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5076818A - 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6818A
CN115076818A CN202210886036.9A CN202210886036A CN115076818A CN 115076818 A CN115076818 A CN 115076818A CN 202210886036 A CN202210886036 A CN 202210886036A CN 115076818 A CN115076818 A CN 115076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air
wall
exchange cavity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60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颖
丁泺火
闫旺
谢志强
杨振强
梁腾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8860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68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6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6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9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2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28Removing cooking fumes using an air curta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air supply to heat-exchangers or bypass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9/00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e.g. air curt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烟机包括:烟机模块;空调模块,与烟机模块连接,空调模块包括:壳体,其内具有换热腔;分隔墙,设于换热腔内,并将换热腔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第一换热件设于第一换热腔内,第二换热件设于第二换热腔内。本申请涉及的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能够提升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厨房是人们进行烹饪的主要场所,厨房空气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烹饪体验。厨房夏热冬冷,有供冷、供热需求。为此,人们发明了空调烟机,在夏天时对厨房空气进行降温,冬天时则可以向厨房提供热风,以提高烹饪舒适度。
传统的空调烟机换热效果较差,导致其较差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空调烟机换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换热效果的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一种空调烟机,所述空调烟机包括:
烟机模块;
空调模块,与所述烟机模块连接,所述空调模块包括:
壳体,其内具有换热腔;
分隔墙,设于所述换热腔内,并将所述换热腔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
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所述第一换热件设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内,所述第二换热件设于所述第二换热腔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墙被构造为空气墙。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模块还包括风幕机,所述风幕机配接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向所述换热腔内吹风以形成所述分隔墙。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风幕机电连接的温度检测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换热腔及所述第二换热腔中至少一者的温度参数,所述风幕机被构造为在所述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增加输出风速。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墙被构造为由分隔板形成的墙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墙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墙及第二子墙,所述第一子墙面向所述第一换热腔设置,所述第二子墙面向所述第二换热腔设置;
所述第一子墙被构造为空气墙;所述第二子墙被构造为由分隔板形成的墙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墙包括第一子墙及第二子墙,所述第一子墙用于将所述换热腔分隔形成所述第一换热腔及所述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二子墙用于将所述第一子墙分隔形成面向所述第一换热腔设置的第一子部及面向所述第二换热腔设置的第二子部;
所述第一子墙被构造为空气墙;所述第二子墙被构造为由分隔板形成的墙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为中空的板构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为真空的板构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件及所述第二换热件中一者为蒸发器,另一者为冷凝器。
一种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空调烟机内的空调模块启动;
控制风幕机向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内的换热腔吹风,并形成将所述换热腔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的分隔墙。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温度检测件检测所述第一换热腔及所述第二换热腔中至少一者的温度参数,并在所述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控制所述风幕机增加输出风速。
一种空调烟机的控制装置,所述空调烟机的控制装置包括:
启动模块,所述启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烟机内的空调模块启动;
吹风模块,所述吹风模块用于控制风幕机向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内的换热腔吹风,并形成将所述换热腔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的分隔墙。
