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4572377A - 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 Google Patents

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2377A
CN114572377A CN202210089461.5A CN202210089461A CN114572377A CN 114572377 A CN114572377 A CN 114572377A CN 202210089461 A CN202210089461 A CN 202210089461A CN 114572377 A CN114572377 A CN 114572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mooring
supporting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94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颖思
陈臣
何泽青
张泰华
张冬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100894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23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2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23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BLIGHTER-THAN AIR AIRCRAFT
    • B64B1/00Lighter-than-air aircraft
    • B64B1/66Mooring attach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BLIGHTER-THAN AIR AIRCRAFT
    • B64B1/00Lighter-than-air aircraft
    • B64B1/40Balloons
    • B64B1/50Captive ballo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包括:平台装置、锚泊组件以及系留组件;平台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回转平台以及多个支撑组件,回转平台与支撑平台转动连接;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臂和支撑腿,支撑臂的一端与支撑平台转动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支撑腿连接;锚泊组件包括鼻塔、两个托球架以及两个侧臂;鼻塔的鼻塔主体能够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直立状态之间切换;托球架包括支撑架和弧杆,弧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两个侧臂通过侧系索与系留气球连接;系留组件通过主缆与系留气球连接。本发明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支撑组件、鼻塔、托球架、侧臂处于折叠状态时,便于运输;支撑组件、鼻塔、托球架以及侧臂处于展开状态时,确保锚泊状态或系留状态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背景技术
系留气球是一种轻于空气的无动力浮空器,具有一个充满轻于空气气体的气囊,并因此而产生向上的浮力。系留气球依靠浮力悬浮在空中,球体通过系缆与地面锚泊设施连接,通过调整系索的长度来调整球体的高度,其中,系缆组件包括主缆、鼻系索和侧系索等。
锚泊设施是用于系留气球锚泊、系留和收放的地面设备。在系留状态,系留气球由主缆系于锚泊设施上;在锚泊状态,系留气球通过鼻系索和侧系索固定在锚泊设施上;系留气球从系留状态到锚泊状态的转换过程是由锚泊设施完成的,锚泊设施同时也是构成地面与系留气球之间电力与信号传输通路的主要环节。
现有的锚泊设施尺寸规格大,各个部件多为固定结构,不便于运输,系留气球处于锚泊状态或者系留状态时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用以解决现有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存在不便于运输,系留气球的锚泊状态以及系留状态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包括:平台装置、锚泊组件以及系留组件;
所述平台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回转平台以及多个支撑组件,所述回转平台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方,所述回转平台与所述支撑平台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臂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转动连接,以沿水平方向进行折叠和展开,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腿连接,所述支撑腿能够伸缩;
所述锚泊组件设于所述回转平台上,所述锚泊组件包括鼻塔、两个托球架以及两个侧臂;
其中,所述鼻塔包括基座、鼻塔主体以及连接件,所述基座设于所述回转平台的第一端,所述鼻塔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鼻塔主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鼻塔主体能够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直立状态之间切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于与鼻系索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系留气球连接;
两个所述托球架设于所述回转平台的第二端,所述托球架包括支撑架和弧杆,所述弧杆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侧臂与所述回转平台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以沿水平方向进行折叠和展开;所述侧臂用于通过侧系索与所述系留气球连接;
所述系留组件设于所述回转平台上,用于通过主缆与所述系留气球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所述平台装置还包括升降支腿;
