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0181A - 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40181A CN103240181A CN201310165888XA CN201310165888A CN103240181A CN 103240181 A CN103240181 A CN 103240181A CN 201310165888X A CN201310165888X A CN 201310165888XA CN 201310165888 A CN201310165888 A CN 201310165888A CN 103240181 A CN103240181 A CN 1032401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sprocket wheel
- chain
- netted
- collector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其中,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包括:进气口、出气口、粉尘收集装置、第一灰斗、壳体、网状收尘极及驱动机构。进气口置于壳体一端,出气口置于壳体另一端,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第一电场的阴极线及阳极板。第一灰斗置于第一电场下方。同时,网状收尘极置于第一电场后方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且与气流方向相垂直,能够实现遮挡气流流通面,驱动机构与壳体或出气口固定连接,粉尘收集装置置于驱动机构底部。本发明提供的除尘方法发挥了其高效收尘作用,避免了清灰时二次扬尘;不仅能有效捕集从第一电场逃逸的粉尘,而且对控制PM2.5颗粒物效果显著,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电除尘器具有耐高温、耐高压、高效、节能、环保和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工业领域,是全球公认的主力除尘设备,中国更是电除尘器使用大国。但是它也存在以下缺点:收尘极板振打清灰时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次飞扬;收尘极板清灰不净,粉尘比电阻大于1011Ω·㎝时易产生反电晕;与气流方向平行布置的板式收尘极,难以捕集PM2.5微细粉尘。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电除尘器的应用越来越受限。现在多数发达国家的烟尘排放标准已提高到10mg/Nm3,我国的相关标准也更加严格。如: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粉尘排放限值低于30mg/Nm3;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粉尘排放限值低于50mg/Nm3;《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区十群”19个省(区、市)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实行特别排放限值;有些地方要求粉尘排放限值已接近最发达国家的标准,使得国内在役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基本都无法满足要求,加之,近年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国家不久将出台控制PM2.5的标准。因此,众多现役电除尘器都面临着升级改造的艰巨任务。
目前,实际用于电除尘器提效改造的典型方案有:电改袋、电+袋、电+移动电极等方式。其中电改袋即电除尘器改袋式除尘器,电+袋即电除尘器改为前电后袋复合除尘器或电袋相间的混合式除尘器,这两种改造方案需要全部拆除或是大部分拆除原有电除尘器电场,然后全新装配滤袋、更换系统风机等设备;电+移动电极方案是将原电除尘器末电场完全拆除后改为板式移动收尘极电场。这些方案投资大,施工周期长,运行费用高,而且改造过程中往往还受空间、场地等因素制约。此外,部分烟气条件还不适合采用袋式除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效除尘的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捕集从第一电场逃逸的微细粉尘,而且还对烟气中PM2.5颗粒物控制具有显著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包括:用于气流输入的进气口、用于气流输出的出气口、粉尘收集装置、第一灰斗及壳体;所述进气口置于所述壳体一端,所述出气口置于所述壳体另一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第一电场的阴极线及阳极板;所述第一灰斗置于所述第一电场下方,同时,所述第一电场后方设置有用于产生第二电场的粉尘吸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粉尘吸附装置包括:网状收尘极及用于驱动所述网状收尘极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网状收尘极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网状收尘极与气流方向相垂直;所述网状收尘极能够实现遮挡所述气流流通面;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壳体或所述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粉尘收集装置置于所述驱动机构底部,能够实现收集所述网状收尘极吸附的粉尘。