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6581A - Llc谐振变换器、控制电路及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Llc谐振变换器、控制电路及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26581A CN103326581A CN2013102526500A CN201310252650A CN103326581A CN 103326581 A CN103326581 A CN 103326581A CN 2013102526500 A CN2013102526500 A CN 2013102526500A CN 201310252650 A CN201310252650 A CN 201310252650A CN 103326581 A CN103326581 A CN 1033265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voltage signal
- drain
- comparison
-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02M3/3359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having a synchronous rectifier circuit or a synchronous freewheeling circui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H02M1/0054—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 H02M1/0058—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by employing soft switching techniques, i.e. commutation of transistors when applied voltage is zero or when current flow is zer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式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驱动方法。该桥式LLC谐振变换器包括桥式电路、谐振网络、变压器、同步整流电路以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同步整流电路至少包括第一同步整流管和第二同步整流管。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消隐电路、第一逻辑电路和第二逻辑电路。通过消隐电路提供第一消隐信号和第二消隐信号,避免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和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在一个周期内多次导通和关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同步整流功率开关管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很多低电压、大电流运用场合,为了减小电路的损耗,常常会使用同步整流管代替普通二极管。然而在电路工作过程中,同步整流管常常会受到寄生参数或噪音的干扰,进而导致其在一个周期内重复导通或关断。例如,在一个带同步整流的LLC谐振电路中,一旦同步整流管受到寄生参数干扰,而产生振铃,变压器副边双通道正常的关断和导通将被打断。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变压器副边的两个同步整流管将被重复关断或者导通,甚至出现桥臂贯通的情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LLC谐振变换器、控制电路及驱动方法。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步整流电路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同步整流电路至少包括第一同步整流管和第二同步整流管,第一同步整流管漏源极之间的电压作为第一漏源电压,第二同步整流管漏源极之间的电压作为第二漏源电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比较电路,接收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和阈值电压信号,并将该第一漏源电压信号与所述阈值信号比较以提供第一比较信号;第二比较电路,接收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和所述阈值电压信号,并将该第二漏源电压信号与所述阈值信号比较以提供第二比较信号;消隐电路,接收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比较信号,并提供第一消隐信号和第二消隐信号;第一逻辑电路,接收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的导通和关断;第二逻辑电路,接收所述第二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并输出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的导通和关断。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阈值电压信号包括第一阈值电压信号和第二阈值电压信号,第一阈值电压信号大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小于零,当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关断;当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导通。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比较电路包括第一阈值电压信号和第二阈值电压信号,其中,第一阈值电压信号大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小于零,当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关断;当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导通。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为互补信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分别在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比较信号的下降沿有效,其中,当第一消隐信号有效时,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保持关断状态;当第二消隐信号有效时,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保持关断状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消隐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和触发器,第一反相器一端接收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另一端耦接触发器置位端;第二反相器一端接收所述第二比较信号,另一端耦接触发器复位端;触发器的同相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反相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二消隐信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比较电路和所述第二比较电路包括滞环比较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包括桥式电路、LLC谐振电路、变压器、整流电路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控制电路,其中,桥式电路,电耦接于一输入电压,且包含至少一对功率开关管;LLC谐振电路,电耦接于所述桥式电路和所述变压器之间;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原边电耦接于所述LLC谐振电路;整流电路,电耦接于所述变压器副边,其中,所述整流电路包括至少一对同步整流管。