上述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由于分隔墙将换热腔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则在空调模块工作的过程中,分隔墙能够减弱位于第一换热腔内的第一换热件,与位于第二换热腔内的第二换热件之间的热交换程度,以保证第一换热件大致仅于流入至第一换热腔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而第二换热件大致仅于流入至第二换热腔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这样,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相互之间均互不影响,均具有较优地换热效果,能够更好的进行制冷或者制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空调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空调烟机中空调模块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空调烟机的控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
1、空调烟机;10、烟机模块;11、机壳;111、油烟入口;12、油杯;20、空调模块;21、壳体;211、换热腔;212、第一换热腔;213、第二换热腔;22、分隔墙;23、第一换热件;24、第二换热件;25、第一风机;26、第二风机;100、启动模块;200、吹风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烟机1,空调烟机1包括烟机模块10和空调模块20,烟机模块10用于实现抽油烟机功能,空调模块20用于调节厨房环境的温度。烟机模块10通常包括机壳11、设于机壳11内的抽油烟风机、集烟罩,以及连接于机壳11底部的油杯12。机壳11具有连通机壳11内外的油烟入口111和油烟出口。当抽油烟风机启动时,机壳11内形成负压,机壳11外的油烟经负压作用从油烟入口111进入机壳11内,并与集烟罩发生碰撞,油烟中的气体与油污惯性分离,油污粘附在集烟罩上,并沿集烟罩流向于油杯12,气体则经油烟出口经由排烟通道排向室外。空调模块20包括壳体21及设于壳体21内的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第一风机25及第二风机26等,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构成冷媒循环回路,制冷时,在第一风机25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与冷凝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升温后吹向室外,在第二风机26的作用下,外部气流与蒸发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并制冷后吹向室内。制热时,冷凝器与蒸发器职责互换,在第一风机25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与冷凝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升温后吹向室内,在第二风机26的作用下,外部气流与蒸发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并制冷后吹向室外。
具体地,壳体21内具有换热腔211,分隔墙22设于换热腔211内,并将换热腔211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212及第二换热腔213,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件23及第二换热件24,第一换热件23设于第一换热腔212内,第二换热件24设于第二换热腔213内。
其中,第一换热件23及第二换热件24中一者为蒸发器,另一者为冷凝器。以下实施例均以第一换热件23为冷凝器,第二换热件24为蒸发器为例进行说明。
在传统的空调烟机1中,以制冷为例,由于没有分隔墙22的阻挡,外部空气流入至换热腔211内并与冷凝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升温后形成的热气流,容易与外部气流流入至换热腔211内并与蒸发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并制冷后形成的冷气流进行热交换,导致流入至室内的冷气流温度较高,无法满足制冷需求。同样的,制热时,流入至室内的热气流温度较低,无法满足制热需求。
与此同时,由于冷凝器与蒸发器处于同一空间内,则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还容易通过位于换热腔211内的气流进行交换。以制冷为例,蒸发器通过换热腔211内的气流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导致蒸发器自身温度及其内部的冷媒温度升高,进而导致蒸发器内的冷媒能够吸收的外部气流中的热量降低,造成外部气流在吹向室内时仍然具有较高的温度。同样的,制热时,冷凝器通过换热腔211内的气流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导致冷凝器自身及其内部的冷媒温度降低,进而导致冷凝器内的冷媒能够吸收的外部空气中的冷量较低,造成外部气流在吹向室内时仍然具有较低的温度。
而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分隔墙22,则在空调模块20工作的过程中,分隔墙22能够减弱位于第一换热腔212内的第一换热件23,与位于第二换热腔213内的第二换热件24之间的热交换程度,以保证第一换热件23大致仅于流入至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而第二换热件24大致仅于流入至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这样,第一换热件23及第二换热件24相互之间均互不影响,均具有较优地换热效果,能够更好的进行制冷或者制冷。
此外,分隔墙22的设置,在换热腔211内,还能够进一步减弱与第一换热件23热交换的气流,和与第二换热件24热交换的气流之间的热交换程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空调烟机1的换热效果,使得空调烟机1具有较优的制冷及制热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分隔墙22被构造为空气墙。
可选地,空气墙可由风机、风幕以及其他部件向换热腔211内吹风形成(吹风方向如图1中直线箭头所示)。
一方面,空气墙具有较优地隔热效果,可进一步减弱位于第一换热腔212内的第一换热件23与第二换热腔213内的第二换热件24之间的热交换,并减弱位于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气流与位于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气流之间的热交换。另一方面,空气墙还可供连通于第一换热件23与第二换热件24之间的管道穿过,也就是说,空气墙对管道的安装不构成影响。这样,在不改变壳体21内部原来布局的情况下,还可实现第一换热件23与第二换热件24之间的隔热。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空调模块20还包括风幕机,风幕机配接于壳体21上,并用于向换热腔211内吹风以形成分隔墙22。在该实施例中,分隔墙22为空气墙。
