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6193B - 光学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06193B CN114706193B CN202210356912.7A CN202210356912A CN114706193B CN 114706193 B CN114706193 B CN 114706193B CN 202210356912 A CN202210356912 A CN 202210356912A CN 114706193 B CN114706193 B CN 1147061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imaging
- imaging lens
- optical
- focal 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6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MKYBYDHXWVHEJW-UHFFFAOYSA-N N-[1-oxo-1-(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an-2-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C(C)N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N1CC2=C(CC1)NN=N2 MKYBYDHXWVHEJ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f/EPD>4。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几年,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迅猛,用户对智能手机等的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手机拍照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常规镜头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了使搭载于智能手机上的光学成像镜头逐渐趋于高清化、高成像质量等方向发展,长焦镜头受到了诸多镜头生产商的青睐。但传统的长焦镜头的总长度较长,这将会严重限制光学成像镜头小型化的发展,进而阻碍智能手机小型化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f/EPD>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T34/(T12+T23)≥1.89,其中T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是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是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f12/f<1,其中f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88≤CT2/CT3<3,其中,CT3是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是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6<f1/EPD<4,其中EPD是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f1是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R1+R3+R6)/(f1+f2+f3)<1.2,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是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是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R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3<f3/R6<-0.5,其中f3是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DT31/DT21<1,其中DT21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1是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ET3/CT3≥ETn/CTn,其中ET3是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CT3是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n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中的任一透镜的边缘厚度,CTn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中的任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4<(N1+N2+N3+N4)/4<1.8,其中N1是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2是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3是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4是第四透镜的折射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TTL/f<1,其中TTL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包括位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光阑,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8<SL/TTL<1,其中SL是光阑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Tan(Semi-FOV)×f>3mm,其中Semi-FOV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2<BFL/f<0.8,其中BFL是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位于物侧与第一透镜之间的棱镜,棱镜将沿入射方向入射至棱镜的光反射为沿光轴方向从棱镜出射。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f>13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T34/(T12+T23)≥1.89,其中T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是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是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f12/f<1,其中f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88≤CT2/CT3<3,其中,CT3是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是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6<f1/EPD<4,其中EPD是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f1是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R1+R3+R6)/(f1+f2+f3)<1.2,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是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是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R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3<f3/R6<-0.5,其中f3是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DT31/DT21<1,其中DT21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1是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ET3/CT3≥ETn/CTn,其中ET3是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CT3是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n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中的任一透镜的边缘厚度,CTn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中的任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4<(N1+N2+N3+N4)/4<1.8,其中N1是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2是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3是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4是第四透镜的折射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TTL/f<1,其中TTL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包括位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光阑,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8<SL/TTL<1,其中SL是光阑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Tan(Semi-FOV)×f>3mm,其中Semi-FOV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2<BFL/f<0.8,其中BFL是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f/EPD>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位于物侧与第一透镜之间的棱镜,棱镜将沿入射方向入射至棱镜的光反射为沿光轴方向从棱镜出射。