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同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同步整流管和第二同步整流管,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产生第一漏源电压信号;将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送至第一比较电路,产生第一比较信号;检测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产生第二漏源电压信号;将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送至第二比较电路,产生第二比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比较信号产生第一消隐信号和第二消隐信号;将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做逻辑运算产生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的导通和关断;将所述第二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做逻辑运算产生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的导通和关断。
根据一些实施例,将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送至第一比较电路比较,产生第一比较信号包括:将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比较;将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比较;其中,当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关断;当所述第一漏源极电压信号小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导通。
根据一些实施例,将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送至第二比较电路比较,产生第二比较信号包括:将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比较;将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比较;其中,当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关断;当所述第二漏源极电压信号小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导通。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为互补信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在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比较信号的下降沿有效,其中,当所述第一消隐信号有效时,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保持关断;当所述第二消隐信号有效时,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保持关断。
利用上述实施例,通过消隐电路提供第一消隐信号和第二消隐信号,避免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和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在一个周期内多次导通和关断。
附图说明
在所有的上述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具有相同、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图1为本公开所示LLC谐振变换器一实施例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所示LLC谐振变换器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图。
图3为本公开所示LLC谐振变换器一实施例的工作时序图。
图4为本公开所示同步整流管驱动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所示同步整流管驱动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相反,本公开意在涵盖由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公开精神和范围内所定义的各种备选方案、修改方案和等同方案。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公开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对于众所周知的方案、流程、元器件以及电路或方法未作详细的描述。
基于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LLC谐振变换器中同步整流管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本公开公开了一种LLC谐振变换器。图1所示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LLC谐振变换器100的电路示意图。
LLC谐振变换器100包括桥式电路110、LLC谐振电路120、变压器130、整流电路140、控制电路150以及输出电容COUT。
桥式电路110为半桥电路,电耦接于输入端和地之间,由一对功率开关管S1和S2构成。其中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电压VIN,功率开关管S1和S2工作在等脉冲宽度,即两个功率开关管S1和S2的交替导通时间各占整个周期的50%,功率开关管S1导通时功率开关管S2关断,然后反之。在其他实施例中,桥式电路110也可以为全桥电路。
LLC谐振电路120电耦接于桥式电路110,包括电感器LS、电容器CS以及变压器130的励磁电感LM。
变压器130的原边电耦接于LLC谐振电路120,副边电耦接于整流电路140,包括原边绕组NP和两个同相串联的副边绕组NS1、NS2。
整流电路140包括至少一对同步整流管,在一个实施例中,整流电路140包括一对连接到输出电容COUT的同步整流管SR1、SR2。同步整流管SR1、SR2的源极与电容COUT的一端和地相连,同步整流管SR1的漏极连接到副边绕组NS1的正向同名端,同步整流管SR2的漏极连接到副边绕组NS2的反向同名端。副边绕组NS1和NS2的公共端连接到电容COUT的另一端,作为LLC谐振变换器100的输出端,用于提供输出电压VOUT。
控制电路150,用于控制整流电路140中同步整流管SR1、SR2的导通和关断,进而将变压器130原边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50包括第一比较电路15011、消隐电路15012、第一逻辑电路15013、第二比较电路15021以及第二逻辑电路15023。
采样第一同步整流管SR1漏源极之间的电压作为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采样第二同步整流管SR2漏源极之间的电压作为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
