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1485A -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91485A CN103391485A CN2013103658259A CN201310365825A CN103391485A CN 103391485 A CN103391485 A CN 103391485A CN 2013103658259 A CN2013103658259 A CN 2013103658259A CN 201310365825 A CN201310365825 A CN 201310365825A CN 103391485 A CN103391485 A CN 1033914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signal
- access
- digital
- digital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入单元、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通过光纤连接,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通过光纤连接;接入单元或拓展单元连接网络,拉远单元连接网络。还可设置切换单元,切换单元与接入单元之间采用馈线电缆和光纤连接,用于1+1热备份。该系统中接入单元从信源耦合多种业务射频信号,转变成数字基带信号传输到拓展单元,拓展单元实现数字基带下行信号的分路和上行信号的合路,将基带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拉远单元。系统可以提供无线接入,固网宽带和WLAN信号传输等业务,并且在数字中频的基础上可以开发多种功能,支持星型、菊花链、混合组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的室内和室外数字光纤多业务分布式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城中村、大型场馆、写字楼、多网共站和多网异站等特殊场景下的多业务信号深度覆盖和组网。
背景技术
数字光纤拉远系统以其组网灵活、系统增益不随光路损耗而变化等优势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涵盖了2G、3G等多种运营网络。由于无线通信正在进行快速发展,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到2G、3G的商用及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预研前后历程也只有十余年的时间,运营商在网络建设上都存在多种通信网络同时存在的情况,大部分运营商正在运营的通信网络一般都有两种或更多,国内的移动通信厂家如中国移动,就有GSM900、DCS1800、TD-SCDMA2000、WLAN和固网宽带,中国联合通信有GSM900、DCS1800、WCDMA2100、WLAN和固网宽带,多种网络并存就意味着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可以采取将多种制式或频段的网络进行合并后进行光纤传输,这样可以减少网络建设的重复投资及物业协调。
但是由于建筑物对无线信号有着严重的衰减和屏蔽作用,在一些大型是室内场馆、写字楼、地下车库和城中村、存在很多的盲区到时手机用户无法使用。同时,随着移动业务的增长,由于2G和3G业务下行速率比较低,难以满足目前智能终端用户对数据业务的体验感知度。
在安装和组网方面,传统的数字光纤系统都是采用搭建馈线网络实现,通过无源合路器件将多频信号融合到天馈端实现覆盖,天线的辐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恐慌,导致运营商在小区和写字楼的很多建网系统遭到投诉而拆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为用户提供2G、3G、4G无线信号接入服务的同时,提供局域网WLAN、固网宽带等服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包括接入单元、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
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通过光纤连接,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通过光纤连接;接入单元或拓展单元连接网络,拉远单元连接网络;
所述接入单元包括射频处理单元U1、数字处理单元U2、供电单元U3,变频单元U1和数字处理单元U2连接组成上下行链路,供电单元U3向射频处理单元U1和数字处理单元U2分别供电;
所述拓展单元包括数字处理单元U4、供电单元U5,数字处理单元U4独立组成上下行链路,供电单元U5向数字处理单元U4供电;
所述拉远单元包括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天线单元U9和供电单元U10,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和天线单元U9依次连接组成上下行链路,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与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分别连接,供电单元U10向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和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分别供电。
而且,所述网络为局域网WLAN或固网宽带。
而且,接入单元连接网络时,
下行链路中,信源发送的2G或3G或4G无线信号进入接入单元后,通过射频处理单元U1将下行射频信号转换为下行中频信号;数字处理单元U2将下行中频信号处理变换为基带信号,并与输入的以太网信号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输给拓展单元;
上行链路中,由拓展单元进入接入单元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2;数字处理单元U2分离出基带信号和以太网信号,其中以太网信号输出,基带信号经数字处理后转换为上行中频信号;射频处理单元U1将上行中频信号变频为上行射频信号,并采用无线传播的方式传回信源。
扩展单元连接网络时,
下行链路中,接入单元输入到扩展单元的光信号转换成下行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4;数字处理单元U4将下行数字信号与输入的下行宽带信号合路并重新组帧,转换为光信号后从各端口传送到拉远单元;