风幕机吹风产生的高速且密集的气流形成的分隔墙22具有较优地隔热效果。这样,能够进一步防止位于第一换热腔212内的第一换热件23,与第二换热腔213内的第二换热件24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空调模块20具有较好的制冷及制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论空调模块20是否进行制热或者制冷,风幕机均可以启动,并向换热腔211内吹风形成分隔墙2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风幕机仅在空调模块20进行制冷或者制热的过程中才开启。也就是说,仅在空调模块20工作的过程中才在换热腔211内形成分隔墙22,这样可以节约能耗。
以下实施例均以风幕机在空调模块20启动并进行制热或者制冷时才启动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烟机1还包括与风幕机电连接的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第一换热腔212及第二换热腔213中至少一者的温度参数,风幕机被构造为在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增加输出风速。
具体地,温度检测组件可以仅包括一个温度检测件,单个的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换热腔212或者第二换热腔213中的温度参数。或者,温度检测组件也可以包括两个温度检测件,其中一个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换热腔212中的温度参数,另一个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二换热腔213中的温度参数。
以下实施例均以温度检测组件为两个,且其中一个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参数,另一个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参数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在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与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不同且差距较大。测得的第一换热腔212中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测得的第二换热腔213中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不同。且根据地区及季节的不同,测得的第一换热腔212中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以及测得的第二换热腔213中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均可以发生调整。
当测得的温度参数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则说明空气墙的隔热效果较好,第一换热件23与第二换热件24之间几乎不发生热交换。当测得的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则说明空气墙的隔热效果较差,第一换热件23与第二换热件24之间发生了热交换。此时,应增大风幕机的输出风速,以形成更高速且致密的空气墙进行隔热。
比如,以制冷为例,空调模块20正常工作时,冷凝器所在的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为K1,50°≤K1≤60°,而蒸发器所在的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为K2,K2为空调模组对室内进行制冷的温度。当空气墙发生异常,导致第一换热件23与第二换热件24存在热交换时,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K1可能小于50°,而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K2则可能相较制冷的温度更高。
比如,测得的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为:50°≤K1≤60°,假设制冷的温度为K3,测得的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为:K3-1°≤K2≤K3+1°,当K1<50°时,则表示测得的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设定温度条件,以K3为26°为例,当K2>27°时,则表示测得的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设定温度条件。
又例如,以制热为例,空调模块20正常工作时,冷凝器所在的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为K1,K1为空调模组对室内进行制热的温度,而蒸发器所在的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为K2,10°≤K1≤20°。当空气墙发生异常,导致第一换热件23与第二换热件24存在热交换时,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K1可能相较制热的温度较小,而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K2则可能大于20°。
比如,以制热的温度为26°为例,测得的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为:25°≤K1≤27°,测得的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为:10°≤K1≤20°,当K1<25°时,则表示测得的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设定温度条件,当K2>20°时,则表示测得的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设定温度条件。
当测得的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和/或当测得的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则说明第一换热件23及第二换热件24之间存在热交换。若增大风幕机的输出风速,则可形成更高速致密的空气墙,以进一步提升空气墙对第一换热件23及第二换热件24的隔热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分隔墙22被构造为由分隔板形成的墙结构。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无论空调模块20是否开启,分隔板始终将换热腔211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212及第二换热腔213。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分隔板在分隔换热腔211的过程中,不存在任何能耗,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烟机1的能耗。
在一实施例中,分隔墙2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墙及第二子墙,第一子墙面向第一换热腔212设置,第二子墙面向第二换热腔213设置;第一子墙被构造为空气墙;第二子墙被构造为由分隔板形成的墙结构。
