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3997135A - 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7135A
CN103997135A CN201310053617.5A CN201310053617A CN103997135A CN 103997135 A CN103997135 A CN 103997135A CN 201310053617 A CN201310053617 A CN 201310053617A CN 103997135 A CN103997135 A CN 103997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utmost point
axle center
towards
addi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36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anxi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anxi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anxi China filed Critical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anxi China
Priority to CN2013100536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971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97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71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主要包括内套铁芯主体[1]、至少1个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以及与其叠加复合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相应的隔磁层,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永磁体磁场强度低、配置线圈绕组匝数多、电机温升高的问题,具有磁场强度高、扭矩大、电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各永磁体装配及拆分方便等优点,主要用于制作电动机和发电机。

Description

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特别是一种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装备上配置的永磁电机的永磁体装配结构大都由内套铁芯主体和若干对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构成,其数量一般为10、16、18、20、24对等,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和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设置在上述内套铁芯主体的外壁处。由于上述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和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均为整块永磁体,磁场强度一定,即使增大其尺寸,磁场强度也不会增大,从而导致其电机功率不会得以提高,要达到功率较高的预期效果,就必然保持较多匝数的绕圈绕组与其配合使用,这又会使整机电阻值较大,易于发热,致使电机工作温度升高,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其不足之处在于,磁场强度低,扭矩小(功率小),所需线圈绕组匝数多,整机电阻值大,工作温度易于升高,电机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永磁体的磁场强度、增大功率、而无需增加配用线圈绕阻匝数、各永磁体易于装配和拆分的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内套铁芯主体、至少1个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即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铁)和至少1个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即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铁),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分布在所述内套铁芯主体的外壁处,其特点是,它还包括附着在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上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附着在所述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上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相应的隔磁层,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构成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之间,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构成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与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之间。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中所说朝向轴心,是指永磁体的N极朝向所述内套铁芯主体的轴心线,所述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中所说的朝向轴心,是指永磁体的S极朝向所述内套铁芯主体的轴心线,同样上述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以及下面将要提到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中所说的朝向轴心,都与上述朝向轴心的描述相同。上述叠加装配结构,使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构成叠加复合永磁体,实际测试得出,其磁场强度可有较大幅度提高,例如以两片外围尺寸均为:轴向长度×弧形瓦面的弧形跨度×厚度=50mm×20mm×5mm(其中的mm为长度单位毫米)的永磁体叠加为例,其一个单片永磁体(可以为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磁场强度为2309mT(即毫特斯拉),其两片永磁体叠加后的磁场强度则为3300mT,而与上述两片永磁体叠加后的外形尺寸相同的单片永磁体的磁场强度仍为2309mT,磁场强度没有提高。由于相应的隔磁层的设置,使得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在相互装配时易于控制,不会因为不小心将两者磁性吸合在一起后而不能再拆分开,以致影响正常装配。同样也可使所述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与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相互装配时易于控制,不会因为不小心将两者磁性吸合在一起后而不能再拆分开,以致影响正常装配。因此,本发明所述永磁体叠加复合装配结构的采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永磁体的磁场强度(即场强),使其扭矩、功率大幅提高,而无需增加与之配套使用的绕圈绕组的匝数,从而不会提高整机电阻值和电机工作温升,可有效延长电机使用寿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且在各N极、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与相应的N极、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装配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彼此吸合住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拆分开。上述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数量一般均可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11个、12个、15个、18个、20个、23个、30个、35个、40个、42个、45个、48个、50个等,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分别与上述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数量相对应,即可分别与上述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数量相同,当然也可分别少于上述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数量。
为了使其永磁体布局较为合理,磁场分布较为均匀,在本发明中,由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隔磁层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叠加而成的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以及由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隔磁层与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叠加而成的所述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数量最好均至少为3个,位于每两个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之间的所述内套铁芯主体的外壁处,设置有1个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形成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与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相邻排布的装配结构。如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数量可分别为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12个、14个、16个、20个等,多的时候可以有几十个或上百个等,此处不再详述。
