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0511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00511A CN114500511A CN202210111243.7A CN202210111243A CN114500511A CN 114500511 A CN114500511 A CN 114500511A CN 202210111243 A CN202210111243 A CN 202210111243A CN 114500511 A CN114500511 A CN 1145005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data
- equipment
- determining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响应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以使得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通过待进行传输的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特征,来确定目标传输模式,能够使得目标传输模式更加符合当前数据传输场景,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通常不同的设备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对数据传输延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降低数据传输的延迟,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
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以使得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可选地,所述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包括:
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包括目标传输协议,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确定候选传输协议;
基于所述数据量,确定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
基于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在所述候选传输协议中确定目标传输协议;
生成与所述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目标传输模式。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量,确定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包括:
获取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时间;
基于所述数据量,确定基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时间;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确定候选传输协议,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确定传输天线的传输频率信息;
基于所述传输频率信息,确定候选传输协议。
可选地,所述生成与所述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目标传输模式,包括:
获取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频率;
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传输天线的频率调整至与所述传输频率对应的频率范围,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协议和调整频率后的传输天线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目标候选传输协议,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信息;
基于所述位置关系信息,在所述候选传输协议中确定目标传输协议。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包括:
基于所述属性特征,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
基于所述数据类型和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所述目标传输模式为单通道传输模式或多通道传输模式,所述单通道传输模式对应唯一的目标传输协议,所述多通道传输模式对应至少两种目标传输协议。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以使得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调度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程序,通过执行所述程序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响应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以使得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通过待进行传输的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特征,来确定目标传输模式,能够使得目标传输模式更加符合当前数据传输场景,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例如,第一设备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确定与当前数据传输场景最匹配的目标传输模式,以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响应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
S102、基于属性特征和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以使得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为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跨设备传输。
在步骤S101中的待传输数据可以是第一设备需要传输给第二设备的数据,可以是任意格式的数据。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是指与该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相关的信息,待传输数据的属性可以包括数据类型、数据格式、数据大大小等特征信息。待传输数据不同的属性特征会影响数据传输的效率,如,基于同一传输模数,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包的传输时间会大于数据量较小的数据包的传输时间。或者视频格式的文件包的传输时间会大于文字类型的文件包的传输时间。
并且,还需要获取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设备特征的不同也会影响数据的传输效率。设备特征可以包括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天线的参数信息,待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之间的距离信息,还可以包括设备负载信息等。
在步骤S102中,基于获取的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确定对应的目标传输模式。进而可以从数据本身的特性以及设备对应的硬件特征和软件资源信息等多个维度,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从而使得确定的目标传输模式与当前的数据传输场景更加匹配,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其中,目标传输模式可以是根据数据传输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或者数据传输通道等方面进行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包括数据量的大小,设备特征可以包括硬件特征信息。其中,所述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包括:
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获取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
其中,可以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来预估数据传输的时间,还可以根据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来确定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的选择范围。因此,可以基于上述特征确定对应的目标传输模式。
具体的,目标传输模式包括目标传输协议,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以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
S202、基于所述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确定候选传输协议;
S203、基于所述数据量,确定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
S204、基于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在所述候选传输协议中确定目标传输协议;
S205、生成与所述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目标传输模式。
传输协议是指传输数据的双方在数据传输中必须遵守的规则,传输协议可以基于传输介质以及通信技术来确定,其中,传输介质可以包括有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个人局域网、蜂窝移动网络、卫星信号等。不同设备可以支持的传输协议是不同的,例如,某些设备不具备无线网络传输模块,则不能通过无线网络对应的传输模式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基于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的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可以确定候选传输协议。其中,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如天线、网络模块等,还可以包括间接影响数据传输的硬件,如数据缓存模块、处理模块等。举例说明,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包括可以进行无线网络传输的硬件,也包括可以进行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传输的硬件,则确定的候选传输协议包括无线网络传输协议和超宽带传输协议。
