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4605B - 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74605B CN103874605B CN201280050725.0A CN201280050725A CN103874605B CN 103874605 B CN103874605 B CN 103874605B CN 201280050725 A CN201280050725 A CN 201280050725A CN 103874605 B CN103874605 B CN 1038746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orementioned
- monitor
- reflecting mirror
- mirror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20 electrodynam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08 ey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252 bulbus oculi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2—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inside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8—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0—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2—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 B60R1/23—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with a predetermined field of view
- B60R1/26—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with a predetermined field of view to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2—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 B60R2001/1253—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with cameras, video cameras or video scree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33—Rear-view mirr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2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isplay used
- B60R2300/207—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isplay used using multi-purpose displays, e.g. camera image and navigation or video on same displa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8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 B60R2300/8006—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for monitoring and displaying scenes of vehicle interior, e.g. for monitoring passengers or cargo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8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 B60R2300/802—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for monitoring and displaying vehicle exterior blind spot views
- B60R2300/8026—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for monitoring and displaying vehicle exterior blind spot views in addition to a rear-view mirror syste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8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 B60R2300/8066—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for monitoring rearward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影像显示后视镜具有半反射镜(21)、监视器(22)、和联动机构(23)。半反射镜(21)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监视器(22)设置在与半反射镜(21)接近的车辆前方的位置。联动机构(23)与在监视器(22)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观察车辆后方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将监视器与车辆用后视镜组合而显示影像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或2)。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行驶时图像记录后视镜中,在辅助后视镜的正面设置有镜面,在镜面的一端以隐形而不影响镜面后视镜功能的方式设置有液晶屏。可在辅助后视镜的背面固定任意调整角度而拍摄前方行驶时的图像的照相机。该照相机拍摄到的行驶时图像,在液晶屏上进行播放。
在专利文献2中,在车辆后视镜框体内设置一个可透光的反射透镜,在该反射透镜的后边缘粘贴一片液晶显示屏,在框体周缘的适当位置设置一台微型红外线广角摄像机。在车辆驾驶正常时,液晶显示屏处于不显示状态,不向反射透镜的背面照射任何光,从而反射透镜以与传统的后视镜相同的方式反射后方影像。如果将摄像机拍摄的影像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则影像的光穿过可透光反射透镜,在反射透镜上显示后方的实体影像,供给驾驶者直接观看。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登记第31403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实用新型登记第3161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通过半反射镜朝向车上乘客反射的来自车辆后方的光量较多的状态下,如果在监视器上显示影像,则在监视器上显示的影像会与半反射镜的反射像重合。由此,车上乘客会感到杂乱,在监视器上显示的影像的识别性降低。
本发明就是将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使车上乘客因半反射镜反射的光而感到的杂乱,提高在监视器上显示的影像的识别性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
本发明第1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具有半反射镜、监视器、和联动机构。半反射镜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监视器设置在与半反射镜接近的车辆的前方位置。联动机构与在监视器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位置改变半反射镜反射面的角度。
本发明第2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具有照相机、半反射镜、监视器、和联动机构。照相机搭载在车辆上,而且,拍摄车辆周围的影像。半反射镜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监视器设置在与半反射镜接近的车辆前方位置,至少显示由照相机拍摄的影像。联动机构与在监视器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从观察车辆后方时半反射镜位置改变半反射镜反射面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搭载有图1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车辆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内后视镜11的具体结构例的斜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A-A剖断面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3的B-B剖断面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通过操作杠杆开关44而使车内后视镜11移动及控制触点开关23a接通/断开的图。图5(a)表示观察由半反射镜21反射的后方视野时的车内后视镜11的位置,图5(b)表示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时的车内后视镜11的位置。
图6是表示在杠杆开关44的触点延伸部44a和托架43下端部43a处形成的触点开关23a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a)及图7(b)分别与图5(a)及图5(b)对应,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图。
图8与图5(b)对应,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利用电动机72驱动的车内后视镜71的移动的图。图12(a)表示观察由半反射镜21反射的后方视野时的车内后视镜71的位置,图12(b)表示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时的车内后视镜71的位置。
图13是将图12(a)的电动机72的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内后视镜11的具体结构例的斜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5的C-C剖断面的剖视图。
图17是沿着图15的D-D剖断面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通过操作杠杆开关44而使车内后视镜移动及控制触点开关23a接通/断开的图。图17(a)表示观察由半反射镜21反射的后方视野时的车内后视镜的位置,图17(b)表示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时的车内后视镜的位置。
图18是表示在杠杆开关44的杠杆部44a和壳体41下端部41a处形成的触点开关23a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9(a)及图19(b)分别与图17(a)及图17(b)对应,是用于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电动机72驱动的车内后视镜的动作的图。图20(a)表示观察由半反射镜21反射的后方视野时的车内后视镜的位置,图20(b)表示在监视器22显示影像时的车内后视镜的位置。
图21是表示第3及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车内后视镜11、71的外观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的记载中,对同一部分标记同一标号,省略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结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具有:车内后视镜11,其设置在车室内;ECU(发动机控制单元)12,其起到作为影像控制部的作用;照相机(13a、13b),它们搭载在车辆上,并且拍摄车辆周围影像;以及电池16,其向车内后视镜11、ECU12及照相机(13a、13b)供给直流电力。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拍摄车辆周围的影像的照相机,以后视照相机13a和背视照相机13b为例进行说明,该后视照相机13a对用于确认后方车辆的后方视野进行拍摄,该背视照相机13b对用于检测车辆后退时的障碍物的车背视野进行拍摄。
在车内后视镜11、ECU12、后视照相机13a及背视照相机13b上,分别连接用于从电池16供给直流电力的配线。在与车内后视镜11及后视照相机13a连接的配线上设有触点开关23a。在与背视照相机13b连接的配线上设有倒档位置开关15。倒档位置开关15是在搭载于车辆上的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接通,在倒档位置以外的情况下断开的开关。
车内后视镜11具有:半反射镜21,其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监视器22,其显示由后视照相机13a或背视照相机13b中的至少一个拍摄的影像;以及联动机构23,其与在监视器22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改变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的角度。
通过使触点开关23a接通,从而后视照相机13a启动,开始拍摄。通过使倒档位置开关15接通,从而背视照相机13b启动,开始拍摄。后视照相机13a及背视照相机13b将所拍摄的影像数据作为影像信号,发送至ECU12。在第1实施方式中,ECU12不向后视照相机13a及背视照相机13b发送用于控制照相机启动的控制信号。
ECU12将从后视照相机13a发送来的后视影像信号向车内后视镜11发送,将从背视照相机13b发送来的背视影像信号向车内后视镜11发送。在后视照相机13a及背视照相机13b同时向ECU12发送后视影像信号及背视影像信号的情况下,ECU12优先将背视影像信号向车内后视镜11发送。ECU12在发送背视影像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发送后视影像信号。
