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3796309A -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6309A
CN103796309A CN201210427805.5A CN201210427805A CN103796309A CN 103796309 A CN103796309 A CN 103796309A CN 201210427805 A CN201210427805 A CN 201210427805A CN 103796309 A CN103796309 A CN 103796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resource
carrier
control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resource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278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键
高驰
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278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630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6161 priority patent/WO2014067451A1/zh
Priority to KR1020157003373A priority patent/KR20150029024A/ko
Priority to JP2015540035A priority patent/JP2015537455A/ja
Priority to EP13850424.6A priority patent/EP2858439A4/en
Publication of CN103796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6309A/zh
Priority to US14/584,157 priority patent/US20150131583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站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用户设备UE发送控制信息,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以使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是相同或者不同载波;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上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LTE系统中没有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EPDCCH的配置,进而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基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如公共导频),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的搜索空间内根据PDCCH的载荷大小和聚合级别(有四种聚合级别(Aggregation level),即1,2,4和8)对PDCCH进行解调、解码后,用该UE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简称RNTI,即一种扰码,或身份标识)解扰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Check,简称CRC)来校验并确定该UE自己的PDCCH,并根据该PDCCH中的调度信息对其所调度的业务数据做相应的接收或发送处理。
一个完整的PDCCH由一个或几个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Element,简称CCE)组成,一个CCE由9个资源单元组(Resource ElementGroup,简称REG)组成,一个REG占4个RE。根据LTE Release 8/9/10标准,一个PDCCH可以由1,2,4或8个CCE组成。
在LTE Release10之后的LTE系统中,采用了多用户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MIMO)和协作多点(CoordinatedMultiple Points;简称:CoMP)等技术,部署场景也从同构网络演进为异构网络。在异构网络,宏小区(Macro)对小小区(Micro)的信号干扰较大,从而引起控制信道(PDCCH)的可靠性变低,容量减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3GPP LTE系统引入基于MIMO预编码方式传输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DCCH;简称:E-PDCCH)。E-PDCCH可以基于UE特定参考信号——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以下简称:DMRS)来解调。
EPDCCH不在一个子帧的前n个符号的控制区域而是在该子帧的传输下行数据的区域,且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是频分的,可与PDSCH占用不同的RB。在LTE版本11中,EPDCCH参考信号是复用在版本10中定义的传输模式9(TM9)的PDSCH的参考信号(以下称为DMRS)结构。在多载波聚合场景下,LTE系统支持跨载波调度。所谓跨载波调度,也即调度基站(eNodeB;简称eNB)和UE进行数据通信的控制信息所在的载波与该数据通信的业务数据所在的载波并不相同。当发生跨载波调度的时候,在控制信息里面利用载波指示字段(Carrier Indicator Frame;简称CIF)指示该控制信息作用于哪一个载波上的业务数据。
截止到目前的标准进程,所有的跨载波调度都发生在PDCCH区域,也就是说,当系统使用跨载波调度时,目前的系统仅仅能使用PDCCH区域。特别是rel.12的新载波(New Carrier Type;简称NCT)场景下,系统将尽可能的使用EPDCCH,此时PDCCH区域尽量不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当系统需要对某些UE配置跨载波功能的时候,需要单独为这些UE配置PDCCH信道,导致系统中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LTE系统中没有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EPDCCH的配置,进而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用户设备UE发送控制信息,所述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以使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物理资源包括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EPDCCH-PRB-SET。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映射规则,包括: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为单位建立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为单元建立ECCE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为单元建立PRB Pair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增强资源单元组EREG为单元建立EREG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天线端口AP为单元建立AP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映射规则为所述基站配置并向所述UE发送的;
或者,所述映射规则为预先定义的且所述基站与所述UE共知的规则。
结合第一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将所述映射规则发送至所述UE;
或者,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将所述映射规则发送至所述UE。
结合第一面及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为单位建立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包括:
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并将载波排序,将排序后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面及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具体为:
按照EPDCCH物理资源集合的ID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
和/或,所述将载波排序,具体为:按照载波的ID将载波排序。
结合第一面及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为单元建立ECCE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包括:
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进行分组,并将载波排序,将分组后的ECCE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面及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里ECCE进行分组,并将载波排序,将分组后的ECCE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具体为:
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ECCE进行分组时按照ECCE的索引数值对载波数目进行求余数运算,将运算结果相同的分为一组;并将该组与将载波排序后序号与运算结果相同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UE接收基站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发送的控制信息,在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息之前,所述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
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物理资源包括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EPDCCH-PRB-SET。
结合第二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映射规则,包括: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为单位建立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为单元建立ECCE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为单元建立PRB Pair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增强资源单元组EREG为单元建立EREG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天线端口AP为单元建立AP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结合第二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映射规则为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配置并发送的规则;
或者,所述映射规则为预先定义的且所述基站与所述UE共知的规则。
结合第二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接收基站采用物理资源中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发送的控制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
或者,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用户设备UE发送控制信息,其中,基站根据所述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以使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映射规则为基站配置并采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UE发送的;
