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2309B - 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12309B CN115012309B CN202210549971.6A CN202210549971A CN115012309B CN 115012309 B CN115012309 B CN 115012309B CN 202210549971 A CN202210549971 A CN 202210549971A CN 115012309 B CN115012309 B CN 1150123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umn
- group
- face
- seat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包含有设置在大悬臂盖梁的地基上的立柱组装置、设置在立柱组装置上的托架装置、设置在托架装置上的底板(91),通过立柱组装置,实现了对托架装置进行架空支撑,通过托架装置,实现了对底板(91)进行排列梁支撑,实现了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通过底板(91),实现了对路面混凝土支撑,不再使用脚手架作为架空支撑,因此利提高了大悬臂盖梁的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道路拥堵的现象,使用快速路是有效方式,现有快速路为主路高架和辅路地面形式,高架最常用支撑形式为承台、墩柱立于道路中间,上部做大悬臂盖梁作为高架道路的支撑结构,因此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建筑部件,在现有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中,作为现浇大悬臂结构,使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或盘扣式脚手架作为架空支撑,由于脚手架施工工艺均存在投入大,工序周期长,安全隐患大的技术缺陷,从而影响了大悬臂盖梁的施工效率,
基于申请人于2022年4月15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施工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因此提高了大悬臂盖梁的施工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包含有设置在大悬臂盖梁的地基上的立柱组装置、设置在立柱组装置上的托架装置、设置在托架装置上的底板。
由于设计了立柱组装置、托架装置和底板,通过立柱组装置,实现了对托架装置进行架空支撑,通过托架装置,实现了对底板进行排列梁支撑,实现了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通过底板,实现了对路面混凝土支撑,不再使用脚手架作为架空支撑,因此利提高了大悬臂盖梁的施工效率。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的方式把立柱组装置、托架装置和底板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使用排列梁支撑实现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的方式把托架装置与立柱组装置和底板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立柱组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左外立柱组、左内立柱组、右内立柱组和右外立柱组。
本发明设计了,托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纵梁和支撑梁轨。
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立柱组装置,实现了架空梁竖向支撑,由托架装置,实现了排列梁横向支撑,简化了对底板的支撑架结构。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立柱组装置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连接架。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立柱组装置和托架装置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桁架。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托架装置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腹板。
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设计了,在左外立柱组、左内立柱组、右内立柱组和右外立柱组上分别设置有纵梁,在左内立柱组和右内立柱组之间设置有连接架并且在纵梁与左外立柱组、左内立柱组、右内立柱组和右外立柱组之间分别设置有桁架,在纵梁之间设置有腹板并且在底板与纵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梁轨。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左外立柱组、左内立柱组、右内立柱组、右外立柱组、连接架、桁架、纵梁、腹板、支撑梁轨和底板,组成了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设计了,底板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底板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梁轨联接,在底板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浇筑混凝土路面。
本发明设计了,左外立柱组、左内立柱组、右内立柱组和右外立柱组分别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柱部、第二柱部、第一横梁部、第二横梁部和第三横梁部并且第一柱部的内侧面下部和第二柱部的内侧面下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横梁部的端头联接,第一柱部的内侧面中间部和第二柱部的内侧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二横梁部的端头联接并且第一柱部的内侧面上部和第二柱部的内侧面上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三横梁部的端头联接,第一柱部的上端端面部和第二柱部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桁架和纵梁联接并且在位于左内立柱组上的第一柱部和位于右内立柱组上的第一柱部之间、在位于左内立柱组上的第二柱部和位于右内立柱组上的第二柱部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架,第一柱部、第二柱部、第一横梁部、第二横梁部和第三横梁部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与第一横梁部、第二横梁部和第三横梁部设置为呈梯子形分布。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排列的梯形架进行支撑,优化了大悬臂盖梁下部的通过通道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纵梁设置为矩形柱状体并且纵梁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左外立柱组、左内立柱组、右内立柱组、右外立柱组和桁架联接,纵梁的端头设置为与腹板联接并且纵梁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梁轨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梁体的连贯支撑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支撑梁轨设置为包含有轨部、左座部和右座部并且在轨部的端头分别设置有左座部和右座部,在左座部的内侧面部和右座部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有容纳槽体并且左座部的容纳槽体和右座部的容纳槽体分别设置为与轨部的下端边缘体联接,轨部的上端边缘体设置为与底板联接并且左座部的下端端面部和右座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纵梁联接,轨部设置为工字梁并且左座部和右座部分别设置为矩形块状体。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左座部和右座部,实现了对轨部的夹持固定连接,增大了与纵梁的连接面积,提高了与纵梁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设计了,连接架设置为X字形架状体并且连接架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左内立柱组联接,连接架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右内立柱组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左内立柱组和右内立柱组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对纵梁的支撑强度。
