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4459030A -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59030A
CN114459030A CN202011206936.1A CN202011206936A CN114459030A CN 114459030 A CN114459030 A CN 114459030A CN 202011206936 A CN202011206936 A CN 202011206936A CN 114459030 A CN114459030 A CN 114459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s
combustion chamber
combustion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69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晓林
梁泽锋
曲绍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69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590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59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90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04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0Devices for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gas and combustion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3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 F24H9/183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using fluid fu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烧器及燃气设备,燃烧器包括燃烧主体、进气组件及进风组件,燃烧主体形成第一燃烧室及第二燃烧室,用于将第一燃烧室内的温度加热至预设温度;进气组件用于为第一燃烧室接入燃气及对第二燃烧室喷射燃气;进风组件用于为第一燃烧室接入空气及对第二燃烧室喷射空气;其中,燃气的喷射方向及空气的喷射方向在第二燃烧室内相交,以使得第二燃烧室内进行高温空气燃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第二燃烧室达到高温空气燃烧的目的。

Description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空气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背景技术
高温空气燃烧(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技术是低氧稀释条件下的一种温和燃烧模式,又称MILD燃烧。其主要燃烧特点是:反应速率低、局部释热少、热流分布均匀、燃烧峰值温度低、噪音低等。由于MILD燃烧温度场更加均匀,燃烧峰值温度低,降低了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相较于普通的燃烧方式,能够大幅度降低污染物NOx和CO的排放。
虽然高温空气燃烧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但是,目前都是工业应用,并没有用于日常生活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高温空气燃烧功能的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燃烧器,包括:
燃烧主体,形成有依次连通的第一燃烧室及第二燃烧室,所述燃烧主体用于在所述第一燃烧室内点燃,以将所述第一燃烧室内的温度加热至预设温度;
进气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一燃烧室接入燃气、以及对所述第二燃烧室喷射燃气;以及,
进风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一燃烧室接入空气、以及对所述第二燃烧室喷射空气;
其中,所述燃气的喷射方向及所述空气的喷射方向在所述第二燃烧室内相交,以使得所述第二燃烧室内进行高温空气燃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燃烧室设有与所述进风组件相连通的空气喷射口、以及与所述进气组件相连通的燃气喷射口,所述空气喷射口与所述燃气喷射口间隔设置;
所述空气喷射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燃气喷射口的开口方向呈相向倾斜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燃烧室设有与所述进风组件相连通的空气喷射口、以及与所述进气组件相连通的燃气喷射口,所述空气喷射口与所述燃气喷射口间隔设置;
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空气喷射口处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空气喷射口的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和/或,
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燃气喷射口处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燃气喷射口的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喷射口具有靠近所述燃气喷射口的近侧、以及远离所述燃气喷射口的远侧;
所述导风板自所述空气喷射口的远侧朝近向延伸至与所述空气喷射口的近侧相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主体包括形成所述空气喷射口的风道板;
所述风道板呈朝所述第二燃烧室外凸出的凸弧面状设置;和/或,