所述升降支腿设于所述支撑平台的底端,所述升降支腿和所述支撑腿中的至少一者用于支撑所述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两个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的第一端,两个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所述平台装置还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用于实现所述支撑臂的折叠和展开;
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臂面向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活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连接板;
两个所述第二连杆沿高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所述回转平台通过转盘轴承与所述支撑平台转动连接;
所述转盘轴承具有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中的一者与所述支撑平台连接,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中的另一者与所述回转平台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所述鼻塔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
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主体的端部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
在所述系留气球处于锚泊状态时,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限位槽;在所述系留气球处于系留状态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分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多根连接杆以及多根竖杆,所述弧杆包括第一弧杆以及第二弧杆;
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回转平台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框架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框架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多根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所述多根竖杆设于所述第二框架的顶端,所述竖杆背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杆连接;
所述第一弧杆的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第二弧杆面向所述第一弧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弧杆转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所述托球架还包括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杆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所述系留组件包括储缆装置、牵引装置以及主缆导向装置;
所述储缆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以及所述主缆导向装置由所述回转平台的第一端至所述回转平台的第二端依次布设。
本发明提供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支撑臂、支撑腿、鼻塔、托球架、侧臂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有效减小系留气球锚泊设施的整体尺寸,便于运输;支撑臂可以展开至需求的角度,通过支撑腿的升降与地面有效接触,有利于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停靠的稳定性;鼻塔、托球架以及侧臂处于展开状态时,保障系留气球锚泊状态或系留状态的稳定性;回转平台可以使系留气球在锚泊状态或者系留状态时迅速进入迎风状态,提高系留气球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的系留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系留气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支撑平台的展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鼻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托球架的展开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托球架的折叠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鼻塔; 101:基座;
102:驱动机构; 103:第一主体;
104:第二主体; 2:储缆装置;
3:牵引装置; 4:托球架;
401:第一框架; 402:第一连接杆;
403:第二连接杆; 404:第三连接杆;
405:第二框架; 406:第一竖杆;
407:第二竖杆; 408:第一弧杆;
409:转动轴; 410:第二弧杆;
411:横杆; 412:支撑件;
5:主缆导向装置; 501:支座;
502:支撑板; 503:导向轮;
6:回转平台; 7:侧臂;
8:支撑组件; 801:支撑臂;
802:支撑腿; 9:支撑平台;
901:侧板; 902:盖板;
903:底板; 10:系留气球;
11:升降支腿; 12:第一连杆;
13:第二连杆; 14:连接板;
15:主缆; 16:侧系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留气球10锚泊设施,包括:平台装置、锚泊组件以及系留组件。
平台装置包括支撑平台9、回转平台6以及多个支撑组件8,回转平台6设于支撑平台9上方,回转平台6与支撑平台9转动连接;支撑组件8包括支撑臂801和支撑腿802,支撑臂801的一端与支撑平台9转动连接,以沿水平方向进行折叠和展开,支撑臂801的另一端与支撑腿802连接,支撑腿802能够伸缩。
