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3312109A - 音圈马达 - Google Patents

音圈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2109A
CN103312109A CN2012100661556A CN201210066155A CN103312109A CN 103312109 A CN103312109 A CN 103312109A CN 2012100661556 A CN2012100661556 A CN 2012100661556A CN 201210066155 A CN201210066155 A CN 201210066155A CN 103312109 A CN103312109 A CN 103312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fixed arm
segment
parallel
shell fra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61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朝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INGCHAO PRECISION PHOTOELECTRIC (JINCHE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INGCHAO PRECISION PHOTOELECTRIC (JINCH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INGCHAO PRECISION PHOTOELECTRIC (JINCH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INGCHAO PRECISION PHOTOELECTRIC (JINCHE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661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21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2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21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壳体、承载板、上弹片、下弹片、活动装组及固定装组。该外壳与该承载板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该上弹片、该下弹片、该活动装组及该固定装组容置在该收容空间内。该活动装组包括活动架及套设在该活动架上的线圈。该活动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该上弹片及该下弹片固定。该固定装组包括固定架及磁性组件。该活动装组容置在该固定架内。该固定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该两个第二侧壁均开设贯穿其自身的收容槽。该磁性组件仅包括一个第一磁铁和一个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分别固定在该两个收容槽内,且均与该线圈相对设置。本发明的音圈马达的成本低、重量轻且组装效率高。

Description

音圈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传统的音圈马达中都需要设置四个磁铁,该四个磁铁吸附在音圈马达的外壳内且围绕线圈设置,通电的线圈会受到该四个磁铁的磁场的作用而发生运动。而音圈马达中磁铁成本占音圈马达的总成本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而且磁铁的数量多还是增大音圈马达的重量,也会使音圈马达的组装效率下降,因此如何降低磁铁和线圈在音圈马达中的使用量,却能保证音圈马达正常运作,一直是音圈马达的改进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重量轻且组装效率高的音圈马达。
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一壳体、一承载板、上弹片、下弹片、活动装组及固定装组。该外壳与该承载板共同围成一个收容空间。该上弹片、该下弹片、该活动装组及该固定装组容置在该收容空间内。该活动装组包括一个活动架及套设在该活动架上的线圈。该活动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该上弹片及该下弹片固定。该固定装组包括一个固定架及一个磁性组件。该活动装组容置在该固定架内。该固定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该两个第二侧壁均开设贯穿其自身的收容槽。该磁性组件仅包括一个第一磁铁和一个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分别固定在该两个收容槽内,且均与该线圈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音圈马达中的磁性组件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因此省去了其他两个磁铁,使得成本被有效降低,且重量被有效减轻,同时还省去了将组装另外两个磁铁的时间,使得组装效率被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音圈马达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音圈马达的上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音圈马达的上弹片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音圈马达的下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音圈马达的下弹片的俯视图。
图6是图1的音圈马达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1的音圈马达的组装图。
