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0560A - 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40560A CN115240560A CN202211021976.8A CN202211021976A CN115240560A CN 115240560 A CN115240560 A CN 115240560A CN 202211021976 A CN202211021976 A CN 202211021976A CN 115240560 A CN115240560 A CN 1152405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sub
- display screen
- layer
- bending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RUIBWPALBXDOA-UHFFFAOYSA-L magnesium fluoride Chemical compound [F-].[F-].[Mg+2] ORUIBWPALBXDOA-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635 magnesium fluo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95 magnesium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magnes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Mg]=O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magnesium;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Mg+2]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06 photo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30 polya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08 titanium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430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111 Fine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12266 Poly(ether sulfone) PES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49 argon plasma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1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715 photosynthesis, light harv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12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TVIVIEFSHFOWTE-UHFFFAOYSA-K tri(quinolin-8-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Al+3].C1=CN=C2C([O-])=CC=CC2=C1.C1=CN=C2C([O-])=CC=CC2=C1.C1=CN=C2C([O-])=CC=CC2=C1 TVIVIEFSHFOWTE-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基板,包括阵列电路层和阵列电路层一侧的发光层;光学功能层,位于发光层远离阵列电路层的一侧,光学功能层用于改变发光层中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出光角度;其中,柔性显示屏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弯折区与非弯折区相邻;光学功能层位于弯折区中的至少部分设置成透镜结构,以减小弯折区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出光角度与非弯折区的子像素的出光角度的差异;子像素的出光角度为子像素在柔性显示屏的出光面的出光角度。可以降低弯折区和非弯折区的感观差异,从而降低显示屏弯折区的折痕表现,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屏所使用的盖板、支撑膜等膜材均为高分子材料,在长期循环往复弯折下,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区不可避免的存在折痕,且随使用时间延长,折痕效果更为明显,影响了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以降低显示屏弯折区的折痕表现,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屏,包括:
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阵列电路层和所述阵列电路层一侧的发光层;
光学功能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阵列电路层的一侧,所述光学功能层用于改变所述发光层中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出光角度;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与所述非弯折区相邻;所述光学功能层位于所述弯折区中的至少部分设置成透镜结构,以减小所述弯折区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出光角度与所述非弯折区的子像素的出光角度的差异;
其中,所述子像素的出光角度为所述子像素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出光面的出光角度。
可选的,所述光学功能层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对应所述子像素设置的滤光单元;所述滤光单元用于对与其对应的子像素发出的光滤光;
位于所述弯折区的至少部分所述滤光单元设置成透镜结构。
可选的,所述弯折区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区包括内折弯折区和/或外折弯折区;
位于所述内折弯折区中的滤光单元设置成凹透镜结构;
位于所述外折弯折区中的滤光单元设置成凸透镜结构。
可选的,所述内折弯折区中,所述滤光单元远离所述阵列电路层一侧的表面向所述阵列电路层凹陷形成所述凹透镜结构;和/或,所述滤光单元靠近所述阵列电路层一侧的表面向远离所述阵列电路层凹陷形成所述凹透镜结构;
所述外折弯折区中,所述滤光单元远离所述阵列电路层一侧的表面向远离所述阵列电路层凸起形成所述凸透镜结构;和/或,所述滤光单元靠近所述阵列电路层一侧的表面向所述阵列电路层凸起形成所述凸透镜结构。
