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3343A - 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63343A CN114263343A CN202210104953.7A CN202210104953A CN114263343A CN 114263343 A CN114263343 A CN 114263343A CN 202210104953 A CN202210104953 A CN 202210104953A CN 114263343 A CN114263343 A CN 1142633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uminum alloy
- aluminum
- steel pipe
- formwork
- alloy tem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669 compression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20 ply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02 re-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63 transdu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铝合金模板深化和扣件式钢管支撑架设计,并根据设计方案准备铝合金模板和支撑钢管施工原料;进行定位放线,确定铝合金模板和支撑钢管的施工位置;通过支撑钢管搭设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将转换头插接在钢管的顶部,并在转换头上安装铝模顶头;在顶头上安装铝模主梁;对铝模主梁进行调平,并使所有铝模主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铝模主梁上安装铝合金模板,并通过销钉进行固定;待支模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本发明通过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顶部安装转换头,实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铝模面板的施工方式,形成完整合理的传力路径,确保了架体的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施工模板系统中,面板主要采用是胶合板模板,成本略低,但重复使用率低,而支撑系统和连接件,多为钢管扣件和碗扣式脚手架。近几年来,建筑市场组建兴起轻质高强度合金模板早拆体系技术,面板采用铝合金模板,成本略高,但重复使用率高,混凝土外观成型效果好,支撑系统多为单杆支撑,不设水平连接件。由于铝合金模板生产成本高,周转次数要求高,需要及早拆模,把模板周转至下个流水段使用,因此铝合金模板基本都使用早拆头,在保证混凝土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实现铝合金模板的提前拆除,从而提高施工进度,实现铝合金模板的效益。
但在高支模区域,由于铝合金模板早拆体系立杆无水平拉结,且立杆长度普遍在2.8~3.3m,立杆直径60mm,无法采用传统扣件连接水平杆,且达到了高支模的范围,采用传统早拆立杆已无法满足架体搭设高度和稳定性要求。如若使用传统木模施工架空层,与铝模交界处质量难以控制,且成型质量较差,不满足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针对高支模区域施工过程,结合铝合金模板早拆体系的优点及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进行施工,保障高支模区域施工稳定性及安全性。
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是:
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铝合金模板深化和扣件式钢管支撑架设计,并根据设计方案准备铝合金模板和支撑钢管施工原料;
S2、进行定位放线,确定铝合金模板和支撑钢管的施工位置;
S3、通过支撑钢管搭设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S4、将转换头插接在钢管的顶部,并在转换头上安装铝模顶头;
S5、在顶头上安装铝模主梁;
S6、利用水平仪,对铝模主梁进行调平,并使所有铝模主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S7、在铝模主梁上安装铝合金模板,并通过销钉进行固定;
S8、待支模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
S9、待混凝土达到第一设计强度后,拆除铝合金模板;
S10、待混凝土达到第二设计强度后,拆除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发明步骤S1中,所述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中的立杆之间的间距由铝合金模板的支撑头之间的间距所决定的,在对铝合金模板深化时,铝模主梁之间的间距以及支撑头之间的间距均应小于1.3m。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发明步骤S2中,定位放线过程中,通过铝合金模板深化设计中支撑头的位置,在地面上放线弹出支撑头中心点的位置,作为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中立杆的定位点。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发明步骤S3中,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搭设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301、布置扫地杆,且扫地杆包括横向扫地杆和纵向扫地杆;
S302、逐根竖立立杆,并通过扣接件将扫地杆扣接在立杆上:立杆的下端设置木垫块,且立杆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全高小于20mm,接长的立杆采用连接扣件进行对接,相邻立杆的对接处应禁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且相邻立杆拼接处的竖直错开间距不小于500mm;纵向扫地杆的位置距离立杆下端的底座不超过200mm,横向扫地杆紧靠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
S302、安装水平杆:所有水平杆均应当与立杆直接进行扣接,禁止水平杆之间进行扣接;
