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60C - 热交换机及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机及空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760C CN1145760C CNB971099707A CN97109970A CN1145760C CN 1145760 C CN1145760 C CN 1145760C CN B971099707 A CNB971099707 A CN B971099707A CN 97109970 A CN97109970 A CN 97109970A CN 1145760 C CN1145760 C CN 114576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cold
- heat
- producing medium
- fl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2266 salt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112 cooling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41 in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267 b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HPALAKNZSZLMCH-UHFFFAOYSA-M sodium;chloride;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Na+].[Cl-] HPALAKNZSZLMCH-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9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48—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 F24F1/50—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with outlet air in upwar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机及包括该该热交换机的空调机,该热交换机包括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23),通过使热水等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26),对流入该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机构。上述第2热交换器(26)设置于第1热交换器(23)和下述吹风机(41)所形成的剩余空间中,该吹风机使流过上述第1热交换器(23)内部的制冷剂和空气发生热交换,在上述第2热交换器外壳顶部设置有热源水出口部(100)和制冷剂出口部(101),其底部设有热源水入口部(103)和制冷剂入口部(104)。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包括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通过热流体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机,包括该热交换机的空调机,以及包括该空调机的空调系统。
在日本北海道这样的寒冷地区,在供暖时采用空气热源的所谓的“热泵式空调机”不能获得足够的供暧效果。为此,人们提出了下述的空调机(参照JP实公平6-332%号文献),该空调机是将上述的“热泵式空调机”与利用锅炉等对制冷剂进行加热来形成供暖时的热源的装置组合在一起。
在上述的空调机中,在用锅炉对制冷剂直接进行加热的时,必须根据空调负荷对锅炉的燃烧量进行调节,另外该热泵式空调机必须与可对其燃烧量进行调节的锅炉或控制器相组合。因此,上述的空调机的成本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在通过锅炉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热交换的过程中,在其内设置有压缩机或吹风机的外壳内部设有接纳该热交换器的专用室,这样必然导致热交换机的外壳尺寸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可尽可能地控制成本的增加,它将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与热泵式空调机相组合。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即使把用于加热制冷剂的第2热交换器装配于其内设置有压缩机或吹风机的外壳内部的情况下,该空调机仍可控制外壳尺寸的增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1方案,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对流入该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机构。按照上述方案,由于在空调机中仅仅设置有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以及作为流量调节机构的控制器即可,这样可缩短设计的时间,或控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另外,在上述空调机中,也可根据空调负荷对流入上述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
此外,在上述空调机中,也可通过调节流入流体的第2热交换器的尺寸来调节流入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比如,可改变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通路的长度,截面面积,对这些尺寸进行调节来调节上述流体的流量。还有,上述流体流量也可根据空调负荷来调节。在此场合,可根据空调负荷对第2热交换器的尺寸进行调节。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2方案,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它由具有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和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的室外机,与该室外机相连接的多台室内机,通过循环泵与上述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热水源,对流入上述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机构构成。按照上述方案,可根据多台室内机的运行台数或空调负荷对制冷剂进行加热。