上行链路中,拉远单元输出到扩展单元的光信号转换成上行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4;数字处理单元U4将各端口输入的上行数字信号分解为上行宽带信号和上行无线数字信号,其中上行宽带信号输出,上行无线数字信号进行合路后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送到接入单元;
扩展单元与拉远单元之间传输时,在拉远单元传输方式如下,
下行链路中,由拓展单元传输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6,;数字处理单元U6分离出基带信号和以太网信号,其中以太网信号传输给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基带信号经数字处理后转换为下行中频信号,射频处理单元U7将下行中频信号变频为下行射频信号,并通过天线单元U9辐射到空间中;
上行链路中,无线信号由天线单元U9接收进入拉远单元后,通过射频处理单元U7将上行射频信号转换为上行中频信号;数字处理单元U6将上行中频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并与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传输的以太网信号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输给拓展单元。
而且,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提供直流电。
而且,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之间基于CPRI标准协议的帧格式进行组帧传输。
而且,通过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建立星型、链型、环形或混合的组网。
而且,接入单元、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采用五类线连接网络。
而且,设置两个或以上接入单元,接入单元不共址。
而且,设置切换单元和两个接入单元,接入单元和切换单元之间采用射频电缆和光纤连接,切换单元和拓展单元之间采用光纤连接,
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射频处理单元U11、光路单元U12、供电单元U13和监控控制单元U14,射频处理单元U11平均分配进入切换单元的射频信号,均分后的射频信号分别与两个接入单元连接,监控控制单元U14连接光路单元U12,光路单元U12连接接入单元之一和扩展单元,根据监控控制单元U14信号切换连接另一接入单元;供电单元U13向射频处理单元U11、光路单元U12和监控控制单元U14分别供电。
而且,天线单元U9采用微型掩蔽的单极化多频天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各个单元之间全部采用光纤连接,克服五类线传输只有100m的距离劣势,可以利用ONU(光节点)驻地网络资源拉远覆盖,同时,系统支持最新的LTE网络,在数据业务上是一大提升,多种业务的接入输出的传输方式,满足运营商多网共建共享的要求,而且设计上采用接入单元不共址接入的设计,组网更灵活,复用不共址基站达到同覆盖的效果。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效果:
1)支持2G、3G、LTE、WLAN、固网宽带等多业务的新型分布系统,用于2G/3G/LTE/WLAN/固网等无线通信信号深度覆盖。
2)接入单元支持热备份,解决因接入单元故障导致的整个分布式系统瘫痪问题。
3)多业务系统,解决了多网共存问题,有利于运营商共建共享。
4)多业务系统,解决了基站不共址,覆盖区又需要多业务覆盖的要求,可以不需要搬迁基站。
5)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均支持WLAN、固网宽带业务的输入,接入方式多样。
6)拉远单元集成微型单极化多频天线,不需另建天馈网络系统。
7)拉远单元给WLAN_AP供电满足POE接口协议,解决了WLAN_AP供电烦恼。
8)多业务系统,解决了任何组网方式的需求,接入单元支持星型组网,拓展单元支持星型组网和链型级联组网,拉远单元支持链型级联组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业务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主体链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单元1+1热备份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业务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接入单元不共址的应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单元内部实现构架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拓展单元内部实现构架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拉远单元内部实现构架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单元内部实现构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
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包括接入单元(AU)、拓展单元(EU)和拉远单元(RU),在需要热备份时还设置切换单元(SU)。
如图1所示,主体链路中,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通过光纤连接,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通过光纤连接,一般采用单模双向光纤连接;如图2所示,接入单元和切换单元之间采用射频电缆和光纤连接,切换单元和拓展单元之间采用光纤连接。
接入单元、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可以单独使用光纤连接,也可以利用已有的ONU光纤网络,实现数字基带信号传输。
所述接入单元具有支持2G、3G、4G、固网宽带和WLAN等多业务功能,同时4G网络LTE支持2进2出的MIMO(多入多出)技术。
所述的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均可以连接局域网WLAN,固网宽带,具体实施时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任意选择,用于传输无线接入业务、局域网业务和宽带业务,同时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之间数据信号满足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标准协议的帧格式传输。
所述的切换单元在需要接入单元支持1+1热备份的场景下使用,通过接入单元传输的监控信息智能判断切换状态。