可选的,所述弯折区中,所述滤光单元远离所述显示基板一侧的表面和/或靠近所述显示基板一侧的表面,与平行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平面的夹角范围为0~30°。
可选的,所述发光层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的所述子像素,与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滤光单元的滤光颜色与所述子像素的发光颜色相同;
所述弯折区中,所述子像素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滤光单元的边缘厚度与中心厚度的差值越大。
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围绕每一子像素设置的像素定义层;
所述滤光层还包括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包括多个开口,所述滤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开口中;
其中,所述弯折区中遮光结构的开口大小与所述非弯折区中遮光结构的开口大小不同,以减小所述弯折区的柔性显示屏相对于所述非弯折区中柔性显示屏的亮度差异。
可选的,所述弯折区中,所述子像素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滤光单元所在的开口越大。
可选的,所述光学功能层还包括光取出层,位于所述弯折区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取出层设置成透镜结构,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光取出层厚度均匀;
或者,所述光学功能层还包括光取出层,所述光取出层包括对应所述子像素设置的光取出单元;所述光取出单元用于增大与其对应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的出光量;位于所述弯折区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取出单元设置成透镜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显示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其中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基板,包括阵列电路层和阵列电路层一侧的发光层;光学功能层,位于发光层远离阵列电路层的一侧,光学功能层用于改变发光层中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出光角度;其中,柔性显示屏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弯折区与非弯折区相邻;光学功能层位于弯折区中的至少部分设置成透镜结构,以减小弯折区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出光角度与非弯折区的子像素的出光角度的差异;子像素的出光角度为子像素在柔性显示屏的出光面的出光角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柔性显示屏中位于弯折区的光学功能层至少部分设置成透镜结构,调节位于弯折区的子像素在柔性显示屏的出光面的出光角度,实现减小弯折区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出光角度与非弯折区的子像素的出光角度的差异,降低弯折区和非弯折区的感观差异,从而降低了显示屏弯折区的折痕表现,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在U形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在水滴形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在多次弯折后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在内折褶皱状态下的光线传播路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在外折褶皱状态下的光线传播路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滤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在U形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柔性显示屏包括弯折部120和位于弯折部120两侧的非弯折部110。非弯折部110的非发光层由支撑板1支撑。市场上柔性显示屏多集中在U形弯折,但该类型弯折形式存在的问题包括:在弯折状态下,两侧支撑板1之间间隙2R较大,使得柔性显示屏盖板之间的间距较大,进而导致显示装置,例如手机,厚度较厚,人机握持不方便;另外U形弯折中心位置弯折角度较小,长时间弯折后,折痕现象比较明显。图2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在水滴形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尝试开发水滴形状弯折状态,使得弯折区半径增大,在降低柔性显示屏弯折后的厚度K同时,有效降低屏体在弯折过程中断裂的风险以及屏内各膜层的受力,从而降低折痕深度,提高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弯折性能。图3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在多次弯折后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然而柔性显示屏所使用的盖板、支撑膜等膜材均为高分子材料,在长期循环往复弯折下,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存在折痕,且随使用时间延长,折痕效果较为明显。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屏,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图5,柔性显示屏包括:
显示基板10,显示基板10包括阵列电路层11和阵列电路层11一侧的发光层12;
光学功能层20,位于发光层12远离阵列电路层11的一侧,光学功能层20用于改变发光层12中至少部分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
其中,柔性显示屏包括弯折区F和非弯折区E,弯折区F与非弯折区E相邻;光学功能层20位于弯折区F中的至少部分设置成透镜结构,以减小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与非弯折区E的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的差异;
其中,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为子像素121在柔性显示屏的出光面的出光角度。
