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7583A - 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77583A CN115277583A CN202110480030.7A CN202110480030A CN115277583A CN 115277583 A CN115277583 A CN 115277583A CN 202110480030 A CN202110480030 A CN 202110480030A CN 115277583 A CN115277583 A CN 1152775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flow
- data packet
- network element
- rule
- p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9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119040 Nsmf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83—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27—Filtering policies
- H04L63/0263—Rul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及装置,用以避免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后,需要终端设备发起会话修改流程,以使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等为业务再次配置适用于新连接的控制策略,过程繁琐且时效性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中包括所述数据包所属的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当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用户可以通过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客户端(例如腾讯视频客户端、优酷视频客户端、视频会议客户端等)或者浏览器观看直播、电视剧以及进行视频会议等。从网络层来看,媒体流量在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中的占比预计将会超过90%,是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承载流量,用户媒体体验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用户对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体验;从业务层来看,媒体不断向超高清视频、360度全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发展,快速切换、快速码率自适应切换等时尚型控制需求对时延和带宽有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单纯依赖业务层自身的闭环控制难以满足用户的媒体体验要求。
因此,联合网络与业务,通过网络辅助提升业务的服务质量,优化用户的体验,变得尤为重要。目前,5G网络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包过滤参数如五元组(目的/源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目的/源端口号,传输层协议类型),明确每个数据包所属的具体业务流,从而进一步地针对不同的业务提供差异化的策略控制。
但是,由于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分载等多种原因,会导致终端设备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端到端连接的更换或重建,如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连接的更换或重建。而终端设备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端到端连接的更换或重建,会造成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发生变化,已配置的检测与控制策略中用于识别业务流的数据包过滤参数需要进行调整与更新,这就需要终端设备频繁的发起会话修改流程,以使核心网侧的会话管理功能等网元为业务再次配置适用于新端到端连接的检测与控制策略,如向用户面功能网元下发适用于新端到端连接的数据包检测规则,过程繁琐且时效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如TCP连接等)发生变化时,配置适用于新端到端连接的控制策略,过程繁琐且时效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中包括所述数据包所属的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当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执行策略相同。可选的,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包括: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后,终端设备或应用服务器在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数据包中会携带数据包所属业务流的业务流标识,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接收到携带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时,会检测自身在接收到该数据包之前保存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该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是否相同,不同时则将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更新为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构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即可实现对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后业务流的数据包进行检测,并提供执行策略,无需终端设备再发起会话修改流程,以及核心网侧的会话管理功能等网元为业务再次配置适用于新端到端连接的控制策略,可简化实现流程,提高时效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数据包为来自应用服务器的下行数据包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所述执行策略,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或者,当所述数据包为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包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所述执行策略,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包。
上述设计中,有利于业务流的数据包均得到对应的及时策略处理(如得到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转发执行规则等的处理),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包中添加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
上述设计中,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添加第一指示信息,确保终端设备能够感知到用户面功能网元已经完成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有利于辅助终端设备实现将适用于更换或重建之前端到端连接的第一QoS规则,更新为适用于更换或重建后端到端连接的第二QoS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在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数据包中添加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完成对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检测规则的更新。
上述设计中,通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使应用服务器获知到用户面功能网元已完成数据包检测规则的更新,应用服务器可以告知终端设备用户面功能网元已完成数据包检测规则的更新,从而使终端设备取消在上行数据包中添加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上述设计中,可以由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用户面功能网元下发第一业务流的业务流标识,有利于当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后,用户面功能网元准确识别通过更换或重建后的端到端连接传输的业务流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承载在所述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下行数据包所属的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当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其中所述第一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与所述第一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QoS规则更新为所述第二QoS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规则更新完成指示信息,所述规则更新完成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完成对所述第一业务流的QoS规则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分配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QoS规则配置信息,所述QoS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QoS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业务流对应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更换或重建后的端到端连接对应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其中所述第一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更换或重建前的端到端连接对应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所述第一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与所述第一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于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上行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QoS策略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分配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QoS规则配置信息,所述QoS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QoS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承载在所述上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应用服务器确定第一业务流对应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所述应用服务器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来自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和第一业务流标识,其中所述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中包括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为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流生成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和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一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以及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的QoS规则配置信息,所述QoS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QoS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为所述第一业务流生成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应用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以及