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链轮组、第二链轮组及链条组;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链轮组,并与所述第一链轮组中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链轮组,并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中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链轮组、所述第二链轮组通过所述链条组能够实现同步转动;所述网状收尘极与所述链条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壳体与外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送机构能够实现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依次带动所述第一链轮组、所述链条组、所述第二链轮组实现同步运作。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收尘极包括:若干个方形钢网、若干个与所述方形钢网形状相适配的方形固定架及若干个方形框架;所述固定架呈双层结构,所述钢网置于所述固定架双层结构之间,并通过紧固机构实现二者边缘部位紧固;所述固定架依次水平排列于所述方形框架内,并与所述方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框架通过其边缘部位与所述链条组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方形框架等间距依次上下排列,相邻方形框架之间上下边缘部位相衔接;所述钢网的网孔孔径是0.25~4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链轮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组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所述第一转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四链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四链轮固定连接;所述链条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活动链接;所述链条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四链轮活动链接;所述第一链轮中心轴、所述第二链轮中心轴、所述第三链轮中心轴、所述第四链轮中心轴、所述第一转轴及所述第二转轴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所述竖直平面与所述气流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链条组包括:第一链条、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顶部与所述第一链轮活动链接,所述第一链条底部与所述第三链轮活动链接;所述第二链条顶部与所述第二链轮活动链接,所述第二链条底部与所述第四链轮活动链接;所述固定架通过其一侧边缘部位与所述第一链条固定连接,其另一侧边缘部位与所述第二链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粉尘收集装置包括:第二灰斗、旋转清灰刷、固定座及连接架;所述旋转清灰刷两端通过所述固定座分别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清灰刷与所述固定座能够实现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架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清灰刷通过所述连接架置于第二灰斗内部;所述第二灰斗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下方,并通过所述旋转清灰刷能够实现收集所述网状收尘极中吸附粉尘。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且二者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支架轴向部位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转轴端部通过所述滑槽能够实现上下滑动;所述旋转清灰刷两端通过所述固定座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网的前方或后方布置有电晕线;所述电晕线是点放电线、线放电线或面放电线。
进一步地,所述粉尘吸附装置至少为一组;每组所述粉尘吸附装置沿所述气流方向依次呈阵列分布,且所述粉尘吸附装置底部均设置有所述粉尘收集装置。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的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粉尘随气流进入第一电场,在第一电场中粉尘荷电,实现第一次粉尘吸附;
第一次粉尘吸附后的剩余粉尘随气流进入第二电场,首先被钢网迎风面捕获,实现第二次粉尘吸附;
第二次粉尘吸附后的剩余粉尘随气流穿过钢网网孔,于穿过过程中实现第三次粉尘吸附;
第三次粉尘吸附后的剩余粉尘随气流穿过钢网,进入钢网背风面形成的涡流区实现第四次粉尘吸附;
驱动机构将钢网移动至位于非气流区的粉尘收集装置内,由置于粉尘收集装置内的旋转清灰刷将钢网上吸附的粉尘清除,被清除的粉尘直接落入第二灰斗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通过采用在第一电场后横向设置一组或多组网状收尘极,充分发挥了网状收尘极中钢网利用惯性碰撞、拦截、扩散效应和静电吸附等多种除尘机理捕集微细粉尘的作用。其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①、由于气流进入第二电场所携带的粉尘通常是微细颗粒,同时粉尘随气流的运动方向与所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一致,因此粉尘高速向网状收尘极运动,部分粉尘被钢网的迎风面捕获;
②、未被钢网迎风面捕获的绝大部分微细粉尘,通过钢网网孔出去;由于孔径为0.25~4mm,根据库伦定律公式F1,2=k·q1·q2/R2可知,电场中正负电荷q1与q2距离R越小库仑力就越大;而本发明中尘粒与网状收尘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mm(网孔孔径最大设为4mm),即与传统电除尘器中尘粒与收尘极板的最大距离200mm相比,电场力F1,2在理论上将增大10000倍!极大地发挥了静电库仑力的作用。即微细粉尘通过网孔时,会被瞬间吸附到网上;
