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7498A - 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97498A CN115297498A CN202210903781.XA CN202210903781A CN115297498A CN 115297498 A CN115297498 A CN 115297498A CN 202210903781 A CN202210903781 A CN 202210903781A CN 115297498 A CN115297498 A CN 1152974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lay
- time delay
- path
- link
- m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694 Humulus lupul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周期性获取全网各网元间链路的时延数据;将所述时延数据结合全网拓扑结构计算全网拓扑中各链路的时延值并生成由时延路径构成的时延地图;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判断所述时延地图中的时延路径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若不满足需求则调整对应的时延路径直至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并根据调整后的结果刷新所述时延地图。通过该时延地图能够将传输网络系统拓扑中各节点与链路时延显示并动态刷新,方便运维实时掌控网络拓扑的实时时延变化,从而实施必要的运维调整措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传输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5G技术发展过程中,超大带宽和超低时延成为了应用最多且相对更成熟的2种典型特征,尤其是超低时延,是5G技术应用区分4G技术应用的最突出的特征,使得在4G技术背景下很难成功实施的时延敏感性应用在5G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得以顺利落地,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诊断、智能制造工厂、智能码头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等。
如何获得快速敏捷的业务发放能力保证新业务快速上线以及如何在网络基础设施和运维管理中能够将5G新技术特征进行完美展现,成为顺应迭代更新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竞争力。
相关技术中,一方面,对链路时延的测量是通过按需测量或预估方式来确定链路时延参数值,已无法满足对时延敏感的应用需求;另一方面,采用在常用路由算法中加上时延参数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寻路计算的方式,难以满足未指定终止节点或需同时计算多条路径等场景的要求,且无法做到实时动态地改变业务的运行路径以达到快速无损的低时延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
周期性获取全网各网元间链路的时延数据;
将所述时延数据结合全网拓扑结构计算全网拓扑中各链路的时延值并生成由时延路径构成的时延地图;
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判断所述时延地图中的时延路径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若不满足需求则调整对应的时延路径直至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并根据调整后的结果刷新所述时延地图。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时延数据结合全网拓扑结构计算全网拓扑中各链路的时延值并生成由时延路径构成的时延地图,包括步骤:
将全网拓扑结构内一个网元设置为时延起始节点并计算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的所有路径的时延;
设置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最大时延值;
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将满足同一个最大时延值的所有路径分在同一时延级别;
对不同时延级别的路径进行区别标识后根据全网拓扑中的时延路径生成时延地图。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实时的时延数据判断所述时延地图中的时延路径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若不满足需求则调整对应的时延路径直至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实时的时延数据获取各链路的时延变化值;
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一时延阈值,则判断该链路所在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路径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若是,则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进行重新寻路以使重新寻路后新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若进行所述重新寻路后未找到满足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的新路径,则:
将原路径划归到更大时延值范围的时延级别中,并根据调整后的路径时延分级情况更新所述时延地图。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实时的时延数据判断所述时延地图中的时延路径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若不满足需求则调整对应的时延路径直至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包括步骤:
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二时延阈值,且所述第二预设时延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延阈值,则:
查找该链路上承载的隧道和业务信息,并分别计算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中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
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触发该隧道的保护倒换动作。
