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3210328A - 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 Google Patents

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0328A
CN103210328A CN2011800552586A CN201180055258A CN103210328A CN 103210328 A CN103210328 A CN 103210328A CN 2011800552586 A CN2011800552586 A CN 2011800552586A CN 201180055258 A CN201180055258 A CN 201180055258A CN 103210328 A CN103210328 A CN 103210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irefringence pattern
paper tinsel
transfer paper
birefring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52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兼岩秀树
山本祐也
池田怜男奈
伊藤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10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03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Dry transfer
    • B44C1/1712Decalcomanias applied under heat and pressure, e.g. provided with a heat activable adhesive
    • B44C1/1716Decalcomanias provided with a particular decorative layer, e.g. specially adapted to allow the formation of a metallic or dyestuff layer on a substrate unsuitable for direct de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Dry transfer
    • B44C1/1733Decalcomanias applied under pressure only, e.g.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 B44C1/1737Decalcomanias provided with a particular decorative layer, e.g. specially adapted to allow the formation of a metallic or dyestuff on a substrate unsuitable for direct de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是在临时支撑体上具有至少一层含有2个以上双折射性不同的区域的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与至少一层接着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该接着层上施加有抗结块手段及/或所述接着层的延迟为40nm以下。本发明的转印箔在应用性及操作性方面优异,可利用于各种对象。

Description

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及利用该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级品牌商品或现金券、商品券、纸币、信用卡、工业用零件等的伪造品持续增多。作为此伪造品的对策,业界提出有将使用双折射性图案的图像应用于安全标签(security label)(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双折射性图案具有在不具有偏光性的通常光源下几乎不可见,另一方面藉由罩上偏光镜而可见化的特殊性质,不易复制。藉由将此种双折射性图案制成标签并贴附在担忧会被伪造的物品上,视需要利用偏光镜等进行确认,可鉴别真品与伪造品。
然而,即使标签本身难以复制,但在可从真品上剥离标签的情况下,仍有自真品上剥离标签并转贴在伪造品上之虞。作为其对策,现提出有将双折射性图案形成在转印箔上,再转印至成为对象的物品上而使用(专利文献3)。于该情况下,由于双折射性图案是以较薄的箔的形式存在,故而难以剥离,或容易被剥离力破坏,因此可防止转贴。
另一方面,在转印箔的构成中具有剥离层与接着层的情况下,会因此等层的相反性质而难以操作。另外,在为了提升生产性而将转印箔制成卷筒状的情况下,在保管时存在因接着层与支撑体的背面接着而发生的品质降低、即所谓“结块(blocking)”的情况。中揭示有为了抗结块而将二氧化硅微粒子等无机填料添加至接着层中,但未考虑到由该添加引起的对双折射性的影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63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1752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0-113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1-716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潜像的视觉辨认性良好,并且操作性良好,可利用于各种对象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者等人在研究不易对潜像的视觉辨认性产生影响的接着层的性质的同时,进而反复研究操作性亦优异的接着层,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1]至[12]。
[1]一种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是在临时支撑体上具有至少一层含有2个以上双折射性不同的区域的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与至少一层接着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该接着层的延迟(retardation)为40nm以下。
[2]如[1]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中在所述接着层上施加有抗结块手段。
[3]如[2]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中所述抗结块手段是添加至所述接着层中的微粒子。
[4]如[2]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中所述抗结块手段是贴合在接着层表面的覆膜(cover film)。
[5]一种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是在临时支撑体上具有至少一层含有2个以上双折射性不同的区域的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与至少一层接着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在该接着层上施加有抗结块手段。
[6]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是以卷筒膜的形式提供。
[7]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中所述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是由含有具有至少1个反应性基的液晶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所形成的层。
[8]如[7]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中所述液晶性化合物至少具有自由基性的反应性基与阳离子性的反应性基。
[9]如[8]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中所述自由基性的反应性基为丙烯酰基及/或甲基丙烯酰基,且所述阳离子性基为乙烯基醚基、氧杂环丁基及/或环氧基。
[10]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中转印后的透射率为30%以上。
[11]一种反射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具有使用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所转印的双折射性图案。
[12]一种透明物品,其特征在于:具有使用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所转印的双折射性图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应用性及操作性优异,可利用于各种对象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临时支撑体、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及接着层的基本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构成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剥离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构成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脱模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构成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配向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构成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印刷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构成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添加剂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构成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复数层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构成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抗结块手段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构成的图。
图9是是示意性地表示基本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构成的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在临时支撑体上具有光学异向性层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构成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剥离层及/或脱模层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构成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配向层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构成的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印刷层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构成的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反射层的转印型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构成的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添加剂层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构成的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复数层光学异向性层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构成的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使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所转印的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的构成的图。
图18是表示实例所进行的图案曝光的图案的图。
图19是表示在实例1所制作的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上所观察到的双折射性图案的概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的含义为包括其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
在本说明书中,Re表示延迟。Re可利用根据透射或反射的分光光谱并使用美国光学学会期刊(Journal of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第39卷,第791页~第794页(1949)或日本专利特开2008-256590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换算为相位差的光谱相位差法进行测定。上述文献是使用透射光谱的测定方法,尤其是反射的情况下,由于光会通过光学异向性层2次,故而可将由反射光谱换算的相位差的一半设为光学异向性层的相位差。Re只要未特别指定,则是指正面延迟。Re(λ)是使用波长为λnm的光作为测定光。本说明书中的Re是指针对R、G、B分别以611±5nm、545±5nm、435±5nm的波长进行测定而获得的Re,只要无特别针对颜色的记载,则含义为以545±5nm的波长进行测定而获得的Re。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角度,所谓“实质上”是指与严密的角度的误差在小于±5°的范围内。此外,与严密的角度的误差较佳为小于4°,更佳为小于3°。关于延迟,所谓“实质上”是指延迟具有±5%以内的误差。此外,所谓延迟实质上为0,是指延迟为5nm以下。另外,折射率的测定波长只要无特别记述,则是指可见光区域的任意波长。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可见光”,是指波长为400nm~700nm的光。
[双折射性图案的定义]