车内后视镜11将基于从ECU12发送来的影像信号的影像显示在监视器22上。车内后视镜11在同时发送来后视影像信号及背视影像信号的情况下,能够优先进行车背视野显示。由此,ECU12能够与搭载于车辆上的变速器是否位于倒档位置相对应,而切换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的种类。此外,ECU12能够在搭载于车辆上的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将用于检测车辆后退时的障碍物的车背视野显示在监视器22上,而在搭载于车辆上的变速器没有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将用于确认后方车辆的后方视野显示在监视器22上。当然,能够通过乘客的操作而切换影像的种类,也能够将监视器22的显示画面分割为大于或等于2个,将后方视野及车背视野同时显示在监视器22上。
参照图2,对图1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向车辆上搭载的例子进行说明。作为对车辆25周围进行拍摄的照相机,搭载有对用于确认后方车辆的后方视野RV进行拍摄的后视照相机13a、和对用于检测车辆25后退时的障碍物的车背视野BV进行拍摄的背视照相机13b。在车室内设置有用于使车辆25的乘客26a或乘客26b确认车辆25的后方视野的车内后视镜11。图2中的箭头FD表示车辆25的行进方向。作为对车辆25周围进行拍摄的照相机,除了照相机13a、13b之外,例如,还能够使用拍摄车辆前方或侧方死角部分的前方照相机或侧方照相机。
参照图3,对车内后视镜11的具体结构例进行说明。在图3中,为了易于说明,以分离状态表示车内后视镜11的主要结构要素,通过使主要结构要素沿箭头FD所示的方向重叠,从而组装成车内后视镜11。
车内后视镜11具有:半反射镜21,其对入射的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使一部分光透过;监视器22,其设置在与半反射镜21接近的车辆前方FD的位置;壳体41,其收容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以及框状的盖部42,其熔接在壳体41上。
在壳体41的内部设置有与监视器22的背面(朝向行进方向FD的面)抵接的监视器抵接肋51a、51b、51c、和与半反射镜21的背面(朝向行进方向FD的面)抵接的反射镜抵接肋52a、52b。在壳体41内的中央部设置有用于变更车内后视镜11的角度的托架43及杠杆开关44。在图3中仅示出在相对于托架43靠近车辆宽度方向一侧配置的抵接肋51a、51b、51c、52a、52b,但在相对于托架43靠近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也同样地配置抵接肋51a、51b、51c、52a、52b。
在监视器22的外周部分,在与反射镜抵接肋52a、52b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切槽部53a、53b。反射镜抵接肋52a、52b穿过切槽部53a、53b,使监视器22的背面抵接在监视器抵接肋51a、51b、51c上,并使用粘接剂或双面胶带,将监视器22的背面与监视器抵接肋51a、51b、51c粘接。由此,监视器22通过监视器抵接肋51a、51b、51c而相对于壳体41以确定的规定角度固定。
半反射镜21的背面与反射镜抵接肋52a、52b的前端抵接,半反射镜21的正面(与行进方向FD相反一侧的面)与盖部42抵接。半反射镜21被反射镜抵接肋52a、52b及盖部42夹持,通过将盖部42与壳体41熔接,从而使半反射镜21相对于壳体41以与监视器22不同的规定角度固定。
托架43具有其正反面的法线朝向行进方向FD的板状形状,1对旋转轴56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从托架43上部的两侧面突出。在壳体41的内部形成有旋转引导部54a、54b。1对旋转轴56分别由引导部54a、54b支撑,可相对于壳体41自由旋转。在托架43下部形成有用于支撑后述的杠杆开关44的旋转轴57的轴承43b,使该杠杆开关44可以旋转。
杠杆开关44具有用于由乘客26a进行操作的杠杆部44b、形成图1的触点开关23a的触点延伸部44a、和形成前述杠杆开关44的旋转轴57的旋转轴延伸部44c。在旋转轴延伸部44c的前端形成有相对于托架43旋转的旋转轴57。旋转轴57可旋转地支撑在托架43的轴承43b上。相对于壳体41旋转的1对旋转轴58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从旋转轴延伸部44c的两侧面突出。在壳体41内形成有旋转引导部55a、55b。1对旋转轴58分别由旋转引导部55a、55b支撑,可相对于壳体41旋转。旋转引导部55a、55b的轴承形成得比1对旋转轴58大,以使得1对旋转轴58能够在旋转引导部55a、55b的轴承中平行移动。
如图4所示,在图3的A-A剖断面中,反射镜抵接肋52a、52b穿过监视器22的切槽部53a、53b,使监视器22的背面与监视器抵接肋51a、51b、51c抵接。半反射镜21被夹持在反射镜抵接肋52a、52b的前端和盖部42之间,通过使盖部42和壳体41熔接,从而使半反射镜21相对于壳体41固定。如图4所示,监视器22设置在靠近半反射镜21的车辆前方的位置。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相对于壳体41以不同的规定角度固定。即,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倾斜地配置。具体地说,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正面)相对于监视器22的显示面(背面),朝向上方倾斜。
参照图5(a)及图5(b),对操作杠杆开关44而使车内后视镜11移动、及触点开关的接通/断开控制进行说明。图5(a)及图5(b)是沿着图3的B-B剖断面的剖视图。托架43经由球形接头BJ,与车辆接合部BS连结。车辆接合部BS被紧固在例如车辆25的前窗的上部中央附近。
图5(a)表示乘客26a观察由半反射镜21反射的后方视野时的车内后视镜11的位置。在图5(a)所示的状态下,在半反射镜21上向车辆25的乘客26a映照出车辆25的后方视野,而且,监视器22上没有显示影像。由此,成为车内后视镜11的内部较暗而外部较亮的状态,因此,车辆25的乘客26a能够通过半反射镜21容易地确认车辆后方的状况。
车辆25的乘客26a将图5(a)的杠杆开关44朝向与车辆行进方向FD相反的方向HD1操作。从而,杠杆开关44以1对旋转轴58为中心而相对于壳体41旋转。与此同时,杠杆开关44也以旋转轴57为中心而相对于托架43旋转,托架43以旋转轴56为中心而相对于壳体41旋转。如图5(b)的标号CP1所示,杠杆开关44的触点延伸部44a与托架43的下端部43a抵接,从而上述各旋转动作停止,同时,形成在托架43下端部43a处的触点开关23a接通。通过使触点开关23a接通,从而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
图5(b)表示上述旋转动作停止后的状态,且表示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时的车内后视镜11的位置。在旋转动作前后,壳体41、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相同地朝向上方变化。与此相对,托架43、球形接头BJ及车辆接合部BS在旋转动作前后不移动。
如上所述,车内后视镜11所具有的联动机构23是手动式联动机构,其具有触点开关23a和杠杆开关44,该触点开关23a对应于半反射镜21的角度而切换接通及断开,该杠杆开关44使车内后视镜11的角度变化,进行触点开关23a的接通/断开控制。由此,联动机构23能够与在监视器22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如果乘客26a将图5(a)的杠杆开关44向身前拉拽,则通过铰链构造,壳体41、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向上方倾斜。另外,通过使触点开关23a接通,从而照相机13a、13b及监视器22启动,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这时,半反射镜21朝向上方,不进行反射,防止重影。
参照图6,对在托架43下端部43a处形成的触点开关23a的结构进行说明。触点开关23a具有分离配置的2个固定触点61a、61b、和经由弹簧6支撑在托架43下端部43a上的可动触点62。在图5(a)的状态下,由于杠杆开关44的触点延伸部44a从托架43的下端部43a远离,因此,可动触点62与固定触点61a、61b不接触,触点开关23a成为断开状态。在图5(b)的状态下,由于杠杆开关44的触点延伸部44a与托架43的下端部43a抵接,因此,托架43的下端部43a按压可动触点62,可动触点62与固定触点61a、61b接触。由此,触点开关23a成为接通状态。
如图7(a)所示,在图5(a)的状态下,由于从乘客26a的眼睛EY延伸的视线朝向后方视野BD,因此,在半反射镜21上向车辆25的乘客26a映照出车辆25的后方视野,成为由半反射镜21向车辆25的乘客26a反射的光量较多的状态。在图5(a)的状态下,由于触点开关23a断开,因此在监视器22上没有显示影像,看起来很黑。由此,由于成为车内后视镜11内部较暗而外部较亮的状态,因此,车辆25的乘客26a能够通过半反射镜21容易地确认后方视野。
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在图5(b)的状态下,由于壳体41、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方向朝向上方,因此,从乘客26a的眼睛EY延伸的视线朝向车室内的车顶方向RD。由此,通过半反射镜21而向车辆25的乘客26a反射的光量,与图5(a)的状态相比减少。在图5(b)的状态下,由于触点开关23a接通,因此,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由此,形成车内后视镜11的内部较亮而外部较暗的状态,因此,车辆25的乘客26a不会因半反射镜21反射的光而感觉杂乱,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的识别性提高。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将监视器22的光量抑制为较少。
如图8所示,在图5(b)的状态下,能够与在监视器22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由此,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的识别性进一步提高。例如,只要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垂直地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即可。此外,影像识别性提高的监视器22的显示面的角度根据监视器22的特性而不同,因此,不限定于垂直地朝向的情况,只要朝向影像识别性提高的角度即可。
另外,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能够以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而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例如,车顶方向RD)的状态彼此固定。联动机构23通过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及监视器22的显示面的角度同时变化,从而能够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上乘客。由此,使用联动机构23进行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控制变得容易。
或者,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能够以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而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下方(例如,底面方向)的状态彼此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联动机构23能够通过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及监视器22的显示面的角度同时朝向下方变化,从而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下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上乘客。例如,能够调换图5(a)所示的状态和图5(b)所示的状态而实施。
参照图9,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动作例进行说明。首先,如果是点火装置关闭的状态(在S01中为“OFF”),则将车内后视镜11以图5(a)所示的状态作为通常的后视镜使用(S05)。即,不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使车辆25的后方视野由半反射镜21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反射。
如果是点火装置打开的状态(在S01中为“ON”),则跳转至S03,如果杠杆开关44处于图5(a)所示的状态,即,触点开关23a断开的状态(在S03中为“OFF”),则跳转至S21。然后,在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在S21中为“是”),倒档位置开关15接通,向监视器22及背视照相机13b供给直流电力。在监视器22上显示车背视野BV(S23)。然后,如果车辆25所具有的变速器成为非倒档位置(S25),则倒档位置开关15断开,停止向监视器22及背视照相机13b供给直流电力,不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S27)。然后,将车内后视镜11作为通常的后视镜使用(S29)。
另一方面,如果乘客26a操作杠杆开关44,使车内后视镜11成为图5(b)所示的状态(在S03中为“ON”),则触点开关23a接通,向监视器22及后视照相机13a供给直流电力。由此,在监视器22上显示后方视野RV(S07)。然后,如果变速器变为倒档位置(在S09中为“是”),则倒档位置开关15接通,也向背视照相机13b供给直流电力。由此,由于从后视照相机13a及背视照相机13b同时向ECU12发送后视影像信号及背视影像信号,因此,ECU12优先将背视影像信号向车内后视镜11发送。由此,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从后方视野RV向车背视野BV切换(S11)。然后,如果变速器成为非倒档位置(S13),则倒档位置开关15断开,停止向背视照相机13b供给直流电力,由此,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从车背视野BV向后方视野RV切换(S15)。另一方面,在S09中,如果变速器不处于倒档位置(在S09中为“否”),则车内后视镜11以图5(b)所示的状态在监视器22上显示后方视野RV。然后,如果乘客26a操作杠杆开关44,使车内后视镜11返回至图5(a)所示的状态(S17),则触点开关23a断开,停止向监视器22及后视照相机13a供给直流电力。然后,将车内后视镜11作为通常的后视镜使用(S29)。
如上所述,根据第1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作用效果。
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BV、RV)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由此,通过半反射镜21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反射的来自车辆后方的光量减少。因此,车辆25的乘客26a、26b因半反射镜21反射的光而感到的杂乱减少,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BV、RV)的识别性提高。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将监视器22的光量抑制为较少。