本发明设计了,桁架设置为包含有托梁部和内置梁部并且内置梁部的下端拐角部设置为与托梁部的上端端面部联接,托梁部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左外立柱组、左内立柱组、右内立柱组和右外立柱组联接并且内置梁部的上端拐角部设置为与纵梁的下端端面部联接,托梁部设置为[字形杆状体并且内置梁部设置为W字形杆状体。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托梁部和内置梁部,在纵梁与第三横梁部之间组成多个三角形连接架,提高了纵梁的支撑强度。
本发明设计了,腹板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腹板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纵梁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纵梁的连接部位的高强度连接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左外立柱组、左内立柱组、右内立柱组、右外立柱组和纵梁与支撑梁轨和底板设置为按照设置骨架板的方式分布并且左外立柱组、左内立柱组、右内立柱组、右外立柱组和纵梁与连接架、桁架和腹板设置为按照外置加固的方式分布,一个左外立柱组、一个左内立柱组、一个右内立柱组、一个右外立柱组、一个连接架、三个桁架、五个纵梁和四个腹板设置为组成一组柱梁部件,多个支撑梁轨设置为沿纵梁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 多个组柱梁部件设置为沿底板的纵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托梁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包含有第一盘座部、立板部、柱脚锚栓部、第一螺母组和吊环部并且柱脚锚栓部的下端头和吊环部的下端口部设置在地基中,第一盘座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地基接触式联接并且柱脚锚栓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盘座部贯串式联接,柱脚锚栓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一螺母组螺纹式联接并且第一螺母组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盘座部的上端端面边缘部接触式联接,第一盘座部的上端端面边缘部设置为与立板部的下端端面部联接并且第一盘座部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柱部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柱部的下端端面部联接,立板部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柱部的周边侧面部和第二柱部的周边侧面部联接并且第一盘座部设置为具有周边通孔体的块状体,第一盘座部的周边通孔体设置为与柱脚锚栓部联接并且立板部设置为梯形片状体,柱脚锚栓部设置为上端头具有螺纹体的棒状体并且柱脚锚栓部的螺纹体设置为与第一螺母组联接,第一螺母组的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吊环部设置为Ω字形杆状体,立板部、柱脚锚栓部和吊环部分别设置为沿第一盘座部的周边线间隔排列分布。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进行快速安装,实现了对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的多点支撑固定。
本发明设计了,包含有第二盘座部、条块部、中心螺杆部和第二螺母组并且中心螺杆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第二盘座部贯串式联接,条块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盘座部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条块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中心螺杆部的盘部联接,中心螺杆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二螺母组螺纹式联接并且中心螺杆部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托梁部和纵梁贯串式联接,第二螺母组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梁部和纵梁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二盘座部设置为与第三横梁部联接,第二盘座部设置为具有中间部通孔体的块状体,第二盘座部的中间部通孔体设置为与中心螺杆部连接并且条块部设置为矩形片状体,中心螺杆部设置为中字形螺栓并且第二螺母组的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第二盘座部和条块部,实现了对中心螺杆部的加固支撑连接,提高了与托梁部和纵梁的加固连接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在第一柱墩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梁轨组部件并且在第二柱墩上设置有第四支撑梁轨组部件,在第一柱墩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梁轨组部件并且在第二柱墩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五支撑梁轨组部件,在第一柱墩和第二柱墩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梁轨组部件并且第一支撑梁轨组部件、第三支撑梁轨组部件和第五支撑梁轨组部件分别设置为由支撑梁轨组成的栅栏状体,第二支撑梁轨组部件和第四支撑梁轨组部件分别设置为由支撑梁轨组成的梯子状体。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栅栏架和梯子架的分段支撑设置,提高了对底板的支撑强度。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施工方法,其步骤是:由立柱组装置实现了对托架装置进行架空支撑,由托架装置实现了对底板进行排列梁支撑,实现了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由底板实现了对路面混凝土支撑。
