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6955A - 卷筒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卷筒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86955A CN114786955A CN201980102897.XA CN201980102897A CN114786955A CN 114786955 A CN114786955 A CN 114786955A CN 201980102897 A CN201980102897 A CN 201980102897A CN 114786955 A CN114786955 A CN 1147869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member
- roll paper
- shaft portion
- roll
- axial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485 co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04—Kinds or types
- B65H75/08—Kinds or types of circular or polygonal cross-section
- B65H75/12—Kinds or types of circular or polygonal cross-section with a single end flange (e.g. with a conical end flange); formed with one end of greater diameter than the barr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2—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for loading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into printers, e.g. for replacing a used-up paper roll; Point-of-sale printers with openable casings allowing access to the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02—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16/04—Supporting web roll cantilever 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185—End caps, plugs or adap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llapsible; with removable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llapsible; with removable parts
- B65H75/2245—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llapsible; with removable parts connecting flange to hub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3—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2301/4132—Cantilever arrangement
- B65H2301/41324—Cantilever arrangement linear movement of roll support
- B65H2301/4133—Cantilever arrangement linear movement of roll support special features
- B65H2301/41335—Cantilever arrangement linear movement of roll support special features locking mechanism for roll, e.g. axial flan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2—Wid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4—Web supporting regularly spaced adhesive articles, e.g. labels, rubber articles, labels or stam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2—Single-function printing machines, typically table-top machines
Landscapes
- Unwinding Webs (AREA)
Abstract
一种卷筒支撑装置(1),设置有:轴部(10),其支撑卷绕有介质(5a)的辊状介质(5)的中心孔(5c);第一引导构件(11),辊状介质(5)在轴部(10)的轴方向(X)上的一个端面与该第一引导构件接触;第二引导构件(12),其设置在轴部(10)上并且相对于轴方向(X)限制辊状介质(5)在轴方向(X)上的另一个端面(5R)的内周侧;以及第三引导构件(13),其相对于轴方向(X)限制由轴部(10)支撑的辊状介质(5)的另一个端面(5R)的外周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筒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用于在长纸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机包括卷筒支撑装置,该卷筒支撑装置支撑通过卷绕长纸而获得的卷绕介质,例如卷纸。这种类型的卷筒支撑装置包括一对引导构件,该对引导构件夹持并调节卷绕介质的两个端面,作为用于支撑卷绕介质的支撑结构。在这种类型的卷筒支撑装置中,在更换卷绕介质时,一个引导构件调节卷绕介质的一个端面,而另一个引导构件附接到卷绕介质的另一个端面。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3157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上述卷筒支撑装置中,替换卷绕介质伴随着将引导构件附接到卷绕介质的端面/从卷绕介质的端面拆卸引导构件的操作。附接/拆卸卷绕介质的操作是复杂的。另外,在拆卸时被拆卸的引导构件可能丢失。