所述的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可设置光收发接口和用于级联的光拓展接口(一般有8个),在满足深度覆盖的同时,可以实现星型、链型、环形和混合的组网。拉远单元与拉远单元之间采用光纤连接即可。
所述的全光分布式系统在满足全光组网的同时,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还支持五类线传输的可选方案。通过五类线连接到瘦WLAN_AC系统,瘦WLAN_AC系统分为AC和AP两部分组成,在图中分别记为WLAN_AC、WLAN_AP。AC是无线控制器,在无线局域网和外部网之间充当网关功能,可与接入单元或拓展单元连接;AP是无线接入点,是移动计算机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可与拉远单元连接。
所述的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可以对连接的局域网WLAN,固网宽带透传的同时,各自对信号支持交换功能,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可以对一路以太网输入的信号,通过交换转变成多路数字光纤基带信号输出给拉远单元,拉远单元在同一条链路上的以太网业务也支持交换路由功能,即链型、星型、环形和混合等形式组网连接的每一台RU单元都可以接入固网宽带和瘦WLAN_AP系统,且拉远单元支持瘦WALN_AP业务回传和供电。
所述的接入单元可以满足1+1备份的功能,当其中一端接入单元故障和光收发异常时,另一个接入单元通过热备份的方式实现备份切换。
所述的接入单元可以满足接入单元不供址的功能,解决多网异站不共址的问题,实现复杂多功能组网和大型组网异站同覆盖的要求。
所述的拉远单元RU集成微型掩蔽的单极化多频天线实现覆盖要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1) 接入信号传输原理
以拓展单元连入局域网WLAN或固网宽带为例,进行说明:
下行过程中接入单元从信源(RRU或微蜂窝基站端等)接入多种业务的下行射频信号,经过射频处理单元U1后变成下行中频信号,并把下行中频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数字处理单元U2将其打包成适合标准接口协议(如CPRI)要求的帧格式后,将相应光信号传送到拓展单元,拓展单元(EU)接收光信号后转换得到下行数字信号,在数字处理单元U4与ONU或者AC输出的下行宽带信号合路,合路后的数字信号打包成适合标准接口协议(如CPRI)要求的帧格式,并通过功分输出到多个光口(例如8个),将各路相应光信号传送到拉远单元。拉远单元接收光信号并转换基带数字信号送入数字处理单元U6,分离出基带数据,射频处理单元U7将下行中频信号变频为下行射频信号,经设备自带的天线单元U9发射至覆盖区域,达到信号覆盖的目的。拉远单元可以提供无线信号的接入,固网宽带和WLAN 的功能。具体实施时,各单元具体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已有芯片实现。激光传输,光信号/数字信号变换、模拟/数字变换等都为现有技术,采用相应数字光纤收发器、A/D变换器等即可,本发明不予赘述。
上行过程中,来自手机用户的信号,由拉远单元中天线单元U9接收后,经射频处理单元U7变换为上行中频信号,通过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将上行中频信号相应数字信号和与由路由器或者AC输出的上行宽带信号合路,合路后的数字信号以一定的帧格式进行重新组帧,再打包成适合标准接口协议(如CPRI)要求的帧格式后,将相应光信号传送到拓展单元。拓展单元实现光电转换,数字处理单元U4将每个端口接收的光信号相应上行数字信号分离为上行宽带基带信号和无线基带信号,上行宽带基带信号通过接口传输给ONU和AC,各端口上行无线基带信号通过合路后,相应光信号传送到接入单元。接入单元将接收到的光信号相应基带数字信号送入数字处理单元U2,将其恢复成基带数据,经射频处理单元U1后,传送回移动通信基站。
2) 以太网信号传输原理
以接入单元接入局域网WLAN或固网宽带为例,进行说明:
由外部接口WLAN_AC或固网宽带交换机进入的局域网信号和固网宽带信号数字化后的基带信号同时进入接入单元的数字处理单元U2,数字处理单元U2按照预定协议对两种信号重新组帧,通过数字光口用光纤传输给拓展单元,拓展单元支持上述业务信号的交换处理功能,通过数字处理单元U4将下行数字信号输出到8个光口,通过光纤传输给拉远单元,拉远单元通过数字处理单元U6解帧处理,通过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将分离的局域网业务和固网宽带业务传输给WLAN_AP和宽带MODEM。上行过程与之相应。
3) 接入单元不共址实现原理:
如图3所示,针对2G、3G和4G基站BTS不共址建设,但覆盖区又要满足多业务共同覆盖的情况下,该系统支持不共址的实现,同时接入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接入单元分别所连接的拉远单元均满足多业务覆盖的要求。
多个接入单元同时在网的情况下,根据时钟同步问题,要设置主接入单元和从接入单元,主接入单元只有一端,从接入单元可以有多端。主接入单元和多个从接入单元彼此之间可选用一个光传输接口通过光纤连接。
例如设置两个接入单元,包括一个主接入单元和一个从接入单元。当两个接入单元都正常工作时,从站时钟自动同步上主站,信号正常覆盖。当主接入单元故障时,两个接入单元的通信终断,主从站时钟失步。此刻从接入单元将以自己的时钟作为时钟参考,可以保证从接入单元本身及所拖的拉远单元业务正常运行,有网络信号的覆盖效果,这个时候主接入单元所带的拉远单元将没有覆盖效果。由于主接入单元已经故障,因此从接入单元的拉远单元就只有一种覆盖业务,该业务即为从接入单元的接入业务。另一方面,主接入单元的监控系统已经失效,由于所有的监控信号都是通过主接入单元上报给一个监控中心,导致了整个分布式系统的监控瘫痪。当主接入单元掉电或者故障后,在备用电池供电期内主接入单元会将告警信息上报给监控中心,提供网络业务故障的依据。多个从接入单元的情况也类似。
若主从接入单元时钟同步故障,主从接入单元会智能的以各自的时钟为主,主接入单元以主接入单元做时钟,从接入单元以从接入单元做时钟,他们各自独立不相干扰,物理上将多业务分布式系统分割成两个或多个单业务系统实现拉远覆盖。
4) 接入单元1+1热备份实现原理
如图2所示,从信源RRU、或微蜂窝基站端接入多种业务的射频信号,通过一个切换单元后,再分别接入两个接入单元,切换单元支持多业务信号的传输、光路的切换、监控信号的接收。正常情况下,两个接入单元均从切换单元接收多种业务的射频信号,两个接入单元的光路均跟切换单元连接在一起,且都正常工作,拓展单元的光接口通过光纤跟切换单元连接,这种物理连接的状态下,只有一端接入单元跟拓展单元通信传输业务信号和监控信号,当其中的一路接入单元出现掉电告警或光发故障时,切换单元通过有故障的接入单元反馈的监控信号,实现光口的切换,此时,带故障的接入单元跟切换单元的光口连接断开,另一路接入单元在同一时刻跟拓展单元实现光路的连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给拓展单元,实现接入单元的热切换备份功能。该过程系统可全部自动完成,解决了因接入单元设备故障、激光器故障或电源故障所带来的需要工程人员实地维护的烦恼,实用于一些偏远的站点和业务量大不允许出现故障的站点。同时由于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分布式系统一台接入单元可以支持至少128台拉远单元的业务,为了保证大量的拉远单元不至于在同一时刻出现业务故障,该功能充分解决了这一工程实践使用问题。
