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2472B - 一种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92472B CN103392472B CN201310286111.9A CN201310286111A CN103392472B CN 103392472 B CN103392472 B CN 103392472B CN 201310286111 A CN201310286111 A CN 201310286111A CN 103392472 B CN103392472 B CN 1033924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seudo
- ginseng
- forest
- panax notoginseng
- pla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Protec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合理选择林下土地、仿生作穴播种自然落种繁育技术、种前林地清理、种后减少人为干预的野生抚育管理、利用生物防病灭虫等一系列野生抚育方法,人为地创造适合三七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优化三七生产与林业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恢复三七野生资源,提高三七药材的品质,增加三七野生产品的产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种植方法,具体是一种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三七是人参属重要的药物资源,是人参属植物中人工种植较早的物种之一。 三七是原产于我国西南山区的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下的阴性草本植物,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按三七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三七对光照、湿度、温度等环境因子十分敏感, 是典型的生态脆弱性阴生植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有限。目前,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山地生态环境己严重破坏,加之长期采挖,野生人参属植物正面临着濒危和灭绝的危险,野生三七迄今更是未能寻觅。人参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包括:(1) 合理选择林下植被、(2) 地势选择、(3)森林土壤选择、(4)选择野生种子、(5)林地清理、(6)作穴播种自然落种繁育、(7)轻度管理,减少人为干预、(8)采取植物源农药防病、防虫、(9)拔草覆盖增肥保湿、(10)安全越冬管理、(11)足年生采挖。
具体步骤如下:
1、林地植被的选择
选择上有高大的乔木、中有灌木,地表有草层,三七伴草而生,由于森林的蒸腾和保护作用要比空地大,形成了自然温室,空气流动相对平稳,温度、湿度变化相对稳定。主要以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为主体,同时,还有暖性针叶林、苔藓矮林等多种植被类型原始的森林植被。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长蕊木兰、中华桫椤、苏铁蕨、水青树、云南榧树、鸡血藤、冬樱花、滇西紫树等。
2、地势选择
海拔2000~2600m或以上,坡度30°~60°均可,坡度50°最适宜林下三七栽培,在山的半山腰种植。
可选择东坡、东南坡、北坡、东北坡,最好选择沟、河的北坡或东坡的半阴半阳或阴坡,以东北坡为最好;选择力求平整度高,最好平缓。
3、森林土壤选择
选择森林黄壤和黄棕壤,有机质丰富,盐基饱和度稍低,总孔隙度大于50%,通透性好,交换性能较好的土壤。
4、抗寒种群选用
选育长期生长在相对较封闭山区环境下,抗寒、抗病力强的优良三七种群的种子,这样的种群由于长期生长在深山峡谷中,有与大自然恶劣的环境下竞争的极强生长力和抗寒、抗病能力。
5、林地清理
下种前割掉林地里的灌丛杂草,适当保留枯草树叶用来防旱保湿,光强度的郁闭度在0.7~0.8间较宜,成为阴性植物,打掉过密的树干,保证20%~30%的透光率。
6、作穴播种自然落种繁育
初次采取不破坏耕层的人工穴播,播种时间在12月至翌年1月,播种按行距4×5cm的规格模板,在林间打深2-3厘米的穴进行点播,每穴1~2粒,以后繁殖主要靠种子成熟落地,自然萌发成苗,自然繁衍的方法。
7、轻度管理,减少人为干预
对于严重影响三七生长的杂草可用剪刀剪除底草,留5厘米的底口,以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为前提。
8、采取植物源农药防虫防病
三七发生主要病害是白粉病、主要虫害是蚜虫、多数出现在雨水较多的霉雨和高温季节,发病后立即拔除病株,把山核桃叶、樟树叶等按(1:1)比例混合后堆积发酵,经发酵处理后的混合物,施撒在三七植株的周围,同时也可采用苦参、百部、苦楝树叶按照2:1.5:1.5比例制成混合煎液,选择晴天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洒,来杀菌防病及灭虫防虫。
9、覆盖增肥保湿
利用杂草、山核桃叶进行覆盖,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野生三七的生长;
10、安全越冬管理
在天气寒冻前,把枯萎的术杆压倒,在上面覆盖柴草树叶再复上些土,防止野生三七根茎上己长出的萌芽受冻, 安全越冬, 使来年三七能早出苗、出壮苗、出齐苗。
11、足年生采挖
野生三七营养积累时间越长品质越好,生长期要求在10年以上才可以采挖,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茎杆由绿色转枯黄时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和泥土晒干保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1)由于长期的采集,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下草本植物三七野生资源已难以寻迹,本发明对于恢复野生资源有重要作用。
