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1851B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41851B CN114141851B CN202111448593.4A CN202111448593A CN114141851B CN 114141851 B CN114141851 B CN 114141851B CN 202111448593 A CN202111448593 A CN 202111448593A CN 114141851 B CN114141851 B CN 1141418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emitting
- pixel
- region
- pixel driving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8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5 wor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6 potential barri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46 reduc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与感光元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区域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发光像素,以及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多个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像素一一对应连接,以驱动各所述第一发光像素发光;所述第二区域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二发光像素;所述第一区域还设有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目标数量的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像素一一对应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发光。通过使第一区域中像素驱动电路分布一致,能够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屏是手机终端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中,将摄像头等感光元件设置于显示屏的屏下是实现全面屏的重要技术,通过该技术,显示屏不仅能够进行显示,同时还能保证感光元件的效果正常。但是,在感光元件设置于屏下时,会导致显示屏的均匀性不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与感光元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区域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发光像素,以及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多个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像素一一对应连接,以驱动各所述第一发光像素发光;所述第二区域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二发光像素;所述第一区域还设有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目标数量的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像素一一对应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发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相较于所述第一子区域更靠近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像素一一对应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发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的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不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像素或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发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子区域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沿行方向两侧的第一目标子区域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目标子区域的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与位于所述第二目标子区域的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相同;所述行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目标子区域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中第一目标行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区域中至少一个第二目标行的第二发光像素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发光像素连接,所述第一目标行为所述第一目标子区域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中处于同一行的任意一行,所述第二发光像素所在的所述第二目标行与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在的所述第一目标行邻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目标子区域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其连接的第二发光像素之间的走线所述沿行方向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子区域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沿列方向两侧的第三目标子区域以及第四目标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三目标子区域的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与位于所述第四目标子区域的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相同;所述列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排成多列,沿行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每间隔N列第一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一列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行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N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排成多行,沿列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每间隔N行第一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一行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列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N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2~8。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包括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相邻的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组合形成一个像素单元;在分布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像素单元中,绿色发光像素与与其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距离相较于红色发光像素与与其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距离更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包括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相邻的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组合形成一个像素单元;在分布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所述像素单元中,绿色发光像素与与其对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距离相较于蓝色发光像素与与其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距离更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两个绿色发光像素、一个红色发光像素和一个蓝色发光像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发光像素的分布密度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二发光像素的分布密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同样颜色的发光像素,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小于所述第一发光像素的外形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之间通过透明走线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走线包括:氧化铟锡ITO走线或者氧化铟锌IZO走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