③、横置钢网对气流的扰动使其背风面附近形成涡流区,在涡流和库仑力的联合作用下,已穿过钢网的微细粉尘大部分被钢网背风面捕集;
④、本发明可根据第一电场出口烟尘条件、电除尘器尾部空间大小和最终排放要求来确定设置网状移动收尘极的组数,增强除尘效果;
⑤、通过将网状收尘极安装在驱动机构上,粉尘收集装置设置在非气流区,实现了对网状收尘极自动连续清灰,始终保持收尘网“干净”,彻底避免粉尘二次飞扬和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问题,确保对微细粉尘的高捕集率;
⑥、本发明将“粉尘吸附网分割成块”(采用若干钢网、若干固定架及若干框架),有利于除尘器大型化,某块钢网破损后可单独更换,安装和维护检修方便,每块钢网之间的缝隙在清灰出现故障时可起到泄流降阻力作用,运行安全可靠,维护成本低;
⑧、本发明于钢网前方或后方可根据粉尘荷电情况增设电晕线,实现提高粉尘捕集概率;
⑨、本发明在旧电除尘器提效改造时,可不新增场地,不改变原电场结构,具有改造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整体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中粉尘吸附装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中粉尘吸附装置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中粉尘吸附装置的原理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中网状收尘极的原理结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中网状收尘极的原理结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的除尘方法工艺流程图。
其中,1-壳体,2-钢网,3-固定架,4-框架,5-驱动电机,6-旋转清灰刷,7-电晕线,8-滑槽,9-螺纹紧固机构,10-挡板,S0-第一电场,S01-第一区域电场,S02-第二区域电场,S03-第三区域电场,101-进气口,102-出气口,201-第一灰斗,202-第二灰斗,301-第一转轴,302-第二转轴,401-第一链轮,402-第二链轮,403-第三链轮,404-第四链轮,501-第一链条,502-第二链条,601-第一支架,602-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3-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包括:用于气流输入的进气口101、用于气流输出的出气口102、粉尘收集装置、第一灰斗201及壳体1。其中,进气口101置于壳体1一端,出气口102置于壳体1另一端,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第一电场S0的阴极线及阳极板(阴极线加负高压电,阳极板接地)。第一灰斗201置于第一电场S0下方。同时,第一电场S0后方(壳体1靠近出气口102一端内)还设置有用于产生第二电场的粉尘吸附装置。
本实施例一中,粉尘吸附装置包括:用于吸附粉尘的网状收尘极及用于驱动网状收尘极移动的驱动机构。其中,网状收尘极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并沿壳体1宽度方向横置于壳体1尾部,与气流方向(水平从左至右)相垂直,且网状收尘极能够实现遮挡气流的流通面。同时,网状收尘极接地。驱动机构与壳体1固定连接。粉尘收集装置置于驱动机构底部,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收集网状收尘极中吸附粉尘。
本实施例一中,网状收尘极包括:若干个方形钢网2、若干个与方形钢网2形状相适配的方形固定架3及若干个方形框架4。其中,固定架3呈双层结构,钢网2置于固定架3双层结构之间,并通过螺纹紧固机构9实现二者边缘部位紧固。同时,固定架3依次水平排列于方形框架4内,并与其固定连接。方形框架4通过其边缘部位与链条组固定连接,且每个方形框架4等间距依次上下排列,相邻方形框架4之间上下边缘部位相衔接。
优选的,螺纹紧固机构9是螺栓连接或螺钉连接。
优选的,钢网2的网孔孔径是0.25~4mm。
本实施例一中,第一链轮组包括:第一链轮401、第二链轮402。第二链轮组包括:第三链轮403、第四链轮404。其中,第一转轴301依次穿过第一链轮401、第二链轮402,并分别与其固定连接。第二转轴302依次穿过第三链轮403、第四链轮404,并分别与其固定连接。同时,链条组顶部分别与第一链轮401、第二链轮402活动链接。链条组底部分别与第三链轮403、第四链轮404活动链接。
本实施例一中,链轮401-404的中心轴及转轴301-302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该竖直平面与气流方向相垂直。
本实施例一中,链条组包括:第一链条501、第二链条502。其中,第一链条501顶部与第一链轮401外部齿轮活动链接,其底部与第三链轮403外部齿轮活动链接。第二链条502顶部与第二链轮402外部齿轮活动链接,其底部与第四链轮404外部齿轮活动链接。同时,方形框架4通过其一侧边缘部位与第一链条501固定连接,其另一侧边缘部位与第二链条502固定连接(固定架3与链条501-502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一中,粉尘收集装置包括:第二灰斗202、旋转清灰刷6、固定座及连接架。其中,旋转清灰刷6两端通过所述固定座分别与连接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清灰刷6与所述固定座能够实现相对转动。第二转轴302两端分别与连接架活动连接。旋转清灰刷6通过连接架置于第二灰斗202内部。第二灰斗202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302下方,并通过旋转清灰刷6能够实现收集网状收尘极中吸附的粉尘。
本实施例一中,连接架包括:第一支架601、第二支架602。第一支架601一端与第二支架602固定连接,且二者相互垂直。同时,第一支架601轴向部位设置有滑槽8,第二转轴302端部通过滑槽8能够实现上下滑动。且旋转清灰刷6两端通过所述固定座分别与第二支架60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链条501-502发生磨损或者热胀冷缩时,第二转轴302会因链条501-502的伸长或缩短而上下移动,即第一转轴302及链条501-50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滑槽8能够实现链条501-502一直处于张紧状态。
