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1559B -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91559B CN103791559B CN201410028357.0A CN201410028357A CN103791559B CN 103791559 B CN103791559 B CN 103791559B CN 201410028357 A CN201410028357 A CN 201410028357A CN 103791559 B CN103791559 B CN 1037915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low
- strand
- conducting element
- clockwi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其包括外壳,外壳的后部开设有进风口,外壳的前部开设有三个出风口,还包括换热器及两个贯流风轮,由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分成第一股气流及第二股气流,第一股气流经过对应贯流风轮后分成第三股气流和第四股气流,第二股气流经过对应贯流风轮后分成第五股气流和第六股气流,还包括位于外壳内且枢接于第二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以转动切换封堵第三股气流和第四股气流的第一导流件及位于外壳内且枢接于第三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以转动切换封堵第五股气流和第六股气流的第二导流件。通过二导流件可实现两侧出风、中间出风及三向出风的多维出风,本发明还提供两种上述落地式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房间空调器中,大部分都是空调器正面出风或者两侧出风,在其制冷和制热时,基本上就是正出风空调只能正前出风,侧出风空调只能侧面出风,很难实现正出风和侧出风相结合的出风口方式,大大降低了空调器制冷制热的舒适性,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多维送风方式的追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侧送风与正面送风不能结合而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多维送风方式的追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后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外壳的前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出风口之间,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且靠近所述进风口的换热器及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的两个贯流风轮,由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分成第一股气流及第二股气流,所述第一股气流及所述第二股气流分别流过两个所述贯流风轮,所述第一股气流经过对应所述贯流风轮后分成第三股气流和第四股气流,所述第二股气流经过对应所述贯流风轮后分成第五股气流和第六股气流,所述第三股气流和所述第六股气流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所述第四股气流由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所述第五股气流由所述第三出风口排出,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枢接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以转动切换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和所述第四股气流的第一导流件及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枢接于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以转动切换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和所述第六股气流的第二导流件。
进一步地,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两个所述贯流风轮之间的蜗壳,两个所述贯流风轮对称设置于所述蜗壳的相对两侧,所述蜗壳的前部伸向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蜗壳的后部伸向所述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蜗壳包括位于前部的第一导流部、位于后部的分流部及连接于所述分流部与所述第一导流部之间的第二导流部,所述分流部由其前部至后部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分流部相对于每一所述贯流风轮更靠近所述外壳的后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包括相背设置且呈弧形围设两个所述贯流风轮的两个过渡弧,所述第一导流部由其后部至前部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第一导流部包括两个弧形导流板,两个所述导流板的拱起方向朝外,两个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两个所述过渡弧连接,两个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过渡弧之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3mm-3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件的旋转角度范围为20度至90度,所述第二导流件的旋转角度范围为20度至9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股气流的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五股气流的气流方向所形成夹角范围为60至12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导流件的自由端与各自对应的所述贯流风轮的外缘的最短距离至少为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件具有摆向所述第四股气流的第一导流面与摆向所述第三股气流的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件具有摆向所述第五股气流的第三导流面与摆向所述第六股气流的第四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及所述第三导流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导流面为凹向所述第一导流面的弧形面,所述第四导流面为凹向所述第三导流面的弧形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落地式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所述送风控制方法包括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和/或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其中所述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中间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与所述第一时针方向相反的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
b两侧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所述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
所述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两侧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
b’中间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落地式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所述送风控制方法包括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和/或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其中所述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中间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与所述第一时针方向相反的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