发光像素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发光像素采用相同的排列方式排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外围电路,所述外围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以及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连接的目标数量的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外围电路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发光像素在所述显示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显示屏包括盖板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用于与感光元件对应设置,通过在第一区域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发光像素,以及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多个第一发光像素一一对应连接,以驱动各第一发光像素发光,在第二区域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二发光像素,在第一区域还设有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均匀分布在第一区域,目标数量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多个第二发光像素一一对应连接,以驱动第二发光像素发光。由此,由于第二区域中的每个发光像素均由单个像素驱动电路一一对应驱动,且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均匀分布于第一区域,因此可以使第一区域中的驱动电路分布均匀,故能够在确保显示效果、避免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还能够避免因驱动电路分布不均所带来的息屏不均匀现象,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均匀性,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摄像头的屏幕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摄像头的屏幕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以及发光像素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以及发光像素的另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以及发光像素的又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以及发光像素的再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以及发光像素的又另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发光像素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发光像素的另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发光像素、像素驱动电路和外围电路的一种位置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发光像素、像素驱动电路和外围电路的另一种位置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法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区域称为第二区域,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区域称为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两者都是区域,但其不是同一区域。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提高手机的屏占比,真正实现全面屏,将摄像头等感光元件设置于屏幕下方的屏下摄像头(FDC,Full Display with Camera)技术备受关注。在屏下摄像头技术中,可以将显示屏分为第一显示区(主屏区)和第二显示区(副屏区),第二显示区即屏下摄像头放置区域。屏下摄像头副屏区的驱动电路的外置设计方案是将副屏区的像素电路设置在副屏区的外围,驱动电路与副屏区的发光器件通过透明走线连接,例如,氧化铟锡(ITO,Indiumtin oxide)走线。
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研究并发现,在屏下摄像头的技术中,通常将副屏区的发光像素的驱动电路设置在副屏区周围,即过渡区。例如,如图1及图2所示,副屏区的发光像素的驱动电路设置于过渡区。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副屏区的驱动电路较为密集,而由于驱动电路在屏幕下有一定的反光作用,因此会导致副屏区的周围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显示效果差异较大;另外,将副屏区发光像素的驱动电路设置在过渡区时,为了减少反光作用的影响,若减少驱动电路的数量,采用“一驱多”的方式,则会影响副屏区的显示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可以使第一区域中的驱动电路分布均匀,故能够在确保显示效果、避免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还能够避免因驱动电路分布不均所带来的息屏不均匀现象,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均匀性,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其中,具体的显示面板在后续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该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100包括第一区域110以及第二区域120,第二区域120用于与感光元件对应设置。
请参阅图4,图4中仅示出第一区域110以及第二区域120的部分区域,第一区域110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发光像素101,以及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与多个第一发光像素101一一对应连接;第一区域110还设有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110。第二区域120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二发光像素102,在第一区域中110中设置的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中,目标数量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多个第二发光像素102一一对应连接。其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用于驱动第一发光像素101发光,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用于驱动第二发光像素102发光。
目标数量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第二区域120中的多个第二发光像素102与目标数量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一一对应,由此,第一区域110以及第二区域120中的各个发光像素均与一个像素驱动电路连接,实现“一驱一”的像素电路,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另外,由于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均匀分布于第一区域110中,且第一区域110中的第一发光像素101对应连接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阵列分布于第一区域110,因此,可以使第一区域110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分布均匀,能避免在像素驱动电路的反光作用下,因驱动电路分布不均所带来的息屏不均匀(息屏Mura)现象,从而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的均匀性,以及能够避免熄屏时,由于像素驱动电路的反光而导致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100中第一区域110的呈现效果不均匀。
其中,第二区域120对应设置的感光元件可以不做限定,例如设置摄像头,实现屏下摄像头;又例如,设置接近传感器,以实现接近检测功能,当然,具体用于设置的感光元件可以不做限定。第一区域110中的第一发光像素101以及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用于发出光线。第一发光像素以及第二发光像素可以为micr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无机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等。在发光像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方式,当显示面板10为PMOLED显示面板时,发光像素可以为被动矩阵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当显示面板10为AMOLED显示面板时,发光像素可以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可选地,发光像素可以至少包括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红色发光像素用于发出红光,绿色发光像素用于发出绿光,蓝色发光像素用于发出蓝光,每个发光像素的驱动电路可以相同,但不同颜色的发光像素的发光层材料不同,从而实现不同颜色的显示,使得显示面板10实现全彩显示。