所谓双折射性图案,广义上是指将双折射性不同的2个以上区域配置在二维面内或立体配置而绘制的图案。此外,尤其在二维面内,双折射性是由折射率达到最大的慢轴的方向与区域内的延迟的大小两个参数所定义。例如由液晶性化合物形成的相位差膜等上的面内配向缺陷或厚度方向上的液晶的倾斜分布在广义上可称为双折射性图案,但狭义上较期待将基于预先决定的设计等,意在控制双折射性进行图案化而成的图案定义为双折射性图案。双折射性图案只要无特别记载,则可遍及复数层,复数层图案的边界可一致亦可不同。
[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是指至少具有临时支撑体、形成在该临时支撑体上的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及接着层,且藉由经过规定的制程可使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转印至物品上的材料。制程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可在藉由热压印(hot stamping)、连续压印(in-linestamping)及各种层压使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压接至物品上之后,剥离临时支撑体,藉此使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转印至物品上的制程。此时,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以外的层及临时支撑体可同时转印至物品上,亦可不同时转印。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是指具有双折射性图案的光学异向性层,进而换言之,是指具有2个以上双折射性不同的区域的光学异向性层。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更佳为具有3个以上双折射性不同的区域。双折射性相同的各个区域可为连续形状,亦可为非连续形状。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例如可使用下述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而容易地制作,但只要为具有双折射性不同的区域的层,则制作方法并无特别限定。
图1~图7是本发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例子。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具有临时支撑体11、至少一层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101及接着层12。
图中,将双折射性不同的区域分别例示为101A、101B、101C。
图1所示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是在临时支撑体11上具有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101与接着层12的最基本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构成。
图2所示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是在临时支撑体11与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101之间具有剥离层13的例子。剥离层13具有与临时支撑体之间形成容易剥离的界面,而使临时支撑体11顺利剥离的作用。
图3(a)、图3(b)所示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是在临时支撑体11与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101之间具有脱模层14的例子。脱模层14虽然亦具有辅助临时支撑体11的剥离的作用,但剥离层13是与临时支撑体11之间形成剥离界面,相对于此,脱模层14是与其上的层(例如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之间形成剥离界面。另外,亦存在如图3(b)所示具有剥离层13与脱模层14两者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剥离层13与脱模层14之间成为剥离界面。
图4所示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是具有配向层15的例子。在使用由如下光学异向性层所形成的层作为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101的情况下,配向层15是作为用于辅助液晶性化合物的配向的层而发挥功能,该光学异向性层是涂布含有液晶性化合物的溶液并干燥而形成液晶相后,加热或光照射进行聚合固定化而成的层。
图5是具有印刷层16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例子。印刷层一般是与不可见的双折射性图案重叠而提供可见的图像,例如亦可与利用UV(紫外线)荧光染料或IR(红外线)染料等的不可见的安全印刷组合。印刷层可在光学异向性层之上,亦可在其之下,只要印刷层具有透射性,则在利用滤光器使由双折射性图案形成的潜像可见化时,印刷与潜像重叠而变得可见。
图6(a)、图6(b)所示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是在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上具有添加剂层17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添加剂层如下所述是在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中用于向光学异向性层后添加塑化剂或光聚合起始剂的层,此外,视需要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中亦可赋予如下层的功能:强化层间的密接性的底涂层、制造过程中用于表面保护的硬涂层、藉由不透射红外线而使红外线相机无法拍摄到的遮蔽层、淹水后会变色等而检测淹水的淹水检测层、颜色根据温度而变化的热致层、控制潜像的颜色的着色过滤层、赋予磁记录性的磁性层、消光层、散射层、润滑层等。
图7(a)~图7(c)所示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是具有复数层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复数层光学异向性层的面内慢轴可相同亦可不同,较佳为不同。复数层光学异向性层的双折射性不同的区域可相互相同亦可不同。图中虽然未揭示,但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亦可具有3层以上。设置2层以上的延迟或者慢轴的方向相互不同的光学异向性层,赋予各自独立的图案,可形成具有更加多彩的功能的潜像。
图8(a)、图8(b)所示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是具有抗结块手段的例子。抗结块手段具有防止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表面在保管过程中发生接着的现象(结块),而提升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保管性的作用。图8(a)是向接着层添加微粒子18作为抗结块手段的例子,图8(a)是在接着层表面贴合覆膜19作为抗结块手段的例子。
[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
制作上述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使用以下所示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方法。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是用于制作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的材料,是指藉由经过规定步骤可制作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的材料。对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进行规定步骤而制作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视需要形成追加层,藉此可制作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例如使用日本专利特开2009-17520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具有感光性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情况下,可根据曝光量而控制照射部的延迟,亦可使未曝光部的延迟实质上为0。藉由使用此种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变得可容易地制作具有赋予所需双折射性图案的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通常为膜、或片状即可。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除了包含光学异向性层,或仅包含光学异向性层以外,亦可具有可赋予各种次要功能的功能性层。作为功能性层,可列举:支撑体、配向层、反射层等。另外,在用作转印材料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用材料、或使用转印材料而制作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等中,亦可具有临时支撑体、力学特性控制层。另外,由于其是之后用于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材料,故而亦可具有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中发挥功能的剥离层、脱模层、接着层等。
图9所示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是仅包含具有自支撑性的光学异向性层20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例子。
光学异向性层是具有双折射性的层,可由经单轴或双轴延伸的聚合物层或将经配向的液晶性化合物固定化而成的层、配向一致的有机或无机单晶层等所形成。作为光学异向性层,较佳为具有如下功能的层:可藉由利用光罩的曝光或者数位曝光等图案曝光,或热压印或热写头、红外线雷射曝光等图案加热,利用针或笔进行机械加压或剪切的触针描绘、反应性化合物的印刷等,而任意地控制光学异向性。其原因在于:具有此种功能的光学异向性层可容易地藉由下述方法等获得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为了形成图案,较佳为使用利用光罩的曝光或者扫描曝光等图案曝光。除了该图案化步骤以外,视需要亦可与利用热或药液的漂白、显影等组合而形成图案。在该情况下,利用热的漂白、显影由于对支撑体的制约少,故而较佳。
图10是之后用作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在临时支撑体11上具有光学异向性层20的例子。
图11(a)~图11(c)是之后用作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预先具有剥离层13及/或脱模层14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例子。剥离层13与脱模层14是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中发挥功能的功能性层,视需要亦可在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形成。
图12(a)~图12(c)所示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是具有配向层15的例子。在使用由如下光学异向性层所形成的层作为光学异向性层20的情况下,配向层15作为用于辅助液晶性化合物的配向的层而发挥功能,该光学异向性层是涂布含有液晶性化合物的溶液并干燥而形成液晶相后,加热或光照射进行聚合固定化而成的层。
图13(a)~图13(c)是具有印刷层16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例子。印刷层16亦为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中发挥功能的功能性层,视需要亦可在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形成。
图14(a)~图14(c)是具有反射层21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例子。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中的反射层21在制造制程中的曝光的效率化、或制造过程中的光学异向性层的光学特性评价的简化方面有效果。另外,亦可在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阶段起设置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中用于调整视觉辨认性的反射层或者半透明反射层。
图15(a)~图15(d)是在光学异向性层上具有添加剂层17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例子。添加剂层是用于向光学异向性层中后添加塑化剂、热聚合抑制剂及光聚合起始剂等添加剂的层,视需要亦可赋予在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中或者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中发挥的别的功能。
图16(a)~图16(d)所示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是具有复数层光学异向性层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复数层光学异向性层的面内慢轴可相同亦可不同,较佳为不同。图中虽然未揭示,但光学异向性层亦可为3层以上。另外,在使用液晶性化合物而形成光学异向性层的情况下,较佳为具有配向层,亦可如图16(c)所示,藉由使光学异向性层本身兼具配向层的功能而省略配向层。
[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
图17是具有使用本发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所转印的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的例子。
图17(a)、图17(b)所示的具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分别为具有双折射性图案的透射性物品及具有双折射性图案的反射性物品的构成。
在为透射性物品的情况下,光源及观测点是夹持转印至透射性物品主体22上的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101,而位于相反侧。于该情况下,自使用偏光镜等所制作的偏光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具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而在面内成为不同的偏光状态,并在观测点侧进一步通过偏光镜而使信息可见化。此处,偏光镜可为直线偏光镜,亦可为圆偏光镜,亦可为椭圆偏光镜,偏光镜本身亦可具有双折射性图案或二色性图案。