所公开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更换卷绕介质时的可操作性的卷筒支撑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申请所公开的卷筒支撑装置的一个方面包括:轴部,所述轴部支撑卷绕有介质的卷绕介质的中心孔;第一引导构件,所述卷绕介质在所述轴部的轴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接触;第二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设置在所述轴部上并且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调节所述卷绕介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面的内周侧;以及第三引导构件,所述第三引导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调节由所述轴部支撑的所述卷绕介质的所述另一个端面的外周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公开的卷筒支撑装置的一个方面可以提高更换卷绕介质时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从右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2]图2是从左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3]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平面图。
[图4]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正视图。
[图5]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6]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7]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轴部穿过卷纸的中心孔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8]图8是示出卷纸由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轴部支撑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9]图9是示出卷纸附接到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轴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A]图10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中的第二引导构件的附接状态的正视图。
[图10B]图10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中的第二引导构件的另一附接状态的正视图。
[图10C]图10C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中的另一第二引导构件的附接状态的正视图。
[图10D]图10D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中的另一第二引导构件的另一附接状态的正视图。
[图11]图11是从右侧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12]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13]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轴部穿过卷纸的中心孔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14]图14是示出卷纸由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轴部支撑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15]图15是示出卷纸附接到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轴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中公开的卷筒支撑装置的实施方式。注意,以下实施方式不限制本申请中公开的卷筒支撑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从右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从左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能旋转地支撑卷纸5(作为卷绕介质),并且用于将作为卷纸中卷绕的介质的长纸从卷纸供应到打印机(未示出)。卷筒支撑装置1设置成连接到打印机的进纸口侧。
在图1和随后的附图中,卷筒支撑装置1的宽度方向、卷筒支撑装置1的纵向方向和卷筒支撑装置1的高度方向分别表示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卷筒支撑装置1的宽度方向X是沿着由卷筒支撑装置1支撑的卷纸5的中心孔5c的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即,卷纸5的宽度方向。卷筒支撑装置1的纵向方向Y是从卷纸5拉出长纸5a的供应方向。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用于向发出行李标签和登机证的打印机供应长纸。行李标签附在机场的行李上。登机证记录乘客的飞机的航班号、座位号等。注意,本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不限于使用支撑卷纸来发出行李标签和登机证,并且可以应用于支撑卷纸以创建诸如各种行李标签和价格标签、商业表单等的标签。
卷纸5通过将长纸5a绕芯5b卷绕而形成。长纸5a具有所谓的带状,其中卷纸3在宽度方向(Y方向)上具有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使用外径大约为200[mm]或更小且芯5b的外径大约为80mm的卷纸5。注意,卷纸不限于具有芯5b的卷纸。可以使用没有芯5b的卷纸。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卷纸5具有芯5b时,卷纸5的中心孔5c指的是芯5b的通孔,而当卷纸5不具有芯5b时,卷纸5的中心孔5c指的是卷纸5本身的中心孔。在下文中,将包括卷纸5的芯5b的通孔的卷纸5的中心孔5c简称为卷纸5的中心孔5c。