锚泊组件设于回转平台6上,锚泊组件包括鼻塔1、两个托球架4以及两个侧臂7;其中,鼻塔1包括基座101、鼻塔主体以及连接件,基座101设于回转平台6的第一端,鼻塔主体的第一端与基座101转动连接,鼻塔主体的第二端与连接件活动连接,鼻塔主体能够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直立状态之间切换;连接件的一端用于与鼻系索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系留气球10连接;两个托球架4设于回转平台6的第二端,托球架4包括支撑架和弧杆,弧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两个侧臂7与回转平台6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以沿水平方向进行折叠和展开;侧臂7用于通过侧系索16与系留气球10连接。系留组件设于回转平台6上,用于通过主缆15与系留气球10连接。
具体地,沿支撑平台9的长度方向定义支撑平台9的两端分别为支撑平台9的第一端和支撑平台9的第二端,沿回转平台6的长度方向定义回转平台6的两端分别为回转平台6的第一端和回转平台6的第二端,支撑平台9的中心面是相对于支撑平台9的长度方向来定义,回转平台6的中心面是相对于回转平台6的长度方向来定义。支撑平台9为框架结构,例如支撑平台9由底板903、盖板902、两个侧板901围和形成,支撑平台9的两端设有封板,封板的顶端与盖板902连接,封板的底端与底板903连接,侧板901与封板的内侧面连接。框架结构在满足强度的同时可以减轻重量。
沿支撑平台9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支撑组件8,支撑组件8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支撑组件8包括支撑臂801和支撑腿802,支撑臂801的一端可以通过转轴与盖板902及底板903转动连接,支撑臂801通过转轴的转动,支撑臂801的另一端逐渐向侧板901靠近,最终支撑臂801处于折叠状态,处于折叠状态时,支撑臂801的长度方向与支撑平台9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臂801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减小支撑平台9的整体尺寸,便于运输。同时支撑臂801通过转轴的转动,支撑臂801的另一端逐渐远离侧板901,支撑臂801可以展开至需求的角度,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臂801与侧板901之间的夹角大于零度小于180度,支撑臂801可以根据地面的具体地形转动至需求的位置,满足系留气球10锚泊设施的使用需求。
支撑腿802与支撑臂801的另一端连接,支撑腿802为可伸缩结构,以调节支撑高度,支撑腿802可以采用电动支腿,通过电机驱动电动支腿的伸缩操作;支撑腿802也可以通过液压油缸驱动其进行伸缩操作。多个支撑臂801展开时,多个支撑腿802伸出与地面相接触,使支撑平台9多点着地,有利于其稳定性。
鼻塔1包括基座101、鼻塔主体、连接件以及驱动机构102,基座101和驱动机构102安装于回转平台6上。鼻塔主体为框架结构,定义沿鼻塔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鼻塔主体的第一端和鼻塔主体的第二端,定义鼻塔主体的第一端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为鼻塔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一侧和鼻塔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二侧。鼻塔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一侧和基座101的顶端转动连接,驱动机构102的驱动端与鼻塔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二侧铰接,用于驱动鼻塔主体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直立状态之间切换。鼻塔主体处于折叠状态时,鼻塔主体的长度方向与回转平台6的长度方向一致,可以减小回转平台6的整体尺寸,便于运输。鼻塔主体处于展开直立状态时,连接件的一端与鼻系索的一端连接,鼻系索的另一端与鼻绞盘相连,鼻绞盘设于回转平台6上,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系留气球10连接,满足系留气球10锚泊状态或系留状态的需求。
连接件与鼻塔主体的第二端采用上下活动连接方式,在系留气球10上升或下降时,连接件与鼻塔主体的第二端分离,连接件与系留气球10同时上升或下降,可以使系留气球10发放时垂直起降,可以有效避免系留气球10收放过程中偏航、俯仰和滚转对鼻塔主体的第二端或者系留气球10的球体鼻锥处产生较大应力。
两个托球架4安装于回转平台6的第二端,两个托球架4关于回转平台6的中心面对称布设,托球架4包括支撑架和弧杆,支撑架采用框架结构,两个弧杆能够与系留气球10的球体腹部基本完全贴合,有利于系留气球10处于锚泊状态时的稳定性。弧杆可以通过转轴与支撑架的顶端转动连接,弧杆可以向上或者向下弯折,运输状态时,弧杆处于弯折状态,可以减小托球架4的整体尺寸,便于运输。
两个侧臂7设于回转平台6的第二端,两个侧臂7关于回转平台6的中心面对称布设,侧臂7的第一端与回转平台6转动连接,通过侧臂7的第一端相对于回转平台6的转动,侧臂7可以沿水平方向进行折叠和展开,侧臂7处于折叠状态时,侧臂7的第二端与回转平台6的侧面相贴合,有利于减小回转平台6的整体尺寸,便于运输;侧臂7处于展开状态时,侧臂7可以根据系留气球10的尺寸展开至需求的角度处。
进一步地,侧臂7的第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滚筒,同时侧臂7的顶部还安装有导向轮,导向轮可沿侧臂7的长度方向在侧臂7的第一端和侧臂7的第二端之间移动,通过转动滚筒,可以调节侧系索16的松紧。两个侧臂7的转动性,可以适应系留气球10的直径尺寸的变化带来的侧系索16横向位置的变化;导向轮的移动性,可以适应系留气球10的长度尺寸的变化带来的侧系索16纵向位置的变化,此处纵向与回转平台6的长度方向一致,横向与回转平台6的宽度方向一致。
系留组件通过主缆15与系留气球10连接,对系留气球10进行收放操作。