再有,按照本发明的第3方案,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压缩装置,室内热交换器,减压装置,以及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缩装置为功率可变型的,流入上述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是可变的,根据室内负荷对上述压缩装置的功率和流入上述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按照上述方案,可根据室内负荷对压缩装置的功率和流入第2热交换器的流体流量进行控制。
还有,按照本发明的第4方案,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以及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在可使流体流入上述第2热交换器中的入口管中并排设有多个用于对上述流体的流入量进行调节的控制阀。按照上述方案,通过上述多个并排设置的控制阀,可使各个控制阀的尺寸降低。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5方案,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第1热交换器,使流过该第1热交换器内部的制冷剂和空气发生热交换的吹风机,设置于由第1热交换器和吹风机所形成的剩余空间中的,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按照上述第5方案,无需用于接纳第2热交换器的专用室。
在上述空调机中,也可使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按照其开口朝向吹风机中的至少一侧的方式设置,而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设置于上述第1热交换器的开口部(剩余空间)。按照上述方案,可在立方体内高效率地设置第2热交换器和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
另外,在上述空调机中,也可按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的截面基本呈C形,使流过第1热交换器内部的制冷剂和空气发生热交换的吹风机设置于该第1热交换器的中间部,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设置于第1热交换器中的截面基本呈C形的开口部,与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水管线设置于上述开口部。按照上述方案,很容易对与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水管线进行检修检查。
再有,按照本发明的第6方案,空调机包括吹风机,按照其开口朝向该吹风机中的至少一侧的方式设置的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设置于该第1热交换器的开口部的,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与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水管线设置于上述开口部,与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制冷剂出入口管沿第1热交换器设置。按照上述第6方案设置,第1热交换器中的开口部可用作与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水管线的检修检查空间。
还有,在上述空调机中,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的截面基本呈C形,使流过第1热交换器内部的制冷剂和空气发生热交换的吹风机设置于该第1热交换器的中间部,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设置于第1热交换器中的截面基本呈C形的开口部,上述开口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检修板。按照上述方式,通过将检修板取下,很容易对第2热交换器进行检修检查。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7方案,在下述热交换器外壳顶部设有热源水出口部和制冷剂出口部,其底部设有热源水入口部和制冷剂入口部,上述热交换器通过使热源水和制冷剂流入上述外壳(case)中而使热源水和制冷剂发生热交换。按照上述第7方案,可提高上述外壳内部的热源水和制冷剂中的热交换效率。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第8方案,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正方体形状的外壳内部的热交换器由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构成,该第1热交换器沿外壳的表面内侧设置,该第2热交换器安装于构成外壳的支柱上。按照上述方案,可高效率地将第1热交换器和第2热交换器设置于上述外壳内部。
再有,按照本发明的第9方案,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通过保持部件以夹层结构的方式夹住固定,该保持部件安装于构成外壳的支柱上。按照上述方案,能够确实简单地将热交换器设置于外壳内部。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剂线路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压缩装置的运行状态说明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开闭阀的开闭状态说明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制冷剂线路图中的流量调节机构的第1变换实施例;
图5为图1所示的制冷剂线路图中的流量调节机构的第2变换实施例;