具体的,阵列电路层11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的阵列电路。衬底可以是柔性的,可以由具有柔性的任意合适的绝缘材料形成。例如,柔性衬底可以由诸如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形成。显示基板10还包括阵列电路层11一侧的发光层12,发光层12中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像素121。阵列电路层11能够为发光层12提供驱动信号,并起到缓冲、保护或支撑等作用。光学功能层20位于发光层12的出光侧,光学功能层20用于改变发光层12中至少部分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光学功能层20可以为显示屏中的原有的膜层,光学功能层20也可以为显示屏中新增的膜层。为降低柔性显示屏的厚度以及成本,可以将显示屏中的原有的膜层作为光学功能层20。
弯折区F中的柔性显示屏可以弯折,以实现柔性显示屏的折叠。光学功能层20在弯折区F中至少部分设置成透镜结构,可以调节位于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子像素121在柔性显示屏的出光面的出光角度,实现减小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与非弯折区E的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的差异,降低弯折区F和非弯折区E的感观差异,从而降低了显示屏弯折区F的折痕表现,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其中,光学功能层20在弯折区F中可以设置成一个透镜结构(参考图4~图5),在降低显示屏弯折区F的折痕表现的同时,可以简化将光学功能层20设置为透镜结构的制备过程。光学功能层20在弯折区F中可以设置成多个透镜结构(未画出),可以对弯折区F中的柔性显示屏的发光角度进行分区的精准调节,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弯折区F和非弯折区E的感观差异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弯折区F中不同位置的发光差异,降低了显示屏弯折区F的折痕表现,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其中,图4示意的画出弯折区F中的光学功能层20设置成凹透镜结构,用于对弯折部的出光方向起到发散的作用。图5示意的画出弯折区F中的光学功能层20设置成凸透镜结构,用于对弯折部的出光方向起到会聚的作用。弯折区F中光学功能层20设置成的透镜结构,基于弯折区F中光线相对非弯折区E中光线的偏转方向确定。
示例性的,图6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在内折褶皱状态下的光线传播路径示意图,参考图6,柔性显示屏在长期循环往复内弯折下,在内折弯折区F1中会出现褶皱,进而导致出现折痕,此时弯折区F中的光线相对非弯折区E中的光线较会聚,可采用图4所示的光学功能层20对弯折区F中的光线的出光角度进行调节,以减小弯折区F中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与非弯折区E的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的差异。图7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在出现外折褶皱状态下的光线传播路径示意图,参考图7,柔性显示屏在长期循环往复外弯折下,在外折弯折区F2中会出现褶皱,进而导致出现折痕,此时弯折区F中的光线相对非弯折区E中的光线较发散,可采用图5所示的光学功能层20对弯折区F中的光线的出光角度进行调节,以减小弯折区F中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与非弯折区E的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的差异。
本发明提供了的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基板,包括阵列电路层和阵列电路层一侧的发光层;光学功能层,位于发光层远离阵列电路层的一侧,光学功能层用于改变发光层中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出光角度;其中,柔性显示屏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弯折区与非弯折区相邻;通过将柔性显示屏中位于弯折区的光学功能层至少部分设置成透镜结构,调节位于弯折区的子像素在柔性显示屏的出光面的出光角度,实现减小弯折区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出光角度与非弯折区的子像素的出光角度的差异,降低弯折区和非弯折区的感观差异,从而降低了显示屏弯折区F的折痕表现,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参考图8~图13,光学功能层20包括滤光层21,滤光层21包括对应子像素121设置的滤光单元211;滤光单元211用于对与其对应的子像素121发出的光滤光;
位于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滤光单元211设置成透镜结构。
具体的,光学功能层20可以为柔性显示屏中的滤光层21。滤光层21包括多个滤光单元211,滤光单元211与发光层12中的子像素121一一对应。滤光单元211在发光层12中的垂直投影覆盖与其对应的子像素121,滤光单元211用于对与其对应的子像素121发出的光进行滤光。滤光单元211是彩色光阻形成的,例如白光或蓝光通过蓝色滤光单元,射出的是蓝光,而绿光、红光被蓝色滤光单元吸收,无法通过。
将显示屏中原有滤光层21作为光学功能层20,可以降低柔性显示屏的厚度以及成本。另外,滤光层21中的滤光单元211在制备时,滤光单元211与发光层12中的子像素121一一对应,将位于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滤光单元211设置成透镜结构,可以对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子像素121的发光角度进行单个精准的调节,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弯折区F和非弯折区E的感观差异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弯折区F中不同位置的发光差异,降低了显示屏弯折区F的折痕表现,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弯折区F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区F包括内折弯折区F1和/或外折弯折区F2;位于内折弯折区F1中的滤光单元211设置成凹透镜结构;位于外折弯折区F2中的滤光单元211设置成凸透镜结构。
具体的,弯折区F的数量为一个时,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区F可以为内折弯折区F1,也可以为外折弯折区F2。弯折区F的数量为多个时,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区F可以均为内折弯折区F1、均为外折弯折区F2或者内折与外折的混折。不同的弯折区F的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优选的,弯折区F的数量为多个时,内折弯折区F1和外折弯折区F2依次交替设置,便于显示屏的折叠。