所述导风板的正对所述空气喷射口的部位呈朝所述第二燃烧室内凹陷的凹弧面状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喷射口相较于所述燃气喷射口更靠近所述第一燃烧室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喷射口和/或所述燃气喷射口在所述第二燃烧室的侧部间隔设有多个;
每一所述空气喷射口包括呈格栅状布设的多个喷射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包括抽风组件,所述抽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燃烧室的远离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主体包括:
壳体,形成所述第一燃烧室及所述第二燃烧室;以及,
大气式燃烧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燃烧室内点燃,以将所述第一燃烧室内的温度加热至预设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燃气管道及燃气比例阀,所述燃气管道包括与所述大气式燃烧器相连通的第一燃气流道、以及与所述第二燃烧室相连通的第二燃气流道,所述燃气比例阀用以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燃气流道及所述第二燃气流道的燃气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大气式燃烧器包括多个燃烧单体,每一所述燃烧单体具有用以流通混合气体的气流通道;
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分气杆,所述第一燃气流道通过所述分气杆与多个所述燃烧单体的多个气流通道一一对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气喷射口在所述第二燃烧室的侧部间隔设有多个;
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分气结构,所述第二燃气流道通过所述分气结构与多个所述燃气喷射口一一对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大气式燃烧器包括形成有气流通道的燃烧单体、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处的燃烧组件及设于所述第一燃烧室内且用于对所述燃烧组件进行点火的点火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组件包括盖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处的板状本体、以及沿所述板状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多个通气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板状本体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外周侧;
所述板状本体自两个所述第一外周侧至其中心呈逐渐朝向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分别突设于所述板状本体的两个所述第一外周侧处的两个导板,两个所述导板在突出于所述板状本体的方向上呈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燃气设备,包括换热器及如上所述的燃烧器,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制得热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气设备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二燃烧室的换热室,所述换热室设有排烟口;
所述第一抽风组件设于所述换热室的排烟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气设备包括燃气热水器或燃气壁挂炉。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进气组件提供的燃气卷吸一次空气至第一燃烧室并点燃;进风组件接入二次空气,第一燃烧室燃烧而产生高温烟气;进气组件提供的燃气及进风组件提供的空气在第二燃烧室内射流相交,以供混合气体与高温烟气配合产生卷吸效应,使得高温烟气回流,既能对第二燃烧室起到保温作用,使得第二燃烧室内的温度高于燃料的自燃点,实现燃料的自燃;还能够通过射流卷吸稀释空气,使得第二燃烧室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实现均匀燃烧,达到高温空气燃烧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的一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燃烧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二燃烧室处的部分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燃烧室处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754496790000041
Figure BDA000275449679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高温空气燃烧的特性,设计新型的燃烧器,以及应用于燃气设备,使燃气设备能够有效减少CO和NOx的排放并降低燃气设备的噪音。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器,应用在燃气设备以及包括燃气壁挂炉等使用燃气燃烧产生高温热水进行家庭沐浴及采暖等使用的相关产品和设备,以下为方便理解,以应用于燃气壁挂炉为例。图1至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包括燃烧主体、进气组件120以及进风组件130,其中,所述燃烧主体形成有依次连通的第一燃烧室101及第二燃烧室102,所述燃烧主体用于在所述第一燃烧室101内点燃,以将所述第一燃烧室101内的温度加热至预设温度;所述进气组件120用于为所述第一燃烧室101接入燃气、以及对所述第二燃烧室102喷射燃气;所述进风组件130用于为所述第一燃烧室101接入空气、以及对所述第二燃烧室102喷射空气;其中,所述燃气的喷射方向及所述空气的喷射方向在所述第二燃烧室102内相交,以使得所述第二燃烧室102内进行高温空气燃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进气组件120提供的燃气卷吸一次空气至第一燃烧室101并点燃;进风组件130接入二次空气,第一燃烧室101燃烧而产生高温烟气;进气组件120提供的燃气及进风组件130提供的空气在第二燃烧室102内射流相交,以供混合气体与高温烟气配合产生卷吸效应,使得高温烟气回流,既能对第二燃烧室102起到保温作用,使得第二燃烧室102内的温度高于燃料的自燃点,实现燃料的自燃;还能够通过射流卷吸稀释空气,使得第二燃烧室102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实现均匀燃烧,达到高温空气燃烧的目的。