示例性地,若显示面板需要实现较丰富的色彩或较大的色域,则可以设置较多数量的发光像素,例如包括四种不同颜色的发光像素。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上述第一发光像素101以及第二发光像素102包括三种不同颜色的发光像素为例进行说明,三种颜色可以分别为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数量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层叠依次设置的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其中,发光层至少包括发光材料层,发光材料层包括有机发光材料,并可以根据显示需求设置恰当发光波长的发光材料。进一步地,发光层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中的至少一种,以降低相邻膜层之间的载流子注入的势垒,从而提高载流子注入的效率。可选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可以朝向同一侧,发光像素的阳极可以朝向同一侧。例如,发光像素的阳极朝向上侧,发光像素的阴极朝向下侧,由此,以便布局驱动电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由于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的第二区域120的位置处用于设置感光元件,因此对于第二区域120有较高的光透过率要求,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20的第二发光像素102的阴极和阳极的材料可以均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可以为氧化铟锡。
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以及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作为像素驱动电路,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发光像素101和第二发光像素102的发光,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包括存储电容和若干开关元件,开关元件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晶体管,例如,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transistor,BJT)、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或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等。场效应晶体管具体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例如,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或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P-Metal-Oxide-Semiconductor,PMOS)。可选地,驱动电路可以由薄膜晶体管构成,例如,可以是基于7T1C驱动架构的驱动电路,当然,具体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以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进行说明,请参阅图5,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包括驱动晶体管T1、阳极复位单元1311、栅极复位单元1312、数据写入单元1313、阈值补偿单元1314和发光控制单元1315。
具体地,驱动晶体管T1用于生成驱动电流。其中,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与栅极复位单元1312连接,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用于接收数据信号Data,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可对应输出驱动电流。其中,驱动电流的电流值由数据信号Data决定,并直接影响第一发光像素的发光亮度。
阳极复位单元1311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扫描信号Scan(n),阳极复位单元1311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复位电压信号Vinit,阳极复位单元1311的输出端与第一发光像素的阳极连接。
阳极复位单元1311用于在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复位后,经输入端接收复位电压Vinit,并拉低与之连接的第一发光像素的阳极至复位电压Vinit,以对第一发光像素的阳极进行复位。其中,复位电压Vinit可理解为第一发光像素的阳极起始充电电压。通过对第一发光像素的阳极进行复位,可以改变第一发光像素的使用于驱动第一发光像素的驱动电流流向第一发光像素的阳极,以驱动第一发光像素发光,同时,也不会对驱动电流造成影响,从而确保第一发光像素的发光亮度的可靠性。
栅极复位单元1312的控制端与栅极控制端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扫描信号Scan(n-1);栅极复位单元1312的输入端与第二复位端连接,用于接收复位电压Vinit;栅极复位单元1312的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具体地,栅极复位单元1312可根据控制端接收到的第一扫描信号Scan(n-1)拉低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电压至复位电压Vinit,以对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进行复位。
数据写入单元1313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T2,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n)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线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2用于根据第二扫描信号Scan(n)控制第二扫描信号线和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通断。具体地,以数据写入晶体管T2为P型晶体管为例,当第二扫描信号Scan(n)为低电平时,数据写入晶体管T2导通,并将数据信号Data传输至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当第二扫描信号Scan(n)为低电平时,数据写入晶体管T2断开。可以理解的是,数据写入单元1313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数据写入晶体管T2,也可以为其他能够根据使能控制信号,并实现信号传输功能的其他电路结构。
阈值补偿单元1314分别与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第二极连接,用于根据第二扫描信号Scan(n)控制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和第二极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通断。具体地,通过设置阈值补偿单元1314,可以对驱动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从而避免驱动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对第一发光像素的亮度造成影响。
其中,阈值补偿单元1314包括阈值补偿晶体管T3和存储电容C1。存储电容C1分别与第二电源电压端VDD、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3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3用于根据第二扫描信号Scan(n)控制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和第二极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通断。具体地,以阈值补偿晶体管T3为P型晶体管为例,当第二扫描信号Scan(n)为低电平时,进行阈值补偿并对存储电容C1进行充电,从而将补偿结果存储在存储电容C1中。
可选地,阈值补偿晶体管T3可以为双栅极晶体管。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双栅极晶体管结构的阈值补偿晶体管T3,可以有效改善阈值补偿的可靠性,从而改善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中的其他晶体管也可以为双栅极晶体管,以进一步提升显示质量。
发光控制单元1315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T5和第二控制晶体管T6。其中,第一控制晶体管T5的栅极用于接收发光控制信号,第一控制晶体管T5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电压端连接,第一控制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连接,第一控制晶体管T5用于根据发光控制信号EM控制第二电源电压端和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通断。第二控制晶体管T6的栅极用于接收发光控制信号EM,第二控制晶体管T6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控制晶体管T6的第二极第一发光像素的阳极连接,第二控制晶体管T6用于根据发光控制信号EM控制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和第一发光像素的阳极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通断。示例性地,以第一控制晶体管T5和第二控制晶体管T6均为P型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当发光控制信号EM为低电平时,第一控制晶体管T5和第二控制晶体管T6导通,将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的电压上拉至第二电源电压VDD,第一驱动晶体管T1的栅源电压差变化从而生成驱动电流并将驱动电流输出至第一发光像素,从而控制第一发光像素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种晶体管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中的P型晶体管,还可以为N型晶体管等。晶体管的类型不同,其对应的驱动方式也可做适应性调整。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中的7T1C驱动电路,即,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中也可以具有其他数量的晶体管,从而以较少数量的晶体管实现轻量级的显示设备,或者以较多数量的晶体管实现更加灵活的显示功能,例如,还是可以为3T1C、6T1C、6T2C等其他类型的驱动电路。
