隔爆机构进而引燃解除保险或未解除保险的火焰雷管(图中未画出),实现触发、自毁或绝火;以直列并与上体击针孔孔口凸台正对而无保险机构的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实现本质上的高可靠性发火并结合绝火设计,实现了较好的未爆弹药爆炸物处理安全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
(1)结构简约,充分利用了引信内部空腔,并列设有正向碰击触发、后向前冲触发-储能离心自毁和侧环向侧击触发共三路独立的触发发火通路,形成功能冗余,在保证勤务处理和发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小口径炮弹引信的综合发火可靠性。
(2)具有防雨、钝感度特性,同时还能满足高触发灵敏度、大着角发火、小落角发火和擦地炸特性。
(3)结合隔爆机构的起爆和绝火传火通路设计,可以从本质上实现未爆弹药的爆炸物处理安全性,特别适用于小口径高炮和车载炮榴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实施例1的主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实施例2的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对应附图中的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附图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指内。
下面将结合本设计实例对具体实施方式、以及本次发明的发明点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
结合图1,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包括上击针1、挡套2、上体3、保险环4、支座5、本体6、下击针7、弹簧8、支架10、垫圈11、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4个离心子13和4个离心珠9;上体3与本体6同轴设置,且在本体6的上部伸入上体3的下部之后,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引信外壳。上击针1、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垫圈11、支架10、保险环4、下击针7、支座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引信外壳内;上击针1的击针尖向下,下击针7的击针尖向上,沿下击针7的底面向上开有直径递减的二阶盲孔,下击针7中部外侧壁上等间距开有4个径向盲孔,每个径向盲孔内设有一个离心珠9。弹簧8位于引信轴线上,且位于下击针7的下端盲孔与本体3上端中心盲孔之间;保险环4套在下击针7的顶面。上体3上均匀分布4个径向通孔,离心子13为圆柱,每个径向通孔内设有一个离心子13,离心子13作为离心销,用于锁定上击针1,挡套2套在上体3的外壁,且挡住径向通孔。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位于上体3的阶梯孔内,且位于上体3的上击针孔的内孔口处,沿上击针孔的内孔径向设有一圈环槽。上述环槽的宽度小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高度。环槽与上体3外锥面之间的壁厚处即是薄弱点A。上击针孔直径小于双轴向输入火帽12直径。在上体3上的上击针1下孔口环沿处形成直角点B(实为一圆形孔沿,在某一纵向截面内是一点)。垫圈11用于轴向调整装配间隙,通过支架10固定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保险环4是下击针7的保险。
上体3为非铁磁性材料如铝合金,上击针1为铁磁性材料如中碳钢,离心子13为永磁材料如粘结钕铁硼,挡套2为非铁磁性材料如铝合金或塑料。垫圈11由纸、塑料或橡胶等有一定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用于填充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在其驻室内因制造误差形成的轴向间隙。
进一步地,调整A点壁厚或改变上体3材料强度,在保证振动、震动、磕碰、跌落、发射和碰雨的强度、安全性和钝感度要求的前提下,可实现大着角、小落角、擦地碰击目标时A点发生塑性变形,进而使B点沿轴向碰击或挤压双轴向输入火帽12,使其发火。
在勤务处理阶段,可信的冲击、振动,包括跌落、磕碰和运输震动等,都不会使引信改变装配状态。引信或弹丸或全弹裸态头向下跌落时,虽然上击针1可能会因碰撞而有变形或者压缩,但由于有离心子13的保险作用,上击针1的击针尖并不会触碰到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上端面。引信或弹丸或全弹裸态或包装态以某一方位横向跌落时,离心子13可能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脱离上击针1,但随着跌落冲击的结束,离心子13还会在磁性吸力的作用下恢复到装配状态。而可信的横向跌落冲击,并不会使保险环4张开。另外由于保险环4的保险作用,下击针7也不会触碰到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下端面。因而引信和弹丸不会意外发火,能够保证勤务处理阶段安全。
在弹丸发射时,在弹丸运动至最大膛压点之前,下击针7、弹簧8以及离心珠9的后坐力使下击针7、弹簧8和离心珠9向下运动,压缩弹簧8,使下击针7底部环面抵靠在本体6中心孔孔底平面上,离心珠9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径向孔甩出,在弹丸运动接近炮口时,弹丸转速逐渐趋于最大值,离心珠9以其离心力通过支座5底部的自毁斜面将下击针7卡持在接近后坐到底的待发位置上,此时下击针7的击针尖远离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
在弹丸运动接近至炮口时,保险环4两瓣均受离心力作用,其力矩使保险环4预制薄弱部位发生塑性变形而张开并沿径向外甩贴靠于支架10的内腔,不再限制下击针7的轴向运动,使下击针7处于待发状态。在保险环4解除对下击针7保险的同时,离心子1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其与上击针1之间的磁性吸力以及其与上体3孔壁之间的摩擦力,沿径向向外甩出,不再限制上击针1的轴向运动,使上击针1也处于待发状态。