(2)本发明选择野生无污染的环境条件、创造一个有利于三七生长的环境,在生态环境上改变和打乱病虫发生小气候规律,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土壤病原菌少,完全自然生长,自然选择增强了植株抗病性,偶有病害发生通过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的野生生物防治方法,可以解决传统三七种植过程中的农残、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保证三七原药材产品质量。
(3)本发明克服现有的园内栽培技术中存在的过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使三七药材失去了原有的野生性状、药用品质不足的缺陷。
(4)本发明以大面积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作为三七涵养繁殖的生长场所,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采取了不破坏森林资源的生长方式,根据三七的生物学特性,利用自然植被的荫蔽,不用搭设荫棚,林下种植三七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保护森林资源,还起到了利用三七资源恢复林业与发展三七的生产双效,对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开发森林的立体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还可以缓解三七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按以下进行:
1、林地植被合理选择
选择上有高大的乔木、中有灌木,地表有草层,三七伴草而生,由于森林的蒸腾和保护作用要比空地大,形成了自然温室,空气流动相对平稳,温度、湿度变化相对稳定。主要以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为主体,同时,还有暖性针叶林、苔藓矮林等多种植被类型原始的森林植被。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长蕊木兰、中华桫椤、苏铁蕨、水青树、云南榧树、鸡血藤、冬樱花、滇西紫树等。
2、地势选择
海拔2000~2600m或以上,坡度30°~60°均可,坡度50°最适宜林下三七栽培。在山的半山腰种植好,山岗上或山脚下均不宜发展。
可选择东坡、东南坡、北坡、东北坡,最好选择沟、河的北坡或东坡的半阴半阳或阴坡,以东北坡为最好;选择力求平整度高,最好平缓。
3、森林土壤选择
选择森林黄壤和黄棕壤,有机质丰富,盐基饱和度稍低,总孔隙度大于50%,通透性好,交换性能较好的土壤。
4、抗寒种群选用
选育长期生长在相对较封闭山区环境下,抗寒、抗病力强的优良三七种群的种子,这样的种群由于长期生长在深山峡谷中,有与大自然恶劣的环境下竞争的极强生长力和抗寒、抗病能力。
5、林地清理
下种前割掉林地里的灌丛杂草,枯草树叶不要清理的太光用来防旱保湿。光强度的郁闭度在0.7~0.8间较宜,成为阴性植物,打掉过密的树干,保证20%~30%的透光率。
6、作穴播种自然落种繁育
初期采取人工穴播不破坏耕层的穴播方法,播种时间在12月至翌年1月,播种按行距4×5cm的规格自制模板,在林间打深2-3cm的穴进行点播,每穴1~2粒。以后繁殖主要靠种子成熟落地,自然萌发成苗,自然繁衍的方法。
7、轻度管理,减少人为干预
对于严重影响三七生长的杂草可用剪刀剪除底草,留5-8厘米的底口,但应尽量以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一般野生三七出苗后不要铲草、施肥,不得喷洒农药,场内禁止一切放牧,人不要随便进入林地乱走,更不要乱砍树木、以免影响野生三七生长。
8、采取植物源农药防虫防病
三七发生主要病害是白粉病、主要虫害是蚜虫、多数出现在雨水较多的霉雨和高温季节,发病后立即拔除病株,把核桃蒲、松针叶、樟树叶等按比例混合后堆积发酵,经发酵处理后的混合物,施撒在三七植株的周围,同时也可采用苦参、百部、苦楝树叶等煎液,选择晴天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洒,来杀菌防病及灭虫防虫的危害。
9、覆盖增肥保湿
野生三七生长期不要铲草、不要打顶减少植株的损伤,防止病菌的侵入,铲草容易把三七侧根铲断,铲草、打顶后病菌很容易从损伤的部位进入植物内,利用杂草、山核桃叶进行覆盖,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野生三七的生长;
10、安全越冬管理
在天气寒冻前,把枯萎的术杆压倒,在上面覆盖柴草树叶再复上些土,这样野生三七在山上林下三七根茎上己长出的萌芽防止受冻, 安全越冬, 使来年三七能早出苗、出壮苗、出齐苗。
11、足年生采挖
野生三七营养积累时间越长品质越好,生长期要求在10年以上才可以采挖,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茎杆由绿色转枯黄时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和泥土晒干保存。
Claims (4)
1.一种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进行:
1)林地植被的选择:选择上有高大的乔木、中有灌木,地表有草层,三七伴草而生,空气流动平稳,温度、湿度变化稳定,同时,还有暖性针叶林、苔藓矮林多种植被类型的原始森林植被;
2)地势选择:海拔2000~2600m,坡度30°~60°,在山的半山腰种植;
3)森林土壤选择:选择森林黄壤和黄棕壤,有机质丰富,盐基饱和度稍低,总孔隙度大于50%,通透性好,交换性能较好的土壤;
4)抗寒种群选用:选育长期生长在相对较封闭山区环境下,抗寒、抗病力强的优良三七种群的种子;
5)林地清理:下种前割掉林地里的灌丛杂草,保留枯草树叶用来防旱保湿,光强度的郁闭度在0.7~0.8间,打掉过密的树干,以保证20%~30%的透光率;
6)作穴播种自然落种繁育:初次采取不破坏耕层的人工穴播,播种时间在12月至翌年1月,播种按行距4×5cm的规格,在林间打深2-3厘米的穴进行点播,每穴1~2粒,以后繁殖主要靠种子成熟落地,自然萌发成苗,自然繁衍;