可选地,对于同一颜色的第一发光像素101,第一发光像素101与与其连接的第一驱动电路131之间的驱动走线的长度差异可以相同,由此可以保证同一颜色的第一发光像素101的响应速度或发光亮度等性能都十分相近,即,显示的均匀性较佳,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均匀性,避免因驱动电路分布不均所带来的息屏不均匀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多个第一发光像素101呈阵列排布,因此在多个第一发光像素101构成的阵列中,可以包括多行和多列的第一发光像素101;同样的,由于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也呈阵列排布,因此在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构成的阵列中,可以包括多行和多列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如图4所示,每列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可以与第一区域110中一列第一发光像素101一一对应连接,也就是说,在列方向(与显示面板1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的数量与第一发光像素101的数量相同。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区域110中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与第一区域110中的第一发光像素101可以分布于不同层,每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可以与其连接的第一发光像素101重叠或邻近,由此可以减少走线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二区域120可以为圆形,且位于显示面板10上侧的中间区域。当然,第二区域120的具体形状可以不做限定,第二区域120也可以为矩形、正方形、椭圆形等;第二区域120在显示面板10中所处的位置也可以不做限定,例如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的中间区域或底部区域等区域,以适配不同功能或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示例性地,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10中,第一区域110为椭圆形,且位于显示面板10的底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一区域110包括第一子区域111和第二子区域112,第二子区域112相较于第一子区域111更靠近第二区域120,位于第二子区域112的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多个第二发光像素102一一对应连接以驱动第二发光像素102发光。也就是说,上述用于连接第二发光像素102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所在的第二子区域112与第二区域12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子区域111与第二区域120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所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处于第二区域120以外,因此需要通过走线连接,而走线长度会影响屏内电阻电容负载(Resistancecapacitance load in screen,RC Loading)的大小,使第二发光像素102开始点亮的时间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第二区域120的显示效果受到影响。故通过更靠近第二区域120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从而减少走线长度,保证第二区域12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子区域111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不用于驱动第一发光像素101或第二发光像素102发光。可以理解地,由于为了保证第一区域110中像素驱动电路分布的均匀性,将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均匀设置于第一区域110中,而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中并非全部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均连接于第二发光像素102。因此,第一子区域111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作为虚拟的像素驱动电路(dummy pixel drivingcircuit),而不与任一发光像素连接,从而不仅可以优化像素驱动电路的尺寸和排列方式,还能够保证第一区域110中像素驱动电路分布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8,第二子区域112包括位于第二区域120的沿行方向两侧的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位于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的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与位于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的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相同。其中,行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当然,第一子区域111还包括除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以外的其他子区域,只是其他子区域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不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可以理解地,由于用于设置感光元件的第二区域120通常位于显示面板10上方的中间区域、左侧区域或者右侧区域,而往往第二区域120的左右两侧均会有一定的显示区域,因此,可以通过将第二区域120左右两侧邻近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即上述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并且,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中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与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中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相同,由此可以能够选取较近的第二驱动像素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进一步减少走线长度,避免因为RC Loading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替换方式中,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中其中一个目标子区域中分布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不足以保证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中与第二区域120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相同,且第二区域120中每个第二发光像素102均连接一个不同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情况下,则可以增加另一目标子区域中分布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例如,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中连接第二发光像素102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可以大于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中连接第二发光像素102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又例如,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中连接第二发光像素102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可以小于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中连接第二发光像素102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4,第一目标子区域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中第一目标行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至少一个第二目标行的第二发光像素102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第一目标行为第一目标子区域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中处于同一行的任意一行,第二发光像素102所在的第二目标行与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所在的第一目标行邻近。可以理解地,第二区域120中的每行第二发光像素102,可以与邻近的一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连接,由此,可以减少走线长度,从而减少RC Loading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可选地,请再次参阅图4,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其连接的第二发光像素102之间的走线沿行方向延伸。由此,在第二区域120中的每行第二发光像素102与邻近的一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连接的情况下,实现通过横向走线,减少走线长度,从而减少RC Loading对显示效果的影响,保证显示面板10的显示均匀性。