第一比较电路15011接收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并将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分别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和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比较,并在输出端提供第一比较信号U1。当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VDS1>VTH1)时,第一比较信号U1为低电平信号;当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小于第二阈值VTH2(VDS1<VTH2)时,第一比较信号U1为高电平信号。其中,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大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并小于零(即:VTH2<VTH1<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定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和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均大于零且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小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即:0<VTH1<VTH2),这时可以将采样的第一同步整流管SR1漏源极之间的电压进行处理以使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为正值,那么第一比较电路15011提供的第一比较信号U1在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大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VDS1>VTH2)时为高电平信号,在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小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VDS1<VTH1)时为低电平信号。
第二比较电路15021接收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并将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分别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和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比较,并在输出端提供第二比较信号U2。当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VDS2>VTH1)时,第二比较信号U2为低电平信号;当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小于第二阈值VTH2(VDS2<VTH2)时,第二比较信号U2为高电平信号。
消隐电路15012接收第一比较信号U1和第二比较信号U2,并在输出端提供第一消隐信号B1和第二消隐信号B2。第一消隐信号B1和第二消隐信号B2为逻辑状态互补的信号,同时,第一消隐信号B1和第二消隐信号B2分别在第一比较信号U1和第二比较信号U2的下降沿有效。图1所示实施例中,当第一比较信号U1由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的下降沿时刻,第一消隐信号B1由低电平信号变为高电平信号,并在第二比较信号U2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的下降沿时刻,第一消隐信号B1由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当第二比较信号U2由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的下降沿时刻,第二消隐信号B2由低电平信号变为高电平信号,并在第一比较信号U1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的下降沿时刻,第二消隐信号B2由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
第一逻辑电路15013接收第一比较信号U1和第一消隐信号B1,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VG1至第一同步整流管SR1的栅极,控制第一同步整流管SR1的导通和关断。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当第一比较信号U1为高电平信号且第一消隐信号B1为低电平信号时,第一驱动信号VG1为高电平信号;一旦第一消隐信号B1为高电平信号时,第一驱动信号VG1为低电平信号。
第二逻辑电路15023接收第二比较信号U2和第二消隐信号B2,并输出第二驱动信号VG2至第二同步整流管SR2的栅极,控制第二同步整流管SR2的导通和关断。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当第二比较信号U2为高电平信号且第二消隐信号B2为低电平信号时,第二驱动信号VG2为高电平信号;一旦第二消隐信号B2为高电平信号时,第二驱动信号VG2为低电平信号。
图2为本公开所示LLC谐振变换器100中控制电路150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比较电路15011包括比较器211,比较器212,触发器213。比较器211的同相输入端电耦接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反相输入端电耦接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并提供一个输出信号。比较器212的反相输入端电耦接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同相输入端电耦接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并提供一个输出信号。触发器213的置位端S接收比较器212的输出信号,复位端R接收比较器211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第一比较信号U1。当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VDS1>VTH1)时,比较器211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比较信号U1为低电平信号;当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小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VDS1<VTH2)时,比较器212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比较信号U1为高电平信号。
第二比较电路15021包括比较器221,比较器222,触发器223。比较器221的同相输入端电耦接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反相输入端电耦接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并提供一个输出信号。比较器222的反相输入端电耦接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同相输入端电耦接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并提供一个输出信号。触发器223的置位端S接收比较器222的输出信号,复位端R接收比较器221的输出信号,并输出第二比较信号U2。当第二漏源极电压信号VDS2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VDS2>VTH1)时,比较器221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比较信号U1为低电平信号;当第二漏源极电压信号VDS2小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VDS2<VTH2)时,比较器222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比较信号U2为高电平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VTH1的典型值为-30mv,VTH2的典型值为-70mv。