此外,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长纸5a绕芯5b卷绕的卷纸5用作卷绕介质,但卷绕介质不限于卷纸5。例如,通过将标签层叠在离型纸上而获得的标签纸和其中嵌入有射频标识符(RFID)标签的卷纸可用作卷绕介质。
(卷筒支撑装置的配置)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的正视图。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的右侧视图。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的左侧视图。卷筒支撑装置1的前部是指从打印机侧观察的卷筒支撑装置1的表面。卷筒支撑装置1的左侧和右侧是指从卷筒支撑装置1的前面观察的侧面。
如图1、图2和图3至图6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包括轴部10和第一引导构件11。轴部10支撑卷纸5的中心孔5c(芯5b的通孔)。卷纸5在作为轴部10的轴向方向(以下称为轴向方向X)的X方向上的一个端面5L(以下也称为左端面5L)与第一引导构件11接触。此外,卷筒支撑装置1包括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第二引导构件12在轴向方向X上调节卷纸5在轴向方向X上的另一个端面5R(在下文中,也称为右端面5R)的内周侧(内径侧)。第三引导构件13在轴向方向X上调节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另一个端面5R(右端面5R)的外周侧(外径侧)。
此外,如图1、图2和图3、图4所示,卷筒支撑装置1包括设置有轴部10、第一引导构件11和第三引导构件13的基部14。基部14由例如金属板形成,并包括附接到打印机的附接部15和沿Z方向延伸的侧壁部16。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引导构件11通过诸如螺钉的紧固构件固定到侧壁部16。引导从卷纸5拉出的长纸5a的进给方向的引导辊18能旋转地设置在侧壁部16上。引导辊18与轴部10的轴向方向X平行地设置,并且包括例如橡胶辊。
如图1和图3、图4所示,轴部10的一端固定到第一引导构件11,并由第一引导构件11悬伸。轴部10包括沿着轴向方向X的支撑轴10a。通过使支撑轴10a穿过第二引导构件12的轴孔,轴部10支撑第二引导构件12。轴部10的外径例如大约为卷纸5的芯5b的内径的一半。轴部10具有通过沿着X-Y平面切割轴部10的下侧而形成的大致半圆形横截面。轴部10穿过卷纸5的中心孔5c(芯5b的通孔)以支撑卷纸5的芯5b的内周部的上侧。
如图1和图3至图5所示,第一引导构件11具有平坦的基准面11a,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左端面5L抵靠在该基准面11a上。基准面11a沿着Z方向形成。如图1、图2和图5、图6所示,第一引导构件11具有基本上覆盖卷纸5的左端面5L的尺寸。在第一引导构件11的外周部上形成有使外周侧的左端面5L的一部分露出的切除部11b。
第二引导构件12能拆卸地设置在轴部10的沿轴向方向X与第一引导构件11相对的端部处。此外,第二引导构件12设置成沿与轴部10的轴向方向X相反的取向附接。第二引导构件12包括固定部12a和调节部12b,固定部12a固定在轴部10的一端处,调节部12b调节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内周侧。
如图1和图3、图4所示,第二引导构件12的固定部12a具有大致半圆形横截面,该横截面具有与轴部10相同的形状。此外,第二引导构件12的固定部12a具有长孔12d,长孔12d沿着轴部10的轴向方向X具有长直径,并且第二引导构件12的固定部12a通过穿过长孔12d的诸如螺钉的紧固构件固定到轴部10的支撑轴10a。因此,固定部12a设置成在轴向方向X上调节轴部10的支撑轴10a的固定位置。这允许调节部12b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根据待使用的卷纸5的宽度被适当地调节。
如图1和图5所示,第二引导构件12的调节部12b从固定部12a的上端沿着卷纸5的径向方向向上延伸。如图3和图4所示,调节部12b具有平板形状,其具有与卷纸5的右端面5R接触的调节面12c。
此外,调节部12b设置成使得调节部12b在固定部12a的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比固定部12a的轴向方向X上的中心更靠近轴向方向X上的一端侧。因此,通过沿与轴部10的轴向方向X相反的取向附接调节部12b(见图10A和图10B),调节部12b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可以根据待使用的卷纸5的宽度而切换。
此外,调节部12b在Z方向上的上端沿着轴部10的周向方向具有弧形形状,使得调节部12b能够平滑地穿过卷纸5的芯5b的内周部。
第三引导构件13设置在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右端面5R的侧面,并且能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引导构件12下方的基部14上。此外,第三引导构件13设置成沿与轴部10的轴向方向X相反的取向附接。如图1和图3、图4所示,第三引导构件13具有大致L形横截面,并且包括固定在基部14上的固定部13a和调节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外周侧的调节部13b。
如图1所示,第三引导构件13的固定部13a具有长孔13d,并且通过穿过长孔13d的诸如螺钉的紧固构件固定到基部14,长孔13d具有沿着X方向的长直径。因此,固定部13a设置成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调节基部14上的固定位置。与第二引导构件12类似,这允许调节部13b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根据待使用的卷纸5的宽度被适当地调节。第三引导构件13的调节面13c固定在与第二引导构件12的调节面12c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一致的位置处。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三引导构件13的调节部13b从固定部13a沿着卷纸5的径向方向向上延伸。调节部13b具有平板形状,其具有与卷纸5的右端面5R接触的调节面13c。此外,如图5所示,调节部13b在Y方向上的长度大约是第二引导构件12的调节部12b在Y方向上的长度的三倍,并且相对于轴部10在卷筒支撑装置1的纵向方向(Y方向)上延伸。