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均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应用功能网元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以及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均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数据包检测规则,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并为所述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其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所标识的第一业务流对应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间的一个或多个端到端连接;当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执行策略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包;或者当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执行策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服务质量QoS规则,所述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并为所述数据包提供QoS策略,其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所标识的第一业务流对应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间的一个或多个端到端连接;对于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QoS规则检测所述数据包,并基于所述QoS策略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位于所述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间的一个或多个端到端连接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第一业务流的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和第一业务流标识,生成数据包检测规则和服务质量QoS规则,其中所述第一业务流对应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间的一个或多个端到端连接,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并为所述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并为所述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QoS规则,以及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位于所述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间的一个或多个端到端连接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八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模块),比如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接口电路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八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八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的程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为用户面功能网元。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九方面或者第九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模块),比如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接口电路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或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九方面或者第九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九方面或者第九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的程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模块),比如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接口电路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的程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为应用服务器。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者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十方面或者第十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模块),比如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接口电路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者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十方面或者第十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者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十方面或者第十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的程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七方面或者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模块),比如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接口电路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或用于实现上述第七方面或者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用于实现上述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或用于实现上述第七方面或者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功能的程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为应用功能网元。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终端设备,上述第四方面中的应用服务器,上述第五方面中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上述第六方面和第七方面中的应用功能网元。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流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第八方面中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上述第九方面的终端设备,上述第十方面中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者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或者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八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九方面或者第九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十方面或者第十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接口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者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七方面或者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八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九方面或者第九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十方面或者第十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二十方面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第一方面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检测规则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识别方法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标识配置过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标识配置过程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初始规则配置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过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识别方法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识别方法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识别实现架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识别装置示意图之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识别装置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或/和”,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其中a、b、c中的每一个本身可以是元素,也可以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元素的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另一实施例中”等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传输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区别是,其所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例如传输可以包括发送和/或接收,可以为名词,也可以是动词。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网元”也可以称为“设备”,对此不作限定。网元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从功能上划分的软件或者以上二者结合后的结构。网元可以包括核心网网元,接入网设备(或者称为接入网网元)等。核心网网元,比如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等。
现有数据包过滤器(packet filter)应用的数据包过滤参数主要以五元组为代表,包括源/目标IP地址,源/目标端口号,传输层协议类型,依据数据包上所携带的五元组,能够识别每个传输的数据包所对应的业务类型。例如:依据五元组中的传输层协议、应用服务器侧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可以区分爱奇艺、优酷视频以及腾讯视频的业务。
在移动网络中为了区分不同的业务流,如区分爱奇艺的业务流、优酷的业务流等,或进一步区爱奇艺的业务流、优酷的业务流等中的视频业务流、音频业务流和字幕业务流等,引入了业务(或服务)数据过滤器(service data filter,SDF),用以过滤筛选对应业务流的数据包。其中,在终端设备侧往往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规则,QoS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SDF,旨在根据SDF将业务流的数据映射到相应的QoS流中;类似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侧往往是数据包检测规则(packet detection rule,PDR),如图1所示,PDR中可以包括数据包检测信息(packet detection information,PDI),包含的数据包过滤参数与SDF通常一致(如五元组等),以及检测以及识别出来的业务流的数据包所需要执行的动作(或策略),如转发执行规则(forwarding action rule,FAR)、使用报告规则(usingreporting rule,URR)、QoS执行规则(QoS enforcement rule,QER)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终端设备与应用服务器之间已经为业务流建立端到端连接(如TCP连接)后,终端设备会发起会话修改流程,发送最新的业务流描述信息(如数据包过滤参数)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触发会话修改流程。或者由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触发会话修改流程,将包含业务流的业务数据过滤器在内的策略与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规则(rule)发送至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其中业务数据过滤器中包括用于过滤筛选业务流的数据包的数据包过滤参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基于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生成PDR和QoS规则,下发给用户面功能网元和终端设备,用以实现对业务流的策略控制。