5) 拉远单元传输给WLAN_AP供电共业务的实现原理
拉远单元将接入单元或拓展单元传输过来的WLAN业务通过设备自带的接口,采用五类线或超五类线的四对双绞线方式传输给WLAN_AP单元,并通过铺设的入户网线(五类线或超五类线)为用户提供百兆宽带接入服务。在传输百兆以太网数据时,仅需要使用1和2、3和6两对双绞线,供电双绞线为4和5,7和8两对双绞线提供,4和5链接形成正极,7和8链接形成负级,由拉远单元提供给WLAN_AP的PD模块(Power Device,受电端设备)。解决了WLAN_AP本地取电或独立的POE供电的烦恼。
为便于实施参考起见,提供实施例中接入单元、拓展单元、拉远单元和切换单元的电路结构说明如下:
1、接入单元
如图4,接入单元包括射频处理单元U1、数字处理单元U2、供电单元U3。
其连接关系是:
变频单元U1和数字处理单元U2连接组成上下行链路;
供电单元U3分别连接其它单元(变频单元U1、数字处理单元U2),提供能量。
其工作原理是:
下行链路中,2G/3G/4G无线信号进入接入单元后,通过射频处理单元U1将下行射频信号转换为下行中频信号,数字处理单元U2将下行中频信号经过处理后变换为基带信号,并与WLAN_AC或ONU传输进入的以太网信号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输给拓展单元。WLAN_AC传输以太网信号为无线方式,ONU传输以太网信号为有线方式。
同理,上行链路中,由拓展单元传输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处理单元U2分离出基带信号和以太网信号,其中以太网信号传输给WLAN_AC或ONU,基带信号经数字处理后转换为上行中频信号。射频处理单元U1将上行中频信号变频为上行射频信号,并采用无线传播的方式传回基站。
供电单元U3获取外部能量,并分别给变频单元U1和数字处理单元U2提供能量。
以上为接入单元连接网络时的工作原理,若接入单元不接入局域网WLAN或固网宽带,以太网信号由拓展单元处理,与以上工作过程不同的是,数字处理单元U2只处理基带信号:
下行链路中, 信源发送的2G/3G/4G无线信号进入接入单元后,通过射频处理单元U1将下行射频信号转换为下行中频信号;数字处理单元U2将下行中频信号处理变换为基带信号,重新组帧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输给拓展单元;
上行链路中,由拓展单元进入接入单元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2;数字处理单元U2提取得到的基带信号经数字处理后转换为上行中频信号;射频处理单元U1将上行中频信号变频为上行射频信号,并采用无线传播的方式传回信源。
2、拓展单元
如图5,拓展单元包括数字处理单元U4、供电单元U5。
其连接关系是:
数字处理单元U4独立组成上下行链路;
供电单元U5连接数字处理单元U4,提供能量。
其工作原理是:
下行链路中,接入单元传输的光信号,转换成下行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4。数字处理单元U4将下行数字信号与ONU或者AC输出的下行宽带信号合路,合路后的数字信号以一定的帧格式进行重新组帧,并打包成适合标准接口协议(如CPRI)要求的帧格式后,并分别传输到各个输出接口,再由数字光纤收发器、数字光纤将相应光信号传送到拉远单元。
同理,上行链路中,拉远单元通过数字光纤传输的光信号转换为上行数字信号,传输到数字处理单元U4。数字处理单元U4将各端口传输的上行数字信号分解为上行宽带信号和上行无线数字信号,其中上行宽带信号通过各接口传输进入OUN或者AC,上行无线数字信号进行合路后,打包成适合标准接口协议(如CPRI)要求的帧格式后,再由数字光纤收发器、数字光纤将相应光信号传送到接入单元。
供电单元U5获取外部能量,并给数字处理单元U4提供能量。
以上为拓展单元连接网络时的工作原理,若拓展单元不接入局域网WLAN或固网宽带,以太网信号由接入单元处理,与以上工作过程不同的是,数字处理单元U4只需传递下行数字信号或上行数字信号:
下行链路中,接入单元输入到扩展单元的光信号转换成下行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4;数字处理单元U4将下行数字信号重新组帧,转换为光信号后从各端口传送到拉远单元;
上行链路中,拉远单元输出到扩展单元的光信号转换成上行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4;数字处理单元U4将各端口输入的上行数字信号进行合路后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送到接入单元。
3、拉远单元
如图6,拉远单元包括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天线单元U9和供电单元U10。天线单元U9可采用微型掩蔽的单极化多频天线。
其连接关系是:
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和天线单元U9依次连接组成上下行链路,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与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分别连接;
供电单元U10分别连接其它单元(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和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提供能量。
其工作原理是:
下行链路中,由拓展单元传输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处理单元U6分离出基带信号和以太网信号,其中以太网信号传输给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基带信号经数字处理后转换为下行中频信号。射频处理单元U7将下行中频信号变频为下行射频信号,并通过天线单元U9辐射到空间中。
同理,上行链路中,无线信号由天线单元U9接收进入拉远单元后,通过射频处理单元U7将上行射频信号转换为上行中频信号,数字处理单元U6变换上行中频信号为基带信号,并与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传输的以太网信号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输给拓展单元。
以太网处理单元U8可通过以太网或无线局域网(WLAN_AP)提供宽带上网,无线路由、直流供电等功能。
供电单元U10获取外部能量,并分别给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提供能量。