在为反射性物品的情况下,自转印至反射性物品主体23上的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101观察,光源及观测点均位于单侧,另外,与此等相反的侧具有反射面(在该情况下为反射性物品主体23的表面)。在该情况下,自使用偏光镜等所制作的偏光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具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而在面内成为不同的偏光状态,并在反射面反射,在再次通过具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时再次被影响,最后在观测点侧通过偏光镜而使信息可见化。此处,偏光镜可为直线偏光镜,亦可为圆偏光镜,亦可为椭圆偏光镜,偏光镜本身亦可具有双折射性图案或二色性图案。另外,光源与观测可使用同一偏光镜。反射面亦可兼具反射性高的全像层或电极层等。
此外,反射面可为部分地反射光且部分地透射光的半透射半反射层,此时具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不仅可使透射、反射两方的图像可见化,亦可在不采用滤光器的情况下,自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的上侧可见位于具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的半透射半反射层的下侧的文字或图像等一般信息。
以下,详细说明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与作为其材料的一种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使用其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制作方法及构成此等的材料、制作方法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型态,其他型态亦可参考以下的记载及先前公知的方法而实施,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说明的型态。
[光学异向性层]
本发明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中的光学异向性层是成为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的原料的层,是测定延迟时有至少1个延迟实质上不为0的入射方向的层,即具有非等方性的光学特性的层。
作为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中的光学异向性层,可列举:含有至少1种单体及/或寡聚物的层、含有至少1种聚合物的层、含有至少1种有机或无机单晶的层等。另外,该聚合物亦可为使至少1种单体及/或寡聚物硬化而成的聚合物。
含有聚合物的所述光学异向性层在可满足双折射性、透明性、耐溶剂性、强韧性及柔软性等不同种类的要求方面较佳。该光学异向性层中的聚合物较佳为具有未反应的反应性基。认为其原因在于:虽然藉由曝光使未反应的反应性基反应而引起聚合物链的交联,但藉由曝光条件不同的曝光,聚合物链的交联程度亦不同,结果延迟值会变化而变得易形成双折射性图案。
光学异向性层较佳为在20℃下、更佳为在30℃下、进而更佳为在40℃下为固体。其原因在于:如果在20℃下为固体,容易涂布其他功能性层,或者转印或贴合至(图案形成前的)别的支撑体上。
在光学异向性层上涂布其他功能性层的情况下,光学异向性层较佳为具有耐溶剂性。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具有耐溶剂性”,是指在对象溶剂中浸渍2分钟后的延迟在浸渍前的延迟的30%至170%的范围内,更佳为50%至150%的范围内,最佳为80%至120%的范围内。对象溶剂虽然亦取决于欲进行的功能性层的涂布所使用的溶剂,但可列举: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N-甲基吡咯烷酮、己烷、氯仿、乙酸乙酯、或该等的混合溶剂等。
光学异向性层较佳为在20℃下延迟为5nm以上,更佳为10nm以上、10000nm以下,最佳为20nm以上、2000nm以下。延迟为5nm以下时,存在难以形成双折射性图案的情况。如果延迟超过10000nm,则存在误差增大而难以达到可实际使用的精度的情况。
光学异向性层的制法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涂布含有具有至少1个反应性基的液晶性化合物而成的溶液并干燥而形成液晶相后,加热或光照射进行聚合固定化而制作光学异向性层的方法;对将具有至少2个以上反应性基的单体聚合固定化的层进行延伸的方法;对包含侧链具有反应性基的聚合物的层进行延伸的方法;或延伸包含聚合物的层后,使用偶合剂等而导入反应性基的方法等。如下所述,光学异向性层亦可藉由转印而形成。所述光学异向性层的厚度较佳为0.1μm~20μm,更佳为0.5μm~10μm。
[将含有液晶性化合物的组合物配向固定化而成的光学异向性层]
作为光学异向性层的制法,对涂布含有具有至少1个反应性基的液晶性化合物而成的溶液并干燥而形成液晶相后,加热或光照射进行聚合固定化而制作光学异向性层的情况说明如下。本制法与下述延伸聚合物而获得光学异向性层的制法相比,容易以较薄的膜厚获得具有同等延迟的光学异向性层,故而较佳。
[液晶性化合物]
一般而言,液晶性化合物根据其形状,可分为棒状型与圆盘状型。此外,各自有低分子型与高分子型。所谓高分子,一般是指聚合度为100以上的化合物(高分子物理·相转移动力学,土井正男着,第2页,岩波书店,1992)。在本发明中,虽然可使用任一液晶性化合物,但较佳为使用棒状液晶性化合物。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记载为由含有液晶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所形成的层时,该所形成的层中无须含有具有液晶性的化合物。例如,所述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具有藉由热、光等发生反应的基,结果亦可为含有藉由利用热、光等的反应进行聚合或交联而高分子量化,从而失去液晶性的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的层。另外,作为液晶性化合物,亦可使用2种以上棒状液晶性化合物、2种以上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或棒状液晶性化合物与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的混合物。由于可缩小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故而更佳为使用具有反应性基的棒状液晶性化合物或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形成层,更佳为至少1种液晶性化合物的1个液晶分子中的反应性基为2个以上。在采用2种以上液晶性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情况下,较佳为至少1种液晶性化合物具有2个以上反应性基。
较佳为使用具有交联机制不同的2种以上反应性基的液晶性化合物,选择条件,仅使2种以上反应性基的部分种类聚合,藉此制作含有具有未反应的反应性基的聚合物的光学异向性层。作为交联机制,为缩合反应、氢结合、聚合等,并无特别限定,较佳为2种以上交联机制中的至少一方为聚合,更佳为使用2种类以上不同聚合。一般而言,交联反应不仅可使用聚合所使用的乙烯基、(甲基)丙烯酰基、环氧基、氧杂环丁基、乙烯基醚基,亦可使用羟基、羧酸基、胺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具有交联机制不同的2种以上反应性基的化合物,是阶段性地使用不同交联反应步骤进行交联的化合物,在各阶段的交联反应步骤中,各交联机制相应的反应性基作为官能基发生反应。另外,例如为侧链具有羟基的聚乙烯醇之类的聚合物的情况下,在进行将聚合物聚合的聚合反应后,利用醛等交联侧链的羟基时,是使用2种类以上的不同交联机制,但在本说明书中,在称为具有2种类以上不同反应性基的化合物时,较佳为在支撑体等上形成层的时刻,该层中具有2种以上不同反应性基的化合物,只要为可在其后阶段性地使此反应性基交联的化合物即可。作为尤佳的型态,较佳为使用具有2种以上聚合性基的液晶性化合物。作为阶段性地进行交联的反应条件,可采用温度的差异、光(照射线)波长的差异、聚合机制的差异中的任一种,就易分离反应方面而言,较佳为使用聚合机制的差异,更佳为藉由所使用的起始剂的种类进行控制。作为聚合机制,较佳为自由基聚合性基与阳离子聚合性基的组合。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基为乙烯基、(甲基)丙烯酰基且所述阳离子聚合性基为环氧基、氧杂环丁基、乙烯基醚基的组合容易控制反应性,故而尤佳。以下,例示反应性基。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141
作为棒状液晶性化合物,较佳为使用偶氮次甲基类、氧偶氮类、氰基联苯类、氰基苯基酯类、苯甲酸酯类、环己羧酸苯酯类、氰基苯基环己烷类、氰基取代苯基嘧啶类、烷氧基取代苯基嘧啶类、苯基二恶烷类、二苯乙炔(tolan)类及烯基环己基苄腈类。不仅可使用如以上的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亦可使用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所述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是具有低分子的反应性基的棒状液晶性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棒状液晶性化合物的例子,可列举:日本专利特开2008-28198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表平11-513019号公报(WO97/00600)及日本专利特表2006-52616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棒状液晶性化合物。
以下,揭示棒状液晶性化合物的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等。此外,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可藉由日本专利特表平11-513019号公报(WO97/00600)中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151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161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型态,有将圆盘状液晶用于所述光学异向性层的型态。所述光学异向性层较佳为单体等低分子量的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的层或藉由聚合性的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的聚合(硬化)而获得的聚合物的层。作为所述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的例子,可列举:C.德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172
(Destrade)等人的研究报告、分子晶体(Mol.Cryst.)71卷、111页(1981年)中所记载的苯衍生物、C.德絲翠(Destrade)等人的研究报告、分子晶体(Mol.Cryst.)122卷、141页(1985年)、菲斯克斯雷特(Physicslett),A,78卷、82页(1990)中所记载的三聚茚衍生物、B.柯恩(Kohne)等人的研究报告、应用化学(Angew.Chem.)96卷、70页(1984年)中所记载的环己烷衍生物及J.M.雷恩(Lehn)等人的研究报告、化学通讯期刊(J.Chem.Commun.)1794页(1985年)、J.章(Zhang)等人的研究报告、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Am.Chem.Soc.)116卷、2655页(1994年)中所记载的氮杂冠醚系或苯基乙炔系大环等。所述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一般是包含将该等作为分子中心的圆盘状母核,以放射线状取代直链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苯甲酰氧基等基的构造,其显示出液晶性,一般称为圆盘状液晶。其中,在此种分子的集合体同样地配向的情况下显示出负的单轴性,但不限定于该记载。作为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的例子,可列举日本专利特开2008-281989号公报的段落[0061]~段落[0075]所述的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
液晶性化合物可在水平配向、垂直配向、倾斜配向、及扭转配向中的任一配向状态下固定。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水平配向”,在为棒状液晶的情况下,是指分子长轴与透明支撑体的水平面平行,在为圆盘状液晶的情况下,是指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的核心的圆盘面与透明支撑体的水平面平行,但并非要求严格平行,在本说明书中,是指与水平面所成的倾斜角小于10度的配向。作为本发明的光学异向性层,较佳为包括使棒状液晶化合物在水平配向状态下固定化而成的层。
在将含有液晶性化合物的组合物配向固定化而成的光学异向性层中,亦可添加用于促进液晶性化合物的交联的聚合性单体。
例如可使用具有2个以上乙烯性不饱和双键且藉由照射光而加成聚合的单体或寡聚物。
作为此种单体及寡聚物,可列举: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可加成聚合的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作为其例子,可列举: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等单官能丙烯酸酯或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酰氧基丙基)醚、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三聚氰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三聚氰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对三羟甲基丙烷或甘油等多官能醇加成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后进行(甲基)丙烯酸酯化而成的化合物等多官能丙烯酸酯或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此外,可列举:日本专利特公昭48-41708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公昭50-6034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特开昭51-3719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丙烯酸胺基甲酸酯类;日本专利特开昭48-64183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公昭49-43191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特公昭52-3049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聚酯丙烯酸酯类;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的反应生成物即环氧丙烯酸酯类等多官能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该等中,较佳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