燃烧主体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本设计中不做限制,但为了便于理解,在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燃烧主体包括壳体100及大气式燃烧器110,其中,所述壳体100形成所述第一燃烧室101及所述第二燃烧室102;所述大气式燃烧器110用于在所述第一燃烧室101内点燃,以将所述第一燃烧室101内的温度加热至预设温度。
可以理解,大气式燃烧器110包括燃烧单体111,燃烧单体111具有供燃烧气体通过的气流通道,在具体应用时,燃烧单体111可容设于第一燃烧室101内,且燃烧单体111的气流通道与第一燃烧室101连通。进气组件120为大气式燃烧器110提供燃气,在燃气直接进入气流通道,或者经第一燃烧室101进入气流通道时,卷吸部分室内环境中、或者第一燃烧室101内的一次空气,气流通道中形成足够的混合气体,使得燃烧单体111可被点燃。
进风组件130包括抽风组件。抽风组件实现将外部空气抽吸至第一燃烧室101或者气流通道中,并加速空气的流通,使得燃烧单体111获得较多的且持续的二次空气,实现燃烧单体111的持续燃烧,能够将第一燃烧室101内的温度加热至预设温度,实现高温预热空气。
进气组件120向第二燃烧室102喷射燃气、进风组件130向第二燃烧室102喷射空气。由于燃气的喷射方向及所述空气的喷射方向在第二燃烧室102内相交,使得燃气与空气在第二燃烧室102交汇混合。喷射的燃气及空气与第二燃烧室102内的高温预热空气进行配合而产生卷吸效应,使得高温烟气在第二燃烧室102内持续回流。高温烟气的循环回流,都能对第二燃烧室102起到保温作用,使得第二燃烧室102内的温度高于燃料的自燃点,实现燃料的自燃;高温烟气的循环回流还能够通过射流卷吸稀释空气,使得第二燃烧室102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实现均匀燃烧,达到高温空气燃烧的目的。
需要说明,上述燃烧器框架的结构,能够将实现高温空气燃烧的组件小型化,使得具有更多的应用空间和价值,又加之噪音低,燃烧充分,排放废气污染小,在应用于燃气热水器以及包括燃气壁挂炉等使用燃气燃烧产生高温热水进行家庭沐浴及采暖等使用的相关产品和设备时,不仅满足了要求,而且还带来了现有热水器中燃烧器所不具备的燃烧充分、低污染物排放的效果。
可以理解,高温预热空气的目标温度不能太低,尽量不能低于600摄氏度,一般控制在600至1200摄氏度可以保证高温气体与燃烧室内的燃气接触时,实现较好的自动燃烧,不再需要点火起燃。实现高温预热空气的方案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加热时间、控制燃气与空气比例、进行保温、增加高温气体在第二燃烧室102的停留时间等方式实现。
上述中,第二燃烧室102的氧气浓度需低于一定值,具体可设置为低于5%~10%。第二燃烧室102内的氧气浓度,可以通过调节预混合器中燃气与空气的比例来实现,例如,在燃气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燃烧室102内的实时进风风量,来调节第二燃烧室102内的氧气浓度,实现对燃气与空气比例的控制。第二燃烧室102内的氧气浓度的大小可以根据第二燃烧室102的大小及控制喷射的速度进行控制。
实现上述中,燃气的喷射方向及空气的喷射方向在第二燃烧室102内相交的方案有多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燃烧室102设有与所述进风组件130相连通的空气喷射口103、以及与所述进气组件120相连通的燃气喷射口104,所述空气喷射口103与所述燃气喷射口104间隔设置;所述空气喷射口10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燃气喷射口104的开口方向呈相向倾斜设置。壳体100包括分别形成空气喷射口103及燃气喷射口104的两个风道板100a,通过设置两个风道板100a呈夹角设置,可实现空气喷射口103的开口方向与燃气喷射口104的开口方向呈相向倾斜设置。
请参阅图4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同理地,所述第二燃烧室102设有与所述进风组件130相连通的空气喷射口103、以及与所述进气组件120相连通的燃气喷射口104,所述空气喷射口103与所述燃气喷射口104间隔设置;所述进风组件130包括设于所述空气喷射口103处的导风板140,所述导风板140与所述空气喷射口103的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导风板140对经由空气喷射口103喷射至第二燃烧室102的空气进行导向,使得空气可沿导风板140的倾斜方向朝向燃气喷射口104的方向倾斜喷出,实现燃气与空气在第二燃烧室102内相交,且卷吸高温烟气加强回流。
当然,导风板140也可设置在燃气喷射口104处,对经由燃气喷射口104喷射至第二燃烧室102的燃气进行导向,使得燃气可沿导风板140的倾斜方向朝向空气喷射口103的方向倾斜喷出,实现燃气与空气在第二燃烧室102内相交;或者,导风板140可对应燃气喷射口104及空气喷射口103设有两个,同时对喷射至第二燃烧室102的空气及燃气进行导向,实现二者在第二燃烧室102内的射流相交。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喷射口103具有靠近所述燃气喷射口104的近侧、以及远离所述燃气喷射口104的远侧;所述导风板140自所述空气喷射口103的远侧朝近向延伸至与所述空气喷射口103的近侧相间隔。上述导风板140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形成倾斜的导向面,使得空气自空气喷射口103喷射至第二燃烧室102内时,首先被导风板140阻挡而言导风板140的倾斜延伸方向流动,也即朝向燃气喷射口104的方向流动;另一方面能够形成一通道,该通道的过气面积沿气流流动方向呈渐大设置,实现空气的一定程度扩散,在与喷射的燃气相交时,更易于燃气与空气的快速混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主体包括形成所述空气喷射口103的风道板100a;所述风道板100a呈朝所述第二燃烧室102外凸出的凸弧面状设置;和/或,所述导风板140的正对所述空气喷射口103的部位呈朝所述第二燃烧室102内凹陷的凹弧面状设置。如此设置,使得风道板100a与导风板140之间形成足够的空间供空气变向流动,避免出现因空间过窄而导致空气逆流的情况发生。