为了进一步提高永磁体的磁场强度(即场强),增大扭矩、电机功率,无论本发明的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数量是否均至少为3个,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是否相邻排布,最好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至少一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所述第一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与第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之间,第二层及其之后每一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其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构成N极朝向轴心的多层叠加复合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位于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与后面后装配附加的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层的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与第一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之间,第二层及其之后每一层的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其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构成S极朝向轴心的多层叠加复合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位于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与后面后装配附加的一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之间。相应的隔磁层的设置,使得上述各永磁体、各附加永磁体、各层再附加永磁体之间的装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其不小心吸合在一起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再拆分开,从而不会影响正常装配工序。上述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层数可以分别为1层、2层、3层、4层、5层、6层、7层、8层、9层、10层、11层、12层、15层、18层、20层、24层、25层等,从而形成多层叠加复合永磁体结构。以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均为轴向长度×弧形瓦面的弧形跨度×厚度=50mm×20mm×5mm的永磁体为例,当一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与上述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叠加后形成的N极朝向轴心的三层叠加复合永磁体的磁场强度(即场强)为3980mT,磁场强度有所提高。当两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与上述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叠加后,形成的N极朝向轴心的四层叠加复合永磁体的磁场强度为4433mT,磁场强度又有所提高。同样,当一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与上述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叠加后,形成的S极朝向轴心的三层叠加复合永磁体的磁场强度为3890mT,磁场强度有所提高,当两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与上述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叠加后,形成的S极朝向轴心的四层叠加复合永磁体的磁场强度为4433mT,磁场强度又有所提高。因此,采用多层叠加复合永磁体装配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永磁体的磁场强度,进而增大其扭矩和电机功率,而无需增加与之配套使用的线圈绕组的匝数,从而不会增大整机电阻值,不会提高电机工作温升,可延长电机使用寿命,同时也由于采用多层叠加复合方式,致使叠加用的永磁体尺寸较小,而无需较大尺寸的整块永磁体,从而降低了其永磁体制作难度,可以有效利用一些边角料,达到节约原材料和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
为了便于各永磁体的叠加复合,增强整体紧固度,无论本发明的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数量是否均至少为3个,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是否相邻排布,最好本发明还包括永磁体固定圈、粘结胶层和卡扣对接组件之中的至少一种部件,所述卡扣对接组件由卡扣凸起和与其卡扣配合的卡接凹槽构成,所述卡扣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卡接凹槽分别相对应地凹入分布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或者所述卡扣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所述卡接凹槽分别相对应地凹入分布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各卡扣凸起与相应的卡接凹槽构成相互卡接配合结构,中间设置有所述隔磁层,所述粘结胶层设置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所述相应的隔磁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以及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所述相应的隔磁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所述永磁体固定圈包围紧固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外围表面处。
在本发明既包括所述粘结胶层又包括所述卡扣对接组件时,所述粘结胶层除了设置在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隔磁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以及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隔磁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以外,还可设置在构成所述卡扣对接组件的卡扣凸起、相应的隔磁层与卡接凹槽的卡扣配合表面之间,以上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无论本发明的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数量是否均至少为3个,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是否相邻排布,当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和至少一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时,也可采用上述结构,即最好本发明还包括永磁体固定圈、粘结胶层和卡扣对接组件之中的至少一种部件,所述卡扣对接组件由卡扣凸起和与其卡扣配合的卡接凹槽构成,所述卡扣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除最后一层以外的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除最后一层以外的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各卡接凹槽分别相对应地凹入分布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或者所述卡扣凸起分别设置在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所述各卡接凹槽分别相对应地凹入分布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除最后一层以外的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除最后一层以外的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各卡扣凸起与相应的卡接凹槽构成相互卡接配合结构,中间设置有所述隔磁层,即所述隔磁层位于所述各卡扣凸起与相应的卡接凹槽接合表面之间,所述粘结胶层设置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各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以及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各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所述永磁体固定圈包围紧固在所述最后一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和所述最后一层的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外围表面处。
上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与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可以尺寸大小相同,也可尺寸减小或增大,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与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可以尺寸大小相同,也可尺寸减小或增大,此处,为了节省永磁材料且便于永磁体安装,无论本发明的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数量是否均至少为3个,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是否相邻排布,最好本发明的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
无论本发明的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数量是否均至少为3个,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是否相邻排布,当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和至少一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时,也可采用上述结构,即最好本发明的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所述第一层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第一层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第二层之后每一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其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整体化程度,无论本发明的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数量是否均至少为3个,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是否相邻排布,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时,最好本发明还包括永磁体侧边遮挡圈,所述永磁体侧边遮挡圈装配在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轴向尺寸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侧边的环形空缺处,或者装配在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轴向尺寸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侧边的环形空缺处,所述永磁体侧边遮挡圈的径向内表面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的外壁附着在一起。