图6为图1所示的制冷剂线路图中的流量调节机构的第3变换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的图1所示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平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1所示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立面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图1所示的室外热交换器内部结构的立面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图1所示的室外热交换器内部结构的立面图;
图11为第2热交换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第2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说明图;
图13为表示其较大的检修板处于取下的状态的室外机的透视图;
图14表示图11中的第2热交换器的箱内设置的叠层金属板;
图15表示由图14中的叠层金属板形成的热源水通路和制冷剂通路。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表示具有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由1台室外机1,2台(多台)室内机2a,2b,锅炉(热水源)3,循环泵4构成。标号5表示与上述机器1,2a,2b相连接的机器之间的管线,标号6表示设有循环泵4的盐水(brine)管线。
在室内机2a,2b中分别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图中未示出),用于对供暖时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供暖时的冷凝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用于对室内空调负荷进行检测的室内传感器7a,7b。在锅炉3中设置有用于对盐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图中未示出),通过使循环泵4运行经加热的盐水按实线箭头方向流动。另外,虽然在本图中该循环泵4中未设置于室外机1或锅炉3中,但是该循环泵4中也可设置于上述两者中的一方中。
室外机1中设置有下面将要描述的装置。标号8表示压缩装置,它由并联的两个压缩机9a,9b构成。在这里,压缩机9a的功率为固定值,即6马力,而压缩机9b的功率为4马力,并且该功率是可变的。标号10表示具有与压缩机9b相连接的高压开闭阀11的高压管,通过将该高压开闭阀打开,制冷循环中的高压压力作用于上述压缩机9b上,从而使该压缩机9b的功率为4马力。标号12表示具有与压缩机9b相连接的低压开闭阀13的低压管,通过将该低压开闭阀13打开,制冷循环中的低压压力作用于压缩机9b上,从而使上述压缩机9b的功率为2马力。
标号14表示油分离器,它设置于排出管19上,在此处分离出的油通过油管15返回压缩机9b的吸入管16中。标号17表示具有用于功率调节的回流阀18的分路管17,该管17与排出管19和蓄能器20上游侧的吸入管21相连接。这样,由于通过将该回流阀18打开,制冷循环中的高压一侧的制冷剂便朝向制冷循环中的低压一侧返回,从而使压缩装置8的功率降低1马力。标号22表示四通阀,在供暖时该阀22处于虚线状态,在供冷气时该阀22处于实线状态。
标号23表示室外热交换器(第1热交换器),标号24a表示设置于该室外热交换器23底部的防止结冰的线圈(coil),它按照图示的方式与制冷剂管线连接。标号24表示供暖用开闭阀,它在后面将要描述的制冷剂加热器(第2热交换器)使用时(不通过热泵的供暖操作时)处于全开状态,而在供冷气操作时处于全闭状态。标号25表示供冷气用开闭阀,它在供冷气操作时以及通过热泵的供暖操作时处于全开状态,在不通过热泵的供暖操作时处于全闭状态。
标号26表示制冷剂加热器(第2热交换器),它可使制冷剂通过锅炉3供给的热水加热。该制冷剂加热器26中的制冷剂管27’的入口管27通过供暖用开闭阀24与制冷循环中的高压管相连接,出口管28与蓄能器20上游侧的吸入管21相连接。
在盐水入口管29,即使流体在第2热交换器26中流动的入口管中并列设置有多个控制阀(固定流量阀)30,该阀30用于调节上述流体的流入量。这些控制阀具有作为构成本发明特征的流量调节机构的功能。具体来说,第1固定流量阀31按下述方式进行调节,该方式为:即使流过锅炉3供给的大量盐水(热水),仍可使该盐水按75公升/分的流速流向第2热交换器26,第2固定流量阀32按下述方式进行调节,该方式为:即使流过锅炉3供给的大量盐水(热水),仍可使该盐水按4公升/分的流速流向第2热交换器26。另外,上述的流体供给量仅仅为一个实例,显然该供给量可不必限于上述的数值。标号33表示设于第2固定流量阀32的入口侧的开闭阀,其开闭由空调负荷来控制。因此,通过将开闭阀33打开,盐水按11.5公升/分的流速流向第2热交换器26,通过将开闭阀33关闭,盐水按4公升/分的流速流向第2热交换器26。上述的结构为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其作用等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标号34表示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器,在输入相应的室内机2a,2b的温度传感器或室内传感器7a,7b发出的信号后,该控制器34可设定作为空调系统的运行马力。根据该设定的运行马力,设定图2所示的压缩装置8的功率,并设定分路管17中的分路阀18的开闭状态,上述功率每次按1马力进行设定。
在这里,在供冷气操作时,压缩装置8所排出的制冷剂按图1中实线箭头方向流动,室内热交换器(图中未示出)用作蒸发器。此时,供冷气用的开闭阀25处于全开状态,供暖用的开闭阀24处于全闭状态,第2热交换器26停止使用。
另一方面,在供暖操作时,压缩装置8所排出的制冷剂按图1中的虚线箭头方向流动,室内热交换器(图中未示出)用作冷凝器。此时,外部气温在规定温度以上,当判断即使通过使热泵工作,仍可获得足够的供暖功率时,通过控制器34所发出的信号在供冷气操作时也使供冷气用的开闭阀25处于全开状态,使供暖用的开闭阀24处于全开状态,使第2热交换器26停止使用。但是在外部气温在规定温度以下时,当判断通过使热泵工作,不能获得足够的供暖功率时,通过控制器34所发出的信号使供冷气用的开闭阀25处于全开状态,使供暖用的开闭阀24处于全开状态,并且使锅炉3,循环泵4运行。由此,制冷剂通过第2热交换器26加热,其结果是,通过锅炉3加热的热水(盐水)构成热源。
本实施例在于在外部气温在规定温度以下时,在通过使热泵运行不能获得足够的供暖功率的场合的运行状态具有这样的特征。首先,输入各个室内机2a,2b的温度传感器或室内传感器7a,7b发出的信号,设定空调系统的运行马力。根据该设定的运行马力,设定图2所示的的压缩装置8及分路管17中的回流阀18的开闭状态。与此同时,开闭阀33的开闭状态按图3所示的下述关系确定,该关系指室内机2a,2b的运行台数与运行中的室内机2a,2b的冷凝温度(供暖操作时的冷凝温度)之间的关系。即,在室内机2a,2b的运行台数较少,并且冷凝温度在规定温度以上的场合,可判断通过盐水获得足够的制冷剂加热量,故关闭开闭阀33。因此,盐水按4公升/分的流速流向第2热交换器26。