另外,亦可较佳地列举日本专利特开平11-13360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聚合性化合物B”。该等单体或寡聚物可单独使用,亦可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另外,亦可使用阳离子聚合性单体。例如可列举:日本专利特开平6-9714号、日本专利特开2001-31892号、日本专利特开2001-40068号、日本专利特开2001-55507号、日本专利特开2001-310938号、日本专利特开2001-310937号、日本专利特开2001-220526号的各公报中所例示的环氧化合物、乙烯基醚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等。
作为环氧化合物,可列举以下的芳香族环氧化物、脂环式环氧化物及脂肪族环氧化物等。作为芳香族环氧化物,例如可列举:双酚A、或者其环氧烷加成物的二或聚缩水甘油基醚、氢化双酚A或者其环氧烷加成物的二或聚缩水甘油基醚、以及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等。此处,作为环氧烷,可列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等。
作为脂环式环氧化物,可列举:利用过氧化氢、过酸等适当氧化剂,将具有至少1个环己烯或环戊烯环等环烷烃环的化合物环氧化而获得的含环氧环己烷或环氧环戊烷的化合物。作为脂肪族环氧化物的较佳例,有脂肪族多元醇或者其环氧烷加成物的二或聚缩水甘油基醚等,作为其代表例,可列举: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基醚、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基醚或1,6-己二醇的二缩水甘油基醚等烷二醇的二缩水甘油基醚,甘油或者其环氧烷加成物的二或三缩水甘油基醚等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或者其环氧烷加成物的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丙二醇或者其环氧烷加成物的二缩水甘油基醚等聚烷二醇的二缩水甘油基醚等。此处,作为环氧烷,可列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作为阳离子聚合性单体,可使用单官能或2官能的氧杂环丁烷单体。例如可较佳地使用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东亚合成(股)制造的商品名OXT101等)、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基)甲氧基甲基]苯(东亚合成(股)制造的商品名OXT121等)、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东亚合成(股)制造的商品名OXT211等)、二(1-乙基-3-氧杂环丁基)甲基醚(东亚合成(股)制造的商品名OXT221等)、3-乙基-3-(2-乙基己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东亚合成(股)制造的商品名OXT212等)等,可尤其地使用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二(1-乙基-3-氧杂环丁基)甲基醚等化合物,或日本专利特开2001-22052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1-31093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公知的所有官能或2官能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在积层2层以上包含含有液晶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光学异向性层的情况下,液晶性化合物的组合并无特别限定,可为全部包含棒状性液晶性化合物的层的积层体、包含含有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层与包含含有棒状性液晶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层的积层体、或全部包含圆盘状液晶性化合物的层的积层体中的任一种。另外,各层的配向状态的组合亦无特别限定,可积层相同配向状态的光学异向性层,亦可积层不同配向状态的光学异向性层。
[溶剂]
作为以含有液晶性化合物的组合物作为涂布液,涂布至例如支撑体或下述配向层等的表面时的涂布液的制备所使用的溶剂,较佳为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的例子,可列举:酰胺(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亚砜(例如二甲基亚砜)、杂环化合物(例如吡啶)、烃(例如苯、己烷)、卤化烷(例如氯仿、二氯甲烷)、酯(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丁酯)、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醚(例如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另外,亦可混合使用两种以上溶剂。上述中,较佳为卤化烷、酯、酮及此等的混合溶剂。
[配向固定化]
液晶性化合物的配向的固定化较佳为藉由导入至液晶性化合物中的反应性基的交联反应而实施,更佳为藉由反应性基的聚合反应而实施。聚合反应包括使用热聚合起始剂的热聚合反应与使用光聚合起始剂的光聚合反应,更佳为光聚合反应。作为光聚合反应,可为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中的任一种。自由基光聚合起始剂的例子包括α-羰基化合物(在美国专利2367661号、美国专利2367670号的各说明书中有记载)、醇酮醚(在美国专利2448828号说明书中有记载)、α-烃取代芳香族醇酮化合物(在美国专利2722512号说明书中有记载)、多核醌化合物(在美国专利3046127号、美国专利2951758号的各说明书中有记载)、三芳基咪唑二聚物与对胺基苯基酮的组合(在美国专利3549367号说明书中有记载)、吖啶及啡嗪化合物(在日本专利特开昭60-105667号公报、美国专利4239850号说明书中有记载)及恶二唑化合物(在美国专利4212970号说明书中有记载)。阳离子光聚合起始剂的例子可例示有机锍盐系、錪盐系、鏻盐系等,较佳为有机锍盐系,尤佳为三苯基锍盐。作为该等化合物的抗衡离子,可较佳地使用六氟锑酸盐、六氟磷酸盐等。
光聚合起始剂的使用量较佳为涂布液的固体成分的0.01质量%~20质量%,更佳为0.5质量%~5质量%。用于使液晶性化合物聚合的光照射较佳为使用紫外线。照射能量较佳为10mJ/cm2~10J/cm2,更佳为25mJ/cm2~1000mJ/cm2。照度较佳为10mW/cm2~2000mW/cm2,更佳为20mW/cm2~1500mW/cm2,进而更佳为40mW/cm2~1000mW/cm2。作为照射波长,较佳为在250nm~450nm的范围内具有波峰,更佳为在300nm~410nm的范围内具有波峰。为了促进光聚合反应,亦可在氮气等惰性气体环境下或者加热条件下实施光照射。
[利用偏光照射的光配向]
所述光学异向性层是藉由利用偏光照射的光配向而表现或者增加面内的延迟的层。偏光照射可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9-69793号公报的段落“0091”~段落“0092”的记载、日本专利特表2005-513241号公报(国际公开WO2003/054111)的记载等而进行。
[具有自由基性的反应性基与阳离子性的反应性基的液晶化合物的配向状态的固定化]
如上所述,液晶性化合物亦较佳为具有聚合条件不同的2种以上反应性基。在该情况下,藉由选择条件而仅使复数种反应性基的部分种类聚合,可制作含有具有未反应的反应性基的聚合物的光学异向性层。以下,对尤其适合于使用具有自由基性的反应基与阳离子性的反应基的液晶性化合物(具体例例如为所述I-8~I-15)作为此种液晶性化合物的情况的聚合固定化条件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聚合起始剂,较佳为仅使用对欲聚合的反应性基发生作用的光聚合起始剂。即,在选择性地聚合自由基性的反应基的情况下较佳为仅使用自由基光聚合起始剂,在选择性地聚合阳离子性的反应基的情况下较佳为仅使用阳离子光聚合起始剂。光聚合起始剂的使用量较佳为涂布液的固体成分的0.01质量%~20质量%,更佳为0.1质量%~8质量%,尤佳为0.5质量%~4质量%。
其次,用于聚合的光照射较佳为使用紫外线。此时,如果照射能量及/或照度过强,则有非选择性地与自由基性反应性基及阳离子性反应性基双方反应之虞。因此,照射能量较佳为5mJ/cm2~1000mJ/cm2,更佳为10mJ/cm2~800mJ/cm2,尤佳为20mJ/cm2~600mJ/cm2。另外,照度较佳为5mW/cm2~1500mW/cm2,更佳为10mW/cm2~1000mW/cm2,尤佳为20mW/cm2~800mW/cm2。作为照射波长,较佳为在250nm~450nm的范围内具有波峰,更佳为在300nm~410nm的范围内具有波峰。
另外,在光聚合反应中,使用自由基光聚合起始剂的反应会被氧抑制,而使用阳离子光聚合起始剂的反应不会被氧抑制。因此,在使用具有自由基性的反应基与阳离子性的反应基的液晶化合物作为液晶性化合物,并选择性地聚合其反应性基的一种的情况下,选择性地聚合自由基性的反应基的情况下较佳为在氮气等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光照射,选择性地聚合阳离子性的反应基的情况下较佳为干脆在具有氧气的环境下(例如大气下)进行光照射。但是,使用阳离子聚合起始剂的反应会被水抑制。因此,较佳为降低聚合环境的湿度,较佳为60%以下,更佳为40%以下。另外,使用阳离子聚合起始剂的反应具有温度越高反应性越提高的特性。因此,在液晶化合物显示液晶性的温度范围内,反应时的温度越高越佳。
另外,在使用具有自由基性的反应基与阳离子性的反应基的液晶化合物作为液晶性化合物并选择性地聚合其反应性基的一种的情况下,作为选择性地聚合一种反应性基的手段,较佳为使用与另一种聚合性基对应的聚合抑制剂。例如使用具有自由基性的反应基与阳离子性的反应基的液晶化合物作为液晶性化合物并选择性地聚合其阳离子性的反应基的情况下,藉由少量添加针对自由基性聚合的聚合抑制剂,可提升其选择性。此种聚合抑制剂的使用量较佳为涂布液的固体成分的0.001质量%~10质量%,更佳为0.005质量%~5质量%,尤佳为0.02质量%~1质量%。作为例如针对自由基性聚合的聚合抑制剂,可列举:硝基苯、吩噻嗪、对苯二酚等。另外,一般用作抗氧化剂的受阻酚类亦作为针对自由基性聚合的聚合抑制剂有效。
[水平配向剂]
藉由使所述光学异向性层的形成用组合物中含有日本专利特开2009-69793号公报的段落“0098”~段落“0105”中所记载的使用通式(1)~通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及通式(4)的单体的含氟均聚物或共聚物的至少一种,可使液晶性化合物的分子实质上水平配向。在使液晶性化合物水平配向的情况下,其倾斜角较佳为0度~5度,更佳为0度~3度,进而更佳为0度~2度,最佳为0度~1度。
作为水平配向剂的添加量,较佳为液晶性化合物的质量的0.01质量%~20质量%,更佳为0.01质量%~10质量%,尤佳为0.02质量%~1质量%。此外,日本专利特开2009-69793号公报的段落“0098”~段落“0105”中所记载的通式(1)~通式(4)所表示的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亦可并用两种以上。
[藉由延伸而制作的光学异向性层]
光学异向性层可为藉由聚合物的延伸而制作的光学异向性层。光学异向性层较佳为具有至少1种未反应的反应性基,在制作此种聚合物时,可延伸预先具有反应性基的聚合物,亦可使用偶合剂等,向延伸后的光学异向性层导入反应性基。作为藉由延伸法而获得的光学异向性层的特长,可列举成本低廉、及具有自支撑性(光学异向性层的形成及维持不需要支撑体)等。
[2层以上光学异向性层]
如上所述,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亦可具有2层以上光学异向性层。2层以上光学异向性层可沿着法线方向相互邻接,亦可在彼此间夹持另一功能性层。2层以上光学异向性层彼此可具有大致相等的延迟,亦可具有不同的延迟。另外,慢轴的方向彼此可朝向大致相同方向,亦可朝向不同方向。藉由使用慢轴的方向彼此朝向大致相同方向的2层以上光学异向性层,可制作具有较大延迟的图案。
作为制作含有2层以上光学异向性层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方法,可列举:在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上再次形成新的光学异向性层的将另一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用作转印材料而在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上转印新的光学异向性层的方法等方法。其中,更佳为将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用作转印材料而在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上转印光学异向性层的方法。
[光学异向性层的后处理]
为了对所制作的光学异向性层进行改质,亦可进行各种后处理。作为后处理,例如可列举:用于提升密接性的电晕处理、用于提升柔软性的塑化剂添加、用于提升保存性的添加热聚合抑制剂、或用于提升反应性的偶合处理等。另外,在光学异向性层中的聚合物具有未反应的反应性基的情况下,添加与该反应性基对应的聚合起始剂亦为有效的改质手段。例如,藉由对使用阳离子光聚合起始剂将具有阳离子性的反应性基与自由基性的反应性基的液晶性化合物配向固定化而成的光学异向性层添加自由基光聚合起始剂,可促进之后进行图案曝光时的未反应的自由基性的反应性基的反应。作为塑化剂或光聚合起始剂的添加手段,例如可列举:将光学异向性层浸渍在适合的添加剂的溶液中的手段、或在光学异向性层上涂布适合的添加剂的溶液并使之浸透的手段等。另外,亦可列举使用添加剂层的方法,该添加剂层是在光学异向性层上涂布其他层时,在此层的涂布液中添加添加剂,使之浸渍至光学异向性层中的添加剂层。根据此时所浸渍的添加剂、尤其是光聚合起始剂的种类或量,调整下述的对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图案曝光时的对各区域的曝光量与最终获得的各区域的延迟的关系,可接近所需的材料特性。
[添加剂层]
所述光学异向性层上所形成的添加剂层除了如光阻剂的感光性树脂层以外,亦可共用控制透射光的散射的散射层、防止下层的损伤的硬涂层、防止由带电引起的灰尘附着的抗静电层、成为印刷基底的印刷涂敷层。作为感光性树脂层,较佳为含有至少1种聚合物与至少1种光聚合起始剂。较佳为设置含有至少一种以上具有开始所述光学异向性层中的未反应的反应性基的聚合反应的功能的聚合起始剂。含有光学异向性层与聚合起始剂的添加剂层较佳为相邻接。藉由制成此种构成,可制成在不另外添加聚合起始剂的情况下,可藉由图案状的热处理或电离放射线照射而形成双折射性图案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作为含有聚合起始剂的添加剂层的构成并无特别限定,较佳为除聚合起始剂以外,含有至少1种聚合物。