消隐电路15012包括反相器214、反相器215和RS触发器216。反相器214的输入端接收第一比较信号U1,并提供输出信号至触发器216的置位端;反相器215的输入端接收第二比较信号U2,并提供输出信号至触发器216的复位端;触发器216在输出端提供第一消隐信号B1和第二消隐信号B2。
第一逻辑电路15013包括触发器217。触发器217的复位端接收第一消隐信号B1,置位端接收第一比较信号U1,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VG1。
第二逻辑电路15023包括触发器227。触发器227的复位端接收第二消隐信号B2,置位端接收第二比较信号U2,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VG2。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示出的第一比较电路15011、消隐电路15012、第一逻辑电路15013、第二比较电路15021以及第二逻辑电路15023仅为示意性的,并不用于对本公开的其它方面进行限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比较电路15011、消隐电路15012、第一逻辑电路15013、第二比较电路15021以及第二逻辑电路15023可由其他能实现本公开所示功能的元器件或逻辑单元组成。例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比较电路15011和第二比较电路15021为滞环比较器。
图3为本公开所示LLC谐振变换器一实施例工作时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可知本公开所示LLC谐振变换器工作原理如下:当变压器130的原边绕组NP流过正向电流时,第一同步整流管SR1不工作,第二同步整流管SR2的体二极管D2导通,整流电流IS经变压器130的副边绕组NS2和体二极管D2形成回路,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为体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当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到达第二阈值电压VTH2时,比较器222输出高电平信号至触发器223的置位端,使得触发器223输出高电平信号置位触发器227,进而使得第二驱动信号VG2被置高,同步整流管SR2导通,整流电流Is经副边绕组NS2和同步整流管SR2形成回路。
当同步整流管SR2导通后,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为同步整流管SR2的导通压降,第二漏源极电压信号VDS2的绝对值随着整流电流IS减小而线性减小。当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增大到第一阈值电压VTH1时,比较器221输出高电平信号复位触发器223,触发器223输出低电平的第二比较信号U2,并通过反相器224置位触发器216,第二消隐信号B2置为高电平。第二消隐信号B2复位触发器227,第二驱动信号VG2被置低,第二同步整流管SR2关断。
当变压器130的原边绕组NP流过负相电流时,同步整流管SR2不工作,同步整流管SR1的工作过程和同步整流管SR2的过程相同,这里不再累述。图3为本公开所示半桥式LLC谐振变换器一实施例的工作时序图。
如图3所示,第一消隐信号在第一同步整流管SR1关断时刻开始置为高电平,在第二同步整流管SR2关断时刻变为低电平;第二消隐信号在第二同步整流管SR2关断时刻开始置为高电平,在第二同步整流管SR2关断时刻变为低电平。
在一个周期内,当变压器130的原边绕组NP流过正向电流时,第一同步整流管SR1不工作,第一漏源电压VDS1为一个恒定正电压。第二同步整流管SR2的体二极管D2导通,第二漏源电压VDS2为负电压。当第二漏源电压VDS2的值等于第二阈值电压VTH2时,第二比较信号U2置为高电平,第二驱动信号VG2也被置为高电平,第二同步整流管SR2导通。当电路由于寄生参数干扰在开关管源极和漏极产生振铃时,第二漏源电压VDS2瞬间增大到第一阈值电压VTH1,第二比较信号U2置为低电平,第二驱动信号VG2被拉低,第二同步整流管SR2被关断。
当振铃过后,第二同步整流管SR2的体二极管D2继续导通,当第二漏源电压VDS2的值等于第二阈值电压VTH2时,第二比较信号U2再次被置为高电平。此时,由于第二消隐信号为高电平,因此第二驱动信号VG2保持低电平不变,第二同步整流管SR2继续保持关断状态,直到一个周期结束。
在现有技术中,如果没有第一消隐电路15012和第二消隐电路15022,当出现如上所述的振铃时,第一同步整流管SR1的第一驱动信号VG1的波形和第一比较信号U1的波形相同,第二同步整流管SR2的第二驱动信号VG2的波形和第二比较信号U2的波形相同,也即是说,第二同步整流管SR2在一个周期内将导通两次。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在第一同步整流管SR1(或第二同步整流管SR2)的源极和漏极多次出现振铃,则第一同步整流管SR1(或第二同步整流管SR2)将被导通多次。
图4为本公开所示同步整流管驱动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包括步骤401~412。
步骤401:检测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转至步骤403;
步骤402:检测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转至步骤404;
步骤403:将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同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比较,当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时,转至步骤405和步骤407,其中第一阈值电压小于零。
步骤404:将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同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比较,当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时,转至步骤406和步骤408,其中第一阈值电压小于零。
步骤405:提供第一消隐信号B1和第二消隐信号B2,并在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时刻,使第一消隐信号B1有效,第二消隐信号B2无效,并转至步骤410。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消隐信号B1有效时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消隐信号B2无效时为低电平信号。
步骤406:提供第一消隐信号B1和第二消隐信号B2,并在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时刻,使第二消隐信号B2有效,第一消隐信号B1无效,并转至步骤409。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消隐信号B2有效时为高电平信号,第一消隐信号B1无效时为低电平信号。
步骤407:关断第一同步整流管SR1,转至步骤409。
步骤408:关断第二同步整流管SR2,转至步骤410。
步骤409:将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同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比较,当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小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时,且第一消隐信号B1无效,转至步骤411。其中第二阈值电压信号小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小于零。
步骤410:将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同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比较,当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小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时,且第二消隐信号B2无效,转至步骤412。其中第二阈值电压信号小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小于零。
