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2498B - 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72498B CN103272498B CN201310177159.6A CN201310177159A CN103272498B CN 103272498 B CN103272498 B CN 103272498B CN 201310177159 A CN201310177159 A CN 201310177159A CN 103272498 B CN103272498 B CN 1032724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verse osmosis
- osmosis membrane
- aromatic polyamide
- polyamide composite
- composite rever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该膜是由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羧基与乙二胺上其中的一个伯胺基连接,乙二胺的另一个伯胺基与咪唑烷基脲上的羟甲基连接构成。其制备过程包括: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膜表面的羧基,使其与乙二胺的一个伯胺基反应,将乙二胺接枝到膜表面;以相同的过程活化咪唑烷基脲分子,使其与膜表面接枝乙二胺分子的另一个伯胺基反应,制得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反应条件温和,过程简单,制得的表面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同时具有高抗生物污染和耐氯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属于复合反渗透膜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膜生物污染和控制膜生物污染措施所导致的膜被氯化是制约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技术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
目前,研究者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耐氯反渗透膜和抗生物污染反渗透膜的开发上。在我们的前期工作中,海因衍生物3-羟甲基-5,5-二甲基海因(MDMH)和3-烯丙基-5,5-二甲基海因(ADMH)通过膜表面接枝改性的方式分别被引入到自制初生反渗透膜(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ZL200910071127.1;X. Wei, Z. Wang, J. Chen, J. Wang, S. Wang, A novel method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thin-film-composit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by grafting hydantoin derivative, J. Membr. Sci., 2010: 346, 152-162.)和商品反渗透膜(接枝聚合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ZL201010151534.6;X. Wei, Z. Wang, Z. Zhang, J. Wang, S. Wang,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ommercial aromatic polyamid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s by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3-allyl-5,5-dimethylhydantoin, J. Membr. Sci., 2010: 351, 222-233.)表面。配合加氯预处理措施,海因衍生物赋予膜可再生的耐氯和抗生物污染性能。海因衍生物是一种卤胺前体,通过卤胺与其前体之间的转换,使膜的耐氯性能和抗生物污染性能之间循环再生。然而,在卤胺与其前体之间的可逆转化过程中,卤胺前体在氯化前并不具备抗菌性能,这就会导致膜表面的抗菌性能不连续,当卤胺解离氯正离子(Cl+)的能力消耗完且未及时进行氯化处理时,膜表面的抗菌性能便出现了空白期,这给微生物在膜表面的吸附和生长提供了可乘之机。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发其它多功能团卤胺前体(例如含有抗菌功能基团的卤胺前体)引入膜表面,能够综合加氯预处理和赋予膜抗生物污染性能这两种方法,显著增强膜抗生物污染性能和耐氯性能。此外,将卤胺前体引入膜表面方法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在达到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小对膜有效分离结构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该复合反渗透膜具有良好的抗生物污染性能和耐氯性能。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一种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是由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羧基与乙二胺上其中的一个伯胺基连接,乙二胺的另一个伯胺基与咪唑烷基脲(Imidazolidinyl urea)上的羟甲基连接构成,其中咪唑烷基脲分子的结构式为式1所示。
式 1
上述的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1) 用去离子水清洗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分别配制含有质量分数为4~8 %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的水溶液和含有质量分数为5 %的乙二胺水溶液;首先将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浸没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水溶液中,10~20 min后,加入占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水溶液中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用量的二分之一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缓慢晃动使其全部溶解,10~20 min后,加入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水溶液用量等体积的含质量分数为5 %的乙二胺的水溶液,静置避光反应12 h;反应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至无反应残留物,制得接枝乙二胺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
