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4070804A - 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0804A
CN114070804A CN202010752996.7A CN202010752996A CN114070804A CN 114070804 A CN114070804 A CN 114070804A CN 202010752996 A CN202010752996 A CN 202010752996A CN 114070804 A CN114070804 A CN 114070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network
network device
preset e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29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涛
何昌军
温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29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08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0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0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55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 H04L49/552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by ensuring the integrity of packets received through redundant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55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 H04L49/557Error correction, e.g. fault recovery or fault toler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8Migration or transfer of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网络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用于连接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第一网络设备通信,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发生预设事件,通告该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采用本申请,由于可以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发生预设事件,并将检测到的预设事件通告给第二通信设备,而不需要人为配置,所以可以提升网络运维的效率。

Description

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网络中网络设备(如交换机等)需要连接的设备越来越多,然而网络设备仅支持数据转发功能,对网络中的设备没有管理能力,所以会导致网络运维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提升网络运维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用于连接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第一网络设备通信,该方法包括: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发生预设事件;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
本申请所示的方案,第一网络设备用于连接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设备通信。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检测第一通信设备是否发生预设事件,在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发生预设事件后,将该预设事件通告至第二通信设备。这样,由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及时的将第一通信设备的预设事件通告至第二通信设备,而不需要人为配置,所以可以提升网络运维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中存储有通告域,通告域中记录了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包括:根据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
本申请所示的方案,第一网络设备中存储有通告域,在该通告域中记录了第一通信设备以及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该信息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这样,可以通过划分的通告域进行通告,所以通告的效率比较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包括:根据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过广播的方式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这样,由于使用广播的方式通告预设事件,而不需要确定需要获取预设事件的设备,所以可以提升通告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包括:根据预设事件确定需要获取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根据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
本申请所示的方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通告域,获得需要获知第一通信设备发生的预设事件。然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通告域中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将预设事件通告至第二通信设备。这样,可以仅通告预设事件至需要获知预设事件的通信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该端口信息可以是端口的网络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预设事件为存储设备的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的通信链路断开。链路断开可以包括物理链路断开,以及存储设备的端口本身故障。这样,可以及时的通告通信链路断开至第二通信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及与第一通信设备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该端口信息可以是端口的IP地址,预设事件为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建立通信链路。这样,可以及时的通告第一通信设备接入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及第二网络设备通信,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直连,第一通信设备为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不能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的设备,第二通信设备为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与第一网络设备能够通信的设备,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预设事件为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该通信链路断开是由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断开、第二网络设备故障等导致的。这样,这样可以及时的通告给第二通信设备,不能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的设备,进而使得第二通信设备获得不能与自己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及与第一通信设备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该端口信息为端口的IP地址,预设事件为通告域中增加或删除第一通信设备的端口的信息。这样,可以及时的通告第二通信设备通告域中第一通信设备的端口的变化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主机,主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至存储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存储设备发生的预设事件;对预设事件进行处理。
本申请所示的方案,主机可以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至存储设备,主机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存储设备发生的预设事件。然后主机对预设事件进行处理。这样,主机可以及时的获得存储设备发生的预设事件,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而不需要人为配置,所以可以提升运维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事件为存储设备的第一端口与网络设备的通信链路断开;对预设事件进行处理包括:建立主机与存储设备的第二端口的通信链路;将主机与存储设备之间的业务切换至主机与存储设备的第二端口之间的通信链路。