图8是图7的音圈马达沿VIII-VIII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7的音圈马达沿IX-IX方向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音圈马达 100
壳体 10
顶板 11
侧板 12
第一中心通孔 111
第一凹口 112
承载板 20
承载面 21
固定柱 211
第二中心通孔 22
收容空间 201
第一穿孔 261
第二穿孔 262
间隔环 30
第三中心通孔 31
上定位孔 32
上弹片 40
第一通光孔 401
第一外框 402
第一内框 403
第一弹力部 41
第二弹力部 42
第三弹力部 43
第四弹力部 44
第一定位孔 404
第二凹口 405
第一侧边 402a
第二侧边 402b
第三侧边 402c
第四侧边 402d
第一沟槽 46
第二沟槽 47
第三沟槽 48
第四沟槽 49
第一起始段 46a
第一连接段 46b
第一结束段 46c
第二起始段 47a
第二连接段 47b
第二结束段 47c
第三起始段 48a
第三连接段 48b
第三结束段 48c
第四起始段 49a
第四连接段 49b
第四结束段 49c
第一段 411
第二段 412
第三段 421
第四段 422
第五段 431
第六段 432
第七段 441
第八段 442
下弹片 50
第五沟槽 501
第六沟槽 502
第二通光孔 503
第一部分 51
第二外框 510
第一固定臂 511
第二固定臂 512
第三固定臂 513
第二内框 520
第三节 521
第四节 522
第五节 523
第一弹力臂 530
第一节 530a
第二节 530b
第二部分 56
第三外框 560
第三内框 570
第二弹力臂 580
第四固定臂 561
第五固定臂 562
第六固定臂 563
片状部 525
第二定位孔 526
第三定位孔 527
第三凹口 529
下定位孔 581
第一导电端子 58
第二导电端子 59
活动装组 60
活动架 61
第一容纳空间 610
上端面 611
下端面 612
线圈 62
上凸块 613
下凸块 614
第一定位柱 615
固定装组 70
固定架 701
磁性组件 702
第一磁铁 71
第二磁铁 72
第二定位柱 703
盲孔 704
第一侧壁 701a
第二侧壁 701b
收容槽 701c
第二容纳空间 70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100,用来驱动镜头模组(图未示)沿平行镜头模组的光轴方向运动以实现对焦或变焦功能。
该音圈马达100包括壳体10、承载板20、间隔环30、上弹片40、下弹片50、活动装组60及固定装组70。
该壳体10通过镍铁合金、导电塑料、表面导电材料、导电玻璃等磁屏蔽材料制成,并包括一顶板11及四个垂直固设在该顶板11边缘的侧板12。该四个侧板12首尾相接。该顶板11呈长方体状,在其靠近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中心通孔111及多个与该第一中心通孔111相连通的第一凹口112。可以理解,开设该第一凹口112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方便将镜头模组安装到该音圈马达100内。
该承载板20呈长方体状,其包括一面向该壳体10的承载面21。该承载面21的四个角落处垂直延伸出多个固定柱211。该承载板20靠近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一第二中心通孔22。该第二中心通孔22与该第一中心通孔111同轴设置,使得光线能够穿过该承载板20。该壳体10扣设在该承载板20上,以形成一个收容空间201。该承载板20、该间隔环30、该上弹片40、该下弹片50、该活动装组60及该固定装组70均收容在该收容空间201内,以防止外界的电磁信号干扰该音圈马达100的正常工作。
该间隔环30大致为方框状,且该间隔环30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第三中心通孔31,该间隔环30的四个角落各设置一个贯穿其自身的上定位孔32。
结合图2-3所示,该上弹片40为方形平板状,采用金属薄片冲压而成。该上弹片40的中心开设一个第一通光孔401。该第一通光孔401与该第一中心通孔111同轴设置。该上弹片40包括一个围绕该第一通光孔401且远离该第一通光孔401的第一外框402、一个围绕该第一通光孔401且靠近该第一通光孔401的第一内框403及多个连接在该第一外框402及该第一内框403之间的第一弹力部41、第二弹力部42、第三弹力部43及第四弹力部44。该第一外框402的四角各设置一个第一定位孔404。该第一内框403上开设四个与该第一通光孔401相连通的第二凹口405。
该第一外框402包括第一侧边402a、第二侧边402b、第三侧边402c及第四侧边402d。该第一侧边402a与第三侧边402c平行,该第二侧边402b与该第四侧边402d平行。该第一通光孔401的四周还开设有第一沟槽46、第二沟槽47、第三沟槽48及第四沟槽49。
该第一沟槽46具有一个与该第四侧边402d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起始段46a、一个与该第一侧边402a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连接段46b及一个与该第二侧边402b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结束段46c。该第二沟槽47具有一个与该第一侧边402a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起始段47a、一个与该第二侧边402b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连接段47b及一个与该第三侧边402c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结束段47c。该第三沟槽48具有一个与该第二侧边402b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起始段48a、一个与该第三侧边402c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连接段48b,一个与该第四侧边402d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结束段48c。该第四沟槽49具有一个与该第三侧边402c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起始段49a、一个与该第四侧边402d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连接段49b及一个与该第一侧边402a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结束段49c。