然后,根据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量来预估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不同的传输协议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不同,可以基于数据量的大小和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计算得到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进而选择传输时间最短对应的候选传输协议作为目标传输协议。
在获得了目标传输协议后,确定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对应于该目标传输协议的硬件参数,从而基于该硬件参数对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的相关硬件进行参数配置,以便于设备间进行数据传输。例如,若目标协议为超宽带传输协议,则可以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天线的传输频率调整至与超宽带传输协议对应的频率。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基于待传输数据准确确定传输时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传输时间包括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以及对数据进行传输的传输时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数据量,确定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包括:获取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时间;基于所述数据量,确定基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时间;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时间可以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握手时间。在通信中,通信的双方在通信前要对通信方式进行协商,同时告诉对方已经准备好发送接收数据,这个过程就是握手。握手的过程通常是通信的一方发送一个请求,另一方做出回应。握手成功就表示了通信的链路,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而基于候选传输协议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的第二时间,是指根据待传输的数据量以及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速率进行传输时,确定的传输时间。其中,传输速率是指该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理论传输速率,或者是平均传输速率;其实际传输速率还受传输距离和设备的数据传输负载影响。对应的,在计算第二时间时,也可以基于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所在场景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即将影响实际传输速率的条件考虑在传输速率确定的范围内。
例如,以超带宽(UWB)对应的传输协议为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握手时间为0.5S,而其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为500Mbps,若待传输数据量为X,则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间TUWB=0.5+X/500。
以WIFi直连进行数据传输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握手时间为5S,其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0Mbps,若待传输数据量仍为X,则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间为TWIFI=5+X/1000。
若候选传输协议包括超带宽(UWB)传输协议和WIFI传输协议,则可以根据上述得到的TUWB和TWIFI的值来确定目标传输协议,即选取这两个数值中较小的数值对应的候选传输协议作为目标传输协议,从而使得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基于该目标传输协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对数据传输进行全程监测,即当数据以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目标传输方式进行传输时,可以实时检测数据传输的剩余时间,基于剩余时间和当前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对当前的目标传输协议进行切换。具体的,可以基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当前的状态信息,确定可以切换的通信模式,然后基于该通信模式重新对剩余的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间进行预估,以确定是否切换至信息的传输模式。其中,在确定对剩余的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的传输时间时,还需要考虑传输模式切换时间,即预估的剩余传输时间包括传输模式切换时间和预估的新模式传输时间。其中,传输模式的切换时间需要根据设备硬件的特点进行确定。即首先确定设备的传输硬件的配置信息,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待切换的传输模式是否为独立的传输路径,又或者是否是传输天线共用的模式。若是独立的传输路径,则传输模式切换时间为从目标传输模式切换至新的传输模式的时间,即包括设备从目标传输模式断开的时间,加上设备通过新的传输模式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的总时间。若是传输天线共用的模式,且新的传输模式和目标传输模式共用同一天线,如,5G天线涵盖了WLAN天线的频段,则传输模式的切换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在对数据传输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基于设备当前状态和设备的硬件特点预估基于剩余数据量切换至新的传输模式的传输时间,然后根据该传输时间确定是否将当前目标传输模式切换至新的传输模式,这样可以使得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实时保持最优的传输效率,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高效性。
下面以待传输数据对应的属性特征,以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对应的设备特征的具体信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对应的设备特征包括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而传输关联硬件包括传输天线,对应的,所述基于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确定候选传输协议,包括:基于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确定传输天线的传输频率信息;基于所述传输频率信息,确定候选传输协议。
在该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对应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来确定每一设备对应的天线的传输频率,从而根据天线的传输频率对应频率范围,确定其可以支持的传输协议,作为候选传输协议。
此外,还可以获取设备的缓存单元的数据存储量,来确定候选传输协议。若数据的缓存单元对应的数据存储量较小,则不能选取传输速率较慢的传输协议,从而使得增加缓存单元的缓存数据,容易造成传输故障。将传输速率大于传输速率阈值对应的传输协议确定为候选传输协议。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与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目标传输模式,包括:获取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频率;控制第一设备对应的传输天线的频率调整至与传输频率对应的频率范围,以使得第一设备基于目标传输协议和调整频率后的传输天线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将设备的传输频率切换至与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频率,可以保证设备以目标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时,对应的硬件信息能够匹配该目标传输模式,保证了数据高效传输。进一步地,切换设备的传输天线的频率时,可以通过切换发送数据的设备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对应的传输天线,保证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流畅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关系,也会影响数据的传输效率。其中,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基于目标候选传输协议,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信息;基于位置关系信息,在候选传输协议中确定目标传输协议。
其中,位置关系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角度等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与通信基站之间的位置信息等。进一步地,位置关系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与周围设备或者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基于该位置关系信息确定目标传输协议。具体的,可以是基于位置关系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在该距离范围内性价比最高的传输协议为目标传输协议。例如,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可以通过有线网络传输协议和无线网络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且进行数据传输时预估的数据传输时间接近,但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较大,若使用有线网络传输协议进行传输,则传输物理总线的长度会较长,成本较大,此时,将无线网路传输协议作为目标传输协议。