本申请所示的方案,预设事件为存储设备的第一端口与网络设备的通信链路断开,该通信链路断开指的是第一端口与网络设备的物理链路断开、第一端口故障等。主机接收到第一端口与网络设备的通信链路断开的预设事件后,主机将与存储设备之间的业务切换至主机与存储设备的第二端口的通信链路,所以可以及时的进行业务迁移,使得业务处理延时比较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事件为存储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对预设事件进行处理包括:建立主机与存储设备的通信链路。这样,由于主机可以及时的接收到存储设备接入的预设事件,所以可以自动建立与存储设备的通信链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网络事件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用于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网络事件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被网络设备执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的主机,主机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实现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被主机执行时,使得主机执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主机上运行时,使得主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主机,该网络设备如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该主机如上述第八方面所述的主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事件处理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事件处理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事件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网络事件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与网络设备建立通信链路时网络事件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接入网络设备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之间通信故障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之间故障后网络划分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告域中增加或删除存储设备的端口的方法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告域中添加存储设备的端口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告域中删除存储设备的端口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事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事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下面首先介绍所涉及到的名词的概念:
1、基于光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接口(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overFabrics,NVMe over Fabrics)协议,是一个完整的存储网络协议。该存储网络协议可以在存储节点的端口中使用(如与业务服务器连接,提供设备读写服务),通过该存储网络协议可以便捷的扩展主机节点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接口设备。
2、通告域(也可以称为是通知域),指网络设备上配置的包括通信设备的集合,配置在一个通告域中的通信设备可以互相通信。通告域可以由用户配置,用户可以是运维人员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一个硬件装置,如以太网中的交换机等。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如下给出可行的场景:
应用场景一,如图1所示,网络事件处理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中,在该网络中涉及的设备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100、第一通信设备200和第二通信设备300等。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是网络中的交换机,第一通信设备200可以是主机400、存储设备500等,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是主机400、存储设备500等,主机400可以是服务器等。第一网络设备100用于连接第一通信设备100和第二通信设备300,第一通信设备200与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设备100进行通信。第一网络设备100用于检测第一通信设备200发生的预设事件。第一网络设备100还用于将预设事件通告至第二通信设备300。
例如,如图2所示,网络事件处理方法应用于NVMe over Fabric融合以太网中。主机400是运行NVMe over Fabrics融合以太网上的直接数据存取(Remote Direct MemoryAccess Over Converged Ethernet,RoCE)业务的设备,可以用于运行客户实际业务,并且具备多路径切换能力(多路径切换指从一条路径切换至另一条路径),并且还可以用于接收预设事件等。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是支持RoCE的接入交换机,同时支持网络区域配置,用于监控第一通信设备200发生的事件,还用于接收主机400和存储设备500的端口的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可以是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注册报文),还用于发送预设事件,并且还可以用于转发报文等。存储设备500可以是支持NVMeover Fabric(RoCE)业务的设备,提供数据空间访问,如提供磁盘空间读写访问等。
第一网络设备100与主机400之间通过光纤线连接,第一网络设备100与存储设备500之间通过光纤线连接。主机400通过第一网络设备100的中转访问该存储设备500。
主机400和存储设备500均可以分为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主机400和存储设备500中分别增加了网络变化感知功能单元(简称为感知进程),用于实现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该功能单元可以是独立在用户空间中的进程,也可以是与直接数据存储(Remote DirectMemory Access,RDMA)驱动一样部署在内核态模组(module)的进程,在后文中,以独立在用户空间中的进程为例展开描述。在图2中,感知进程部署在用户空间中。
具体的,在主机400中,感知进程部署在用户空间时,可以单独部署在一个module中,感知进程部署在内核空间时,可以部署在NVMe over Fabric的module中。在存储设备500中,感知进程部署在用户空间时,可以单独部署在一个module中或者部署在RDMA的module中,感知进程部署在内核空间时,可以部署在RDMA驱动的module中。在主机400中,“连接或断开连接”指的是执行与存储设备500的端口建立通信连接,或者断开通信连接的处理。
另外,在主机400的内核空间中还包括多路径的module,用于实现多路径选择功能(后文中描述)。
具体的,在用户空间中,主机400和存储设备500均可以通过LLDP注册报文,接入第一网络设备100。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向主机400发送预设事件。在内核空间中,在主机400与存储设备500的某个端口断开通信连接时,将该端口对应的当前NVM Express overFabrics的队列中未完成的输入输出(Input Output,IO)下发至其他路径处理,也就是返回多路径模块(即多路径的module),多路径模块确定是路径故障,可以将该IO下发至其它路径进行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的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结构架构图,用于实现网络事件处理方法。图3示例性的提供了第一网络设备100的一种可能的架构图。
第一网络设备100包括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以及总线304。其中,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通过总线304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
存储器301可以是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RAM。存储器301可以存储程序,当存储器301中存储的程序被处理器302执行时,处理器302和通信接口303用于实现网络事件处理方法。存储器301还可以存储数据集合,例如,存储器301可以用于存储通告域等信息。