该第一沟槽46、该第二沟槽47、该第三沟槽48及该第四沟槽49两两交错设置。该第一连接段46b位于该第二起始段47a及该第四结束段49c之间,该第二连接段47b位于该第三起始段48a与该第一结束段46c之间,该第三连接段48b位于该第四起始段49a与该第二结束段47c之间,该第四连接段49b位于该第一起始段46a与该第三结束段48c之间。
该第一起始段46a的长度为该第一结束段46c的长度的3倍,该第二起始段47a的长度为该第二结束段47c的长度的3倍,该第三起始段48a的长度为该第三结束段48c的长度的3倍,该第四起始段49a的长度为该第四结束段49c的长度的3倍。
该第一弹力部41大致呈L形,并包括大致垂直的第一段411与第二段412,该第一段411与该第二段412的连接部分为弧形。该第一段411位于该第一连接段46b及该第四结束段49c之间,该第二段412位于该第一起始段46a及该第四连接段49b之间。
该第二弹力部42大致呈L形,并包括大致垂直的第三段421与第四段422,该第三段421与该第四段422的连接部分为弧形。该第三段421位于该第二连接段47b及该第一结束段46c之间,该第四段422位于该第二起始段47a及该第一连接段46b之间。
该第三弹力部43大致呈L形,并包括大致垂直的第五段431与第六段432,该第五段431与该第六段432的连接部分为弧形。该第五段431位于该第三连接段48b及该第二结束段47c之间,该第六段432位于该第二起始段47a及该第三连接段48b之间。
该第四弹力部44大致呈L形,并包括大致垂直的第七段441与第八段442,该第七段441与该第八段442的连接部分为弧形。该第七段441位于该第四连接段49b及该第三结束段48c之间,该第八段442位于该第三起始段48a及该第四连接段49b之间。
该第一弹力部41的第一段411与该第二弹力部42的第四段422在该第一侧边402a上的投影部分重合,该第二弹力部42的第三段421与该第三弹力部43的第六段432在该第二侧边402b上的投影部分重合,该第三弹力部43的第五段431与该第四弹力部44的第八段442在该第三侧边402c上的投影部分重合,该第四弹力部44的第七段441与该第一弹力部41的第二段412在该第四侧边402d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由于该第一弹力部41、该第二弹力部42、该第三弹力部43及该第四弹力部44的形状大致呈L形,并非单一可动段,且该第一弹力部41、该第二弹力部42、该第三弹力部43及该第四弹力部44的转弯处呈弧形,降低了应力集中的程度,使得该上弹片40的韧性较佳。
结合图4-5所示,该下弹片50采用金属薄片冲压而成,且包括相互断开的第一部分51及第二部分56。该第一部分51包括一个U形的第二外框510、U形的第二内框520及L形的第一弹力臂530。该第一弹力臂530连接在该第二外框510及该第二内框520之间。该第一弹力臂530与该第二外框510之间通过第五沟槽501隔开,该第一弹力臂530与该第二内框520之间通过第六沟槽502隔开。该第二部分56包括一个U形的第三外框560、U形的第三内框570及L形的第二弹力臂580。该第二弹力臂580连接在该第三外框560及该第三内框570之间。该第二外框510及该第三外框560相互断开,并共同围成一个具有第二通光孔503的方框590。该第二部分56的形状与该第一部分51的形状关于该方框590的中心点中心对称。
该第二外框510包括第一固定臂511、第二固定臂512及第三固定臂513。该第三固定臂513连接该第一固定臂511及该第二固定臂512。该第三外框560包括第四固定臂561、第五固定臂562及第六固定臂563。该第四固定臂561与该第一固定臂511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第五固定臂562与该第二固定臂512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第三固定臂513与该第六固定臂563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
该第一弹力臂53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节530a及第二节530b。该第一节530a连接在该第一固定臂511的内侧,并沿平行于该第一固定臂511的方向朝该第六固定臂563延伸,直至到达该第四固定臂561与该第六固定臂563交界处,然后与该第二节530b连接,该第二节530b平行于该第六固定臂563。该第一节530a与该第二节530b的连接部分为弧形。该第一节530a的长度大于该第二节530b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节530a的长度为该第二节530b的长度的三倍。
该第二内框520包括一个与该第三固定臂513平行的第三节521、一个与该第一固定臂511平行的第四节522及一个与该第六固定臂563平行的第五节523。该第三节521的一端连接在该第三固定臂513的内侧,另一端与该第四节522连接。该第四节522连接在该第三节521与该第五节523之间。该第五节523靠近该第六固定臂563的端部与该第二节530b的末端连接,该第四节522的内侧靠近该第三节521的部分设置一个花瓣状的片状部525,该片状部525朝向该第三节521的方向延伸,且开设一个第二定位孔526。该第三节521与该第四节522的连接部分为弧形。该第四节522与该第五节523的连接部分为扇形,且开设一个第三定位孔527。该第二内框520的内侧开设两个第三凹口529。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第三凹口529开设在该第四节522与该第五节523的连接部分,并与该第二通光孔503相连通;另一个第三凹口529开设在该片状部525上,并与该第二通光孔503相连通。
该第三内框570与该第二内框520的结构类似,即第三内框570上也开设一个第二定位孔526、一个第三定位孔527及两个第三凹口529,且第三内框570上的第二定位孔526、第三定位孔527及两个第三凹口529分别和第二内框520上的第二定位孔526、第三定位孔527及两个第三凹口529中心对称。