联动机构23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BV、RV)的情况联动,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从而进一步提高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的识别性。
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以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而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状态彼此固定。联动机构23能够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朝向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由此,使用联动机构23进行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控制变得容易。
ECU12与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是否位于倒档位置相对应,而切换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BV、RV)的种类。由此,能够对应于变速器的档位,显示最适当的影像(BV、RV)。
ECU12在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将用于检测车辆25后退时的障碍物的车背视野BV显示在监视器22上,而在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不处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将用于确认后方车辆的后方视野RV显示在监视器22上。由此,能够在车辆25后退时显示车辆附近的后方影像,在其它情况时显示比车辆后方更广范围的影像。
联动机构23具有对应于半反射镜21的角度而切换接通/断开的触点开关23a,对应于触点开关23a的接通及断开,进行影像(BV、RV)的显示及非显示的控制。由此,由于机械地构成联动机构23,因此联动机构23的可靠性提高。
在车辆25所具有的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时,无论触点开关23a是接通还是断开,联动机构23均能够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车背视野BV的情况联动,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改变半反射镜21的角度。在车辆25后退时,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车辆后方影像的识别性提高。
托架43固定在车辆25上,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相对于壳体41以不同的角度固定,联动机构23使壳体41、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相对于托架43的角度变化。由此,能够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由此,使用联动机构23进行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控制变得容易。
(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结构例中,触点开关23a及倒档位置开关15配置在用于从电池16供给直流电力的配线上。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如图10所示,触点开关23a的两个端子与ECU12直接连接,将表示触点开关23a状态的信号向ECU12发送。取代设置倒档位置开关15,ECU12接收表示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的倒档信号RS。ECU12基于表示触点开关23a的状态的信号及倒档信号RS,向后视照相机13a或背视照相机13b发送照相机控制信号,控制后视照相机13a或背视照相机13b的启动。另外,ECU12基于表示触点开关23a的状态的信号及倒档信号RS,向监视器22发送监视器控制信号,控制监视器22的启动。
ECU12如果接收到表示触点开关23a接通状态的信号,且没有接收到倒档信号RS,则启动后视照相机13a及监视器22,在监视器22上显示后方视野RV。ECU12如果接收到表示触点开关23a接通状态的信号,并且接收到倒档信号RS,则启动背视照相机13b及监视器22,在监视器22上显示车背视野BV。ECU12如果接收到表示触点开关23a断开状态的信号,则不启动照相机13a、13b及监视器22,不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取代手动式联动机构23而使用电动式联动机构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进行说明。
参照图11,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作为影像显示后视镜的一个例子的车内后视镜71具有电动式联动机构23。联动机构23使用电动机72改变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的角度。另外,在车辆25的仪表板上,在能够由乘客26a操作的位置设置有切换开关23c。如图11所示,切换开关23c的两个端子与ECU12直接连接,ECU12接收表示切换开关23c的状态的信号。ECU12接收表示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的倒档信号RS。ECU12基于表示切换开关23c的状态的信号及倒档信号RS,向后视照相机13a或背视照相机13b发送照相机控制信号,对后视照相机13a或背视照相机13b的动作进行控制。另外,ECU12基于表示切换开关23c的状态的信号及倒档信号RS,向电动机72发送电动机控制信号,对电动机72的动作进行控制。
如果ECU12接收到表示切换开关23c接通状态的信号,而没有接收到倒档信号RS,则启动后视照相机13a及监视器22,在监视器22上显示后方视野RV。然后,ECU12驱动电动机72,使半反射镜21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由此,能够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RV)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
ECU12如果接收到表示切换开关23c接通状态的信号,并且接受到倒档信号RS,则启动背视照相机13b及监视器22,在监视器22上显示车背视野BV。然后,ECU12驱动电动机72,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改变半反射镜21反射面的角度。如上所述,ECU12在接收到表示切换开关23c接通状态的信号的情况下,驱动电动机72,使半反射镜21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另外,对应于是否接收到倒档信号RS,切换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
ECU12如果接收到表示切换开关23c断开状态的信号,则不启动照相机13a、13b及监视器22,不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并且,ECU12不驱动电动机72。由此,半反射镜21反射面的角度保持为观察车辆后方时的状态。
参照图12(a)及图12(b),对于由电动机72驱动的车内后视镜71的移动进行说明。图12(a)及图12(b)是与沿着图3的B-B剖断面的剖视图对应的图。取代杠杆开关44,将电动机72收容在壳体41的内部。托架43与车辆接合部BS直接连结。电动机72固定在托架43背面(朝向行进方向FD的面)的下部。
如图13所示,电动机72以使其旋转轴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电动机72的旋转轴上设置有齿轮72a。在壳体41的下端部,以与齿轮72a啮合的方式形成有凹凸部73。凹凸部73形成为以旋转轴56为中心的圆弧状。
图12(a)表示乘客26a观察由半反射镜21反射的后方视野时的车内后视镜11的位置。在图12(a)所示的状态中,车辆25的后方视野相对于车辆25的乘客26a照在半反射镜21上,并且,不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由此,由于成为车内后视镜11的内部较暗而外部较亮的状态,因此,车辆25的乘客26a能够通过半反射镜21容易地确认车辆后方的状况。
如果通过乘客26a的操作使切换开关23c接通,则ECU12向电动机72发送包含旋转角度信息在内的电动机控制信号。电动机72的齿轮72a按照电动机控制信号所表示的旋转角度向左旋转。与齿轮72a的旋转相对应,凹凸部73向右侧移动,壳体41以旋转轴56为中心相对于托架43旋转。此外,上述旋转角度是预先设定的角度。
图12(b)表示上述壳体41的旋转动作停止的状态,且表示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时的车内后视镜11的位置。在旋转动作前后,壳体41、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相同地朝向上方变化。与此相对,电动机72、托架43及车辆接合部BS在旋转动作前后不移动。
如上所述,电动式联动机构23能够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RV、BV)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
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联动机构23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BV、RV)的情况联动,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另外,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以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而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状态彼此固定。
参照图14,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动作例进行说明。首先,如果点火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在S51中为“OFF”),则将车内后视镜11以图12(a)所示的状态作为通常的后视镜使用(S55)。即,不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使车辆25的后方视野通过半反射镜21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反射。
如果点火装置处于打开状态(在S51中为“ON”),则跳转至S53,如果切换开关23c处于断开状态(在S53中为“OFF”),则跳转至S75。然后,在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在S75中为“是”),则ECU12启动背视照相机13b及监视器22,在监视器22上显示车背视野BV(S77)。在背视照相机13b及监视器22启动之后,ECU12驱动电动机72,使车内后视镜11成为图12(b)所示的状态。由此,能够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朝向上方(S79)。然后,如果车辆25所具有的变速器不是处于倒档位置(S81),则ECU12断开监视器22及背视照相机13b的电源。由此,不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另外,ECU12驱动电动机72,使车内后视镜11恢复为图12(a)所示的状态。由此,返回至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S83)。然后,将车内后视镜11作为通常的后视镜使用(S85)。
另一方面,在乘客26a进行切换开关23c的接通操作的情况下(在S53中为“ON”),则ECU12启动后视照相机13a及监视器22,在监视器22上显示后方视野RV。并且,驱动电动机72,使车内后视镜11向图12(b)所示的状态移动(S57)。然后,如果变速器处于倒档位置(在S59中为“是”),则倒档信号RS被输入至ECU12,ECU12断开后视照相机13a的电源,启动背视照相机13b(S61)。在背视照相机13b启动之后,将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从后方视野RV向车背视野BV切换(S63)。并且,如果变速器成为非倒档位置(S65)则ECU12断开背视照相机13b的电源,启动后视照相机13a(S67)。在后视照相机13a启动之后,将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从车背视野BV向后方视野RV切换(S69)。
然后,在乘客26a进行了断开切换开关23c的操作的情况下(S71),ECU12断开监视器22及后视照相机13a的电源,驱动电动机72,使车内后视镜11返回至图12(a)所示的状态(S73)。然后,将车内后视镜11作为通常的后视镜使用(S85)。
如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方式获得以下作用效果。
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BV、RV)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由此,减少由半反射镜21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反射的来自车辆后方的光量。因此,减少车辆25的乘客26a、26b因半反射镜21反射光而感到的杂乱,提高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BV、RV)的识别性。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将监视器22的光量抑制为较少。
联动机构23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BV、RV)的情况联动,通过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从而进一步提高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的识别性。
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以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而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下方的状态彼此固定。联动机构23能够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由此,使用联动机构23进行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控制变得容易。