4、切换单元
如图7,切换单元包括射频处理单元U11、光路单元U12、供电单元U13和监控控制单元U14。
其连接关系是:
监控控制单元U14连接光路单元U12,
供电单元U13分别连接其它单元(光路单元U12和监控控制单元U14),提供能量。
其工作原理是:
射频处理单元U11平均分配进入设备的2G/3G/4G射频信号,均分后的射频信号通过接口分别与两个接入单元连接,图中记为接入单元1、接入单元2。
光路单元U12分别与两个接入单元和一个扩展单元连接。正常情况下,光路单元U12实现接入单元1和扩展单元之间信息转发。当监控控制单元U14收到接入单元1的告警信息后,控制光路单元U12进行信号切换,实现接入单元2和扩展单元之间的信息转发。
供电单元U13获取外部能量,并分别给光路单元U12和监控控制单元U14提供能量。
各单元具体实现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已有电路器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入单元、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
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通过光纤连接,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通过光纤连接;接入单元或拓展单元连接网络,拉远单元连接网络;
所述接入单元包括射频处理单元U1、数字处理单元U2、供电单元U3,变频单元U1和数字处理单元U2连接组成上下行链路,供电单元U3向射频处理单元U1和数字处理单元U2分别供电;
所述拓展单元包括数字处理单元U4、供电单元U5,数字处理单元U4独立组成上下行链路,供电单元U5向数字处理单元U4供电;
所述拉远单元包括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天线单元U9和供电单元U10,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和天线单元U9依次连接组成上下行链路,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与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分别连接,供电单元U10向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和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分别供电。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为局域网WLAN或固网宽带。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
接入单元连接网络时,
下行链路中,信源发送的2G或3G或4G无线信号进入接入单元后,通过射频处理单元U1将下行射频信号转换为下行中频信号;数字处理单元U2将下行中频信号处理变换为基带信号,并与输入的以太网信号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输给拓展单元;
上行链路中,由拓展单元进入接入单元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2;数字处理单元U2分离出基带信号和以太网信号,其中以太网信号输出,基带信号经数字处理后转换为上行中频信号;射频处理单元U1将上行中频信号变频为上行射频信号,并采用无线传播的方式传回信源;
扩展单元连接网络时,
下行链路中,接入单元输入到扩展单元的光信号转换成下行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4;数字处理单元U4将下行数字信号与输入的下行宽带信号合路并重新组帧,转换为光信号后从各端口传送到拉远单元;
上行链路中,拉远单元输出到扩展单元的光信号转换成上行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4;数字处理单元U4将各端口输入的上行数字信号分解为上行宽带信号和上行无线数字信号,其中上行宽带信号输出,上行无线数字信号进行合路后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送到接入单元;
扩展单元与拉远单元之间传输时,在拉远单元传输方式如下,
下行链路中,由拓展单元传输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6,;数字处理单元U6分离出基带信号和以太网信号,其中以太网信号传输给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基带信号经数字处理后转换为下行中频信号,射频处理单元U7将下行中频信号变频为下行射频信号,并通过天线单元U9辐射到空间中;
上行链路中,无线信号由天线单元U9接收进入拉远单元后,通过射频处理单元U7将上行射频信号转换为上行中频信号;数字处理单元U6将上行中频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并与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传输的以太网信号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输给拓展单元。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提供直流电。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之间基于CPRI标准协议的帧格式进行组帧传输。
6.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建立星型、链型、环形或混合的组网。
7.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入单元、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采用五类线连接网络。
8.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或以上接入单元,接入单元不共址。
9.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切换单元和两个接入单元,接入单元和切换单元之间采用射频电缆和光纤连接,切换单元和拓展单元之间采用光纤连接,
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射频处理单元U11、光路单元U12、供电单元U13和监控控制单元U14,射频处理单元U11平均分配进入切换单元的射频信号,均分后的射频信号分别与两个接入单元连接,监控控制单元U14连接光路单元U12,光路单元U12连接接入单元之一和扩展单元,根据监控控制单元U14信号切换连接另一接入单元;供电单元U13向射频处理单元U11、光路单元U12和监控控制单元U14分别供电。