本实施例一中,粉尘吸附装置至少为一组。每组粉尘吸附装置沿气流方向(水平从左至右)于壳体1靠近出气口102一端依次呈阵列分布,且粉尘吸附装置底部均设置有上述粉尘收集装置。其中,粉尘吸附装置的组数设定根据第一电场S0出口烟尘条件、壳体1尾部空间大小及最终排放要求来确定。
本实施例一中,钢网2的前方或后方还可布置电晕线7(根据粉尘荷电情况来确定是否增设电晕线7)。优选的,电晕线是点放电线(如芒刺线)或线放电线(如星形线)或面放电线(如圆线)。
本实施例一中,第一电场S0中还可采用多组区域电场沿气流流通方向依次呈阵列分布(如第一区域电场S01、第二区域电场S02、第三区域电场S03)。此时,粉尘吸附装置可置于任一相邻区域电场之间,其他组件关系与上述相同。
本实施例一中,于相邻固定架3之间或相邻框架4之间可预留一定宽度的缝隙,实际作业过程中,当清灰出现故障时预留缝隙可起到泄流降阻力的作用,运行安全可靠,维护成本低。
实施例二
参见图2-7,本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本实施例二针对实施例一中电除尘器技术,通过改变粉尘吸附装置设置部位,即于出气口102中增设至少一组粉尘吸附装置,包括转轴301-302、链轮401-404、及链条501-502。且各组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同时,粉尘吸附装置下部增设挡板10,使旋转清灰刷位于非气流区。其余设置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当壳体1横向宽度过大时(即一组网状收尘极无法遮挡气流流通面积),可采用两组(或多组)粉尘吸附装置于壳体1横向宽度方向并列设置。
参见图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的除尘方法,以支持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具体包括:
步骤S1001:粉尘随气流进入第一电场S0,在第一电场S0中粉尘荷电,实现第一次粉尘吸附1001;
步骤S1002:第一次粉尘吸附后的剩余粉尘随气流进入第二电场,首先被钢网2迎风面捕获,实现第二次粉尘吸附1002;
步骤S1003:第二次粉尘吸附后的剩余粉尘随气流穿过钢网2网孔,于穿过过程中实现第三次粉尘吸附1003;
步骤S1004:第三次粉尘吸附后的剩余粉尘随气流穿过钢网2,进入钢网2背风面形成的涡流区实现第四次粉尘吸附1004;
步骤S1005:驱动机构将钢网2移动至位于非气流区的粉尘收集装置内,由置于粉尘收集装置内的旋转清灰刷6将钢网2上吸附的粉尘清除,被清除的粉尘直接落入第二灰斗202中1005。
其中,步骤S1001用于捕集绝大部分粉尘;极少部分从第一电场S0逃逸的微细粉尘(90%是PM10)进入由钢网2构成的第二电场;由于粉尘随气流的运动方向与所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一致,因此粉尘高速向网状收尘极运动,部分被网状收尘极(钢网2)的迎风面捕获。同时,步骤S1002中未被钢网2迎风面捕获的绝大部分微细粉尘,只能通过钢网2网孔(孔径为0.25~4mm)出去。根据库伦定律公式F1,2=k·q1·q2/R2可知,与传统电除尘器相比粉尘所受到的电场力F1,2在理论上将增大10000倍。即步骤S1003中粉尘通过网孔时,大量微细粉尘被瞬间吸附到钢网2上。步骤S1004中,由于钢网2对气流的扰动作用,使其背风面附近形成涡流区,经过步骤S1003未被捕获的微细粉尘在涡流的作用下,大部分被钢网2背风面捕集。步骤S1005中通过驱动机构将钢网2移动至位于非气流区(第二转轴302下方)的粉尘收集装置内,由置于粉尘收集装置内的旋转清灰刷6将钢网2上吸附的粉尘清除,被清除的粉尘直接落入第二灰斗202中,能够实现彻底避免粉尘二次飞扬和高比电阻粉尘反电晕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通过采用在第一电场S0后(壳体1尾部)横向设置一组或多组网状收尘极,充分发挥了网状收尘极中钢网2利用惯性碰撞、拦截、扩散效应和静电吸附等多种除尘机理捕集微细粉尘的作用。其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①、由于气流进入第二电场所携带的粉尘通常是微细颗粒,同时粉尘随气流的运动方向与所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一致,因此粉尘高速向网状收尘极运动,部分粉尘可被钢网2的迎风面捕获;
②、未被钢网2迎风面捕获的绝大部分微细粉尘,通过钢网2网孔出去;由于孔径为0.25~4mm,根据库伦定律公式F1,2=k·q1·q2/R2可知,电场中正负电荷q1与q2距离R越小库仑力就越大;而本发明中尘粒与网状收尘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mm(网孔孔径最大设为4mm),即与传统电除尘器中尘粒与收尘极板的最大距离200mm相比,电场力F1,2在理论上将增大10000倍!极大地发挥了静电库仑力的作用。即微细粉尘通过网孔时,会被瞬间吸附到网上;
③、横置钢网2对气流的扰动使其背风面附近形成涡流区,在涡流和库仑力的联合作用下,已穿过钢网2的微细粉尘大部分被钢网背风面捕集;
④、本发明可根据第一电场出口烟尘条件、电除尘器尾部空间大小和最终排放要求来确定设置网状移动收尘极的组数,增强除尘效果;
⑤、通过将网状收尘极安装在驱动机构上,粉尘收集装置设置在非气流区,实现了对网状收尘极自动连续清灰,始终保持收尘网“干净”,彻底避免粉尘二次飞扬和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问题,确保对微细粉尘的高捕集率;
⑥、本发明将“粉尘吸附网分割成块”(采用若干钢网2、若干固定架3及若干框架4),有利于除尘器大型化,某块钢网2破损后可单独更换,安装和维护检修方便,每块钢网2之间的缝隙在清灰出现故障时可起到泄流降阻力作用,运行安全可靠,维护成本低;
⑧、本发明于钢网2前方或后方可根据粉尘荷电情况增设电晕线7,实现提高粉尘捕集概率;