S303、安装临时抛撑:每隔四根立杆设一道临时抛撑,待安装完剪刀支撑后可进行拆除;
S303、安装剪刀撑:剪刀撑包括横向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应控制在4.5米范围内,剪刀撑采用搭接接长,剪刀撑与立杆或水平杆交叉时,交叉点应用扣件进行固定,竖向剪刀撑杆秤45°-60°倾角,且两根剪刀撑杆对称布置;
S304、设置水平支撑:水平支撑的端部顶紧在混凝土墙柱的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发明步骤S4中,所述转换头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接有调节螺母,螺纹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通过端板焊接在螺纹杆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发明步骤S4中,转换头在插接到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立杆的上端时,转换头插入到立杆中的长度应大于150mm,外部长度应小于350mm,所述铝模顶头插接到连接套管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发明步骤S6中,铝模主梁安装完成后,根据尺寸偏差要求逐一调整立杆的垂直度,对立杆矫正后,再将铝模主梁调整至同一设计标高。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发明步骤S7中,在铝合金模板深化的过程中,对所使用的铝合金模板进行编码,在安装过程中,按照铝合金模板深化图纸的编码要求进行安装,并在安装前,在铝合金模板的内侧涂刷脱模剂,所述脱模剂采用水性脱模剂。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发明步骤S9中,待混凝土达到50%强度后,即可拆除铝合金模板,在拆除铝模板时,应当先拆除侧面模板,再拆除称重模板,拆除早拆模板时,仅拆除大面积板,保留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及铝模顶头。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发明步骤S10中,根据梁板的跨度,对试块进行抗压测试,如果梁板的跨度为2-8米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对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及铝模顶头进行拆除;当梁板的跨度大于8米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对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及铝模顶头进行拆除。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成功解决了传统扣件式脚手架钢管无法与铝合金模板连接安装的施工难题,通过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顶部安装转换头,实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铝模面板的施工方式,形成完整合理的传力路径,确保了架体的稳定;
2、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解决了传统铝合金模板体系无法搭设高支模的技术难题,通过调节钢管的长度,可搭设任意高度的架体,有效解决非标准层高,特别是高支模部分铝合金模板支撑难题,提高了铝合金模板早拆体系的适用范围;
3、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需重新调整支撑立杆间距和铝模模板设计参数,施工措施简便,易于推广应用。本方法适用于类不同层高楼层铝合金模板早拆体系施工,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转换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纹杆,2、调节螺母,3、端板,4、连接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属于“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铝合金模板深化和扣件式钢管支撑架设计,并根据设计方案准备铝合金模板和支撑钢管施工原料;
所述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中的立杆之间的间距由铝合金模板的支撑头之间的间距所决定的,在对铝合金模板深化时,铝模主梁之间的间距以及支撑头之间的间距应小于1.3m,从而满足架体搭设稳定性及早拆体系混凝土梁板跨度要求,本实施例中,根据施工常用物料选择,支撑钢管的规格为该支撑钢管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中充当立杆、水平杆和剪刀支撑钢管;
S2、进行定位放线,确定铝合金模板和支撑钢管的施工位置;
定位放线过程中,通过铝合金模板深化设计中支撑头的位置,在地面上放线弹出支撑头中心点的位置,作为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中立杆的定位点。
S3、通过支撑钢管搭设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具体的,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搭设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301、布置扫地杆,且扫地杆包括横向扫地杆和纵向扫地杆;
S302、逐根竖立立杆,并通过扣接件将扫地杆扣接在立杆上:立杆的下端设置规格为100mmX100mm的木垫块,且立杆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全高小于20mm,接长的立杆采用连接扣件通过对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严禁搭接,相邻立杆的对接处应禁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且相邻立杆拼接处的竖直错开间距不小于500mm;纵向扫地杆的位置距离立杆下端的底座不超过200mm,横向扫地杆紧靠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
S302、安装水平杆:所有水平杆均应当与立杆直接进行扣接,禁止水平杆之间进行扣接;
S303、安装临时抛撑:每隔四根立杆设一道临时抛撑,待安装完剪刀支撑后可进行拆除;