又例如,基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数据量确定的候选传输协议包括第一传输协议和第二传输协议,而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信息可以得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其他的通信设备,而这些通信设备会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产生干扰,即会影响数据传输效率。因此,可以将抗干扰效果较好的第二传输协议确定为目标传输协议。
也可以是基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建立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通信连接的模式,从而确定通信连接的建立时间。例如,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第一候选传输协议可以实现第一设备通过位置关系主动识别对应的连接方式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而第二候选传输协议若要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通信连接,需要基于基站或者其他控制平台发送的通信连接指令才能建立通信连接,其通信连接建立的复杂度高于第一候选传输协议,因此,可以将第一候选传输协议确定为目标传输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基于目标候选传输协议来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信息的。而该目标候选传输协议需要具有能够快速获得二者定位信息的特点,从而可以使得基于位置关系建立通信连接时更加高效。
例如,目标候选传输协议可以是超带宽(UWB)传输协议,即通过UWB的定位特性,定位出要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的位置。进一步,可以将该位置信息进行存储,即存储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对应的存储单元中,以使得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基于其他通信协议建立通信连接时,调用该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快速地查找对应设备来建立通信连接的目的。
具体的,利用UWB定位要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的距离信息时,可以通过第一设备发送UWB报文信息至第二设备,并获取第二设备基于所述UWB报文信息对应的反馈信息,基于该反馈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还可以包括数据类型,即,所述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包括:
基于所述属性特征,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
基于所述数据类型和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目标传输模式为单通道传输模式或多通道传输模式,所述单通道传输模式对应唯一的目标传输协议,所述多通道传输模式对应至少两种目标传输协议。
在该实施方式中,目标传输模式可以是单通道传输模式,也可以是多通道传输模式。在确定是否可以采用多通道传输模式时,除了根据设备本身的硬件特征之外,还需要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通过该数据类型来确定是否可以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拆分。若采用多通道传输模式,则需要通过不同的传输通道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并行传输,以提升传输效率。但是,待传输数据是一个整体,即无法拆分,则无法采用多通道传输模式。可以通过数据类型来确定数据是否可以拆分,若数据类型为程序代码或者单一文本,若对该类型数据进行拆分,容易使得数据被接收后出现错误。若数据类型为图片格式,并且待传输数据包括多张图片,则可以对多张图片进行拆分,分成不同的图片组,每一图片组包括若干张图片,然后将图片组分配至不同的传输通道进行并行传输,以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其中,不同的传输通道可以是对应不同的传输协议,这样可以使得高效利用数据传输硬件,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对应的,在进行多通道数据传输时还可以是通过时隙分配的方式实现,即为每一传输通道分配时隙,使得在满足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的情况下时隙被充分利用,时延最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以使得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通过待进行传输的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特征,来确定目标传输模式,能够使得目标传输模式更加符合当前数据传输场景,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参见图3,该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301,用于响应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
确定单元302,用于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以使得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响应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确定单元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以使得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通过待进行传输的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特征,来确定目标传输模式,能够使得目标传输模式更加符合当前数据传输场景,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301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包括目标传输协议,其中,确定单元302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确定候选传输协议;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数据量,确定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在所述候选传输协议中确定目标传输协议;
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与所述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目标传输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时间;
基于所述数据量,确定基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时间;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确定传输天线的传输频率信息;
基于所述传输频率信息,确定候选传输协议。
可选地,所述生成子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频率;
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传输天线的频率调整至与所述传输频率对应的频率范围,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协议和调整频率后的传输天线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目标候选传输协议,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信息;
协议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位置关系信息,在所述候选传输协议中确定目标传输协议。
可选地,确定单元302还用于:
基于所述属性特征,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
基于所述数据类型和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所述目标传输模式为单通道传输模式或多通道传输模式,所述单通道传输模式对应唯一的目标传输协议,所述多通道传输模式对应至少两种目标传输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处理器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的各个步骤。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提升跨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效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存储器401,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402,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程序,通过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
响应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
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以使得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
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以使得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包括:
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包括目标传输协议,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确定候选传输协议;
基于所述数据量,确定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
基于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在所述候选传输协议中确定目标传输协议;
生成与所述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目标传输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数据量,确定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包括:
获取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时间;