ECU12与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是否位于倒档位置相对应,切换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BV、RV)的种类。由此,能够对应于变速器的档位显示最适当的影像(BV、RV)。
ECU12在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将用于检测车辆25后退时的障碍物的车背视野BV显示在监视器22上。在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不是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将用于确认后方车辆的后方视野RV显示在监视器22上。由此,能够在车辆25后退时显示车辆附近的后方影像,在其它情况时显示车辆后方更宽范围内的影像。
通过使联动机构23为电动式联动机构,从而提高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BV、RV)的定时至半反射镜角度变化为止的时间的设计自由度。
在车辆25所具有的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时,无论切换开关23c是断开还是接通,联动机构23均能够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车背视野BV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在车辆25后退时,提高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车辆后方影像的识别性。
托架43被固定在车辆25上,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相对于壳体41以不同的角度固定,联动机构23使壳体41、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相对于托架43的角度变化。由此,能够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由此,使用联动机构23进行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控制变得容易。
(第3实施方式)
在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托架43固定在车辆25的前窗上,联动机构23使壳体41、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相对于托架43的角度变化的车内后视镜11进行了说明。
与此相对,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于将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固定在托架83上,将壳体41固定在车辆25的前窗上,联动机构23使托架83、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相对于壳体41的角度变化的车内后视镜11进行说明。
此外,图1中所示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结构、图2中所示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向车辆上的搭载例、以及图9中所示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动作例,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说明。
首先,参照图15,说明车内后视镜11的具体结构例。在图15中,为了易于说明,将车内后视镜11的主要结构要素以分离的状态表示,通过使主要结构要素沿箭头FD所示的方向重叠,从而组装成车内后视镜11。
车内后视镜11具有半反射镜21、设置在与半反射镜21接近的车辆前方FD位置的监视器22、夹在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之间的衬垫45、和收容半反射镜21、衬垫45及监视器22的壳体41。此外,图15中所示的车内后视镜11不具有图3的盖部42。
在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及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与行进方向FD相反方向的状态下,半反射镜21、衬垫45及监视器22重叠,通过粘接剂粘接。衬垫45是方形状的框体,粘接在监视器22的显示面的外框部分。由此,监视器22的显示面能够穿过衬垫45及半反射镜21而可识别。另外,衬垫45的厚度在上下方向上不同,因此,隔着衬垫45而粘接的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的朝向和监视器22的显示面的朝向在上下方向上不同。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衬垫45铅直下方的厚度比衬垫45铅直上方的厚度厚。由此,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上方。
与监视器22的显示面相对的面(监视器22的背面)粘接在配置于壳体41内的托架83上。由此,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以相对于托架83彼此不同的角度固定。另外,托架83的厚度在上下方向上不同。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托架83铅直下方的厚度比托架83铅直上方的厚度薄。在托架83正面(朝向行进方向FD的面)的法线朝向水平方向的情况下,托架83的背面(与行进方向FD相反方向的面)的法线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下方。
1对旋转轴56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从托架83上部的两侧面突出。在壳体41的内部形成有旋转引导部54a、54b。托架83由1对旋转轴56及旋转引导部54a、54b支撑,可相对于壳体41旋转。在托架83的下部也设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突出的1对旋转轴157。1对旋转轴157可旋转地由后述的杠杆开关44的轴承83b支撑。
杠杆开关44具有用于使乘客26a进行操作的杠杆部44b、和形成前述杠杆开关44的轴承83b的轴承延伸部44d。在轴承延伸部44d的前端形成用于使托架43的旋转轴157插入的轴承83b。旋转轴157可旋转地支撑在杠杆开关44的轴承83b上。相对于壳体41的1对旋转轴58,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从轴承延伸部44d的两侧面突出。在壳体41内形成有旋转引导部55a、55b。杠杆开关44可相对于壳体41旋转地由1对旋转轴58及旋转引导部55a、55b支撑。杠杆开关44的轴承83b形成得比旋转轴157大,以使得托架83的旋转轴157能够在轴承83b中平行移动。
如图16所示,在图15的C-C剖断面中,配置在监视器22和半反射镜21之间的衬垫45上部的厚度比衬垫45下部的厚度薄。由此,监视器22的显示面与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以不同角度固定。具体地说,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上方倾斜。
下面,参照图17(a)及图17(b),对通过操作杠杆开关44而使车内后视镜11移动及触点开关23a接通/断开控制进行说明。图17(a)及图17(b)是沿着图15的D-D剖断面的剖视图。壳体41经由球形接头BJ与车辆接合部BS连结。车辆接合部BS被紧固在例如车辆25的前窗的上部中央附近。
图17(a)表示乘客26a观察由半反射镜21反射的后方视野时的车内后视镜11的位置。在图17(a)所示的状态中,在半反射镜21上向车辆25的乘客26a映照出车辆25的后方视野,且不在监视器22显示影像。由此,成为车内后视镜11的内部较暗而外部较亮的状态,因此,车辆25的乘客26a能够通过半反射镜21容易地确认车辆后方的状况。
车辆25的乘客26a将图17(a)的杠杆开关44朝向与车辆行进方向FD相同的方向HD2操作。从而,杠杆开关44以1对旋转轴58为中心,相对于壳体41向右旋转。与此同时,杠杆开关44也以旋转轴157为中心,相对于托架83向右旋转,托架83以旋转轴56为中心,相对于壳体41向左旋转。如图17(b)的标号CP2所示,杠杆开关44的杠杆部44b与壳体41的下端部41a抵接,从而上述各旋转动作停止,同时,在壳体41的下端部41a处形成的触点开关23a接通。通过使触点开关23a接通,从而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
图17(b)表示上述旋转动作停止的状态,且表示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时的车内后视镜11的位置。在旋转动作前后,托架83、半反射镜21、衬垫45及监视器22的角度相同地朝向上方变化。与此相对,壳体41、球形接头BJ及车辆接合部BS在旋转动作前后不移动。
在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操作杠杆开关44,使壳体41及固定在壳体41上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朝向上方变化。与此相对,在第3实施方式中,不同点在于,通过操作杠杆开关44,使托架83及固定在托架83上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朝向上方变化。
另外,由于杠杆开关44的操作方向不同,因此,联动机构23所具有的触点开关23a形成在壳体41的下端部41a而没有形成在托架83下端部,这一点不同。
由此,联动机构23能够与在监视器22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如果乘客26a将图17(a)的杠杆开关44朝向行进方向FD按压,则通过铰链构造,使得托架83、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朝向上方倾斜。另外,与此同时,通过使触点开关23a接通,从而启动照相机13a、13b及监视器22,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这时,半反射镜21朝向上方,能够消除反射而防止重影。
图18是将图17(b)的标号CP2所示的部分放大的剖视图,表示在壳体41的下端部41a处形成的触点开关23a的结构。如前所述,触点开关23a形成在壳体41的下端部41a,以及杠杆开关44的杠杆部44b以图17(b)的状态按压可动触点62,这两点与图6不同,但触点开关23a的结构与图6相同,省略说明。
如图19(a)所示,在图17(a)的状态下,由于从乘客26a的眼睛EY延伸视线朝向后方视野BD,因此在半反射镜21上向车辆25的乘客26a映照出车辆25的后方视野,成为由半反射镜21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反射的光量较多的状态。在图17(a)的状态下,由于触点开关23a断开,因此,监视器22上没有显示影像,看起来较黑。由此,由于成为车内后视镜11的内部较暗而外部较亮的状态,因此,车辆25的乘客26a能够容易地通过半反射镜21而确认后方视野。
另一方面,如图19(b)所示,在图17(b)的状态下,由于托架83、半反射镜21、衬垫45及监视器22的方向朝向上方,因此,从乘客26a的眼睛EY延伸的视线朝向车室内的车顶方向RD。由此,通过半反射镜21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反射的光量,与图17(a)的状态相比减少。在图17(b)的状态下,由于触点开关23a接通,因此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由此,由于形成车内后视镜11的内部较亮而外部较暗的状态,因此,车辆25的乘客26a不会由于半反射镜21反射的光而感到杂乱,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的识别性提高。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将监视器22的光量抑制为较少。
另外,在图17(b)的状态下,能够与在监视器22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由此,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的识别性进一步提高。例如,可以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垂直地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此外,影像识别性提高的监视器22的显示面的角度根据监视器22的特性而不同,因此,不限定于垂直地朝向的情况,只要朝向影像识别性变高的角度即可。
另外,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能够以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而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例如,车顶方向RD)的状态彼此固定。联动机构23通过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及监视器22的显示面的角度同时变化,从而在能够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上乘客。由此,使用联动机构23进行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控制变得容易。
或者,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能够以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而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下方(例如,地板方向)的状态彼此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联动机构23能够通过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及监视器22的显示面的角度同时朝向下方变化,从而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下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上乘客。例如,能够调换图17(a)所示的状态和图17(b)所示的状态而实施。
另外,如前所述,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图1所示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共通,因此,能够实现与参照图10说明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变形例相同的变形例。
如上所述,根据第3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作用效果。