此外,由于调节部13b沿轴向方向X设置在固定部13a的一端处,所以通过沿与轴部10的轴向方向X相反的取向附接调节部13b,调节部13b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可根据待使用的卷纸5的宽度而切换。
(由第二引导构件和第三引导构件调节的范围)
在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径向方向上,由第二引导构件12调节的右端面5R的内周侧的径向上范围A1与由第三引导构件13调节的右端面5R的外周侧的径向下范围A2的和等于或大于从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内周到外周的整个范围A3(见图8)。即,通过第二引导构件12的调节面12c和第三引导构件13的调节面13c的协作来调节在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径向部分中从内周到外周的整个范围A3。因此,在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中,第一引导构件11和第二引导构件12抑制卷纸5在内周侧的无序,而第一引导构件11和第三引导构件13抑制卷纸5在外周侧的无序,从而能够稳定地供应长纸5a。
(卷纸的附接)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的轴部10穿过卷纸5的中心孔5c的状态的右侧视图。图8是示出卷纸5由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的轴部10支撑的状态的右侧视图。图9是示出卷纸5附接到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的轴部10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7和图9所示,第二引导构件12在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径向方向上的高度H小于卷纸5的中心孔5c(芯5b的通孔)的内径D。这允许轴部10和第二引导构件12容易且平滑地穿过卷纸5的中心孔5c。
当卷纸5附接到卷筒支撑装置1时,轴部10和第二引导构件12穿过卷纸5的中心孔5c,然后使卷纸5的左端面5L抵靠在第一引导构件11的基准面11a上。随后,如图8和图9所示,卷纸5通过卷纸5自身的重量沿高度方向Z下降,卷纸5的左端面5L与第一引导构件11的基准面11a接触,使得卷纸5的中心孔5c由轴部10支撑。
当卷纸5的中心孔5c如上所述由轴部10支撑时,第二引导构件12的调节面12c与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内周侧接触,而第三引导构件13的调节面13c与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外周侧接触。因此,中心孔5c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左端面5L在轴向方向X上沿径向方向由第一引导构件11的基准面11a调节。卷纸5由第二引导构件12的调节面12c和第三引导构件13的调节面13c在轴向方向X上从右端面5R的内周调节到外周。
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以根据待使用的卷纸5预先固定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的适当位置处的状态附接到卷纸5的轴部10。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可以被调节到轴向方向X上的适当位置并且在卷纸5由轴部10支撑之后被固定。
注意,在图7至图9的一个示例中,当从卷筒支撑装置1的右侧观察时,长纸5a逆时针卷绕在其中的卷纸5被支撑,并且长纸5a从卷纸5的上部向下拉出。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取向不限于图7至图9中的取向。虽然未示出,但是当从卷筒支撑装置1的右侧观察时,作为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取向,可以支撑长纸5a顺时针卷绕在其中的卷纸5,并且长纸5a可以从卷纸5的下部向上拉出。此外,引导辊18设置成使得当卷纸5由轴部10以上述任何取向支撑时,从卷纸5拉出的长纸5a进入引导辊18的角度彼此相等。
具体地,引导辊18设置在相对于轴部10的预定位置处,使得在与轴部10和引导辊18的轴向方向正交的横截面中,在长纸5a从卷纸5的上部拉出的情况下长纸5a的进给方向相对于将轴部10的中心与引导辊18的中心连接的直线所形成的角度等于长纸5a从卷纸5的下部拉出的情况下的角度。这平衡了长纸5a经由引导辊18从卷纸5发送到打印机的状态,并且可以抑制长纸5a的打印状态的变化以稳定打印质量。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包括用作第二引导构件12的多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12A和12B,所述第二引导构件12A和12B在固定部12a的轴向方向X上具有调节部12b的不同位置(见图10A至图10D)。多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12A和12B包括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具有固定部12a的不同长度的第二引导构件12A和12B。
与多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12A和12B类似,尽管未示出,但是卷筒支撑装置1包括用作第三引导构件13的多种类型的第三引导构件。在多种类型的第三引导构件中,固定部13a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的尺寸和调节部13b在固定部13a的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中的至少一者是不同的。
注意,多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12和多种类型的第三引导构件13中的每者的数量不受限制。设置有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其数量能够解决在卷筒支撑装置1中使用的多种类型的卷纸5的宽度范围。