或者,所述映射规则为预先定义的且所述基站与所述UE共知的规则。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映射规则建立单元,用于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
或者,用于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
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映射规则建立单元建立的映射规则发送至所述UE。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发送的控制信息,在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息之前,所述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映射规则为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基站配置并发送的规则;
或者,所述映射规则为预先定义的且所述基站与所述UE共知的规则。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
或者,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基站通过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UE发送控制信息,在发送之前,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使得UE根据物理资源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并且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LTE系统中没有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EPDCCH的配置,进而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同样能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其它附图。
图1为PDCCH和EPDCCH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2为跨载波调度时PDCCH的作用于载波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B和图3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和载波的对应关系图;
图4A至图4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和载波的对应关系图;
图5A和图5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述的各个实施例都只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下述的各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即使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也可以通过等效变换部分甚至全部的技术特征,而获得能够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实现本发明技术效果的其它实施例,而这些变换而来的各个实施例显然并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或者,3GPP LTE高级演进(LTE-advanced,简称LTE-A)系统中,下行多址接入方式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OFDMA)方式。
具体地,从时间上看上述系统的下行资源被划分成了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简称OFDM)符号,从频率上看下行资源被划分成了子载波。通常,在某个OFDM符号内的某个子载波称为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简称RE)。
另外,根据LTE Release 8/9/10标准,一个下行子帧包含有两个时隙(slot),每个时隙有7个或者6个OFDM符号,即共含有14个或12个RE。其中,采用正常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简称CP)长度时每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14个RE,采用扩展的CP长度时每个时隙包括6个OFDM符号,12个RE。
此外,LTE Release 8/9/10标准中定义了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RB),一个RB在频域上包含12个子载波,在时域上为一个时隙,即包含7个或6个OFDM符号,因此一个RB包含84个或72个RE。在一个子帧内的相同子载波上,两个时隙的一对RB称之为资源块对(RB pair),即RB对。
子帧上承载的各种数据,是在子帧的物理时频资源上划分出各种物理信道来组织映射的。各种物理信道大体可分为两类: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相应地,控制信道承载的数据可称为控制数据(一般可以称为控制信息),业务信道承载的数据可称为业务数据(一般可以称为数据)。发送子帧的根本目的是传输业务数据,控制信道的作用是为了辅助业务数据的传输。
LTE Release10和之前的LTE系统中,PDCCH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在一个子帧中是时分的,PDCCH承载在一个子帧的前n个OFDM符号内,n可以为1、2、3、4中的一种。在频域上PDCCH和PDSCH是通过交织处理后打散到整个系统带宽上的,以获得频率分集增益;其调度的下行数据从该子帧的第n+1个符号开始映射。
UE基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如公共导频(Comm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CRS)),在PDCCH的搜索空间内根据PDCCH的载荷大小和聚合水平(有四种聚合水平,即1,2,4和8)对PDCCH进行解调、解码后,用该UE特定的RNTI解扰CRC来校验并确定该UE自己的PDCCH,并根据该PDCCH中的调度信息对其所调度的数据做相应的接收或发送处理。
一个完整的PDCCH由一个或几个CCE组成,一个CCE由9个REG组成,一个REG占4个RE。根据LTE Release 8/9/10标准,一个PDCCH可以由1,2,4或8个CCE组成。
在LTE Release10之后的LTE系统中,多用户的MIMO和CoMP等技术的引入使得控制信道容量受限,进而引入基于MIMO预编码方式传输的E-PDCCH。E-PDCCH可以基于UE特定参考信号——DMRS来解调。每个ePDCCH仍可以映射到k个类似于CCE的逻辑单元,这里定义为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Element,eCCE),在终端侧需要UE进行盲检测。沿用PDCCH中聚合级别的定义,聚合级别为L(L=1、2、4或8等)的ePDCCH则可以映射到L个eCCE,即由L个eCCE组成。一个eCCE由一个或几个增强的资源单元组(Enhanced Resource Element Group,eREG)组成。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PDCCH和EPDCCH的位置示意图。在多载波聚合场景下,LTE系统支持跨载波调度。所谓跨载波调度,也即调度eNodeB和UE在某一载波上数据通信的控制信号所在的载波与该数据通信所在的载波并不相同。当发生跨载波调度的时候,在控制信息里面利用载波指示字段(Carrier Indicator Frame,简称CIF)指示该控制信息作用于哪一个载波,如图2所示。
然而,截止到目前的标准进程,所有的跨载波调度都发生在PDCCH区域,如上图2所示。并没有公开使用EPDCCH进行跨载波调度的内容。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仅存在LTE系统需要跨载波调度时的系统配置。故,当系统使用跨载波调度时,目前的系统仅仅能使用PDCCH区域。特别是rel.12的新载波(New Carrier Type--NCT)场景下,系统将尽可能的使用EPDCCH,此时PDCCH区域尽量不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当系统需要对某些UE配置跨载波功能的时候,需要单独为这些UE配置PDCCH信道,导致系统中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用以实现系统中EPDCCH的灵活配置,以降低系统的控制信道的开销,进而减少系统中资源的浪费。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具体包括:
基站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UE发送控制信息,以及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以使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以及
其中,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站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准备发送控制信息时,根据映射规则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进而向UE发送控制信息,使得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举例来说,上述的物理资源可包括: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EPDCCH-PRB-SET)。在实际应用中,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可包括:PRB Pair,ECCE,EREG,或者天线端口(AP)等内容。
进一步地,上述的映射规则可包括: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为单位建立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为单元建立ECCE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为单元建立PRB Pair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增强资源单元组EREG为单元建立EREG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天线端口AP为单元建立AP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应了解的是,在映射规则中,载波与物理资源(如EPDCCH-PRB-SET、PRB Pair、ECCE、EREG或者AP等)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多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对应关系,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上述的映射规则可为基站配置并向UE发送的。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上述的映射规则可为预先定义的且基站与UE共知的规则。例如,上述的映射规则可为当前的LTE-A中定义的基站和UE都执行的标准。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中,基站通过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UE发送控制信息,在发送之前,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使得UE根据物理资源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并且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LTE系统中没有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EPDCCH的配置,进而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应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映射规则可包括: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为单位建立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映射规则可包括: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为单元建立ECCE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为单元建立PRB Pair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增强资源单元组EREG为单元建立EREG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AP为单元建立AP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映射规则可为: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并将载波排序,将排序后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如下表一:
  EPDCCH物理资源集合1   载波1
  EPDCCH物理资源集合2   载波2
  EPDCCH物理资源集合3   载波3
举例来说,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可为按照EPDCCH物理资源集合的ID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另外,将载波排序可为按照载波的ID将载波排序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按照其他形式进行排序,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不对其进行限制。
在另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映射规则可为: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进行分组,并将载波排序,将分组后的ECCE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ECCE进行分组时按照ECCE的索引数值对载波数目进行求余数运算,将运算结果相同的分为一组;并将该组与将载波排序后序号与运算结果相同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当然,载波排序方式可以有多种,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分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一种映射规则。
实施例二
图3A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如图3A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如下所述。
301、基站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将所述映射规则发送至所述UE;或者,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将所述映射规则发送至所述UE;
其中,所述映射规则为物理资源与载波的对应关系。
302、基站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UE发送控制信息,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以使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
也就是说,基站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准备向UE发送控制信息,此时,根据映射规则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确定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进而发送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跨载波调度是指承载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可以不在同一个载波,或者使用相同的载波。上述应用控制信息的载波可为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数据所在的载波。例如,在载波A上发送UE应用于载波B上的控制信息。当然,跨载波调度可以包括业务数据的调度,也可以包括控制信息的调度,如功控信息等。
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在向UE发送控制信息时,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的LTE系统中没有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EPDCCH的配置,进而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如图3B所示,图3B示出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和载波的对应关系图。在图3B中,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在频域上完全不重合,此时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可以调度载波M,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可以调度载波M+2。
也就是说,基站在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可以建立映射规则,例如,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与载波M的对应关系,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与载波M+2的对应关系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假设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与载波A关联,那么基站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时,在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一个映射规则;相应地,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假设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与载波B关联,那么基站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时,在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一个映射规则。可以理解的是,该处映射规则中,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和载波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上举例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与载波A对应,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与载波B对应。由上,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A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B的控制信息,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LTE系统中没有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EPDCCH的配置,进而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又如,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假设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与载波A和载波C关联,那么基站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时,在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一个映射规则;相应地,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假设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与载波B关联,那么基站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时,在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一个映射规则。可以理解的是,该处映射规则中,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和载波可以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如上举例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与载波A、载波C对应。
由上,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A和载波C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B的控制信息,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LTE系统中没有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EPDCCH的配置,进而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又如,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假设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与载波A,那么基站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时,在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一个映射规则;相应地,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假设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与载波B关联,那么基站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时,在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一个映射规则;相应地,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Z,假设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与载波A关联,那么基站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Z时,在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Z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一个映射规则。可以理解的是,该处映射规则中,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和载波可以是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如上举例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与载波A、载波C对应。
由上,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A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B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Z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A的控制信息,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LTE系统中没有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EPDCCH的配置,进而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基站给UE配置多载波的信息时,可以对该配置的载波对应可以用来调度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
同样,结合图3B所示,基站配置的载波可包括:载波M,载波M+2和载波M+1。在配置载波的信息是,基站给UE配置载波M和载波M+2,以及给UE配置对应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n。
假设基站指示载波M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上调度;并指示载波M+2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上调度。那么基站配置载波M时,在该载波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一个子映射规则,如载波M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的对应关系;同时基站配置载波M+2时,在该载波M+2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另一个子映射规则,如载波M+2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的对应关系。上述的子映射规则可组成一个映射规则,或者子映射规则可作为单独的映射规则。应注意的是,该实施例中子映射规则为一对一的子映射规则。