但是由于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分载等原因,会导致终端设备的与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频繁发生更换或重建,造成对应业务流的数据包过滤参数频繁发生变化,导致原有PDR和QoS规则因为数据包过滤参数发生变化已经不能再过滤筛选业务流的数据包。这就需要频繁发起会话修改流程,以使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和终端设备重新配置PDR和QoS规则,过程繁杂且时效性差。并且在更换或重建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后,如果立即有数据包传输,用户面功能网元还可能存在因未获得适用于更换或重建后的端到端连接的PDR,无法对数据包提供策略控制,导致用户业务体验进一步恶化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通过为业务流分配业务流标识,当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如TCP连接,在本申请后续的实施例中以端到端连接为TCP连接作为示例进行描述)发生更换或重建后,通过在更换或者重建后的端到端连接发送的数据包中包括(也即携带)业务流标识,使得终端设备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根据数据包中包括的数据包过滤参数,进行数据包检测与策略控制,或者将业务流的QoS规则和/或数据包检测规则(PDR)中用于检测业务流的数据包的数据包过滤参数,更新为更换或重建后的端到端连接所对应的数据包过滤参数,避免频繁发起会话修改流程。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业务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流是指业务的数据流,如爱奇艺客户端与爱奇艺应用服务器之间传输的爱奇艺业务的数据流等。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中,业务的业务流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类型进行细分,如可以将对应直播客户端的业务流细分为视频业务流、音频业务流和字幕业务流,通过不同的端口或内容分发网络分载。其中视频流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视频帧或视频分块文件;音频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帧或者音频分块文件;字幕流可以包括一段或多段文本。
2)、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智慧屏、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需要说明的是,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业务流识别方法在网络侧涉及到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网元、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其中,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应用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核心网网元。接入网设备可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用于控制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的建立、修改和删除;用户面功能网元可用于负责连接外部网络(例如数据网络(datanetwork,DN));应用功能网元可用于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核心网交互来提供服务,来影响业务流路由、接入网能力开放、策略控制等;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用于负责策略控制,例如生成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参数集等。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业务流识别方法还涉及到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之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终端、媒体客户端、媒体会话处理程序(media session handler,MSH)客户端等,对此不作限定,应用服务器又可以称之为媒体流服务器等,对比不作限定。以下以终端设备(如UE)、应用服务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
示例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该网络架构为5G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SMF网元、UPF网元、PCF网元、DN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架构还包括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网元、鉴权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和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etwork data analytics function,NWDAF)网元等。
RAN设备(又可称之为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主要功能是控制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位于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目前,一些RAN设备的举例为:5G中的(g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此外,RAN设备还可以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
AMF网元负责终端设备的接入管理和移动性管理,包含管理用户注册、可达性检测、SMF网元的选择、移动状态转换管理等。
SMF网元主要负责控制PDU会话的建立、修改和删除、UPF网元的选择等。
UPF网元主要负责数据包路由和转发、移动性锚点、上行分类器来支持路由业务流到数据网络、分支点来支持多归属PDU会话等。
PCF网元为策略决策点,主要负责提供基于业务数据流和应用检测、门控、QoS和基于流的计费控制等规则。
UDM网元主要负责存储用户签约数据。
AUSF网元主要用于提供鉴权服务。
AF网元主要用于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核心网交互来提供服务,来影响业务流路由、接入网能力开放、策略控制等。
NEF网元主要用于安全地开放由3GPP网络功能提供的服务和能力,如第三方、边缘计算、AF等。
DN为终端设备提供网络服务,例如运营商服务、互联网接入或者第三方服务等。
NWDAF网元主要用于提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网络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等。
另外,为了描述更为简洁,在后续描述时,可以将各个功能网元中的“网元”去掉,比如AMF网元简称为AMF,UPF网元简称为UPF,其它网元类似,不再一一例举。
图2中,NWDAF、NEF、NRF、PCF、UDM、AF、AUSF、AMF以及SMF之间,任意两个网元之间通信可以采用服务化通信方式,比如NEF与AUSF之间通信采用的接口Nnef和Nausf均为服务化的接口,同理,接口Nnwdaf、Nnrf、Npcf、Nudm、Naf、Namf以及Nsmf均为服务化的接口。另外,AMF与UE可通过N1接口通信,AMF与RAN网元可通过N2接口通信,RAN网元和UPF可通过N3接口通信,SMF与UPF可通过N4接口通信,UE与RAN网元之间进行空口通信,UPF与DN可通过N6接口通信,UPF之间通过N9接口通信。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服务化的接口还可以替换为点对点的接口。
其中,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与本申请有关的网元主要是:SMF网元、UPF网元和AF网元、终端设备(UE)。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网络架构,例如,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如6G网络架构)等。
由于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CDN分载等原因,会造成终端设备的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如TCP连接等)频繁发生更换或重建,在本申请中,在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更换或重建后,终端设备和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根据上行(终端设备至应用服务器)业务流或下行(应用服务器至终端设备)业务流实现对业务流的QoS规则和数据包检测规则(PDR)自动更新。下面结合具体场景,以第一业务流为例,对本申请的业务流识别方法进行介绍。
场景一:在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如TCP连接等)更换或重建后,终端设备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下行业务流实现对业务流的QoS规则和数据包检测规则自动更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识别方法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301:应用服务器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由于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的负载均衡、CDN分载等原因,会造成终端设备的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如TCP连接等)发生更换或重建。如果在更换或重建端到端连接后,最先有下行数据包发送,应用服务器会在下行数据包中的包头添加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作为一种示例,可以在下行数据包中的IP/TCP层的扩展位(或字段)添加第一业务流标识,甚至可以在下行数据包中的应用层的扩展位或额外的中间层添加第一业务流标识,只要保证用户面功能网元能够识别即可。
在一些实施中,为了节约处理资源和传输资源的开销,应用服务器可以仅在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后,开始的X个数据包中添加第一业务流标识,X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可以依据应用功能网元、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等配置或者由应用服务器自行配置。
对于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的配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由终端设备分配。作为一种示例:如图4所示,在终端设备上的客户端被启动时,会触发终端设备向5G网络请求建立一个会话(如请求建立一个新的PDU会话)或者使用现有的会话,如需建立会话,则会由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会话选择一个用户面功能网元。在会话建立后,终端设备即可通过用户面功能网元与应用服务器建立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如TCP连接)。
在建立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后,终端设备可以为该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其中终端设备为该第一业务流分配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是每个终端设备内唯一的,也可以是每个终端设备的每个会话内唯一的(其中终端设备的每个会话会被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配一个IP地址,也即可以是每个终端设备的每个IP地址内唯一),只需能够保证能够根据该第一业务流标识,或根据该第一业务流标识与该终端设备的IP地址,唯一确定该第一业务流即可,如唯一确定该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如数据包过滤参数中的五元组)。