这里,将描述多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12A和12B附接到卷筒支撑装置1的状态。图10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中的第二引导构件12A的附接状态的正视图。图10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中的第二引导构件12A的另一附接状态的正视图。图10C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中的另一第二引导构件12B的附接状态的正视图。图10D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中的另一第二引导构件12B的另一附接状态的正视图。
如图10A所示,当固定部12a的靠近调节部12b的一侧的端部固定到轴部10以到达轴部10的一侧时,第二引导构件12A可适当地支撑具有宽度W1的卷纸5,同时在轴向方向X上调节卷纸5。
此外,如图10B所示,当第二引导构件12A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的取向改变为与图10A中的取向相反的取向,并且固定部12a的远离调节部12b的一侧的端部固定到轴部10以到达轴部10的一侧时,第二引导构件12A可适当地支撑具有宽度W2的卷纸5,同时在轴向方向X上调节卷纸5。
接下来,如图10C所示,将另一第二引导构件12B而不是第二引导构件12A附接到轴部10,从而可以处理宽度大于宽度W1和W2的卷纸5。当固定部12a的靠近调节部12b的一侧的端部固定到轴部10以到达轴部10的一侧时,第二引导构件12B可适当地支撑具有宽度W3的卷纸5,同时在轴向方向X上调节卷纸5。
当如图10D所示,第二引导构件12B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的取向改变为与图10C中的取向相反的取向,并且固定部12a的远离调节部12b的一侧的端部固定到轴部10以到达轴部10的一侧时,可适当地支撑具有宽度W4的卷纸5,同时在轴向方向X上调节卷纸5。
类似于多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12A和12B,多种类型的第三引导构件(未示出)选择性地附接到卷筒支撑装置1。多种类型的第三引导构件中的一种以预定取向固定在基部14上,使得调节部13b的调节面13c的位置可根据卷纸5的宽度切换。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包括:轴部10,其支撑卷纸5的中心孔5c(芯5b的通孔);第一引导构件11,卷纸5的左端面5L与第一引导构件11接触;第二引导构件12,其在轴向方向X上调节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内周侧;以及第三引导构件13,其在轴向方向X上调节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外周侧。
因此,例如,第二引导构件12穿过卷纸5的中心孔5c,以使卷纸5通过卷纸5自身的重量下降。这允许通过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在轴向方向上调节卷纸5的右端面5R,而无需附接/拆卸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因此,能够容易地执行将卷纸5附接到卷筒支撑装置1/从卷筒支撑装置1拆卸卷纸5的操作,并且能够提高更换卷纸5时的可操作性。此外,根据卷筒支撑装置1,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可以固定地设置在卷筒支撑装置1上,从而可以防止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的损失。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中,第二引导构件12在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径向方向上的高度H小于卷纸5的中心孔5c的内径D。这允许第二引导构件12平滑地穿过卷纸5的中心孔5c,并且允许卷纸5容易地由轴部10支撑。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更换卷纸5时的可操作性。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中,在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径向方向上,由第二引导构件12调节的右端面5R的径向上范围A1与由第三引导构件13调节的右端面5R的径向下范围A2的和等于或大于从右端面5R的内周到外周的整个范围A3。这允许第二引导构件12的调节面12c和第三引导构件13的调节面13c彼此协作以从内周向外周调节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径向部分,并且允许卷纸5在轴向方向X上被适当地调节。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中的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中的每者均设置成使得能够调节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的每个位置。因此,通过适当地调节和固定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的每个位置,卷纸5可以由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适当地调节,同时具有不同宽度的卷纸5的片可以支撑在轴部10上。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中的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中的每者均包括固定到轴部的一端的固定部12a和13a以及从固定部12a和13a沿着卷纸5的径向方向延伸并调节右端面5R的内周侧的调节部12b和13b。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中的每者均设置成沿与轴部10的轴向方向X相反的取向附接。因此,通过在轴向方向X上切换轴部10的取向之后将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13中的每者附接到轴部10,可以将具有不同宽度的卷纸5的片支撑在轴部10上,并且可以提高卷筒支撑装置1的便利性。