进而,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2的控制信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假设基站指示载波M和载波M+1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上调度;并指示载波M+2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上调度。那么基站配置载波M时,在该载波M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一个子映射规则,如载波M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的对应规则;同时基站配置载波M+1时,在该载波M+1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一个子映射规则,如载波M+1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的对应规则;同时基站配置载波M+2时,在该载波M+2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另一个子映射规则,如载波M+2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的对应规则。上述的子映射规则可组成一个映射规则,或者子映射规则可作为单独的映射规则。应注意的是,该实施例中映射规则为载波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之间的多对一的映射规则,如上,载波M、M+1对应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的映射规则。
进而,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和载波M+1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2的控制信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假设基站指示载波M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上调度;并指示载波M+2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上调度;并指示载波M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2上调度。那么基站配置载波M时,在该载波M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一个子映射规则,如载波M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和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2的对应规则;同时基站配置载波M+2时,在该载波M+2的配置信息里面包含另一个子映射规则,如载波M+2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的对应规则。上述的子映射规则可组成一个映射规则,或者子映射规则可作为单独的映射规则。应注意的是,该实施例中映射规则为载波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之间的一对多的映射规则,如上,载波M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2的对应规则。
进而,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2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2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的控制信息。
在第二优选的实施例中,基站给UE配置多载波的信息时,基站配置的载波可包括:载波A,载波B,载波C;相应地,基站给UE配置载波A和载波B时,可给UE配置对应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和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
基站可以对载波A和载波B按照某种标准排序,比如载波序号;与此同时基站可以对UE配置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和Y按照某种标准排序,比如EPDCCH物理资源集合的第一个PRB Pair的序号。将排好序的载波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对应。
举例来说,载波的排序是{A,B},EPDCCH物理资源集合的排序是{X,Y},那么{A,X}对应,{B,Y}对应。这种情况下,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A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B的控制信息。上述是映射规则为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且载波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又如,基站有载波A,载波B,载波C,且基站给UE配置载波A和载波B,并且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EPDCCH物理资源集合Z。此时,基站可以对载波A和载波B按照某种标准排序,比如载波序号;与此同时基站可以对UE配置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Y和Z按照某种标准排序,比如EPDCCH物理资源集合的第一个PRB Pair的序号。将排好序的载波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对应。例如,载波的排序是{A,B},EPDCCH物理资源集合的排序是{X,Y,Z},那么{A,X,Z}对应,{B,Y}对应。这种情况下,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A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B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Z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A的控制信息。上述举例说明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中,载波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
又如,基站有载波A,载波B,载波C,载波D,且基站给UE配置载波A、载波B和载波C,并且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此时,基站可以对载波A、载波B和载波C按照某种标准排序,比如载波序号;与此同时基站可以对UE配置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和Y按照某种标准排序,比如EPDCCH物理资源集合的第一个PRB Pair的序号。将排好序的载波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对应。例如,载波的排序是{A,B,C},EPDCCH物理资源集合的排序是{X,Y},那么{A,X}对应,{B,Y},{C,X}对应。这种情况下,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A的控制信息和属于载波C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B的控制信息。上述举例说明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中,载波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是多对一的对应关系。
如图3C所示,图3C示出了EPDCCH物理资源和载波的对应关系。在图3C中,调度不同载波(如载波M和载波M+2)的EPDCCH的物理资源集合在频域上可重合,此时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可以调度载波M,也可以调度载波M+2。
例如,基站有载波M,载波M+1,载波M+2,基站给UE配置载波M和载波M+2,并且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而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是由逻辑的ECCE组合而成的。通过给载波M和载波M+2分配逻辑上不重合的ECCE资源实现资源的正交。
部分ECCE给载波M,部分ECCE给载波M+2,所述的部分ECCE在逻辑上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例如,连续的可以是前一半,后一半。离散的可以是奇偶,或与聚合级别(Aggregation Level,简称AL)相关的连续ECCE为粒度进行离散。所述ECCE可以是Localized or distributed ECCE.如果是distributed EPDCCH,可以根据EREG进行分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具体包括:
基站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并结合至少一个指示信息向UE发送所述控制信息,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指示信息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举例来说,所述指示信息可为载波指示字段,如CIF或者其他能够指示控制信息所应用哪一个载波的字段均可。在实际应用中,指示信息中可包括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至少一个载波的标识。该处载波的标识可为载波的序号或其他可以区分载波的标识,本实施例不对载波的标识进行限定。
由此,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使得EPDCCH可以实现跨载波调度,进而降低现有技术中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如图4A所示,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需要对该配置的物理资源集合加一个跨载波调度的字段,该字段用以指示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载波ID。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个载波对应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可以是相同的。
例如,系统有载波M,载波M+1,载波M+2,并且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与载波M,载波M+2关联。这种情况下,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的控制信息,和属于载波M+2的控制信息。
又比如,基站有载波A,载波B,载波C,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和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与载波A,载波B关联,并且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也与载波A,载波B关联。这种情况下,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X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A的控制信息,和属于载波B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Y里也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A的控制信息,和属于载波B的控制信息。
如图4B所示,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需要对该配置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加一个跨载波调度的字段,指示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载波ID。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个载波对应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可以是不相同的。