本申请通过合理的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以及优化光学参数,提供了一种可适用于轻便型电子产品,具有长焦、小型化以及良好的成像质量等至少之一有益效果的光学成像镜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4A至图1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一方面,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另一方面,附图中同时稍微夸大和简化了棱镜的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棱镜的形状通过平面示例的方式示出。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条件具体设计棱镜的尺寸和结构。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棱镜和四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四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如图1所示,棱镜T可将沿入射方向Y入射至棱镜T的光线反射为沿光轴方向X从棱镜T出射,其中,入射方向Y可垂直于光轴方向X。这四片透镜沿着光轴从棱镜至像侧依序排列。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中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间隔距离。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光学成像镜头中设置棱镜,可以使光线经棱镜后偏转一定角度,以调整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光焦度,有利于使各透镜的光焦度相互匹配,从而有利于实现较小像差,缩短镜头优化时间。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光焦度和面型,如通过合理设置第二透镜的光焦度,有利于第二透镜与其它透镜合理搭配,从而有利于实现较小像差,缩短镜头优化时间。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f/EPD>4,其中EPD是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和EPD进一步可满足:f/EPD>4.4。满足f/EPD>4,有利于控制镜头收纳光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镜头的相对照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T34/(T12+T23)≥1.89,其中T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是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是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满足T34/(T12+T23)≥1.89,有利于有效降低镜头的空气间隙厚度的敏感性,有利于矫正场曲。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f12/f<1,其中f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12和f进一步可满足:0.3<f12/f<0.5。满足0<f12/f<1,既有利于实现物方大视场特性,又有利于矫正镜头的轴外像差,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88≤CT2/CT3<3,其中,CT3是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是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CT2和CT3进一步可满足:0.88≤CT2/CT3<2.1。满足0.88≤CT2/CT3<3,有利于降低镜头的厚度敏感性,有利于矫正场曲。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6<f1/EPD<4,其中EPD是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f1是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EPD和f1进一步可满足:2.2<f1/EPD<3.5。满足1.6<f1/EPD<4,既有利于控制镜头的视场角,又有利于减小第一透镜的有效半径,从而有利于满足第一透镜的加工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R1+R3+R6)/(f1+f2+f3)<1.2,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是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是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R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1、R3、R6、f1、f2和f3进一步可满足:0.2<(R1+R3+R6)/(f1+f2+f3)<0.8。满足0<(R1+R3+R6)/(f1+f2+f3)<1.2,有利于有效搭配各透镜之间的光焦度,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轴上色差,矫正镜头的像散和场曲,便于镜头主光线角度(CRA)的匹配,实现较好的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3<f3/R6<-0.5,其中f3是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f3和R6进一步可满足:-2.1<f3/R6<-1.5。满足-3<f3/R6<-0.5,有利于合理控制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使其场曲贡献量在合理的范围,降低第三透镜像侧面的面型敏感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DT31/DT21<1,其中DT21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1是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满足DT31/DT21<1,有利于控制镜头内视场各光线的汇聚,有利于提高镜头内视场的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ET3/CT3≥ETn/CTn,其中ET3是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CT3是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n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中的任一透镜的边缘厚度,CTn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中的任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n选自1、2或4。满足ET3/CT3≥ETn/CTn,有利于各透镜的加工成型。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4<(N1+N2+N3+N4)/4<1.8,其中N1是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2是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3是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4是第四透镜的折射率。更具体地,N1、N2、N3和N4进一步可满足:1.5<(N1+N2+N3+N4)/4<1.7。满足1.4<(N1+N2+N3+N4)/4<1.8,有利于在减小成本的同时优化出良好的成像效果,减小色差对镜头的影响,提高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TTL/f<1,其中TTL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满足TTL/f<1,既有利于突出镜头长焦的特性,又有利于突出镜头小景深和高放大倍率以及小型化等特点。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光阑。示例性地,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8<SL/TTL<1,其中SL是光阑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满足0.8<SL/TTL<1,有利于在控制镜头总长的同时,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降低镜头设计难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Tan(Semi-FOV)×f>3mm,其中Semi-FOV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Semi-FOV进一步可满足:Tan(Semi-FOV)×f>3.5mm。满足Tan(Semi-FOV)×f>3mm,有利使镜头的成像大小可以满足芯片尺寸的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2<BFL/f<0.8,其中BFL是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BFL和f进一步可满足:0.3<BFL/f<0.7。满足0.2<BFL/f<0.8,既有利于实现镜头对于后焦的要求,又有利于使镜头所成的像可以较好地呈现在芯片上。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f>13mm,其中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进一步可满足:f>18mm。满足f>13mm,有利于实现镜头长焦的特点。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Semi-FOV可以满足Semi-FOV<11°;ImgH可以满足ImgH<4mm;以及TTL可以在17mm至20mm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可以例如在19.00mm至20.41mm的范围内,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可以例如在9.51mm至13.95mm的范围内,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以例如在13.03mm至62.45mm的范围内,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以例如在-5.90mm至-4.45mm的范围内,以及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可以例如在14.75mm至27.25mm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小型化、长焦以及高成像质量等特性的光学成像镜头。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的四片。通过合理分配和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和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汇聚入射光线、降低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并提高成像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镜面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四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七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T、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滤光片E5和成像面S11。