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BV、RV)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由此,由半反射镜21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反射的来自车辆后方的光量减少。因此,车辆25的乘客26a、26b由于半反射镜21反射的光而感到的杂乱减少,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BV、RV)的识别性提高。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将监视器22的光量抑制为较少。
联动机构23通过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BV、RV)的情况联动,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从而使得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的识别性进一步提高。
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以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且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状态彼此固定。联动机构23能够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由此,使用联动机构23进行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控制变得容易。
ECU12与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是否位于倒档位置相对应,切换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BV、RV)的种类。由此,能够对应于变速器的档位而显示最适当的影像(BV、RV)。
ECU12在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将用于检测车辆25后退时的障碍物的车背视野BV显示在监视器22上,而在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不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将用于确认后方车辆的后方视野RV显示在监视器22上。由此,能够在车辆25后退时显示车辆附近的后方影像,在其它情况时显示车辆后方更宽范围内的影像。
联动机构23具有对应于半反射镜21的角度而切换接通及断开的触点开关23a,对应于触点开关23a的接通及断开,进行影像(BV、RV)的显示及非显示的控制。由此,由于能够机械地构成联动机构23,因此,联动机构23的可靠性提高。
在车辆25所具有的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时,无论触点开关23a是接通还是断开,联动机构23都能够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车背视野BV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在车辆25后退时,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车辆后方的影像的识别性提高。
壳体41被固定在车辆25上,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相对于托架83以不同角度固定,联动机构23使托架83、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相对于壳体41的角度变化。由此,能够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由此,使用联动机构23进行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控制变得容易。
(第4实施方式)
在第4实施方式中,对于取代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手动式联动机构23而使用电动式联动机构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进行说明。此外,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结构与图11相同,另外,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的动作例与图14相同,省略各相同部分的说明。
参照图20(a)及图20(b),对由电动机72驱动的车内后视镜71的移动进行说明。图20(a)及图20(b)是与沿着图15的D-D剖断面的剖视图对应的图。取代杠杆开关44而将电动机72收容在壳体41的内部。电动机72固定在托架83的背面(朝向行进方向FD的面)的下部。
电动机72以使其旋转轴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电动机72的旋转轴上设置有齿轮72a。在壳体41的下端部上以与齿轮72a啮合的方式形成有凹凸部73。凹凸部73形成为以旋转轴56为中心的圆弧状。
图20(a)表示乘客26a观察由半反射镜21反射的后方视野时的车内后视镜11的位置。在图20(a)所示的状态下,在半反射镜21上向车辆25的乘客26a映照出车辆25的后方视野,并且,不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由此,由于成为车内后视镜11的内部较暗而外部较亮的状态,因此,车辆25的乘客26a能够通过半反射镜21容易地确认车辆后方的状况。
如果通过乘客26a的操作而将图11的切换开关23c接通,则ECU12向电动机72发送包含旋转角度信息在内的电动机控制信号。电动机72的齿轮72a以电动机控制信号所表示的旋转角度向右旋转。与齿轮72a的旋转相对应,托架83、监视器22、衬垫45及半反射镜21以旋转轴56为中心,相对于壳体41旋转。此外,上述旋转角度是预先设定的角度。
图20(b)是上述壳体41的旋转动作停止后状态,且表示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时的车内后视镜11的位置。在旋转动作前后,托架83、半反射镜21、衬垫45及监视器22的角度相同地朝向上方变化。与此相对,壳体41及车辆接合部BS在旋转动作前后不移动。
由此,电动式联动机构23能够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RV、BV)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
如上所述,根据第4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作用效果。
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BV、RV)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由此,由半反射镜21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反射的来自车辆后方的光量减少。因此,车辆25的乘客26a、26b因半反射镜21反射的光而感到的杂乱减少,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BV、RV)的识别性提高。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将监视器22的光量抑制为较少。
联动机构23通过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BV、RV)的情况联动,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从而使得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的识别性进一步提高。
半反射镜21和监视器22以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而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状态彼此固定。联动机构23能够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由此,使用联动机构23进行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控制变得容易。
ECU12与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是否位于倒档位置相对应,切换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影像(BV、RV)的种类。由此,能够对应于变速器的档位,显示最适当的影像(BV、RV)。
ECU12在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将用于检测车辆25后退时的障碍物的车背视野BV显示在监视器22上。在搭载于车辆25上的变速器不位于倒档位置的情况下,将用于确认后方车辆的后方视野RV显示在监视器22上。由此,能够在车辆25后退时显示车辆附近的后方影像,而在其它情况时显示车辆后方更宽范围内的影像。
通过使联动机构23为电动式联动机构,从而使得从在监视器22上显示影像(BV、RV)的定时至半反射镜的角度变化为止的时间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在车辆25所具有的变速器位于倒档位置,无论切换开关23c是接通还是断开,联动机构23均能够与在监视器22上显示车背视野BV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在车辆25后退时,在监视器22上显示的车辆后方影像的识别性提高。
壳体41被固定在车辆25上,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相对于托架83以不同的角度固定,联动机构23使托架83、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相对于壳体41的角度变化。由此,能够在使半反射镜21的反射面相对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的同时,使监视器22的显示面朝向车辆25的乘客26a、26b。由此,使用联动机构23进行的半反射镜21及监视器22的角度控制变得容易。
(变形例)
在第3及第4实施方式中,对于壳体41经由球形接头BJ及车辆接合部BS而紧固在车辆25的前窗上部中央附近的情况进行说明。第3及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内后视镜11、71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车内后视镜11、71如图21所示,能够埋设在车室内的顶棚部材84的前端中央部分84a。在这种情况下,车内后视镜11、71的壳体41能够不经由球形接头BJ及车辆接合部BS,而直接固定在车内的顶棚部材84的前端中央部分84a。或者,作为车内后视镜11、71的壳体41,能够使用车室内的顶棚部材84的前端中央部分84a。
如上所述,记载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但并不应该理解为构成本公开内容一部分的论述及附图限定了本发明。根据本公开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多种代替实施方式、实施例及应用技术。
例如,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作为影像显示后视镜的一个例子,对于设置在车室内的车内后视镜11进行了说明,但影像显示后视镜还包括设置在车室外的车门后视镜、挡泥板后视镜等用于反射车辆25的后方视野的其它后视镜。通过与在监视器22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使半反射镜21反射面的角度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半反射镜21的位置开始变化,从而使由半反射镜21反射的光量减少,使监视器22的识别性提高。
另外,作为不同实施方式记载了手动式联动机构23和电动式联动机构23,但也可以将手动式联动机构23电动式联动机构23组合实施。在这种情况下,乘客26a能够自由选择进行杠杆开关44的手动操作还是电动机72的电动操作。
日本特愿2011-269734号(申请日:2011年12月9日)及日本特愿2012-132789号(申请日:2012年6月12日)的全部内容被引用在本说明书中。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由半反射镜朝向车上乘客反射的来自车辆后方的光量减少。因此,车上乘客因半反射镜反射的光而感到的杂乱减少,在监视器上显示的影像的识别性提高。由此,本发明具有工业实用性。
标号的说明
11、71…车内后视镜(影像显示后视镜)
12…ECU(影像控制部)
13a…后视照相机
13b…背视照相机
21…半反射镜
22…监视器
23…联动机构
23a…触点开关
25…车辆
26a、26b…乘客
41…壳体
43、83…托架
72…电动机
BV…车背视野
RV…后方视野
Claims (14)
1.一种影像显示后视镜,其具有:
半反射镜,其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以及
监视器,其设置在与前述半反射镜接近的车辆前方的位置,
该影像显示后视镜的特征在于,
在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上进行影像显示时,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位于前述乘客进行观察的位置,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与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不同的方向,且是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并且,与在前述监视器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改变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朝向。
2.一种影像显示后视镜,其具有:
半反射镜,其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以及
监视器,其设置在与前述半反射镜接近的车辆前方的位置,
该影像显示后视镜的特征在于,
在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上进行影像显示时,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朝向与用于前述乘客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前述半反射镜相同的方向,前述半反射镜朝向与前述乘客观察车辆后方时不同的方向,并且,与在前述监视器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改变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朝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前述监视器和前述半反射镜以同时可动的方式倾斜配置,
在前述乘客使用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观察车辆后方时,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朝向与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不同的方向。