终端设备在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后,可以通过包括第一业务流标识和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的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将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应用功能网元,应用功能网元还可以通过包括第一业务流标识和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的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将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应用服务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中,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由应用功能网元分配。作为一种示例,终端设备与应用服务器建立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后,应用功能网元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其中应用功能网元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的实现,可以参照终端设备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的实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应用功能网元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后,应用功能网元可以直接将分配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终端设备,如应用功能网元可以通过IP连接走用户面将第一业务流标识和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由用户面功能网元转发给接入网设备,再由接入网设备转发给终端设备。应用功能网元还可以将第一业务流标识和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发送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由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触发会话修改流程发送给终端设备。另外,应用功能网元还可以通过包括第一业务流标识和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的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将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应用服务器。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中,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还可以由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分配。作为一种示例: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与应用服务器建立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后,应用功能网元可以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应用功能请求(如AF request),在应用功能请求中包括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可以从应用服务器获取)和用于指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的分配指示信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该应用功能请求后,为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并可以通过应用功能响应(如AF response)将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回复给应用功能网元,其中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的实现,可以参照终端设备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的实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应用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一业务流标识后,可以直接将分配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终端设备,也可以不做处理由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触发会话修改流程发送给终端设备。另外,应用功能网元可以通过包括第一业务流标识和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的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将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应用服务器。
需要理解的是,如果由终端设备或应用功能网元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应用功能网元还需要将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例如:通过包括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的应用功能请求(如AF request)发送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者在由终端设备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时,由终端设备直接在会话修改过程(如PDU会话修改过程)中将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会话管理网元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例如:通过PDU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将第一业务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会话管理网元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
以终端设备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为例,如图6所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会与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会话管理策略关联建立/修改流程,例如: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策略关联修改请求(如SM policy association modificationrequest),将包括第一业务流的业务数据过滤器(业务过滤器中包括用于过滤筛选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的数据包过滤参数)在内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和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生成数据包检测规则和QoS规则,需要理解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中,第一业务流标识也可以包含在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内。
会话管理功能可以通过会话创建或修改流程,将包括数据包检测规则和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如通过N4会话创建/或修改请求(N4session establishment/modification request)将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还可以通过会话修改命令等将QoS规则和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终端设备。例如: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先将携带会话修改命令(如PDU session modificationcommand)的通信消息传输消息(如Namf_communication_N1N2 message transfer消息)发送给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由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再将会话修改命令发送至终端设备。需要理解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中,第一业务流标识也可以包含在QoS规则或数据包检测规则内。
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后,会将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检测规则与对应的第一业务流标识绑定;终端设备也会将QoS规则与对应的第一业务流标识绑定,其中数据包检测规则和QoS规则中用于检测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的数据包检测参数,可以动态调整,如可以根据包括该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中的数据包检测参数进行动态调整。
S302:当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规则为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包之前,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用于检测第一业务流中数据包的数据包检测规则,具体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业务流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执行策略相同。
具体的,当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包括第一业务流标识的下行数据包后,会对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是否相同进行检测,如果不同,则确定第一业务流对应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用户面功能网元将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更新为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用以实现对包括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上行或下行)的检测及识别,以及对包括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上行或下行)提供与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相同的执行策略,如提供转发执行规则(forwarding action rule,FAR)、使用报告规则(using reporting rule,URR)、QoS执行规则(QoS enforcement rule,QER)等中的一项或多项,具体地,可以在数据包检测规则中携带对应的执行策略的身份信息,如FAR/URR/QER的ID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如图7所示,在确定当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与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用户面功能网元还可以将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第一业务流标识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如N4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由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第一业务流标识所对应的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和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生成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或者由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更新原有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其中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被替换为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生成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通过包括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的N4会话修改响应(如N4 session modificationresponse),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即可将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以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后,将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与第一业务流标识进行绑定,确保第一业务流的数据能够正常得到对应的策略处理。