2) 配制含有质量分数为4~8 %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含质量分数为4~10 %的咪唑烷基脲的混合水溶液,缓慢搅拌使二者反应10~20 min后,加入占混合水溶液中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用量二分之一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反应10~20 min;接着将步骤1)制得的接枝乙二胺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浸没在上述混合液中,静置避光反应12 h后,移除溶液,用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至无反应残留物,制得表面接枝有咪唑烷基脲的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制备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与大肠杆菌接触后,抗菌性能优异。此外,经活性氯溶液浸泡处理后,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性能受活性氯的影响小,耐氯性能好;氯化处理后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抗菌功能和抗生物污染性能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耐氯性能的和抗生物污染性能之间能够循环再生。本发明不仅限于对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接枝改性,而且对其它表面含有羧基的聚合物膜也可通过在膜表面接枝咪唑烷基脲的方法,得到兼具高耐氯性能和抗生物污染性能的表面接枝改性聚合物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表面结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2制得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表面结构扫描电镜图。
图3为实施例3制得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表面结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尺寸大小为13 cm×11 cm的矩形商品反渗透膜片固定在聚四氟乙烯框中,这样能够确保在整个接枝反应过程中,只有膜的上表面(芳香聚酰胺分离层)与反应物接触;用去离子水冲洗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5 min,再用氮气吹扫膜表面至干燥;将1.06g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到25 mL去离子水中,将该水溶液倾倒在膜表面,静置避光反应10 min。反应完毕后,直接向膜表面水溶液中加入0.53g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并缓慢晃动,使其完全溶解,之后静置避光反应10 min;将1.32g的乙二胺加入到25mL水溶液中,然后将该溶液倾倒在膜表面,并缓慢晃动使乙二胺溶液与膜表面已有溶液混合均匀。静置避光反应12 h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至无反应残留物;将2.22g咪唑烷基脲和2.22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到50 mL去离子水中,缓慢搅动10 min后,再加入1.11g N-羟基琥珀酰亚胺,缓慢搅动使其完全溶解,反应10 min后,将上述混合溶液倾倒在膜表面,并在避光条件下静置反应12 h。反应完毕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至无反应残留物,制得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
在1.55 MPa、25℃下过滤2000 ppm的氯化钠水溶液测试得到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初始渗透通量和盐截留率分别为80 L/(m2·h)和97 %。
将60 μL大肠杆菌菌悬液(菌体浓度ca.1×106 cfu/mL)均匀涂敷在2.5 cm×3.8 cm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接触0.5~6 h后,大肠杆菌菌体死亡率为30~100 %;将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在0.1~0.6 mL接种量的大肠杆菌过夜培养液(含20 ml LB培养液)中37℃培养48 h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10 min,之后测试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渗透通量为60~20 L/(m2·h),盐截留率为94~92 %。
将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置于pH 4、含活性氯500~4500 ppm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浸泡1 h,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氯化处理后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再于1.55 MPa、25℃下过滤2000 ppm的氯化钠水溶液测试得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渗透通量为80~110 L/(m2·h),盐截留率为96~89 %。
在1.55 MPa、25℃下过滤2000 ppm的氯化钠水溶液测试得到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初始渗透通量和盐截留率分别为80 L/(m2·h)和97 %;之后将60 μL大肠杆菌菌悬液(菌体浓度ca.1×106 cfu/mL)均匀涂敷在2.5 cm×3.8 cm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接触0.5 h后,测试大肠杆菌的死亡率为20 %;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膜表面后,将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在pH值为4,活性氯浓度为1000 ppm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 h,之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并在去离子水中浸泡48 h后取出,再重复进行上述与膜表面接触大肠杆菌悬液中菌体死亡率的测试以及渗透通量和截留率的测试。这一过程称为一个循环,将上述循环过程重复操作1~3次后,与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接触的大肠杆菌悬液中菌体的死亡率为100~95 %,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渗透通量为90~125 L/(m2·h),盐截留率为95~90 %。
实施例2