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沿大悬臂盖梁的安装横向中心线,把位于左外立柱组的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安装在左侧面外部,把位于左内立柱组的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安装在左侧面内部,把位于右外立柱组的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安装在右侧面外部,把位于右内立柱组的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安装在右侧面内部,把第一横梁部安装在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之间的下部,把第二横梁部安装在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之间的中间部,把第三横梁部安装在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之间的上部,把连接架安装在位于左内立柱组的第一柱部与位于右内立柱组的第二柱部之间,把纵梁的端头和托梁部安装在第三横梁部上,把内置梁部的上端端面部与纵梁的下端端面部连接,把腹板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纵梁的端头之间,把左座部和右座部分别放到在纵梁的上端端面部上,把轨部安装在左座部的容纳槽体和右座部的容纳槽体之间,使左座部和右座部与纵梁连接,把左座部和右座部对轨部进行夹持,把底板铺设在轨部上,在底板的上端端面部上安装路面模板,在路面模板上进行混凝土浇筑,从而在底板制得路面。
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把柱脚锚栓部的下端头和吊环部的下端口部安装在地基的混凝土中,把第一盘座部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与第一柱部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柱部的下端端面部焊接在一起,把立板部的内侧面部分别与第一柱部的周边侧面部和第二柱部的周边侧面部焊接在一起,把第一盘座部的周边通孔体分别安装在柱脚锚栓部上,使第一螺母组的螺母在柱脚锚栓部的螺纹体上进行转动,使第一螺母组的螺母作用在第一盘座部的上端端面边缘部上,从而把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安装在地基上。
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把第二盘座部与第三横梁部焊接在一起,把中心螺杆部的下端头放到第二盘座部的中间部通孔体中,通过焊接方式,把中心螺杆部的下端头与第二盘座部连接,把条块部放到中心螺杆部的盘部和第二盘座部之间,通过焊接方式,把条块部分别与中心螺杆部的盘部和第二盘座部连接在一起,把中心螺杆部的上端头安装在托梁部和纵梁中,使第二螺母组的螺母在中心螺杆部的上端头上进行转动,使第二螺母组的螺母作用在托梁部和纵梁上,把桁架和纵梁安装在第三横梁部上。
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桁架、纵梁、腹板和支撑梁轨组合支撑,实现了左外立柱组、左内立柱组、右内立柱组和右外立柱组之间的大跨度设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底板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左外立柱组、左内立柱组、右内立柱组、右外立柱组、连接架、桁架、纵梁、腹板和支撑梁轨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发明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第一柱部、第二柱部、第一横梁部、第二横梁部、第三横梁部、托梁部、内置梁部、轨部、左座部、右座部、第一盘座部、立板部、柱脚锚栓部、第一螺母组、吊环部、第二盘座部、条块部、中心螺杆部、第二螺母组、第一支撑梁轨组部件、第三支撑梁轨组部件、第五支撑梁轨组部件、第二支撑梁轨组部件、第四支撑梁轨组部件、第一柱墩和第二柱墩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在本技术方案中,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的立柱组装置、托架装置和底板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梁轨9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三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四的示意图,
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右外立柱组-4、连接架-5、桁架-6、纵梁-7、腹板-8、支撑梁轨-9、底板-91、第一柱部-110、第二柱部-11、第一横梁部-12、第二横梁部-13、第三横梁部-14、托梁部-61、内置梁部-62、
轨部-99、左座部-98、右座部-97、第一盘座部-15、立板部-16、柱脚锚栓部-17、第一螺母组-18、吊环部-19、第二盘座部-101、条块部-102、中心螺杆部-103、第二螺母组-104、第一支撑梁轨组部件-10、第三支撑梁轨组部件-30、第五支撑梁轨组部件-50、第二支撑梁轨组部件-20、第四支撑梁轨组部件-40、第一柱墩-60、第二柱墩-70。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右外立柱组4、连接架5、桁架6、纵梁7、腹板8、支撑梁轨9和底板91并且在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上分别设置有纵梁7,在左内立柱组2和右内立柱组3之间设置有连接架5并且在纵梁7与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之间分别设置有桁架6,在纵梁7之间设置有腹板8并且在底板91与纵梁7之间设置有支撑梁轨9。
在本实施例中,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分别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柱部110、第二柱部11、第一横梁部12、第二横梁部13和第三横梁部14并且第一柱部110的内侧面下部和第二柱部11的内侧面下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横梁部12的端头联接,第一柱部110的内侧面中间部和第二柱部11的内侧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二横梁部13的端头联接并且第一柱部110的内侧面上部和第二柱部11的内侧面上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三横梁部14的端头联接,第一柱部110的上端端面部和第二柱部11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桁架6和纵梁7联接并且在位于左内立柱组2上的第一柱部110和位于右内立柱组3上的第一柱部110之间、在位于左内立柱组2上的第二柱部11和位于右内立柱组3上的第二柱部11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架5,第一柱部110、第二柱部11、第一横梁部12、第二横梁部13和第三横梁部14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与第一横梁部12、第二横梁部13和第三横梁部14设置为呈梯子形分布。
通过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形成了对连接架5、桁架6和纵梁7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实现了与连接架5的连接,实现了与桁架6的连接,实现了与纵梁7的连接,由第一横梁部12、第二横梁部13和第三横梁部14,实现了对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之间进行加固连接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连接架5、桁架6和纵梁7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架5设置为X字形架状体并且连接架5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左内立柱组2联接,连接架5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右内立柱组3联接。
通过连接架5,形成了对左内立柱组2和右内立柱组3的支撑连接点,由连接架5,实现了与左内立柱组2的连接,实现了与右内立柱组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左内立柱组2和右内立柱组3之间进行加固连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桁架6设置为包含有托梁部61和内置梁部62并且内置梁部62的下端拐角部设置为与托梁部61的上端端面部联接,托梁部61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联接并且内置梁部62的上端拐角部设置为与纵梁7的下端端面部联接,托梁部61设置为[字形杆状体并且内置梁部62设置为W字形杆状体。