b三向出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二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第四股气流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五股气流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
c两侧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继续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继续沿所述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
所述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两侧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
b’三向出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第三股气流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第二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六股气流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
c’中间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继续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继续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器在外壳内形成四股气流,即第三股气流、第四股气流、第五股气流及第六股气流,通过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来转动切换封堵四股气流,当第一导流件封堵第四股气流及第二导流件封堵第五股气流时,落地式空调器实现中间出风;当第一导流件封堵第三股气流及第二导流件封堵第六股气流时,落地式空调器实现两侧出风;在第一导流件及第二导流件由中间出风转换为两侧出风的过程中,四股气流均处于打开状态,由此,落地式空调器实现三向出风,即中间出风和两侧出风的结合。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第一导流件及第二导流件的转动来实现中间出风、两侧出风及三向出风的多维出风方式,当落地式空调器在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时,分别控制各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和先后出风顺序,来满足消费者对制冷制热舒适性的追求,并且该落地式空调器的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以更加简单的结构实现多维出风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该落地式空调器三向出风。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该落地式空调器中间出风。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该落地式空调器两侧出风。
图4是图3的落地式空调器的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的落地式空调器的B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的步骤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的步骤图。
附图中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落地式空调器100,其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的后部开设有进风口11,所述外壳10的前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及第三出风口14。所述第二出风口13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2和所述第三出风口14之间。
所述落地式空调器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10内且靠近所述进风口11的换热器20及位于所述换热器20的出风侧的两个贯流风轮30。由所述进风口11进入的气流分成第一股气流40及第二股气流41。所述第一股气流40及所述第二股气流41分别流过两个所述贯流风轮30。所述第一股气流40经过对应所述贯流风轮30后分成第三股气流42和第四股气流43,所述第二股气流41经过对应所述贯流风轮30后分成第五股气流44和第六股气流45。所述第三股气流42和所述第六股气流45由所述第二出风口13排出,所述第四股气流43由所述第一出风口12排出,所述第五股气流44由所述第三出风口14排出。
所述落地式空调器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10内且枢接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3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之间以转动切换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42和所述第四股气流43的第一导流件50及位于所述外壳10内且枢接于所述第三出风口14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3之间以转动切换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44和所述第六股气流45的第二导流件6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器100在外壳10内形成四股气流,即第三股气流42、第四股气流43、第五股气流44及第六股气流45,通过第一导流件50和第二导流件60来转动切换封堵四股气流,当第一导流件50封堵第四股气流43及第二导流件60封堵第五股气流44时,落地式空调器100实现中间出风;当第一导流件50封堵第三股气流42及第二导流件60封堵第六股气流45时,落地式空调器100实现两侧出风;在第一导流件50及第二导流件60由中间出风转换为两侧出风的过程中,四股气流均处于打开状态,由此,落地式空调器100实现三向出风,即中间出风和两侧出风的结合。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第一导流件50及第二导流件60的转动来实现中间出风、两侧出风及三向出风的多维出风方式,当落地式空调器100在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时,分别控制各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和先后出风顺序,来满足消费者对制冷制热舒适性的追求,并且该落地式空调器100的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以更加简单的结构实现多维出风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的横截面大致呈圆形,所述第一出风口12和第三出风口14的出风均斜吹向外壳10的前侧,第二出风口13的出风吹向外壳10的正前方。
所述换热器20弯折呈U型而形成一容置槽21,两个所述贯流风轮30容置于所述换热器20形成的所述容置槽21内。由进风口11进入的气流全部要经过换热器20进行换热后再由出风口排出。
所述落地式空调器100还包括安装于两个所述贯流风轮30之间的蜗壳70。两个所述贯流风轮30对称设置于所述蜗壳70的相对两侧。所述蜗壳70的前部伸向所述第二出风口13,所述蜗壳70的后部伸向所述进风口11。蜗壳70的前部容置于换热器20的容置槽21内。
所述蜗壳70包括位于前部的第一导流部71、位于后部的分流部72及连接于所述分流部72与所述第一导流部71之间的第二导流部73。所述分流部72由其前部至后部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分流部72相对于每一所述贯流风轮30更靠近所述外壳10的后部。
所述第二导流部73包括相背设置且呈弧形围设两个所述贯流风轮30的两个过渡弧74。两个过渡弧74之间的距离由所述分流部72至所述第一导流部71的方向先减小再增加。
所述第一导流部71由其后部至前部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第一导流部71包括两个弧形导流板75,两个所述导流板75的拱起方向朝外,两个所述导流板75的一端与两个所述过渡弧74连接,两个所述导流板75的另一端相互连接。
所述蜗壳70是一体成型的,其整体竖立于外壳10内,并与贯流风轮30的轴线平行。
为了使蜗壳70在成型过程中较容易做到、成本低且强度足够,两个所述过渡弧74之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3mm-30mm,优选为7mm-8mm。
请同时参阅图4,两个贯流风轮30配置有两个蜗舌,两个蜗舌分别为第一蜗舌80和第二蜗舌90。所述第一蜗舌80与所述第二蜗舌9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蜗舌80包括与对应的贯流风轮30相面对的第一舌部81及由该第一舌部81弯折伸向所述第一出风口12的第一主体部82。第一舌部81与第一主体部82的弯折处形成一呈锐角的圆滑的拐角部83。所述第一舌部81具有面对贯流风轮30的第一表面84,所述第一表面84包括位于该第一舌部81的自由端部的拱起面85及连接该拱起面85且延伸向所述拐角部83的弧形面86。第一舌部81的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使气流经过其上时具有更小的噪音。所述第一主体部82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舌部81的平直部87及连接于平直部87上的弯曲部88。弯曲部88和平直部87构成第四股气流43的风道壁,弯曲部88相对于平直部87呈扩口状态。