将尺寸大小为13 cm×11 cm的矩形商品反渗透膜片固定在聚四氟乙烯框中,这样能够确保在整个接枝反应过程中,只有膜的上表面(芳香聚酰胺分离层)与反应物接触;用去离子水冲洗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5 min,再用氮气吹扫膜表面至干燥;将1.65g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到25 mL去离子水中,将该水溶液倾倒在膜表面,静置避光反应15 min。反应完毕后,直接向膜表面水溶液中加入0.82g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并缓慢晃动,使其完全溶解,之后静置避光反应15 min;将1.32g的乙二胺加入到25mL水溶液中,然后将该溶液倾倒在膜表面,并缓慢晃动使乙二胺溶液与膜表面已有溶液混合均匀。静置避光反应12 h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至无反应残留物;将4.17g咪唑烷基脲和3.57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缓慢搅动15 min后,再加入1.79g N-羟基琥珀酰亚胺,缓慢搅动使其完全溶解,反应15 min后,将上述混合溶液倾倒在膜表面,并在避光条件下静置反应12 h。反应完毕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至无反应残留物,制得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
在1.55 MPa、25℃下过滤2000 ppm的氯化钠水溶液测试得到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初始渗透通量和盐截留率分别为80 L/(m2·h)和97 %。
所制得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进行耐氯性能测试和抗生物污染-耐氯循环测试过程与实例1相同,性能参数也与实例1制得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相同。
实施例3
将尺寸大小为13 cm×11 cm的矩形商品反渗透膜片固定在聚四氟乙烯框中,这样能够确保在整个接枝反应过程中,只有膜的上表面(芳香聚酰胺分离层)与反应物接触;用去离子水冲洗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5 min,再用氮气吹扫膜表面至干燥;将2.27g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到25 mL去离子水中,将该水溶液倾倒在膜表面,静置避光反应20 min。反应完毕后,直接向膜表面水溶液中加入1.14g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并缓慢晃动,使其完全溶解,之后静置避光反应20 min;将1.32g的乙二胺加入到25mL水溶液中,然后将该溶液倾倒在膜表面,并缓慢晃动使乙二胺溶液与膜表面已有溶液混合均匀。静置避光反应12 h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至无反应残留物;将6.41g咪唑烷基脲和5.13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缓慢搅动20 min后,再加入2.56g N-羟基琥珀酰亚胺,缓慢搅动使其完全溶解,反应20 min后,将上述混合溶液倾倒在膜表面,并在静置避光条件下静置反应12 h。反应完毕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至无反应残留物,制得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
在1.55 MPa、25℃下过滤2000 ppm的氯化钠水溶液测试得到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初始渗透通量和盐截留率分别为80 L/(m2·h)和97 %。
所制得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进行耐氯性能测试和抗生物污染-耐氯循环测试过程与实例1相同,性能参数也与实例1制得的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相同。
对比例1
将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世韩公司的RE4021-TL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在1.55 MPa、25℃下过滤2000 ppm的氯化钠水溶液测试得到初始渗透通量和盐截留率分别为105 L/(m2·h)和97 %。
将60 μL大肠杆菌菌悬液(菌体浓度ca.1×106 cfu/mL)均匀涂敷在2.5 cm×3.8 cm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接触0.5~6 h后,大肠杆菌菌体死亡率为4~26 %。将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在0.1~0.6 mL接种量的大肠杆菌过夜培养液(20 ml LB培养液)中37℃培养48 h后,用去离子水冲洗10 min,膜渗透通量为0~6 L/(m2·h),盐截留率因膜渗透通量太小,无法收集渗透液而进行测定。
将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置于pH 4、含活性氯500~4500 ppm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浸泡1 h,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氯化处理后的膜,再次于1.55 MPa、25℃下过滤2000 ppm的氯化钠水溶液测试得咪唑烷基脲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渗透通量为105~165 L/(m2·h),盐截留率为95~80 %。
将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在1.55 MPa、25℃下过滤2000 ppm的氯化钠水溶液测试得到初始渗透通量和盐截留率分别为105 L/(m2·h)和97 %;之后将60 μL大肠杆菌菌悬液(菌体浓度ca.1×106 cfu/mL)均匀涂敷在2.5 cm×3.8 cm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接触0.5 h后,测试大肠杆菌的死亡率为3 %;用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10 min后,将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在pH值为4,活性氯浓度为1000 ppm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 h,之后用去离子水冲洗5 min,并在去离子水中浸泡48 h后取出,再重复进行上述与膜表面接触大肠杆菌菌悬液中菌体死亡率的测试以及渗透通量和截留率的测试。这一过程称为一个循环,将上述循环过程重复操作1~3次后,与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接触的大肠杆菌菌悬液中菌体的死亡率分别为46~54 %,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渗透通量为125~160 L/(m2·h),盐截留率为94~83 %。