其中,与弯折区F相邻的非弯折区E包括第一非弯折区和第二非弯折区;弯折区F位于第一非弯折区和第二非弯折区之间;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还可包括支撑板(例如图1所示结构),支撑板设置于显示基板的非发光侧。第一非弯折区的显示基板与第二非弯折区显示基板均对应有一支撑板支撑。
内折弯折时,参考图2,柔性显示屏相对设置,内折弯折区两侧的支撑板1相背设置。柔性显示屏在长期循环往复内弯折下,在内折弯折区中会出现褶皱,进而导致出现折痕。参考图6,内折的屏体弯折后展平呈现褶皱状态,使得位于弯折区F中的子像素发出的光在出光面的出光角度,相对于非弯折区E中的子像素发出同方向的光在出光面的出光角度,向弯折区F的中心偏转。即位于内折弯折区F1中的子像素121发出的光出光后向弯折区F的中心聚集。参考图8~图9,通过将位于内折弯折区F1中的滤光单元211设置成凹透镜结构,对光起到发散的作用,减小弯折区中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与非弯折区E中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的差异。例如,柔性显示屏在展开时,非弯折区E中子像素121垂直出光,通过位于内折弯折区F1中呈凹透镜结构的滤光单元211,调节与其对应的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以使子像素121发出的光能沿靠近垂直于显示基板10的方向射出显示基板10的表面。
外折弯折时,参考图1,柔性显示屏相背设置,外折弯折区两侧的支撑板相对设置。柔性显示屏在长期循环往复内弯折下,在外折弯折区中会出现褶皱,进而导致出现折痕。参考图7,外折的屏体弯折后展平呈现与内折时褶皱方向相反的褶皱状态,使得位于外折弯折区F2中的子像素发出的光在出光面的出光角度,相对于非弯折区E中的子像素发出同方向的光在出光面的出光角度,向偏离弯折区F的中心偏转。即位于外折弯折区F2中的子像素发出的光出光后向背离弯折区F的中心发散。参考图11~图13,通过将位于外折弯折区F2中的滤光单元211设置成凸透镜结构,对光起到汇聚的作用,减小外折弯折区F2中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与非弯折区E中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的差异。例如,柔性显示屏在展开时,非弯折区E中子像素121垂直出射光,通过位于外折弯折区F2中呈凸透镜结构的滤光单元211,调节与其对应的子像素121的出光角度,以使子像素121发出的光能沿靠近垂直于显示基板10的方向射出显示基板10的表面。
可选的,参考图8~图10,内折弯折区F1中,滤光单元211远离阵列电路层11一侧的表面向阵列电路层11凹陷形成凹透镜结构;和/或,滤光单元211靠近阵列电路层11一侧的表面向远离阵列电路层11凹陷形成凹透镜结构。
可以理解为,参考图8,内折弯折区F1中,滤光单元211远离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减小;滤光单元211靠近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或者,
参考图9,内折弯折区F1中,滤光单元211远离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滤光单元211靠近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或者,
参考图10,内折弯折区F1中,滤光单元211远离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减小;滤光单元211靠近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
可选的,参考图11~图13,外折弯折区F2中,滤光单元211远离阵列电路层11一侧的表面向远离阵列电路层11凸起形成凸透镜结构;和/或,滤光单元211靠近阵列电路层11一侧的表面向阵列电路层11凸起形成凸透镜结构。
可以理解为,参考图11,外折弯折区F2中,滤光单元211远离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滤光单元211靠近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或者,
参考图12,外折弯折区F2中,滤光单元211远离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滤光单元211靠近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减小;或者,
参考图13,外折弯折区F2中,滤光单元211远离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滤光单元211靠近显示基板10的一侧自其边缘到中心的方向,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减小。
可选的,参考图14~图15,弯折区F中,滤光单元211远离显示基板10一侧的表面和/或靠近显示基板10一侧的表面,与平行于显示基板10的平面的夹角α范围为0~30°。
具体的,因柔性显示屏弯折区F在弯折时的曲率不同,呈透镜结构的滤光单元211的梯度(taper)角(夹角α),可以根据曲率变化。曲率可以理解为曲面偏离平面的程度,柔性显示屏弯折区F在弯折时,曲面偏离平面的程度越大,柔性显示屏弯折区F中子像素121的发光角度与非弯折区E中子像素121的发光角度的差异越大,可以增大滤光单元211的taper角,以增大滤光单元211对光线传播方向的偏转能力。例如弯折区F为内折弯折区F1,滤光单元211呈凹透镜结构,增大滤光单元211的taper角,可以提高滤光单元211对光的发散作用。弯折区F为外折弯折区F2,滤光单元211呈凸透镜结构,增大滤光单元211的taper角,可以提高滤光单元211对光的会聚作用。
可选的,参考图8~图13,发光层12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121,与子像素121对应的滤光单元211的滤光颜色与子像素121的发光颜色相同;
弯折区F中,子像素121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子像素121对应的滤光单元211的边缘厚度与中心厚度的差值越大。
具体的,发光层12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121,例如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则滤光单元211包括红色滤光单元、绿色滤光单元和蓝色滤光单元。红色子像素R与红色滤光单元对应设置,绿色子像素G与绿色滤光单元对应设置,蓝色子像素B与蓝色滤光单元对应设置。弯折区F中,由于柔性显示屏弯折后出现的褶皱,导致弯折区F中不同子像素121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亮度下降,从而使弯折区F中的柔性显示屏出现色偏情况。