通过桁架6,形成了对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右外立柱组4和纵梁7的支撑连接点,由托梁部61,实现了与左外立柱组1的连接,实现了与左内立柱组2的连接,实现了与右内立柱组3的连接,实现了与右外立柱组4的连接,由内置梁部62,实现了与纵梁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纵梁7进行加强支撑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纵梁7设置为矩形柱状体并且纵梁7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右外立柱组4和桁架6联接,纵梁7的端头设置为与腹板8联接并且纵梁7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梁轨9联接。
通过纵梁7,形成了对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右外立柱组4、桁架6、腹板8和支撑梁轨9的支撑连接点,由纵梁7,实现了与左外立柱组1的连接,实现了与左内立柱组2的连接,实现了与右内立柱组3的连接,实现了与右外立柱组4的连接,实现了与桁架6的连接,实现了与腹板8的连接,实现了与支撑梁轨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支撑梁轨9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腹板8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腹板8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纵梁7联接。
通过腹板8,形成了对纵梁7的支撑连接点,由腹板8,实现了与纵梁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相邻的两个纵梁7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梁轨9设置为包含有轨部99、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并且在轨部99的端头分别设置有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在左座部98的内侧面部和右座部97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有容纳槽体并且左座部98的容纳槽体和右座部97的容纳槽体分别设置为与轨部99的下端边缘体联接,轨部99的上端边缘体设置为与底板91联接并且左座部98的下端端面部和右座部97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纵梁7联接,轨部99设置为工字梁并且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分别设置为矩形块状体。
通过支撑梁轨9,形成了对纵梁7和底板91的支撑连接点,由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实现了与纵梁7的连接,由轨部99,实现了与底板9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底板91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91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底板9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梁轨9联接,在底板9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浇筑混凝土路面。
通过底板91,形成了对支撑梁轨9的支撑连接点,由底板91,实现了与支撑梁轨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浇筑混凝土路面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右外立柱组4和纵梁7与支撑梁轨9和底板91设置为按照设置骨架板的方式分布并且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右外立柱组4和纵梁7与连接架5、桁架6和腹板8设置为按照外置加固的方式分布,一个左外立柱组1、一个左内立柱组2、一个右内立柱组3、一个右外立柱组4、一个连接架5、三个桁架6、五个纵梁7和四个腹板8设置为组成一组柱梁部件,多个支撑梁轨9设置为沿纵梁7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 多个组柱梁部件设置为沿底板91的纵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托梁部61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联接。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其步骤是:沿大悬臂盖梁的安装横向中心线,把位于左外立柱组1的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安装在左侧面外部,把位于左内立柱组2的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安装在左侧面内部,把位于右外立柱组4的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安装在右侧面外部,把位于右内立柱组3的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安装在右侧面内部,把第一横梁部12安装在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之间的下部,把第二横梁部13安装在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之间的中间部,把第三横梁部14安装在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之间的上部,把连接架5安装在位于左内立柱组2的第一柱部110与位于右内立柱组3的第二柱部11之间,把纵梁7的端头和托梁部61安装在第三横梁部14上,把内置梁部62的上端端面部与纵梁7的下端端面部连接,把腹板8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纵梁7的端头之间,把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分别放到在纵梁7的上端端面部上,把轨部99安装在左座部98的容纳槽体和右座部97的容纳槽体之间,使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与纵梁7连接,把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对轨部99进行夹持,把底板91铺设在轨部99上,在底板91的上端端面部上安装路面模板,在路面模板上进行混凝土浇筑,从而在底板91制得路面。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第一盘座部15、立板部16、柱脚锚栓部17、第一螺母组18和吊环部19并且柱脚锚栓部17的下端头和吊环部19的下端口部设置在地基中,第一盘座部15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地基接触式联接并且柱脚锚栓部17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盘座部15贯串式联接,柱脚锚栓部17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一螺母组18螺纹式联接并且第一螺母组18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盘座部15的上端端面边缘部接触式联接,第一盘座部15的上端端面边缘部设置为与立板部16的下端端面部联接并且第一盘座部15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柱部110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柱部11的下端端面部联接,立板部16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柱部110的周边侧面部和第二柱部11的周边侧面部联接并且第一盘座部15设置为具有周边通孔体的块状体,第一盘座部15的周边通孔体设置为与柱脚锚栓部17联接并且立板部16设置为梯形片状体,柱脚锚栓部17设置为上端头具有螺纹体的棒状体并且柱脚锚栓部17的螺纹体设置为与第一螺母组18联接,第一螺母组18的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吊环部19设置为Ω字形杆状体,立板部16、柱脚锚栓部17和吊环部19分别设置为沿第一盘座部15的周边线间隔排列分布。