第一子墙及第二子墙均具有较优地隔热效果。通过将分隔墙22由第一子墙及第二子墙分隔形成,双重墙体加持,可进一步减弱第一换热件23与第二换热件24之间的热交换概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空调烟机1的制冷及制热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分隔墙22包括第一子墙及第二子墙,第一子墙用于将换热腔211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212及第二换热腔213,第二子墙用于将第一子墙分隔形成面向第一换热腔212设置的第一子部及面向第二换热腔213设置的第二子部;第一子墙被构造为空气墙;第二子墙被构造为由分隔板形成的墙结构。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既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而且,在制冷的过程中,面向冷凝器所在的空间内的子部还能为冷凝器进行降温,以防止冷凝器温度过高。比如,以制冷时,第一换热件23为冷凝器为例,面向第一换热腔212内的第一子部能够带走冷凝器上的热量,以便于对冷凝器进行降温。
以下实施例均分隔墙22包括第一子墙及第二子墙,且第一子墙用于将换热腔211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212及第二换热腔213,第二子墙用于将第一子墙分隔形成面向第一换热腔212设置的第一子部及面向第二换热腔213设置的第二子部,第一子墙被构造为空气墙,第二子墙被构造为由分隔板形成的墙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分隔板为中空的板构件。
中空的板构件的隔热效果较好,故能够进一步提升分隔墙22的隔热效果。
更进一步地,分隔板为真空的板构件。
真空的板构件具有的隔热效果极优,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分隔墙22的隔热效果,使得空调烟机1的制冷及制热效果更优。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模块2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风幕机、温度检测组件、压缩机、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电连接。控制器控制风幕机、温度检测组件、压缩机、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启动或者关闭。
下面,对整个空调模块20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以第一换热件23为冷凝器,第二换热件24为蒸发器为例,空调模块20还具有检测关空调模块20是否开启的开启检测部件,开启检测部件可以用于检测压缩机是否开启。若是,则控制器控制风幕机启动,以使得风幕机能够向换热腔211内吹风并形成空气墙。若否,则控制器控制风幕机关闭。在风幕机启动后,其中一个温度检测组件检测第一换热腔212内的温度参数,另一个温度检测组件检测第二换热腔213内的温度参数,并反馈至控制器,若至少其中一个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则控制风幕机增加输出风速,以提升空气墙的隔热效果。每个温度参数均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则控制器控制风幕机维持输出风速不变,直至开启检测部件检测到压缩机关闭。之后,控制器控制风幕机关闭,换热腔211不再被分隔。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空调烟机包括烟机模块及空调模块,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采用以上任一方案中的空调烟机。烟机模块用于实现抽油烟机功能,空调模块用于调节厨房环境的温度。烟机模块通常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的抽油烟风机、集烟罩,以及连接于机壳底部的油杯。机壳具有连通机壳内外的油烟入口和油烟出口。当抽油烟风机启动时,机壳内形成负压,机壳外的油烟经负压作用从油烟入口进入机壳内,并与集烟罩发生碰撞,油烟中的气体与油污惯性分离,油污粘附在集烟罩上,并沿集烟罩流向于油杯,气体则经油烟出口经由排烟通道排向室外。空调模块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等,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构成冷媒循环回路,制冷时,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与冷凝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升温后吹向室外,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外部气流与蒸发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并制冷后吹向室内。制热时,冷凝器与蒸发器职责互换,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与冷凝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升温后吹向室内,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外部气流与蒸发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并制冷后吹向室外。
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控制所述空调烟机内的空调模块启动;
步骤S200:控制风幕机向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内的换热腔吹风,并形成将所述换热腔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的分隔墙。
具体地,控制空调烟机内的空调模块启动包括压缩机、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其他相关部件启动,以使得空调模块可以制热或者制冷。在空调模块启动后控制风幕机向空调模块壳体内的换热腔吹风,并形成分隔墙。该分隔墙为空气墙。
空调模块与烟机模块连接,且空调模块包括壳体、分隔墙、换热组件及风幕机,壳体内具有换热腔,分隔墙设于换热腔内,并将换热腔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第一换热件设于第一换热腔内,第二换热件设于第二换热腔内,风幕机配接于壳体上,并用于向换热腔内吹风以形成空气墙。其中,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中的至少一者为冷凝器,另一种为蒸发器。
风幕机吹风产生的高速且密集的气流形成的空气墙具有较优地隔热效果。通过设置步骤S100及步骤200,则在空调模块工作的过程中,空气墙能够极大的减弱位于第一换热腔内的第一换热件,与位于第二换热腔内的第二换热件之间的热交换程度,以保证第一换热件大致仅于流入至第一换热腔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而第二换热件大致仅于流入至第二换热腔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这样,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相互之间均互不影响,均具有较优地换热效果,能够更好的进行制冷或者制冷。
而且,空气墙的设置,在换热腔内,还能够进一步减弱与第一换热件热交换的气流,和与第二换热件热交换的气流之间的热交换程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空调烟机的换热效果,使得空调烟机具有较优的制冷及制热效果。