在室内机2a,2b的运行台数较多,并且冷凝温度在规定温度以下的场合,可判断通过盐水未获得足够的制冷剂的加热量,故打开开闭阀33。因此,盐水按11.5公升/分的流速流向第2热交换器26。按上述方式,根据室内机2a,2b的运行台数或冷凝温度(空调负荷),对压缩装置8的功率或流入第2热交换器26的盐水流量进行调节。这样便获得与空调负荷相应的压缩装置8的功率和制冷剂的加热量。
图4表示图1所示的流量调节机构的第1变换实施例。如图4所示,由于在盐水入口管29上设有三通阀40,其一侧的出口管41按构成第2热交换器26的分路连接,这样也可在获得充足的第2热交换器26中的制冷剂加热量时,盐水流向上述阀一侧的出口管41,从而该出口管41构成第2热交换器26的分路。
另外,图5表示图1所示的流量调节机构的第2变换实施例。如图5所示,由于设置有分路管51,该管51旁通第2热交换器26的局部(比如流体通路的局部)50,并当获得足够的第2热交换器26中的制冷剂加热量时,也可按下述方式调节流量,该方式为:打开设置于分路管51上的开闭阀52,不使盐水通过第2热交换器26的局部50。
图6表示图1所示的流量调节机构的第3变换实施例。如图6所示,还可按下述方式调节流量,该方式为:将上述实施例中的第2热交换器26分成多个热交换器60,61,62,在各个热交换器之间连接一对开闭阀63a,63b,64a,64b,对这些开闭阀进行开闭控制,从而使盐水仅仅流向必要的热交换器。
按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设有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以及用于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可对流入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因此仅仅在空调机中设置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和控制器即可满足需要。这样便可缩短设计时间或控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另外,由于上述空调机内设置有调节流入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的装置,这样采用与该空调机相连接的锅炉或循环泵均可满足需要,因此可提高空调系统设计上的自由度。
此外,由于可根据空调负荷对流入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这样可根据空调负荷对流入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
另外,也可按下述方式调节对第2热交换器的流体供给量进行调节,该方式为:调节可使流体流入的第2热交换器的尺寸(比如流体通路的尺寸等)。在此场合,最好根据空调负荷对上述第2热交换器的尺寸进行调节。
还有,由于空调系统可由具有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和用于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的室外机,与该室外机相连接的多台室内机,以及通过循环泵与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锅炉构成,这样可对可使流体流入的第2热交换器中的入口管中的流体流入量进行调节,从而可根据多台室内机的运行台数或空调负荷对制冷剂进行加热。
再有,由于空调系统具有压缩装置,室内热交换器,减压装置,以及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上述压缩装置的功率是可变的,并且设置有可对流入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的控制器,这样可根据室内的负荷对压缩装置以及流入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从而可根据室内的负荷对压缩装置的功率以及流入第2热交换器中的流体流量进行控制。
此外,空调系统具有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以及用于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并且在流体流入第2热交换器的入口管上并列设置有多个控制阀,该阀用于对使流体流入的第2热交换器26中的流体流入量进行调节。这样,通过上述并列设置的多个控制阀,可分别减小各个控制阀的尺寸。
图7~图10表示上述室外机的具体布置结构,其中图7为平面图,图8为立面图,图9为将其内放置有螺旋式风扇(ペラアン)(后面将要描述)和压缩装置8的机械室39的顶板取下的平面图以便表示该室外机的内部结构,图10为将上述室外机中的侧面板取下表示其内部结构的立面图。
参照图7,该室外机1基本为正方体形状,其顶面设置有排气格栅40。通过使设置于室外机1上部中间位置的螺旋式风扇(吹风机)41运行,外部气体从室外机1中的3个侧面42吸入,之后从排气格栅40排出。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23按其开口朝向该吹风机41中的至少一侧的方式设置。换言之,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23为下述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指其开口朝向吹风机41中的至少一侧的,截面为C形的双排散热片型热交换器。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26设置于由第1热交换器23和吹风机41所形成的剩余空间43内。具体来说,该第2热交换器26设置于第1热交换器23的开口部44。参照图9,这样与第2热交换器26相连接的水管线45(盐水的入口管29,出口管29’)按图9所示的的方式沿该开口部44设置。这些水管线45的端部46由阀座47的侧面48导向。该端部46与盐水管线6相连接。
另一方面,与第2热交换器26相连接的制冷剂管27’′的入口管27,出口管28沿第1热交换器23中的截面呈C形的一个翅片49 (一片)延伸而设置于该翅片49的中间部。在这里,上述的螺旋式风扇(图9中省略)41设置于上述制冷剂管27’′中的入口管27,出口管28的前方,并且设置于水管线45的前方。这样设置的原因是将设置有两个固定流量阀31,32的,检修频率较高的水管线45设置于检修频率较低的制冷剂管27的入口管27,出口管28的前方,这样很容易进行检修操作(维修,水的补充等)。
参照图8,标号50表示较大检修板,标号51表示较小的检修板,这两块板中的任何一块均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该室外机1的侧部,图10表示取下两块检修板50,51时的状态。特别是,如果取下较大的检修板50,则最靠外的是配电板,该板跨置在设有两个固定流量阀31,32的水管线45或机械室39的前面。换言之,检修板50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第1热交换器23中的截面为C形的开口部44上。