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安装在地基上的部件。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其步骤是:把柱脚锚栓部17的下端头和吊环部19的下端口部安装在地基的混凝土中,把第一盘座部15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与第一柱部110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柱部11的下端端面部焊接在一起,把立板部16的内侧面部分别与第一柱部110的周边侧面部和第二柱部11的周边侧面部焊接在一起,把第一盘座部15的周边通孔体分别安装在柱脚锚栓部17上,使第一螺母组18的螺母在柱脚锚栓部17的螺纹体上进行转动,使第一螺母组18的螺母作用在第一盘座部15的上端端面边缘部上,从而把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安装在地基上。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三,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第二盘座部101、条块部102、中心螺杆部103和第二螺母组104并且中心螺杆部103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第二盘座部101贯串式联接,条块部10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盘座部101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条块部10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中心螺杆部103的盘部联接,中心螺杆部103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二螺母组104螺纹式联接并且中心螺杆部103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托梁部61和纵梁7贯串式联接,第二螺母组104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梁部61和纵梁7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二盘座部101设置为与第三横梁部14联接,第二盘座部101设置为具有中间部通孔体的块状体,第二盘座部101的中间部通孔体设置为与中心螺杆部103连接并且条块部102设置为矩形片状体,中心螺杆部103设置为中字形螺栓并且第二螺母组104的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
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桁架6和纵梁7安装在第三横梁部14上的部件。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三,其步骤是:把第二盘座部101与第三横梁部14焊接在一起,把中心螺杆部103的下端头放到第二盘座部101的中间部通孔体中,通过焊接方式,把中心螺杆部103的下端头与第二盘座部101连接,把条块部102放到中心螺杆部103的盘部和第二盘座部10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把条块部102分别与中心螺杆部103的盘部和第二盘座部101连接在一起,把中心螺杆部103的上端头安装在托梁部61和纵梁7中,使第二螺母组104的螺母在中心螺杆部103的上端头上进行转动,使第二螺母组104的螺母作用在托梁部61和纵梁7上,把桁架6和纵梁7安装在第三横梁部14上。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四,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第一柱墩60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梁轨组部件20并且在第二柱墩70上设置有第四支撑梁轨组部件40,在第一柱墩60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梁轨组部件10并且在第二柱墩70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五支撑梁轨组部件50,在第一柱墩60和第二柱墩70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梁轨组部件30并且第一支撑梁轨组部件10、第三支撑梁轨组部件30和第五支撑梁轨组部件50分别设置为由支撑梁轨9组成的栅栏状体,第二支撑梁轨组部件20和第四支撑梁轨组部件40分别设置为由支撑梁轨9组成的梯子状体。
其技术目的在于:实现了在第一柱墩60和第二柱墩70的部位上对底板91进行增强支撑处理。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的方式把立柱组装置、托架装置和底板91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使用排列梁支撑实现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的方式把托架装置与立柱组装置和底板91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组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
在本实施例中,托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纵梁7和支撑梁轨9。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立柱组装置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连接架5。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立柱组装置和托架装置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桁架6。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托架装置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腹板8。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其步骤是:由立柱组装置实现了对托架装置进行架空支撑,由托架装置实现了对底板91进行排列梁支撑,实现了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由底板91实现了对路面混凝土支撑。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立柱组装置、托架装置和底板91,通过立柱组装置,实现了对托架装置进行架空支撑,通过托架装置,实现了对底板91进行排列梁支撑,实现了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通过底板91,实现了对路面混凝土支撑,不再使用脚手架作为架空支撑,因此利提高了大悬臂盖梁的施工效率。
2、由于设计了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实现了三连跨架的支撑设置。
3、由于设计了纵梁7和支撑梁轨9,实现了网架进行支撑设置。
4、由于设计了连接架5,实现了对左内立柱组2和右内立柱组3之间的加固连接。
5、由于设计了桁架6,实现了对纵梁7与立柱组装置之间的加固连接设置。
6、由于设计了腹板8,实现了对纵梁7之间的加固连接设置。