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9,第二子区域112包括位于第二区域120的沿列方向两侧的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以及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位于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的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与位于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的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相同。其中,列方向与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当然,第一子区域111还包括除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以及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以外的其他子区域,只是其他子区域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不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可以理解地,由于用于设置感光元件的第二区域120通常位于显示面板10上方的中间区域、左侧区域或者右侧区域,而往往第二区域120的沿列方向上两侧(即上下两侧)均会有一定的显示区域,因此,可以通过将第二区域120沿列方向上两侧邻近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即上述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以及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并且,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中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与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中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相同,由此可以能够选取较近的第二驱动像素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进一步减少走线长度,避免因为RC Loading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同理,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以及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中处于第一目标列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所述第二区域120中第二目标列的第二发光像素102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第一目标列为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以及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中处于同一列的任意一列,第二发光像素所在的第二目标列与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在的第一目标列邻近,以减少走线长度。另外,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以及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其连接的第二发光像素102之间的走线还可以沿列方向延伸,以进一步减少走线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0,上述第二子区域112也可以同时包括上述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以及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也就是说,第二子区域112中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位于第二区域120的沿列方向两侧、以及沿行方向两侧的区域。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第二区域120周围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进一步减少走线长度,减少RCLoading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可选地,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邻近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邻近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邻近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邻近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从而,可以在利用第二区域120周围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时,使周围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均与邻近的第二发光像素1021连接,从而减少走线长度。
可选地,第一目标子区域1121、第二目标子区域1122、第三目标子区域1123以及第四目标子区域1124中与第二区域120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数量可以相同,由此,与第二区域120中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可以均匀分布于第二区域120的周围,保证制程工艺的均匀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1,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排成多列,沿行方向均匀分布在第一区域110,每间隔N列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设置一列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图10中为间隔4列),行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其中,N为正整数。由此,可以使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均匀插入于第一区域110中,从而使第一区域110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分布较为均匀,能够在确保显示效果、避免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还能够避免因像素驱动电路分布不均所带来的息屏不均匀现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2,其中,为简化附图,图12中仅示出部分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发光像素102之间的连接。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也可以排成多行,沿列方向均匀分布在第一区域110,每间隔N行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设置一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图12中为间隔2行),列方向与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中,N为正整数。由此,可以使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均匀插入于第一区域110中,从而使第一区域110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分布较为均匀,能够在确保显示效果、避免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还能够避免因像素驱动电路分布不均所带来的息屏不均匀现象。
在以上两种实施方式中,N的取值范围为2~8。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区域110中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分布密度,从而在选取邻近第二区域120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时,能够选取到较近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的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进一步减少走线长度,从而减小RC loading对像素起亮时间的影响,避免因为第二发光像素102的位置不同,走线长度不同引起RCloading不一致时显示效果不均匀的问题。例如,请再次参阅图4,N可以为3,即每3列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插入1列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又例如,请参阅图11,N可以为4,即每4列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插入1列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当然,以上仅为举例,并不局限于举例的方案,也可以为每2列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插入1列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每6列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插入1列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每8列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插入1列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方式。