另外,在图7~10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装置相同的装置,采用相同的标号,故在这里略去对它们的说明。此外,在图7中,关于第2热交换器24的连接结构,将在后面进行描述,故在这里略去对其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第2热交换器设置于由第1热交换器和可使流过该第1热交换器内部的制冷剂和空气发生热交换的吹风机所形成的剩余空间内,该第2热交换器用于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这样在室外机内部无需设置用于接纳第2热交换器的专用室,并可避免外壳(室外机)的尺寸加大。
此外,由于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按其开口朝向吹风机中的至少一侧的方式设置,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设置于第1热交换器的开口部,这样可高效率地将第2热交换器和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设置于室外机内部,并且可避免外壳(室外机)的尺寸的增加。
再有,如果第1热交换器截面呈C形,而下述的吹风机设置于第1热交换器的中间部,该吹风机可使流过该第1热交换器内部的制冷剂和空气发生热交换,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设置于在上述第1热交换器中的截面基本呈C形的开口部,并且与该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水管线设置于该开口部,则可以很容易地对与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水管线进行检修。
还有,由于设有吹风机,按其开口朝向该吹风机中的至少一侧的方式设置的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设置于上述第1热交换器中的开口部,并且与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水管线设置于上述开口部,与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制冷剂管线沿上述第1热交换器设置,这样上述第1热交换器的开口部可用作与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水管线的检修空间,并且可避免外壳(室外机)的尺寸的增加。
另外,由于可使流过第1热交换器内部的制冷剂和空气发生热交换的吹风机设置于截面呈C形的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用于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设置于第1热交换器中截面呈C形的开口部,并且检修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开口部,这样可通过将该检修板取下,便可很容易地对第2热交换器26进行检修。
图11为第2热交换器26的分解透视图。在该第2热交换器26中的外壳内部,多个金属板300按上下倒置的方式相互叠置在一起,该金属板300是通过将板按图14所示方式而成形的,其形成有凹凸部,该凹凸部中的凸部棱线301沿中心线倾斜。在该板300的四个角部设有开口302,303,304,305,右侧的开口303,305的外缘部分沿与纸面的垂直方向高出,在上述金属板上下倒置而相互叠置时,一侧的开口外缘部分相贴合,而另一侧的开口的外缘部分相互分开。各板之间的接触部分焊接在一起。这样,如图15所示的纵向剖面图所示,在相邻的板300之间便相互形成热源水通路306和制冷剂通路307。
在外壳102顶部设有热源水出口部100和制冷剂出口部101,其底部设有热源水入口部103和制冷剂入口部104。热源水入口部103和出口部100与热源水通路306相连通,制冷剂入口部104和出口部与制冷剂通路307相连通。
从热源水入口部103流入的热源水通过热源水通路306,它沿图15所示的实线箭头方向流动,并沿与纸面相垂直的方向扩散开。从制冷剂入口部104流入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通路307,它沿图15所示的虚线箭头方向流动,并沿与纸面相垂直的方向扩散开。通过按上述方式使制冷剂和热源水流动,便可借助热源水的热量将制冷剂加热。
热源水与制冷剂均为从上上向下流动的“平行流动”。这一点为本实施例中的一个特征,与如图12所示的,热源水和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所谓的“对向流动”相比较,上述“平行流动”的功率可提高4.7%。
再返回图11,标号105表示第1隔热件,它设置于第2热交换器24中的凹部106中。标号107表示保持部件,它以夹层结构方式将上述第2热交换器26夹住,该保持部件107由截面基本呈C形的第1保持件108和截面也基本呈C形的第2保持件109构成。在该第2保持件109的顶边和底边形成有U形凹口110,该凹口用于避开出口部100,101和入口部103,104。此外,第2保持件109中的凹部111的宽度A与第2热交换器26的宽度B相同。第1保持件108的宽度C与包括第2保持件109中的右侧安装片112的宽度D相同。标号120表示第2隔热件,它设置于第2保持件109的外侧面上。上述两个隔热件105,120可降低第2热交换器26所放出的热量。
下面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保持部件107的安装方法,首先将第1隔热件105设置于第2热交换器26中的凹部106中。之后,使第2保持件109与上述第2热交换器26中的右侧面相接触。在这里,由于第1保持件108的宽度C与包括第2保持件109中的右侧安装片112的宽度D相同,这样第1保持件108中的左侧安装片116分别与第2保持件109中的右侧安装片112相接触,通过螺钉将它们固定,这样保持部件107便以夹层结构方式将第2热交换器26固定。
图13为表示处于取下较大的检修板50状态的室外机1的透视图,通过保持部件107以夹层结构方式固定的第2热交换器26安装于构成室外机的外壳的支柱上。即第1保持件108中的左侧安装片116通过螺钉固定于支柱117中的台阶面上。
这样,在正方体形状的外壳内部,空气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23沿外壳的表面内侧设置,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26安装于构成外壳的支柱上。此外,构成室外机1的外壳的支柱117包括有4根。