回转平台6可转动地设置于移动平台上方,以使回转平台6可以在水平面内旋转,通过回转平台6可以使系留气球10在锚泊状态或者系留状态时迅速进入迎风状态,确保系留气球10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是,回转平台6的长度和宽度需要能满足各个功能部件的布局以及系留气球10锚泊操作和系留操作的需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臂801、支撑腿802、鼻塔1、托球架4、侧臂7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有效减小系留气球锚泊设施的整体尺寸,便于运输;支撑臂801可以展开至需求的角度,通过支撑腿802的升降与地面有效接触,有利于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停靠的稳定性;鼻塔1、托球架4以及侧臂7处于展开状态时,保障系留气球10锚泊状态或系留状态的稳定性;回转平台6可以使系留气球10在锚泊状态或者系留状态时迅速进入迎风状态,提高系留气球10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平台装置还包括升降支腿11;升降支腿11设于支撑平台9的底端,升降支腿11和支撑腿802中的至少一者用于支撑系留气球10锚泊设施。
具体地,升降支腿11能够沿着高度方向进行升降操作,升降支腿11可以通过手柄驱动其升降,也可以通过油缸或气缸驱动其升降,升降支腿11的驱动机构102不做具体限制,升降支腿1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升降支腿11的数量为四个,两个升降支腿11关于支撑平台9的中心面对称安装于支撑平台9的第一端的底部,两个升降支腿11关于支撑平台9的中心面对称安装于支撑平台9的第二端的底部。
在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处于运输状态时,支撑组件8处于折叠状态,四个升降支腿11起到支撑整个系留气球锚泊设施的作用。
系留气球锚泊设施需要使用时,首先支撑臂801展开至需求的角度,支撑腿802伸出至与地面接触并承力,根据地面的凹坑、凸起、坡度等形态控制每个支撑腿802的伸出量,通过调平使得支撑平台9处于水平状态;然后驱动升降支腿11向靠近地面的方面运动,直至升降支腿11与地面接触并承力。在支撑腿802的数量也为四个的情况下,通过四个支撑腿802和四个升降支腿11承载整个系留气球锚泊设施的重量,有利于提高系留气球锚泊设施的抗倾覆性能。通过调整每个支撑腿802和每个升降支腿11的位移量进行调平,以适应多种地形,如硬化路面、坡地、草地、滩涂以及沙地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处于运输状态时,支撑组件8处于折叠状态,通过升降支腿11支撑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有利于减小系留气球锚泊设施的整体尺寸,便于运输;在系留气球10处于锚泊状态或者系留状态时,通过升降支腿11和支撑腿802共同支撑系留气球锚泊设施,有利于提高系留气球锚泊设施的抗倾覆性能。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支撑组件8设于支撑平台9的第一端,两个支撑组件8设于支撑平台9的第二端。
具体地,两个支撑组件8关于支撑平台9的中心面对称安装于支撑平台9的第一端,两个支撑组件8关于支撑平台9的中心面对称安装于支撑平台9的第二端。定义支撑平台9的中心面的两侧分别为支撑平台9的第一侧和支撑平台9的第二侧。
在支撑组件8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支撑平台9的第一侧的两个支撑组件8的两个支撑臂801的第二端相对,同理位于支撑平台9的第二侧的两个支撑组件8的两个支撑臂801的第二端相对,有利于结构的紧凑性,便于运输。
在支撑臂801展开,支撑腿802伸出时,位于支撑平台9的第一端的两个支撑臂801与支撑平台9的中心面之间的夹角相等,位于支撑平台9的第二端的两个支撑臂801与支撑平台9的中心面之间的夹角相等,四个支撑组件8有利于受力分布均匀,增大系留气球10锚泊设施的落地面积,提高其稳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支撑组件8安装于支撑平台9的第一端,两个支撑组件8安装于支撑平台9的第二端,即有利于结构的紧凑性,便于运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系留气球10锚泊设施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平台装置还包括折叠组件,折叠组件用于实现支撑臂801的折叠和展开;
折叠组件包括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第一连杆12的第一端与支撑平台9的侧面活动连接,第一连杆12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13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3的第二端与支撑臂801面向支撑平台9的一侧活动连接。
具体地,支撑平台9的侧板901上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杆12的第一端可以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接块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2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连杆13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通孔,芯轴穿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的铰接;支撑臂801面向支撑平台9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杆13的第二端可以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
对支撑臂801施加朝向背离支撑平台9方向的外力,可以将支撑臂801展开至需求的角度,例如支撑臂801与支撑平台9的中心面的夹角呈90度时,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此时可以避免支撑臂801继续朝向远离支撑平台9的侧板901的方向转动,支撑腿802伸出至与地面接触;对支撑臂801施加朝向面向支撑平台9方向的外力,可以将支撑臂801折叠至与支撑平台9的长度方向一致。
系留气球10通常用于旅游景点的观赏或者在固定地点进行气象观测等,支撑组件8不需要经常性的展开或折叠,通过折叠组件实现支撑臂801的展开或折叠,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折叠组件的一端与支撑平台9活动连接,折叠组件的另一端与支撑臂801活动连接,通过对支撑臂801施加外力使支撑臂801处于展开和折叠状态,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如图4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折叠组件还包括连接板14;两个第二连杆13沿高度方向间隔布设,连接板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杆13连接;第一连杆12的第二端与两个第二连杆13的第一端铰接。