作为聚合物(在本发明中,有时采用“粘合剂”的别名)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与其各种酯的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或者各种(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聚乙烯基甲苯、乙烯基甲苯与(甲基)丙烯酸或者各种(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聚酯、聚酰亚胺、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聚丙烯及聚碳酸酯等。作为较佳例,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苄酯与(甲基)丙烯酸与其他单体的多元共聚物等。该等聚合物可单独使用,亦可组合使用复数种。聚合物相对于全部固体成分的含量一般为20质量%~99质量%,较佳为40质量%~99质量%,更佳为60质量%~98质量%。
作为聚合起始剂,可列举:热聚合起始剂、光聚合起始剂等,可根据手法适宜使用。作为光聚合起始剂,可采用自由基性光聚合起始剂、阳离子性光聚合起始剂中的任一种。
作为自由基性光聚合起始剂,可列举:美国专利第2367660号说明书中所揭示的邻位的聚缩酮四烯酸(Vicinal polyketaldonyl)化合物、美国专利第2448828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醇酮醚化合物、美国专利第2722512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经α-烃取代的芳香族醇酮化合物、美国专利第3046127号说明书及美国专利第2951758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多核醌化合物、美国专利第3549367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三芳基咪唑二聚物与对胺基酮的组合、日本专利特公昭51-48516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苯并噻唑化合物与三卤甲基均三嗪化合物、美国专利第4239850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三卤甲基三嗪化合物、美国专利第4212976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三卤甲基恶二唑化合物等。尤佳为三卤甲基均三嗪、三卤甲基恶二唑及三芳基咪唑二聚物。另外,亦可较佳地列举日本专利特开平11-13360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聚合起始剂C”。
作为阳离子光聚合起始剂,可例示有机锍盐系、錪盐系、鏻盐系等,较佳为有机锍盐系,尤佳为三苯基锍盐。作为该等化合物的抗衡离子,可较佳地使用六氟锑酸盐、六氟磷酸盐等。
另外,聚合起始剂的量较佳为添加剂层的固体成分的0.01质量%~20质量%,更佳为0.2质量%~10质量%。
[具有散射性的添加剂层]
藉由对添加剂层赋予散射性,可控制双折射性图案物品的眩光,或控制隐蔽性。作为散射层,较佳为藉由压纹的表面凹凸层、含有粒子等的消光剂的消光层。另外,关于提升隐蔽性的粒子,其粒径较佳为0.01μm~50μm,更佳为0.05μm~30μm。含有浓度较佳为0.01%~5%,更佳为0.02%~1%。
[具有硬涂性的添加剂层]
为了赋予硬涂性,添加剂层中的聚合物较佳为使用Tg高的聚合物,其Tg较佳为50℃以上,更佳为80℃以上,进而更佳为100℃以上。为了提高聚合物的Tg,可导入羟基、羧酸基、胺基等极性基。作为高Tg聚合物的一例,可列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酯的反应物。(甲基)丙烯酸烷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等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物。(甲基)丙烯酸烷酯与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与琥珀酸酐、苯二甲酸酐等酸酐的反应物即半酯的共聚物等。
另外,为了赋予硬涂性,亦可使用藉由光照射或热将含有至少1种双官能以上的聚合性单体及聚合性聚合物的层聚合而成的层。作为反应性基,可列举:乙烯基、烯丙基、(甲基)丙烯酰基、环氧基、氧杂环丁基、乙烯基醚基等。作为聚合性聚合物的一例,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1,3-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聚合性基的丙烯酸酯的反应物。与含有聚合性基的丙烯酸酯的反应物(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及与其他单体的多元共聚物。
[作为印刷涂敷层的添加剂层]
为了形成可利用可见光或紫外线或红外线等进行视觉辨认的图案,较佳为可在添加剂层上涂敷印刷油墨。为了提升油墨的润湿性,亦较佳为在聚合物的侧链导入羧酸基或羟基等极性基。其次,作为提升润湿性的手法,亦可并用表面改质处理。作为表面改质处理,可列举:低压水银灯或准分子处理等UV处理,电晕放电、辉光放电等放电处理。在UV处理中,较佳为在更高能量下改质效率高的准分子处理。
作为印刷油墨,由于UV荧光油墨或IR油墨本身亦可进行安全印刷,故而安全性提升,因而较佳。印刷方法并无特别限定,除了一般已知的软板印刷、凹版印刷、套版印刷、网版印刷以外,亦可使用喷墨或干式影印等。另外,藉由形成解析度为1200dpi以上的微缩印刷,亦可提高安全性,故而较佳。
[支撑体]
为了保持力学稳定性,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亦可分别具有支撑体。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支撑体可直接成为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临时支撑体,亦可分别设置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临时支撑体与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支撑体(双折射性图案形成时或形成后,更换或追加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支撑体)。作为支撑体并无特别限定,可为刚直的支撑体亦可为可挠性支撑体,较佳为可挠性支撑体。作为刚直的支撑体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表面具有氧化硅皮膜的钠玻璃板、低膨胀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板等公知的玻璃板,铝板、铁板、SUS(不锈钢)板等金属板,树脂板、陶瓷板、石板等。作为可挠性支撑体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纤维素酯(例如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丙酸酯、纤维素丁酸酯)、聚烯烃(例如降冰片烯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酯及聚砜、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等的塑胶膜或纸、铝箔、布等。就操作的容易程度而言,作为刚直的支撑体的膜厚,较佳为100μm~3000μm,更佳为300μm~1500μm。作为可挠性支撑体的膜厚,较佳为3μm~500μm,更佳为10μm~200μm。支撑体较佳为具有恰好不会因后述的烘烤而发生着色或变形的耐热性。亦可使支撑体本身具有反射功能来代替下述反射层。
[配向层]
如上所述,光学异向性层的形成亦可利用配向层。配向层一般设置在支撑体或者临时支撑体上、或涂设在支撑体或者临时支撑体上的底涂层上。配向层是以规定其上所设置的液晶性化合物的配向方向而发挥功能。配向层只要为可对光学异向性层赋予配向性的层,则可为任何层。作为配向层的较佳例,可列举:有机化合物(较佳为聚合物)的经摩擦处理的层、以偶氮苯聚合物或聚肉桂酸乙烯酯为代表的藉由偏光照射而表现出液晶的配向性的光配向层、无机化合物的倾斜蒸镀层、及具有密纹的层,此外可列举:ω-二十三烷酸、氯化二(十八烷基)甲基铵及硬脂基酸甲酯等藉由兰慕尔-布罗吉(Langmuir-Blodgett)法(LB膜)所形成的累积膜、或者藉由赋予电场或者磁场而使介电质配向的层。作为配向层,在摩擦的型态下较佳为含有聚乙烯醇,尤佳为可与配向层上或下的至少任一层进行交联。作为控制配向方向的方法,较佳为光配向层及密纹。作为光配向层,尤佳为如聚肉桂酸乙烯酯般藉由二聚化而表现出配向性的光配向层,作为密纹,尤佳为预先藉由机械加工或雷射加工而制作的主辊的压纹处理。
[反射层]
为了有效率地进行制造制程中的曝光,或者使制造过程中的光学特性的评价变得容易,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亦可具有反射层。作为反射层并无特别限定,较佳为无消偏光性的反射层,例如可列举:铝或银等的金属层、由介电质多层膜形成的反射层、具有光泽的印刷层。另外,亦可使用透射率为8%~92%且反射率为8%~92%的半透射半反射层。半透射半反射层由于减小金属层的厚度的方法可廉价地进行制造,故而较佳。另一方面,由金属形成的半透射半反射层由于有吸收,故而可在无吸收的情况下控制透射率与反射率的介电质多层膜就光利用效率的观点而言较佳。
[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所需的层的先形成]
关于下述构成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层、例如剥离层、脱模层、接着层等,亦可视需要在形成双折射性图案之前,或者形成光学异向性层之前形成。尤其是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支撑体直接成为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临时支撑体的情况下,应比光学异向性层更靠近临时支撑体侧而存在的脱模层与剥离层较佳为在形成光学异向性层之前预先形成。该等层的详细情况见下文。
[涂布方法]
光学异向性层、视需要形成的配向层等各层可藉由如下方法并藉由涂布形成:浸渍涂布法、气刀涂布法、旋转涂布法、夹缝涂布法、淋幕式涂布法、辊涂法、线棒涂布法、凹版涂布法或挤出涂布法(美国专利2681294号说明书)。亦可同时涂布2个以上的层。关于同时涂布的方法,在美国专利2761791号、美国专利2941898号、美国专利3508947号、美国专利3526528号的各说明书及原崎勇次着、涂布工程学、第253页、朝仓书店(1973)中有记载。
[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的制作及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制作]
藉由对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进行规定的步骤而制作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进一步视需要形成追加层,可制作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制作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时进行的步骤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图案曝光、加热、热写入等。较佳为藉由对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依序进行图案曝光与加热,而有效率地制作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
[图案曝光]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图案曝光,是指以仅曝光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一部分区域的方式进行的曝光或对2个以上区域进行的曝光条件彼此不同的曝光。曝光条件彼此不同的曝光亦可包括未曝光(不曝光)。作为图案曝光的手法,可为使用遮罩的接触曝光、接近式曝光、投影曝光等,亦可采用使用雷射或电子束等在无遮罩的情况下对所决定的位置聚焦而直接绘图的扫描曝光。另外,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形态为单片时可采用分批式曝光,为辊形态时可采用卷对卷(roll to roll,RtoR)式曝光。作为所述曝光的光源的照射波长,较佳为在250nm~450nm的范围内具有波峰,更佳为在300nm~410nm的范围内具有波峰。具体而言,可列举:超高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蓝光雷射等。作为较佳的曝光量,通常为3mJ/cm2~2000mJ/cm2左右,更佳为5mJ/cm2~1000mJ/cm2左右,最佳为10mJ/cm2~500mJ/cm2左右。藉由使图案曝光的解析度成为1200dpi以上,可形成微缩印刷潜像,故而较佳。为了提高解析度,较佳为在图案曝光时需要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为固体,且厚度为10μm以下。为了实现厚度为10μm以下,较佳为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是将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层配向固定化而成的层,尤佳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具有交联机制不同的2种以上的反应性基。另外,作为使用卷对卷式曝光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卷芯,并无特别限制,较佳为外径为10mm~3000mm左右的卷芯,更佳为外径为20mm~2000mm左右的卷芯,进而更佳为外径为30mm~1000mm左右的卷芯。作为卷绕在卷芯上时的张力并无特别限制,较佳为1N~2000N左右,更佳为3N~1500N左右,进而更佳为5N~1000N左右。
[图案曝光时的曝光条件]
在对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2个以上区域进行曝光条件彼此不同的曝光时,“2个以上区域”可具有相互重叠的部位,亦可不具有相互重叠的部分,较佳为不具有相互重叠的部位。图案曝光可藉由复数次曝光而进行,或者亦可使用例如具有根据区域而显示不同透射光谱的2个以上区域的遮罩等并藉由1次曝光而进行,或亦可组合两者。即,在图案曝光时,只要是以产生在不同曝光条件下曝光的2个以上区域的形式进行曝光即可。在使用扫描曝光的情况下,可藉由根据曝光区域而改变光源强度、改变曝光区域的照射点、改变扫描速度等手法,针对每个区域改变曝光条件,故而较佳。
作为曝光条件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曝光峰值波长、曝光照度、曝光时间、曝光量、曝光时的温度、曝光时的环境等。其中,就条件调整的容易性的观点而言,较佳为曝光峰值波长、曝光照度、曝光时间、及曝光量,更佳为曝光照度、曝光时间及曝光量。图案曝光时在不同曝光条件下曝光的区域其后经过煅烧,而显示出不同的且由曝光条件控制的双折射性。尤其是赋予不同的延迟值。即,藉由在图案曝光时对每个区域调整曝光条件,经过煅烧后可制作每个区域不同的且具有所需延迟的双折射性图案。此外,在不同曝光条件下曝光的2个以上曝光区域之间的曝光条件可不连续地变化,亦可连续地变化。
[遮罩曝光]
作为产生曝光条件不同的曝光区域的手段之一,使用曝光遮罩的曝光较为有用。例如在使用仅曝光1个区域的曝光遮罩进行曝光后,改变温度、环境、曝光照度、曝光时间、曝光波长,进行使用另一遮罩的曝光或全面曝光,藉此先曝光的区域与后曝光的区域的曝光条件可容易地变更。另外,作为用于改变曝光照度、或者曝光波长的遮罩,具有根据区域而显示出不同的透射光谱的2个以上区域的遮罩尤其有用。在该情况下,可仅凭借一次曝光而对复数个区域进行不同的曝光照度、或者曝光波长的曝光。当然可在不同曝光照度下进行相同时间的曝光,而赋予不同的曝光量。