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使热源水和制冷剂流入外壳中而使热源水和制冷剂发生热交换的第2热交换器中,由于上述外壳顶部设有热源水的出口部和制冷剂的出口部,其底部设有热源水入口部和制冷剂入口部,这样可提高热源水和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
另外,由于设置于正方体形状的外壳内部的第1和第2热交换器按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第1热交换器沿外壳表面的内侧设置,第2热交换器安装于构成外壳的支柱上,这样可高效率地将第1热交换器和第2热交换器设置于上述外壳内。
还有,由于保持部件按夹层结构方式将通过使热水等流体流入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夹住固定,上述保持部件设置于构成外壳的支柱上,这样热交换器可简单地并且确实地设置于外壳内部。
Claims (11)
1.一种空调机系统,其包括:
一室外机,其包含一用作空气加热源以便在制冷剂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第1热交换器,和一被供以流体以便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第2热交换器;
多台与所述室外机相连接的室内机,制冷剂循环通过所述室内单元;
一流体加热源,它通过一循环泵与所述第2热交换器连接,适于对流体加热;以及
一流体流量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供给所述第2热交换器的已被加热的流体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室内机连接至所述室外机的制冷剂管线。
3.一种热交换机,包括:
一用作空气加热源的第1热交换器,用于在制冷剂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一用于促进空气和流入所述第1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的吹风机;
一平行连接至所述第1热交换器的第2热交换器,将流体供给该第2热交换器以对制冷剂加热;以及
一用于安装所述第1热交换器、所述吹风机以及所述第2热交换器的外壳,其中,所述第2热交换器设置在与所述第1热交换器和所述吹风机所形成的剩余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热交换器围绕所述吹风机而设置,使围绕所述吹风机的至少一部分是开口的,所述第2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的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热交换器设置成具有大致C形的截面,所述吹风机基本上设置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的中间部分,所述第2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的截面呈C形的第1热交换器的开口部,一与所述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流体管线设置于该开口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热交换器设置成具有大致C形的截面,所述吹风机基本上设置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的中间部分,所述第2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的截面呈C形的第1热交换器的开口部,一检修板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开口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一与所述第2热交换器相连接的制冷剂管线沿着所述第1热交换器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热交换机具有一外壳,流体和制冷剂供给该外壳,以在流体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外壳的上部设置有流体出口部和制冷剂出口部,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流体入口部和制冷剂入口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个支柱,所述热交换器固定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柱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第2热交换器以夹层方式保持在其间的保持部件,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个支柱,所述保持部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柱上。
11.一种空调机系统,包括:
一具有制冷剂在其中循环的室内热交换器;
一膨胀装置;
一热交换器,已被加热的流体供给至该热交换器;以及
一功率可变型压缩机,其根据室内的空调负荷来调节,所述调节包含所述可变型压缩机的功率的调节和供给至所述热交热器的流体的量的调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3831/96 | 1996-02-09 | ||
JP02383196A JP3326322B2 (ja) | 1996-02-09 | 1996-02-09 | 空気調和機ならびにこの空気調和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JP23831/1996 | 1996-02-09 | ||
JP8035026A JP3066306B2 (ja) | 1996-02-22 | 1996-02-22 | 熱交換ユニット |
JP35026/96 | 1996-02-22 | ||
JP35026/1996 | 1996-02-22 | ||
JP8038538A JP3066309B2 (ja) | 1996-02-26 | 1996-02-26 |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熱交換ユニット |
JP38538/1996 | 1996-02-26 | ||
JP38538/96 | 1996-02-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961A CN1168961A (zh) | 1997-12-31 |
CN1145760C true CN1145760C (zh) | 2004-04-14 |
Family