空气喷射口103与燃气喷射口104的布设位置在本设计中不做限制,但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喷射口103相较于所述燃气喷射口104更靠近所述第一燃烧室101设置。如此设置,使得空气朝远离第一燃烧室101的方向喷射至与燃气相交,避免过于靠近第一燃烧室101而与第一燃烧室101内大气式燃烧器110的燃烧互相干扰。
所述空气喷射口103和/或所述燃气喷射口104在所述第二燃烧室102的侧部间隔设有多个,具体的设置数量、间隔距离及布设方式在本设计中不做限制。每一所述空气喷射口103包括呈格栅状布设的多个喷射孔,以实现空气的均匀分散汇入,有助于空气与燃气在第二燃烧室102内的混合。
抽风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燃烧室101或者第二燃烧室102的适宜位置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抽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燃烧室102远离所述第一燃烧室101的一侧。具体而言,所述第二燃烧室102一般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一般与换热室200连通,用于供第二燃烧室102内回流后的高温烟气排出至换热室200,对经过换热室200的自来水进行换热,从而制得热水。将抽风组件设置在第二燃烧室102的烟气出口处,使得在抽风组件工作时,能够将外部空气抽吸至气流通道内,对大气式燃烧器110补入所需的二次空气,同时,抽风组件能够带动第二燃烧室102的高温烟气排出至换热室200内,提高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抽风组件工作时,抽入的空气在所述第一燃烧室101内沿第一方向流通;所述大气式燃烧器110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燃烧室101内的燃烧单体111,所述燃烧单体111具有用以流通混合气体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设置。气流通道的方向与抽入空气的流动方向设置为一致,一方面能够降低抽入空气的风阻,且使得在单位时间内,更多的空气流经气流通道,有助于提高二次空气的补入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燃烧单体111对抽入空气的流通形成阻挡,从而避免抽入空气与燃烧单体111外表面发生碰撞,有助于消音降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组件120包括燃气管道121及燃气比例阀122,所述燃气管道121包括与所述大气式燃烧器110相连通的第一燃气流道123、以及与所述第二燃烧室102相连通的第二燃气流道124,所述燃气比例阀122用以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燃气流道123及所述第二燃气流道124的燃气流量。燃气管道121的进气口用于连通至燃气源,燃气管道121的出气口与第一燃气流道123、第二燃气流道124分别连通,燃气比例阀122可调节第一燃气流道123及第二燃气流道124各自的燃气流量,使得大气式燃烧器110及第二燃烧室102内的燃气量可调节,从而实现燃气与空气的比例可调可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大气式燃烧器110包括多个燃烧单体111,每一所述燃烧单体111具有用以流通混合气体的气流通道;所述进气组件120还包括分气杆125,所述第一燃气流道123通过所述分气杆125与多个所述燃烧单体111的多个气流通道一一对应连通。通过分气杆125的设置,使得第一燃气管道121可同时为多个燃烧单体111提供大致相当的燃气,使得多个燃烧单体111的燃烧效果基本相同一致。
以燃气喷射口104为例,所述燃气喷射口104在所述第二燃烧室102的侧部间隔设有多个。多个燃气喷射口104的具体布设方式不作限制,在具体应用时,多个燃气喷射口104可沿第二燃烧室102的环周方向间隔布设,从而能够从多个方位对第二燃烧室102内的高温烟气进行高速射流,加强高温烟气的循环回流;或者,若干个燃气喷射口104构成一个喷射口组后,至少两个喷射口组分设在第二燃烧室102的相对两侧,使得气流相向喷射而加剧第二燃烧室102内的烟气对流。
多个燃气喷射口104中,每一燃气喷射口104的开口朝向同样不作限制。根据实际需要,多个燃气喷射口104的开口朝向可作相同设置、或者设置为至少部分相异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当多个燃气喷射口104沿第二燃烧室102的环周方向间隔布设时,可设置所有燃气喷射口104的开口朝向均朝向第二燃烧室102的中心轴线;或者,也可设置所有燃气喷射口104沿第二燃烧室102的环周方向的同一侧倾斜设置,以使得自多个燃气喷射口104喷射出的气流呈涡旋状,从而使得卷吸后回流的高温烟气大致呈涡旋状,有助于延长高温烟气的回流路径,增强第二燃烧室102内烟气的循环回流效果,实现第二燃烧室102内的良好保温。
所述进气组件120还包括分气结构126,所述第二燃气流道124通过所述分气结构126与多个所述燃气喷射口104一一对应连通,实现多个喷射口的同步、同质射流。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大气式燃烧器110包括形成有气流通道的燃烧单体111、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处的燃烧组件112及设于所述第一燃烧室101内且用于对所述燃烧组件112进行点火的点火装置。将燃烧组件112设置在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处,使得空气与燃气在气流通道大致混合后,在燃烧组件112处被点火装置点燃,实现持续且均匀地燃烧。