S303、安装剪刀撑:剪刀撑包括横向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应控制在4.5m范围内,剪刀撑采用搭接接长,剪刀撑与立杆或水平杆交叉时,交叉点应用扣件进行固定,竖向剪刀撑杆秤45°-60°倾角,且两根剪刀撑杆对称布置;
S304、设置水平支撑:水平支撑通过扣件连接在已经搭设好的架体上,水平支撑的端部顶紧在混凝土墙柱的上。
S4、将转换头插接在钢管的顶部,并在转换头上安装铝模顶头;
本步骤中转换头的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的包括螺纹杆1,所述螺纹杆1上螺接有调节螺母2,螺纹杆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套管4,所述连接套管4通过端板3焊接在螺纹杆1上,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螺纹杆的规格为连接套管的规格为所述铝模顶头一般包括支撑头和固定连接在支撑头下端的连接管,所采用的连接管的规格为满足与转换头的连接以及杆件强度要求;
转换头在插接到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立杆的上端时,转换头插入到立杆中的长度大于150mm,外部长度小于350mm,所述铝模顶头插接到转换头的连接套管上;
S5、在顶头上安装铝模主梁;
S6、利用水平仪,对铝模主梁进行调平,转换头上的调节螺母,让所有铝模主梁位于同一设计标高上;
上述过程应在在铝模主梁安装完成并根据尺寸偏差要求逐一调整立杆的垂直度后,立杆矫正后,使得铝模主梁调整至同一设计标高上,确保铝模主梁安装位置准确,确保后续安装铝合金模板时的精准度,立杆的尺寸偏差控制与上述扣件式钢管支架架安装时的要求相同;
S7、在铝模主梁上安装铝合金模板,并通过销钉进行固定;
在铝合金模板深化的过程中,对所使用的铝合金模板进行编码,编码时可以通过安装位置和尺寸型号等参数在编码中进行体现,方便安装过程中查找物料,在安装过程中,按照铝合金模板深化图纸的编码要求进行安装,并在安装前,在铝合金模板的内侧涂刷脱模剂,所述脱模剂采用水性脱模剂,脱模剂涂刷应均匀一致,不宜过厚,无漏刷挂流现象,为方便后续装饰施工。
S8、待支模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
完成模板安装后,对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及铝合金模板安装进行验收,检查支撑架搭设规范性、稳定性及模板拼装质量及楼面平整度,完成验收后进行后续浇筑混凝土的工序;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板面堆载,避免荷载过于集中;
S9、待混凝土达到第一设计强度后,拆除铝合金模板;
待混凝土达到50%强度后,即可拆除铝合金模板,在拆除铝模板时,应当先拆除侧面模板,再拆除称重模板,拆除早拆模板时,仅拆除大面积板,保留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及铝模顶头,严禁挠动保留部分的支撑系统;严禁竖向支撑随模板拆除后再进行二次支顶;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模板和配件应分类堆放整齐,以便于周转使用;
S10、待混凝土达到第二设计强度后,拆除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根据梁板的跨度,对试块进行抗压测试,当梁板的跨度为2-8米时,需要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对才可以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及铝模顶头进行拆除;当梁板的跨度大于8米时,需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才可以对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及铝模顶头进行拆除。
一、质量控制
1、严格执行(GB51210-2016)《建筑施工脚于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386-2016)《组合铝合金模板工程技术规程》等国家规范、技术标准。各种材料必须符合国标、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和复试报告,并认真进行品种、规格、几何尺寸的检验并分类堆放。
2、所有进场材料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预应力筋、钢材、钢筋、砼等均应经相应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
3、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使用安装维护说明书》。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4、转换头焊接要牢固,焊缝高度≥6mm,中心偏差≤2mm。
5、按照配模设计要求检查可调钢支撑等支架的规格、间距、垂直度、插销直径等。各项目允许偏差见下表:
二、安全措施:
1、当风荷载较大时,在钢筋及混凝土施工前,上浮风力可能大于板模板自重。由于一般的早拆头与楼板模板、可调钢支撑与下层楼面并未拉结,因此当风荷载较大时,利用拉杆通过销钉将楼板模板连接固定到墙柱模板或混凝土楼板上,防止模板整体上浮。
2、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允许随意拆除架体结构杆件,避免架体因拆除杆件导致承载力不足,发生安全事故。
3、支架基础应坚实、平整,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能承受支架上部荷载。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4、销钉、扣件、承接模板与斜撑的预埋螺栓等连接件的个数、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螺栓螺帽应扭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铝合金模板深化和扣件式钢管支撑架设计,并根据设计方案准备铝合金模板和支撑钢管施工原料;
S2、进行定位放线,确定铝合金模板和支撑钢管的施工位置;
S3、通过支撑钢管搭设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S4、将转换头插接在钢管的顶部,并在转换头上安装铝模顶头;
S5、在顶头上安装铝模主梁;
S6、利用水平仪,对铝模主梁进行调平,并使所有铝模主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S7、在铝模主梁上安装铝合金模板,并通过销钉进行固定;