处理器302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处理器302还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本申请网络事件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3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30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当所述处理器302为ASIC芯片或者FPGA芯片时,所述处理器302执行的程序指令烧录在所述芯片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301,处理器302读取存储器3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事件处理的装置的功能。
通信接口303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一类的收发模块,来实现第一网络设备100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
总线304可包括在第一网络设备100各个部件(例如,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事件处理的主机400,用于实现网络事件处理方法。图3示例性的提供了主机400的一种可能的架构图。
主机400包括存储器401、处理器402、通信接口403以及总线404。其中,存储器401、处理器402、通信接口403通过总线404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
存储器401可以是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RAM。存储器401可以存储程序,当存储器401中存储的程序被处理器402执行时,处理器402和通信接口403用于实现网络事件处理方法。存储器401还可以存储数据。
处理器402可以采用通用的CPU、微处理器、ASIC、GPU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处理器402还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本申请网络事件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4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40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当所述处理器402为ASIC芯片或者FPGA芯片时,所述处理器402执行的程序指令烧录在所述芯片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401,处理器402读取存储器4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事件处理的装置的功能。
通信接口403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一类的收发模块,来实现主机400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
总线404可包括在主机400各个部件(例如,存储器401、处理器402、通信接口403)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
下面将结合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100执行,且应用于前文描述的场景一。如图5所示,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如下:
步骤501,第一网络设备100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200发生预设事件。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100为网络中的任一网络设备,如第一网络设备100为网络中的交换机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00持续监测第一通信设备200是否发生预设事件。在第一通信设备200为存储设备500的情况下,预设事件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设备200与第一网络设备1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第一通信设备200建立与第一网络设备100之间的通信链路、通告域中删除或增加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端口等,第一通信设备200与第一网络设备1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包括第一通信设备200本身故障、第一通信设备200与第一网络设备100之间的物理链路故障等。另外,预设事件还可以为在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二网络设备6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一通信设备2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该通信链路断开是由第二网络设备600本身故障、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二网络设备600之间的物理链路断开而导致的。此处第二网络设备600是与第一网络设备100同属于一个网络,且与第一网络设备100连接的网络设备。
步骤502,第一网络设备100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00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200发生预设事件后,可以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第二通信设备300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100发送的预设事件之后,可以对预设事件进行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100中存储有通告域,该通告域中记录了第一通信设备200及第二通信设备300的信息。步骤502的处理可以为:
第一网络设备100根据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300的信息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00存储有通告域,通告域中记录了第一通信设备200及第二通信设备300的信息,在一个通告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200和第二通信设备300之间可以相互进行通信。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使用通告域中第二通信设备300的信息,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这样,即可使第二通信设备300获知预设事件。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100根据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300的信息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有多种实现方式,如下给出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方式一,第一网络设备100根据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300的信息通过广播的方式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00在通告域中,按照广播的方式通告预设事件。这样,通告域中的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获取到预设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不需要获取预设事件的设备,也会获取预设事件,这类设备会忽略预设事件,不对预设事件进行处理。
方式二,第一网络设备100根据预设事件确定需要获取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300;根据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300的信息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使用预设事件的内容,在通告域中,确定需要获取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300。然后第一网络设备100使用第二通信设备300的信息,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在这种情况下,仅是需要获取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300会获知预设事件。
这样,第一网络设备100在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200发生预设事件时,可以将该预设事件通告给第二通信设备300,使得第一网络设备100具备通告能力,也即使得第一网络设备100具有管理设备的能力,所以可以提升网络运维的效率。
如下针对不同的预设事件内容,分别描述网络事件处理方法流程:
1、第一通信设备200为存储设备500,预设事件为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0的通信链路断开。
如图6所示,网络事件处理方法的流程为:
步骤601,第一网络设备100检测到存储设备500发生预设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200为存储设备500,第二通信设备300为主机400。在这种情况下,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200的信息为第一通信设备200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端口信息,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300的信息为第二通信设备300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端口信息。该端口信息为端口的IP地址。第一网络设备100与通告域中第一通信设备200的各个端口建立有心跳连接,在连续多次未接收到第一通信设备200的某个端口(后续称为是第一端口)的反馈时,确定第一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0的通信链路断开,预设事件为第一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0的通信链路断开。此处检测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0的通信链路断开是一种可选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步骤602,第一网络设备100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在通告域中,广播预设事件,这样通告域中第二通信设备300会接收到预设事件。或者,通告域中的通信设备在记录时,区分了是存储设备500还是主机400,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在通告域中确定通告域中的主机400,即第二通信设备300,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将第二通信设备300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端口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向第二通信设备300通告预设事件。这样,需要获取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获取到预设事件。
步骤603,第二通信设备300接收预设事件,对预设事件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300接收到预设事件后,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建立与第一通信设备200(第一通信设备200为存储设备500)的第二端口建立通信链路。具体的,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向第一通信设备200发送与第二端口建立通信链路的请求消息,与第二端口建立通信链路。然后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将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第一端口之间的业务,切换至第二通信设备300与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第二端口之间的通信链路。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是第一通信设备200不相同的端口。例如,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将第一端口对应的当前输入输出(Input Output,IO)队列中的未完成的IO,切换至第二通信设备300与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第二端口之间的通信链路。当然在第二通信设备300已经与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第二端口建立有通信链路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直接将与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第一端口之间的业务,切换至第二通信设备300与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第二端口之间的通信链路。当然某些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200仅提供了一个端口与第二通信设备300连接,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将第一端口对应的业务切换至第二通信设备300与其他第一通信设备200的通信链路上。另外,若第二通信设备300未与第一端口建立有通信链路,则不进行处理,或者记录第一端口为不可用端口。
步骤604,第二通信设备300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确认(Acknowledgement,ACK)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300在对预设事件执行完处理后,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100发送ACK消息。
步骤605,第一网络设备100接收第二通信设备300发送的ACK消息。
例如,如图7所示,还提供了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第一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0断开通信链路的示意图,第一通信设备200原来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第一网络设备100,在第一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0的通信链路断开后,相当于剩余第二端口连接第一网络设备100。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将第一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0断开通信链路的预设事件通知给第二通信设备300。这样,后续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将在第一端口上进行的业务切换至第二端口。
这样,第一网络设备100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0的通信链路断开的预设事件后,可以及时通知给需要获知该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300,使得第二通信设备300及时对业务进行切换通信链路处理,降低业务延时。
2、第一通信设备200为存储设备500,预设事件为第一通信设备200通过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0建立通信链路。
如图8所示,网络事件处理方法的流程为:
步骤801,第一网络设备100检测到存储设备500发生预设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200为存储设备500,第二通信设备300为主机400及与第一通信设备200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500。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200的信息为第一通信设备200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端口信息,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300的信息为第二通信设备300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端口信息。该端口信息为端口的IP地址。第一网络设备100检测自身的端口是否接收到接入请求报文,在接收到接入请求报文时,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解析该接入请求报文,获得请求接入的端口的标识,基于该端口的标识,确定该端口属于主机400还是存储设备500。具体的,该端口的标识中包括有标识端口是存储设备500的端口还是主机400的端口的字段。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通过识别该字段,确定该端口是存储设备500的端口,即第一通信设备200为存储设备500。
步骤802,第一网络设备100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在通告域中,广播预设事件,通告域中的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获取到预设事件。或者,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在通告域中确定通告域中的主机400以及除第一通信设备200之外的存储设备500(即与第一通信设备200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500),通告域中的主机400以及与第一通信设备200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500组成第二通信设备300,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向第二通信设备300通告预设事件。这样,需要获取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获取到预设事件。
步骤803,第二通信设备300接收预设事件,对预设事件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300接收到预设事件后,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通过向第一通信设备200发送建立通信链路的请求消息,请求与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端口建立通信链路。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第二通信设备300在不需要连接第一通信设备200时,可以仅记录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端口为可用端口,后续在需要连接时,与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端口建立通信链路。不需要连接第一通信设备200的情况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如下几种:第二通信设备300当前未进行业务处理、第二通信设备300当前连接的存储设备500的端口足够支撑当前的业务处理。
步骤804,第二通信设备300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确认(Acknowledgement,ACK)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300在对预设事件执行完处理后,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100发送ACK消息。