例如,基站有载波M,载波M+1,载波M+2,且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与载波M关联,同时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与载波M+2关联。这种情况下,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2的控制信息。但是,由于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和n+1在空间上是交叠(部分重合)的,所以可能会出现检测到的控制信令出现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和n+1重合部分,为了分清这时候检测到的控制信息是归属载波M还是载波M+2,必须使用指示信息,如CIF进行区分。
如图4C所示,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需要对该配置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加一个跨载波调度的字段,指示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载波ID。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图4C中每个载波对应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是不相同的,该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完全不重合。
例如,基站有载波M,载波M+1,载波M+2,且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与载波M关联,同时基站给UE配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此时基站指示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与载波M+2关联。这种情况下,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的控制信息,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里可以检测到属于载波M+2的控制信息。
另外,由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和n+1在物理空间上不重合,因此当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上检测控制信息时,不可能发生载波M和载波M+2的混淆;同理,当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上检测控制信息时,也不可能发生载波M和载波M+2的混淆。在这种情况下,CIF字段的动态指示已经没有必要。可通过基站配置的静态指示即可,也即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上检测控制信息时,默认控制信息针对载波M;UE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n+1上检测控制信令时,默认控制信令针对载波M+2。
实施例四
图5A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如图5A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如下所述。
501、UE接收基站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发送的控制信息,在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息之前,所述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
502、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基站选择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准备发送控制信息时,根据映射规则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
上述的物理资源可包括:EPDCCH-PRB-SET,EPDCCH-PRB-SET中的PRB Pair,EPDCCH-PRB-SET中的ECCE,EPDCCH-PRB-SET中的EREG,或者EPDCCH-PRB-SET中的AP等,该处的物理资源为EPDCCH相关的资源,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
举例来说,所述映射规则可为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配置并发送的规则。
在实际应用中,映射规则还可为预先定义的且所述基站与所述UE共知的规则。例如,映射规则为当前LTE-A的标准中定义的基站和UE共知的规则。
以下简单说明上述的映射规则:
可以理解的是,映射规则可包括: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为单位建立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映射规则可包括: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为单元建立ECCE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PRB Pair为单元建立PRB Pair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REG为单元建立EREG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AP为单元建立AP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映射规则可为: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并将载波排序,将排序后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例如,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可为按照EPDCCH物理资源集合的ID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另外,将载波排序可为按照载波的ID将载波排序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按照其他形式进行排序,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不对其进行限制。
在另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映射规则可为: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进行分组,并将载波排序,将分组后的ECCE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例如,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ECCE进行分组时按照ECCE的索引数值对载波数目进行求余数运算,将运算结果相同的分为一组;并将该组与将载波排序后序号与运算结果相同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当然,载波排序方式可以有多种,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分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一种映射规则。
由上,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在UE接收控制信息时可以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该控制信息的载波,且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使得可以在应用EPDCCH物理资源时,也可以实现跨载波调度,进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LTE系统中没有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EPDCCH的配置,进而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实施例五
图5B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如图5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如下所述。
511、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或者,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
其中,映射规则可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512、UE接收基站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发送的控制信息,在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息之前,所述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
513、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中,基站预先配置下发UE的映射规则,进而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UE发送控制信息时,根据映射规则确定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使得UE根据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且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LTE系统中没有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的EPDCCH的配置,进而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实施例六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如下所述。
601、UE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为所述基站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并结合至少一个指示信息向UE发送的;
602、UE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指示信息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
举例来说,上述的指示信息可以为载波指示字段,如CIF。另外,在实践中,指示信息中可包括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至少一个载波的标识。
由此,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使得EPDCCH可以实现跨载波调度,进而降低现有技术中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实施例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发送单元,
其中,发送单元用于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用户设备UE发送控制信息,其中,基站根据所述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以使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特别地,在发送单元发送控制信息之前,基站还可配置并采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UE发送上述的映射规则。
或者,在其他应用场景中,映射规则为预先定义的且所述基站与所述UE共知的规则。
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基站还包括:映射规则建立单元71和发送单元72;
其中,映射规则建立单元71用于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或者,用于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
发送单元72还用于将所述映射规则建立单元建立的映射规则发送至所述UE,以及