ID=27284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710997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5760C (zh) | 1996-02-09 | 1997-02-09 | 热交换机及空调机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947373A (zh) |
EP (1) | EP0789197B1 (zh) |
CN (1) | CN1145760C (zh) |
DE (1) | DE69731571T2 (zh) |
ES (1) | ES2231829T3 (zh) |
PT (1) | PT789197E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05770B (en) * | 2000-05-02 | 2002-10-11 | Nishiyama Corp | Temperature controller |
KR100473823B1 (ko) * | 2002-08-06 | 2005-03-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수 및 온수 제조 장치를 구비한 공기 조화기 |
JP2005016805A (ja) * | 2003-06-25 | 2005-01-20 | Aisin Seiki Co Ltd | 空気調和機 |
EP1548377B1 (en) * | 2003-12-24 | 2013-10-2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Refrigerating machine having refrigerant/water heat exchanger |
KR100688656B1 (ko) * | 2005-11-28 | 2007-03-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크롤 압축기의 오일 공급 구조 |
KR100751152B1 (ko) * | 2005-11-30 | 2007-08-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크롤 압축기의 오일 공급 구조 |
KR100772219B1 (ko) * | 2005-12-12 | 2007-11-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크롤 압축기의 오일 공급 구조 |
KR100686747B1 (ko) * | 2005-12-20 | 2007-02-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크롤 압축기 |
EP1923571B1 (en) * | 2006-11-20 | 2015-10-14 | LG Electronics Inc. | Capacity-variable rotary compressor |
WO2008088111A1 (en) * | 2007-01-15 | 2008-07-24 | Lg Electronics Inc. | Compressor and oil separating device therefor |
EP2115302B1 (en) * | 2007-01-19 | 2016-03-16 | LG Electronics Inc. | Compressor and oil blocking device therefor |
KR100869929B1 (ko) * | 2007-02-23 | 2008-11-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크롤 압축기 |
KR100867623B1 (ko) * | 2007-03-21 | 2008-11-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압축기의 진동 저감장치 |
KR100882481B1 (ko) * | 2007-04-25 | 2009-02-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크롤 압축기의 오일 공급구조 |
KR101442114B1 (ko) * | 2008-08-27 | 2014-09-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101093305B1 (ko) * | 2009-03-30 | 2011-12-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히트펌프 연동 온수 순환 시스템 |
JP5729910B2 (ja) * | 2010-03-05 | 2015-06-03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温水ヒートポンプ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KR101712205B1 (ko) * | 2010-09-06 | 2017-03-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
ES2665566T3 (es) * | 2010-12-08 | 2018-04-26 | Daikin Europe N.V. | Calefacción |
WO2012085970A1 (ja) * | 2010-12-22 | 2012-06-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給湯空調複合装置 |
KR101324935B1 (ko) * | 2011-10-11 | 2013-11-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US10495025B2 (en) * | 2013-03-15 | 2019-12-03 | Conleymax Inc. | Flameless combo heater |
EP3021059B1 (en) * | 2013-07-10 | 2021-03-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
CN104633773B (zh) * | 2014-06-27 | 2017-08-29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温度调节系统 |
US10941965B2 (en) * | 2018-05-11 | 2021-03-09 | Mitsubishi Electric U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upplemental heat to a refrigerant in an air-conditioner |