基于所述数据量,确定基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时间;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与每一候选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确定候选传输协议,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关联硬件特征信息,确定传输天线的传输频率信息;
基于所述传输频率信息,确定候选传输协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生成与所述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目标传输模式,包括:
获取目标传输协议对应的传输频率;
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传输天线的频率调整至与所述传输频率对应的频率范围,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协议和调整频率后的传输天线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目标候选传输协议,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信息;
基于所述位置关系信息,在所述候选传输协议中确定目标传输协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包括:
基于所述属性特征,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
基于所述数据类型和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所述目标传输模式为单通道传输模式或多通道传输模式,所述单通道传输模式对应唯一的目标传输协议,所述多通道传输模式对应至少两种目标传输协议。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待传输数据,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特征;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属性特征和所述设备特征,确定目标传输模式,以使得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调度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程序,通过执行所述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11243.7A CN114500511B (zh) | 2022-01-29 | 2022-01-29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11243.7A CN114500511B (zh) | 2022-01-29 | 2022-01-29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00511A true CN114500511A (zh) | 2022-05-13 |
CN114500511B CN114500511B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1479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11243.7A Active CN114500511B (zh) | 2022-01-29 | 2022-01-29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00511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3808A (zh) * | 2014-11-28 | 2016-06-2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230447A (zh) * | 2016-08-31 | 2016-12-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484195A (zh) * | 2017-09-27 | 2017-12-15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天线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0708377A (zh) * | 2019-09-30 | 2020-01-1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2291366A (zh) * | 2020-11-13 | 2021-01-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2822268A (zh) * | 2021-01-06 | 2021-05-1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工业物联网中面向多服务共存以及确定性网络需求的ip层数据包调度算法 |
WO2021175300A1 (zh) * | 2020-03-06 | 2021-09-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676269A (zh) * | 2020-05-15 | 2021-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介质和电子设备 |
-
2022
- 2022-01-29 CN CN202210111243.7A patent/CN1145005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3808A (zh) * | 2014-11-28 | 2016-06-2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230447A (zh) * | 2016-08-31 | 2016-12-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484195A (zh) * | 2017-09-27 | 2017-12-15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天线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0708377A (zh) * | 2019-09-30 | 2020-01-1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WO2021175300A1 (zh) * | 2020-03-06 | 2021-09-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676269A (zh) * | 2020-05-15 | 2021-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介质和电子设备 |
CN112291366A (zh) * | 2020-11-13 | 2021-01-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2822268A (zh) * | 2021-01-06 | 2021-05-1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工业物联网中面向多服务共存以及确定性网络需求的ip层数据包调度算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00511B (zh) | 2023-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23267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speed peer-to-peer connectivity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 |
CN109075905B (zh) | 一种非授权频谱下ack/nack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1586878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159073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0996395B (zh) | 用于辅链路的传输配置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
JP6833868B2 (ja) | 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設備及び端末設備 | |
CN110603738A (zh) | 波束恢复方法及装置 | |
JP2022500935A (ja) | リソースの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装置、端末 | |
CN109729761A (zh) | 接入网络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0431878B (zh) | 一种包括软件定义无线电接收机的基站 | |
CN112839360B (zh) | 资源分配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12929968B (zh) | 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3596995A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 |
US9807780B2 (en) | Data sharing system | |
US11297637B2 (en) |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uplink grant, and terminal device thereof | |
CN109257794A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 |
CN11450051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KR20130097328A (ko) | 통신시스템에서 통신 링크를 능동적으로 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JP2019513309A (ja) |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に基づく通信方法 | |
US10165568B2 (en) |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2020522941A (ja) | 信号伝送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 |
US1081311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erminal radio resources | |
EP3905736A1 (en) | Device discovery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6210292A (zh) |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
RU2776911C2 (ru) | Способ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