弹丸以正向碰击软目标,以大着角、小落角或以擦地炸姿态碰击软目标或目标区如地面时,目标靶片或泥土推动上击针1沿轴向运动刺戳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上端进而发火。小口径高炮和车载炮的高初速特性,使得其弹头引信外形尖而长,因而有助于引信头部触发区在此即为上击针1先于引信的上体3、本体6和弹体触碰目标,有利于在大着角、小落角或擦地时可靠作用。如果此碰击触发作用意外失效,则稍后在弹丸头部侵入目标阻力最大时刻之前,下击针7连同其内的离心珠9和其后的弹簧8也会在其前冲力和弹簧8预压抗力的共同作用下向前运动刺戳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下端面进而发火。如果目标足够强,则无论是正面碰击还是侧向碰击,上体3都会在其上的A点处发生弯曲或屈曲变形,使上体3上B点沿轴向撞击或挤压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实现正面撞击或侧击触发发火。
如果上述三种触发模式均未能可靠作用,则在弹丸落地后转速衰减至某一临界值时,离心珠9所产生的离心力沿支座5下端口部自毁斜面产生的支反力不足以抵抗弹簧8的抗力,弹簧8就会推动下击针7向上运动,同时离心珠9收拢进其径向孔中,下击针7刺戳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下端面,使其发火。此为自毁发火,可以起到减少未爆弹药、降低爆炸物处理工作量的作用。如果上体3、本体6和支座5在碰目标过程中变形比较严重,则自毁可靠性可能会因结构变形而降低。
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是瞬发发火火帽。因而在引信碰击目标过程中,其发火和传火过程均较快,根据经验,不会受上体3变形的明显影响。在引信碰击目标过程中,如果上体3变形较小,则三路发火机构一般均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如果变形较大,则侧环向的侧击碰撞发火机构就会可靠发火,并且此前可能正向碰击触发发火机构已经发火了。
火帽传火不同于传爆,结构轻微变形对传火可靠性不会有明显影响。
如果算上自毁发火,则本发明的引信已有四种发火模式。任何一种发火模式,结果都是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发火。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发火后,在下端面输出微弱爆轰和火焰,炸碎下击针7的击针尖部,炸通下击针7的中心传火通道,使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的火焰输出到弹簧8下方、本体6内处于隔爆件内的火焰雷管输入端,引爆火焰雷管。无论隔爆件处于什么状态,是装配状态还是解除保险状态或是处于装配状态与解除保险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隔爆件和隔爆机构设计保证都能引爆其中的火焰雷管。如果隔爆件在解除保险状态下,则引信就是正常发火;如果是在非解除保险状态下,引信就进入绝火状态,能够保证爆炸物处理安全。上述隔爆件、火焰雷管和隔爆机构是既有技术,图1中未画出。
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的结构、药剂与传统火帽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其正常发火失效率应在千分之一水平以下,因而即使引信四种发火模式共用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也不会影响引信可靠性的提高。
实施例2
结合图2,一种具有爆炸物处理特性的小口径弹引信多向触发发火机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差别,是离心子13形状以及与此相应的上击针1上的盲孔或环槽形状。其作用原理相同。实施例2中的离心子13的形状是圆球,即离心球,与此圆球相对应的上击针1上的约束盲孔或环槽沿引信轴线截面的形状是近似半球形或矩形,盲孔或环槽的深度应大于离心球13的半径但小于离心球13直径的三分之二。离心球13的运动包括滚动和滑动,不需要有运动导向设计,并且运动更可靠。离心球13是一维结构零件,便于加工、质量保证和装配。因而以离心球代替离心销作为离心子,有助于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Claims (5)
1.一种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6)及其上方并与其螺接在一起的上体(3),两者构成引信外壳,用来容纳其余结构;
位于引信外壳内的结构件,包括支座(5)和支架(10);
通过支架(10)和上体(3)定位的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
位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上方的正向碰击触发针刺发火机构;
位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下方的前冲-储能离心自毁针刺发火机构;
位于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侧环向的侧击碰撞发火机构;
以上三路发火机构共同构成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功能冗余,结构基本上相互独立,共用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作为爆炸元件,只要有一路发火机构发火,引信就会发火,因而提高了综合发火可靠性;
正向碰击触发针刺发火机构包括上击针(1)、离心子(13)和挡套(2);上体(3)为非铁磁性材料,上击针(1)为铁磁性材料,离心子(13)为永磁材料,挡套(2)为非铁磁性材料,套在上体(3)的外侧壁上;装配状态下,离心子(13)在上击针(1)的磁性吸力作用下卡入上击针(1)的环槽或盲孔对其保险,防止引信或弹丸或全弹头向下意外跌落时上击针(1)刺入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使其发火;而在正常发射时,在弹丸飞至炮口附近时,在离心力作用下,离心子(13)会克服上击针(1)的磁性吸力向外甩出,释放上击针(1),使其解除保险;
侧击碰撞发火机构包括上体(3)、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和支架(10);其中上体(3)上的火帽孔内设有一环槽,环槽与上体(3)外锥面之间的壁厚处即是薄弱点A,在上体(3)上的上击针(1)下孔口环沿处形成直角点B,调整上述环槽的直径进而实现对上体(3)上A点处壁厚的调整,在保证振动、震动、磕碰、跌落、发射和碰雨结构强度、安全性以及钝感度要求的前提下,以实现大着角、小落角和擦地碰击目标时在上体(3)上A点处发生塑性变形,进而使上体(3)上B点沿轴向撞击或挤压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实现侧击碰撞发火;