7、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8、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的立柱组装置、托架装置和底板91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的一种实现形式,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变形,增加或者减少其中的成份或步骤,或者将本发明用于其他的与本发明接近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大悬臂盖梁的地基上的立柱组装置、设置在立柱组装置上的托架装置、设置在托架装置上的底板(91),
立柱组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
托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纵梁(7)和支撑梁轨(9),
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立柱组装置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连接架(5),
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立柱组装置和托架装置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桁架(6),
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托架装置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腹板(8),
在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上分别设置有纵梁(7),在左内立柱组(2)和右内立柱组(3)之间设置有连接架(5)并且在纵梁(7)与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之间分别设置有桁架(6),在纵梁(7)之间设置有腹板(8)并且在底板(91)与纵梁(7)之间设置有支撑梁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按照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的方式把立柱组装置、托架装置和底板(91)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按照使用排列梁支撑实现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的方式把托架装置与立柱组装置和底板(91)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底板(91)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底板(9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梁轨(9)联接,在底板(9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浇筑混凝土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分别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柱部(110)、第二柱部(11)、第一横梁部(12)、第二横梁部(13)和第三横梁部(14)并且第一柱部(110)的内侧面下部和第二柱部(11)的内侧面下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横梁部(12)的端头联接,第一柱部(110)的内侧面中间部和第二柱部(11)的内侧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二横梁部(13)的端头联接并且第一柱部(110)的内侧面上部和第二柱部(11)的内侧面上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三横梁部(14)的端头联接,第一柱部(110)的上端端面部和第二柱部(11)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桁架(6)和纵梁(7)联接并且在位于左内立柱组(2)上的第一柱部(110)和位于右内立柱组(3)上的第一柱部(110)之间、在位于左内立柱组(2)上的第二柱部(11)和位于右内立柱组(3)上的第二柱部(11)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架(5),第一柱部(110)、第二柱部(11)、第一横梁部(12)、第二横梁部(13)和第三横梁部(14)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与第一横梁部(12)、第二横梁部(13)和第三横梁部(14)设置为呈梯子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纵梁(7)设置为矩形柱状体并且纵梁(7)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右外立柱组(4)和桁架(6)联接,纵梁(7)的端头设置为与腹板(8)联接并且纵梁(7)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梁轨(9)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支撑梁轨(9)设置为包含有轨部(99)、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并且在轨部(99)的端头分别设置有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在左座部(98)的内侧面部和右座部(97)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有容纳槽体并且左座部(98)的容纳槽体和右座部(97)的容纳槽体分别设置为与轨部(99)的下端边缘体联接,轨部(99)的上端边缘体设置为与底板(91)联接并且左座部(98)的下端端面部和右座部(97)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纵梁(7)联接,轨部(99)设置为工字梁并且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分别设置为矩形块状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连接架(5)设置为X字形架状体并且连接架(5)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左内立柱组(2)联接,连接架(5)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右内立柱组(3)联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桁架(6)设置为包含有托梁部(61)和内置梁部(62)并且内置梁部(62)的下端拐角部设置为与托梁部(61)的上端端面部联接,托梁部(61)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和右外立柱组(4)联接并且内置梁部(62)的上端拐角部设置为与纵梁(7)的下端端面部联接,托梁部(61)设置为[字形杆状体并且内置梁部(62)设置为W字形杆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腹板(8)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腹板(8)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纵梁(7)联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右外立柱组(4)和纵梁(7)与支撑梁轨(9)和底板(91)设置为按照设置骨架板的方式分布并且左外立柱组(1)、左内立柱组(2)、右内立柱组(3)、右外立柱组(4)和纵梁(7)与连接架(5)、桁架(6)和腹板(8)设置为按照外置加固的方式分布,一个左外立柱组(1)、一个左内立柱组(2)、一个右内立柱组(3)、一个右外立柱组(4)、一个连接架(5)、三个桁架(6)、五个纵梁(7)和四个腹板(8)设置为组成一组柱梁部件,多个支撑梁轨(9)设置为沿纵梁(7)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 