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与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分别都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
触发隧道的重路由机制进行对应路径的路由调整直至是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或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满足对应业务时延需求。
一些实施例中,若触发所述路由调整失败,则发出运维告警并通过执行运维动作使所述隧道满足业务时延需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时延数据获取模块,其用于周期性获取全网各网元间链路的时延数据;
时延地图生成模块,其用于将所述时延数据结合全网拓扑结构计算全网拓扑中各链路的时延值并生成由时延路径构成的时延地图;
时延地图更新模块,其用于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判断所述时延地图中的时延路径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若不满足需求则调整对应的时延路径直至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并根据调整后的结果刷新所述时延地图。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时延地图生成模块,还用于:
将全网拓扑结构内一个网元设置为时延起始节点并计算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的所有路径的时延;
设置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最大时延值;
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将满足同一个最大时延值的所有路径分在同一时延级别;
对不同时延级别的路径进行区别标识后根据全网拓扑中的时延路径生成时延地图。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时延地图更新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实时的时延数据获取各链路的时延变化值;
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一时延阈值,则判断该链路所在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路径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若是,则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进行重新寻路以使重新寻路后新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
若进行所述重新寻路后未找到满足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的新路径,则:
将原路径划归到更大时延值范围的时延级别中,并根据调整后的路径时延分级情况更新所述时延地图;
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二时延阈值,且所述第二预设时延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延阈值,则:
查找该链路上承载的隧道和业务信息,并分别计算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中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
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触发该隧道的保护倒换动作;
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与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分别都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
触发隧道的重路由机制进行对应路径的路由调整直至是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或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满足对应业务时延需求。
本发明包括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基于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通过该时延地图能够将传输网络系统拓扑中各节点与链路时延显示并动态刷新,工程运维可通过设置时延分级的拓扑参数并查看分级时延拓扑,通过时延地图功能,方便运维实时掌控网络拓扑的实时时延变化,从而实施必要的运维调整措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时延测量与上报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时延地图生成与更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网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
S100:周期性获取全网各网元间链路的时延数据;
S200:将所述时延数据结合全网拓扑结构计算全网拓扑中各链路的时延值并生成由时延路径构成的时延地图;
S300: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判断所述时延地图中的时延路径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若不满足需求则调整对应的时延路径直至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并根据调整后的结果刷新所述时延地图。
