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5182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55182A CN103455182A CN2012101710954A CN201210171095A CN103455182A CN 103455182 A CN103455182 A CN 103455182A CN 2012101710954 A CN2012101710954 A CN 2012101710954A CN 201210171095 A CN201210171095 A CN 201210171095A CN 103455182 A CN103455182 A CN 1034551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ng layer
- display device
- transparency conducting
- touch control
- control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及一触控面板。触控面板设置于显示面板之上。触控面板包括一透明基板、一透明导电层、一遮光层及一触控元件。透明基板具有一非透光区与一透光区。透明导电层设置于透明基板上,并位于非透光区。遮光层设置于透明导电层上,并位于非透光区。触控元件设置于透明基板上,并位于透光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利用透明导电层的设计,使得使用者不论在非透光区或透光区,均可以看到一致的背景颜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科技的进步,各式显示装置不断推陈出新,其中搭载着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更是科技史上的一大突破。目前触控面板已经广泛应用于各显示装置。触控面板提供使用者直觉式操作功能,使用者可以直接以手势下达指令,也可直接点选画面上的选项来下达指令。
触控面板的应用颠覆了所有电子装置的输入方式,使得各式显示装置进入革新的年代。因此触控面板的发明是电子产业一项相当重要的里程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其利用透明导电层的设计使得使用者不论在非透光区或透光区,均可以看到一致的背景颜色。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及一触控面板。触控面板设置于显示面板之上。触控面板包括一透明基板、一透明导电层、一遮光层及一触控元件。透明基板具有一非透光区与一透光区。透明导电层设置于透明基板上,并位于非透光区。遮光层设置于透明导电层上,并位于非透光区。触控元件设置于透明基板上,并位于透光区。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利用透明导电层的设计,使得使用者不论在非透光区或透光区,均可以看到一致的背景颜色。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绘示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A~图2E绘示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绘示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A~图4D绘示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绘示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A~图6C绘示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
100、200、300、400:显示装置
110、210、310:显示面板
120、220、320:触控面板
121、221、321:透明基板
121A、221A、321A:透光区
121B、221B、321B:非透光区
122、222、322:透明导电层
123、223、323:遮光层
124、224、324:触控元件
125、225、325:绝缘层
126:金属导线层
D11、D12:厚度
L11、L21、L31:第一光线
L12、L22、L32:第二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各种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其绘示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包括一显示面板110及一触控面板120。显示面板110例如是一液晶显示面板、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一电泳显示面板。触控面板120设置于显示面板110之上。触控面板120包括一透明基板121、一透明导电层122、一遮光层123、一触控元件124及一绝缘层125。透明基板121具有一透光区121A及一非透光区121B。透光区121A用以使光线穿透,非透光区121B用以设置各种线路或电子元件。透明基板121例如是一透明玻璃基板或一透明塑胶基板。透明基板121的材质例如是软性基板、玻璃基板或强化玻璃基板。透明基板121用以作为各层叠结构的载体。透明导电层122设置于透明基板121上,并位于非透光区121B。透明导电层122用以传递电信号。透明导电层122的材质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Oxide,IZO)、铟锡锌氧化物(Indium Tin Zinc Oxide)、铟镓锌氧化物(IndiumGallium Zinc Oxide)或聚噻吩(polythiophene)。遮光层123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22上,并位于非透光区121B。遮光层123用以遮蔽线路或各种电子元件。遮光层123的材质例如是油墨或光阻。触控元件124设置于透明基板121上,并位于透光区121A。触控元件124用以感测触控信号,其材质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是与透明导电层122相同或不相同的材料。绝缘层125用以隔绝不需导通的线路并保护此些线路。
如图1所示,透明导电层122设置于透明基板121上,部分位于非透光区121B,部分位于透光区121A。遮光层123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22上,并位于非透光区121B。也就是说,在非透光区121B中,从使用者的观赏面来看,依序是透明基板121、透明导电层122及遮光层123。
此外,触控元件124设置于透明基板121上,并位于透光区121A。在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20例如是一单层玻璃触控(One Glass Solution,OGS),触控元件124包含X轴触控线路及Y轴触控线路。当使用者以一手指或一物体接触透明基板121时,触控元件124可以感测到手指或物体接触的位置。
如上所述,透明导电层122及触控元件124都位于透明基板121上,且设置于同一平面,当第一光线L11射入透明导电层122而折返时,将呈现偏蓝的背景颜色;当第二光线L12射入触控元件124而折返时,也将呈现偏蓝的背景颜色。如此一来,使用者不论在透光区121A或非透光区121B,都可以看到相近的背景颜色,而不会明显的感觉到非透光区121B的遮光层123的存在。
此外,当透明导电层122与触控元件124的材质相同时,第一光线L11及第二光线L12折返后亦将呈现相近的背景颜色。
再者,透明导电层122的厚度D11与触控元件124的厚度D12可以实质上相同或不相同。透明导电层122的厚度D11与触控元件124的厚度D12实质上相同时,可以使第一光线L11及第二光线L12偏蓝的程度实质上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122与触控元件124的材质均采用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或铟镓锌氧化物,厚度D11与厚度D12可以为100~2000埃。