[扫描曝光]
扫描曝光例如可应用藉由光在绘图面上形成所需的二维图案的绘图装置而进行。
作为此种绘图装置的代表例,有如下图像记录装置,该图像记录装置是以藉由使自光束产生手段导出的光束经由光束偏向扫描手段在被扫描体上进行扫描,而记录规定的图像等的方式构成。此种图像记录装置在进行图像等的记录时,是对应图像讯号而调变自光束产生手段导出的光束(日本专利特开平7-52453号公报)。
另外,亦可使用藉由对沿着主扫描方向旋转的转鼓的外周面所贴合的被扫描体上,沿着副扫描方向扫描雷射光束而进行记录的类型、及藉由对转鼓的圆筒内周面上所贴合的被扫描体上旋转扫描雷射光束而进行记录的类型(日本专利2783481号)的装置。
此外,亦可使用利用绘图头在绘图面上形成二维图案的绘图装置。例如可使用半导体基板或印刷版的制作所使用的利用曝光头在感光材料等的曝光面上形成所需二维图案的曝光装置。作为此种曝光头,代表例具备产生具有多个像素而构成所需二维图案的光点群的像素阵列。藉由一边使该曝光头对曝光面相对移动一边运作,可在曝光面上形成所需二维图案。
作为如所述的曝光装置,例如提出有使DMD(数位显微镜装置)对曝光面沿着规定的扫描方向相对移动,同时对应向其扫描方向的移动,对DMD的记忆单元输入与多个显微镜对应的包含多个绘图点资料的帧资料,以时间序列依序形成与DMD的显微镜对应的绘图点群,藉此在曝光面上形成所需图像的曝光装置(日本专利特开2006-327084号公报)。
作为曝光头所具备的空间光调变元件,亦可使用所述DMD以外的空间光调变元件。此外,空间光调变元件可为反射型及透射型中的任一种。作为其他空间光调变元件的例子,可列举: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型的空间光调变元件(SLM,SpecialLight Modulator)、藉由电气光学效果调变透射光的光学元件(PLZT(锆钛酸铅镧)元件)、液晶光闸(FLC(铁电液晶))等液晶快门阵列等。此外,所谓MEMS,是将利用以IC(积体电路)制造制程作为基础的微细加工技术制成的微细尺寸的感测器、致动器、及控制电路积体化而成的微细系统的总称,所谓MEMS型的空间光调变元件,是指藉由利用静电力的电气机械动作而驱动的空间光调变元件。
此外,亦可使用将复数个绕射栅状光阀(GLV,Grating Light Valve)排列成二维状而构成的空间光调变元件。
作为曝光头的光源,除了所述雷射光源以外,亦可使用灯等。
[2层以上光学异向性层的图案曝光]
亦可在对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进行图案曝光而获得的积层体上转印新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用转印材料,其后重新进行图案曝光。在该情况下,可在第一次及第二次均为未曝光部的区域(通常延迟值最低)、第一次为曝光部且第二次为未曝光部的区域、及第一次及第二次均为曝光部的区域(通常延迟值最高)有效地改变烘烤后残留的延迟的值。此外,认为第一次为未曝光部且第二次为曝光部的区域藉由第二次曝光变得与第一次及第二次均为曝光部的区域相同。同样地,藉由将转印与图案曝光交替进行三、四次,亦可容易地制作四个以上区域。该手法在欲于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仅凭借曝光条件无法获得的差异(光学轴的方向差异或非常大的延迟差异等)时较为有用。
[加热(烘烤)]
藉由针对经图案曝光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在50℃以上、400℃以下,较佳为80℃以上、400℃以下进行加热,可制作双折射性图案。作为加热所使用的机器,可使用:温风炉、马弗炉、IR加热器、陶瓷加热器、电气炉等。另外,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形态为单片时可采用分批式加热,为辊形态时可采用卷对卷式加热。作为使用卷对卷式加热时所使用的卷芯并无特别限制,较佳为外径为10mm~3000mm左右的卷芯,更佳为外径为20mm~2000mm左右的卷芯,进而更佳为外径为30mm~1000mm左右的卷芯。作为缠绕卷芯时的张力,并无特别限制,较佳为1N~2000N左右,更佳为3N~1500N左右,进而更佳为5N~1000N左右。
此外,双折射性图案亦可含有延迟实质上为0的区域。例如在使用具有2种以上反应性基的液晶性化合物形成光学异向性层的情况下,如果在图案曝光中未曝光,则有藉由所述烘烤使延迟消失,而实质上成为0的情况。
亦可在经烘烤的双折射性图案材料上转印新的双折射性图案制作用转印材料,其后重新进行图案曝光与烘烤。在该情况下,可组合第一次及第二次的曝光条件,而有效地改变第二次烘烤后残留的延迟的值。该手法在例如欲以具有慢轴方向彼此不同的双折射性的2个区域相互不重叠的形式制作时较为有用。
[热写入]
如上所述,藉由对未曝光区域进行烘烤,可使延迟实质上成为0,因此具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除了含有基于图案曝光的潜像以外,亦可含有由热写入形成的潜像。热写入可使用热写头或、红外线或YAG(钇铝石榴石)等的雷射绘图而进行。例如,藉由与具有热写头的小型印表机的组合,可将需要隐藏的信息(个人信息、密码、有损设计性的商品管理编码等)简便地潜像化,亦可直接使用对瓦楞纸箱等热写入的红外线或YAG雷射。
[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功能性层]
作为构成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功能性层,除了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以外,可列举临时支撑体、接着层、及视需要的剥离层、脱模层、印刷层、反射层等。该等功能性层可预先包含在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中,亦可在制作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之后形成。此外,在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的支撑体直接成为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临时支撑体的情况下,脱模层与剥离层较佳为在形成光学异向性层之前预先形成。
功能性层可藉由利用浸渍涂布法、气刀涂布法、旋转涂布法、夹缝涂布法、淋幕式涂布法、辊涂法、线棒涂布法、凹版涂布法或挤出涂布法(美国专利2681294号说明书)的涂布而形成。另外,在该情况下,亦可同时涂布两个以上的层。关于同时涂布的方法,在美国专利2761791号、美国专利2941898号、美国专利3508947号、美国专利3526528号的各说明书及原崎勇次着、涂布工程学、第253页、朝仓书店(1973)中有记载。另外,亦可根据功能性层的性质而使用所述其他形成法。
[临时支撑体]
作为构成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临时支撑体并无特别限定,可为刚直的支撑体,亦可为可挠性支撑体,较佳为可挠性支撑体。作为刚直的支撑体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表面具有氧化硅皮膜的钠玻璃板、低膨胀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板等公知的玻璃板,铝板、铁板、SUS板等金属板,树脂板、陶瓷板、石板等。作为可挠性支撑体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纤维素酯(例如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丙酸酯、纤维素丁酸酯)、聚烯烃(例如降冰片烯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酯及聚砜、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等的塑胶膜或纸、铝箔、布等。就操作的容易程度而言,作为刚直的支撑体的膜厚,较佳为100μm~3000μm,更佳为300μm~1500μm。作为可挠性支撑体的膜厚,较佳为3μm~500μm,更佳为10μm~200μm。
[接着层]
作为构成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接着层,只要可发挥与所使用的被转印体的充分接着性,则无特别限制,可列举感压性树脂层、感光性树脂层及感热性树脂层等,较理想为感热性树脂层。另外,在用于使用半透明的反射层的半透明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或不具有反射层的透明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情况下,较佳为将透射率、雾度、延迟等光学特性限制在适当范围内。
作为感压性树脂层,只要藉由施加压力而表现出接着性,则无特别限定,可使用:橡胶系,丙烯酸系,乙烯基醚系,硅酮系、聚酯系、聚胺基甲酸酯系、聚醚系、合成橡胶等的粘着剂。粘着剂在制造阶段,涂敷阶段的形态可使用溶剂型粘着剂,非水系乳液型粘着剂,水系乳液型粘着剂,水溶性型粘着剂,热熔型粘着剂,液状硬化型粘着剂,迟固型粘着剂等。橡胶系粘着剂在新高分子文库13“粘着技术”高分子出版社(股)P.41(1987)中有记述。乙烯基醚系粘着剂有以碳数2~碳数4的烷基乙烯基醚聚合物作为主剂的粘着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聚合物,向聚乙烯醇缩丁醛等中混合塑化剂而成的粘着剂。硅酮系粘着剂可使用为了形成膜及赋予膜的凝缩力而使用橡胶状硅氧烷,为了赋予粘着性或接着性而使用树脂状硅氧烷的粘着剂。感压性树脂层的粘着特性的控制例如可根据形成感压性树脂层的素材的组成或分子量、交联方式、交联性官能基的含有比例、交联剂的调配比例等,并藉由如调节其交联度或分子量的先前公知的方法而适宜进行。
感光性树脂层包含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亦可使用市售的材料。在用作接着层的情况下,感光性树脂层较佳为由至少含有聚合物、单体或寡聚物、及光聚合起始剂或光聚合起始剂系的树脂组合物所形成。关于聚合物、单体或寡聚物、及光聚合起始剂或光聚合起始剂系,可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7-121986号公报的[0082]~[0085]所记载的内容。
就有效地防止不均的观点而言,感光性树脂层较佳为含有适当的界面活性剂。作为界面活性剂,可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7-121986号公报的[0095]~[0105]中所记载的内容。
作为感热性树脂层,只要藉由加热而表现出接着性,则无特别限定,可使用热塑性树脂及热硬化性树脂中的任一种。在采用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可藉由加热而进行软化或者熔融后进行冷却而发挥接着性,在采用热硬化性树脂的情况下原本具有流动性的树脂可藉由加热进行反应、硬化而发挥接着性。两者各自具有不同优点,可根据用途分开使用。
热塑性树脂可以各种形式用作感热性树脂层,此处,简便地分为溶解或者分散至有机溶剂中而使用的有机溶剂系热塑性树脂、与溶解或者分散至水系溶剂中而使用的水系热塑性树脂进行说明。
作为有机溶剂系热塑性树脂,只要藉由加热等而表现出与被转印体的接着性,则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溶剂系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乙烯-丙烯酸异丁酯共聚合树脂、缩丁醛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树脂、纤维素衍生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等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聚乙烯基醚树脂、聚胺基甲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树脂、环氧树脂、酚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等热塑性弹性体,或反应系热熔树脂等。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可列举:东洋摩顿(Toyo Morton)公司制造的“AD 1790-15”、迪爱生(DIC)公司制造的“M-720AH”、大日本油墨公司制造的“A-928”、大日本油墨公司制造的“A-450”、大日本油墨公司制造的“A-100Z-4”、东亚合成公司制造的“Aron Melt PES360”、“Aron Melt PES375”、东洋纺绩公司制造的“Vylon 550”、“Vylon BX1001”、“Vylon UR8700”等。
作为水分散系热塑性树脂,只要藉由加热等而表现出与被转印体的接着性,则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乙酸乙烯酯共聚合聚烯烃、水分散系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EMMA)共聚合树脂、聚酯系胺基甲酸酯树脂、水分散系聚酯树脂等。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可列举: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的“V-100”、“V-200”、中央理化工业公司制造的“EC-1700”、“MC-3800”、“MC-4400”、“HA-1100”、中央理化工业公司制造的“AC-3100”、大日本油墨公司制造的“AP-60LM”、东洋纺绩公司制造的“Vylonal MD-1985”、“VylonalMD-1930”、“Vylonal MD-1335”等。
在形成感热性树脂层时,可在成为对象的层(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或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上所形成的添加剂层等)上直接涂布将上文列举的树脂溶解或者分散至溶剂中而成的感热性树脂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而形成感热性树脂层,另外,亦可将所述感热性树脂层用涂布液暂时涂布至支撑体上形成感热性树脂层,再转印至成为对象的层上之后,暂时剥离支撑体并进行积层。
作为感热性树脂层用涂布液的溶剂,可列举:水、醇、酰胺(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亚砜(例如二甲基亚砜)、杂环化合物(例如吡啶)、烃(例如苯、己烷)、卤化烷(例如氯仿、二氯甲烷)、酯(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丁酯)、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醚(例如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等。另外,亦可将两种以上溶剂混合使用。作为溶剂系热塑性树脂的溶剂,较佳为甲苯、甲基乙基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及其混合溶剂,作为水分散系热塑性树脂的溶剂,较佳为水、甲醇、乙醇、丙醇及此等的混合溶剂。感热性树脂层用涂布液可藉由棒式涂布机、刮刀涂布机、模具涂布机、凹版涂布机等而涂布形成为1μm~20μm的干燥膜厚。