需要说明的是,S100中,可采用单向或双向两种时延测量方式中的任一种进行链路时延测量(获取链路的时延数据)。单向时延测量采用链路两端节点中一个节点作为时延测量起始节点A,另一个节点作为时延测量结束节点Z,两个节点需要使能时间同步协议进行时间同步,然后起始节点A记录时延测量报文的发送时间t0,结束节点Z记录接收到时延测量报文的时间t1,节点A到节点Z之间的链路时延值通过t1-t0计算得到。双向时延测量通过从节点A发送时延测量报文,同时记录报文发送起始时间t0,节点Z接收时延测量报文后再将报文回送给节点A,节点A在收到报文的同时记录接收报文的时间t1,通过计算(t1-t0)/2可得到节点A到节点Z之间的链路时延值。两种时延测量方法使用的时延测量报文都可以配置指定时延测量报文发送间隔,进行周期性的时延测量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周期性获取了各链路的时延数据后可上报管控系统,使得管控系统可以实时地掌握整个网络内各节点和链路的时延及其动态变化,可以通过管控系统的拓扑视图实时显示全网各节点和链路的时延数值。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考虑到现有的网络管理和运维系统作为相互独立的系统,难以满足当前的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对信息交换和共享效率的需求,许多影响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故障来源信息很难实时传递到网络运维部门的相关人员,导致运维人员只能做到事故发生后的事后修复和止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实时的时延数据生成基于全网拓扑的时延路径地图(时延地图),实现了网络管理与运维的自动实时联动,为网络运维人员进行时延敏感业务的创建发布和运行维护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一些实施例中,S200包括步骤:
S210:将全网拓扑结构内一个网元设置为时延起始节点并计算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的所有路径的时延;
S220:设置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最大时延值;
S230: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将满足同一个最大时延值的所有路径分在同一时延级别;
S240:对不同时延级别的路径进行区别标识后根据全网拓扑中的时延路径生成时延地图。
本发明实施例构建的时延地图中,时延路径根据不同的时延区间被划归入不同的时延等级圈(后简称时延圈),时延地图可展示以某个节点为时延测量起始点的不同时延分级的时延圈,可以独立显示某一时延等级内的某一具体时延的拓扑路径,也可以将该时延等级内的多条拓扑路径进行集中统一显示,从而形成该时延等级对应的时延圈。可优选地,将不同等级的时延圈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到不同的图层上,从而形成以该时延测量起始节点为中心的多级时延圈的集中展示,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展示每级时延圈中的根据时延、带宽、节点跳数等参数来排位的优选路径(例如前TOP5位的路径),也可显示这些优选路径上承载的业务。
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内各节点测量出与相邻节点间的链路时延后,将会周期性将时延测量结果数据通过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内部网关协议)汇总到IGP域内网关网元,网关网元通过域间或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上报给管控系统,管控系统将该时延数据显示到拓扑子系统的拓扑视图上,并根据该时延数据进行拓扑路径的时延预计算,生成时延地图。
一些实施例中,S300包括步骤:
S310:根据所述实时的时延数据获取各链路的时延变化值;
S320: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一时延阈值,则判断该链路所在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路径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若是,则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进行重新寻路以使重新寻路后新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延阈值可根据时延SLA要求设定,可包括:时延变化上限阈值、时延变化下限阈值、时延变化预警门限值。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时延阈值用于对单条链路进行时延约束,超出该阈值会上报对应的事件,并触发时延地图的显示刷新,如果时延变化导致时延地图中对应路径的总时延超过它所在等级的最大时延值,则会进行地图的重新计算,未超过最大时延值则不重新计算。
进一步地,在S320中,若进行重新寻路后未找到满足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的新路径,则:
将原路径划归到更大时延值范围的时延级别中,并根据调整后的路径时延分级情况更新所述时延地图。
需要说明的是,若因某链路(Link)时延变大导致经过该链路的路径(Path)的时延超出原所属时延圈,则会对所有经过该链路的所有路径进行新一轮的时延值计算,根据这些路径的时延值重新划定其所在的时延圈。
一些实施例中,S300还包括步骤:
S330: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二时延阈值,且所述第二预设时延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延阈值,则进行:
S331:查找该链路上承载的隧道和业务信息,并分别计算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中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
S332: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触发该隧道的保护倒换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时延阈值可根据时延SLA要求设定,其大于第一时延阈值,为时延更为严重的情况,往往用于对业务设置的端到端的隧道进行时延约束。超出第二时延阈值,意味着需要考虑隧道是否需要重路由或进行业务保护倒换。
进一步地,在S330中,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与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分别都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进行:
S333:触发隧道的重路由机制进行对应路径的路由调整直至是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或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满足对应业务时延需求。进一步地,若触发所述路由调整失败,则发出运维告警并通过执行运维动作使所述隧道满足业务时延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高品质专线用户的时延SLA要求生成对应的网络时延运维管理质量指标(预设时延阈值),包括:时延变化上限阈值、时延变化下限阈值、时延变化预警门限值以及时延变化告警门限值等。对于时延变化超出上述门限值(预设时延阈值)的,则生成相应的告警并上报。