在以上两种实施方式中,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外形尺寸与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的外形尺寸相同。由此,可以使第一区域110中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大小和间距一致,使其分布更加均匀,避免由于电路走线密度不一致引起的息屏Mura的问题。而且,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一致也有利于工艺制程的稳定性,保证薄膜晶体管的电性一致,保证显示的均匀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第二发光像素102包括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相邻的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组合形成一个像素单元1021,以在显示面板10用于显示内容时呈现对应的像素颜色。在分布于第二区域120中的每一像素单元1021中,绿色发光像素与与其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距离相较于红色发光像素与与其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距离更短。可以理解地,由于绿色发光像素需要的充电时长更长,因此,为保证同一像素单元1021中开始点亮的时刻(起亮时间)接近,即响应速度接近,可以使同一像素单元1021中绿色发光像素对应的走线长度相对蓝色发光像素对应的走线长度较短,从而绿色发光像素对应的走线产生的RCloading会小于蓝色发光像素对应的走线产生的RC loading,使蓝色发光像素与绿色发光像素的起亮时间接近。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4,第二发光像素102包括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相邻的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组合形成一个像素单元1021,以在显示面板10用于显示内容时呈现对应的像素颜色。在分布于第二区域120中的每一像素单元1021中,绿色发光像素与与其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距离相较于红色发光像素与与其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的距离更短。可以理解地,由于绿色发光像素需要的充电时长更长,因此,为保证同一像素单元1021中开始点亮的时刻(起亮时间)接近,即响应速度接近,可以使同一像素单元1021中绿色发光像素对应的走线长度相对红色发光像素对应的走线长度较短,从而绿色发光像素对应的走线产生的RC loading会小于红色发光像素对应的走线产生的RC loading,使红色发光像素与绿色发光像素的起亮时间接近。
在以上两种实施方式中,可选地,一个像素单元1021可以包括两个绿色发光像素、一个红色发光像素和一个蓝色发光像素。可以理解地,由于人眼对绿色较为敏感,同时为了方便进行彩色还原处理,可以采用两个绿色发光像素、一个红色发光像素和一个蓝色发光像素的组合构成一个像素单元102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4,第一区域110中第一发光像素101的分布密度与第二区域120中第二发光像素102的分布密度相同。由此,可以保证用于设置感光元件的第二区域120与第一区域110的发光像素分布密度相同,保证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域110与第二区域120的分辨率相同,进而保证显示效果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13及图14,对于同样颜色的发光像素,第二发光像素102小于第一发光像素101的外形尺寸。由此可以使第二区域120中第二发光像素102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一区域110中第一发光像素101之间的间隔,从而增加透光量,进而保证设置于第二区域120下方的感光元件的工作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之间通过透明走线连接。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二区域120的下方用于设置感光元件,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所述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之间的走线会通过第二区域120,因此,通过透明走线实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之间的连接,可以保证第二区域120的透光量,进而保证设置于第二区域120下方的感光元件的工作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走线包括:氧化铟锡ITO走线或者氧化铟锌IZO走线。可以理解地,ITO材料以及IZO材料均为透明材料,因此通过ITO走线或者IZO走线实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与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之间的连接,可以保证第二区域120的透光量。并且,ITO材料以及IZO材料的阻抗较低,因此能够保证发光像素的正常工作。当然,透明走线的具体材料可以不做限定,也可以为其他材料的走线,仅需要保证透光率以及低阻抗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0中的第一发光像素101以及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可以采用相同的排列方式排列。由此,可以使第一区域110与第二区域120中的发光像素的排布相同,保证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的均匀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110中的第一发光像素101以及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可以均呈Diamond排列,Diamond排列又称钻石排列或菱形排列。其中,请参阅图13及图14,在第一区域110以及第二区域120的每一像素单元1021中,包括两个绿色发光像素、一个红色发光像素和一个蓝色发光像素,每一像素单元1021中的两个绿色发光像素位于同一行,每一像素单元1021中的红色发光像素和蓝色发光像素位于同一行,且每一像素单元1021中的四个发光像素分别位于不同列。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110中的第一发光像素101以及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可以均以RGB排列的方式排列。其中,请参阅图15,图15中R表示红色发光像素,G表示绿色发光像素,B表示蓝色发光像素,在第一区域110以及第二区域120的每一像素单元1021中,包括一个绿色发光像素、一个红色发光像素和一个蓝色发光像素,每一像素单元1021中绿色发光像素、红色发光像素和蓝色发光像素位于同一行,且不同颜色的发光像素分别位于不同列。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110中的第一发光像素101以及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可以均呈Pentile像素排列。请参阅图16,图16中R表示红色发光像素,G表示绿色发光像素,B表示蓝色发光像素,Pentile排列中的红色发光像素和蓝色发光像素的外形尺寸大于绿色发光像素的外形尺寸,每一像素单元1021包括两个绿色发光像素、一个红色发光像素和一个蓝色发光像素,每一像素单元1021中绿色发光像素、红色发光像素和蓝色发光像素位于同一行;另外,绿色发光像素处于同一列,红色发光像素和蓝色发光像素处于同一列,且红色发光像素和蓝色发光像素所处的一列中,每间隔一个红色发光像素为一个绿色发光像素。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中,第一区域110中第一发光像素101与第二区域120中第二发光像素102的排布方式可以不做限定,例如,也还可以是GGRB的排列方式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13及图14,第一区域110中的第一发光像素10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第二区域120中的第二发光像素10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当然,第一发光像素101以及第二发光像素102的形状也可以相同,例如,都为矩形,或者都为圆形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7,图17中上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以及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统称为像素驱动电路130,显示面板10还包括外围电路140,外围电路140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31以及与第二发光像素102连接的目标数量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32电性连接;外围电路140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平面40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像素101在显示平面40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外围电路140可以为用于向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扫描控制信号以及发光控制信号的电路,其可以处于显示面板10的边缘。由于外围电路140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平面40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像素101在显示平面40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因此可以减小外围电路140在显示面板10中显示区域以外的面积,从而避免显示面板10出现黑边的现象,以及实现窄边框的显示面板10。