所述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还包括保险环(4)、下击针(7)、弹簧(8)、支架(10)、垫圈(11)、4个离心珠(9);上击针(1)、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垫圈(11)、支架(10)、保险环(4)、下击针(7)、支座(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引信外壳内;上击针(1)的击针尖向下,下击针(7)的击针尖向上,沿下击针(7)的底面向上开有直径递减的二阶盲孔,下击针(7)中部外侧壁上等间距开有4个径向盲孔,每个径向盲孔内设有一个离心珠(9);弹簧(8)位于引信轴线上,且位于下击针(7)的下端盲孔与本体(6)上端中心盲孔之间;保险环(4)套在下击针(7)的顶面;上体(3)上均匀分布4个径向通孔,离心子(13)为圆柱,每个径向通孔内设有一个离心子(13),离心子(13)作为离心销,用于锁定上击针(1),挡套(2)套在上体(3)的外壁,且挡住径向通孔;
在勤务处理阶段,可信的冲击、振动,包括跌落、磕碰和运输震动都不会使引信改变装配状态;引信或弹丸或全弹裸态头向下跌落时,虽然上击针(1)可能会因碰撞而有变形或者压缩,但由于有离心子(13)的保险作用,上击针(1)的击针尖并不会触碰到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上端面;引信或弹丸或全弹裸态或包装态以某一方位横向跌落时,离心子(13)可能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脱离上击针(1),但随着跌落冲击的结束,离心子(13)还会在磁性吸力的作用下恢复到装配状态;而可信的横向跌落冲击,并不会使保险环(4)张开;另外由于保险环(4)的保险作用,下击针(7)也不会触碰到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下端面;因而引信和弹丸不会意外发火,能够保证勤务处理阶段安全;
在弹丸发射时,在弹丸运动至最大膛压点之前,下击针(7)、弹簧(8)以及离心珠(9)的后坐力使下击针(7)、弹簧(8)和离心珠(9)向下运动,压缩弹簧(8),使下击针(7)底部环面抵靠在本体(6)中心孔孔底平面上,离心珠(9)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径向孔甩出,在弹丸运动接近炮口时,弹丸转速逐渐趋于最大值,离心珠(9)以其离心力通过支座(5)底部的自毁斜面将下击针(7)卡持在接近后坐到底的待发位置上,此时下击针(7)的击针尖远离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
在弹丸运动接近至炮口时,保险环(4)两瓣均受离心力作用,其力矩使保险环(4)预制薄弱部位发生塑性变形而张开并沿径向外甩贴靠于支架(10)的内腔,不再限制下击针(7)的轴向运动,使下击针(7)处于待发状态;在保险环(4)解除对下击针(7)保险的同时,离心子(1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其与上击针(1)之间的磁性吸力以及其与上体(3)孔壁之间的摩擦力,沿径向向外甩出,不再限制上击针(1)的轴向运动,使上击针(1)也处于待发状态;
弹丸以正向碰击软目标,以大着角、小落角或以擦地炸姿态碰击软目标或目标区如地面时,目标靶片或泥土推动上击针(1)沿轴向运动刺戳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上端进而发火;小口径高炮和车载炮的高初速特性,使得其弹头引信外形尖而长,因而有助于引信头部触发区在此即为上击针(1)先于引信的上体(3)、本体(6)和弹体触碰目标,有利于在大着角、小落角或擦地时可靠作用;如果此碰击触发作用意外失效,则稍后在弹丸头部侵入目标阻力最大时刻之前,下击针(7)连同其内的离心珠(9)和其后的弹簧(8)也会在其前冲力和弹簧(8)预压抗力的共同作用下向前运动刺戳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下端面进而发火;如果目标足够强,则无论是正面碰击还是侧向碰击,上体(3)都会在其上的A点处发生弯曲或屈曲变形,使上体(3)上B点沿轴向撞击或挤压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实现正面撞击或侧击触发发火;
如果上述三种触发模式均未能可靠作用,则在弹丸落地后转速衰减至某一临界值时,离心珠(9)所产生的离心力沿支座(5)下端口部自毁斜面产生的支反力不足以抵抗弹簧(8)的抗力,弹簧(8)就会推动下击针(7)向上运动,同时离心珠(9)收拢进其径向孔中,下击针(7)刺戳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下端面,使其发火;此为自毁发火,可以起到减少未爆弹药、降低爆炸物处理工作量的作用;如果上体(3)、本体(6)和支座(5)在碰目标过程中变形比较严重,则自毁可靠性可能会因结构变形而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其特征在于:垫圈(11)采用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用于填充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在其驻室内因制造误差形成的轴向间隙,沿轴向固定双轴向输入针刺火帽(12),防止其轴向蹿动,并降低对触发发火可靠性的不利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子(13)结构呈销状,作为离心销沿引信径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子(13)结构呈球状,即离心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其特征在于:上击针(1)下端径向用来容纳离心球的盲孔或环槽深度应大于离心球的半径并小于离心球直径的三分之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89971.3A CN115355776B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89971.3A CN115355776B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55776A CN115355776A (zh) | 2022-11-18 |
CN115355776B true CN115355776B (zh) | 2023-08-08 |
Family