无论本发明的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数量是否均至少为3个,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是否相邻排布,当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和至少一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且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所述第一层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第一层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第二层之后每一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其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时,也可采用上述结构,即最好本发明还包括永磁体侧边遮挡圈,所述永磁体侧边遮挡圈装配在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轴向尺寸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侧边的环形空缺处,或者装配在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轴向尺寸的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侧边的环形空缺处,所述永磁体侧边遮挡圈的径向内表面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的外壁附着在一起。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包括降低噪音部件、运行参数监控传感器件、故障报警部件、防漏电安全控制部件等,由于其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故此处不再详述,此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各永磁体可以为任何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无论本发明的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数量是否均至少为3个,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是否相邻排布,最好本发明的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为钕铁硼永磁体或铁氧永磁体,无论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是否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均可为钕铁硼永磁体或铁氧永磁体等。当然上述各永磁体也可为其他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由于其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故此处不再详述。
当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时,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可以为任何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最好为钕铁硼永磁体或铁氧永磁体。无论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是否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所述第一层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第一层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是否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第二层之后每一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是否分别小于其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可以为任何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最好为钕铁硼永磁体或铁氧永磁体。
所述隔磁层可以是阻隔磁力的隔磁材料即不导磁材料如:塑料、橡胶、铝箔、棉布、纤维、无纺布、玻璃、陶瓷等制作而成的隔磁层,也可以是掺杂有导磁粉如铁粉、钕铁硼粉等粉料的半导磁材料层,最好是半导磁材料层,上述隔磁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般在0.001毫米至1毫米之间,当然在不影响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也可以更薄一些或者更厚一些,其结构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上述半导磁材料层可以在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66号的山西华夏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公司购到。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结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叠加装配构成叠加复合永磁体后,磁场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有效增大了扭矩,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在无需增加与之配套使用的线圈绕阻匝数的情况下,即可达到较为理想的使用效果,从而不会增加其电阻值和电机工作温升,可延长电机使用寿命,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和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增设,可进一步提高叠加复合永磁体的磁场强度和电机的功率;所述各隔磁层的设置,使其装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不小心将各永磁体、附加永磁体、再附加永磁体吸合在一起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再拆分开,从而不会影响正常装配工序;永磁体固定圈、永磁体侧边遮挡圈的设置,使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及再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及再附加永磁体被封装在里面,叠加装配更加稳固;所述粘结胶层或卡扣对接组件的设置,使得使各永磁体之间的叠加固定更加强化。因此,本发明的优点是,永磁体磁场强度高,电机功率大,无需增加配套使用的线圈绕组匝数,整机电阻值和电机工作温升不会提高,电机使用寿命长,可有效节约原材料,降低制作成本,而且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本发明的永磁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发明的A-A旋转剖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所述本发明结构的旋转剖视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所述本发明结构的旋转剖视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4所述本发明结构的旋转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在图1和图2所示示意图中,本发明包括内套铁芯主体1、10个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和10个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和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5分别是上述10个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10个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之中的一个,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分布在内套铁芯主体1的外壁处,其中,本发明还包括10个附着在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上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10个附着在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上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相应的隔磁层,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构成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之间,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构成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与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之间。在图1、图2中,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附着在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上,隔磁层2设置在(夹在)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与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之间,即隔磁层2位于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的S极表面与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的N极表面之间。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附着在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5上,隔磁层6设置在(夹在)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与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5之间,即隔磁层6位于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5的N极表面与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的S极表面之间。在图1中,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9附着在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8上,隔磁层10设置在(夹在)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9与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8之间,即隔磁层10位于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8的S极表面与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9的N极表面之间。