可优选地,时延地图接收到自动重路由告警时将对应的拓扑链路的显示颜色修改成该时延告警对应的告警等级所对应的颜色,同时触发网管业务配置子系统的重路由功能,自动重新寻找一条满足用户时延SLA要求的路由路径,还可以联动管控系统的光缆监控GIS地图,在地图中明确标注时延发生变化的光缆,显示故障光缆所在区域及坐标信息,方便运维人员能够快速检测、定位和消除故障,从而可使通信网络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高价值用户的时延SLA要求。也可以提供接口与市政工程部门的相关管理系统联动,在地图上实时叠加正在进行的市政工程项目信息,让网络运维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影响网络通信质量的潜在故障因素,从而做到提前规划和规避。
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时延测量与上报包括步骤:
S10:通过配置指定时延测量方法为单向时延测量或双向时延测量,并指定时延测量报文发送的时间间隔,如果配置采用单向时延测量方法,则需同步通过配置在网络内各个网元上使能1588时间同步协议;
S20:启动全网时延测量,记录网络内各网元间链路的时延值;
S30:将测量获得的各节点间链路时延值通过内部网关协议汇总到本路由域内的网关网元,再由网关网元通过路由域或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上报给管控系统的时延管理服务子系统;
S40:时延管理服务子系统将收到的时延数据发布给相应的订阅者,订阅者包括时延地图生成模块、时延地图显示模块、业务配置服务子系统和告警管理服务子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时延地图生成模块接收时延数据,根据时延地图的配置参数,包括时延分级配置的时延计算起始节点和分级级数、每级时延的最大时延值等,与业务配置服务子系统的路由计算模块一起配合,计算生成各级时延圈的拓扑数据,然后将计算结果传递给时延地图显示模块,时延地图显示模块根据该时延圈拓扑数据在系统的拓扑视图上显示成不同级别的时延圈,并同步刷新拓扑中各网元间链路上显示的时延值,各级时延圈组合形成时延地图;
业务配置服务子系统接收时延数据,调用路由计算模块进行各节点间路径的时延预计算,然后将各路径的时延计算结果返回给时延管理服务子系统,时延管理服务子系统再将其传递给时延地图生成模块,由时延地图生成模块计算生成或者更新时延地图的时延圈拓扑数据;
告警管理服务子系统接收时延数据,并根据预先配置的时延告警门限阈值判断是否生成时延越限告警,然后将时延越限告警发布给其它关注该告警的子系统模块,包括业务配置服务子系统;
业务配置服务子系统接收时延告警,计算该时延告警所在链路是否存在时延敏感类型的业务且该业务是否支持重路由,如存在时延敏感型业务且支持重路由,则计算该业务的工作路径或保护路径所包含的各链路的时延值之和是否超出所在业务能接受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如超出最大时延值范围,则触发业务的保护倒换动作,保护倒换后仍不能满足业务的时延要求,则触发该业务进行重新寻找路由,从而做到自动保障该业务始终满足对应客户对时延的SLA要求。
如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时延地图的生成包括步骤:
S21:配置时延测量参数,包括:指定时延圈的时延测量起始节点、最大时延值和分级时延圈的最大级数;
S22:根据时延测量参数计算时延路径,包括:将指定的时延圈的时延测量起始节点、最大时延值和分级时延圈级数作为时延路径计算参数传给路由寻路服务模块,由寻路模块根据这几个参数作为寻路约束条件进行基于链路时延值的路由计算;
S23:将计算结果发布形成时延地图,包括:寻路服务模块完成路由计算后,将计算结果发布给时延地图生成模块,时延地图生成模块根据返回的各个级别的时延圈的路由计算结果进行各级时延圈的生成,然后调用时延地图显示模块在系统的分层拓扑视图上进行时延圈的渲染显示,不同级别的时延圈使用预先设置的不同颜色进行显示,且分别显示在不同层次的视图上;
S24:根据网络拓扑中链路的时延值变化更新时延地图,具体包括:若某一链路的时延值出现变化,该链路两端的网元设备中的时延测量模块侦测到对应链路的时延变化值,上报给管控系统的时延管理服务模块,时延管理服务模块先将该链路时延变化值与时延预警阈值和时延告警阈值进行比较,如时延变化值未超出预警阈值范围,则将该链路时延变化值同时发布给时延地图生成模块和时延地图显示模块进行下一步骤的处理;如时延变化值超出预警阈值范围但在告警阈值范围内,则查询时延发生变化的链路所在的路径及所在时延圈,并计算整条路径的时延值之和是否超出该时延圈所对应的最大时延值,如超出最大时延值,则调用路由计算模块进行重新寻路,使新的路径的时延值保持在该时延圈的最大时延值范围之内,如无法寻到新的路径满足该时延圈的时延范围要求,则将该路径划归到更大一级的时延圈中,最后将前面的计算结果发布给时延地图生成模块和时延地图显示模块;
如链路时延变化值超出时延变化告警阈值范围,除了要执行上述的时延圈重路由的流程动作外,还需发送消息给告警管理模块,告警管理模块根据时延变化信息生成对应链路上的时延变化越限告警并发布出去,管控系统的业务管理服务模块订阅该告警,在接收到该告警后,根据该告警携带的告警源定位信息找到对应的链路,然后再通过该链路查找链路上承载的隧道和业务信息,分别计算各隧道的工作和保护路径中包含的各链路的时延值之和,并判断该值与该隧道所能接受的最大时延值的大小关系,如该值大于所能接受的最大时延值,且该路径为隧道的当前工作路径,则触发隧道的保护倒换动作,如隧道的工作和保护路径都不能满足隧道的时延要求,则触发隧道的重路由机制进行对应路径的路由调整,使之能够满足该隧道的时延要求。如隧道重路由失败,则需要系统运维人员执行运维动作进行告警消除,以保障系统满足客户对时延特性的SLA要求,也可以联动管控系统的光缆监控GIS地图,在地图中明确标注时延发生变化的光缆,显示故障光缆所在区域及坐标信息,方便运维人员能够快速检测、检测和消除故障;
时延地图生成模块接收到链路时延变化值,同时路由计算模块也接收并同步根据新的链路时延变化值进行各节点间路径的时延计算,然后将各路径的时延计算结果发布给时延地图生成模块,时延地图生成模块根据该计算结果和前述步骤的时延圈配置参数再生成或者更新时延地图数据,同步生成时延圈显示刷新消息,然后传送给时延地图显示模块进行渲染显示;
时延地图显示模块接收到链路时延变化值,首先查询该链路所在的分级时延圈,然后刷新该时延圈中对应链路上的时延值显示;如时延地图显示模块接收到时延圈显示刷新消息,则根据新的时延圈拓扑数据增量更新老的时延圈拓扑数据,然后刷新时延地图的显示。
如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生成时延地图时,首先,可设置时延测量起始节点为网络内的U5-1节点;假设需要将全网路径的时延等级分为3级,即时延圈级数为3级;设第1级时延圈的最大时延为6微秒,第2级时延圈的最大时延为12微秒,第3级时延圈的最大时延为18微秒;设置1级时延圈的显示颜色为绿色,2级时延圈的显示颜色为橙色,3级时延圈的显示颜色为紫色;根据图4所示的拓扑图上的各链路时延测量数据可得到:
第1级时延圈的各条路径为:
a)1微秒路径:U5-1->U5-2;
b)2微秒路径:U5-1->U5-2->U3-5、U5-1->E20-3;
c)3微秒路径:U5-1->E20-3->U3-1;
d)4微秒路径:U5-1->E20-3->E20-4;
e)5微秒路径:U5-1->U5-2->U3-5->E20-4、U5-1->E20-3->U3-1->U3-2、U5-1->E20-3->E20-4->U3-2;
f)6微秒路径:U5-1->U5-2->U3-5->E20-4->U3-2、U5-1->E20-3->U3-1->U3-2->E20-4;