步骤411:导通第一同步整流管SR1,转至步骤401。
步骤412:导通第二同步整流管SR2,转至步骤402。
在以上对图4所示实施例的工作步骤描述中:步骤402是在步骤401之后进行的,步骤404是在步骤403之后进行的,步骤406是在步骤405之后进行的,步骤408是在步骤407之后进行的,步骤410是在步骤409之后进行的,步骤412是在步骤410之后进行的。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步骤402与步骤401是同时进行的,步骤404与步骤403是同时进行的,步骤405和步骤406是同时进行的,步骤407和步骤408是同时进行的,步骤410与步骤409同时进行的,步骤412与步骤410同时进行的。
图5为本公开所示同步整流管驱动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图。该流程图包括步骤501~507。
步骤501:检测第一同步整流管SR1的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产生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
步骤502:将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送至第一比较电路,产生第一比较信号U1;
步骤503:检测第二同步整流管SR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产生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
步骤504:将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送至第二比较电路,产生第二比较信号U2;
步骤505:根据第一比较信号U1和第二比较信号U2产生第一消隐信号B1和第二消隐信号B2。
第一消隐信号B1和第二消隐信号B2为互补信号,第一消隐信号B1用于在第一比较信号U1的下降沿和第二比较信号U2的下降沿之间使第一驱动信号VG1保持不变(也即是第一同步整流管SR1保持关断状态不变);第二消隐信号B2用于在第二比较信号U2的下降沿和第一比较信号U1的下降沿之间使第二驱动信号VG2保持不变(也即是第二同步整流管SR2保持关断状态不变)。
步骤506:将第一比较信号U1和第一消隐信号B1做逻辑运算,产生第一驱动信号VG1,控制第一同步整流管SR1的导通和关断。
步骤507:将第二比较信号U2和第二消隐信号B2做逻辑运算,输出第二驱动信号VG2,控制第二同步整流管SR2的导通和关断。
在步骤502中,将第一漏源电压信号VDS1送至第一比较电路,产生第一比较信号U1又包括将第一漏源电压VDS1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和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比较。其中,当第一漏源极电压信号VDS1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VDS1>VTH1)时,第一驱动信号VG1为低电平信号,第一同步整流管SR1关断;当第一漏源极电压信号VDS1小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VDS1<VTH2)时,第一驱动信号VG1为高电平信号,第一同步整流管SR1导通。
在步骤504中,将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送至第二比较电路,产生第二比较信号U2又包括将第二漏源电压信号VDS2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和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比较。其中,当第二漏源极电压信号VDS2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VTH1(VDS2>VTH1)时,第二驱动信号VG2为低电平信号,第二同步整流管SR2关断;当第二漏源极电压信号VDS2小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VTH2(VDS2<VTH2)时,第二驱动信号VG2为高电平信号,第二同步整流管SR2导通。
同图4所示实施例一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501与步骤503是同时进行的,步骤502与步骤504是同时进行的,步骤506和步骤507是同时进行的。
再次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公开所示的半桥式结构谐振变换器只是使用同步整流管的电路之一,这里只是示意性的提供一种具体的使用同步整流管的电路结构,并不用于对本公开其他方面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同步整流推挽式电路、同步整流半桥式电路以及同步整流全桥电路等具有同步整流功能的拓扑结构同样适用于本公开所限定的范围。
同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理解,本公开所示实施例中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公开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同步整流电路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同步整流电路至少包括第一同步整流管和第二同步整流管,第一同步整流管漏源极之间的电压作为第一漏源电压,第二同步整流管漏源极之间的电压作为第二漏源电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比较电路,接收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和阈值电压信号,并将该第一漏源电压信号与所述阈值信号比较以提供第一比较信号;
第二比较电路,接收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和所述阈值电压信号,并将该第二漏源电压信号与所述阈值信号比较以提供第二比较信号;
消隐电路,接收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比较信号,并提供第一消隐信号和第二消隐信号;
第一逻辑电路,接收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的导通和关断;
第二逻辑电路,接收所述第二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并输出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的导通和关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阈值电压信号包括第一阈值电压信号和第二阈值电压信号,第一阈值电压信号大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小于零,
当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关断;
当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导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比较电路包括第一阈值电压信号和第二阈值电压信号,其中,第一阈值电压信号大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小于零,
当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关断;
当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导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为互补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分别在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比较信号的下降沿有效,其中,