在图1、图2中,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及隔磁层2构成的复合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及隔磁层6构成的复合体,分别沿径向叠加附着在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的S极表面处和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5的N极表面处,分别构成一个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和一个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隔磁层2、隔磁层6分别位于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的S极表面与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的N极表面之间、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5的N极表面与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的S极表面之间。上述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N极表面附着在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的外壁处,上述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S极表面附着在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的外壁处。上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与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相邻排布。在图1中,在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及其中间的隔磁层2叠加而成的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与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8、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9及其中间的隔磁层10叠加而成的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之间的内套铁芯主体1的外壁处,设置有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11、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12及其中间的隔磁层13叠加而成的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隔磁层13位于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11的N极表面与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12的S极表面之间。在图2中,本实施例1所述本发明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如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和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5的轴向尺寸。当然,其各自的轴向尺寸也可相同,此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实施例1中,上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可以为钕铁硼永磁体或铁氧永磁体等,此处均为钕铁硼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采用的是上述掺杂有铁粉的半导磁材料层。
在本实施例1中,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粘结胶层,上述粘结胶层可以设置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隔磁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以及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隔磁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该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粘结胶层的材质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故此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2,本发明除了增设有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和永磁体固定圈之外,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所述结构相同。在图3所示示意图中,本发明除了包括上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之外,还包括两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两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所述第一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与第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之间,第二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第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构成N极朝向轴心的四层叠加复合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位于第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与第二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层的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与第一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之间,第二层的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第一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构成S极朝向轴心的四层叠加复合永磁体,上述各隔磁层位于第一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与第二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之间。上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所述先装配附加上的第一层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第一层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第二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第二层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其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第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当然,其各自的轴向尺寸也可以相同,此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图3所示示意图中,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第一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5、第二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6、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5、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第一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7、第二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8即为上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之中的一个,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5的轴向尺寸,先装配附加上的第一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5、第一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7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的轴向尺寸,第二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6、第二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8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其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第一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5、第一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7的轴向尺寸,其各自叠加复合接触面之间均设置有相应的隔磁层,在图3中,隔磁层2和隔磁层6即为上述各隔磁层中的2个隔磁层。在图3中,上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四层叠加复合永磁体和各S极朝向轴心的四层叠加复合永磁体均附着在内套铁芯主体1的外壁处。在图3所示示意图中,本发明还包括永磁体固定圈14,永磁体固定圈14包围紧固(即:呈围拢状紧固设置)在第二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和第二层的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外围表面处,从而构成一个紧固装配的整体结构。在图3中,第二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6和第二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8即被永磁体固定圈14包围紧固住,并且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第一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5、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第一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7也被永磁体固定圈14包围紧固住,从而与内套铁芯主体1紧固装配成一体结构。