燃烧组件112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本设计中不做限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组件112包括盖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处的板状本体112a、以及沿所述板状本体112a的厚度方向贯设的多个通气口112b。多个通气口112b能够通过混合气体,并实现混合气体在板状本体112a板面上的均匀分布,从而有利于混合气体的均匀燃烧。
为便于理解,定义自板状本体112a的外周侧至板状本体112a的中心为自外至内。进一步地,自板状本体112a的外周侧向外且朝向气流通道的方向凸设形成连接板段,连接板段沿板状本体112a的环周方向延伸,以提高板状本体112a对气流通道的出气口的盖合效果。
接着,在一实施例中,板状本体112a自外至内呈逐渐朝向气流通道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在板状本体112a的中部形成朝向气流通道凹陷的凹陷结构,该凹陷结构能够对自气流通道流出的混合气体起到一定的导向及聚拢作用,避免混合气体受外界气流影响而扩散,影响燃烧效果。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板状本体112a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外周侧;所述板状本体112a自两个所述第一外周侧至中心呈逐渐朝向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向倾斜设置,大致形成V型结构,在对混合气体进行一定程度的聚拢的同时,有助于简化板状本体112a的结构,易于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组件112还包括分别突设于所述板状本体112a的两个所述第一外周侧处的两个导板112c,两个所述导板112c在相对所述板状本体112a突出的方向上呈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导板112c的设置,一方面能够阻隔外界气流对板状本体112a处的燃烧火焰的干扰,确保燃烧稳定;另一方面能够与倾斜设置的板状本体112a共同聚拢混合气体,形成锥状火焰。
可以理解,导板112c可以呈倾斜的直板设置,也可以呈弧度渐变的弧面状设置,减小对气流的阻碍及干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板112c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补气口。所述补气口用于对板状本体112a处的燃烧火焰补入一定的空气,实现更好且更稳定地燃烧。补气口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设置为多个。
上述中,多个通气口112b在板状本体112a上的布设方式、以及多个补气口在导板112c上的布设方式均不做限制。以多个通气口112b在板状本体112a上的布设为例进行说明,多个通气口112b在板状本体112a上可随机分散布设、呈阵列状布设、呈辐射状布设或者呈格栅状布设等。多个补气口在导板112c上的布设方式与之类似,不做赘述。通气口112b与补气口的具体尺寸及形状同样不做限制,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气设备,燃气设备具体可以是燃气热水器或者燃气壁挂炉,燃气设备包括换热器及如上所述的燃烧器,当然,燃气设备还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内设置有换热室200及与换热器连通的排烟口,换热器设置在换热内,燃烧器具有烟气出口,且燃烧器的烟气出口与换热室200连通。换热器接入外部水源,例如自来水,经燃烧器的烟气出口进入换热室200的高温烟气携带足够热量,对换热器内的水进行持续换热,使得水的温度升高至所需,制得热水。所述抽风组件设于所述换热室200的排烟口处。
可以理解,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换热管经过换热室200,换热管的一端连通外部水源,另一端用于供用户使用,使得当燃烧器工作且抽风组件工作时,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换热室200内,通过换热管与高温烟气之间的热传导来对自来水进行加热,从而最终制得热水。换热管在换热室200的具体设置方式不作限制,例如,可将换热管经多次弯折后设置在换热室200的内部、或者盘绕在换热室200的周侧等。
需要说明的是,燃气设备内的燃烧器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燃烧器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发明燃气设备中使用了上述燃烧器,因此,本发明燃气设备的实施例包括上述燃烧器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9)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主体,形成有依次连通的第一燃烧室及第二燃烧室,所述燃烧主体用于在所述第一燃烧室内点燃,以将所述第一燃烧室内的温度加热至预设温度;
进气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一燃烧室接入燃气、以及对所述第二燃烧室喷射燃气;以及,
进风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一燃烧室接入空气、以及对所述第二燃烧室喷射空气;
其中,所述燃气的喷射方向及所述空气的喷射方向在所述第二燃烧室内相交,以使得所述第二燃烧室内进行高温空气燃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室设有与所述进风组件相连通的空气喷射口、以及与所述进气组件相连通的燃气喷射口,所述空气喷射口与所述燃气喷射口间隔设置;
所述空气喷射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燃气喷射口的开口方向呈相向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室设有与所述进风组件相连通的空气喷射口、以及与所述进气组件相连通的燃气喷射口,所述空气喷射口与所述燃气喷射口间隔设置;
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空气喷射口处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空气喷射口的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和/或,