当第一消隐信号有效时,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保持关断状态;
当第二消隐信号有效时,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保持关断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消隐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和触发器,
第一反相器一端接收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另一端耦接触发器置位端;
第二反相器一端接收所述第二比较信号,另一端耦接触发器复位端;
触发器的同相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反相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二消隐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比较电路和所述第二比较电路包括滞环比较器。
8.一种桥式LLC谐振变换器,包括桥式电路、LLC谐振电路、变压器、整流电路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控制电路,其中,
桥式电路,电耦接于一输入电压,且包含至少一对功率开关管;
LLC谐振电路,电耦接于所述桥式电路和所述变压器之间;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原边电耦接于所述LLC谐振电路;
整流电路,电耦接于所述变压器副边,其中,所述整流电路包括至少一对同步整流管。
9.一种用于同步整流电路的驱动方法,该同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同步整流管和第二同步整流管,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产生第一漏源电压信号;
将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送至第一比较电路,产生第一比较信号;
检测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产生第二漏源电压信号;
将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送至第二比较电路,产生第二比较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比较信号产生第一消隐信号和第二消隐信号;
将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做逻辑运算产生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的导通和关断;
将所述第二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做逻辑运算产生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的导通和关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送至第一比较电路比较,产生第一比较信号包括:
将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比较;
将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比较;
其中,当所述第一漏源电压信号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关断;当所述第一漏源极电压信号小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导通。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送至第二比较电路比较,产生第二比较信号包括:
将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比较;
将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比较;
其中,当所述第二漏源电压信号大于第一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关断;当所述第二漏源极电压信号小于第二阈值电压信号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导通。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为互补信号。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隐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隐信号在所述第一比较信号和所述第二比较信号的下降沿有效,其中,
当所述第一消隐信号有效时,所述第一同步整流管保持关断;
当所述第二消隐信号有效时,所述第二同步整流管保持关断。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52650.0A CN103326581B (zh) | 2013-06-24 | 2013-06-24 | Llc谐振变换器、控制电路及驱动方法 |
US14/313,369 US9379630B2 (en) | 2013-06-24 | 2014-06-24 | Control circuit for a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circuit, LLC resonant convert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52650.0A CN103326581B (zh) | 2013-06-24 | 2013-06-24 | Llc谐振变换器、控制电路及驱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26581A true CN103326581A (zh) | 2013-09-25 |
CN103326581B CN103326581B (zh) | 2016-04-13 |
Family
ID=4919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52650.0A Active CN103326581B (zh) | 2013-06-24 | 2013-06-24 | Llc谐振变换器、控制电路及驱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79630B2 (zh) |
CN (1) | CN103326581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11018A (zh) * | 2013-10-16 | 2015-07-29 |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同步整流电路的自动定时调整 |
CN105676930A (zh) * | 2014-12-08 | 2016-06-15 | 戴洛格半导体公司 | 两端子设备的编程 |
CN107070237A (zh) * | 2017-04-10 | 2017-08-18 |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向同步整流和死区自调节的变换器电路 |
CN107251399A (zh) * | 2015-08-25 | 2017-10-13 | 戴洛格半导体公司 | 自适应同步整流器控制 |
CN108306513A (zh) * | 2018-02-27 | 2018-07-20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同步整流管的关断控制电路及同步整流控制电路 |
CN108429468A (zh) * | 2018-05-18 | 2018-08-21 | 陈畅 | 自适应调整驱动电压的同步整流控制器及使用其的电路 |
CN108494277A (zh) * | 2018-05-07 | 2018-09-0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提高电机效率的同步整流控制电路 |
CN111464034A (zh) * | 2019-01-21 | 2020-07-28 | 半导体组件工业公司 | 电源转换器、用于开关模式电源的同步整流器控制器及其方法 |