实施例3,本发明除了增设有永磁体侧边遮挡圈以及各永磁体、各附加永磁体、各再附加永磁体居中设置之外,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2所述结构相同。在图4所示示意图中,构成本发明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第一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5、第二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6、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5、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第一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7、第二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8均居中设置在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的外壁及其外围,永磁体固定圈21包围紧固在第二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6等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和第二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18等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外围表面处,从而构成一个紧固装配的整体结构。在上述各N极永磁体、各N极附加永磁体、各层N极再附加永磁体之间,以及在各S极永磁体、各S极附加永磁体、各层S极再附加永磁体之间,均设置有相应的隔磁层,隔磁层2、隔磁层6即为其中的2个隔磁层。在图4中,本发明还包括永磁体侧边遮挡圈19和永磁体侧边遮挡圈20,上述永磁体侧边遮挡圈19和永磁体侧边遮挡圈20分别装配在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轴向尺寸的第一层、第二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以及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侧边的环形空缺处。
实施例4,本发明除了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相同,并且增设了永磁体固定圈之外,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所述结构相同。在图5所示示意图中,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的轴向尺寸与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3的轴向尺寸相同,在两者之间设置有隔磁层2,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7的轴向尺寸与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5的轴向尺寸相同,在两者之间设置有隔磁层6,构成本发明的其他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均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相同,其间均设置有相应的隔磁层,其他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均与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相同,其间均设置有相应的隔磁层。在图5所示示意图中,本发明还包括永磁体固定圈22,永磁体固定圈22包围紧固在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4等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7等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外围表面处,上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相应的隔磁层以及永磁体固定圈22与内套铁芯主体1装配成一体结构。
当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卡扣对接组件时,其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上述卡扣对接组件可以由卡扣凸起与卡接凹槽构成,或者选用其他结构的组合装配形式,因其结构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故此处不再详述。
当本发明省略掉上述永磁体固定圈、永磁体侧边遮挡圈、粘结胶层、卡扣对接组件之中的任意一种、两种或全部部件时,其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构成本发明的上述各永磁体、各附加永磁体、各再附加永磁体均可以由钕铁硼、铁氧体等永磁材料制成,无论其由哪种永磁材料制成,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其相应的隔磁层,均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组合装配为一体结构或固定设置为一体结构。无论本发明是否设置有所述永磁体固定圈、永磁体侧边遮挡圈、粘结胶层等,本发明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其相应的隔磁层,均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组合装配为一体结构或固定设置为一体结构。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包括内套铁芯主体[1]、至少1个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和至少1个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分布在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的外壁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附着在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上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附着在所述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上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相应的隔磁层,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构成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之间,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构成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与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隔磁层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叠加而成的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以及由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隔磁层与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叠加而成的所述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的数量均至少为3个,位于每两个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之间的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的外壁处,设置有1个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形成N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与S极朝向轴心的叠加复合永磁体相邻排布的装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至少一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至少一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所述第一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与第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之间,第二层及其之后每一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其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构成N极朝向轴心的多层叠加复合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位于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与后面后装配附加的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层的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各隔磁层位于所述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与第一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之间,第二层及其之后每一层的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构成的复合体,均沿径向叠加附着在其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构成S极朝向轴心的多层叠加复合永磁体,所述各隔磁层位于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与后面后装配附加的一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永磁体固定圈、粘结胶层和卡扣对接组件之中的至少一种部件,所述卡扣对接组件由卡扣凸起和与其卡扣配合的卡接凹槽构成,所述卡扣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卡接凹槽分别相对应地凹入分布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或者所述卡扣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所述卡接凹槽分别相对应地凹入分布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各卡扣凸起与相应的卡接凹槽构成相互卡接配合结构,中间设置有所述隔磁层,所述粘结胶层设置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所述相应的隔磁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以及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所述相应的隔磁