4.一种影像显示后视镜,其具有:
半反射镜,其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以及
监视器,其设置在与前述半反射镜接近的车辆前方的位置,
该影像显示后视镜的特征在于,
前述影像显示后视镜可选择地配置为至少以下两个位置中的任意位置:
前述车上乘客对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进行观察的位置;以及
前述车上乘客使用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观察车辆后方的半反射镜使用位置,
在选择了对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进行观察的位置时,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与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不同的方向,且是与选择前述半反射镜使用位置时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并且,与在前述监视器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改变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朝向。
5.一种影像显示后视镜,其具有:
半反射镜,其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以及
监视器,其设置在与前述半反射镜接近的车辆前方的位置,
该影像显示后视镜的特征在于,
前述影像显示后视镜可选择地配置为至少以下两个位置中的任意位置:
前述车上乘客对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进行观察的位置;以及
前述车上乘客使用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观察车辆后方的半反射镜使用位置,
在选择了对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进行观察的位置时,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朝向与选择前述半反射镜使用位置时的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相同的方向,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与选择前述半反射镜使用位置时不同的方向,并且,与在前述监视器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改变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朝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前述监视器和前述半反射镜以同时可动的方式倾斜配置,
在选择了前述半反射镜使用位置时,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朝向与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不同的方向。
7.一种影像显示后视镜,其具有:
半反射镜,其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以及
监视器,其设置在与前述半反射镜接近的车辆前方的位置,
该影像显示后视镜的特征在于,
在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上进行影像显示时,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位于前述乘客进行观察的位置,
该影像显示后视镜具有联动机构,其与在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上显示影像的情况联动,将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的角度变更为与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不同的角度,且是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不同的角度。
8.一种影像显示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具有:
半反射镜,其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
监视器,其设置在与前述半反射镜接近的车辆前方的位置;以及
联动机构,其与在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上显示影像的情况联动,使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朝向与前述乘客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相同的方向,使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与前述乘客观察车辆后方时不同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相对于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倾斜配置,
前述乘客在使用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观察车辆后方时,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朝向与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不同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2、4、5、7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前述半反射镜和前述监视器进行收容的壳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前述半反射镜和前述监视器固定在前述壳体上,在对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的角度及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的角度进行变更时,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和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各自相对于前述壳体可动。
12.一种影像显示后视镜,其具有:
半反射镜,其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
监视器,其设置在前述半反射镜的背面侧;以及
壳体,其对前述半反射镜及前述监视器进行收容,
在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上进行影像显示时,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位于前述乘客进行观察的位置,
该影像显示后视镜的特征在于,
在前述乘客观察前述监视器时,前述半反射镜按照朝向与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不同的方向,且是与观察车辆后方时的角度不同的方向的方式,收容在前述壳体内,并且,与在前述监视器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改变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朝向。
13.一种影像显示后视镜,其具有:
半反射镜,其用于使车上乘客观察车辆后方;
监视器,其设置在前述半反射镜的背面侧;以及
壳体,其对前述半反射镜及前述监视器进行收容,
在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上进行影像显示时,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位于前述乘客进行观察的位置,
该影像显示后视镜的特征在于,
在前述乘客观察前述监视器时,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按照朝向与前述乘客观察车辆后方时的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相同的方向的方式,收容在前述壳体内,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按照朝向与与前述乘客观察车辆后方时不同的方向的方式,收容在前述壳体内,并且,与在前述监视器上进行影像显示的情况联动,改变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朝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影像显示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车上乘客使用前述半反射镜观察车辆后方时,前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朝向与前述半反射镜的反射面不同的方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69734 | 2011-12-09 | ||
JP2011-269734 | 2011-12-09 | ||
JP2012-132789 | 2012-06-12 | ||
JP2012132789 | 2012-06-12 | ||
PCT/JP2012/077890 WO2013084622A1 (ja) | 2011-12-09 | 2012-10-29 | 映像表示ミラー及び映像表示ミラー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74605A CN103874605A (zh) | 2014-06-18 |
CN103874605B true CN103874605B (zh) | 2016-11-09 |
Family
ID=4857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5072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4605B (zh) | 2011-12-09 | 2012-10-29 | 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140347488A1 (zh) |
EP (1) | EP2789505B1 (zh) |
JP (1) | JP5273286B1 (zh) |
CN (1) | CN103874605B (zh) |
BR (1) | BR112014010605B1 (zh) |
IN (1) | IN2014CN03282A (zh) |
MX (1) | MX350252B (zh) |
MY (1) | MY167442A (zh) |
RU (1) | RU2559678C1 (zh) |
WO (1) | WO201308462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05780B2 (en) | 2010-02-04 | 2015-12-08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Electro-optic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for vehicle |
US8879139B2 (en) | 2012-04-24 | 2014-11-04 | Gentex Corporation | Display mirror assembly |
JP5929509B2 (ja) | 2012-05-23 | 2016-06-08 |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システム及びこの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システムを備えた車両 |
JP6364702B2 (ja) * | 2013-03-29 | 2018-08-01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ユニット |
US9575315B2 (en) | 2013-09-24 | 2017-02-21 | Gentex Corporation | Display mirror assembly |
US9511715B2 (en) | 2014-01-31 | 2016-12-06 | Gentex Corporation | Backlighting assembly for display for reducing cross-hatching |
CN105980212B (zh) * | 2014-03-13 | 2019-03-15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车载用显示装置 |
EP3119643B1 (en) | 2014-03-21 | 2018-05-23 | Gentex Corporation | Tri-modal display mirror assembly |
EP3126195B1 (en) | 2014-04-01 | 2019-06-05 | Gentex Corporation | Automatic display mirror assembly |
JP6001597B2 (ja) * | 2014-05-23 | 2016-10-05 | サカエ理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及びそのシール部材 |
JP5866677B1 (ja) * | 2014-06-06 | 2016-02-1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電子ミラー装置 |
JPWO2016009612A1 (ja) * | 2014-07-14 | 2017-04-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電子ミラー装置 |
JP2016037109A (ja) * | 2014-08-06 | 2016-03-22 | サカエ理研工業株式会社 | 後方視認装置 |
JP5983693B2 (ja) * | 2014-09-10 | 2016-09-06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表示機能付きミラー装置および表示切替方法 |
US9694751B2 (en) | 2014-09-19 | 2017-07-04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assembly |
CN107079133A (zh) * | 2014-09-24 | 2017-08-18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车载用电子反射镜 |
WO2016047367A1 (ja) * | 2014-09-25 | 2016-03-31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表示機能付きミラー装置および表示機能付きミラー装置の向き変更方法 |