多个组柱梁部件设置为沿底板(91)的纵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托梁部(61)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联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第一盘座部(15)、立板部(16)、柱脚锚栓部(17)、第一螺母组(18)和吊环部(19)并且柱脚锚栓部(17)的下端头和吊环部(19)的下端口部设置在地基中,第一盘座部(15)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地基接触式联接并且柱脚锚栓部(17)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盘座部(15)贯串式联接,柱脚锚栓部(17)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一螺母组(18)螺纹式联接并且第一螺母组(18)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盘座部(15)的上端端面边缘部接触式联接,第一盘座部(15)的上端端面边缘部设置为与立板部(16)的下端端面部联接并且第一盘座部(15)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柱部(110)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柱部(11)的下端端面部联接,立板部(16)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柱部(110)的周边侧面部和第二柱部(11)的周边侧面部联接并且第一盘座部(15)设置为具有周边通孔体的块状体,第一盘座部(15)的周边通孔体设置为与柱脚锚栓部(17)联接并且立板部(16)设置为梯形片状体,柱脚锚栓部(17)设置为上端头具有螺纹体的棒状体并且柱脚锚栓部(17)的螺纹体设置为与第一螺母组(18)联接,第一螺母组(18)的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吊环部(19)设置为Ω字形杆状体,立板部(16)、柱脚锚栓部(17)和吊环部(19)分别设置为沿第一盘座部(15)的周边线间隔排列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第二盘座部(101)、条块部(102)、中心螺杆部(103)和第二螺母组(104)并且中心螺杆部(103)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第二盘座部(101)贯串式联接,条块部(10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盘座部(101)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条块部(10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中心螺杆部(103)的盘部联接,中心螺杆部(103)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二螺母组(104)螺纹式联接并且中心螺杆部(103)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托梁部(61)和纵梁(7)贯串式联接,第二螺母组(104)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梁部(61)和纵梁(7)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二盘座部(101)设置为与第三横梁部(14)联接,第二盘座部(101)设置为具有中间部通孔体的块状体,第二盘座部(101)的中间部通孔体设置为与中心螺杆部(103)连接并且条块部(102)设置为矩形片状体,中心螺杆部(103)设置为中字形螺栓并且第二螺母组(104)的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柱墩(60)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梁轨组部件(20)并且在第二柱墩(70)上设置有第四支撑梁轨组部件(40),在第一柱墩(60)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梁轨组部件(10)并且在第二柱墩(70)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五支撑梁轨组部件(50),在第一柱墩(60)和第二柱墩(70)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梁轨组部件(30)并且第一支撑梁轨组部件(10)、第三支撑梁轨组部件(30)和第五支撑梁轨组部件(50)分别设置为由支撑梁轨(9)组成的栅栏状体,第二支撑梁轨组部件(20)和第四支撑梁轨组部件(40)分别设置为由支撑梁轨(9)组成的梯子状体。
15.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由立柱组装置实现了对托架装置进行架空支撑,由托架装置实现了对底板(91)进行排列梁支撑,实现了架空梁架作为支撑体,由底板(91)实现了对路面混凝土支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沿大悬臂盖梁的安装横向中心线,把位于左外立柱组(1)的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安装在左侧面外部,把位于左内立柱组(2)的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安装在左侧面内部,把位于右外立柱组(4)的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安装在右侧面外部,把位于右内立柱组(3)的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安装在右侧面内部,把第一横梁部(12)安装在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之间的下部,把第二横梁部(13)安装在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之间的中间部,把第三横梁部(14)安装在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之间的上部,把连接架(5)安装在位于左内立柱组(2)的第一柱部(110)与位于右内立柱组(3)的第二柱部(11)之间,把纵梁(7)的端头和托梁部(61)安装在第三横梁部(14)上,把内置梁部(62)的上端端面部与纵梁(7)的下端端面部连接,把腹板(8)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纵梁(7)的端头之间,把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分别放到在纵梁(7)的上端端面部上,把轨部(99)安装在左座部(98)的容纳槽体和右座部(97)的容纳槽体之间,使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与纵梁(7)连接,把左座部(98)和右座部(97)对轨部(99)进行夹持,把底板(91)铺设在轨部(99)上,在底板(91)的上端端面部上安装路面模板,在路面模板上进行混凝土浇筑,从而在底板(91)制得路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其步骤是:把柱脚锚栓部(17)的下端头和吊环部(19)的下端口部安装在地基的混凝土中,把第一盘座部(15)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与第一柱部(110)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柱部(11)的下端端面部焊接在一起,把立板部(16)的内侧面部分别与第一柱部(110)的周边侧面部和第二柱部(11)的周边侧面部焊接在一起,把第一盘座部(15)的周边通孔体分别安装在柱脚锚栓部(17)上,使第一螺母组(18)的螺母在柱脚锚栓部(17)的螺纹体上进行转动,使第一螺母组(18)的螺母作用在第一盘座部(15)的上端端面边缘部上,从而把第一柱部(110)和第二柱部(11)安装在地基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其步骤是:把第二盘座部(101)与第三横梁部(14)焊接在一起,把中心螺杆部(103)的下端头放到第二盘座部(101)的中间部通孔体中,通过焊接方式,把中心螺杆部(103)的下端头与第二盘座部(101)连接,把条块部(102)放到中心螺杆部(103)的盘部和第二盘座部(10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把条块部(102)分别与中心螺杆部(103)的盘部和第二盘座部(101)连接在一起,把中心螺杆部(103)的上端头安装在托梁部(61)和纵梁(7)中,使第二螺母组(104)的螺母在中心螺杆部(103)的上端头上进行转动,使第二螺母组(104)的螺母作用在托梁部(61)和纵梁(7)上,把桁架(6)和纵梁(7)安装在第三横梁部(14)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49971.6A CN115012309B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49971.6A CN115012309B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12309A CN115012309A (zh) | 2022-09-06 |