若弯折区F中,红色子像素R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则可以设置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红色滤光单元的边缘厚度与中心厚度的差值越大,以增大红色滤光单元对红色子像素R发光角度调节的程度,从而增大红色光的亮度。若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则可以设置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绿色滤光单元的边缘厚度与中心厚度的差值越大,以增大绿色滤光单元对绿色子像素G发光角度调节的程度,从而增大绿色光的亮度。若蓝色子像素B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则可以设置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蓝色滤光单元的边缘厚度与中心厚度的差值越大,以增大蓝色滤光单元对蓝色子像素B发光角度调节的程度,从而增大蓝色光的亮度。使得弯折区F中滤光颜色不同的滤光单元211对光的出光角度调节能力不同,使得对不同颜色光进入人眼的光量实现调节,进而实现不同颜色光的亮度调节,以减小弯折区F中柔性显示屏相对于非弯折区E中柔性显示屏的色偏。
可选的,参考图8~图13,显示基板10还包括围绕每一子像素121设置的像素定义层;
滤光层21还包括遮光结构212,遮光结构212包括多个开口,滤光单元211设置于开口中;
其中,弯折区F中遮光结构212的开口大小与非弯折区E中遮光结构212的开口大小不同,以减小弯折区F的柔性显示屏相对于非弯折区E中柔性显示屏的亮度差异。
具体的,显示基板10还包括围绕每一子像素121设置的像素定义层122,即像素定义层122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子像素121位于像素定义层122的像素开口中,以避免不同的子像素121之间的短路,以及对每一子像素121边界的划分。滤光层21还包括遮光结构212,遮光结构212同样包括多个开口,滤光单元211设置于遮光结构212的开口中。遮光结构212在阵列电路层11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像素定义层122在阵列电路层11上的垂直投影中。其中,弯折区F中遮光结构212的开口大小与非弯折区E中遮光结构212的开口大小不同,以减小弯折区F的柔性显示屏相对于非弯折区E中柔性显示屏的亮度差异。例如若弯折区F的柔性显示屏相对于非弯折区E中柔性显示屏的亮度较亮,则可以设置弯折区F中遮光结构212的开口小于非弯折区E中遮光结构212的开口,从而减小弯折区F的柔性显示屏相对于非弯折区E中柔性显示屏的亮度差异。若弯折区F的柔性显示屏相对于非弯折区E中柔性显示屏的亮度较暗,则可以设置弯折区F中遮光结构212的开口大于非弯折区E中遮光结构212的开口,从而减小弯折区F的柔性显示屏相对于非弯折区E中柔性显示屏的亮度差异。图9中示意的画出弯折区F中遮光结构212的开口宽度L1,大于非弯折区E中遮光结构212的开口宽度L2。
可选的,弯折区F中,子像素121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子像素121对应的滤光单元211所在的开口越大。
具体的,弯折区F中,若红色子像素R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则红色子像素R对应的红色滤光单元所在的开口越大,从而增大红色光的亮度。若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则绿色子像素G对应的绿色滤光单元所在的开口越大,从而增大绿色光的亮度。若蓝色子像素B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则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蓝色滤光单元所在的开口越大,从而增大蓝色光的亮度。使得弯折区F中滤光颜色不同的滤光单元211对光的出光量不同,进而实现不同颜色光的亮度调节,以减小弯折区F中柔性显示屏相对于非弯折区E中柔性显示屏的色偏。
可选的,参考图8~图13,柔性显示屏还包括:
薄膜封装层30,位于子像素121远离阵列电路层11的一侧,薄膜封装层30用于对子像素121进行封装。薄膜封装层30保护发光层12和其它膜层免受外部湿气和氧等的影响。薄膜封装层30可以包括无机层和有机层,无机层和有机层交错堆叠。
触控层40,位于薄膜封装层30远离阵列线路层一侧;其中滤光层21位于触控层40远离阵列线路层的一侧。为滤光单元211结构实现透镜形态,可以在触控层40的上层形成一层OC胶41,通过光刻工艺呈现凸起或凹陷的形态,在OC胶41的上层形成彩色色组形成透镜结构的滤光单元211。滤光单元211远离OC胶41的一侧也可通过光刻工艺,形成内陷或凸起状态。
保护层50,位于滤光层21远离阵列线路层的一侧,保护层50用于保护滤光层21,并在远离滤光层的一侧形成平坦面。保护层50的材料可以包括有机胶。
可选的,参考图16,光学功能层20还可以包括光取出层22,位于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光取出层22设置成透镜结构,位于非弯折区E的光取出层厚度均匀;光取出层22用于增大发光层12中子像素121发出的光的出光量。图16示例性的画出位于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光取出层22设置成凹透镜结构。
具体的,光学功能层20还可以为光取出层22,光取出层22位于子像素121与薄膜封装层30之间。子像素121发出的光,部分入射角大的光线会被阴极反射回无法出去。因此,可在子像素121与薄膜封装层30之间(子像素121阴极远离阳极的一侧)添加光取出层22来改变光线的行进路线,以减少被局限在子像素121内的光线。在阴极发光侧覆盖有光取出层的情况下,阴极电极附近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a polariton)的数目会降低,因此会减少光在阴极电极附近的能量耗散并增加阴极电极的有效透射率。厚度和/或折射率不同的光取出层使得阴极电极具有不同的有效透射率和反射率。光取出层22可以由例如8-羟基喹啉铝等有机材料制成,还可以由例如二氧化钛(TiO2)、氧化镁(MgO)、氟化镁(MgF2)、二氧化硅(SiO2)等无机材料制成,或者由其它适合的材料制成,且形成的能够提取光。
光取出层22在弯折区F中可以设置成一个透镜结构(参考图16),在降低显示屏弯折区F的折痕表现的同时,可以简化将光取出层设置为透镜结构的制备过程。光取出层在弯折区F中可以设置成多个透镜结构(未画出),可以实现对位于弯折区F中的柔性显示屏的发光角度进行分区的精准调节,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弯折区F和非弯折区E的感观差异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弯折区F中不同位置的发光差异,降低了显示屏弯折区F的折痕表现,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将光取出层22在弯折区F中设置成透镜结构的结构同时,还可以滤光层中位于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滤光单元211设置成透镜结构,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对弯折区F中光路传播方向的调节能力。
可选的,参考图17,光学功能层20还包括光取出层22,光取出层22包括对应子像素121设置的光取出单元221;光取出单元221用于增大与其对应的子像素121发出的光的出光量;位于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光取出单元221设置成透镜结构。