第2级时延圈的各条路径:
a)7微秒路径:U5-1->U5-2->U3-5->E20-4->E20-3、U5-1->E20-4->E20-3->U3-5、U5-1->E20-3->E20-4->U3-2->U3-1、U5-1->E20-3->E20-1->E20-2、U5-1->E20-3->E20-4->E20-2;
b)8微秒路径:U5-1->E20-4->E20-3->U3-5->U5-2、U5-1->U5-2->U3-5->E20-4->U3-2->U3-1;
c)9微秒路径:U5-1->E20-3->E20-1->E30-1、U5-1->E20-3->E20-4->E20-2->E20-1、U5-1->E20-3->U3-1->U3-2->E20-4->E20-2、U5-1->E20-3->E20-1->E20-5;
d)10微秒路径:U5-1->U5-2->U3-5->E20-4->E20-2->E20-1、U5-1->E20-3->E20-1->E20-2->E10-1;
e)11微秒路径:U5-1->U5-2->U3-5->E20-4->E20-2->E10-1、U5-1->E20-3->E20-1->E20-5->E10-1、U5-1->E20-3->E20-1->E20-5->U3-3、U5-1->E20-3->U3-1->U3-2->E20-4->E20-2->E10-1;
f)12微秒路径:U5-1->E20-3->E20-1->E30-1->E30-2、U5-1->E20-3->U3-1->U3-2->E20-4->E20-2->E10-1、U5-1->E20-3->E20-1->E20-2->E10-1->U3-4、U5-1->E20-3->E20-1->E20-2->E10-1->E20-5;
第3级时延圈的各条路径:
a)13微秒路径:U5-1->E20-3->E20-4->E20-2->E20-1->E30-1、U5-1->E20-3->E20-1->E20-5->U3-3->U3-4、U5-1->E20-3->E20-1->E20-5->E10-1->U3-4、U5-1->E20-3->U3-1->U3-2->E20-4->E20-2->E10-1->U3-4、U5-1->E20-3->U3-1->U3-2->E20-4->E20-2->E10-1->E20-5、U5-1->U5-2->U3-5->E20-4->E20-2->E10-1->U3-4、U5-1->U5-2->U3-5->E20-4->E20-2->E10-1->E20-5;
b)14微秒路径:U5-1->E20-3->U3-1->U3-2->E20-4->E20-2->E30-2、U5-1->U5-2->U3-5->E20-4->E20-2->E20-1->E30-1、U5-1->E20-3->E20-1->E20-2->E10-1->U3-4->U3-3、U5-1->E20-3->E20-1->E20-2->E10-1->E20-5->U3-3;
c)15微秒路径:U5-1->E20-3->E20-1->E30-1->E30-2->E10-3;
d)16微秒路径:U5-1->E20-3->E20-1->E20-2->E10-1->U3-4->U3-3->E20-5、U5-1->E20-3->E20-1->E20-2->E10-1->U3-4->U3-3->E20-5、U5-1->E20-3->E20-1->E20-2->E10-1->E20-5->U3-3->U3-4;
e)17微秒路径:U5-1->E20-3->E20-1->E30-1->E30-2->E10-3->E10-2、U5-1->E20-3->U3-1->U3-2->E20-4->E20-2->E30-2->E10-3、U5-1->E20-3->E20-1->E30-1->E10-2->E10-3;
f)18微秒路径:U5-1->E20-3->E20-1->E30-1->E10-2->U5-3、U5-1->E20-3->E20-1->E30-1->E30-2->E10-3->U5-4、U5-1->E20-3->E20-1->E20-5->U3-3->U3-4->E10-1->E10-2、U5-1->E20-3->E20-1->E30-1->E30-2->E10-3->U5-4;
上述这些时延路径既可以在各时延圈中单独显示,也可以一起展示组成全景时延地图,满足用户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如图5所示,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时延数据获取模块,其用于周期性获取全网各网元间链路的时延数据;
时延地图生成模块,其用于将所述时延数据结合全网拓扑结构计算全网拓扑中各链路的时延值并生成由时延路径构成的时延地图;
时延地图更新模块,其用于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判断所述时延地图中的时延路径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若不满足需求则调整对应的时延路径直至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并根据调整后的结果刷新所述时延地图。
一些实施例中,时延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采用单向或双向两种时延测量方式中的任一种进行链路时延测量(获取链路的时延数据)。
具体地,单向时延测量采用链路两端节点中一个节点作为时延测量起始节点A,另一个节点作为时延测量结束节点Z,两个节点需要使能时间同步协议进行时间同步,然后起始节点A记录时延测量报文的发送时间t0,结束节点Z记录接收到时延测量报文的时间t1,节点A到节点Z之间的链路时延值通过t1-t0计算得到。双向时延测量通过从节点A发送时延测量报文,同时记录报文发送起始时间t0,节点Z接收时延测量报文后再将报文回送给节点A,节点A在收到报文的同时记录接收报文的时间t1,通过计算(t1-t0)/2可得到节点A到节点Z之间的链路时延值。两种时延测量方法使用的时延测量报文都可以配置指定时延测量报文发送间隔,进行周期性的时延测量操作。
一些实施例中,时延地图生成模块,还用于:
将全网拓扑结构内一个网元设置为时延起始节点并计算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的所有路径的时延;
设置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最大时延值;
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将满足同一个最大时延值的所有路径分在同一时延级别;
对不同时延级别的路径进行区别标识后根据全网拓扑中的时延路径生成时延地图。
一些实施例中,时延地图更新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实时的时延数据获取各链路的时延变化值;
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一时延阈值,则判断该链路所在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路径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若是,则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进行重新寻路以使重新寻路后新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时延地图更新模块,还用于:
若进行所述重新寻路后未找到满足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的新路径,则:
将原路径划归到更大时延值范围的时延级别中,并根据调整后的路径时延分级情况更新所述时延地图。
一些实施例中,时延地图更新模块,还用于:
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二时延阈值,且所述第二预设时延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延阈值,则:
查找该链路上承载的隧道和业务信息,并分别计算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中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
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触发该隧道的保护倒换动作。
一些实施例中,时延地图更新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与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分别都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
触发隧道的重路由机制进行对应路径的路由调整直至是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或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满足对应业务时延需求。
一些实施例中,时延地图更新模块,还用于:若触发所述路由调整失败,则发出运维告警并通过执行运维动作使所述隧道满足业务时延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各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功能对应的方法以及实现相应方法所带来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
周期性获取全网各网元间链路的时延数据;
将所述时延数据结合全网拓扑结构计算全网拓扑中各链路的时延值并生成由时延路径构成的时延地图;
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判断所述时延地图中的时延路径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若不满足需求则调整对应的时延路径直至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并根据调整后的结果刷新所述时延地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时延数据结合全网拓扑结构计算全网拓扑中各链路的时延值并生成由时延路径构成的时延地图,包括步骤:
将全网拓扑结构内一个网元设置为时延起始节点并计算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的所有路径的时延;
设置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最大时延值;
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将满足同一个最大时延值的所有路径分在同一时延级别;
对不同时延级别的路径进行区别标识后根据全网拓扑中的时延路径生成时延地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实时的时延数据判断所述时延地图中的时延路径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若不满足需求则调整对应的时延路径直至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实时的时延数据获取各链路的时延变化值;
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一时延阈值,则判断该链路所在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路径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若是,则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进行重新寻路以使重新寻路后新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进行所述重新寻路后未找到满足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的新路径,则:
将原路径划归到更大时延值范围的时延级别中,并根据调整后的路径时延分级情况更新所述时延地图。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实时的时延数据判断所述时延地图中的时延路径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若不满足需求则调整对应的时延路径直至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包括步骤:
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二时延阈值,且所述第二预设时延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延阈值,则:
查找该链路上承载的隧道和业务信息,并分别计算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中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
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触发该隧道的保护倒换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与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分别都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
触发隧道的重路由机制进行对应路径的路由调整直至是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或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满足对应业务时延需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触发所述路由调整失败,则发出运维告警并通过执行运维动作使所述隧道满足业务时延需求。
8.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时延数据获取模块,其用于周期性获取全网各网元间链路的时延数据;
时延地图生成模块,其用于将所述时延数据结合全网拓扑结构计算全网拓扑中各链路的时延值并生成由时延路径构成的时延地图;