请同时参阅图5,所述第二蜗舌90包括与对应的贯流风轮30相面对的第二舌部91及由该第二舌部91弯折伸向所述第三出风口14的第二主体部92。第二舌部91与第二主体部92的弯折处形成一呈锐角的圆滑的拐角部93。所述第二舌部91具有面对贯流风轮30的第二表面94,所述第二表面94包括位于该第二舌部91的自由端部的拱起面95及连接该拱起面95且延伸向所述拐角部93的弧形面96。第二舌部91的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使气流经过其上时具有更小的噪音。所述第二主体部92包括连接所述第二舌部91的平直部97及连接于平直部97上的弯曲部98。弯曲部98和平直部97构成第五股气流44的风道壁,弯曲部98相对于平直部97呈扩口状态。
所述第二出风口13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之间形成第一分流件31,第二出风口13与第三出风口14之间形成第二分流件32,第一分流件31的存在使第一股气流40经过对应所述贯流风轮30后分成第三股气流42和第四股气流43,第二分流件32的存在使第二股气流41经过对应所述贯流风轮30后分成第五股气流44和第六股气流45。第一分流件31具有第一分流面33、第二分流面34及第一连接面35。第二分流件32具有第三分流面36、第四分流面37及第二连接面38。第一分流面33与第一蜗舌80的第一主体部82的弯曲部88相面对并形成供第四股气流43流过的通道,该通道的横截面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扩大的趋势。第三分流面36与第二蜗舌90的第二主体部92的弯曲部98相面对并形成供第五股气流44流过的通道,该通道的横截面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扩大的趋势。第二分流面34与第四分流面37相面对并共同形成供第三股气流42与第六股气流45汇集流出的汇集通道39,该汇集通道39的横截面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逐渐缩小再逐渐扩大的趋势。蜗壳70的第一导流部71的前端部延伸向该汇集通道39内。
所述第一连接面35呈凹面,第二连接面38呈凹面,所述第一导流件50的枢接端在第一导流件50转动过程中不与第一连接面35发生干涉,所述第二导流件60的枢接端在第二导流件60转动过程中不与第二连接面38发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35为弧形面,第一导流件50的枢接端的端缘面为弧形面,第一连接面35与第一导流件50的枢接端的端缘面具有相同圆心,同样地,第二连接面38为弧形面,第二导流件60的枢接端的端缘面为弧形面,第二连接面38与第二导流件60的枢接端的端缘面具有相同圆心。
所述第一导流件50具有摆向所述第四股气流43的第一导流面51与摆向所述第三股气流42的第二导流面52,所述第二导流件60具有摆向所述第五股气流44的第三导流面61与摆向所述第六股气流45的第四导流面62。第一导流件50的厚度由其枢接端至自由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第二导流件60的厚度由其枢接端至自由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50与第二导流件60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导流面51为平面,以与第一蜗舌80的平直部87相匹配,所述第三导流面61为平面,以与第二蜗舌90的平直部97相匹配,具体地,当第一导流件50封堵第三股气流42时,第四股气流43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导流件50的第一导流面51与第一蜗舌80的平直部87大致处于平行状态,当第二导流件60封堵第六股气流45时,第五股气流44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导流件60的第三导流面61与第二蜗舌90的平直部97大致处于平行状态。
所述第二导流面52为凹向所述第一导流面51的弧形面,所述第四导流面62为凹向所述第三导流面61的弧形面,以与蜗壳70的第一导流部71相匹配,达到平滑过渡的导流曲线。
所述第一导流件50的旋转角度范围为20度至90度,所述第二导流件60的旋转角度范围为20度至90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50的旋转角度范围为45-50度;所述第二导流件60的旋转角度范围为45度至50度。
为了更好地实现送风,所述第四股气流43的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五股气流44的气流方向所形成夹角范围为60至120度,优选为100度至105度。
所述第一导流件50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导流件60的自由端与各自对应的所述贯流风轮30的外缘的最短距离至少为10mm。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流件31与第二分流件32对称设置于第二出风口13处的相对两侧。第一导流件50与第二导流件60对称设置于蜗壳70的相对两侧。第一分流件31、第二分流件32、第一导流件50、第二导流件60、第一蜗舌80、第二蜗舌90及换热器20均平行于蜗壳70的长度方向设置。
请同时参阅图6,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落地式空调的送风控制方法,所述送风控制方法包括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和/或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其中所述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a中间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50沿第一时针方向(即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43,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60沿与所述第一时针方向相反的第二时针方向(即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44;
b两侧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50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42,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60沿所述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45;
所述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a’两侧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50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42,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60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45;
b’中间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50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43,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60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44。
在步骤a中,中间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设定,用户可以在控制面板上设置中间送风的时间,或者,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来设定空调的中间送风时间,或者,在空调系统的程序中原本就设定好。同样地,在步骤a’中,两侧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设定,用户可以在控制面板上设置两侧送风的时间,或者,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来设定空调的两侧送风时间,或者,在空调系统的程序中原本就设定好。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中间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范围为5min-60min。根据对若干个用户进行舒适度体验调查,调查发现,对大多数人而言,中间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范围为15min-30min更为舒适,因为在制冷时,通过中间大风量送风(强劲送风)来直吹人体不能过长时间,否则会让人感到不适。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两侧送风持续预定时间范围为1min-5min。根据对若干个用户进行舒适度体验调查,调查发现,对大多数人而言,两侧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范围为2min-3min更为舒适,因为在制热时,空调刚开机时,吹出来的气流会夹杂着冷空气,会使人感觉冷,通过两侧送风而不直吹人体,待几分钟之后再进行中间送风,此时中间送风基本上是暖风。