S303: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执行策略,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包。
用户面功能网元采用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对下行数据进行检测以及识别,在识别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与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中记录的数据包检测参数一致后,采用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执行策略,如转发执行规则等,将下行数据包发送给终端设备。
S304:当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QoS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
其中,所述第一QoS规则为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包之前,终端设备中用于检测第一业务流中数据包的QoS规则。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下行数据包后,会对第一QoS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是否相同进行检测,如果不同,则确定第一业务流对应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终端设备将第一QoS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更新为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确定第二QoS规则,用以实现对包括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的检测及识别,以及为包括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如提供将包括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上行数据包映射到相应QoS流中的策略。
具体的,所述第一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与所述第一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相同。
在一些实施中,终端设备对将第一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后,已经能够明确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已经完成对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检测规则的更新,终端设备还可以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规则更新完成指示信息(如通过终端设备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M8d接口发送),所述规则更新完成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完成对所述第一业务流的QoS规则更新,告知应用服务器可以不在下行数据包中再添加第一业务流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中,终端设备也可以不识别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如果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第一业务流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用户面功能网元在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时,还可以在所述下行数据包中添加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第一业务流的第一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的第一指示,指示终端设备更新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QoS规则。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在下行数据包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RPS tunneling protocol user plane,GTP-U)层添加第一指示信息,其中如果将第一指示信息添加在CTP-U层的扩展位时,接入网设备在将下行数据包转发给终端设备的时候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消息或者将第一指示信息添加在下行数据包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protocol,SDAP)层,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此外,如果终端设备不识别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一业务流标识,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报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生成第一业务流的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还可以根据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生成第一业务流的第二QoS规则,并通过会话管理消息(SM message)发送给终端设备,使终端设备将第一业务流的第一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一业务流对应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也可以主动根据更换或重建后的端到端连接对应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第一业务流的第一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
场景二:在用于传输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如TCP连接等)更换或重建后,终端设备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上行业务流实现对业务流的QoS规则和数据包检测规则自动更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识别方法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801: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业务流对应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
S802: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更换或重建后的端到端连接对应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
其中,所述第一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更换或重建前的端到端连接对应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所述第一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与所述第一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相同。
由于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的负载均衡、CDN分载等原因,会造成终端设备的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如TCP连接等)发生更换或重建。如果在更换或重建端到端连接后,最先有上行数据包发送,终端设备会检测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如数据包过滤参数中的五元组)发生变化,终端设备会将第一QoS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更新为更换或重建后的端到端连接对应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用于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如提供将包括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上行数据包映射到相应QoS流中的策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中,终端设备也可以发起会话修改流程(如PDU会话修改流程),由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基于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生成第二QoS规则发送给终端设备。
S803:对于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上行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终端设备采用第二QoS规则对第一业务流的上行数据包进行检测以及识别,并在识别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与第二QoS规则中记录的数据包检测参数一致后,将下行数据包映射到QoS策略指定的QoS流中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
其中,对于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以及终端设备、用户面功能网元、应用服务器等如何获知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的第一业务流标识的实现,可参照上述场景一,不再进行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终端设备可以在上行数据包的IP/TCP层中添加第一业务流标识,将第一业务流标识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在上行数据包PDCP/SDAP层中添加第一业务流标识,由接入网设备在向用户面功能转发所述上行数据包时,将第一业务流标识添加在上行数据包的GTP-U层,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
S804:当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规则为在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包之前,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用于检测第一业务流中数据包的数据包检测规则,具体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业务流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执行策略相同。
当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包括第一业务流标识的上行数据包后,会对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是否相同进行检测,如果不同,则确定第一业务流对应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用户面功能网元将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更新为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用以实现对包括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上行或下行)的检测及识别,以及对包括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上行或下行)提供与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相同的执行策略,如提供FAR、URR、QoS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如图7所示,在确定当所述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用户面功能网元还可以将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如N4 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由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第一业务流标识所对应的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和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生成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或者由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更新原有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其中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被替换为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生成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通过包括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的N4会话修改响应(如N4 session modificationresponse),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即可将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以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后,将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与第一业务流标识进行绑定,确保第一业务流的数据能够正常得到对应的策略处理。