可选地,请参阅图18,外围电路140可以分为两部分位于像素驱动电路130的两侧,并且位于两侧的外围电路140在显示平面40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像素101在显示平面400上的正投影均存在至少部分重叠,且重叠面积可以相等,由此,通过采用对称位置的外围电路400,可以有效改善显示面板10的边框的对称性,防止单侧边框的宽度过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第二区域中的每个发光像素均由单个像素驱动电路一一对应驱动,且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均匀分布于第一区域,因此可以使第一区域中的驱动电路分布均匀,故能够在确保显示效果、避免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还能够避免因驱动电路分布不均所带来的息屏不均匀现象,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均匀性,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200,请参阅图19,显示屏200包括盖板210以及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其中,盖板210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发光侧,以对显示面板10进行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0,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300包括壳体310、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200以及感光元件320。显示屏200设置于壳体310上,以通过壳体310来支撑与保护显示屏200,感光元件320设置于壳体310内,并与显示屏200的显示面板10的第二区域120对应设置。显示屏200的显示区域100包括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环境光能够透过第二区域120入射至感光元件320,第二区域120与第一区域110相接。
电子设备300可以是屏幕下方(即第二区域120的下发)配置有感光器件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视机、多媒体显示屏200等设备,其并不局限于是图20所示的手机。
可选地,感光器件320可以为环境光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可以感测电子设备300的亮度,电子设备300可以根据电子设备300的亮度调节显示屏100的发光亮度。
可选地,感光器件320也可以为光学距离传感器,光学距离传感器可以接收经目标物体反射的光线,以使电子设备300可以判断目标物体与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感光器件320也可以为摄像头,摄像头中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传感器,并根据每个传感器的感光结果形成完整的图像。
可选地,感光器件320还可以为光学指纹传感器,通过接收来自手指反射的光线,光学指纹传感器可以识别手指上的凸起和凹陷,从而实现指纹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20为圆形,且设置于电子设备300的中间区域。当然,第二区域120的具体形状可以不做限定,第二区域120也可以为矩形、正方形、椭圆形等;第二区域320在显示屏200中所处的位置也可以不做限定,例如可以位于显示屏200的中间区域或底部区域等区域,以适配不同功能或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32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与感光元件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区域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发光像素,以及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多个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像素一一对应连接,以驱动各所述第一发光像素发光;
所述第二区域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二发光像素;
所述第一区域还设有多个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目标数量的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像素一一对应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发光;
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相较于所述第一子区域更靠近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像素一一对应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发光,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的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不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像素或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区域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沿行方向两侧的第一目标子区域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目标子区域的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与位于所述第二目标子区域的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相同;
所述行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子区域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中第一目标行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区域中至少一个第二目标行的第二发光像素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发光像素连接,所述第一目标行为所述第一目标子区域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中处于同一行的任意一行,所述第二发光像素所在的所述第二目标行与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在的所述第一目标行邻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子区域以及第二目标子区域中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其连接的第二发光像素之间的走线沿所述行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区域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沿列方向两侧的第三目标子区域以及第四目标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三目标子区域的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与位于所述第四目标子区域的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相同;
所述列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排成多列,沿行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每间隔N列第一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一列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行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N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排成多行,沿列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每间隔N行第一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一行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列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N为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2~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外形尺寸与各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外形尺寸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包括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相邻的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组合形成一个像素单元;
在分布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像素单元中,绿色发光像素与与其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距离相较于红色发光像素与与其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距离更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包括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相邻的红色发光像素、绿色发光像素以及蓝色发光像素组合形成一个像素单元;