请同时参阅图7,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落地式空调器100的送风控制方法,所述送风控制方法包括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和/或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其中所述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a中间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50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43,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60沿与所述第一时针方向相反的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44;
b三向出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50沿第二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第四股气流43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42,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60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五股气流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45;
c两侧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50继续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42,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60继续沿所述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45;
所述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a’两侧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50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42,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60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45;
b’三向出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50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第三股气流42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43,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60沿第二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六股气流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44;
c’中间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50继续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43,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60继续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44。
步骤a中的中间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步骤a’中的两侧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步骤b中的三向出风持续预定时间及步骤b’中的三向出风持续预定时间均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设定,用户可以在控制面板上设置中间送风的时间,或者,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来设定空调的中间送风时间,或者,在空调系统的程序中原本就设定好。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中间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范围为5min-60min。根据对若干个用户进行舒适度体验调查,调查发现,对大多数人而言,中间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范围为15min-30min更为舒适,因为在制冷时,通过中间大风量送风来直吹人体不能过长时间,否则会让人感到不适。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三向出风持续时间范围为10min-180min。根据对若干个用户进行舒适度体验调查,调查发现,对大多数人而言,三向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范围为20min-120min更为舒适,因为在制冷时,通过三向送风实现大范围送风,使整个室内均处于凉爽状态,用户感到更加舒适。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两侧送风持续预定时间范围为1min-5min。根据对若干个用户进行舒适度体验调查,调查发现,对大多数人而言,两侧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范围为2min-3min更为舒适,因为在制热时,空调刚开机时,吹出来的气流会夹杂着冷空气,会使人感觉冷,通过两侧送风而不直吹人体,待几分钟之后再进行三向送风,此时三向送风基本上是暖风。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三向出风持续时间范围为10min-120min。根据对若干个用户进行舒适度体验调查,调查发现,对大多数人而言,三向送风持续的预定时间范围为20min-60min更为舒适,因为在制热时,通过三向送风实现大范围送风,使整个室内均处于暖和状态,用户感到更加舒适。
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100的送风控制方法,其制冷制热舒适性效果好,更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本发明中,仅给出两个实施例的所述落地式空调器100的送风控制方法,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导流件50和第二导流件60的运行,使得不同风口实现不同组合方式出风,也可以实现出风口按照顺序出风,来满足消费者对制冷制热舒适性的追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后部开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前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出风口之间,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且靠近所述进风口的换热器及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的两个贯流风轮,由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分成第一股气流及第二股气流,所述第一股气流及所述第二股气流分别流过两个所述贯流风轮,所述第一股气流经过对应所述贯流风轮后分成第三股气流和第四股气流,所述第二股气流经过对应所述贯流风轮后分成第五股气流和第六股气流,所述第三股气流和所述第六股气流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所述第四股气流由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所述第五股气流由所述第三出风口排出,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枢接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以转动切换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和所述第四股气流的第一导流件及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枢接于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以转动切换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和所述第六股气流的