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燃气喷射口处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燃气喷射口的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射口具有靠近所述燃气喷射口的近侧、以及远离所述燃气喷射口的远侧;
所述导风板自所述空气喷射口的远侧朝近向延伸至与所述空气喷射口的近侧相间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体包括形成所述空气喷射口的风道板;
所述风道板呈朝所述第二燃烧室外凸出的凸弧面状设置;和/或,
所述导风板的正对所述空气喷射口的部位呈朝所述第二燃烧室内凹陷的凹弧面状设置。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射口相较于所述燃气喷射口更靠近所述第一燃烧室设置。
7.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射口和/或所述燃气喷射口在所述第二燃烧室的侧部间隔设有多个;
每一所述空气喷射口包括呈格栅状布设的多个喷射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抽风组件,所述抽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燃烧室的远离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体包括:
壳体,形成所述第一燃烧室及所述第二燃烧室;以及,
大气式燃烧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燃烧室内点燃,以将所述第一燃烧室内的温度加热至预设温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燃气管道及燃气比例阀,所述燃气管道包括与所述大气式燃烧器相连通的第一燃气流道、以及与所述第二燃烧室相连通的第二燃气流道,所述燃气比例阀用以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燃气流道及所述第二燃气流道的燃气流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式燃烧器包括多个燃烧单体,每一所述燃烧单体具有用以流通混合气体的气流通道;
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分气杆,所述第一燃气流道通过所述分气杆与多个所述燃烧单体的多个气流通道一一对应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喷射口在所述第二燃烧室的侧部间隔设有多个;
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分气结构,所述第二燃气流道通过所述分气结构与多个所述燃气喷射口一一对应连通。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式燃烧器包括形成有气流通道的燃烧单体、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处的燃烧组件及设于所述第一燃烧室内且用于对所述燃烧组件进行点火的点火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组件包括盖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处的板状本体、以及沿所述板状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多个通气口。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本体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外周侧;
所述板状本体自两个所述第一外周侧至其中心呈逐渐朝向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向倾斜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分别突设于所述板状本体的两个所述第一外周侧处的两个导板,两个所述导板在突出于所述板状本体的方向上呈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
17.一种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及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制得热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设备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二燃烧室的换热室,所述换热室设有排烟口;
所述抽风组件设于所述换热室的排烟口处。
19.如权利要求17至18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设备包括燃气热水器或燃气壁挂炉。
CN202011206936.1A 2020-10-30 2020-10-30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Pending CN1144590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6936.1A CN114459030A (zh) 2020-10-30 2020-10-30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6936.1A CN114459030A (zh) 2020-10-30 2020-10-30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9030A true CN114459030A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04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6936.1A Pending CN114459030A (zh) 2020-10-30 2020-10-30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5903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2838A (zh) * 2010-01-26 2010-08-04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温低氧内燃式热风炉