具体地,支撑臂801面向支撑平台9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块,两个第二连接块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块的安装孔同轴设置,两个第二连杆13的第二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两个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2的第二端夹设于两个第二连杆13的第一端之间,芯轴穿设一个第一通孔和两个第二通孔,实现第一连杆12和两个第二连杆13的铰接。
连接板14的两端可以通过焊接方式或者螺接方式与两个第二连杆13连接,连接板14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例如两个第二连杆13面向支撑平台9的一侧设有连接板14,或者两个第二连杆13面向支撑臂801的一侧设有连接板14,或者两个第二连杆13面向支撑平台9的一侧和两个第二连杆13面向支撑臂801的一侧同时设有连接板14。两个第二连杆13通过连接板14连接,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性和转动的平稳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连杆13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12的第二端铰接,连接板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杆13连接,有利于提高折叠组件的结构强度,同时有利于支撑臂801平稳地展开和折叠。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回转平台6通过转盘轴承与支撑平台9转动连接;转盘轴承具有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中的一者与支撑平台9连接,内圈和外圈中的另一者与回转平台6连接。
具体地,转盘轴承具有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与支撑平台9和回转平台6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外圈和支撑平台9通过螺栓连接,外圈处于固定状态,回转平台6与内圈通过螺栓连接。回转平台6可以随内圈同步转动,在风向多变时,回转平台6可以随内圈快速旋转,使得系留气球10能够时时处于迎风状态,确保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回转平台6上还设有锁止机构,当回转平台6旋转至适宜的角度时,锁止机构的一端与外圈相抵接,有利于保障系留气球10锚泊设施的稳定性。光电滑环设于转盘轴承上,通过光电滑环实现支撑平台9与回转平台6及系留气球10之间的电传输和信号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回转平台6通过转盘轴承与支撑平台9转动连接,通过转盘轴承使得回转平台6根据当前的风向快速旋转至适宜的角度,保障系留气球10时时处于迎风状态,有利于提高系留气球10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鼻塔主体包括第一主体103和第二主体104;第一主体103与第二主体104可伸缩连接,第二主体104的端部设有限位槽,连接件包括限位柱,限位柱与限位槽相适配;在系留气球10处于锚泊状态时,限位柱位于限位槽;在系留气球10处于系留状态时,限位柱与限位槽分离。
具体地,第二主体104与第一主体103可伸缩连接,在鼻塔主体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主体104位于第一主体103的框架内部,可以缩短鼻塔主体的整体长度,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在鼻塔主体处于展开直立状态时,第二主体104可以由第一主体103的框架内部伸出,可以调节鼻塔主体的相对高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系留气球10。
第二主体104远离第一主体103的一端设有限位槽,连接件包括限位柱和转接件,限位柱的一端与鼻系索连接,限位柱的另一端通过转接件与系留气球10连接,在系留气球10处于锚泊状态时,限位柱位于限位槽中,限位柱的外壁和限位槽的槽壁相贴合;在系留气球10进行升降时,限位柱与限位槽相分离,限位柱与系留气球10同步升降,鼻系索与限位柱的一端连接,使得系留气球10能够稳定地垂直起降,可以有效避免系留气球10收放过程中偏航、俯仰和滚转对鼻塔1端部或者系留气球10的球体鼻锥处产生较大应力,同时可以有效减小系留气球10与托球架4之间的摩擦,提高系留气球1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限位槽内设有电动推杆,限位柱进入限位槽中,电动推杆前推可以锁住限位柱,有利于系留气球10锚泊状态的稳定性,系留气球10需要起飞时,将电动推杆后拉,限位柱从限位槽中脱离,实现系留气球10的起飞。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03与第二主体104可伸缩连接,可以调节鼻塔1主体的相对高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系留气球10;第二主体104的端部设有限位槽,连接件包括限位柱,限位柱的一端与鼻系索连接,限位柱的另一端通过转接件与系留气球10连接,限位柱从限位槽中脱离后,与系留气球10同步升降,有利于系留气球10稳定地垂直起降。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第一框架401、第二框架405、多根连接杆以及多根竖杆,弧杆包括第一弧杆408以及第二弧杆410;第一框架401与回转平台连接,第二框架405与第一框架401平行设置,第二框架405在水平面的投影与第一框架401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合,第一框架401通过多根连接杆与第二框架405连接;多根竖杆设于第二框架405的顶端,竖杆背离第二框架405的一端与第一弧杆408连接;第一弧杆408的一端设有转动轴409,第二弧杆410面向第一弧杆408的一端与转动轴409连接,转动轴409能够带动第二弧杆410转动。