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为单独的零部件,所述第二导流件为单独的零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两个所述贯流风轮之间的蜗壳,两个所述贯流风轮对称设置于所述蜗壳的相对两侧,所述蜗壳的前部伸向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蜗壳的后部伸向所述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位于前部的第一导流部、位于后部的分流部及连接于所述分流部与所述第一导流部之间的第二导流部,所述分流部由其前部至后部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分流部相对于每一所述贯流风轮更靠近所述外壳的后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包括相背设置且呈弧形围设两个所述贯流风轮的两个过渡弧,所述第一导流部由其后部至前部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第一导流部包括两个弧形导流板,两个所述导流板的拱起方向朝外,两个所述导流板各自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过渡弧连接,两个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相互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过渡弧之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3mm-30m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旋转角度范围为20度至90度,所述第二导流件的旋转角度范围为20度至90度。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股气流的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五股气流的气流方向所形成夹角范围为60至12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导流件的自由端与各自对应的所述贯流风轮的外缘的最短距离至少为10mm。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具有摆向所述第四股气流的第一导流面与摆向所述第三股气流的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件具有摆向所述第五股气流的第三导流面与摆向所述第六股气流的第四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及所述第三导流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导流面为凹向所述第一导流面的弧形面,所述第四导流面为凹向所述第三导流面的弧形面。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控制方法包括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和/或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其中所述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中间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与所述第一时针方向相反的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
b两侧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所述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
所述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两侧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
b’中间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控制方法包括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和/或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其中所述制冷运行送风控制步骤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中间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与所述第一时针方向相反的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
b三向出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二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第四股气流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五股气流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
c两侧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继续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继续沿所述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
所述制热运行送风控制步骤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两侧送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三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六股气流;
b’三向出风持续预定时间,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第三股气流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沿第二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角度以将所述六股气流打开但并未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
c’中间送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件继续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四股气流,驱动所述第二导流件继续沿所述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并封堵所述第五股气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8357.0A CN103791559B (zh) | 2014-01-21 | 2014-01-21 |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8357.0A CN103791559B (zh) | 2014-01-21 | 2014-01-21 |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91559A CN103791559A (zh) | 2014-05-14 |
CN103791559B true CN103791559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0667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28357.0A Active CN103791559B (zh) | 2014-01-21 | 2014-01-21 |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915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96343A (zh) * | 2014-09-26 | 2015-01-21 |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挡风件、风道组件及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04566782B (zh) * | 2014-12-01 | 2017-12-12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
CN104613620B (zh) * | 2015-02-02 | 2017-05-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出风控制方法 |
CN104613545B (zh) * | 2015-02-02 | 2017-05-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
CN105180283B (zh) * | 2015-09-23 | 2017-09-29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立式室内机 |