S805: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所述执行策略,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
用户面功能网元采用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对上行数据进行检测以及识别,在识别上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与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中记录的数据包检测参数一致后,采用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执行策略,如转发执行规则等,将上行数据包发送给应用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中,用户面功能网元将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后,还可以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上行数据包中添加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完成对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检测规则的更新的第二指示信息,如在上行数据包中的IP/TCP层或者应用层等添加第二指示信息。应用服务器根据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指示信息能够明确用户面功能网元已经完成对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检测规则的更新,可以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应用层M8d接口告知终端设备用户面功能网元已经完成对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检测规则的更新,告知终端设备可以不在上行数据包中再添加第一业务流标识。
需要理解的是业务流可以基于五元组进行划分,也可以基于五元组+其他用于标识流的信息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中,终端设备和用户面功能网元还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来检测识别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并为数据包提供QoS策略和执行策略。如图9所示,在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会与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会话管理策略关联建立/修改流程,例如: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策略关联修改请求(如SM policyassociation modification request),将包括第一业务流的包含第一业务流标识在内的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生成数据包检测规则和QoS规则。其中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并为所述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并为所述数据包提供QoS策略。也即与现有数据包检测规则和QoS规则中基于数据包过滤参数检测以及识别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不同,在本实施中,基于第一业务的业务流标识检测及识别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
会话管理功能可以通过会话创建或修改流程,将包括数据包检测规则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如通过N4会话创建/或修改请求(N4 session establishment/modificationrequest)将数据包检测规则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还可以通过会话修改命令等将QoS规则发送给终端设备。例如: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先将携带会话修改命令(如PDU sessionmodification command)的通信消息传输消息(如Namf_communication_N1N2 messagetransfer消息)发送给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网元,由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再将会话修改命令发送至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传输的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上行或下行)中均携带第一业务流的标识,由于数据包检测规则基于第一业务流标识检测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并提供执行策略,QoS规则基于第一业务流标识检测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并提供QoS策略,即使由于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CDN分载等原因,会造成终端设备的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流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第一业务流在不同时刻对应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间的一个或多个端到端连接时,也无需更新再发起对数据包检测规则和QoS的更新。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承载在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等,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以及如何使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知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可以参照上述场景一中的实现,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10所示,上述主要终端设备以及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应用服务器、应用功能网元等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各网元(或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或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图11和图1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业务流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业务流识别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应用服务器、应用功能网元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业务流识别装置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应用服务器或应用功能网元,还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应用服务器或应用功能网元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11所示。业务流识别装置11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102和通信单元1103,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101。业务流识别装置11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应用服务器或应用功能网元的功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102用于实现相应的处理功能。通信单元1103用于支持业务流识别装置11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存储单元1101,用于存储业务流识别装置1100的程序代码和/或数据。可选地,通信单元110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或发送单元,分别用于执行接收和发送操作。
当业务流识别装置1100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功能时:
通信单元1103,用于接收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中包括所述数据包所属的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处理单元1102,用于当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执行策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当所述数据包为来自应用服务器的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所述执行策略,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数据包为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包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所述执行策略,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包中添加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在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数据包中添加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识别装置完成对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检测规则的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102根据所述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时,具体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3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是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确定的;以及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在接收数据包之前,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承载在所述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在一些实施中通信单元1103,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数据包检测规则,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并为所述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其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所标识的第一业务流对应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间的一个或多个端到端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时,根据所述执行策略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包;或者当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时,根据所述执行策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当业务流识别装置1100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通信单元1103,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下行数据包所属的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处理单元1102,用于当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其中所述第一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与所述第一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识别装置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QoS规则更新为所述第二QoS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规则更新完成指示信息,所述规则更新完成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完成对所述第一业务流的QoS规则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102,在所述通信单元1103接收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下行数据包之前,还用于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分配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103接收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下行数据包之前,还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QoS规则配置信息,所述QoS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QoS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中,处理单元1102,用于确定第一业务流对应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