第二外框510及第三外框560上与该四个固定柱211对应的位置开设四个下定位孔581。
由于该第一弹力臂530及该第二弹力臂580的形状大致呈L形,并非单一可动段,且转弯处呈弧形,降低了应力集中的程度,使得该下弹片50的韧性较佳。
该下弹片50还包括第一导电端子58及第二导电端子59。该第一导电端子58自该第二固定臂512靠近角落的位置垂直朝向该承载板20延伸,该第二导电端子59自该第五固定臂562靠近角落的位置垂直朝向该承载板20延伸。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端子58及该第二导电端子59均与该下弹片50也是一体成型。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导电端子58及该第二导电端子59也可单独成型,再通过焊接、螺接或其它固接方法与该下弹片50固接为一体。
如图1及图6所示,该活动装组60包括一个活动架61和一个线圈62。该活动架61具有一个用于收容该镜头模组的第一容纳空间610。该线圈62缠绕在该活动架61的外周,且该线圈62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导电端子58及该第二导电端子59电连接。
该活动架61包括一个面向该上弹片40的上端面611及一个面向该下弹片50的下端面612。该上端面611靠近该第一容纳空间610的位置设置四个与该第二凹口405相对应的上凸块613。该上凸块613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二凹口405,并结合点胶工艺,从而将该上弹片40的第一内框403固定在该活动架61上。该下端面612靠近第一容纳空间610的位置具有四个下凸块614及四个第一定位柱615。该下凸块614分别与该第三凹口529相对应,该四个第一定位柱615分别与该第二定位孔526或该第三定位孔527对应。该四个下凸块614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三凹口529,该四个第一定位柱615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二定位孔526或第三定位孔527。并结合点胶工艺,从而将该下弹片50的该第二内框520及该第三内框570固定在该活动架61上。
该固定装组70包括一个固定架701及一个磁性组件702。该磁性组件702仅包括第一磁铁71和一个第二磁铁72。该固定架701的形状与该活动架61的形状大致相同,该固定架701的几何中心具有一个容纳该活动装组60的第二容纳空间706。该固定架701靠近该上弹片40的表面设置与该四个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四个第二定位柱703,靠近该下弹片50的表面设置与该四个固定柱211对应的四个盲孔704。该第二定位柱703依次穿过该第一定位孔404及该上定位孔32,抵持在该顶板11上,从而将该上弹片40的第一外框402固定在该承载板20与该固定架701之间。该四个固定柱211分别穿过该四个下定位孔581,然后容置在对应的盲孔704内,并通过点胶工艺,将该下弹片50的第二外框510及第三外框560固定在该固定架701与该承载板20之间。
该固定架701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701a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701b,该两个第一侧壁701a均开设一个贯穿其自身的收容槽701c,该收容槽701c的形状与第一磁铁71及第二磁铁72的形状相匹配,使得该第一磁铁71及该第二磁铁72能够恰好固定在对应的收容槽701c内。为了将该第一磁铁71及该第二磁铁72固定的更牢固,还可在该第一磁铁71及该第二磁铁72与对应的收容槽701c相交处进行点胶。该第一磁铁71及该第二磁铁72分别设置在该线圈62的相对两侧。
如图7所示,该承载板20上与该第一导电端子58及该第二导电端子59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一个第一穿孔261及一个第二穿孔262。使得该第一导电端子58及该第二导电端子59能够通过该第一穿孔261及该第二穿孔262伸出该收容空间201,以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结合图8及图9所示,该音圈马达100的工作过程如下:将该线圈62与外部电路连通,使该线圈62内有电流流动,而通有电流的线圈62在该第一磁铁71及第二磁铁72产生的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以带动该活动架61沿该收容空间201的轴向移动。由于该镜头模组(未图示)固定在该活动架61内,从而使得该镜头模组也可沿该收容空间201的轴向移动。该上弹片40的第一内框403及该下弹片50的第二内框520及第三内框570随着该活动架61的运动发生形变,当该线圈62中未通入电流时,第一弹力部41、该第二弹力部42、该第三弹力部43、该第四弹力部44、该第一弹力臂530及第二弹力臂580恢复弹性形变,则该第一内框403、该第二内框520及该第三内框570回复原位,从而带动该活动架61,则该镜头模组也随着该活动架61回复原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音圈马达中的磁性组件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因此省去了其他两个磁铁,使得成本被有效降低,且重量被有效减轻,同时还省去了将组装另外两个磁铁的时间,使得组装效率被有效提高。进一步的,将该固定架分别开设两个相对设置的容置槽,先将磁铁固定在该固定架上,然后再将固定架及磁铁一起放入外壳内,组装方便。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该顶板11在该上弹片40上的正投影部分与该上弹片40的第一弹力部41、第二弹力部42、第三弹力部43及第四弹力部44重合,因此设置间隔环30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使该顶板11与该上弹片40之间间隔一段距离,使得该上弹片40具有一个上下活动的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间隔环30也可与该顶板1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当然,若该顶板11上的第一中心通孔111足够大,使得该顶板11不会妨碍该上弹片40的正常运动,则该间隔环30也可省去。