⑨、本发明在旧电除尘器提效改造时,可不新增场地,不改变原电场结构,具有改造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综合了横向电极技术、筛网电除尘技术、移动电极技术等众多优点,具备了对PM10以下微细粉尘除尘效率高、系统运行阻力低等优点。同时,本发明用于传统电除尘器的提效改造,能降低传统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排放浓度40%以上,保证满足达标排放要求;且改造后不改变原电场结构,不新增场地,不新增运行阻力,大大缩短改造周期、降低改造成本,能有效解决当前众多行业电除尘改造过程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克服了当前钢厂、冶金、电站、建材、化工等行业已有除尘设备进一步节能减排的障碍,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实现了真正低浓度(<10mg/Nm3)排放。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包括:用于气流输入的进气口(101)、用于气流输出的出气口(102)、粉尘收集装置、第一灰斗(201)及壳体(1);所述进气口(101)置于所述壳体(1)一端,所述出气口(102)置于所述壳体(1)另一端,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第一电场(S0)的阴极线及阳极板;所述第一灰斗(201)置于所述第一电场(S0)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场(S0)后方设置有用于产生第二电场的粉尘吸附装置;
所述粉尘吸附装置包括:网状收尘极及用于驱动所述网状收尘极移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网状收尘极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网状收尘极与气流方向相垂直;所述网状收尘极能够实现遮挡所述气流的流通面;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壳体(1)或所述出气口(102)固定连接;
所述粉尘收集装置置于所述驱动机构底部,能够实现收集所述网状收尘极吸附的粉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301)、第二转轴(302)、第一链轮组、第二链轮组及链条组;
所述第一转轴(301)穿过所述第一链轮组,并与所述第一链轮组中链轮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302)穿过所述第二链轮组,并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中链轮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链轮组、所述第二链轮组通过所述链条组能够实现同步转动;
所述网状收尘极与所述链条组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301)穿过所述壳体(1)与驱动电机(5)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5)通过传送机构能够实现驱动所述第一转轴(301)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01)依次带动所述第一链轮组、所述链条组、所述第二链轮组实现同步运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状收尘极包括:若干个方形钢网(2)、若干个与所述方形钢网(2)形状相适配的方形固定架(3)及若干个方形框架(4);
所述固定架(3)呈双层结构,所述钢网(2)置于所述固定架(3)双层结构之间,并通过紧固机构(9)实现二者边缘部位紧固;
所述固定架(3)依次水平排列于所述方形框架(4)内,并与所述方形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方形框架(4)通过其边缘部位与所述链条组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方形框架(4)等间距依次上下排列;
所述钢网(2)的网孔孔径是0.25~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链轮组包括:第一链轮(401)、第二链轮(402);
所述第二链轮组包括:第三链轮(403)、第四链轮(404);
所述第一转轴(30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链轮(401)、所述第二链轮(402),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链轮(401)、所述第二链轮(402)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302)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链轮(403)、所述第四链轮(404),并分别与所述第三链轮(403)、所述第四链轮(404)固定连接;
所述链条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链轮(401)、所述第二链轮(402)活动链接;
所述链条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三链轮(403)、所述第四链轮(404)活动链接;
所述第一链轮(401)中心轴、所述第二链轮(402)中心轴、所述第三链轮(403)中心轴、所述第四链轮(404)中心轴、所述第一转轴(301)及所述第二转轴(302)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所述竖直平面与所述气流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条组包括:第一链条(501)、第二链条(502);
所述第一链条(501)顶部与所述第一链轮(401)活动链接,所述第一链条(501)底部与所述第三链轮(403)活动链接;
所述第二链条(502)顶部与所述第二链轮(402)活动链接,所述第二链条(502)底部与所述第四链轮(404)活动链接;
所述方形框架(4)通过其一侧边缘部位与所述第一链条(501)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框架(4)另一侧边缘部位与所述第二链条(50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收集装置包括:第二灰斗(202)、旋转清灰刷(6)、固定座及连接架;