CN105180282B (zh) * | 2015-09-23 | 2017-10-24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立式室内机 |
CN105180287B (zh) * | 2015-10-12 | 2018-09-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贯流风管式空调机组及送风方法 |
CN105387518B (zh) * | 2015-10-21 | 2019-01-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123268B (zh) * | 2016-08-17 | 2021-12-21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
CN106152442B (zh) * | 2016-08-17 | 2022-02-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
CN106288283B (zh) * | 2016-10-08 | 2022-03-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907774A (zh) * | 2017-03-30 | 2017-06-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WO2018176627A1 (zh) * | 2017-03-30 | 2018-10-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CN108375109A (zh) * | 2018-01-29 | 2018-08-0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08332289B (zh) * | 2018-01-29 | 2021-12-21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10805965B (zh) * | 2018-07-18 | 2023-08-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一体式空调及空调室内送风组件 |
CN114508788B (zh) * | 2020-11-17 | 2024-05-2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14963328B (zh) * | 2021-02-19 | 2023-05-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CN114440319A (zh) * | 2021-11-30 | 2022-05-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14601222A (zh) * | 2022-03-22 | 2022-06-10 | 刘思聪 | 一种防护服空调机组 |
CN115682132A (zh) * | 2022-11-08 | 2023-02-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5949998B (zh) * | 2022-12-23 | 2024-08-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出风口结构、中间出风柜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20799B2 (ja) * | 1999-06-09 | 2006-09-13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1196335A (zh) * | 2007-11-19 | 2008-06-11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柜式空调器 |
KR20080006706U (ko) * | 2007-06-27 | 2008-12-31 |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 다중토출장치를 구비한 에어컨 |
CN201191047Y (zh) * | 2008-03-28 | 2009-02-04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柜式空调器 |
KR20090061379A (ko) * | 2007-12-11 | 2009-06-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202040901U (zh) * | 2011-04-18 | 2011-11-1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双贯流空调器室内机 |
-
2014
- 2014-01-21 CN CN201410028357.0A patent/CN1037915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20799B2 (ja) * | 1999-06-09 | 2006-09-13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KR20080006706U (ko) * | 2007-06-27 | 2008-12-31 |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 다중토출장치를 구비한 에어컨 |
CN101196335A (zh) * | 2007-11-19 | 2008-06-11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柜式空调器 |
KR20090061379A (ko) * | 2007-12-11 | 2009-06-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201191047Y (zh) * | 2008-03-28 | 2009-02-04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柜式空调器 |
CN202040901U (zh) * | 2011-04-18 | 2011-11-1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双贯流空调器室内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91559A (zh) | 2014-0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91559B (zh) |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 |
CN103604202B (zh) | 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 |
CN106403029B (zh)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5318428B (zh) | 一种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440056A (zh) | 空调柜机 | |
CN104697053B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挡风板 | |
CN107314453A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4693631U (zh) | 空调器 | |
WO2019042326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731227A (zh) | 空调导风板和具有其的空调 | |
CN105258221B (zh) | 空调内机 | |
CN108426315A (zh) | 一种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以及壁挂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
WO2019042327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6152442A (zh) |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 |
CN108916993A (zh) | 空调器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 |
CN112747368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6051925A (zh) | 空调器 | |
EP3128242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206410216U (zh) |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6361810U (zh) | 空调柜机 | |
CN105371363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8375109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5387518A (zh)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019825A (zh) | 空调器 | |
CN105091086B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