在分布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所述像素单元中,绿色发光像素与与其对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距离相较于蓝色发光像素与与其连接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距离更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两个绿色发光像素、一个红色发光像素和一个蓝色发光像素。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发光像素的分布密度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二发光像素的分布密度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于同样颜色的发光像素,所述第二发光像素小于所述第一发光像素的外形尺寸。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之间通过透明走线电性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走线包括:氧化铟锡ITO走线或者氧化铟锌IZO走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发光像素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发光像素采用相同的排列方式排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外围电路,所述外围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以及与所述第二发光像素连接的目标数量的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外围电路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发光像素在所述显示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9.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盖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48593.4A CN114141851B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CN202311788487.XA CN117750831A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PCT/CN2022/126462 WO2023098330A1 (zh) | 2021-11-30 | 2022-10-20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48593.4A CN114141851B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788487.XA Division CN117750831A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41851A CN114141851A (zh) | 2022-03-04 |
CN114141851B true CN114141851B (zh) | 2024-01-05 |
Family
ID=803864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48593.4A Active CN114141851B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CN202311788487.XA Pending CN117750831A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788487.XA Pending CN117750831A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4141851B (zh) |
WO (1) | WO20230983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41851B (zh) * | 2021-11-30 | 2024-01-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US20240324336A1 (en) * | 2022-03-01 | 2024-09-26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apparatus |
CN115241237A (zh) * | 2022-06-20 | 2022-10-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064572A (zh) * | 2022-06-22 | 2022-09-16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6030716B (zh) * | 2022-10-31 | 2024-10-15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71203A (zh) * | 2020-10-29 | 2021-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539130A (zh) * | 2021-07-19 | 2021-10-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74070B2 (ja) * | 2004-07-23 | 2009-06-0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WO2019062236A1 (zh) * | 2017-09-30 | 2019-04-04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屏、显示屏驱动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
US11727859B2 (en) * | 2018-10-25 | 2023-08-15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3053981B (zh) * | 2021-03-15 | 2024-09-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161398B (zh) * | 2021-04-01 | 2022-03-15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141851B (zh) * | 2021-11-30 | 2024-01-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CN114566532A (zh) * | 2022-02-28 | 2022-05-31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639328A (zh) * | 2022-03-21 | 2022-06-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975477A (zh) * | 2022-04-20 | 2022-08-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CN115346486B (zh) * | 2022-07-13 | 2024-09-13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482765A (zh) * | 2022-09-27 | 2022-12-16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11-30 CN CN202111448593.4A patent/CN114141851B/zh active Active
- 2021-11-30 CN CN202311788487.XA patent/CN117750831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10-20 WO PCT/CN2022/126462 patent/WO2023098330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71203A (zh) * | 2020-10-29 | 2021-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539130A (zh) * | 2021-07-19 | 2021-10-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98330A1 (zh) | 2023-06-08 |
CN114141851A (zh) | 2022-03-04 |
CN117750831A (zh) | 2024-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141851B (zh) | 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
US11744111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1903272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0834346B1 (ko) | 능동행렬 유기전기발광소자 | |
CN112038373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388215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 |
US9107252B2 (en) | Display panel, display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20240203352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KR100453635B1 (ko) | 능동행렬 유기전기발광소자 | |
KR20220106849A (ko) |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 |
WO2020133950A1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1263964B2 (en) | Display panel,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terminal | |
US20220199734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342386B2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each having a data line connecting sub-pixels of different colors | |
EP3920253A1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3990902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3517327A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US20230329046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230402006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130100093A1 (en) | Display panel, display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11937473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221043675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40363079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7596942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8613084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