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包括多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12和多种类型的第三引导构件13,多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12和多种类型的第三引导构件13在固定部的轴向方向上具有调节部的不同位置。因此,通过选择性地使用多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12中的一种和多种类型的第三引导构件13中的一种,可以将具有不同宽度的多种类型的卷纸5支撑在轴部10上,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卷筒支撑装置1的便利性。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描述。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能转动地设置第三引导构件的调节部。图11是从右侧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1的右侧视图。
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2包括第三引导构件23,第三引导构件23在轴向方向X上调节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外周侧。
第三引导构件23设置在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右端面5R的一侧,并且能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引导构件12下方的基部14上。如图11所示,第三引导构件23包括固定在基部14上的固定部23a和调节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外周侧的调节部23b。
调节部23b设置在固定部23a处以便绕转动轴24转动。调节部23b从调节位置转动到缩回位置,在调节位置处,调节部23b从固定部23a竖立以跟随卷纸5的右端面5R,在缩回位置处,调节部23b从卷纸5的右端面5R分离以跟随基部14。在固定部23a中的转动轴24的周围设置有扭转螺旋弹簧(未示出),该扭转螺旋弹簧将调节部23b沿从缩回位置转动到调节位置的方向偏置。
调节部23b具有平板形状,其具有与卷纸5的右端面5R接触的调节面23c。调节部23b在Z方向上从固定部23a向上延伸到轴部10的附近,并且沿着Y轴朝向卷筒支撑装置2的后部延伸到卷纸5的外周。第三引导构件23的调节部23b在卷纸5的右端面5R的下侧从内周到外周与右端面5R接触。因此,第三引导构件23的调节部23b固定比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三引导构件13的调节部13b的调节面大的调节面23c,从而能够更稳定地调节卷纸5的右端面5R。
此外,调节部23b能转动地设置在固定部23a处,从而可通过转动固定大调节面23c的调节部23b而将卷纸5支撑在轴部10上。换言之,通过在固定部23a处能转动地设置调节部23b,可以固定调节部23b的大调节面23c。
此外,与上述第三引导构件13类似,第三引导构件23的固定部23a设置成使得可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调节固定部23a在基部14上的固定位置。第三引导构件23的调节面23c固定在与第二引导构件12的调节面12c在轴部10的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一致的位置处。
注意,虽然未示出,但也可以在第三引导构件23上设置用于使第三引导构件23的上端与第二引导构件12卡合的卡合部。此外,第三引导构件23的调节部23b可以在高度方向Z上从固定部23a向上延伸到卷纸5的上端的外周。扩大调节部23b的调节面23c可以进一步稳定卷纸5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的调节状态。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引导构件23的调节部23b的调节面23c的位置与第二引导构件12的调节面12c的位置一致。
(卷纸的附接)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2的轴部10穿过卷纸5的中心孔5c的状态的右侧视图。图14是示出卷纸5由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2的轴部10支撑的状态的右侧视图。图15是示出卷纸5附接到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2的轴部10的状态的立体图。
同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3和图15所示,当卷纸5附接到卷筒支撑装置2时,轴部10和第二引导构件12穿过卷纸5的中心孔5c,然后使卷纸5的左端面5L抵靠在第一引导构件11的基准面11a上。随后,如图13和图14所示,卷纸5通过卷纸5自身的重量沿高度方向Z下降,卷纸5的左端面5L与第一引导构件11的基准面11a接触,使得卷纸5的中心孔5c由轴部10支撑。
接下来,如图14和图15所示,通过相对于固定部转动第三引导构件23的调节部23b,调节部23b从缩回位置移动到调节位置。调节面23c与卷纸5的右端面5R接触,使得已经移动到调节位置的调节部23b在轴向方向X上调节右端面5R。
因此,当卷纸5的中心孔5c由轴部10支撑时,第二引导构件12的调节面12c与卷纸5的右端面5R的内周侧接触,而第三引导构件23的调节面23c与卷纸5的右端面5R的下侧的内周至外周接触。因此,中心孔5c由轴部10支撑的卷纸5的左端面5L在轴向方向X上沿径向方向由第一引导构件11的基准面11a调节。卷纸5由第二引导构件12的调节面12c和第三引导构件23的调节面23c在轴向方向X上从右端面5R的内周调节到外周。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2中的第三引导构件23设置成沿远离卷纸5的右端面5R的方向转动。结果,调节部23b能转动地设置在固定部23a处,从而可通过转动固定大调节面23c的调节部23b而将卷纸5支撑在轴部10上。即,通过在固定部23a处能转动地设置调节部23b,可以固定调节部23b的大调节面23c。因此,第三引导构件23能够提高卷纸5的调节状态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更换卷纸5时的可操作性。
此外,同样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筒支撑装置2中,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23在轴向方向上调节卷纸5的右端面5R,而无需附接/拆卸第二引导构件12和第三引导构件23。因此,能够容易地执行将卷纸5附接到卷筒支撑装置2/从卷筒支撑装置拆卸卷纸的操作,并且能够提高更换卷纸5时的可操作性。