在另一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122与触控元件124的材质均采用聚噻吩时,厚度D11与厚度D12可以为1~10微米。
此外,透明导电层122的图案可以与遮光层123的图案实质上相同,或者透明导电层122的图案可以比遮光层123的图案还要大,以有效地降低非透光区121B的遮光层123的视觉存在感。
再者,透明导电层122设置于非透光区121B而环绕于触控元件124,使得透明导电层122可以产生噪声屏蔽的功能。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触控元件124的X轴触控线路及Y轴触控线路可以延伸至透明导电层122,使得非透光区121B也有近接感测的功能(proximity)。
请参照图2A~图2E,其绘示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2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如图2A所示,提供透明基板121。接着,如图2B所示,在非透光区121B形成透明导电层122并在透光区121A形成触控元件124。形成透明导电层122及触控元件124的步骤可以在同一步骤以同一掩膜工艺来完成或是在不同步骤完成。形成透明导电层122及触控元件124的步骤在同一步骤完成,可以使透明导电层122的厚度D11及触控元件124的厚度D12实质上相同。
然后,如图2C所示,在非透光区121B形成遮光层123在透明导电层122上。
接着,如图2D所示,形成一金属导线层126在非透光区121B,以使触控元件124的感测信号传递至一处理单元(未绘示)。
然后,如图2E所示,形成绝缘层125覆盖透明基板121、透明导电层122、触控元件124及金属导线层126。至此即形成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20。
一般而言,形成透明导电层122及触控元件124的步骤必须施加较高的工艺温度。本实施例的遮光层123形成于透明导电层122及触控元件124之后。因此,若遮光层123使用不耐高温的材料时,在形成遮光层123的步骤中,便无须再考虑透明导电层122及触控元件124的工艺温度。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其绘示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不同之处在于触控元件224的设计,其余相同之处不再重复叙述。
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210及一触控面板220。触控面板220包括一透明基板221、一透明导电层222、一遮光层223、一触控元件224及一绝缘层225。透明导电层222设置于透明基板221上,并位于非透光区221B。遮光层223设置于透明导电层222上,并位于非透光区221B。绝缘层225覆盖透明基板221及遮光层223。触控元件224设置于绝缘层225上。触控元件224例如是薄膜式(Film type)或玻璃式(Glass type)触控面板,其中玻璃式触控面板例如是单面镀膜(Single-sided ITO,SITO)、双面镀膜(Double-sided ITO,DITO)。
当非透光区221B的第一光线L21射入透明导电层222而折返时,将呈现偏蓝的背景颜色;当透光区221A的第二光线L22射入触控元件224而折返时,也将呈现偏蓝的背景颜色。如此一来,使用者不论在透光区221A或非透光区221B,都可以看到相近的背景颜色,而不会明显的感觉到非透光区221B的遮光层223的存在。
请参照图4A~图4D,其绘示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2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如图4A所示,提供透明基板221。接着,在非透光区221B形成透明导电层222在透明基板221上。
然后,如图4B所示,在非透光区221B形成遮光层223在透明导电层222上。
接着,如图4C所示,形成绝缘层225在透明基板221及遮光层223上。
然后,如图4D所示,形成触控元件224在绝缘层225上。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5,其绘示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不同之处在于透明导电层322的设计,其余相同之处不再重复叙述。
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300包括一显示面板310及一触控面板320。触控面板320包括一透明基板321、一透明导电层322、一遮光层323、一触控元件324及一绝缘层325。透明导电层322设置于透明基板321上,并位于非透光区321B及透光区321A。透明导电层321为整面结构,其可以图案化或不图案化。遮光层323设置于透明导电层322上,并位于非透光区321B。绝缘层325覆盖透明导电层322及遮光层323。触控元件324设置于绝缘层325上。
当非透光区321B的第一光线L31射入透明导电层322而折返时,将呈现偏蓝的背景颜色;当透光区321A的第二光线L32射入透明导电层322而折返时,也将呈现偏蓝的背景颜色。如此一来,使用者不论在透光区321A或非透光区321B,都可以看到一致的背景颜色,而不会明显的感觉到非透光区321B的遮光层323的存在。
请参照图6A~图6C,其绘示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2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如图6A所示,提供透明基板321。接着,在非透光区321B及透光区321A形成整面的透明导电层322。
然后,如图6B所示,在非透光区321B形成遮光层323在透明导电层322上。
接着,如图6C所示,形成绝缘层325在透明导电层322及遮光层323上。然后,再形成触控元件324在绝缘层325上。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各种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面板;以及
一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上,其中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一透明基板,具有一非透光区与一透光区;
一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并位于所述非透光区;
一遮光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上,并位于所述非透光区;以及
一触控元件,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并位于所述透光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元件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元件的厚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更包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及所述遮光层之上,其中所述触控元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之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更位于所述透光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为图案化电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遮光层的图案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元件的材质包括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或聚噻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元件为相同材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元件的材质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或铟镓锌氧化物,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元件的厚度为100~2000埃。