时延地图更新模块,其用于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判断所述时延地图中的时延路径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若不满足需求则调整对应的时延路径直至满足对应的预设时延需求,并根据调整后的结果刷新所述时延地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装置,所述时延地图生成模块,还用于:
将全网拓扑结构内一个网元设置为时延起始节点并计算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的所有路径的时延;
设置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最大时延值;
从所述时延起始节点出发将满足同一个最大时延值的所有路径分在同一时延级别;
对不同时延级别的路径进行区别标识后根据全网拓扑中的时延路径生成时延地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装置,所述时延地图更新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实时的时延数据获取各链路的时延变化值;
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一时延阈值,则判断该链路所在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路径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若是,则根据实时的时延数据进行重新寻路以使重新寻路后新路径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
若进行所述重新寻路后未找到满足链路时延值之和在对应时延级别的最大时延值范围内的新路径,则:
将原路径划归到更大时延值范围的时延级别中,并根据调整后的路径时延分级情况更新所述时延地图;
若链路的时延变化值超出第二时延阈值,且所述第二预设时延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延阈值,则:
查找该链路上承载的隧道和业务信息,并分别计算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中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
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触发该隧道的保护倒换动作;
若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与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分别都超出了对应业务时延需求,则:
触发隧道的重路由机制进行对应路径的路由调整直至是所述隧道的工作路径和/或保护路径对应的链路时延值之和满足对应业务时延需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03781.XA CN115297498A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03781.XA CN115297498A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97498A true CN115297498A (zh) | 2022-11-04 |
Family
ID=8382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03781.XA Pending CN115297498A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9749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52688A1 (zh) * | 2023-01-20 | 2024-07-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时延圈图形的生成方法和控制器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47980A (zh) * | 2010-09-30 | 2012-05-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控制方法、系统及路由计算装置 |
CN104202081A (zh) * | 2014-08-28 | 2014-12-10 | 北京邮电大学 | 光网络低时延故障恢复方法及系统 |
US20150304066A1 (en) * | 2012-08-22 | 2015-10-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istributing path delay data in a connec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5141397A (zh) * | 2015-08-03 | 2015-12-09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选择确认sack报文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装置 |
CN106817304A (zh) * | 2017-01-24 | 2017-06-09 | 大连大学 | 基于多业务的卫星全光网络波长路由方法 |
CN107888490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路由时延计算与调度装置及系统 |
CN110139173A (zh) * | 2019-05-07 | 2019-08-16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降低光传送网端到端时延的网络分域方法 |
US20200099625A1 (en) * | 2018-09-24 | 2020-03-26 | Netsia, Inc. | Path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ay-optimized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
CN111510346A (zh) * | 2020-04-08 | 2020-08-07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1641557A (zh) * | 2020-06-02 | 2020-09-0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时延容忍网络最小代价备份路径方法 |
CN113708999A (zh) * | 2021-08-30 | 2021-11-26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网时延监测系统及方法 |
-
2022