CN112953245A (zh) * | 2021-04-23 | 2021-06-11 | 中南大学 | 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全负载范围软开关控制方法 |
CN115622414A (zh) * | 2022-12-16 | 2023-01-17 | 西安图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同步整流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和同步整流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67168B2 (en) * | 2015-05-12 | 2017-05-30 |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with enhanced detection of small currents |
US10637363B2 (en) | 2015-09-18 | 2020-04-28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Converters with hold-up operation |
US9825548B2 (en) * | 2016-02-02 | 2017-11-21 |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Adaptive turn-off trigger blanking for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
US10148200B2 (en) | 2016-08-06 | 2018-12-04 | Shawn David Coleman, JR. | Device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 energy synthesis |
US10177673B2 (en) * | 2017-01-11 | 2019-01-0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LLC resonant frequency auto detection |
CN108574413B (zh) | 2017-03-13 | 2020-08-25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谐振变换器、用于谐振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
CN106877673B (zh) | 2017-03-13 | 2019-08-27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谐振变换器及其方法 |
CN106877672A (zh) | 2017-03-13 | 2017-06-20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谐振变换器及其方法 |
US10008942B1 (en) * | 2017-04-12 | 2018-06-26 | Power Integrations, Inc. | High side signal interface in a power converter |
CN107342691B (zh) * | 2017-07-11 | 2019-07-19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同步整流管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
US11005381B2 (en) * | 2018-08-07 | 2021-05-11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Synchronous rectifier control circuit |
CN109274272B (zh) | 2018-10-19 | 2020-11-17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同步整流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WO2020154669A1 (en) * | 2019-01-25 | 2020-07-30 |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 high power density low voltage dc-dc converter for electric vehicles |
CN113346761B (zh) | 2019-12-10 | 2022-03-22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同步整流的开关电源电路、副边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
CN111555629B (zh) | 2020-05-14 | 2022-12-20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
CN112366954B (zh) | 2020-11-20 | 2021-09-14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
CN113141117B (zh) * | 2021-04-08 | 2022-05-31 |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反激式开关电源及其同步整流控制器 |
US20220399821A1 (en) * | 2021-06-15 | 2022-12-15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Llc converter and control |
CN113472211B (zh) | 2021-07-07 | 2022-12-23 |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反激式开关电源及其同步整流控制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25743A (zh) * | 2005-02-25 | 2006-08-30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Llc串联谐振变换器与其同步整流功率开关驱动方法 |
US20090016083A1 (en) * | 2003-11-04 | 2009-01-15 | Marco Soldano | Secondary side synchronous rectifier for resonant converter |
CN101895201A (zh) * | 2010-07-23 | 2010-11-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lc串联谐振变换器及其驱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14808B (en) * | 2006-09-06 | 2009-09-1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Resonance converter and driving method for synchronous rectifier thereof |
US20110063877A1 (en) * | 2009-09-16 | 2011-03-17 | Ta-Yung Yang | Synchronous rectifying circuit with primary-side swithching current detection for offline power converters |
US8638047B2 (en) * | 2010-12-07 | 2014-01-28 | Iml International | Two-terminal current controller and related LED lighting device |
US9001532B2 (en) * | 2013-01-09 | 2015-04-07 |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 Method of forming a synchronous rectifier controller and structure therefor |