附图标记列表
1 卷筒支撑装置
2 卷筒支撑装置
5 卷纸(卷绕介质)
5a 长纸(介质)
5b 芯
5c 中心孔
5L 左端面(一个端面)
5R 右端面(另一个端面)
10 轴部
11 第一引导构件
12(12A、12B) 第二引导构件
12a 固定部
12b 调节部
13 第三引导构件
14 基部
A1 上范围
A2 下范围
A3 整个范围
D 内径
H 高度
X 轴向方向
Claims (7)
1.一种卷筒支撑装置,所述卷筒支撑装置包括:
轴部,所述轴部支撑卷绕有介质的卷绕介质的中心孔;
第一引导构件,所述卷绕介质在所述轴部的轴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接触;
第二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设置在所述轴部上并且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调节所述卷绕介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面的内周侧;以及
第三引导构件,所述第三引导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调节由所述轴部支撑的所述卷绕介质的所述另一个端面的外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支撑装置,
其中,由所述轴部支撑的所述卷绕介质在径向方向上使所述第二引导构件的高度小于所述卷绕介质的所述中心孔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支撑装置,
其中,在由所述轴部支撑的所述卷绕介质的径向方向上,由所述第二引导构件调节的所述另一个端面的所述径向方向上的范围与由所述第三引导构件调节的所述另一个端面的所述径向方向上的范围的和等于或大于从所述另一个端面的内周到外周的整个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支撑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中的每者均设置成使得能够调节所述轴部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的每个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筒支撑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中的每者均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轴部的一端处;以及
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从所述固定部沿着所述卷绕介质的径向方向延伸,并且调节所述另一个端面的内周侧,并且
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中的每者均设置成沿与所述轴部的所述轴向方向相反的取向附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筒支撑装置,
其中,设置有多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和多种类型的第三引导构件,所述多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多种类型的第三引导构件在所述固定部的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所述调节部的不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支撑装置,
其中,所述第三引导构件设置成沿远离所述卷绕介质的所述另一个端面的方向转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9/050222 WO2021124587A1 (ja) | 2019-12-20 | 2019-12-20 | ロール支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86955A true CN114786955A (zh) | 2022-07-22 |
CN114786955B CN114786955B (zh) | 2024-10-25 |
Family
ID=76478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102897.XA Active CN114786955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卷筒支撑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61905B2 (zh) |
CN (1) | CN114786955B (zh) |
WO (1) | WO2021124587A1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33540A (ja) * | 1994-11-07 | 1996-05-28 | Canon Aptecs Kk | プリント媒体供給装置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
JPH10181964A (ja) * | 1996-12-24 | 1998-07-07 | Sato:Kk | 帯状体の支持リール |
JP2000351493A (ja) * | 1999-06-14 | 2000-12-19 | Teraoka Seiko Co Ltd | ラベルプリンタのラベルロール紙セット装置 |
CN1294980A (zh) * | 1999-09-22 | 2001-05-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具有卷纸收纳部的打印机 |
JP2011195203A (ja) * | 2010-03-17 | 2011-10-06 | Seiko Epson Corp | 媒体ガイド機構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
CN202463196U (zh) * | 2011-12-23 | 2012-10-03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纸卷支撑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打印装置 |