S8、待支模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
S9、待混凝土达到第一设计强度后,拆除铝合金模板;
S10、待混凝土达到第二设计强度后,拆除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中的立杆之间的间距由铝合金模板的支撑头之间的间距所决定的,在对铝合金模板深化时,铝模主梁之间的间距以及支撑头之间的间距均应小于1.3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定位放线过程中,通过铝合金模板深化设计中支撑头的位置,在地面上放线弹出支撑头中心点的位置,作为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中立杆的定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搭设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301、布置扫地杆,且扫地杆包括横向扫地杆和纵向扫地杆;
S302、逐根竖立立杆,并通过扣接件将扫地杆扣接在立杆上:立杆的下端设置木垫块,且立杆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全高小于20mm,接长的立杆采用连接扣件进行对接,相邻立杆的对接处应禁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且相邻立杆拼接处的竖直错开间距不小于500mm;纵向扫地杆的位置距离立杆下端的底座不超过200mm,横向扫地杆紧靠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
S302、安装水平杆:所有水平杆均应当与立杆直接进行扣接,禁止水平杆之间进行扣接;
S303、安装临时抛撑:每隔四根立杆设一道临时抛撑,待安装完剪刀支撑后可进行拆除;
S303、安装剪刀撑:剪刀撑包括横向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应控制在4.5米范围内,剪刀撑采用搭接接长,剪刀撑与立杆或水平杆交叉时,交叉点应用扣件进行固定,竖向剪刀撑杆秤45°-60°倾角,且两根剪刀撑杆对称布置;
S304、设置水平支撑:水平支撑的端部顶紧在混凝土墙柱的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转换头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接有调节螺母,螺纹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通过端板焊接在螺纹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转换头在插接到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立杆的上端时,转换头插入到立杆中的长度应大于150mm,外部长度应小于350mm,所述铝模顶头插接到连接套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铝模主梁安装完成后,根据尺寸偏差要求逐一调整立杆的垂直度,对立杆矫正后,再将铝模主梁调整至同一设计标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在铝合金模板深化的过程中,对所使用的铝合金模板进行编码,在安装过程中,按照铝合金模板深化图纸的编码要求进行安装,并在安装前,在铝合金模板的内侧涂刷脱模剂,所述脱模剂采用水性脱模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9中,待混凝土达到50%强度后,即可拆除铝合金模板,在拆除铝模板时,应当先拆除侧面模板,再拆除称重模板,拆除早拆模板时,仅拆除大面积板,保留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及铝模顶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根据梁板的跨度,对试块进行抗压测试,如果梁板的跨度为2-8米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对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及铝模顶头进行拆除;当梁板的跨度大于8米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对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及铝模顶头进行拆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04953.7A CN114263343A (zh) | 2022-01-28 | 2022-01-28 | 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04953.7A CN114263343A (zh) | 2022-01-28 | 2022-01-28 | 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63343A true CN114263343A (zh) | 2022-04-01 |
Family
ID=80833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04953.7A Pending CN114263343A (zh) | 2022-01-28 | 2022-01-28 | 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6334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87727A (zh) * | 2022-12-29 | 2023-03-14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管廊一体化浇筑柱脚及其施工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080853A1 (en) * | 2008-01-17 | 2009-07-22 | SAFE b.v. | Stabilizing receiving member for temporary structures |
CN202706543U (zh) * | 2012-06-08 | 2013-01-30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适用于型钢混凝土梁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 |