可以理解,由于该磁性组件702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铁71及第二磁铁72,使得该磁性组件702的磁力变小,可通过增加该线圈62的匝数来维持该磁性组件702与该线圈6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不变,或者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比如降低厚度等)将第一弹力部41、该第二弹力部42、该第三弹力部43、该第四弹力部44、该第一弹力臂530及第二弹力臂580的弹力减小,使得该音圈马达100能够正常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一壳体、一承载板、上弹片、下弹片、活动装组及固定装组,该外壳与该承载板共同围成一个收容空间,该上弹片、该下弹片、该活动装组及该固定装组容置在该收容空间内,该活动装组包括一个活动架及套设在该活动架上的线圈,该活动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该上弹片及该下弹片固定,该固定装组包括一个固定架及一个磁性组件,该活动装组容置在该固定架内,且该固定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该两个第二侧壁均开设贯穿其自身的收容槽,该磁性组件仅包括一个第一磁铁和一个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分别固定在该两个收容槽内,且均与该线圈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音圈马达还包括一个间隔环,该间隔环及该固定架设置在该上弹片的相对两侧,该间隔环开设多个上定位孔,该上弹片设置与该多个上定位孔对应的多个第一定位孔,该固定架靠近该上弹片的一端设置多个分别与该上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一定位柱,该多个第一定位柱分别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及对应的上定位孔,从而将该上弹片固定在该间隔环及该固定架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该上弹片为方形平板状,该上弹片的中心开设一个第一通光孔,该上弹片包括一个围绕该第一通光孔且远离该第一通光孔的第一外框、一个围绕该第一通光孔且靠近该第一通光孔的第一内框及多个连接在该第一外框及该第一内框之间的第一弹力部、第二弹力部、第三弹力部及第四弹力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框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该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平行,该第二侧边与该第四侧边平行,该第一弹力部呈L形,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段与第二段;该第二弹力部呈L形,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段与第四段;该第三弹力部呈L形,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五段与第六段;该第四弹力部呈L形,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七段与第八段,该第七段与该第八段的连接部分为弧形;该第一段与该第四段在该第一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该第三段与该第六段在该第二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该第五段与该第八段在该第三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该第七段与该第二段在该第四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段与该第二段的连接部分为弧形,该第三段与该第四段的连接部分为弧形,该第五段与该第六段的连接部分为弧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光孔的四周还开设有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及第四沟槽;该第一沟槽具有一个与该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起始段、一个与该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连接段及一个与该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结束段,该第二沟槽具有一个与该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起始段、一个与该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连接段及一个与该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结束段,该第三沟槽具有一个与该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起始段、一个与该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连接段,一个与该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结束段,该第四沟槽具有一个与该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起始段、一个与该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连接段及一个与该