具体的,光取出层22可以通过高精度金属掩模板(Fine Metal Mask,FMM)形成,使得光取出层22在制备后,可以形成与发光层12中子像素121一一对应的光取出单元221。将位于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滤光单元211设置成透镜结构,可以对弯折区F的至少部分子像素121的发光角度进行单独精准的调节,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弯折区F和非弯折区E的感观差异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弯折区F中不同位置的发光差异,降低了显示屏弯折区F的折痕表现,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任意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阵列电路层和所述阵列电路层一侧的发光层;
光学功能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阵列电路层的一侧,所述光学功能层用于改变所述发光层中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出光角度;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与所述非弯折区相邻;所述光学功能层位于所述弯折区中的至少部分设置成透镜结构,以减小所述弯折区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出光角度与所述非弯折区的子像素的出光角度的差异;
其中,所述子像素的出光角度为所述子像素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出光面的出光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层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对应所述子像素设置的滤光单元;所述滤光单元用于对与其对应的子像素发出的光滤光;
位于所述弯折区的至少部分所述滤光单元设置成透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区包括内折弯折区和/或外折弯折区;
位于所述内折弯折区中的滤光单元设置成凹透镜结构;
位于所述外折弯折区中的滤光单元设置成凸透镜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折弯折区中,所述滤光单元远离所述阵列电路层一侧的表面向所述阵列电路层凹陷形成所述凹透镜结构;和/或,所述滤光单元靠近所述阵列电路层一侧的表面向远离所述阵列电路层凹陷形成所述凹透镜结构;
所述外折弯折区中,所述滤光单元远离所述阵列电路层一侧的表面向远离所述阵列电路层凸起形成所述凸透镜结构;和/或,所述滤光单元靠近所述阵列电路层一侧的表面向所述阵列电路层凸起形成所述凸透镜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中,所述滤光单元远离所述显示基板一侧的表面和/或靠近所述显示基板一侧的表面,与平行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平面的夹角范围为0~30°。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的所述子像素,与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滤光单元的滤光颜色与所述子像素的发光颜色相同;
所述弯折区中,所述子像素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滤光单元的边缘厚度与中心厚度的差值越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围绕每一子像素设置的像素定义层;
所述滤光层还包括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包括多个开口,所述滤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开口中;
其中,所述弯折区中遮光结构的开口大小与所述非弯折区中遮光结构的开口大小不同,以减小所述弯折区的柔性显示屏相对于所述非弯折区中柔性显示屏的亮度差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区中,所述子像素的发光亮度随视角增大亮度下降越快,所述子像素对应的滤光单元所在的开口越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功能层包括光取出层,位于所述弯折区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取出层设置成透镜结构,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光取出层厚度均匀;
或者,所述光学功能层还包括光取出层,所述光取出层包括对应所述子像素设置的光取出单元;所述光取出单元用于增大与其对应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的出光量;位于所述弯折区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取出单元设置成透镜结构。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柔性显示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21976.8A CN115240560B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21976.8A CN115240560B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40560A true CN115240560A (zh) | 2022-10-25 |
CN115240560B CN115240560B (zh) | 2023-08-18 |
Family
ID=83680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21976.8A Active CN115240560B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40560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81502A (zh) * | 2017-04-27 | 2017-07-25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JP2018151506A (ja) * | 2017-03-13 | 2018-09-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素回路、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CN111369898A (zh) * | 2020-04-23 | 2020-07-03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补偿装置及显示面板 |