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根据更换或重建后的端到端连接对应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其中所述第一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更换或重建前的端到端连接对应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所述第一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与所述第一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1103,用于对于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上行数据包,根据所述QoS策略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分配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QoS规则配置信息,所述QoS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QoS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承载在所述上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通信单元1103,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服务质量QoS规则,所述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并为所述数据包提供QoS策略,其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所标识的第一业务流对应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间的一个或多个端到端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对于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根据所述QoS规则检测所述数据包,并基于所述QoS策略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位于所述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间的一个或多个端到端连接上。
当业务流识别装置1100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的功能时:
处理单元1102,用于确定第一业务流对应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
通信单元1103,用于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接收来自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当业务流识别装置1100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功能时:
通信单元1103,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和第一业务流标识,其中所述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中包括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
处理单元1102,用于元根据所述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为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流生成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和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一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
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以及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的QoS规则配置信息,所述QoS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QoS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为所述第一业务流生成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
所述通信单元1103,还用于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
在一些实施中,处理单元1102,用于根据第一业务流的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和第一业务流标识,生成数据包检测规则和服务质量QoS规则,其中所述第一业务流对应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间的一个或多个端到端连接,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并为所述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并为所述数据包提供QoS策略;
通信单元1103,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QoS规则,以及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位于所述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间的一个或多个端到端连接上。
当业务流识别装置1100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应用功能网元的功能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通信单元1103,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以及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以及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均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中,处理单元1102,用于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
通信单元1103,用于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以及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均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102和通信单元1103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12所示,业务流识别装置1200包括处理器1210和接口电路1220。处理器1210和接口电路12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2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业务流识别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30,用于存储处理器12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2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2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业务流识别装置12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适用于终端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应用服务器或应用功能网元的业务流识别方法时,处理器12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102的功能,接口电路1220用于实现上述通信单元1103的功能。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适用于终端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应用服务器或应用功能网元的业务流识别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适用于终端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应用服务器或应用功能网元的业务流识别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适用于终端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应用服务器或应用功能网元的业务流识别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9)
1.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中包括所述数据包所属的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当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执行策略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数据包为来自应用服务器的下行数据包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所述执行策略,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数据包为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包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提供的所述执行策略,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包中添加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在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数据包中添加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完成对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数据包检测规则的更新。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包括: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是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确定的;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更新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承载在所述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8.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下行数据包所属的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当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中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与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不同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