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结束段,该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及第四沟槽两两交错设置;该第一连接段位于该第二起始段及该第四结束段之间,该第二连接段位于该第三起始段与该第一结束段之间,该第三连接段位于该第四起始段与该第二结束段之间,该第四连接段位于该第一起始段与该第三结束段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段位于该第一连接段及该第四结束段之间,该第二段位于该第一起始段及该第四连接段之间;该第三段位于该第二连接段及该第一结束段之间,该第四段位于该第二起始段及该第一连接段之间;该第五段位于该第三连接段及该第二结束段之间,该第六段位于该第三起始段及该第二连接段之间;该第七段位于该第三连接段及该第二结束段之间,该第八段位于该第三起始段及该第三连接段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该下弹片包括相互断开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U形的第二外框、U形的第二内框及L形的第一弹力臂,该第一弹力臂连接在该第一外框及第二内框之间,该第二部分的形状相对该第一部分的形状中心对称,第二部分包括U形的第三外框、U形的第三内框及L形的第二弹力臂,该第二弹力臂连接在该第三外框及第三内框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外框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及第三固定臂,该第三固定臂连接第一固定臂及第二固定臂,该第三外框包括第四固定臂、第五固定臂及第六固定臂,该第四固定臂与该第一固定臂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第五固定臂与该第二固定臂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第一弹力臂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节及第二节,该第一节连接在该第一固定臂的内侧,并沿平行于该第一固定臂的方向朝该第六固定臂延伸,直至到达该第四固定臂与该第六固定臂交界处,然后与该第二节连接,该第二节平行于该第六固定臂,该第二内框包括一个与第三固定臂平行的第三节、一个与第一固定臂平行的第四节及一个与第六固定臂平行的第五节;该第三节的一端连接在该第三固定臂的内侧,另一端与该第四节连接;该第四节连接在该第三节与该第五节之间;该第五节靠近该第六固定臂的端部与该第二节的末端连接,该第四节的内侧靠近该第三节的部分设置一个片状部,该片状部朝向该第三节的方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具有一个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二部分具有一个第二导电端子,该承载板上开设一个与该第一导电端子相对应第一穿孔及一个与该第二导电端子相对应的第二穿孔,该第一导电端子及该第二导电端子分别从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伸出,以与外部电路板电连接。
CN2012100661556A 2012-03-14 2012-03-14 音圈马达 Pending CN1033121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61556A CN103312109A (zh) 2012-03-14 2012-03-14 音圈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61556A CN103312109A (zh) 2012-03-14 2012-03-14 音圈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2109A true CN103312109A (zh) 2013-09-18

Family

ID=49136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61556A Pending CN103312109A (zh) 2012-03-14 2012-03-14 音圈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210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174A (zh) * 2015-06-25 2015-09-23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模组
CN105024516A (zh) * 2014-04-30 2015-11-04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阵列模块
CN105048765A (zh) * 2015-08-19 2015-11-11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音圈电机
CN106059243A (zh) * 2016-07-27 2016-10-26 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个并列设置的摄像头的音圈马达
CN113093399A (zh) * 2020-01-08 2021-07-09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透镜组装装置及透镜组装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5640A (zh) * 2008-08-05 2010-02-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
US20100128370A1 (en) * 2008-11-26 2010-05-27 Skina Optical Co., Ltd. Lens module
CN101882852A (zh) * 2009-05-07 2010-11-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