CN111968526A (zh) * | 2020-09-28 | 2020-11-20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436097A (zh) * | 2020-11-19 | 2021-03-02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US20210183964A1 (en) * | 2019-12-17 | 2021-06-17 | Lg Display Co., Ltd. |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
CN113470524A (zh) * | 2021-06-28 | 2021-10-01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盖板及其柔性显示模组 |
CN114188491A (zh) * | 2021-11-24 | 2022-03-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759076A (zh) * | 2022-04-24 | 2022-07-1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815291A (zh) * | 2022-03-16 | 2022-07-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
2022
- 2022-08-24 CN CN202211021976.8A patent/CN1152405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8151506A (ja) * | 2017-03-13 | 2018-09-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素回路、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CN106981502A (zh) * | 2017-04-27 | 2017-07-25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US20210183964A1 (en) * | 2019-12-17 | 2021-06-17 | Lg Display Co., Ltd. |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
CN111369898A (zh) * | 2020-04-23 | 2020-07-03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补偿装置及显示面板 |
CN111968526A (zh) * | 2020-09-28 | 2020-11-20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436097A (zh) * | 2020-11-19 | 2021-03-02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470524A (zh) * | 2021-06-28 | 2021-10-01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盖板及其柔性显示模组 |
CN114188491A (zh) * | 2021-11-24 | 2022-03-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815291A (zh) * | 2022-03-16 | 2022-07-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14759076A (zh) * | 2022-04-24 | 2022-07-1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40560B (zh) | 2023-08-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426038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1834542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1925059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with electrode disposed over convex portions of insulating layer | |
CN111509020A (zh)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8123055B (zh) | 发光装置 | |
JP2020184481A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7047811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WO2024087993A1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3629122A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US20230108581A1 (en) |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3920549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30076282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JP7006653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US10998387B2 (en) | Light emitting device | |
KR102473397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1025742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668390B (zh)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
CN114256312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5240560A (zh) | 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 |
WO2018218744A1 (zh) | 改善大视角色偏的方法及显示面板 | |
JP7151615B2 (ja) |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216488064U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4023904A (zh) | 显示面板 | |
CN115498004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0957432B (zh) | 发光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