ID=84030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89971.3A Active CN115355776B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5577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10270B (zh) * | 2023-08-02 | 2024-02-27 | 湖南迈克森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引信装配同轴度及高度控制工装及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66826A (zh) * | 2020-08-19 | 2020-12-11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小口径旋转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CN113405413A (zh) * | 2021-06-23 | 2021-09-17 | 南京理工大学 | 小口径旋转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CN113405412A (zh) * | 2021-06-23 | 2021-09-17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安全型的大口径爆炸枪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CN113865449A (zh) * | 2021-09-22 | 2021-12-31 | 南京理工大学 | 线膛火炮榴弹弹底机械触发引信 |
CN113916071A (zh) * | 2021-10-14 | 2022-01-11 | 南京理工大学 | 能实现冗余发火的压制火炮榴弹小口螺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
2022
- 2022-07-06 CN CN202210789971.3A patent/CN1153557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66826A (zh) * | 2020-08-19 | 2020-12-11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小口径旋转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CN113405413A (zh) * | 2021-06-23 | 2021-09-17 | 南京理工大学 | 小口径旋转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CN113405412A (zh) * | 2021-06-23 | 2021-09-17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安全型的大口径爆炸枪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CN113865449A (zh) * | 2021-09-22 | 2021-12-31 | 南京理工大学 | 线膛火炮榴弹弹底机械触发引信 |
CN113916071A (zh) * | 2021-10-14 | 2022-01-11 | 南京理工大学 | 能实现冗余发火的压制火炮榴弹小口螺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55776A (zh) | 2022-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66826B (zh) | 一种小口径旋转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
CN109405676B (zh) | 具有离心自毁功能的高炮防雹增雨弹时间起爆引信 | |
US8468946B2 (en) | Low shrapnel door breaching projectile system | |
EP0051375B1 (en) | Anti-materiel projectile | |
CN113405412B (zh) | 一种安全型的大口径爆炸枪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
CN113865449B (zh) | 线膛火炮榴弹弹底机械触发引信 | |
CN113405413B (zh) | 小口径旋转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
CN115355776B (zh) | 高可靠性的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多向触发综合发火机构 | |
US2458405A (en) | Fuse | |
CN113916071B (zh) | 能实现冗余发火的压制火炮榴弹小口螺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
CN114111471B (zh) | 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 | |
CN113218258B (zh) | 具有自毁和擦地炸功能的旋转火箭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
CN113432494B (zh) | 具备反恢复功能的刚性剪切后坐保险机构及引信 | |
CN215864921U (zh) | 一种炮弹不敏感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
CN112945031A (zh) | 一种炮弹不敏感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
KR940004649B1 (ko) | 폭발탄체를 갖춘 산탄총 카트리지 | |
GB2085132A (en) | Exercise projectile | |
CN115682845B (zh) | 一种炮射子母弹侵彻爆破子弹弹底机械触发引信 | |
CN114111470B (zh) | 一种能预防弹道炸的中大口径旋转炮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
CN118758120A (zh) | 一种榴弹发射器自毁型高可靠性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
CN114279279B (zh) | 一种弹道安全性好的中大口径线膛火炮榴弹触发引信系统 | |
RU2738687C2 (ru) | Бронебойный оперенный подкалиберный снаряд | |
CN113587748B (zh) | 一种高可靠性高炮人工消雹增雨弹时间引信 | |
CN114963899B (zh) | 一种安全型森林火箭灭火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 |
CN116697834A (zh) | 一种带有弹头机械触发引信的安全型中口径爆炸枪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