棱镜T具有光入射面、光反射面和光出射面。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滤光片E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棱镜T的光入射面至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1上。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20.41mm,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18.86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63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9.87°,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4.49。
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四透镜E4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8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2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3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4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5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6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7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S8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0.0000E+00 |
表2
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T、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滤光片E5和成像面S11。
棱镜T具有光入射面、光反射面和光出射面。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滤光片E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棱镜T的光入射面至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1上。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9.00mm,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18.0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63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0.71°,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4.52。
表3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3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4.3572E-03 | -4.4987E-04 | 1.4918E-04 | -1.4122E-05 | 4.4333E-06 | -4.3012E-06 | -2.6467E-07 | -8.3269E-07 | -1.4586E-06 |
S2 | 1.1733E-03 | 3.7534E-04 | 2.3076E-04 | -8.7168E-05 | 3.4610E-05 | -1.4554E-05 | 5.6530E-06 | -1.6177E-06 | 2.2867E-07 |
S3 | 8.8864E-03 | 5.3433E-03 | 1.0889E-03 | -3.3175E-04 | 1.6905E-04 | -6.3297E-05 | 2.5196E-05 | -9.3622E-06 | 6.2044E-07 |
S4 | -7.5931E-03 | 7.6988E-04 | 3.3833E-03 | -6.3267E-04 | 7.6476E-04 | -3.1059E-04 | 4.1059E-05 | -9.4647E-05 | 3.7603E-06 |
S5 | -3.3346E-03 | -3.9152E-03 | 1.2175E-03 | -5.6571E-04 | 2.6527E-04 | -9.9532E-05 | 4.2757E-05 | -1.0309E-05 | 7.5997E-07 |
S6 | -1.3006E-02 | -1.3085E-03 | 1.9919E-04 | -6.6755E-05 | 3.8773E-05 | -1.7465E-05 | 8.2743E-06 | -3.4486E-06 | 5.8468E-07 |
S7 | 1.1505E-03 | 4.2513E-03 | 6.1565E-04 | -2.9831E-04 | -1.2707E-04 | 6.7745E-05 | 1.1581E-04 | 5.5087E-05 | -5.1081E-06 |
S8 | 1.3292E-02 | 1.1083E-03 | 3.5780E-04 | 8.1644E-05 | 9.8658E-05 | 5.1162E-05 | 6.2636E-05 | 4.1622E-05 | 3.3207E-05 |
表4
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T、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滤光片E5和成像面S11。
棱镜T具有光入射面、光反射面和光出射面。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滤光片E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棱镜T的光入射面至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1上。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9.00mm,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17.98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63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0.79°,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4.52。
表5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5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1.6564E-04 | 2.9102E-05 | -2.1104E-05 | 1.4154E-05 | -4.3751E-06 | 4.9498E-06 | -4.6245E-06 | -8.2593E+01 | 5.5066E+01 |
S2 | 1.8315E-03 | 1.9014E-04 | 8.0186E-05 | -2.3574E-05 | 6.8630E-06 | -4.5776E-06 | 3.2648E-06 | -6.2966E-07 | -5.9926E-08 |
S3 | -8.4752E-05 | 1.8701E-05 | -4.5938E-05 | -1.4192E-06 | -2.1568E-05 | -6.5080E-06 | -4.7521E-06 | -9.6712E-06 | -1.9017E-05 |
S4 | 2.5972E-03 | -3.7529E-03 | -2.6400E-04 | 7.1772E-05 | -6.1292E-05 | -2.2193E-05 | -2.9625E-05 | -1.2680E-05 | -7.8785E-06 |
S5 | 9.8184E-04 | -1.1517E-02 | 1.0613E-03 | -3.6373E-05 | 6.5765E-06 | 2.1662E-05 | 2.7564E-05 | 2.5317E-05 | 1.4617E-05 |
S6 | -1.4306E-04 | -6.0083E-03 | 4.7315E-04 | 5.3320E-06 | 1.6534E-05 | 4.5389E-06 | 3.3037E-06 | -1.3550E-06 | 3.0260E-06 |
S7 | -1.4188E-03 | 3.6527E-05 | 1.2736E-04 | -9.8248E-05 | 2.3609E-05 | -4.4026E-06 | 1.1924E-05 | -1.9396E-05 | -2.3502E-05 |
S8 | 1.1851E-03 | -1.5134E-04 | -3.6621E-05 | 5.8869E-05 | -4.0188E-05 | 2.4900E-05 | -2.1753E-05 | -5.2264E-07 | -4.0759E-05 |
表6
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T、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滤光片E5和成像面S11。
棱镜T具有光入射面、光反射面和光出射面。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滤光片E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棱镜T的光入射面至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1上。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9.00mm,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17.99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63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0.78°,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4.52。