发送单元72用于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用户设备UE发送控制信息,其中,基站根据所述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以使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特别地,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物理资源可包括:EPDCCH-PRB-SET,EPDCCH-PRB-SET中的PRB Pair,EPDCCH-PRB-SET中的ECCE,EPDCCH-PRB-SET中的EREG,或者EPDCCH-PRB-SET中的AP等,该处的物理资源为EPDCCH相关的资源,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映射规则可包括: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为单位建立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映射规则可包括: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为单元建立ECCE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PRB Pair为单元建立PRB Pair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REG为单元建立EREG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AP为单元建立AP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映射规则可为: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并将载波排序,将排序后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例如,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可为按照EPDCCH物理资源集合的ID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另外,将载波排序可为按照载波的ID将载波排序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按照其他形式进行排序,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不对其进行限制。
在另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映射规则可为: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进行分组,并将载波排序,将分组后的ECCE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例如,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ECCE进行分组时按照ECCE的索引数值对载波数目进行求余数运算,将运算结果相同的分为一组;并将该组与将载波排序后序号与运算结果相同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当然,载波排序方式可以有多种,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分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一种映射规则。
上述的基站能够对EPDCCH进行配置,进而可以实现EPDCCH的跨载波调度,进而降低现有技术中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发送单元所实现的功能,进一步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上述映射规则建立单元所实现的功能;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映射规则。
举例来说,处理器用于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用户设备UE发送控制信息,其中,基站根据所述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以使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特别地,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处理器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准备发送控制信息时,根据映射规则从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进而向UE发送控制信息。
在优选的实现场景中,处理器还用于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或者,用于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
进而,处理器将建立的映射规则发送至所述UE。
上述的基站能够对EPDCCH进行配置,进而可以实现EPDCCH的跨载波调度,进而降低现有技术中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实施例八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用于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并结合至少一个指示信息向UE发送所述控制信息,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指示信息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
举例来说,指示信息可为载波指示字段,如CIF。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指示信息中可包括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至少一个载波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的基站能够对EPDCCH进行配置,进而可以实现EPDCCH的跨载波调度,进而降低现有技术中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包括处理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发送单元所实现的功能。
举例来说,处理器可用于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并结合至少一个指示信息向UE发送所述控制信息,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指示信息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
实施例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如图8所示,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单元81和确定单元82;
其中,接收单元81接收基站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发送的控制信息,在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息之前,所述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物理资源;
确定单元82用于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上述映射规则可为接收单元81接收所述基站配置并发送的规则;
或者,所述映射规则为预先定义的且所述基站与所述UE共知的规则。
在一种可选的应用场景中,接收单元81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
或者,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
该处的映射规则可参照其他实施例中的记载。
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实现EPDCCH的跨载波调度,进而降低现有技术中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接收单元81和确定单元82所实现的功能,存储器用于存储映射规则。
举例来说,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可用于用于接收基站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发送的控制信息,在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息之前,所述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物理资源,以及用于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如图8所示,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单元81和确定单元82;
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为所述基站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并结合至少一个指示信息向用户设备UE发送的;
确定单元8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指示信息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
举例来说,所述指示信息可为载波指示字段,如CIF。在实际应用中,指示信息中可包括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至少一个载波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实现EPDCCH的跨载波调度,进而降低现有技术中导致控制信息的开销较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基站为广义的概念,其可以是基站收发台、基站控制器、NodeB、eNodeB、或者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等,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另外,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如CPU。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用户设备和基站的实施例中,各功能单元的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所述用户设备和基站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而且,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功能单元可以是由相应的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相应的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完成,例如,前述的发送单元,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发送单元功能的硬件,例如发射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再如前述的确定单元,可以是具有执行确定单元的功能的硬件,例如处理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其他硬件设备;又如,前述的接收单元,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接收单元功能的硬件,例如接收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本说明书提供的各个实施例都可应用上述描述原则)。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用户设备UE发送控制信息,所述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以使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
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资源包括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EPDCCH-PRB-SE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规则,包括: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为单位建立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为单元建立ECCE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为单元建立PRB Pair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增强资源单元组EREG为单元建立EREG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天线端口AP为单元建立AP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映射规则为所述基站配置并向所述UE发送的;