-
2013
- 2013-06-24 CN CN201310252650.0A patent/CN103326581B/zh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6-24 US US14/313,369 patent/US937963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016083A1 (en) * | 2003-11-04 | 2009-01-15 | Marco Soldano | Secondary side synchronous rectifier for resonant converter |
CN1825743A (zh) * | 2005-02-25 | 2006-08-30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Llc串联谐振变换器与其同步整流功率开关驱动方法 |
CN101895201A (zh) * | 2010-07-23 | 2010-11-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lc串联谐振变换器及其驱动方法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11018A (zh) * | 2013-10-16 | 2015-07-29 |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同步整流电路的自动定时调整 |
CN104811018B (zh) * | 2013-10-16 | 2019-06-07 |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同步整流电路的自动定时调整 |
CN105676930A (zh) * | 2014-12-08 | 2016-06-15 | 戴洛格半导体公司 | 两端子设备的编程 |
CN107251399A (zh) * | 2015-08-25 | 2017-10-13 | 戴洛格半导体公司 | 自适应同步整流器控制 |
CN107070237B (zh) * | 2017-04-10 | 2020-07-07 |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向同步整流和死区自调节的变换器电路 |
CN107070237A (zh) * | 2017-04-10 | 2017-08-18 |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向同步整流和死区自调节的变换器电路 |
CN108306513A (zh) * | 2018-02-27 | 2018-07-20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同步整流管的关断控制电路及同步整流控制电路 |
CN108306513B (zh) * | 2018-02-27 | 2020-08-25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同步整流管的关断控制电路及同步整流控制电路 |
CN108494277A (zh) * | 2018-05-07 | 2018-09-0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提高电机效率的同步整流控制电路 |
CN108429468A (zh) * | 2018-05-18 | 2018-08-21 | 陈畅 | 自适应调整驱动电压的同步整流控制器及使用其的电路 |
CN108429468B (zh) * | 2018-05-18 | 2024-01-05 | 南京志行聚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自适应调整驱动电压的同步整流控制器及使用其的电路 |
CN111464034A (zh) * | 2019-01-21 | 2020-07-28 | 半导体组件工业公司 | 电源转换器、用于开关模式电源的同步整流器控制器及其方法 |
CN112953245A (zh) * | 2021-04-23 | 2021-06-11 | 中南大学 | 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全负载范围软开关控制方法 |
CN112953245B (zh) * | 2021-04-23 | 2023-09-15 | 中南大学 | 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全负载范围软开关控制方法 |
CN115622414A (zh) * | 2022-12-16 | 2023-01-17 | 西安图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同步整流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和同步整流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376272A1 (en) | 2014-12-25 |
CN103326581B (zh) | 2016-04-13 |
US9379630B2 (en) | 2016-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26581B (zh) | Llc谐振变换器、控制电路及驱动方法 | |
CN101895201B (zh) | Llc串联谐振变换器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6685231B (zh) | 一种原边钳位型软开关全桥变换器及其不对称控制方法 | |
CN101154891B (zh) | 谐振转换器及其同步整流驱动方法 | |
CN102790542B (zh) | 同步整流控制电路、变换器和同步整流控制方法 | |
CN107425728B (zh) | 一种llc全桥变换器同步整流的数字优化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
US11201549B2 (en) | Control method of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and related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 |
JP6008185B2 (ja) | 3レベル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04539165A (zh) | 用于谐振变换器的容性模式检测电路和方法及谐振变换器 | |
CN104734520A (zh) | 一种dc/dc转换器 | |
CN103813591B (zh) | 低输出电流峰均比的CRM Flyback LED驱动器 | |
CN202652059U (zh) | 功率因数校正控制电路及包含其的功率因数校正装置 | |
CN104300795A (zh) | 一种反激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230113753A1 (en) | Dc/dc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voltage thereof | |
EP3522350A1 (e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 |
CN203859683U (zh) | 同步整流驱动电路 | |
CN103904901A (zh) | 一种移相全桥变换电路及控制方法 | |
CN104795984A (zh) | 电源转换器 | |
CN203859684U (zh) | 一种大电流半桥电路 | |
CN104539177B (zh) | 一种开关电源的同步整流驱动电路及同步整流方法 | |
CN103997223A (zh) | 一种同步整流驱动电路 | |
CN108390570A (zh) | 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电路 | |
CN102255513B (zh) | 一种桥式同步整流电路 | |
CN201766503U (zh) | 一种双端反激型无源无损开关电源拓扑 | |
CN108768365B (zh) | 转换开关变换及控制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