表7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7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1.6519E-03 | 1.5100E-04 | -1.3882E-04 | -1.3677E-05 | 6.2389E-06 | -1.2859E-06 | -1.2824E-06 | 4.4953E-07 | 1.8946E-08 |
S2 | 6.2908E-03 | 3.3165E-05 | -2.0676E-04 | 3.4743E-06 | 6.4866E-06 | 9.0491E-07 | -2.4949E-06 | 4.2871E-07 | 8.7950E-08 |
S3 | 1.6987E+04 | -3.3967E+03 | 1.1325E+03 | -4.8497E+02 | 2.4267E+02 | -1.3482E+02 | 8.0891E+01 | -5.1476E+01 | 3.4318E+01 |
S4 | 1.2077E-02 | 8.4659E-05 | 4.8390E-04 | -4.2947E-05 | 3.9424E-06 | 1.0137E-05 | 1.6886E-06 | 1.1660E-06 | 1.3442E-07 |
S5 | 1.6804E-03 | -1.6317E-02 | 9.2430E-04 | 5.3630E-04 | 1.2482E-03 | 6.4136E-04 | 3.0261E-04 | 9.4251E-05 | 2.4342E-05 |
S6 | -6.0119E-04 | -6.6105E-03 | 1.0312E-03 | -4.1359E-04 | -2.6996E-05 | -1.1285E-04 | -5.4362E-05 | -2.7426E-05 | -2.6872E-06 |
S7 | 9.2656E+02 | 9.2656E+02 | 9.2656E+02 | 9.2656E+02 | 9.2656E+02 | 2.9300E+00 | 2.9301E+00 | 9.2656E+02 | 9.2656E+02 |
S8 | 8.3944E+03 | -1.6790E+03 | 5.5972E+02 | -2.3991E+02 | 1.1997E+02 | -6.6661E+01 | 4.0004E+01 | -2.5462E+01 | 1.6979E+01 |
表8
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8A至图8D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T、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滤光片E5和成像面S11。
棱镜T具有光入射面、光反射面和光出射面。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滤光片E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棱镜T的光入射面至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1上。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9.03mm,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17.99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63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0.70°,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4.49。
表9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9
表10
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0A至图10D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6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2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T、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滤光片E5和成像面S11。
棱镜T具有光入射面、光反射面和光出射面。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滤光片E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棱镜T的光入射面至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1上。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9.00mm,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18.0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63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0.71°,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4.52。
表11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11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4.3572E-03 | -4.4987E-04 | 1.4918E-04 | -1.4122E-05 | 4.4333E-06 | -4.3012E-06 | -2.6467E-07 | -8.3269E-07 | -1.4586E-06 |
S2 | 1.1733E-03 | 3.7534E-04 | 2.3076E-04 | -8.7168E-05 | 3.4610E-05 | -1.4554E-05 | 5.6530E-06 | -1.6177E-06 | 2.2867E-07 |
S3 | 8.8864E-03 | 5.3433E-03 | 1.0889E-03 | -3.3175E-04 | 1.6905E-04 | -6.3297E-05 | 2.5196E-05 | -9.3622E-06 | 6.2044E-07 |
S4 | -7.5931E-03 | 7.6988E-04 | 3.3833E-03 | -6.3267E-04 | 7.6476E-04 | -3.1059E-04 | 4.1059E-05 | -9.4647E-05 | 3.7603E-06 |
S5 | -3.3346E-03 | -3.9152E-03 | 1.2175E-03 | -5.6571E-04 | 2.6527E-04 | -9.9532E-05 | 4.2757E-05 | -1.0309E-05 | 7.5997E-07 |
S6 | -1.3006E-02 | -1.3085E-03 | 1.9919E-04 | -6.6755E-05 | 3.8773E-05 | -1.7465E-05 | 8.2743E-06 | -3.4486E-06 | 5.8468E-07 |
S7 | 1.1505E-03 | 4.2513E-03 | 6.1565E-04 | -2.9831E-04 | -1.2707E-04 | 6.7745E-05 | 1.1581E-04 | 5.5087E-05 | -5.1081E-06 |
S8 | 1.3292E-02 | 1.1083E-03 | 3.5780E-04 | 8.1644E-05 | 9.8658E-05 | 5.1162E-05 | 6.2636E-05 | 4.1622E-05 | 3.3207E-05 |
表12
图12A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2B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C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2D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2A至图12D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7
以下参照图13至图14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T、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滤光片E5和成像面S11。
棱镜T具有光入射面、光反射面和光出射面。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滤光片E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棱镜T的光入射面至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S8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1上。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9.00mm,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18.0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63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0.68°,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4.49。
表13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13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1.2985E-02 | -3.2290E-05 | 4.5340E-04 | 1.4656E-04 | 1.4700E-05 | -7.6948E-06 | -3.5600E-06 | -6.2772E-07 | -4.3409E-08 |
S2 | 1.5610E-03 | 1.0389E-03 | 4.9664E-04 | 9.9338E-05 | -4.1588E-07 | -5.5321E-06 | -1.4901E-06 | -1.8942E-07 | -1.0176E-08 |
S3 | 6.4451E-03 | 2.5420E-03 | 7.2590E-04 | 1.5856E-04 | 2.3029E-05 | 1.3274E-06 | -2.1363E-07 | -5.0434E-08 | -3.3208E-09 |
S4 | 3.6900E-03 | 8.2405E-04 | 2.0515E-04 | 4.3255E-05 | 8.1584E-06 | 1.5467E-06 | 2.5476E-07 | 2.8257E-08 | 1.4841E-09 |
S5 | 1.8999E-03 | -1.8141E-03 | -4.5017E-04 | -5.5069E-05 | 1.4179E-06 | 1.7647E-06 | 3.0221E-07 | 2.3461E-08 | 6.6824E-10 |