所述旋转清灰刷(6)两端通过所述固定座分别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清灰刷(6)与所述固定座能够实现相对转动,进而实现清除网状收尘极吸附的粉尘;
所述第二转轴(302)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架活动连接;
所述旋转清灰刷(6)通过所述连接架置于所述第二灰斗(202)内部;
所述第二灰斗(202)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302)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支架(601)、第二支架(602);
所述第一支架(601)与所述第二支架(602)固定连接,且二者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支架(601)轴向部位设置有滑槽(8),所述第二转轴(302)端部通过所述滑槽(8)能够实现上下滑动;
所述旋转清灰刷(6)两端通过所述固定座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60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网(2)的前方或后方布置有电晕线(7);
所述电晕线(7)是点放电线、线放电线或面放电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吸附装置至少为一组;
每组所述粉尘吸附装置沿所述气流方向依次呈阵列分布,且所述粉尘吸附装置底部均设置有所述粉尘收集装置。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的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粉尘随气流进入第一电场(S0),在第一电场(S0)中粉尘荷电,实现第一次粉尘吸附;
第一次粉尘吸附后的剩余粉尘随气流进入第二电场,首先被钢网(2)迎风面捕获,实现第二次粉尘吸附;
第二次粉尘吸附后的剩余粉尘随气流穿过钢网(2)网孔,于穿过过程中实现第三次粉尘吸附;
第三次粉尘吸附后的剩余粉尘随气流穿过钢网(2),进入钢网(2)背风面形成的涡流区实现第四次粉尘吸附;
驱动机构将钢网(2)移动至位于非气流区的粉尘收集装置内,由置于粉尘收集装置内的旋转清灰刷(6)将钢网(2)上吸附的粉尘清除,被清除的粉尘直接落入第二灰斗(202)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65888.XA CN103240181B (zh) | 2013-05-08 | 2013-05-08 | 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65888.XA CN103240181B (zh) | 2013-05-08 | 2013-05-08 | 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40181A true CN103240181A (zh) | 2013-08-14 |
CN103240181B CN103240181B (zh) | 2016-01-20 |
Family
ID=4892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65888.XA Active CN103240181B (zh) | 2013-05-08 | 2013-05-08 | 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40181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31556A (zh) * | 2018-01-10 | 2018-05-15 | 厦门绿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旋转极板电除尘装置及电除尘器 |
KR20230088096A (ko) * | 2021-12-10 | 2023-06-19 |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 호퍼 내 우회유로 차단이 가능한 전기집진기, 및 그 작동방법 |
KR20230088095A (ko) * | 2021-12-10 | 2023-06-19 |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 유동차단장치를 갖는 전기집진기 및 그 작동방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50961A (ja) * | 1990-10-09 | 1992-05-25 |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 電気集塵器の移動集塵極 |
CN2106002U (zh) * | 1991-11-21 | 1992-06-03 | 清华大学 | 链网传动式电除尘器 |
CN2805940Y (zh) * | 2005-07-29 | 2006-08-16 | 周益平 | 移动集尘极高效率电除尘器 |
CN2894850Y (zh) * | 2006-03-03 | 2007-05-02 | 张介轩 | 燃煤发电锅炉静电除尘装置 |
CN102357414A (zh) * | 2011-08-12 | 2012-02-22 | 杭州天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静电除尘器 |
CN203220969U (zh) * | 2013-05-08 | 2013-10-02 | 武汉景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 |
-
2013
- 2013-05-08 CN CN201310165888.XA patent/CN1032401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50961A (ja) * | 1990-10-09 | 1992-05-25 |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 電気集塵器の移動集塵極 |
CN2106002U (zh) * | 1991-11-21 | 1992-06-03 | 清华大学 | 链网传动式电除尘器 |