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元件的材质为聚噻吩,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元件的厚度为1~10微米。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一液晶显示面板、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一电泳显示面板。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材质为软性基板、玻璃基板或强化玻璃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710954A CN103455182A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710954A CN103455182A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55182A true CN103455182A (zh) | 2013-12-18 |
Family
ID=49737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710954A Pending CN103455182A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5518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27157A (zh) * | 2019-09-19 | 2021-03-19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80910A1 (en) * | 2001-05-07 | 2002-12-05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Reflective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2008293114A (ja) * | 2007-05-22 | 2008-12-04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照明付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該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CN101726891A (zh) * | 2008-10-14 | 2010-06-09 | 海帝士科技公司 | 使用光电导体的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
TWM428423U (en) * | 2011-10-26 | 2012-05-01 |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 Touch devices |
-
2012
- 2012-05-29 CN CN2012101710954A patent/CN10345518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80910A1 (en) * | 2001-05-07 | 2002-12-05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Reflective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2008293114A (ja) * | 2007-05-22 | 2008-12-04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照明付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該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CN101726891A (zh) * | 2008-10-14 | 2010-06-09 | 海帝士科技公司 | 使用光电导体的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
TWM428423U (en) * | 2011-10-26 | 2012-05-01 |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 Touch devices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27157A (zh) * | 2019-09-19 | 2021-03-19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12527157B (zh) * | 2019-09-19 | 2024-09-03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152608A1 (en) | Touch panel | |
US20110032207A1 (en) |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 |
CN103092391B (zh) | 触控显示器、触控面板与其制造方法 | |
US20140015772A1 (en) | Flexible touch-sensing display panel | |
KR20150069950A (ko) | 터치 패널 | |
CN203658976U (zh) | 覆盖板以及触控板 | |
TWI620103B (zh) | 觸控面板 | |
GB2559575A (en) | Touch sensor | |
CN107229360A (zh) | 触控面板、其制造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0858107A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CN202433856U (zh) | 触摸位置感测面板和触摸感测装置 | |
JP2020501205A (ja) |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
CN104714680A (zh) | 触控板 | |
KR100902211B1 (ko) | 터치패널 일체형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 |
CN106547390A (zh) | 具有压力感测的显示装置与电子装置 | |
CN103336639A (zh) | 电容式触摸屏 | |
CN105511663A (zh) | 触摸板和具有该触摸板的显示装置 | |
KR102585123B1 (ko) | 표시 장치 | |
TWI486859B (zh) | 電容式觸控面板結構 | |
KR20140037528A (ko) | 메쉬형 터치 센서를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 |
TWI695305B (zh) | 靜電容式觸控開關 | |
CN202615348U (zh) | 触控板及触控显示板 | |
TWI486857B (zh) | 觸控模組 | |
CN103455182A (zh) | 显示装置 | |
KR20150043845A (ko) | 터치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