S6 | -6.3040E-03 | -9.0162E-04 | -2.7256E-04 | -2.3137E-05 | 4.8065E-06 | 2.2633E-06 | 4.5718E-07 | 5.1888E-08 | 2.6525E-09 |
S7 | 2.0586E-02 | 2.4529E-03 | 8.2972E-05 | -1.8217E-05 | 3.9661E-06 | 2.3929E-06 | 4.1204E-07 | 3.0635E-08 | 6.5621E-10 |
S8 | 2.1751E-02 | 1.7756E-03 | -3.3705E-06 | -5.0773E-05 | -1.2126E-05 | -7.6899E-07 | 2.2692E-07 | 5.4836E-08 | 3.8849E-09 |
表14
图14A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4B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C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4D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4A至图14D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7分别满足表15中所示的关系。
表15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4)
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以及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和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4<f/EPD≤4.52和0.92≤TTL/f<1;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片数是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89≤T34/(T12+T23)≤5.02,其中T12是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是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是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f12/f<1,其中f12是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88≤CT2/CT3<3,其中,CT3是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是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6<f1/EPD<4,其中EPD是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f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R1+R3+R6)/(f1+f2+f3)<1.2,其中f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是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R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是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是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3<f3/R6<-0.5,其中f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R6是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86≤DT31/DT21<1,其中DT21是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1是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ET3/CT3≥ETn/CTn,其中ET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CT3是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n是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中的任一透镜的边缘厚度,CTn是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中的任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4<(N1+N2+N3+N4)/4<1.8,其中N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2是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4是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光阑,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8<SL/TTL<1,其中SL是所述光阑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3mm<Tan(Semi-FOV)×f≤3.62mm,其中Semi-FOV是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2<BFL/f<0.8,其中BFL是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位于所述物侧与所述第一透镜之间的棱镜,所述棱镜将沿入射方向入射至所述棱镜的光反射为沿所述光轴方向从所述棱镜出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56912.7A CN114706193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光学成像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56912.7A CN114706193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光学成像镜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06193A CN114706193A (zh) | 2022-07-05 |
CN114706193B true CN114706193B (zh) | 2024-04-02 |
Family
ID=82172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56912.7A Active CN114706193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光学成像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06193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6481A (zh) * | 2019-08-19 | 2019-11-1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80249A (zh) * | 2020-07-08 | 2020-08-2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
2022
- 2022-04-01 CN CN202210356912.7A patent/CN1147061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6481A (zh) * | 2019-08-19 | 2019-11-1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06193A (zh) | 2022-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69669B (zh) | 摄像镜头 | |
CN109782418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9752826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426819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9298513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376720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9613683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8398770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9828346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542998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244438B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9491055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780422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1208623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2675263U (zh) | 光学成像透镜组 | |
CN112799218A (zh) |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456488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1086745U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8919468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4047608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3031215B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4225559U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211086742U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210954461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1123461U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