7)轻度管理:夏季用剪刀剪除严重影响三七生长的杂草、底草,留5~8cm的底口,以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同时减少杂草与三七形成的生长争夺;
8)植物源农药防虫防病:在雨水较多的霉雨和高温季节,三七发生白粉病或蚜虫虫害后,立即拔除病株,用山核桃叶、樟树叶按1:1比例混合后堆积发酵,经发酵处理后的混合物,施撒在三七植株的周围;或用苦参、百部、苦楝树叶按2:1.5:1.5比例制成混合煎液,选择晴天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洒进行杀菌防病及灭虫防虫;
9)覆盖增肥保湿:利用杂草、山核桃叶进行覆盖,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野生三七的生长;
10)安全越冬管理:在天气寒冻前,把茎杆压倒,在上面覆盖柴草树叶再复上些土,防止野生三七根茎上已长出的萌芽受冻, 安全越冬, 使来年三七能早出苗、出壮苗、出齐苗;
11)足年生采挖:野生三七生长期在10年以上才可以采挖,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茎杆由绿色转枯黄时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和泥土晒干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所述植被主要以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为主体,即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长蕊木兰、中华桫椤、苏铁蕨、水青树、云南榧树、鸡血藤、冬樱花、滇西紫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坡度50°最适宜林下三七栽培,选择东坡、东南坡、北坡、东北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沟、河的北坡或东坡的半阴半阳或阴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86111.9A CN103392472B (zh) | 2013-07-09 | 2013-07-09 | 一种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86111.9A CN103392472B (zh) | 2013-07-09 | 2013-07-09 | 一种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92472A CN103392472A (zh) | 2013-11-20 |
CN103392472B true CN103392472B (zh) | 2015-04-08 |
Family
ID=49556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86111.9A Active CN103392472B (zh) | 2013-07-09 | 2013-07-09 | 一种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9247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26394B (zh) * | 2014-07-25 | 2016-01-13 | 普定县银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三七的种植方法 |
CN104396526A (zh) * | 2014-11-28 | 2015-03-11 | 成都红柿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三七的种植方法 |
CN105027885B (zh) * | 2015-06-25 | 2018-03-09 | 三亚新大兴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短叶黍进行林下覆绿的方法 |
CN105123422A (zh) * | 2015-07-15 | 2015-12-09 |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 一种基于葡萄林地种植三七的方法 |
CN104969762A (zh) * | 2015-07-15 | 2015-10-14 |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 一种基于杉木林地种植三七的方法 |
CN105123372A (zh) * | 2015-07-15 | 2015-12-09 | 洪江市雪峰药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猕猴桃林地栽培三七的方法 |
CN104956901A (zh) * | 2015-07-15 | 2015-10-07 |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 一种利用杂木林地栽培三七的方法 |
CN105123178A (zh) * | 2015-07-27 | 2015-12-09 | 韩颖 | 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
CN105009926B (zh) * | 2015-08-24 | 2017-08-25 | 江西天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苦楝子液浸泡稻草覆盖黄栀子园的防虫保水增产方法 |
CN105409515B (zh) * | 2015-11-16 | 2019-03-12 | 曲靖市菱原商贸有限公司 | 山林区域的三七种植方法 |
CN106305079A (zh) * | 2016-08-23 | 2017-01-11 | 文山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三七种子林下抚育方法 |
CN106416725A (zh) * | 2016-10-31 | 2017-02-22 | 丽江滇西本草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三七的种植方法 |