具体地,第一框架401和第二框架405可以均为方形框架,第一框架401可以通过焊接方式或者螺接方式与回转平台6连接,第二框架405与第一框架401间隔平行设置,定义第一框架401面向回转平台6的第一端的端面为第一框架401的第一端,第二框架405面向回转平台6的第一端的端面为第二框架405的第一端。第二框架405的第一端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第一框架401的中部区域,即第二框架405相对于第一框架401朝向回转平台6的后方偏移。第一框架401通过多根连接杆与第二框架405连接,以第一框架401和第二框架405靠近回转平台6的中心面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定义连接杆的种类分别为第一连接杆402、第二连接杆403、第三连接杆404、第四连接杆以及第五连接杆。
第一连接杆402的一端与第一框架40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杆402的另一端与第二框架40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403的一端与第一框架40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连接杆403的另一端与第二框架405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杆40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403的中部区域连接,第三连接杆404的另一端与第二框架405的第二端连接,由此第一连接杆402、第二连接杆403和第三连接杆404与第一框架401及第二框架405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402的中部区域连接,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框架401的第二端连接;支撑架两侧的两根第一连接杆402之间设有第五连接杆,支撑架两侧的两根第二连接杆403之间也设有第五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杆402、第二连接杆403、第三连接杆404、第四连接杆以及第五连接杆连接第一框架401及第二框架405,有利于保障支撑架的结构强度。
竖杆的一端与第二框架405的顶端连接,定义竖杆的种类分别为第一竖杆406和第二竖杆407,第一竖杆406和第二竖杆407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第一竖杆406和第二竖杆407的数量分别为两根,第一竖杆406靠近回转平台6的中心面,第二竖杆407远离回转平台6的中心面,两根第一竖杆406间隔固定于第二框架405的顶部的一侧,两根第二竖杆407间隔固定于第二框架405的顶部的另一侧。第一竖杆406和第二竖杆407的长度根据第一弧杆408的弧度来匹配,第二竖杆407的长度大于第一竖杆406的长度。
第一弧杆408的一端与第一竖杆406连接,第一弧杆408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杆407连接,两根第一弧杆408分别与第一竖杆406及第二竖杆407一一对应连接,两根第一弧杆408背离回转平台6的中心面的一端设有转动轴409,两根第二弧杆410面向回转平台6的中心面的一端分别与转动轴409的两端连接,沿不同方向旋转转动轴409,转动轴409带动两根第二弧杆410向下收起或者向上展开,可以使得第二弧杆410相对第一弧杆408能够快速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满足运输或使用需求。
第一弧杆408和第二弧杆410的弧度及长度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两根第二弧杆410之间夹设有多根横杆411,多根横杆411沿第二弧杆4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多根横杆411增加了与系留气球10腹部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更稳定地承托系留气球10。第一弧杆408、第二弧杆410以及横杆411均采用圆管制作,有利于与系留气球10的底面充分接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框架405相对于第一框架401朝向回转平台6的后方偏移,可以使托球架4与系留气球10的接触面尽量后移,有利于提高托球架4对系留气球10的承托性能,通过转动转动轴409,可以使得第二弧杆410相对第一弧杆408能够快速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满足运输或使用需求。
如图6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托球架还包括支撑件412;支撑件412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支撑件412的另一端与第二弧杆410连接。
具体地,第二连接杆403上设有第一连接座,支撑件4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例如支撑件4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座通过螺栓或者销轴连接。两根第二弧杆410之间夹设有多根横杆411,其中的一根横杆411上安装有第二连接座,支撑件4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例如支撑件4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座通过螺栓或者销轴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支撑件412的另一端通过横杆411与第二弧杆410间接连接。
在第二弧杆410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件41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403连接,支撑件412的另一端与横杆411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二弧杆410的支撑强度及稳固性。将支撑件4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离,转动转动轴409,即可实现第二弧杆410的收起。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系留组件包括储缆装置2、牵引装置3以及主缆导向装置5;储缆装置2、牵引装置3以及主缆导向装置5由回转平台6的第一端至回转平台6的第二端依次布设。
储缆装置2包括储缆滚筒,通过储缆滚筒的转动实现对主缆15的收放,牵引装置3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牵引滚筒,两个牵引滚筒对主缆15进行牵引,采用主缆15收放与牵引相分离的方式,能够减小储缆滚筒上的主缆缆绳张力,提高排缆质量,减小缆绳磨损,提高缆绳寿命。