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所述永磁体固定圈包围紧固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外围表面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永磁体固定圈、粘结胶层和卡扣对接组件之中的至少一种部件,所述卡扣对接组件由卡扣凸起和与其卡扣配合的卡接凹槽构成,所述卡扣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除最后一层以外的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除最后一层以外的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各卡接凹槽分别相对应地凹入分布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或者所述卡扣凸起分别设置在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所述各卡接凹槽分别相对应地凹入分布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除最后一层以外的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S极表面处、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除最后一层以外的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N极表面处,所述各卡扣凸起与相应的卡接凹槽构成相互卡接配合结构,中间设置有所述隔磁层,所述粘结胶层设置在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各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以及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各层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及相应的隔磁层的叠加结合表面之间,所述永磁体固定圈包围紧固在所述最后一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和所述最后一层的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外围表面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和所述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的轴向尺寸,所述第一层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第一层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第二层之后每一层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分别小于其前面先装配附加上的一层相应的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相应的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的轴向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永磁体侧边遮挡圈,所述永磁体侧边遮挡圈装配在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轴向尺寸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侧边的环形空缺处,或者装配在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轴向尺寸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侧边的环形空缺处,所述永磁体侧边遮挡圈的径向内表面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的外壁附着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永磁体侧边遮挡圈,所述永磁体侧边遮挡圈装配在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轴向尺寸的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侧边的环形空缺处,或者装配在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轴向尺寸的各层N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层S极朝向轴心的再附加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各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各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侧边的环形空缺处,所述永磁体侧边遮挡圈的径向内表面与所述内套铁芯主体[1]的外壁附着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永磁体、N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S极朝向轴心的附加永磁体为钕铁硼永磁体或铁氧永磁体。
CN201310053617.5A 2013-02-20 2013-02-20 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Pending CN1039971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3617.5A CN103997135A (zh) 2013-02-20 2013-02-20 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3617.5A CN103997135A (zh) 2013-02-20 2013-02-20 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7135A true CN103997135A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11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3617.5A Pending CN103997135A (zh) 2013-02-20 2013-02-20 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971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577A (zh) * 2021-11-05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磁钢组件、转子组件和电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8891A1 (en) * 2005-12-19 2007-06-21 Emerson Electric Co. Magnet retention and positioning sleeve for surface mounted rotor assemblies
CN201160241Y (zh) * 2008-01-08 2008-12-03 李金东 永磁直流电机转子
CN102624103A (zh) * 2011-01-31 2012-08-01 山西华夏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外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CN102713271A (zh) * 2009-01-23 2012-10-03 广西银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磁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8891A1 (en) * 2005-12-19 2007-06-21 Emerson Electric Co. Magnet retention and positioning sleeve for surface mounted rotor assemblies
CN201160241Y (zh) * 2008-01-08 2008-12-03 李金东 永磁直流电机转子
CN102713271A (zh) * 2009-01-23 2012-10-03 广西银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磁轮
CN102624103A (zh) * 2011-01-31 2012-08-01 山西华夏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外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577A (zh) * 2021-11-05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磁钢组件、转子组件和电机
CN114123577B (zh) * 2021-11-05 2023-01-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磁钢组件、转子组件和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7405B (zh) 复合结构永磁电机的Halbach阵列外转子
CN104578494B (zh) 旋转电机及转子铁芯的制造方法
CN203352318U (zh) 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CN103026428B (zh) 电磁致动器
CN203352388U (zh) 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CN103997135A (zh) 电机内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CN203722440U (zh) 一种内外双转子电机
CN102624103B (zh) 电机外套永磁体装配结构
CN206211813U (zh) 永磁直线电机
CN202475068U (zh) 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以及包括该结构的电机
CN102761210B (zh) 永磁电机的复合式永磁转子及其制作方法
CN108233568A (zh) 一种内嵌磁极的盘式电机转子
CN202307438U (zh) 一种电感器用磁心
CN202918082U (zh) 一种动子以及使用该动子的电机和线性压缩机
CN210041475U (zh) 一种halbach阵列电机转子
CN201918855U (zh) 电机外圈永磁铁装配结构
CN109841389A (zh) 一种用于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的多线并绕线圈盘
CN110504773B (zh) 转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和洗衣机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CN201975883U (zh) 永磁电机的复合式永磁转子
CN103779985A (zh) 一种动子及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动子的电机和线性压缩机
CN207218402U (zh) 电机的转子
CN102437778B (zh) 一种线性输出的磁致伸缩式直线驱动器
CN204886571U (zh) 贴片霍尔位置传感结构
CN209246936U (zh) Rvdt角位移传感器
CN201860187U (zh) 永磁电机的塑磁转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