另外,在形成感热性树脂层时,可不使用溶剂,将热塑性树脂本身熔融并涂布至成为对象的层上。在该情况下,变得需要具备加热熔融设备的专用的涂布机(称为热熔涂布机或加热辊涂布机),但由于是无溶剂的涂布,故而具有抑制环境负担、变得可使用难溶性的热塑性树脂等优点。作为难溶性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结晶性聚酯树脂。并不仅限于聚酯,结晶性的热塑性树脂均具有在熔点以上的温度下迅速地熔融的特性,其在熔点以下的保存性优异,另一方面,在热压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在熔点以上的温度下容易熔解,转印性优异。
另外,亦可使用更低分子量的热熔融性化合物代替所述热塑性树脂。作为热熔融性化合物,可列举:所述热塑性树脂的低分子量体、巴西棕榈蜡、木蜡、堪地里拉蜡、米糠蜡、及小冠巴西棕榈蜡等植物系蜡类,蜂蜡、虫蜡、虫胶、及鲸蜡等动物系蜡类,石蜡、微晶蜡、聚乙烯蜡、费托蜡、酯蜡、及氧化蜡等石油系蜡类,褐煤蜡、地蜡、及纯地蜡等鉱物系蜡类等的各种蜡类。此外,可列举:松香、氢化松香、聚合松香、松香改质甘油等。
该等热熔融性化合物较佳为分子量通常为10,000以下、尤其是5,000以下且熔点或者软化点为50℃~150℃的范围的热熔融性化合物。该等热熔融性化合物可单独使用1种,亦可并用2种以上。或者亦可用作针对所述热塑性树脂的添加剂。
[接着层的光学特性]
接着层的Re较佳为抑制为较低。其原因在于:在转印有本发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物品中,由于双折射性图案可通过接着层而被观察到,故而如果接着层具有Re,则其Re会超过双折射性图案整体的Re,而有损双折射性图案的视觉辨认性。具体而言,接着层的Re较佳为40nm以下,更佳为30nm以下,进而更佳为20nm以下。接着层较佳为在经过加热(及冷却)、加压、光照射等表现出接着性的步骤后,即通常将本发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转印至物品上之后,亦维持所述Re。或较佳为在经过上述步骤后,即通常将本发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转印至物品上之后,亦为所述Re。
[接着层的抗结块手段]
本发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较佳为具有抗结块手段。此处所谓结块,是指在转印箔的表面与别的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保管的情况下,与此接触的面发生接着的现象。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由于其表面具有接着层,故而结块的风险较大。其原因在于:接着层虽然是用于在所需条件下接着至所需被转印体上的层,但根据素材的种类,即使在更温和的条件下仍会缓慢地发生接着。结块尤其在切断为片状以迭置保管,或缠绕为卷筒状而进行保管时与背面之间发生的风险较高,有时需要采取对策。作为抗结块手段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向接着层添加微粒子或在接着层表面贴合覆膜等。
关于作为抗结块手段而添加至接着层中的微粒子(以下实例等中有时称为“填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无机微粒子或树脂微粒子。作为无机微粒子并无特别限定,较佳为二氧化硅微粒子、氧化铝微粒子、ZnO微粒子等,较佳为二氧化硅微粒子。作为树脂微粒子并无特别限定,较佳为聚乙烯微粒子。作为微粒子的粒径,较佳为0.02μm~10μm,更佳为0.03μm~8μm,进而更佳为0.04μm~6μm。如果粒径过小,则耐结块性变差,如果粒径过大则会产生接着性能降低等问题。作为在接着层整体中所占的质量比,较佳为1%~20%,更佳为2%~10%。如果微粒子的添加比例过小,则有耐结块性变差的情况,如果添加比例过高,则有接着性能降低的情况。如此的微粒子的添加对于抗结块以外的箔断裂性的提升亦有效果。
此外,在所添加的微粒子的粒径过大或添加比例过高的情况下,有接着层具有较高的雾度的情况。接着层的雾度通常不会成为问题,但如果过大则会损害视觉辨认性。尤其是通过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观察其下的被转印体上的图案的情况下,转印后的转印箔整体的雾度较佳为50%以下,更佳为20%以下。
关于作为抗结块手段而贴合至接着层上的覆膜的例子,只要可自接着层表面容易地剥离,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聚烯烃膜、聚四氟乙烯膜或者硅纸等。覆膜的厚度如果过薄,则剥离时有发生断裂的可能性等,因而有难以操作的情况,如果厚度过厚,则保管时的体积过度增加,有效率低的情况。因此,覆膜的膜厚较佳为1μm~50μm,更佳为2μm~40μm,进而更佳为5μm~25μm。覆膜的表面可为平滑面,亦可具有凹凸。
[剥离层]
为了提升转印时的剥离性,亦可设置剥离层。藉由利用剥离层,剥离层与临时支撑体之间的剥离稳定,可提升转印时的转印性。另外,剥离层在转印后会成为最表面,因此较佳为具有表面保护性。
作为剥离层,只要具有与临时支撑体的剥离性、及与自剥离层观察时和临时支撑体的相反侧所形成的邻接层(配向层、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等)的密接性,则无特别限定,例如使用:丙烯酸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树脂、聚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纤维素树脂、硅酮树脂、氯化橡胶、酪蛋白、金属氧化物等。该等亦可混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亦可对该等添加或共聚合氟系树脂、硅酮、各种蜡等脱模剂或各种界面活性剂等。
上述中,较佳为单独使用分子量为20,000~100,000左右的丙烯酸系树脂,或者使用含有丙烯酸系树脂与分子量为8,000~20,000左右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树脂,此外含有1质量%~5质量%的分子量为1,000~5,000左右的聚酯树脂作为添加剂的树脂。剥离层可利用有机溶剂将所述组成制成油墨,再藉由涂布等方法形成在临时支撑体上,如果考虑到表面保护性,则其厚度较佳为0.1μm~3μm。另外,剥离层较佳为与临时支撑体之间的剥离力为1g/寸~5g/寸(90°剥离)。
剥离层亦可使用电离放射线硬化型树脂而形成。作为电离放射线硬化型树脂,有电子束硬化型树脂或紫外线硬化型树脂,后者的紫外线硬化型树脂除含有光聚合起始剂及增感剂以外,成分与前者的电子束硬化型树脂相同。电离放射线硬化型树脂一般作为皮膜形成成分,是以构造中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活性基的单体、寡聚物、或聚合物作为主成分,作为单体可例示(甲基)丙烯酸酯等的衍生物等,另外,作为寡聚物、聚合物可例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等。作为紫外线硬化型树脂,可采用向所述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活性基的单体等中添加苯乙酮类、二苯甲酮、米其勒苯甲酰苯甲酸酯、α-胺基肟酯、四甲基秋兰姆单硫醚、噻吨酮类作为光聚合起始剂,另外添加正丁基胺、三乙基胺、三正丁基膦等作为光增感剂而成的组合物。作为硬化方法,例如照射电子束的情况下可藉由使用考克饶夫特瓦尔顿型(Cockroft-Walton type)等的电子束加速机,以0.1Mrad.~100Mrad.、较佳为1Mrad.~10Mrad.照射50KeV~1000KeV、较佳为100KeV~300KeV的电子束而进行,另外,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可藉由以0.1mJ/cm2~10000mJ/cm2、较佳为10mJ/cm2~1000mJ/cm2照射自超高压水银灯等光源发出的紫外线而进行。
[脱模层]
为了提升转印时的剥离性,亦可设置脱模层。藉由利用脱模层,脱模层与自脱模层观察时和临时支撑体的相反侧所形成的邻接层(剥离层、配向层、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等)之间的剥离稳定,可提升转印时的转印性。另外,视需要亦可设置脱模层与剥离层双方,在设置双方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提升脱模层(及临时支撑体)在转印时的转印性。
作为脱模层,可应用脱模性树脂、含有脱模剂的树脂、利用电离放射线进行交联的硬化性树脂等。作为脱模性树脂,例如可列举:氟系树脂、硅酮、三聚氰胺系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等,较佳可列举三聚氰胺系树脂。作为含有脱模剂的树脂,例如可列举:添加或共聚合有氟系树脂、硅酮、各种蜡等脱模剂的丙烯酸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聚酯树脂、纤维素系树脂等。
关于脱模层的形成,将该树脂分散或溶解至溶剂中,藉由辊涂、凹版涂布等公知的涂布方法进行涂布并干燥即可。另外,视需要亦可在30℃~12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干燥、或者老化、或照射电离放射线而使之交联。作为脱模层的厚度,通常为0.01μm~5.0μm左右,较佳为0.5μm~3.0μm左右。
[印刷层]
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为了获得所需的视觉效果亦可具有印刷层。所谓印刷层,可列举形成有可利用可见光或紫外线、红外线等而视觉辨认的图案的层等。UV荧光油墨或IR油墨由于本身亦为安全印刷,故而在提升安全性方面较佳。形成印刷层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除了可使用一般已知的凸版印刷、软板印刷、凹版印刷、套版印刷、网版印刷以外,亦可使用喷墨或干式影印等。作为油墨,可使用各种油墨,就耐久性的观点而言,较佳为使用UV油墨。另外,藉由形成解析度为1200dpi以上的微缩印刷,亦可提高安全性,故而较佳。
[反射层]
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为了获得所需的视觉效果亦可具有反射层。尤其是藉由反射观察而视觉辨认双折射性图案,并且作为被转印体的物品为非反射性的情况下,较佳为设置反射层,以提升双折射性图案的视觉辨认性。另外,在藉由透射观察而视觉辨认双折射性图案的情况下,或作为被转印体的物品为反射性的情况下,设置调整了反射率的半透明的反射层,以调整透射光与反射光的可见性亦有用。作为反射层并无特别限定,较佳为无消偏光性的反射层,可列举:金属薄膜层、含金属粒子层、介电质薄膜层等。
作为金属薄膜层所使用的金属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铝、铬、镍、银、金等。金属薄膜层可为单层膜,亦可为多层膜,例如可藉由真空制膜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及化学气相沉积法等而制造。作为含有反射性的金属粒子的层,例如可列举印刷有金或银等的油墨的层。
介电质薄膜层可为单层膜,亦可为多层膜。作为所使用的材料,较佳为使用与邻接的层的折射率差大的材料所制作的薄膜。作为高折射率材料,可列举:氧化钛、氧化锆、硫化锌、氧化铟等。作为低折射率材料,可列举:二氧化硅、氟化镁、氟化钙、氟化铝等。
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具有反射层的情况下,反射层较佳为位于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与接着层之间。另外,接着层兼作反射层亦较佳。
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于反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与接着层之间的某处具有反射层的情况下,或者接着层兼作反射层的情况下,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藉由罩上偏光镜,无论被转印体的光学特性如何,均可发挥良好的视觉辨认性。即,无论被转印体为反射性亦或透明,或者不透明且为非反射性,藉由反射层的作用,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均可发挥良好的视觉辨认性。在该情况下,反射层的反射率在未罩上偏光镜的状态下,且以可见光区域的平均值计较佳为60%以上,更佳为70%以上,进而更佳为80%以上。另一方面,在欲直接有效地利用被转印体上的设计的情况下,有不适合存在反射率极高的反射层的情况。
[具有透明性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根据用途,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具有透明性亦较佳。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言及“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时,有时是指自本发明的转印箔上剥离“临时支撑体”而获得的转印箔。在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具有透明性的情况下,可通过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而观察被转印体的设计。另外,在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具有极高的透明性的情况下,亦可在未意识到双折射性图案的存在的情况下将其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此情况对于不愿损害被转印体的设计性的情况、或不愿让伪造者得知作为判明真伪的手段的双折射性图案的存在的情况时较为有用。
在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具有透明性的情况下,双折射性图案的视觉辨认性受到被转印体的光学特性的影响。在被转印体具有反射性的情况下,可藉由在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被转印体上罩上偏光镜,有效地利用被转印体的反射而进行视觉辨认。在被转印体为透明的情况下,可藉由以夹持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被转印体的形式在上下(视觉辨认者侧及视觉辨认者的相反侧)重叠偏光镜而进行视觉辨认。在被转印体不透明且反射性亦不充分的情况下(且欲有效地利用被转印体的设计的情况下),较佳为如所述的具有透明性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更具有半透射反射层。
作为测定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透射率的手段,例如测定在转印至透射率高的被转印体上之后的透射率,与另外测定的仅被转印体的透射率进行比较即可。雾度等其他光学特性与此相同。作为测定用的被转印体,例如可列举玻璃。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透射率以可见光区域的平均值计较佳为20%以上,更佳为30%以上,进而更佳为40%以上。转印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雾度较佳为20%以下,更佳为15%以下,进而更佳为10%以下。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具有半透射反射层的情况下,半透射反射层的可见光平均射率以可见光区域的平均值计较佳为20%~70%,更佳为30%~60%,进而更佳为35%~55%。
[使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双折射性图案的转印]