CN107258673A (zh) * | 2017-07-04 | 2017-10-20 | 界首市康泽家庭农场 | 一种桃林下养鸡快速育成方法 |
CN108925389A (zh) * | 2018-07-11 | 2018-12-04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三七林下立体种植方法 |
CN109122077A (zh) * | 2018-08-28 | 2019-01-04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三七与石斛的混合种植方法 |
CN109924087A (zh) * | 2019-03-26 | 2019-06-25 | 四川好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方法 |
CN111492921A (zh) * | 2020-04-30 | 2020-08-07 | 西南林业大学 | 一种林下种植有机三七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6746A (zh) * | 2002-08-19 | 2004-02-25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 | 三七gap栽培方法 |
CN101990816A (zh) * | 2009-08-19 | 2011-03-30 | 文山三七研究院 | 一种三七野生抚育种植的方法 |
CN102100149A (zh) * | 2009-12-18 | 2011-06-22 | 杨军 | 林下野生於术的栽培方法 |
-
2013
- 2013-07-09 CN CN201310286111.9A patent/CN1033924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6746A (zh) * | 2002-08-19 | 2004-02-25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 | 三七gap栽培方法 |
CN101990816A (zh) * | 2009-08-19 | 2011-03-30 | 文山三七研究院 | 一种三七野生抚育种植的方法 |
CN102100149A (zh) * | 2009-12-18 | 2011-06-22 | 杨军 | 林下野生於术的栽培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三七引种栽培技术;张国华;《湖北农业科学》;19930928(第09期);全文 * |
三七高产高效栽培;孔凡真;《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20515(第05期);全文 * |
云南三七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的考察与采集;鄢兴龙等;《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0830;第21卷(第04期);第420页右栏倒数第1段,表1 * |
优质三七栽培技术;陈中坚等;《农业科技通讯》;20000917(第09期);全文 * |
无量山三七地理种源的发现;丁艳芬等;《中国现代中药》;20121016;第14卷(第10期);第28页右栏第4段,第29页左栏第4段,右栏第1段,第4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92472A (zh) | 2013-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92472B (zh) | 一种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 |
CN104285659B (zh) | 有机茶栽培方法 | |
CN103125247B (zh) | 一种有机西洋参的栽培方法 | |
CN101889520A (zh) | 亳芍的种植方法 | |
CN103039261A (zh) | 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 | |
Maoyi et al. | Bamboo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heir management | |
CN103109661A (zh) | 一种石斛林下仿野生培育方法 | |
CN101438659A (zh) | 川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
CN109220465A (zh) | 一种花椒树的栽培及修剪方法 | |
CN104604462A (zh) | 一种金银花种植方法 | |
CN107242010A (zh) | 一种重楼高产高品质的栽培方法 | |
CN105532237A (zh) | 高寒山区黄草乌规范化种植技术 | |
CN104521531A (zh) | 一种利用猕猴桃林地栽培七叶一枝花的方法 | |
CN107223523A (zh) | 一种基于生态位互补的中药材厚朴套种滇黄精的方法 | |
CN104094746A (zh) | 一种人参栽培方法 | |
CN107318557A (zh) | 一种晚熟柑橘的种植办法 | |
Adachi |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of terraced rice cultivation in the Ailao Mountains, Yunnan, China | |
CN108990668A (zh) | 一种黄金贡柚的种植方法 | |
CN106922459A (zh) | 一种玛瑙红樱桃的栽培方法 | |
CN104718968B (zh) | 掌叶覆盆子的人工栽培方法 | |
CN106489494A (zh) | 一种三叶木通仿野生栽培中后续管理的方法 | |
CN106134712A (zh) | 雪女王栎叶绣球扦插繁殖方法 | |
CN109328939A (zh) | 一种人工松树林下有机滇黄精的规模化种植方法 | |
CN103125248B (zh) | 一种有机人参的栽培方法 | |
CN109042193A (zh) | 一种黄精高抗逆性品种的选育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