CN102025255A (zh) * 2009-09-09 2011-04-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及相机模组
CN102131042A (zh) * 2010-01-15 2011-07-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208858A (zh) * 2010-03-29 2011-10-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致动器及取像装置
US20110249352A1 (en) * 2010-04-09 2011-10-1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pring plate, lens actuator having same, and related camera module
KR20120015522A (ko) * 2010-08-12 2012-02-2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5640A (zh) * 2008-08-05 2010-02-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
US20100128370A1 (en) * 2008-11-26 2010-05-27 Skina Optical Co., Ltd. Lens module
CN101882852A (zh) * 2009-05-07 2010-11-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
CN102025255A (zh) * 2009-09-09 2011-04-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及相机模组
CN102131042A (zh) * 2010-01-15 2011-07-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208858A (zh) * 2010-03-29 2011-10-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致动器及取像装置
US20110249352A1 (en) * 2010-04-09 2011-10-1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pring plate, lens actuator having same, and related camera module
KR20120015522A (ko) * 2010-08-12 2012-02-2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516A (zh) * 2014-04-30 2015-11-04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阵列模块
CN104932174A (zh) * 2015-06-25 2015-09-23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模组
CN104932174B (zh) * 2015-06-25 2018-03-16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模组
CN105048765A (zh) * 2015-08-19 2015-11-11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音圈电机
CN106059243A (zh) * 2016-07-27 2016-10-26 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个并列设置的摄像头的音圈马达
CN113093399A (zh) * 2020-01-08 2021-07-09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透镜组装装置及透镜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1206B (zh) 音圈马达
CN204886637U (zh) 振动电机
CN105141105B (zh) 音圈电动机
CN103312109A (zh) 音圈马达
CN104849943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204741393U (zh) 一种抗磁干扰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CN101872056B (zh) 音圈马达组件
CN101645641B (zh) 致动器
US20080164771A1 (en) High performance voice coil motor
CN203896166U (zh) 五线圈控制镜头倾斜运动的三轴音圈马达
CN101562388B (zh) 音圈马达
CN105048757A (zh) 一种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CN103117636A (zh) 直线振动器
CN102810968A (zh) 音圈马达致动器及取像装置
CN102916552A (zh) 音圈马达
CN102957297B (zh) 一种多用途微型音圈电机
CN203350575U (zh) 一种控制镜头运动的音圈马达
CN104079138A (zh) 音圈马达致动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356980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022205B (zh) 一种超薄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CN103095090B (zh) 音圈马达及镜头模组
CN103384109A (zh) 音圈马达及使用该音圈马达的相机模组
TW201338351A (zh) 音圈馬達
CN114710002A (zh) 一种平面弹片组合的立体弹簧
CN102857062A (zh) 一种电磁驱动装置及电磁镜头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