10.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天线单元U9采用微型掩蔽的单极化多频天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658259A CN103391485A (zh) | 2013-08-20 | 2013-08-20 |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658259A CN103391485A (zh) | 2013-08-20 | 2013-08-20 |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91485A true CN103391485A (zh) | 2013-11-13 |
Family
ID=49535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658259A Pending CN103391485A (zh) | 2013-08-20 | 2013-08-20 |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91485A (zh)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8582A (zh) * | 2014-08-08 | 2014-11-26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
CN104936197A (zh) * | 2014-03-20 | 2015-09-23 | 常州隽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微功率数字多点室内覆盖系统 |
CN105743582A (zh) * | 2016-01-28 | 2016-07-06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模混合组网全光分布式系统 |
CN105813093A (zh) * | 2016-03-30 | 2016-07-27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多业务信号深度覆盖组网的分离式天线覆盖系统 |
CN106130647A (zh) * | 2016-08-05 | 2016-11-16 |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点对多点的智能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
CN106230509A (zh) * | 2016-08-10 | 2016-12-14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利用万兆以太网传输无线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
CN106375015A (zh) * | 2016-08-31 | 2017-02-01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数字全光分布式调频广播系统 |
CN107167174A (zh) * | 2017-04-05 | 2017-09-15 | 中北大学 | 分布式微型数据采集系统 |
CN107395283A (zh) * | 2017-08-11 | 2017-11-24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数字光纤多业务分布式基站系统 |
WO2018098696A1 (zh) * | 2016-11-30 | 2018-06-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 |
CN109547086A (zh) * | 2019-01-04 | 2019-03-29 | 浙江柏烙尼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有源宽带分布系统 |
CN109963290A (zh) * | 2019-02-22 | 2019-07-02 |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 多业务室内覆盖系统及工作方法 |
WO2020140715A1 (zh) * | 2019-01-02 | 2020-07-09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中继网元设备、远端网元设备及光纤分布式系统 |
CN111479230A (zh) * | 2019-01-24 | 2020-07-31 |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 室内光分布系统及方法 |
CN112583487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跨接系统和方法 |
CN112653638A (zh) * | 2020-12-14 | 2021-04-13 |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 | 一种多路中频与基带高速交换路由的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
CN112788610A (zh) * | 2021-03-25 | 2021-05-11 | 江苏亨鑫众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能够智能备份的5g无线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US20210314029A1 (en) * | 2017-05-22 | 2021-10-07 | Teko Telecom S.R.L.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fronthaul data |
CN115882921A (zh) * | 2023-02-23 | 2023-03-31 |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移频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374404U (zh) * | 2011-12-22 | 2012-08-08 |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 多业务无源光网络系统 |
US20120250740A1 (en) * | 2011-01-07 | 2012-10-04 |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 Ofdm signal processing in a base transceiver system |