主缆导向装置5包括支座501、支撑板502、导向轮503和回转轴承,支座501固定于回转平台6,两个支撑板502通过回转轴承与支座501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板502可以同步转动,导向轮503夹设于两个支撑板502之间,导向轮503与两个支撑板502转动连接,主缆15绕设于导向轮503上,再绕设于牵引滚筒上,再绕设于储缆滚筒上,通过驱动储缆滚筒转动对主缆15进行收放,以调节系留气球10的滞空高度。
主缆15随系留气球10在空中摆动时,通过回转轴承可以使导向轮503随同摆动,主缆15的一端可以随风向全角度摆动,主缆15的另一端通过储缆装置2和牵引装置3稳定收放。通过储缆装置2、牵引装置3以及主缆导向装置5确保系留气球10系留状态和锚泊状态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装置、锚泊组件以及系留组件;
所述平台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回转平台以及多个支撑组件,所述回转平台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方,所述回转平台与所述支撑平台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臂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转动连接,以沿水平方向进行折叠和展开,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腿连接,所述支撑腿能够伸缩;
所述锚泊组件设于所述回转平台上,所述锚泊组件包括鼻塔、两个托球架以及两个侧臂;
其中,所述鼻塔包括基座、鼻塔主体以及连接件,所述基座设于所述回转平台的第一端,所述鼻塔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鼻塔主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鼻塔主体能够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直立状态之间切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于与鼻系索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系留气球连接;
两个所述托球架设于所述回转平台的第二端,所述托球架包括支撑架和弧杆,所述弧杆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侧臂与所述回转平台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以沿水平方向进行折叠和展开,所述侧臂用于通过侧系索与所述系留气球连接;
所述系留组件设于所述回转平台上,用于通过主缆与所述系留气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装置还包括升降支腿;
所述升降支腿设于所述支撑平台的底端,所述升降支腿和所述支撑腿中的至少一者用于支撑所述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的第一端,两个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装置还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用于实现所述支撑臂的折叠和展开;
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臂面向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连接板;
两个所述第二连杆沿高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平台通过转盘轴承与所述支撑平台转动连接;
所述转盘轴承具有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中的一者与所述支撑平台连接,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中的另一者与所述回转平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塔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
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主体的端部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
在所述系留气球处于锚泊状态时,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限位槽;在所述系留气球处于系留状态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多根连接杆以及多根竖杆,所述弧杆包括第一弧杆以及第二弧杆;
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回转平台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框架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框架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多根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所述多根竖杆设于所述第二框架的顶端,所述竖杆背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杆连接;
所述第一弧杆的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第二弧杆面向所述第一弧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弧杆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球架还包括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留气球锚泊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留组件包括储缆装置、牵引装置以及主缆导向装置;
所述储缆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以及所述主缆导向装置由所述回转平台的第一端至所述回转平台的第二端依次布设。