或者,所述映射规则为预先定义的且所述基站与所述UE共知的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采用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UE发送控制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将所述映射规则发送至所述UE;
或者,
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将所述映射规则发送至所述UE。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为单位建立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包括:
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并将载波排序,将排序后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具体为:
按照EPDCCH物理资源集合的ID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排序;
和/或,
所述将载波排序,具体为:
按照载波的ID将载波排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为单元建立ECCE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包括:
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进行分组,并将载波排序,将分组后的ECCE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ECCE进行分组,并将载波排序,将分组后的ECCE与排序后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具体为:
将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ECCE进行分组时按照ECCE的索引数值对载波数目进行求余数运算,将运算结果相同的分为一组;并将该组与将载波排序后序号与运算结果相同的载波建立对应关系。
10.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基站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发送的控制信息,在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息之前,所述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
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资源包括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EPDCCH-PRB-SET。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规则,包括: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为单位建立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为单元建立ECCE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为单元建立PRB Pair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增强资源单元组EREG为单元建立EREG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或者,
以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中的天线端口AP为单元建立AP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规则。
13.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映射规则为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配置并发送的规则;
或者,所述映射规则为预先定义的且所述基站与所述UE共知的规则。
14.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接收基站采用物理资源中的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发送的控制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
或者,
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
1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向用户设备UE发送控制信息,其中,基站根据所述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以使所述UE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
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规则为基站配置并采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UE发送的;
或者,
所述映射规则为预先定义的且所述基站与所述UE共知的规则。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映射规则建立单元,用于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
或者,用于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所述映射规则;
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映射规则建立单元建立的映射规则发送至所述UE。
1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采用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物理资源集合发送的控制信息,在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控制信息之前,所述基站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
其中,承载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与应用所述控制信息的载波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映射规则为载波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映射规则为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基站配置并发送的规则;
或者,所述映射规则为预先定义的且所述基站与所述UE共知的规则。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EPDCCH物理资源集合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
或者,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基站在配置所述载波时建立的所述映射规则。
CN201210427805.5A 2012-10-31 2012-10-31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ending CN1037963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7805.5A CN103796309A (zh) 2012-10-31 2012-10-31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CT/CN2013/086161 WO2014067451A1 (zh) 2012-10-31 2013-10-29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KR1020157003373A KR20150029024A (ko) 2012-10-31 2013-10-29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기지국, 및 사용자 기기
JP2015540035A JP2015537455A (ja) 2012-10-31 2013-10-29 制御情報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機器
EP13850424.6A EP2858439A4 (en) 2012-10-31 2013-10-29 TAX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ASIC STATION AND USER DEVICE
US14/584,157 US20150131583A1 (en) 2012-10-31 2014-12-29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7805.5A CN103796309A (zh) 2012-10-31 2012-10-31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6309A true CN103796309A (zh) 2014-05-14

Family

ID=50626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27805.5A Pending CN103796309A (zh) 2012-10-31 2012-10-31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31583A1 (zh)
EP (1) EP2858439A4 (zh)
JP (1) JP2015537455A (zh)
KR (1) KR20150029024A (zh)
CN (1) CN103796309A (zh)
WO (1) WO2014067451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8537A1 (zh) * 2014-06-09 2015-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9680620B2 (en) 2014-06-09 2017-06-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7211446A (zh) * 2015-01-29 2017-09-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09451A (zh) * 2017-05-05 2018-11-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搜索空间的确定方法及网元设备
CN110121855A (zh) * 2017-03-24 2019-08-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配置装置、监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13728720A (zh) * 2018-11-01 202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接入和回程链路的承载映射
CN114513794A (zh) * 2021-12-30 2022-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设备、资源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6422B2 (en) * 2012-11-02 2018-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EPDCCH in LTE
CN105636222B (zh) * 2014-11-06 2019-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信道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419110B2 (en) * 2015-11-03 2022-08-16 Apple Inc.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US10897746B2 (en) 2016-09-13 2021-01-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performing position measurement in NB IoT
WO2019099393A1 (en) * 2017-11-15 2019-05-2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US10973013B2 (en) 2017-11-15 2021-04-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5498A (zh) * 2009-03-17 2009-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相关系统、装置
CN101925155A (zh) * 2009-06-11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载波分配方法与装置