CN103117909A (zh) * | 2012-12-26 | 2013-05-22 | 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制式数字光纤五类线分布系统 |
-
2013
- 2013-08-20 CN CN2013103658259A patent/CN10339148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50740A1 (en) * | 2011-01-07 | 2012-10-04 |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 Ofdm signal processing in a base transceiver system |
CN202374404U (zh) * | 2011-12-22 | 2012-08-08 |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 多业务无源光网络系统 |
CN103117909A (zh) * | 2012-12-26 | 2013-05-22 | 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制式数字光纤五类线分布系统 |
Cited B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36197A (zh) * | 2014-03-20 | 2015-09-23 | 常州隽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微功率数字多点室内覆盖系统 |
CN104168582A (zh) * | 2014-08-08 | 2014-11-26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
WO2016019740A1 (zh) * | 2014-08-08 | 2016-02-11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
US9961563B2 (en) | 2014-08-08 | 2018-05-01 |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
CN104168582B (zh) * | 2014-08-08 | 2017-12-26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
TWI548300B (zh) * | 2014-08-08 | 2016-09-01 |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 A microcell base station system, related equipment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
CN105743582A (zh) * | 2016-01-28 | 2016-07-06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模混合组网全光分布式系统 |
CN105813093B (zh) * | 2016-03-30 | 2019-10-25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多业务信号深度覆盖组网的分离式天线覆盖系统 |
CN105813093A (zh) * | 2016-03-30 | 2016-07-27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多业务信号深度覆盖组网的分离式天线覆盖系统 |
CN106130647A (zh) * | 2016-08-05 | 2016-11-16 |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点对多点的智能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
CN106230509A (zh) * | 2016-08-10 | 2016-12-14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利用万兆以太网传输无线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
CN106375015A (zh) * | 2016-08-31 | 2017-02-01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数字全光分布式调频广播系统 |
CN106375015B (zh) * | 2016-08-31 | 2019-03-15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数字全光分布式调频广播系统 |
US10979920B2 (en) | 2016-11-30 | 2021-04-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tegrated access system with baseband unit and base st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
CN109983799A (zh) * | 2016-11-30 | 2019-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 |
WO2018098696A1 (zh) * | 2016-11-30 | 2018-06-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 |
CN109983799B (zh) * | 2016-11-30 | 2021-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 |
CN107167174A (zh) * | 2017-04-05 | 2017-09-15 | 中北大学 | 分布式微型数据采集系统 |
CN107167174B (zh) * | 2017-04-05 | 2018-03-20 | 中北大学 | 分布式微型数据采集系统 |
US11962369B2 (en) * | 2017-05-22 | 2024-04-16 | Teko Telecom S.R.L.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fronthaul data |
US20230035330A1 (en) * | 2017-05-22 | 2023-02-02 | Teko Telecom S.R.L.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fronthaul data |
US11509356B2 (en) * | 2017-05-22 | 2022-11-22 | Teko Telecom S.R.L.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fronthaul data |