KR20210096520A (ko) | 2020-01-28 | 2021-08-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07778A (en) * | 1980-04-11 | 1981-12-29 | Carrier Corporation | Heat exchange unit having an internal support |
US4553401A (en) * | 1982-03-05 | 1985-11-19 | Fisher Ralph H | Reversible cycle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
JPS59217462A (ja) * | 1983-05-25 | 1984-12-07 | 株式会社東芝 | 冷媒加熱冷暖房機 |
JPS62192178U (zh) * | 1986-05-29 | 1987-12-07 | ||
JPH07107469B2 (ja) * | 1987-05-25 | 1995-11-15 | 株式会社東芝 | 冷媒加熱式暖房装置 |
JP2557909B2 (ja) * | 1987-10-23 | 1996-11-27 | 株式会社東芝 | 冷媒加熱式冷暖房機 |
JP2801675B2 (ja) * | 1989-09-14 | 1998-09-21 | 株式会社東芝 | 空気調和機 |
IT1231069B (it) * | 1989-09-25 | 1991-11-12 | Delchi Carrier Spa | Unita' di condizionamento. |
JPH04208368A (ja) * | 1990-11-30 | 1992-07-30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機 |
JPH07504966A (ja) * | 1991-10-30 | 1995-06-01 | レノックス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家庭用熱水を生産するための補助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
JPH0633296A (ja) * | 1992-07-15 | 1994-02-08 | Kawasaki Steel Corp | 鋼板への亜鉛系めっき方法 |
US5320166A (en) * | 1993-01-06 | 1994-06-14 | Consolidated Natural Gas Service Company, Inc. | Heat pump system with refrigerant isolation and heat storage |
EP0668473B1 (en) * | 1994-02-21 | 2001-04-0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Air conditioning machine |
-
1997
- 1997-02-05 US US08/794,427 patent/US5947373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06 PT PT97101906T patent/PT789197E/pt unknown
- 1997-02-06 ES ES97101906T patent/ES2231829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06 EP EP97101906A patent/EP078919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06 DE DE69731571T patent/DE69731571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09 CN CNB971099707A patent/CN114576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789197A2 (en) | 1997-08-13 |
US5947373A (en) | 1999-09-07 |
DE69731571T2 (de) | 2005-11-03 |
EP0789197A3 (en) | 2000-11-08 |
PT789197E (pt) | 2005-01-31 |
EP0789197B1 (en) | 2004-11-17 |
ES2231829T3 (es) | 2005-05-16 |
DE69731571D1 (de) | 2004-12-23 |
CN1168961A (zh) | 1997-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760C (zh) | 热交换机及空调机 | |
KR102055644B1 (ko) | 자동 항온 제습 장치 | |
CN1099554C (zh) | 多室空调器及其运行方法 | |
CN1254656C (zh) | 热交换器 | |
CN1436979A (zh) | 空调装置 | |
CN101165414A (zh) | 水冷式空调器 | |
CN101165436B (zh) | 空调器 | |
CN100339656C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0624815B1 (ko) | 코제너레이션 시스템의 배기가스 열교환기 | |
CN1967093A (zh) | 水冷热泵式空调机 | |
CN1789864A (zh) | 使用热电联产系统的冷却/加热设备 | |
CN1737467A (zh) | 热电联产系统 | |
CN2823892Y (zh) | 一种不滴水节能冷暖空调 | |
CN100339667C (zh) | 一种全热回收制冷用换热器 | |
CN1683838A (zh) | 空调装置 | |
CN2492808Y (zh) | 板式蒸发冷凝器 | |
CN101078550A (zh) | 一种室内集中热源的散热方法和装置 | |
CN2757013Y (zh) | 一种重力循环式空调末端设备 | |
CN214536804U (zh) | 一种换热器及应用有该换热器的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 |
CN2819156Y (zh) | 一种热交换装置 | |
CN1324274C (zh) | 多级空调机 | |
CN2634396Y (zh) | 双热源供热设备 | |
CN214536801U (zh) | 一种换热器及应用有该换热器的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 |
CN1253684C (zh) | 双热源供热设备 | |
CN1275001C (zh) | 利用水液气两相变化增强热交换能力的热交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20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