本发明中实施例1、2、3和对比例1中制备得到的膜的各项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的膜 | 实施例2的膜 | 实施例3的膜 | 对比例1的膜 | |
初始渗透通量(L/(m2.h)) | 80 | 80 | 80 | 105 |
初始盐截留率(%) | 97 | 97 | 97 | 97 |
与膜表面接触0.5~6 h的大肠杆菌菌悬液中菌体的死亡率(%) | 30~100 | 30~100 | 30~100 | 4~26 |
在0.1~0.6 mL接种量的大肠杆菌过夜培养液(含20 ml LB培养液)中培养48 h后膜渗透通量下降率(%) | 25~75 | 25~75 | 25~75 | 94~100 |
经过pH 4、含活性氯500~4500 ppm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泡1 h后膜渗透通量变化率(%) | 0~38 | 0~38 | 0~38 | 0~57 |
经过pH 4、含活性氯500~4500 ppm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泡1 h后膜盐截留率变化率(%) | -1~-9 | -1~-9 | -1~-9 | -2~-18 |
3次循环氯化处理过程中与膜表面接触0.5 h的大肠杆菌悬液中菌体的死亡率(%) | 95~100 | 95~100 | 95~100 | 46~54 |
在3次循环氯化处理过程中,氯化后膜渗透通量的变化率(%) | 12~56 | 12~56 | 12~56 | 19~53 |
在3次循环氯化处理过程中,氯化后膜盐截留率的变化率(%) | -2~-7 | -2~-7 | -2~-7 | -3~-15 |
Claims (2)
1.一种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是由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羧基与乙二胺上其中的一个伯胺基连接,乙二胺的另一个伯胺基与咪唑烷基脲上的羟甲基连接构成,其中咪唑烷基脲分子的结构式为式1所示;
式 1。
2.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1) 用去离子水清洗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分别配制含有质量分数为4~8 %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水溶液和含有质量分数为5 %的乙二胺水溶液;首先将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浸没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水溶液中,10~20 min后,加入占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水溶液中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用量的二分之一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缓慢晃动使其全部溶解,10~20 min后,加入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水溶液用量等体积的含质量分数为5 %的乙二胺的水溶液,静置避光反应12 h;反应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至无反应残留物,制得接枝乙二胺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
2)配制含有质量分数为4~8 %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含质量分数为4~10 %的咪唑烷基脲的混合水溶液,缓慢搅拌使二者反应10~20 min后,加入占混合水溶液中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用量二分之一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反应10~20 min;接着将步骤1)制得的接枝乙二胺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浸没在上述混合液中,静置避光反应12 h后,移除溶液,用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至无反应残留物,制得表面接枝有咪唑烷基脲的接枝改性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77159.6A CN103272498B (zh) | 2013-05-14 | 2013-05-14 | 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77159.6A CN103272498B (zh) | 2013-05-14 | 2013-05-14 | 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2498A CN103272498A (zh) | 2013-09-04 |
CN103272498B true CN103272498B (zh) | 2015-01-21 |
Family
ID=4905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7715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2498B (zh) | 2013-05-14 | 2013-05-14 | 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724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14521B (zh) * | 2014-06-25 | 2017-08-04 | 天津大学 | 一种聚醚酰亚胺复合纳滤膜及制备方法 |
CN105457509B (zh) * | 2015-11-27 | 2018-04-20 | 浙江大学 | 耐氯性能可再生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12325A (zh) * | 2018-07-18 | 2018-11-3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抗菌pa6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12221356B (zh) * | 2019-07-15 | 2022-07-1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氯型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0743383B (zh) * | 2019-10-21 | 2023-01-10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提高聚酰胺复合膜渗透通量的改性方法 |
CN112108012A (zh) * | 2020-09-29 | 2020-12-22 | 湖南澳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菌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26968A (en) * | 1996-05-13 | 2000-02-22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Reverse osmosis composite membrane |