此外,空气墙还可供连通于第一换热件与第二换热件之间的管道穿过,也就是说,空气墙对管道的安装不构成影响。这样,在不改变壳体内部原来布局的情况下,还可实现第一换热件与第二换热件之间的隔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论空调模块是否进行制热或者制冷,风幕机均可以启动,并向换热腔内吹风形成分隔墙。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风幕机仅在空调模块进行制冷或者制热的过程中才开启。也就是说,仅在空调模块工作的过程中才在换热腔内形成分隔墙,这样可以节约能耗。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300:控制所述温度检测件检测所述第一换热腔及所述第二换热腔中至少一者的温度参数,并在所述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控制所述风幕机增加输出风速。
具体地,空调烟机还包括与风幕机电连接的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中至少一者的温度参数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控制风幕机增加输出风速。
具体地,温度检测组件可以仅包括一个温度检测件,单个的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换热腔或者第二换热腔中的温度参数。或者,温度检测组件也可以包括两个温度检测件,其中一个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换热腔中的温度参数,另一个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二换热腔中的温度参数。
以下实施例均以温度检测组件为两个,且其中一个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第一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另一个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第二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在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换热腔内的温度与第二换热腔内的温度不同且差距较大。测得的第一换热腔中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测得的第二换热腔中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不同。且根据地区及季节的不同,测得的第一换热腔中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以及测得的第二换热腔中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均可以发生调整。
当测得的温度参数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则说明空气墙的隔热效果较好,第一换热件与第二换热件之间几乎不发生热交换。当测得的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则说明空气墙的隔热效果较差,第一换热件与第二换热件之间发生了热交换。此时,应增大风幕机的输出风速,以形成更高速且致密的空气墙进行隔热。
比如,以制冷为例,空调模块正常工作时,冷凝器所在的第一换热腔内的温度为K1,50°≤K1≤60°,而蒸发器所在的第二换热腔内的温度为K2,K2为空调模组对室内进行制冷的温度。当空气墙发生异常,导致第一换热件与第二换热件存在热交换时,第一换热腔内的温度K1可能小于50°,而第二换热腔内的温度K2则可能相较制冷的温度更高。
比如,测得的第一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为:50°≤K1≤60°,假设制冷的温度为K3,测得的第二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为:K3-1°≤K2≤K3+1°,当K1<50°时,则表示测得的第一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设定温度条件,以K3为26°为例,当K2>27°时,则表示测得的第二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设定温度条件。
又例如,以制热为例,空调模块正常工作时,冷凝器所在的第一换热腔内的温度为K1,K1为空调模组对室内进行制热的温度,而蒸发器所在的第二换热腔内的温度为K2,10°≤K1≤20°。当空气墙发生异常,导致第一换热件与第二换热件存在热交换时,第一换热腔内的温度K1可能相较制热的温度较小,而第二换热腔内的温度K2则可能大于20°。
比如,以制热的温度为26°为例,测得的第一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为:25°≤K1≤27°,测得的第二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所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为:10°≤K1≤20°,当K1<25°时,则表示测得的第一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设定温度条件,当K2>20°时,则表示测得的第二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设定温度条件。
当测得的第一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和/或当测得的第二换热腔内的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则说明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之间存在热交换。若增大风幕机的输出风速,则可形成更高速致密的空气墙,以进一步提升空气墙对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的隔热效果。
请参阅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烟机的控制装置,空调烟机包括烟机模块及空调模块。空调烟机包括烟机模块及空调模块,空调烟机的控制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案中的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
烟机模块用于实现抽油烟机功能,空调模块用于调节厨房环境的温度。烟机模块通常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的抽油烟风机、集烟罩,以及连接于机壳底部的油杯。机壳具有连通机壳内外的油烟入口和油烟出口。当抽油烟风机启动时,机壳内形成负压,机壳外的油烟经负压作用从油烟入口进入机壳内,并与集烟罩发生碰撞,油烟中的气体与油污惯性分离,油污粘附在集烟罩上,并沿集烟罩流向于油杯,气体则经油烟出口经由排烟通道排向室外。空调模块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等,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构成冷媒循环回路,制冷时,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与冷凝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升温后吹向室外,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外部气流与蒸发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并制冷后吹向室内。制热时,冷凝器与蒸发器职责互换,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与冷凝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升温后吹向室内,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外部气流与蒸发器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并制冷后吹向室外。