KR101619625B1 (ko) * | 2014-10-22 | 2016-05-1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용 인사이드 미러 조립체 |
JP6315102B2 (ja) * | 2014-10-28 | 2018-04-25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表示機能付きミラー装置および表示機能付きミラー装置の機能変更方法 |
KR101530972B1 (ko) * | 2014-10-30 | 2015-06-23 | 선우기술 주식회사 | 승합차량의 어린이보호 장치 |
US9694752B2 (en) | 2014-11-07 | 2017-07-04 | Gentex Corporation | Full display mirror actuator |
CN107000649B (zh) | 2014-11-13 | 2020-04-14 | 金泰克斯公司 | 具有显示装置的后视镜系统 |
KR101997815B1 (ko) | 2014-12-03 | 2019-07-08 | 젠텍스 코포레이션 | 디스플레이 미러 어셈블리 |
USD746744S1 (en) | 2014-12-05 | 2016-01-05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device |
US9744907B2 (en) | 2014-12-29 | 2017-08-29 | Gentex Corporation | Vehicle vision system having adjustable displayed field of view |
CN105774658B (zh) | 2015-01-14 | 2020-10-16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车辆用影像显示镜 |
JP6677494B2 (ja) | 2015-01-14 | 2020-04-0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車両用映像表示ミラー |
JP6571935B2 (ja) | 2015-01-14 | 2019-09-04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車両用映像表示ミラー |
US9720278B2 (en) | 2015-01-22 | 2017-08-01 | Gentex Corporation | Low cost optical film stack |
JP6425570B2 (ja) * | 2015-02-02 | 2018-11-2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映像表示装置付のミラーを備える車両 |
JP6457283B2 (ja) | 2015-02-02 | 2019-01-23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車両用映像表示ミラー |
EP3254898B1 (en) * | 2015-02-02 | 2019-05-08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Electronic mirror device and electronic mirror system using same |
JP6457284B2 (ja) | 2015-02-02 | 2019-01-23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車両用映像表示ミラー |
JP6441098B2 (ja) | 2015-02-02 | 2018-12-19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車両用映像表示ミラー |
JP6041005B2 (ja) * | 2015-02-10 | 2016-12-07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
EP3056387B1 (en) * | 2015-02-13 | 2018-04-25 | Fico Mirrors S.A. | Rear-view mirror assemblies and systems for motor vehicles,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
WO2016137891A1 (en) | 2015-02-27 | 2016-09-01 | Gentex Corporation | Full display mirror with gear-driven toggle mechanism |
US10506166B2 (en) | 2015-02-27 | 2019-12-10 | Gentex Corporation | Full display mirror actuator with linkage arm |
US10543787B2 (en) | 2015-02-27 | 2020-01-28 | Gentex Corporation | Full display mirror with rack-and-pinion actuator |
US20180065558A1 (en) * | 2015-03-09 | 2018-03-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irror, in-vehicle operation device, and vehicle |
US9995854B2 (en) | 2015-04-20 | 2018-06-12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assembly with applique |
EP3297870B1 (en) | 2015-05-18 | 2020-02-05 | Gentex Corporation | Full display rearview device |
JP6450264B2 (ja) * | 2015-06-09 | 2019-01-0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車両用画像表示機能付きミラーおよび製造方法 |
KR102135427B1 (ko) | 2015-06-22 | 2020-07-17 | 젠텍스 코포레이션 | 진폭-변조된 광의 깜박임을 보정하기 위해 스트리밍된 비디오 이미지를 처리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10046706B2 (en) | 2015-06-26 | 2018-08-14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full screen video display |
US10421404B2 (en) | 2015-06-26 | 2019-09-24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full screen video display |
JP6604503B2 (ja) * | 2015-07-30 | 2019-11-1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電子ミラー装置 |
WO2017048530A1 (en) | 2015-09-18 | 2017-03-23 | Gentex Corporation | Toggle mechanism for rearview assembly |
JP6475859B2 (ja) * | 2015-10-27 | 2019-02-27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ミラー付き撮像装置 |
EP3368374B1 (en) | 2015-10-30 | 2023-12-27 | Gentex Corporation | Toggle paddle |
US9994156B2 (en) | 2015-10-30 | 2018-06-12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device |
USD798207S1 (en) | 2015-10-30 | 2017-09-26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
USD797627S1 (en) | 2015-10-30 | 2017-09-19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mirror device |
USD800618S1 (en) | 2015-11-02 | 2017-10-24 | Gentex Corporation | Toggle paddle for a rear view device |
KR102083806B1 (ko) * | 2015-12-14 | 2020-03-03 | 젠텍스 코포레이션 | 광학 스위치를 구비한 이중 모드 기구 |
JP6663025B2 (ja) * | 2016-01-15 | 2020-03-11 | ジェンテッ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全画面表示ミラー(fdm)用のトグルスイッチの係止及び緩衝材付きトグルスイッチ |
JP6504086B2 (ja) * | 2016-03-08 | 2019-04-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 |
USD845851S1 (en) | 2016-03-31 | 2019-04-16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device |
USD817238S1 (en) | 2016-04-29 | 2018-05-08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device |
US10166924B2 (en) | 2016-05-11 | 2019-01-01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Vehicle vision system with display by a mirror |
US10025138B2 (en) | 2016-06-06 | 2018-07-17 | Gentex Corporation | Illuminating display with light gathering structure |
US20170355312A1 (en) * | 2016-06-08 | 2017-12-14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full screen video display |
JPWO2018008631A1 (ja) * | 2016-07-06 | 2019-04-2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電子ミラー装置 |
US9778459B1 (en) * | 2016-09-20 | 2017-10-03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Assembly to reduce liquid droplet accumulation |
CN210191333U (zh) | 2016-09-22 | 2020-03-27 | 金泰克斯公司 | 用于车辆的后视镜和用于车辆的后视系统 |
CN109789832B (zh) * | 2016-09-30 | 2022-05-03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车辆用室内镜装置 |
EP3305597B1 (en) * | 2016-10-04 | 2020-12-09 | Ficomirrors, S.A.U. | Vehicle driving assist system |
WO2018081801A1 (en) | 2016-10-31 | 2018-05-03 | Gentex Corporation | Cam-driven toggle switch for mirror assembly |
JP2018070116A (ja) * | 2016-11-04 | 2018-05-10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
JP2018090067A (ja) * | 2016-12-01 | 2018-06-14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及び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システム |
JP2018090066A (ja) * | 2016-12-01 | 2018-06-14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及び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システム |
WO2018100871A1 (ja) * | 2016-12-01 | 2018-06-07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及び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システム |
USD809984S1 (en) | 2016-12-07 | 2018-02-13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assembly |
USD854473S1 (en) | 2016-12-16 | 2019-07-23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assembly |
EP3339099A1 (en) * | 2016-12-22 | 2018-06-27 | Fico Mirrors S.A. | Rear view mirror for motor vehicles |
CN109952231B (zh) | 2016-12-30 | 2023-07-14 | 金泰克斯公司 | 具有按需侦察视图的全显示镜 |
US10723270B2 (en) | 2017-01-04 | 2020-07-28 | Gentex Corporation | Mechanical tilt for full display mirror with mounting plate, toggle unit and actuation pin |
US10442360B2 (en) | 2017-03-02 | 2019-10-15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display and tilt mechanism |
EP3595931A4 (en) | 2017-03-17 | 2020-01-22 | Gentex Corporation | REVIEW REVERSE CAMERA WITH TWO |
JP6767690B2 (ja) * | 2017-03-31 | 2020-10-1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電子ミラー装置 |
CN107089193A (zh) * | 2017-04-21 | 2017-08-25 | 韩世杰 | 一种车辆上后视摄像头的控制系统 |