CN115012309B true CN115012309B (zh) | 2024-06-14 |
Family
ID=8306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49971.6A Active CN115012309B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12309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134362U (zh) * | 2019-03-28 | 2020-03-10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超长悬臂盖梁施工支架 |
CN213772963U (zh) * | 2020-10-09 | 2021-07-23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用于市政桥梁大悬臂水中现浇盖梁的落地式悬挑桁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20740B (zh) * | 2011-04-13 | 2012-09-26 | 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速铁路四线宽幅连续梁悬灌施工挂篮 |
CN102286925B (zh) * | 2011-07-08 | 2013-01-23 | 四川路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桥梁独柱墩组拼箱形托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
CN205242277U (zh) * | 2015-11-26 | 2016-05-18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悬臂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 |
CN205443958U (zh) * | 2016-03-04 | 2016-08-10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大悬臂盖梁的组合桁架支架 |
CN205975387U (zh) * | 2016-08-03 | 2017-02-22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高墩长悬臂现浇盖梁复合式支模体系 |
CN107794929B (zh) * | 2017-11-07 | 2019-11-26 | 东通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支撑基坑内支撑的组合式型钢托座 |
CN209584871U (zh) * | 2019-01-08 | 2019-11-05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高墩独柱大悬臂盖梁施工托架 |
CN212612024U (zh) * | 2020-06-29 | 2021-02-26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薄壁墩长悬臂盖梁施工托架系统 |
CN113265950A (zh) * | 2021-05-20 | 2021-08-17 |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施工的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
-
2022
- 2022-05-20 CN CN202210549971.6A patent/CN1150123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134362U (zh) * | 2019-03-28 | 2020-03-10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超长悬臂盖梁施工支架 |
CN213772963U (zh) * | 2020-10-09 | 2021-07-23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用于市政桥梁大悬臂水中现浇盖梁的落地式悬挑桁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12309A (zh) | 2022-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78465B2 (en) | Temporary support system for road bridge pre-fabricated small box girder-type concealed bent cap,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ame | |
KR101391637B1 (ko) | 강재트러스를 이용한 복합트러스 거더의 제작공법 | |
CN211947993U (zh) | 大跨度现浇桥梁施工用支架 | |
CN215925691U (zh) | 一种桥梁0号块浇筑用承托支架 | |
CN115012309B (zh) | 用于大悬臂盖梁的架空支撑装置和施工方法 | |
CN113265950A (zh) |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施工的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854716A (zh) | 一种建筑楼面转角悬挑外架支撑体系 | |
CN114837090B (zh) | 一种高塔横梁施工用组合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17652373U (zh) | 一种超高层建筑屋顶卸料平台 | |
CN214301300U (zh) | 钢箱梁安装可调节式支架体系 | |
CN213682477U (zh) | 一种应用于轨道运营线的上盖结构体系 | |
CN211228134U (zh) | 一种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 | |
CN216999353U (zh) | 装配式墩柱防护平台 | |
CN112726416A (zh) | 一种满足现场施工保通的支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9157425U (zh) | 一种钢桁梁斜拉桥桥面板块拼装胎架 | |
CN218596934U (zh) | 一种低净高大跨度盖梁钢桁架支撑体系 | |
CN221000646U (zh) | 一种盖梁施工马道装置 | |
CN216360884U (zh) | 一种建筑楼面转角悬挑外架支撑体系 | |
CN215052204U (zh) | 一种圆柱墩0#块支撑架结构 | |
CN219430532U (zh) | 一种桥梁混凝土箱梁现浇支撑结构 | |
CN115323920B (zh) | 用于中间墩柱高架桥盖梁的施工支撑装置和使用方法 | |
CN217169021U (zh) | 一种预制箱梁内箱底板齿块预应力张拉支架 | |
CN214271712U (zh) | 一种现浇箱梁支撑模板结构 | |
CN216864843U (zh) | 一种高空横向混凝土构件施工用复合式托架系统 | |
CN219863968U (zh) | 一种预应力结构的施工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