CN102170703A (zh) * 2011-05-11 2011-08-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的信息收发方法及设备
WO2012138097A2 (ko) * 2011-04-03 2012-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63469A (zh) * 2012-05-09 2014-02-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7511B (zh) * 2009-11-18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方式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3518415B (zh) * 2011-02-11 2017-05-2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增强型控制信道的系统和方法
JP2012255503A (ja) * 2011-06-09 2012-12-27 Nsk Ltd 回転支持装置
US9705654B2 (en) * 2011-11-08 2017-07-11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 extensible and scalable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networks
EP2807784A1 (en) * 2012-01-27 2014-12-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providing epdcch in a multiple carrier based and/or quasi-collated network
US9179456B2 (en) * 2012-02-07 2015-1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9055578B2 (en) * 2012-03-15 2015-06-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E-specific search space and ePDCCH scrambling
WO2013135199A1 (en) * 2012-03-16 2013-09-19 Mediatek Inc. Physical structure and reference signal utilization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ofdm/ofdma systems
US9445409B2 (en) * 2012-03-21 2016-09-13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search space configuration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US20130301562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Resource Multiplexing of Distributed and Localized transmission i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JP5771177B2 (ja) * 2012-09-28 2015-08-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521664B2 (en) * 2012-11-02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PDCCH resource and quasi-co-location management in LTE
US9871636B2 (en) * 2013-01-18 2018-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element (ECCE) bas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ong-term evolution (LTE)
TWI561037B (en) * 2013-01-22 2016-12-01 Innovative Sonic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new carrier typ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09240B1 (en) * 2013-04-03 2022-03-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Epdcch common search space design for one or more carrier typ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5498A (zh) * 2009-03-17 2009-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相关系统、装置
CN101925155A (zh) * 2009-06-11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载波分配方法与装置
WO2012138097A2 (ko) * 2011-04-03 2012-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70703A (zh) * 2011-05-11 2011-08-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的信息收发方法及设备
CN103563469A (zh) * 2012-05-09 2014-02-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9》", 25 May 2012 *
MCC SUPPOR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1》", 17 October 2012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8537A1 (zh) * 2014-06-09 2015-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9680620B2 (en) 2014-06-09 2017-06-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7211446A (zh) * 2015-01-29 2017-09-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11446B (zh) * 2015-01-29 2021-08-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129183B2 (en) 2015-01-29 2021-09-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CN110121855A (zh) * 2017-03-24 2019-08-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配置装置、监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10121855B (zh) * 2017-03-24 2023-06-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配置装置、监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8809451A (zh) * 2017-05-05 2018-11-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搜索空间的确定方法及网元设备
CN113728720A (zh) * 2018-11-01 202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接入和回程链路的承载映射
CN114513794A (zh) * 2021-12-30 2022-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设备、资源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67451A9 (zh) 2014-07-31
EP2858439A1 (en) 2015-04-08
KR20150029024A (ko) 2015-03-17
JP2015537455A (ja) 2015-12-24
WO2014067451A1 (zh) 2014-05-08
EP2858439A4 (en) 2015-09-09
US20150131583A1 (en) 2015-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6285B2 (e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terminal
US122792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group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593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96309A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KR102033442B1 (ko) 공통 검색 공간 및 ue 특정 검색 공간을 블라인드 검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46233B (zh) 一种盲检方式确定方法、盲检方法及装置
KR10244934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저전력 소모를 위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 복호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65230B (zh) 一种e-pdcch传输及盲检的方法及装置
EP284082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US201402862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3096493B (zh) 接收和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1052666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控制及数据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1986B (zh) 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dmrs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JP567051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の制御情報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US10111124B2 (e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ystem, related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40086093A1 (en)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EP266099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reference resource
US118565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65326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JP2014527760A (ja) 拡張下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US9980261B2 (en)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send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evices
CN108282308B (zh) 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
US20160316456A1 (en) Radio Access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KR20180053174A (ko) Mu-mimo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793141B (zh) 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