CN202210089461.5A 2022-01-25 2022-01-25 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Pending CN1145723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9461.5A CN114572377A (zh) 2022-01-25 2022-01-25 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9461.5A CN114572377A (zh) 2022-01-25 2022-01-25 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2377A true CN114572377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71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9461.5A Pending CN114572377A (zh) 2022-01-25 2022-01-25 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237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8633A (zh) * 2010-04-28 2010-12-01 湖南航天管理局 一体式锚泊车
CN103482053A (zh) * 2012-11-27 2014-01-01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锚泊装置
US20160200235A1 (en) * 2013-09-11 2016-07-14 Silicis Technologies, Inc. Trailer for autonomous vehicle
CN205707280U (zh) * 2016-04-28 2016-11-23 湖南航天远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式系留气球锚泊装置
CN106585744A (zh) * 2016-12-05 2017-04-26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固定和车载式一体化系留气球锚泊系统
CN111776193A (zh) * 2020-07-30 2020-10-16 青岛德瑞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备
CN113247230A (zh) * 2021-06-24 2021-08-13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系留气球移动式锚泊设施
CN113525662A (zh) * 2021-06-08 2021-10-22 青岛德瑞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系留气球托球架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8633A (zh) * 2010-04-28 2010-12-01 湖南航天管理局 一体式锚泊车
CN103482053A (zh) * 2012-11-27 2014-01-01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锚泊装置
US20160200235A1 (en) * 2013-09-11 2016-07-14 Silicis Technologies, Inc. Trailer for autonomous vehicle
CN205707280U (zh) * 2016-04-28 2016-11-23 湖南航天远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式系留气球锚泊装置
CN106585744A (zh) * 2016-12-05 2017-04-26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固定和车载式一体化系留气球锚泊系统
CN111776193A (zh) * 2020-07-30 2020-10-16 青岛德瑞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备
CN113525662A (zh) * 2021-06-08 2021-10-22 青岛德瑞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系留气球托球架结构
CN113247230A (zh) * 2021-06-24 2021-08-13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系留气球移动式锚泊设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07280U (zh) 一种机动式系留气球锚泊装置
CN103482053B (zh) 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锚泊装置
CN110481753B (zh) 一种高空气球机动式快速发放系统
CN113697084B (zh) 一种带阻尼平衡自调节一体化锚泊车
CN105529648B (zh) 液压装配式跨越架
CN106742029B (zh) 一种用于小型系留气球自动充气展开的锚放装置
CN206569243U (zh) 系留气球的机动式锚泊系统
CN205824538U (zh) 一种便携式x射线成像仪用升降装置
CN205489264U (zh) 液压装配式跨越架
CN111776193A (zh) 一种系留气球锚泊设备
CN202966651U (zh) 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锚泊装置
CN113928203A (zh) 换电车
CN218367792U (zh) 一种自提升式运行小车
CN113247230A (zh) 系留气球移动式锚泊设施
CN106654993A (zh) 一种电线架设装置
CN110185387B (zh) 一种拖挂式钻机井架底座结构
CN114572377A (zh) 系留气球锚泊设施
CN206336443U (zh) 一种用于小型系留气球自动充气展开的锚放装置
CN216070482U (zh) 一种带阻尼平衡自调节一体化锚泊车
CN209938919U (zh) 一种系留塔及锚泊车
CN115854796B (zh) 一种可移动式保温勤务平台及火箭组装方法
RU2339548C1 (ru) Моб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держивания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легче воздуха
CN212022898U (zh) 一种可折叠的自动伸缩桅杆系统
CN111786071A (zh) 车载短波天线
CN206446781U (zh) 系留气球用锚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