步骤805,第一网络设备100接收第二通信设备300发送的ACK消息。
如图9所示,还提供了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第一端口接入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示意图,在图9中,第一端口原来有第二端口连接第一网络设备100,在第一端口接入后,相当于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第一网络设备100。第一网络设备100向第二通信设备300通告第一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0建立通信链路的预设事件,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与第二端口建立通信链路。
这样,在预设事件为第一通信设备200接入第一网络设备100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及时将该预设事件通知给需要获知该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300,使得可以自动化的实现设备接入,并且通知给需要获知该预设事件的设备。
另外,在第一通信设备200通过端口与第一网络设备100建立通信链路时,第一网络设备100还可以向第一通信设备200发送通告域中除第一通信设备200之外的其它设备的信息,使第一通信设备200获得该其它设备的信息。第一通信设备200中存储有自身的端口的配置信息,在该配置信息中,确定第一通信设备200的该端口是否为处于双活状态的端口。在第一通信设备200与第一网络设备100建立通信链路的端口为处于双活状态的端口时,第一通信设备200可以基于其它设备的信息,在其它设备中选择一个存储设备500的端口,使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端口与选择的端口建立通信链路。双活状态的端口的定义:在一种场景中,主机400将数据发送至第一存储设备500的A端口,A端口接收数据,A端口将该数据同步至第二存储设备500的B端口进行备份,A端口即为处于双活状态的端口。
3、预设事件为由于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二网络设备6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而导致的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一通信设备2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
如图10所示,网络事件处理方法的流程为:
步骤1001,第一网络设备100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100发生预设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200的信息为第一通信设备200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端口信息,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300的信息为第二通信设备300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端口信息。该端口信息为端口的IP地址。
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二网络设别600直连,第一通信设备200与第二通信设备300通过第一网络设备100及第二网络设备600通信。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检测与第二网络设备600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断开,具体的,可以使用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Forwarding Detection,BFD)协议,检测与第二网络设备600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断开。此处通信链路断开包括丢包(packet-error)故障、链路拥塞(Priority-based Flow controlstrom,pfc-strom)故障、链路断开(link-down)故障、第二网络设备600故障等。在第一网络设备100检测与第二网络设备6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第一网络设备100中记录有自身连接的通信设备的连接信息,连接信息可以包括是否直连,是否经过第二网络设备600等。,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确定在第一网络设备100和第二网络设备6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与第一网络设备100能够通信的设备,即第二通信设备300,第一网络设备100将通告域中除第二通信设备300之外的其他设备,确定为第一通信设备20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200和第二通信设备300之间无法进行通信,预设事件为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一通信设备2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此处通信链路断开是由第二网络设备600故障、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二网络设备6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导致的。如图11所示,由于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二网络设备6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所以通告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200和第二通信设备300被分为两个部分,即与第一网络设备100能够通信的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600能够通信的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600能够通信的设备为不能与第一网络设备100通信的设备)。
步骤1002,第一网络设备100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在通告域中,广播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一通信设备2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的预设事件。由于第二通信设备300为与第一网络设备100能够通信的设备,所以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获得该预设事件。或者,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将第二通信设备300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端口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向第二通信设备300通告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一通信设备2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的预设事件。
步骤1003,第二通信设备300接收预设事件,对预设事件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300接收到预设事件后,若第二通信设备300与第一通信设备200建立有通信链路,则将该通信链路上的业务,切换至其他通信链路。若第二通信设备300未与第一通信设备200建立有通信链路,可以不进行处理,或者可以记录第一通信设备200是不可通信的设备。
步骤1004,第二通信设备300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确认(Acknowledgement,ACK)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300在对预设事件执行完处理后,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100发送ACK消息。
步骤1005,第一网络设备100接收第二通信设备300发送的ACK消息。
这样,第一网络设备100检测到第一网络设备100与第二网络设备600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可以及时通知给第二通信设备300,使得第二通信设备300及时的将业务迁移,降低业务延时。
4、第一通信设备200为存储设备500,预设事件为通告域中增加或删除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端口的信息。
如图12所示,网络事件处理方法的流程为:
步骤1201,第一网络设备100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100发生预设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有可能会增加或删除第一网络设备100上通告域中存储设备500的端口,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管理节点提供的界面增加或删除通告域中存储设备500的端口,或者,用户可以编写可执行语句,通知第一网络设备100增加或删除通告域中存储设备500的端口。第一网络设备100在检测到通告域中增加或删除存储设备500的端口时,确定检测到预设事件,即预设事件为通告域中增加或删除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端口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200为存储设备500,第二通信设备300为主机400,以及与第一通信设备200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500。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200的信息为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端口信息,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二通信设备300为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的端口信息。该端口信息为端口的IP地址。