空调烟机的控制装置包括启动模块100及吹风模块200,启动模块100用于控制空调烟机内的空调模块启动,吹风模块200用于控制风幕机向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内的换热腔吹风,并形成将所述换热腔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的分隔墙。
具体地,控制空调烟机内的空调模块启动包括压缩机、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其他相关部件启动,以使得空调模块可以制热或者制冷。在空调模块启动后控制风幕机向空调模块壳体内的换热腔吹风,并形成分隔墙。该分隔墙为空气墙。
空调模块与烟机模块连接,且空调模块包括壳体、分隔墙、换热组件及风幕机,壳体内具有换热腔,分隔墙设于换热腔内,并将换热腔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第一换热件设于第一换热腔内,第二换热件设于第二换热腔内,风幕机配接于壳体上,并用于向换热腔内吹风以形成空气墙。其中,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中的至少一者为冷凝器,另一种为蒸发器。
风幕机吹风产生的高速且密集的气流形成的空气墙具有较优地隔热效果。通过设置启动模块100及吹风模块200,则在空调模块工作的过程中,空气墙能够极大的减弱位于第一换热腔内的第一换热件,与位于第二换热腔内的第二换热件之间的热交换程度,以保证第一换热件大致仅于流入至第一换热腔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而第二换热件大致仅于流入至第二换热腔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这样,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相互之间均互不影响,均具有较优地换热效果,能够更好的进行制冷或者制冷。
而且,空气墙的设置,在换热腔内,还能够进一步减弱与第一换热件热交换的气流,和与第二换热件热交换的气流之间的热交换程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空调烟机的换热效果,使得空调烟机具有较优的制冷及制热效果。
此外,空气墙还可供连通于第一换热件与第二换热件之间的管道穿过,也就是说,空气墙对管道的安装不构成影响。这样,在不改变壳体内部原来布局的情况下,还可实现第一换热件与第二换热件之间的隔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论空调模块是否进行制热或者制冷,风幕机均可以启动,并向换热腔内吹风形成分隔墙。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风幕机仅在空调模块进行制冷或者制热的过程中才开启。也就是说,仅在空调模块工作的过程中才在换热腔内形成分隔墙,这样可以节约能耗。
在一实施例中,吹风模块200还用于控制所述温度检测件检测所述第一换热腔及所述第二换热腔中至少一者的温度参数,并在所述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控制所述风幕机增加输出风速。具体操作过程与上述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相同,故在此处不再赘述。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空调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烟机包括:
烟机模块(10);
空调模块(20),与所述烟机模块(10)连接,所述空调模块(20)包括:
壳体(21),其内具有换热腔(211);
分隔墙(22),设于所述换热腔(211)内,并将所述换热腔(211)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212)及第二换热腔(213);
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件(23)及第二换热件(24),所述第一换热件(23)设于所述第一换热腔(212)内,所述第二换热件(24)设于所述第二换热腔(2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墙(22)被构造为空气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模块(20)还包括风幕机,所述风幕机配接于所述壳体(21)上,并用于向所述换热腔(211)内吹风以形成所述分隔墙(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风幕机电连接的温度检测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换热腔(212)及所述第二换热腔(213)中至少一者的温度参数,所述风幕机被构造为在所述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增加输出风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墙(22)被构造为由分隔板形成的墙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墙(2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墙及第二子墙,所述第一子墙面向所述第一换热腔(212)设置,所述第二子墙面向所述第二换热腔(213)设置;
所述第一子墙被构造为空气墙;所述第二子墙被构造为由分隔板形成的墙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墙(22)包括第一子墙及第二子墙,所述第一子墙用于将所述换热腔(211)分隔形成所述第一换热腔(212)及所述第二换热腔(213),所述第二子墙用于将所述第一子墙分隔形成面向所述第一换热腔(212)设置的第一子部及面向所述第二换热腔(213)设置的第二子部;
所述第一子墙被构造为空气墙;所述第二子墙被构造为由分隔板形成的墙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为中空的板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为真空的板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23)及所述第二换热件(24)中一者为蒸发器,另一者为冷凝器。
11.一种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控制所述空调烟机内的空调模块启动;
步骤S200:控制风幕机向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内的换热腔吹风,并形成将所述换热腔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的分隔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0:控制所述温度检测件检测所述第一换热腔及所述第二换热腔中至少一者的温度参数,并在所述温度参数不满足对应的设定温度条件时,控制所述风幕机增加输出风速。
13.一种空调烟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烟机的控制装置包括:
启动模块(100),所述启动模块(100)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烟机内的空调模块启动;