- 2022-07-28 CN CN202210903781.XA patent/CN11529749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47980A (zh) * | 2010-09-30 | 2012-05-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控制方法、系统及路由计算装置 |
US20150304066A1 (en) * | 2012-08-22 | 2015-10-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istributing path delay data in a connec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4202081A (zh) * | 2014-08-28 | 2014-12-10 | 北京邮电大学 | 光网络低时延故障恢复方法及系统 |
CN105141397A (zh) * | 2015-08-03 | 2015-12-09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选择确认sack报文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装置 |
CN107888490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路由时延计算与调度装置及系统 |
CN106817304A (zh) * | 2017-01-24 | 2017-06-09 | 大连大学 | 基于多业务的卫星全光网络波长路由方法 |
US20200099625A1 (en) * | 2018-09-24 | 2020-03-26 | Netsia, Inc. | Path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ay-optimized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
CN110139173A (zh) * | 2019-05-07 | 2019-08-16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降低光传送网端到端时延的网络分域方法 |
CN111510346A (zh) * | 2020-04-08 | 2020-08-07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端到端的网络转发时延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1641557A (zh) * | 2020-06-02 | 2020-09-0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时延容忍网络最小代价备份路径方法 |
CN113708999A (zh) * | 2021-08-30 | 2021-11-26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网时延监测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52688A1 (zh) * | 2023-01-20 | 2024-07-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时延圈图形的生成方法和控制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09854B (zh) | 一种告警处理方法及装置、告警关联信息设置方法 | |
KR102520012B1 (ko) | 사용자 평면 기능(upf), 대응하는 upf, 세션 관리 기능 및 네트워크 데이터 분석 기능에 의해 트래픽을 관리하는 방법 | |
CN101288275B (zh) | 基于网络状况的性能特性提供端到端高质量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 |
US8493869B2 (en) | Distributed constraints-based inter-domain 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 |
CN112564964A (zh) |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故障链路检测与恢复方法 | |
JP2020532216A (ja) | 遅延ベースの伝送経路制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システム | |
US10277470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dentify network topologies | |
CN112866042B (zh) | 网络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US9331951B2 (en) | Path discovery in data transport networks based on statistical inference | |
CN106059830B (zh) | 一种ptn环网流量性能的自动分析方法 | |
JP2014534661A (ja) | 根本原因分析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 |
CN111147286B (zh) | Ipran网络环路监控方法及装置 | |
CN100419444C (zh) | 用于在基于度量路由的网络中执行流量工程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4869014B (zh) | 一种以太网故障定位与检测方法 | |
CN110830290B (zh) | 网络拓扑生成方法及服务器 | |
CN111130928A (zh) | 广域网中基于带内探测的网络测量方法 | |
WO2011144041A2 (zh) | 服务质量检测的方法、监控中心、监测探针和系统 | |
CN106656568A (zh) | 一种告警同步拓扑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5297498A (zh) | 一种传输网时延地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 |
CN116112423B (zh) | 一种路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5791113B (zh) | 一种基于sdn的多链路时延均衡方法和系统 | |
CN109391543A (zh) | 用于多业务故障恢复的方法和系统、业务恢复辅助系统 | |
CN107454647A (zh) | 周期性路由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3108347A (zh) | 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关联告警方法及装置 | |
CN105282025A (zh) | 一种确定端到端路由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