步骤1202,第一网络设备100通告预设事件至第二通信设备300。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网络设备100检测到通告域中增加或删除第一通信设备200的端口的信息后,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在通告域中,广播预设事件,通告域中的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获取到预设事件。或者,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在通告域中确定通告域中的主机400以及与第一通信设备200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500,即第二通信设备300,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将第二通信设备300的端口的IP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向第二通信设备300通告预设事件。这样,需要获取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300可以获取到预设事件。
步骤1203,第二通信设备300接收预设事件,对预设事件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事件为通告域中增加存储设备500的端口的信息。若第二通信设备300为主机400,则主机400接收到该预设事件后,主机400与该存储设备500的端口建立通信链路,或者存储该端口的信息,在需要时与该端口建立通信链路。预设事件为通告域中删除存储设备500的端口的信息。若第二通信设备300为主机400,且主机400与该存储设备500的端口建立有通信链路,则主机400将该通信链路上的业务切换至其他端口,或者若主机400与该存储设备500的端口未建立有通信链路,则标记该端口为不可用端口或者不进行处理。
另外,预设事件为通告域中增加存储设备500的端口的信息。若第二通信设备300为存储设备500,且该存储设备500的某个端口为处于双活状态的端口,则该存储设备500的该端口可以与增加的存储设备500的端口建立通信链路。预设事件为通告域中删除存储设备500的端口的信息。若第二通信设备300为存储设备500,且该存储设备500的某个端口为处于双活状态的端口,且存储设备500的该端口与删除的存储设备500的端口建立有通信链路,则该存储设备500可以将该通信链路上的业务切换至其他通信链路,反之若未建立有通信链路,则标记该端口为不可用端口或者不进行处理。若第二通信设备300为存储设备500,且该存储设备500的所有端口均不是处于双活状态的端口,则可以忽略预设事件。
步骤1204,第二通信设备300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ACK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300在对预设事件执行完处理后,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100发送ACK消息。
步骤1205,第一网络设备100接收第二通信设备300发送的ACK消息。
例如,对应通告域中添加存储设备500的端口的流程,还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示例,原有通告域中包括一个主机400、第一存储设备500的第一端口、第一存储设备500的第二端口和第二存储设备500的第三端口,在通告域中添加了第二存储设备500的第二端口。此处第一通信设备200为第二存储设备500。
对应通告域中删除存储设备500的端口的流程,还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示例,原有通告域中包括一个主机400、第一存储设备500的第一端口、第一存储设备500的第二端口和第二存储设备500的第三端口,在通告域中删除了第一存储设备500的第一端口。此处第一通信设备200为第一存储设备500。
另外,在预设事件具体为在通告域中删除存储设备500的端口时,第一网络设备100还可以将通告域中除该存储设备500之外的设备的信息通告给存储设备500。若该存储设备500的该端口处于双活状态,且与其它存储设备500的端口建立有通信链路,则可以将该通信链路上的业务切换至其他通信链路。若该存储设备500的该端口未处于双活状态,则可以不进行处理。然后该存储设备500向第一网络设备100发送ACK消息。
另外,在预设事件具体为通告域中增加存储设备500的端口时,第一网络设备100还可以将通告域中的除该存储设备500之外的设备的信息,通告给该存储设备500。若该存储设备500的端口为处于双活状态的端口,则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存储设备500的信息,随机选择一个存储设备500的端口,与该端口建立通信链路,或者,记录接收到的存储设备500的信息,后续在需要时再建立通信链路。然后该存储设备500向第一网络设备100发送ACK消息。
这样,在通告域中的存储设备500的端口删除或增加时,也能及时的通告给需要获知端口发生变化的设备,使得通告域中的设备及时的了解可以连接的存储设备500的端口,便于业务高效率的执行。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网络设备检测到通告域中的存储设备500的端口增加或删除时,第一网络设备向连接的第二网络设备600同步增加或删除存储设备500的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设备200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是直连至第一网络设备100,也可以是通过中间设备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第二通信设备300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是直连至第一网络设备100,也可以是通过中间设备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例如,第一通信设备200先连接至第二网络设备600,第二网络设备600连接第一网络设备100,实现第一通信设备200连接至第一网络设备100。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00、主机400、存储设备500均支持传输通告预设事件至需要获取预设事件的设备的协议,可以实现存储设备500、主机400接入自动发现,并且自动感知网络链路故障、自动感知通告域中端口的变化等,使得在存储设备500的端口接入时,自动配置给一个通告域中的主机400等,并且使得在发生故障(如通信链路故障等)后,可以及时的做出响应,降低业务处理延时。
而且在设备数目比较多的网络环境下,由于第一网络设备100可以自动的检测预设事件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所以不需要运维人员配置每个存储设备500的端口上线、通信链路的断开等,所以运维人员可以只关注通告域,进而可以提升运维的效率。
另外,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如表一所示,还提供了通告预设事件的消息的格式:表一中给出了该消息的有效载荷(payload)的字段格式,具体可以包括:协议版本(Protocol Version)(字节编号为1,占用1字节),保留字段(reservered)(字节编号为2,占用1字节),消息长度(Message length)(字节编号为3和4),保留字段(字节编号为5至8,共占用4字节),类型、长度、值(Type、Length、Value,TLV)。消息长度指的是TLV部分的长度,TLV是实际发送的信息,在表二和表三中描述。
表一
Figure BDA0002610633690000131
在表二中,给出了TLV的类型,具体的,TLV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通告预设事件的消息,另一种是ACK消息。其中,通告预设事件的消息中,Type使用“1”标识,字节编号为1,占用一个字节,Length是变长的(变长指通告预设事件的消息的长度不固定),字节编号为2和3,对于互联网协议第4版(IPv4)和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Value不相同。对于IPv4,Value可以包括后文中表三中的Type1、2、5、6、7、8类型的sub-TLV;对于IPv6,Value可以包括后文中表三中的Type3、4、5、6、7、8类型的子(sub)-TLV。ACK消息中,Type使用“2”标识,对于IPv4,Length是12字节;对于IPv6,Length是36字节,对于IPv4,Value可以包括后文中表三中的Type1、2、5类型的sub-TLV;对于IPv6,Value可以包括后文中表三中的Type3、4、5类型的sub-TLV。
表二
Figure BDA0002610633690000141
表三是描述TLV的sub-TLV。
表三
Figure BDA0002610633690000142
Figure BDA0002610633690000151
在表三中,给出了TLV中的Value的描述,源IPv4地址指的是存储设备中发生变化的端口的IPv4地址,目的IPv4地址指的是接收通告预设事件的消息的设备的IPv4地址或者接收ACK消息的网络设备的IPv4地址。故障原因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之间链路故障时发送通告预设事件的消息的原因。存储系统附加信息,给出了由LLDP通告的二进制数据部分,主要包括:通信设备的协议角色(使用1字节标识,包括target、initiator,以及target和initiator三种,在协议角色为target时,作为server,取值为1,在协议角色为initiator时,作为客户端client,取值为2,在协议角色为target和initiator时,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取值为3)、协议版本(协议版本使用协议版本号表示,占用2字节)、协议类型(协议类型可以包括NVMe over RoCE,NVMe over TCP,1、2、3分别为这三种类型的取值)、协议端口、协议标识符长度等。另外,表三中“网络字节序”表示多个字节的数据在网络中出现的顺序的一种表示方式。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事件处理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装置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该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100,第一网络设备100用于连接第一通信设备200和第二通信设备300,所述第一通信设备200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300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100通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图5所述的流程,该装置包括:检测模块1510和通告模块1520,其中:
检测模块1510,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生预设事件,具体可以实现步骤501的检测功能以及执行步骤501包含的隐含步骤;
通告模块1520,用于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具体可以实现步骤502的通告功能以及执行步骤502包含的隐含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存储有通告域,所述通告域中记录了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
所述通告模块1520,用于:
根据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告模块1520,用于:
根据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过广播的方式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告模块1520,用于:
根据所述预设事件确定需要获取所述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
根据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存储设备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通信链路断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及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存储设备通过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建立通信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及第二网络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直连,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不能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信的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能够通信的设备,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及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通告域中增加或删除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端口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也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为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事件处理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装置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该装置应用于主机400,主机400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至存储设备50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图5所述的流程,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610和处理模块1620,其中:
接收模块16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存储设备发生的预设事件;
处理模块1620,用于对所述预设事件进行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存储设备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通信链路断开;
所述处理模块1620,用于:
建立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的第二端口的通信链路;
将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之间的业务切换至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的第二端口之间的通信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存储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处理模块1620,用于建立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的通信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也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为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服务器或终端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光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服务器或终端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如软盘、硬盘和磁带等),也可以是光介质(如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k,DVD)等),或者半导体介质(如固态硬盘等)。

Claims (26)

1.一种网络事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连接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生预设事件;
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存储有通告域,所述通告域中记录了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
所述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过广播的方式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事件确定需要获取所述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
根据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通信链路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及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端口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建立通信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及第二网络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直连,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不能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信的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能够通信的设备,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及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通告域中增加或删除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端口的信息。
9.一种网络事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机,所述主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至存储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存储设备发生的预设事件;
对所述预设事件进行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存储设备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通信链路断开;
所述对所述预设事件进行处理包括:建立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的第二端口的通信链路;
将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之间的业务切换至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的第二端口之间的通信链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存储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对所述预设事件进行处理包括:建立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的通信链路。