US20160116228A1 (en) * 2014-10-22 2016-04-28 Grand Mate Co., Ltd. Water heater having secondary heat exchanger
CN106196058A (zh) * 2016-08-26 2016-12-07 佛山市科皓燃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超低NOx火焰燃烧技术蓄热式烧嘴
CN106642646A (zh) * 2015-10-29 2017-05-10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80955U (zh) * 2016-12-19 2017-06-27 郑州釜鼎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预混气流引射烟气回流控温与低氮燃烧的燃烧器
CN108006946A (zh) * 2016-12-30 2018-05-08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燃烧控制方法
CN109724085A (zh) * 2017-10-31 2019-05-0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混气结构和燃气热水器
CN214307107U (zh) * 2020-10-30 2021-09-28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2838A (zh) * 2010-01-26 2010-08-04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温低氧内燃式热风炉
US20160116228A1 (en) * 2014-10-22 2016-04-28 Grand Mate Co., Ltd. Water heater having secondary heat exchanger
CN106642646A (zh) * 2015-10-29 2017-05-10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96058A (zh) * 2016-08-26 2016-12-07 佛山市科皓燃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超低NOx火焰燃烧技术蓄热式烧嘴
CN206280955U (zh) * 2016-12-19 2017-06-27 郑州釜鼎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预混气流引射烟气回流控温与低氮燃烧的燃烧器
CN108006946A (zh) * 2016-12-30 2018-05-08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燃烧控制方法
CN109724085A (zh) * 2017-10-31 2019-05-0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混气结构和燃气热水器
CN214307107U (zh) * 2020-10-30 2021-09-28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2790B (zh) 燃烧换热组件及燃气热水器
CN214120027U (zh)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CN212618292U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14307107U (zh)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WO2022089616A1 (zh)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CN214120035U (zh)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WO2020221366A1 (zh) 燃烧组件和壁挂炉
CN214275723U (zh) 预混合装置、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CN113864773B (zh) 燃烧器和燃气热水器
CN215723199U (zh)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WO2023274381A1 (zh) 燃烧器组件及燃气热水设备
CN114459029A (zh)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CN114459030A (zh)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CN114992633B (zh) 燃烧器、燃气热水器以及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CN215808461U (zh) 燃烧装置、燃烧组件、燃烧器及热水器
CN114110589B (zh) 喷嘴、燃烧器和燃气热水器
CN114353083B (zh) 喷嘴、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114526483A (zh)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WO2020221367A1 (zh) 燃烧器和燃气热水器
CN115560325A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N114353072A (zh) 燃烧器及热水器
CN213513887U (zh) 燃烧器及热水器
CN114353071B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114459025A (zh) 燃烧器及燃气设备
CN218787555U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