吹风模块(200),所述吹风模块(200)用于控制风幕机向所述空调模块的壳体内的换热腔吹风,并形成将所述换热腔分隔形成第一换热腔及第二换热腔的分隔墙。
CN202210886036.9A 2022-07-26 2022-07-26 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50768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6036.9A CN115076818A (zh) 2022-07-26 2022-07-26 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6036.9A CN115076818A (zh) 2022-07-26 2022-07-26 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6818A true CN115076818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2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6036.9A Pending CN115076818A (zh) 2022-07-26 2022-07-26 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68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8492A (zh) * 2022-10-28 2023-0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烟机及其冷风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5644A (ja) * 2012-08-06 2012-1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オープンショーケース
CN102798191A (zh) * 2012-07-22 2012-11-28 上海海洋大学 冷库双层空气幕系统
CN202719866U (zh) * 2012-07-05 2013-02-06 上海大学 隧道式烧结炉温区隔离装置
JP2015145756A (ja) * 2014-02-03 2015-08-1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倉庫
CN208025920U (zh) * 2018-03-16 2018-10-30 宣城市艺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展示柜的风幕调节装置
CN212205293U (zh) * 2020-03-30 2020-12-22 上海海立中野冷机有限公司 一种半高型食品冷藏柜用的新型移门保温结构
CN216953285U (zh) * 2022-01-21 2022-07-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厨房空调系统
CN217817172U (zh) * 2022-07-26 2022-1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烟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19866U (zh) * 2012-07-05 2013-02-06 上海大学 隧道式烧结炉温区隔离装置
CN102798191A (zh) * 2012-07-22 2012-11-28 上海海洋大学 冷库双层空气幕系统
JP2012225644A (ja) * 2012-08-06 2012-1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オープンショーケース
JP2015145756A (ja) * 2014-02-03 2015-08-1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倉庫
CN208025920U (zh) * 2018-03-16 2018-10-30 宣城市艺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展示柜的风幕调节装置
CN212205293U (zh) * 2020-03-30 2020-12-22 上海海立中野冷机有限公司 一种半高型食品冷藏柜用的新型移门保温结构
CN216953285U (zh) * 2022-01-21 2022-07-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厨房空调系统
CN217817172U (zh) * 2022-07-26 2022-1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烟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8492A (zh) * 2022-10-28 2023-0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烟机及其冷风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5628492B (zh) * 2022-10-28 2024-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烟机及其冷风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8641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02288016A (zh) 节能环保干燥箱
JP2017067342A (ja) 換気装置
CN115076818A (zh) 空调烟机、空调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16897624U (zh) 空调式油烟机及其空调模块
CN217817172U (zh) 空调烟机
CN114543144A (zh) 烟机结构、吸油烟机及补风方法
CN21286997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3654217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2011202884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17209512U (zh) 烟机结构及吸油烟机
CN217357260U (zh) 空调室外机、空调器
CN213237685U (zh)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
CN209279272U (zh) 一种电梯空调
KR10236462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206160309U (zh) 厨房空调器
CN110388709A (zh) 一种厨房空调及其控制系统与方法
CN215597447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6744519U (zh) 油烟机结构及油烟机
CN22265148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033417U (zh) 一种空调
CN222503999U (zh) 一种制冷吸油烟机
WO2022142257A1 (zh) 空调器
CN217441801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14264002B (zh) 空调式油烟机、空调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