CN2805940Y (zh) * | 2005-07-29 | 2006-08-16 | 周益平 | 移动集尘极高效率电除尘器 |
CN2894850Y (zh) * | 2006-03-03 | 2007-05-02 | 张介轩 | 燃煤发电锅炉静电除尘装置 |
CN102357414A (zh) * | 2011-08-12 | 2012-02-22 | 杭州天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静电除尘器 |
CN203220969U (zh) * | 2013-05-08 | 2013-10-02 | 武汉景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31556A (zh) * | 2018-01-10 | 2018-05-15 | 厦门绿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旋转极板电除尘装置及电除尘器 |
KR20230088096A (ko) * | 2021-12-10 | 2023-06-19 |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 호퍼 내 우회유로 차단이 가능한 전기집진기, 및 그 작동방법 |
KR20230088095A (ko) * | 2021-12-10 | 2023-06-19 |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 유동차단장치를 갖는 전기집진기 및 그 작동방법 |
KR102661840B1 (ko) | 2021-12-10 | 2024-05-07 |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 호퍼 내 우회유로 차단이 가능한 전기집진기, 및 그 작동방법 |
KR102679285B1 (ko) * | 2021-12-10 | 2024-07-01 |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 유동차단장치를 갖는 전기집진기 및 그 작동방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40181B (zh) | 2016-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029333A1 (zh) | 一种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101804383B (zh) | 一种微分电除尘器 | |
CN102327724B (zh) | 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103495322B (zh) | 一种除尘脱汞一体化的装置和方法 | |
CN2894850Y (zh) | 燃煤发电锅炉静电除尘装置 | |
CN203220969U (zh) | 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 | |
CN102151452A (zh) | 静电凝聚型滤袋除尘工艺及设备 | |
CN204051328U (zh) | 一种气流均布型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装置 | |
CN202087416U (zh) | 一种带固定刷清灰的移动电极静电除尘器 | |
CN102553382A (zh) | 一种前级带电场区的双排滤袋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204996274U (zh) |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双电双袋除尘器 | |
CN103240181B (zh) | 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 |
CN205518222U (zh) | 径流式多孔收尘板 | |
CN202238313U (zh) | 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206778713U (zh) | 移动板式电除尘器 | |
CN101337148B (zh) | 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 | |
CN206631378U (zh) | 湿式静电废气处理系统 | |
CN102824804B (zh) | 斜气流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108114562A (zh) | 一种电袋复合除尘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202387346U (zh) | 一种透镜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201470284U (zh) | 电袋混合式除尘器 | |
CN2728625Y (zh) | 一种静电、滤袋组合除尘器 | |
CN103506220B (zh) | 一种用于静电除尘器的吸入式收尘极板及工作方法 | |
CN203525525U (zh) | 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203565195U (zh) | 一种电除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30000 room 01, 13 / F, unit 7, skirt building, phase II R & D building, No. 3, Guanggu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JINGHO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61 floor 15, building a, 2008 New Changjiang Plaza, No. 2, Youyi Avenue, Wuch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INGHOM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