其中所述第一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与所述第一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QoS规则更新为所述第二QoS规则。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规则更新完成指示信息,所述规则更新完成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完成对所述第一业务流的QoS规则更新。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分配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QoS规则配置信息,所述QoS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QoS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14.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业务流对应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更换或重建后的端到端连接对应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将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更新为第二QoS规则;
其中所述第一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更换或重建前的端到端连接对应的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所述第一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所述第二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与所述第一QoS规则提供的QoS策略相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上行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QoS策略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分配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QoS规则配置信息,所述QoS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QoS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承载在所述上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19.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服务器确定第一业务流对应的端到端连接发生更换或重建;
所述应用服务器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第一业务流标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来自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网络层或传输层或应用层。
22.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和第一业务流标识,其中所述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中包括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为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流生成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和第一服务质量QoS规则,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所述第一QoS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QoS策略;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所述数据包检测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检测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以及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的QoS规则配置信息,所述QoS规则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QoS规则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和所述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为所述第一业务流生成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用于检测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并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过滤参数的数据包提供执行策略;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检测规则。
24.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以及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均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
25.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功能网元为第一业务流分配第一业务流标识;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以及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业务流标识配置信息中均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和第一业务流标识。
26.一种媒体业务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
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接口调用并运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
29.一种业务流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终端设备、应用服务器、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应用功能网元;
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8-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应用服务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80030.7A CN115277583A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及装置 |
PCT/CN2022/084039 WO2022228006A1 (zh) | 2021-04-30 | 2022-03-30 | 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80030.7A CN115277583A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77583A true CN115277583A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4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80030.7A Pending CN115277583A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77583A (zh) |
WO (1) | WO202222800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723018B1 (en) * | 2011-06-14 | 2020-04-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licy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 device |
US9654299B2 (en) * | 2012-09-19 | 2017-05-16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Execution framework for policy management |
CN110138813B (zh) * | 2018-02-02 | 2021-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用户面功能实体 |
CN110798408B (zh) * | 2018-08-02 | 202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2312418A (zh) * | 2019-07-26 | 2021-0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面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04-30 CN CN202110480030.7A patent/CN115277583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3-30 WO PCT/CN2022/084039 patent/WO202222800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228006A1 (zh) | 2022-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71167B2 (en) |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a session corresponding to multiple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network elements | |
CN108810903B (zh) | 一种数据传输配置及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10731099B (zh) | 用于用户平面功能分配的技术 | |
EP3782401B1 (en) | Client device, network control node and upf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treams of data packets in multi-connectivity | |
CN111770531B (zh) | 获取数据包延迟参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KR102469973B1 (ko) |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EP2940955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 |
US10506644B2 (en) | Radio access network de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IP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 |
US20140341017A1 (en) | Differentiation of traffic flow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 |
CN115361656A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4342332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5280802B (zh) | 多播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JP7564330B2 (ja) | メディアストリーム切り替え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15915196A (zh) | 一种链路状态检测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CN112135329B (zh) | 参数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5277583A (zh) | 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038925A1 (en) | Qos flow configur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to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 |
CN115515081A (zh)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09561476B (zh) |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用户面功能模块 | |
CN111836402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3543222B (zh) | 媒体报文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40031298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6156668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6866986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6867000A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