US20140212198A1 (en) * | 2012-12-20 | 2014-07-3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rinter |
CN208052868U (zh) * | 2016-12-02 | 2018-11-06 | 大数据奥尼尔公司 | 用于打印机中的介质引导件及包括介质引导件的打印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159413A (ja) * | 2004-12-02 | 2006-06-22 | Brother Ind Ltd | タグテープロール体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80102897.XA patent/CN114786955B/zh active Active
- 2019-12-20 WO PCT/JP2019/050222 patent/WO202112458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12-20 JP JP2021565319A patent/JP7261905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33540A (ja) * | 1994-11-07 | 1996-05-28 | Canon Aptecs Kk | プリント媒体供給装置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
JPH10181964A (ja) * | 1996-12-24 | 1998-07-07 | Sato:Kk | 帯状体の支持リール |
JP2000351493A (ja) * | 1999-06-14 | 2000-12-19 | Teraoka Seiko Co Ltd | ラベルプリンタのラベルロール紙セット装置 |
CN1294980A (zh) * | 1999-09-22 | 2001-05-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具有卷纸收纳部的打印机 |
JP2011195203A (ja) * | 2010-03-17 | 2011-10-06 | Seiko Epson Corp | 媒体ガイド機構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
CN202463196U (zh) * | 2011-12-23 | 2012-10-03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纸卷支撑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打印装置 |
US20140212198A1 (en) * | 2012-12-20 | 2014-07-3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rinter |
CN208052868U (zh) * | 2016-12-02 | 2018-11-06 | 大数据奥尼尔公司 | 用于打印机中的介质引导件及包括介质引导件的打印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289517A1 (en) | 2022-09-15 |
CN114786955B (zh) | 2024-10-25 |
JPWO2021124587A1 (zh) | 2021-06-24 |
JP7261905B2 (ja) | 2023-04-20 |
WO2021124587A1 (ja) | 2021-06-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1504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for rolled printing media having adhesive face | |
JP6228991B2 (ja) | 印刷基板に印刷するための印刷装置 | |
US918692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edium holding devices retractable to access transport path | |
JP2019038231A (ja) | 記録ヘッド位置調整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3512160A (ja) | 媒体輸送システム用のエッジガイド | |
EP3552832B1 (en) | Printer | |
CN114786955B (zh) | 卷筒支撑装置 | |
US20190315588A1 (en) | Printer | |
EP3323620B1 (en) | Printer for repositionable note | |
EP2507062A1 (en) | Modular media transport system | |
US12139365B2 (en) | Roll support device | |
US7281678B2 (en) | Decurl unit and printing device | |
US20060180989A1 (en) | Sheet-conveying mechanism | |
WO2011066131A1 (en) | Edge guide having adjustable magnitude nesting force | |
KR20170084660A (ko) | 기록매체용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 |
EP3853031B1 (en) | Collapsible ribbon supply cartridge | |
US11993075B2 (en) |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 |
US20240140114A1 (en) | Printing apparatus | |
WO2009107292A1 (ja) | プリンタ | |
KR200401364Y1 (ko) | 프린터의 롤용지급지부 | |
US20180281490A1 (en) | Printing Apparatus | |
JP2021053820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両面印刷方法 | |
JPH07117320A (ja) | プリンタ | |
JPH10157897A (ja) | プリンタの用紙ガイド機構 | |
WO1999053129A1 (en) | Ink jet print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