CN105040970A (zh) * | 2015-08-05 | 2015-11-11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综合体育馆高支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207228620U (zh) * | 2017-08-02 | 2018-04-13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铝合金模板高支模系统 |
CN109680930A (zh) * | 2017-10-18 | 2019-04-26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
KR102007937B1 (ko) * | 2018-02-19 | 2019-08-06 | (주)센벡스 | 영구거푸집 패널이 구비된 선조립 철골조립체 |
CN110158949A (zh) * | 2019-06-05 | 2019-08-23 | 广东志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架与配套铝模早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2022
- 2022-01-28 CN CN202210104953.7A patent/CN11426334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080853A1 (en) * | 2008-01-17 | 2009-07-22 | SAFE b.v. | Stabilizing receiving member for temporary structures |
CN202706543U (zh) * | 2012-06-08 | 2013-01-30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适用于型钢混凝土梁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 |
CN105040970A (zh) * | 2015-08-05 | 2015-11-11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综合体育馆高支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207228620U (zh) * | 2017-08-02 | 2018-04-13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铝合金模板高支模系统 |
CN109680930A (zh) * | 2017-10-18 | 2019-04-26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
KR102007937B1 (ko) * | 2018-02-19 | 2019-08-06 | (주)센벡스 | 영구거푸집 패널이 구비된 선조립 철골조립체 |
CN110158949A (zh) * | 2019-06-05 | 2019-08-23 | 广东志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架与配套铝模早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1 January 2012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87727A (zh) * | 2022-12-29 | 2023-03-14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管廊一体化浇筑柱脚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90932B (zh) | 基于劲性环梁的大跨度薄壁平面拱桁架的施工方法 | |
CN113513160B (zh) | 一种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 |
CN111236604A (zh) | 圆筒主体结构上悬挑平台的安全施工方法 | |
CN111441244A (zh) | 一种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施工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472530A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花篮拉杆工字钢悬挑承力架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3321155B (zh) | 高架桥桥墩施工平台体系及搭建该体系并浇注桥墩的方法 | |
CN110847464B (zh) | 确保现浇结构顶板水平度的施工和测量方法 | |
CN215926746U (zh) | 一种用于支撑后浇带的独立钢管格构柱 | |
CN114263343A (zh) | 一种联合建筑施工支模方法 | |
CN202220434U (zh) | 铝合金建筑模板组件 | |
CN212866842U (zh) | 一种框构式建筑脚手架 | |
CN107326812B (zh) | 波形钢腹板桥0号块中1号板安装定位结构及操作方法 | |
CN109235871B (zh) | 变截面结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 | |
CN116537534A (zh) | 一种高大模板工程支撑系统施工方法 | |
CN102392534A (zh) | 铝合金建筑模板组件 | |
CN115522731A (zh) | 一种悬挑结构施工悬拉法早拆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12452288U (zh) | 一种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施工支架 | |
CN212404844U (zh) | 一种用于工字型钢混组合梁现浇翼缘板的托架体系 | |
CN113073678A (zh) | 一种汽轮发电机基座上部结构预埋螺栓套管的施工方法 | |
CN111519895A (zh) | 楼梯间梯、墙整体钢模板浇筑施工方法 | |
CN217782879U (zh) | 可调节夹扣支撑式梁式模板支撑装置 | |
CN219864053U (zh) | 一种悬挑吊拉式可拆卸混凝土支模平台 | |
CN219080968U (zh) | 一种核心筒外墙及井道爬模与水平结构铝模的结合体系 | |
CN110700574A (zh) | 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5680281A (zh) | 超限模架施工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