US20210314029A1 (en) * | 2017-05-22 | 2021-10-07 | Teko Telecom S.R.L.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fronthaul data |
CN107395283A (zh) * | 2017-08-11 | 2017-11-24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数字光纤多业务分布式基站系统 |
WO2020140715A1 (zh) * | 2019-01-02 | 2020-07-09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中继网元设备、远端网元设备及光纤分布式系统 |
CN109547086A (zh) * | 2019-01-04 | 2019-03-29 | 浙江柏烙尼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有源宽带分布系统 |
CN111479230A (zh) * | 2019-01-24 | 2020-07-31 |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 室内光分布系统及方法 |
CN109963290B (zh) * | 2019-02-22 | 2022-07-12 |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 多业务室内覆盖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09963290A (zh) * | 2019-02-22 | 2019-07-02 |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 多业务室内覆盖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12583487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跨接系统和方法 |
CN112583487B (zh) * | 2019-09-27 | 2022-05-2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跨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
CN112653638A (zh) * | 2020-12-14 | 2021-04-13 |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 | 一种多路中频与基带高速交换路由的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
CN112788610A (zh) * | 2021-03-25 | 2021-05-11 | 江苏亨鑫众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能够智能备份的5g无线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15882921A (zh) * | 2023-02-23 | 2023-03-31 |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移频系统 |
CN115882921B (zh) * | 2023-02-23 | 2023-06-13 |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移频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91485A (zh) |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 | |
CN105743582A (zh) |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模混合组网全光分布式系统 | |
CN102547778B (zh) | 一种扁平化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系统、方法及扩展装置 | |
CN102571212B (zh) | 室内光纤分布系统 | |
US20170111115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nalog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 |
CN107395283A (zh) | 一种数字光纤多业务分布式基站系统 | |
CN103052051A (zh) | 一种无线自组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
CN109639292A (zh) | 一种基于高速数据处理fpga架构的无线自组网通信电台 | |
EP2965449B1 (en)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adio access at local site | |
CN104144432A (zh) | 一种gsm-r微功率光纤分布式装置 | |
CN209267591U (zh) | 变电站的通信系统 | |
CN105406925A (zh) | 多频段数字光纤分布式天线系统 | |
CN104486170B (zh) | 一种新型矿用综合接入系统 | |
CN111586704B (zh) | 基于同轴电缆进行5g室内深度覆盖的系统 | |
CN103220197A (zh) | 基于cdma技术的一体式矿用通信系统 | |
KR101697749B1 (ko) | 분리형 기지국 | |
CN210042243U (zh) | 微型基站设备 | |
CN101944956A (zh) | 基于三网融合的无线信号光纤接入系统及方法 | |
WO2015166405A1 (en) | Lighting infrastructure and process for installing the infrastructure. | |
CN203219318U (zh) | 基于cdma技术的一体式矿用通信系统 | |
CN113950062A (zh) | 支持5g信号覆盖的家庭宽带装置 | |
CN103139786B (zh) | 多模数字射频拉远系统的中继端系统及中继方法 | |
CN103023571A (zh) | 一种适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的光无线组网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5848170A (zh) | 室内分布系统 | |
CN110611722A (zh) | 基于分布式基站的安防监控系统和安防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