KR101963617B1 (ko) * | 2017-05-08 | 2019-03-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룸미러 |
US10525886B2 (en) | 2017-05-31 | 2020-01-07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Display system, electronic mirror system and movable-body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
JP6697750B2 (ja) * | 2017-05-31 | 2020-05-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車両用表示システム、電子ミラ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移動体 |
US10696230B2 (en) | 2017-06-12 | 2020-06-30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unit with clutch for automated tilt mechanism |
JP6919400B2 (ja) * | 2017-08-08 | 2021-08-18 |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インナー後方視認装置 |
WO2019040703A1 (en) | 2017-08-23 | 2019-02-28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INDOOR REAR VIEW MOUNT WITH FULL SCREEN VIDEO DISPLAY |
US10596968B2 (en) | 2017-09-20 | 2020-03-24 | Gentex Corporation | Prism toggle spring |
JP6933111B2 (ja) * | 2017-11-29 | 2021-09-0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インナーミラー |
JP6890288B2 (ja) * | 2018-03-28 | 2021-06-1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JP7113685B2 (ja) * | 2018-07-10 | 2022-08-05 |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 ミラー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7208378B2 (ja) * | 2019-05-30 | 2023-01-1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移動体 |
US11370360B2 (en) * | 2019-12-25 | 2022-06-28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Display system |
JP7423155B2 (ja) * | 2020-04-10 | 2024-01-29 |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後方監視装置 |
RU205954U1 (ru) * | 2020-11-30 | 2021-08-12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Эй Ви Эй Системс" | Встраиваемый мобильный дисплей |
CN117859029A (zh) | 2021-08-20 | 2024-04-09 | 金泰克斯公司 | 灯光组合件和具有灯光组合件的照明系统 |
JP2023049787A (ja) * | 2021-09-29 | 2023-04-10 | 株式会社Subaru | ミラー位置登録制御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73805A (en) * | 1997-03-17 | 1999-10-26 | Murakami Corporation | Antiglare inner mirror |
TWM243653U (en) * | 2002-08-06 | 2004-09-11 | William Lin | Dual usage lens for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function |
CN201604584U (zh) * | 2009-12-08 | 2010-10-13 | 上海久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33959Y2 (ja) * | 1990-06-30 | 1997-04-30 |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防眩ミラー |
JPH1086750A (ja) * | 1996-09-19 | 1998-04-07 | Murakami Corp | 車両用防眩ミラー |
JPH10236229A (ja) * | 1997-02-28 | 1998-09-08 | Asahi Glass Co Ltd |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
US5956181A (en) * | 1997-07-18 | 1999-09-21 | Lin; William | Two way mirror with dual functions of rear view mirror and video displayer |
WO2007053710A2 (en) * | 2005-11-01 | 2007-05-10 | Donnelly Corporation |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with display |
AU2001243285A1 (en) * | 2000-03-02 | 2001-09-12 | Donnelly Corporation | Video mirror systems incorporating an accessory module |
DE10036875A1 (de) | 2000-07-28 | 2002-02-28 | Mekra Lang Gmbh & Co Kg | Rückspiegel, insbesondere für Nutzfahrzeuge mit Kamera und Monitor |
US6642840B2 (en) | 2000-07-28 | 2003-11-04 | Lang-Mekra North Amicica, Llc |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monitor |
JP2002120649A (ja) * | 2000-08-07 | 2002-04-23 | Ichikoh Ind Ltd | モニタ内蔵ルームミラー |
ITRM20040453A1 (it) * | 2004-09-24 | 2004-12-24 | Sintel Italia S P A | Sistema di gestione di periferiche, in particolare per l'impiego in auto. |
JP3140339U (ja) | 2008-01-10 | 2008-03-21 | 銘修 ▲呉▼ | 走行時画像記録バックミラー |
US8154418B2 (en) * | 2008-03-31 | 2012-04-10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system |
JP2010143250A (ja) * | 2008-12-16 | 2010-07-01 | Nissan Motor Co Ltd | 後方視認装置 |
JP5310017B2 (ja) * | 2009-01-16 | 2013-10-0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周辺視野表示システム |
JP3161007U (ja) | 2010-05-06 | 2010-07-15 | 劉賜川 | 電子式赤外線広角安全の自動車外バックミラー |
JP5152309B2 (ja) * | 2010-12-01 | 2013-02-2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子ミラー |
-
2012
- 2012-10-29 CN CN201280050725.0A patent/CN10387460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0-29 BR BR112014010605-3A patent/BR112014010605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10-29 IN IN3282CHN2014 patent/IN2014CN03282A/en unknown
- 2012-10-29 RU RU2014127885/11A patent/RU2559678C1/ru active
- 2012-10-29 WO PCT/JP2012/077890 patent/WO201308462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0-29 MX MX2014004940A patent/MX350252B/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10-29 MY MYPI2014700924A patent/MY167442A/en unknown
- 2012-10-29 EP EP12856181.8A patent/EP278950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10-29 US US14/358,192 patent/US2014034748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12-10 JP JP2012269196A patent/JP5273286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9
- 2019-05-06 US US16/404,411 patent/US1096779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73805A (en) * | 1997-03-17 | 1999-10-26 | Murakami Corporation | Antiglare inner mirror |
TWM243653U (en) * | 2002-08-06 | 2004-09-11 | William Lin | Dual usage lens for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function |
CN201604584U (zh) * | 2009-12-08 | 2010-10-13 | 上海久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MX350252B (es) | 2017-08-31 |
RU2559678C1 (ru) | 2015-08-10 |
BR112014010605B1 (pt) | 2020-09-15 |
EP2789505B1 (en) | 2017-06-28 |
EP2789505A4 (en) | 2015-04-29 |
JP2014015198A (ja) | 2014-01-30 |
CN103874605A (zh) | 2014-06-18 |
EP2789505A1 (en) | 2014-10-15 |
MX2014004940A (es) | 2015-01-16 |
US20190275947A1 (en) | 2019-09-12 |
US10967797B2 (en) | 2021-04-06 |
WO2013084622A1 (ja) | 2013-06-13 |
JP5273286B1 (ja) | 2013-08-28 |
MY167442A (en) | 2018-08-28 |
BR112014010605A2 (pt) | 2017-06-13 |
US20140347488A1 (en) | 2014-11-27 |
IN2014CN03282A (zh) | 2015-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74605B (zh) | 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 | |
KR100491023B1 (ko) | 카메라 내장형 아우터용 리어뷰 미러 | |
CN104302516B (zh) | 车辆用内部后视镜系统及具备该车辆用内部后视镜系统的车辆 | |
JP6505839B2 (ja) | 全画面表示ミラー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0091833A (zh) | 车载摄像头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 |
CN110876032B (zh) | 车载音视频通话终端、车辆和音视频通话的方法 | |
CN110316086B (zh) | 车辆、车载显示终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03104123A (ja)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
CN110875964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0316091A (zh) | 基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投影系统、方法和车辆 | |
WO2004035352A1 (en) | Omnidirectional watching system for vehicle | |
CN202435488U (zh) | 一种可翻转的摄像设备 | |
CN110525341A (zh) | 车辆用周边显示装置 | |
CN112208441A (zh) | 投影式汽车后视装置和汽车 | |
CN102625756B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车内后视镜系统 | |
CN111055784A (zh) | 一种倒车影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倒车影像装置 | |
CN109131090B (zh) | 一种具有联动拨杆的内后视镜 | |
CN2450015Y (zh) | 携带折叠式电子后视镜系统的汽车 | |
CN209257851U (zh) | 一种用于投影屏幕的天窗结构 | |
CN209534896U (zh) | 一种车辆外后视镜 | |
CN2900251Y (zh) | 用于后视及倒车监视之广角后视镜总成 | |
JP2000004385A (ja) | 多方向撮影装置 | |
TW200528078A (en) | Training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eyesight | |
JPH0597000A (ja) | 車載用撮影装置 | |
JP2007137098A (ja) | 車両の後方視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