CN101175474A (zh) * | 2005-03-10 | 2008-05-07 | 3M创新有限公司 | 降低微生物污染的方法 |
CN101695636A (zh) * | 2009-11-04 | 2010-04-21 | 天津大学 | 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
CN102516584A (zh) * | 2011-12-14 | 2012-06-27 | 清华大学 | 一种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抗蛋白质污染的改性方法 |
CN102658027A (zh) * | 2012-04-20 | 2012-09-12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高通量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90380A (zh) * | 2012-06-05 | 2012-09-26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聚丙烯酸酯类或其共聚物亲水改性的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 |
-
2013
- 2013-05-14 CN CN201310177159.6A patent/CN1032724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26968A (en) * | 1996-05-13 | 2000-02-22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Reverse osmosis composite membrane |
CN101175474A (zh) * | 2005-03-10 | 2008-05-07 | 3M创新有限公司 | 降低微生物污染的方法 |
CN101695636A (zh) * | 2009-11-04 | 2010-04-21 | 天津大学 | 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
CN102516584A (zh) * | 2011-12-14 | 2012-06-27 | 清华大学 | 一种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抗蛋白质污染的改性方法 |
CN102658027A (zh) * | 2012-04-20 | 2012-09-12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高通量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90380A (zh) * | 2012-06-05 | 2012-09-26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聚丙烯酸酯类或其共聚物亲水改性的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2498A (zh) | 2013-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72498B (zh) | 表面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 |
CN101695636B (zh) | 接枝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 |
CN101816900B (zh) | 接枝聚合改性的芳香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 |
CN104474926B (zh) | 一种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 |
JP6183945B2 (ja) | ポリアミド複合膜の製造方法 | |
CN105457509B (zh) | 耐氯性能可再生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23302B (zh) | 一种自组装共价交联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3349922B (zh) | 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表面功能化的方法 | |
Wang et al. | Lab-scale and pilot-scale fabrication of amine-functional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with improved chlorine resistance and antimicrobial property | |
CN107398186A (zh) | 金属有机骨架分离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078194A (zh) | 次溴酸稳定化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次溴酸稳定化组合物、以及分离膜的抑污方法 | |
CN101688317A (zh) | 生产卤代胺杀生物剂的方法和设备 | |
CA2620811A1 (en) | Chemical cleaning agent and process for cleaning filtration membranes | |
CN103402616A (zh) | 具有良好防污性的反渗透膜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266727A (zh) | 抗菌超滤膜或微滤膜 | |
CN103394295A (zh) | 一种亲水性pvdf复合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58182A (zh) | 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647224A (zh) | 耐氯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 |
TW201700153A (zh) | 逆滲透膜之改質方法、逆滲透膜、含硼之水的處理方法及分離膜之運作方法 | |
TW201627057A (zh) | 分離膜之黏質抑制方法 | |
CN109999666A (zh) | 高通量荷正电耐酸型纳滤膜、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TW200829518A (en) |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able oxidizing biocide | |
CN109876674A (zh) | 一种高通量抗生物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2553466A (zh) | 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31110B (zh) | 一种抗污染耐氯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