12.一种网络事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连接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信,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生预设事件;
通告模块,用于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存储有通告域,所述通告域中记录了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
所述通告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告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过广播的方式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告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预设事件确定需要获取所述预设事件的第二通信设备;
根据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通告所述预设事件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存储设备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通信链路断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及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存储设备通过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建立通信链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及第二网络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直连,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不能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信的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后,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能够通信的设备,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存储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主机及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信的其他存储设备,所述通告域中记录的第一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通告域中增加或删除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端口的信息。
20.一种网络事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机,所述主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至存储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存储设备发生的预设事件;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预设事件进行处理。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存储设备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通信链路断开;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建立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的第二端口的通信链路;
将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之间的业务切换至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的第二端口之间的通信链路。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事件为所述存储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建立所述主机与所述存储设备的通信链路。
23.一种网络事件处理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被网络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网络事件处理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所述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被主机执行时,使得所述主机执行所述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52996.7A 2020-07-30 2020-07-30 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0708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2996.7A CN114070804A (zh) 2020-07-30 2020-07-30 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2996.7A CN114070804A (zh) 2020-07-30 2020-07-30 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804A true CN114070804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26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2996.7A Pending CN114070804A (zh) 2020-07-30 2020-07-30 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08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78925A1 (en) Method for Delivering OAM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Node
WO2018090677A1 (zh) 一种nf组件异常的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TWI740210B (zh) 終端設備管理方法及伺服器
US2019015862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forwarding information
CN111935108B (zh) 云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50127837A1 (en) Relay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fer method
US20250126174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US11838846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ntroller
WO2017157318A1 (zh) 链路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9802879A (zh) 一种数据流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1253271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处理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2204185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9710513B2 (en) Access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5883466B (zh) 交换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0177471A1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973649B2 (en)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4070804A (zh) 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JP5893211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CN114143728B (zh) 消息处理方法、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45240B (zh) 基于分布式聚合系统的标签转发表的建立及报文转发方法
CN116938808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70155543A1 (e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10011820B (zh) 一种系统间的连接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675892A (zh) 一种传输链路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5701031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