藉由使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并进行规定步骤,可在所需物品上转印双折射性图案。转印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藉由与接着层对应的接着方法,使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压接至物品上之后,视需要剥离临时支撑体,藉此使双折射性图案转印至物品上。在留下临时支撑体的情况下,即不剥离临时支撑体的情况下,较佳为临时支撑体具有不妨碍双折射性图案的视觉辨认性的光学特性。更具体而言,在留下临时支撑体的情况下,该临时支撑体的Re较佳为100nm以下,更佳为50nm以下,进而更佳为25nm以下。另外,在留下临时支撑体的情况下,该临时支撑体的透射率以可见光区域的平均值计较佳为50%以上,更佳为60%以上,进而更佳为70%以上。
作为与接着层对应的接着法,对于感压性树脂层而言较佳为单纯的加压转印,对于感光性树脂层而言较佳为与曝光组合的加压转印,对于感热性树脂层而言较佳为加温下的热压转印(热压印、热层压等)。
作为使用热压转印的情况下的加热温度,根据被转印体的种类而有所不同,较佳为60℃~200℃左右,更佳为100℃~160℃的范围。另外,作为热压转印时的压力,根据被转印体的种类而有所不同,较佳为0.5Mpa~15Mpa的范围。
另外,在转印本发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情况下,可使用热压印或烫金等手段,仅转印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一部分,亦可使用热层压等手段而转印整个转印箔。
[转印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
用作本发明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被转印体的物品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玻璃、金属、塑胶、陶瓷、木材、纸、布等。作为塑胶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氯乙烯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纤维素酯(例如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丙酸酯、纤维素丁酸酯)、聚烯烃(例如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等。物品可为刚直的物品亦可为可挠性物品,可为透明亦可为不透明,其表面或者内部具有金属反射面在使用方面较佳。
作为物品的具体例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预付卡或ID卡(识别卡)等所使用的塑胶卡、各种证明书、有价证券、商品券、高级品牌商品、化妆品、药品、香烟等的商品包装等。另外,可更佳地使用具有金属反射面的物品。作为此种物品的例子,可列举:数位相机表面、腕表背面、怀表背面、电脑壳体表面、行动电话表面及背面、可携式音乐播放器表面及背面、化妆品或饮料的盖子、点心或医药品所使用的PTP包装(泡壳包装)的表面及背面、药品包装用的金属罐表面、贵金属表面、珠宝饰品表面等。或者转印至包裹上文列举的具有金属反射面的物品的透明包装上而使用亦较佳。
[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的应用]
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所具有的双折射性图案通常大致为无色透明,仅可视觉辨认基于印刷层等的图像,另一方面,在由两枚偏光板所夹持的情况下,或者经由偏光板观察具有反射层或半透射反射层的物品的情况下,会显示追加的特征性的明暗、或者色彩而容易藉由目测识别。有效地利用该性质并藉由所述制造方法而获得的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可用作例如防伪手段。即,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藉由使用偏光板,可识别通常目测下几乎不可见的多色彩的图像。双折射性图案在不经由偏光板的情况下进行复制时不显示任何图像,相反如果经由偏光板进行复制,则会残留永久图案、即无偏光板亦可目测的图案。因此,双折射性图案难以复制。由于此种双折射性图案的制作方法并未普及,且材料亦特殊,因认为适合用作防伪手段。
尤其是转印有含有半透射半反射层的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可自转印前印刷在物品上的文字或照片等上观察所转印的双折射性图案。
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不仅具有由潜像产生的安全效果,例如可藉由将图案如条码、QR码(快速响应码)般进行编码,而谋求与数位信息的协作,此外亦可进行数位密码化。另外,藉由如所述形成高解析度潜像,经由偏光板亦可进行肉眼无法辨别的微潜像印刷,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此外,藉由与利用UV荧光油墨、IR油墨等不可见油墨的印刷的组合,亦可提高安全性。
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不仅安全,亦可赋予其他功能,例如可与价格标签或保质期等制品信息显示功能、藉由印刷沾水后会变色的油墨的淹水检测功能组合。
[光学元件]
另外,藉由所述制造方法而获得的转印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物品亦可利用于光学元件。例如将藉由所述制造方法而获得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至玻璃等光学基材上而使用的情况下,可制作仅对特定偏光产生效果的特殊光学元件。作为一例,转印有具有双折射性图案的绕射光栅的玻璃基板可作为强力绕射特定偏光的偏光分离元件而发挥功能,可应用于投影仪或光通信领域。
实例
以下,列举实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以下实例所示的材料、试剂、物质量与其比例、操作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可进行适宜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具体例。
(剥离层用涂布液FL-1的制备)
制备下述组合物,利用孔径为0.45μm的聚丙烯制过滤器进行过滤,而用作剥离层用涂布液FL-1。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461
(配向层用涂布液AL-1的制备)
制备下述组合物,利用孔径为30μm的聚丙烯制过滤器进行过滤,而用作配向层用涂布液AL-1。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462
(光学异向性层用涂布液LC-1的制备)
制备下述组合物后,利用孔径为0.45μm的聚丙烯制过滤器进行过滤,而用作光学异向性层用涂布液LC-1。
LC-1-1是具有2个反应性基的液晶化合物,2个反应性基中的一个是作为自由基性反应性基的丙烯酰基,另一个是作为阳离子性反应性基的氧杂环丁基。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471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472
(添加剂层用涂布液OC-1的制备)
制备下述组合物后,利用孔径为0.45μm的聚丙烯制过滤器进行过滤,而用作转印接着层用涂布液OC-1。自由基光聚合起始剂RPI-1是使用2-三氯甲基-5-(对苯乙烯基苯乙烯基)-1,3,4-恶二唑。B-1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其共聚合组成比(摩尔比)=60/40。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473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474
(含填料的感热性接着层用涂布液AD-1的制备)
制备下述组合物,而用作含填料的感热性接着层用涂布液AD-1。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475
(感热性接着层用涂布液AD-2的制备)
制备下述组合物后,利用孔径为0.45μm的聚丙烯制过滤器进行过滤,而用作接着层用涂布液AD-2。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482
(实例1:具有填料作为抗结块手段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制作)
(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P-1的制作)
在厚度为50μm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膜(Teonex Q83、帝人杜邦(股)制造)上蒸镀60nm的铝,而制作附带反射层的支撑体。在此蒸镀有铝的面上使用线棒涂布剥离层用涂布液FL-1,进行干燥而制成剥离层。剥离层的干燥膜厚为2.0μm。在干燥的剥离层上使用线棒涂布配向层用涂布液AL-1,进行干燥而制成配向层。配向层的干燥膜厚为0.5μm。
继而,对配向层进行摩擦处理后,使用线棒涂布光学异向性层用涂布液LC-1,在膜面温度为90℃下干燥2分钟而形成液晶相状态后,在空气下使用160W/cm的空气冷却金属卤化物灯(爱古拉飞克斯(EyeGraphics)(股)制造)照射紫外线,将此配向状态固定化,而形成厚度为4.5μm的光学异向性层。此时所使用的紫外线的照度在UV-A区域(波长320nm~400nm的累计)为600mW/cm2,照射量在UV-A区域为300mJ/cm2。光学异向性层的延迟为400nm,在20℃下为固态聚合物。最后,在光学异向性层上使用线棒涂布添加剂层用涂布液OC-1,进行干燥,形成膜厚为0.8μm的添加剂层,而制作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P-1。
(接着层中含有填料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1的制作)
利用藉由雷射扫描曝光的数位曝光机(INPREX IP-3600H、富士软片(股)制造),如图18所示,使用0mJ/cm2、14mJ/cm2、40mJ的曝光量以卷对卷方式对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P-1进行图案曝光。图中,以纯色所示的区域A的曝光量成为0mJ/cm2,横线所示的区域B的曝光量成为14mJ/cm2,竖线所示的区域C的曝光量成为40mJ/cm2的方式进行曝光。其后,使用远红外线连续加热炉,以卷对卷方式,以膜面温度成为210℃的方式加热15分钟,而将光学异向性层图案化。
最后,在添加剂层上使用线棒涂布感热性接着层用涂布液AD-1,进行干燥,形成膜厚为2.0μm的感热性接着层,而制作实例1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1。此外,经过同样条件的涂布、干燥步骤,在玻璃上制作仅包含AD-1的感热性接着层,并测定Re,结果为2nm。
(实例2:具有膜作为抗结块手段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制作)
(接着层上具有覆膜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2的制作)
将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P-1与实例1同样地进行曝光及加热,而将光学异向性层图案化。
继而,在添加剂层上使用线棒涂布感热性接着层用涂布液AD-2,进行干燥,形成膜厚为2.0μm的感热性接着层后,压接覆膜(王子特殊纸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Alphan”),而制作实例2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2。此外,经过同样条件的涂布、干燥步骤,在玻璃上制作仅包含AD-2的感热性接着层,并测定Re,结果为0nm。
(实例3:具有低相位差的感压性接着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制作)
(具有低相位差的感压性接着层与覆膜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3的制作)
将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P-1与实例1同样地进行曝光及加热,而将光学异向性层图案化。
继而,对添加剂层面贴合已剥离单面的剥离衬垫的光学用两面粘着膜(3M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467MP),形成感压性接着层,而制作实例3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3。此时,未剥离的另一剥离衬垫直接用作覆膜。此外,仅将467MP贴合至玻璃上并测定Re,结果为0nm。
(比较例1:不具有抗结块手段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制作)
(不具有抗结块手段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4的制作)
将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P-1与实例1同样地进行曝光及加热,而将光学异向性层图案化。
继而,在添加剂层上使用线棒涂布感热性接着层用涂布液AD-2,进行干燥,形成膜厚为2.0μm的感热性接着层,而制作比较例1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4。此外,经过同样条件的涂布、干燥步骤,在玻璃上制作仅包含AD-2的感热性接着层并测定Re,结果为0nm。
(比较例2:具有高相位差的感压性接着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制作)
(具有高相位差的感压性接着层与覆膜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5的制作)
将双折射性图案制作材料P-1与实例1同样地进行曝光及加热,而将光学异向性层图案化。
继而,对添加剂层面贴合已剥离单面的剥离衬垫的一般用两面粘着膜(日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NeoFix30”),而制作比较例2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5。未剥离NeoFix30的另一剥离衬垫直接用作覆膜。此外,在玻璃上仅贴合NeoFix30并测定Re,结果为154nm。
(耐结块性的比较)
针对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1~F-5,分别进行耐结块性的评价试验。作为评价条件,是切断为5cm×4cm的尺寸的样品与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膜对向重叠,承载2kg的砝码,经过72小时后剥离并观察结果。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501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511
评价的结果为:具有抗结块手段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1~F-3及F-5无问题,相对于此,不具有抗结块手段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4的一部分接着层转印至相对向的背面,为妨碍作为转印箔的利用的状态。
(转印后的图案视觉辨认性的比较)
将耐结块性良好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1~F-3及F-5转印至蒸镀有铝的物品的蒸镀表面上,制作物品M-1~M-3及M-5,并比较双折射性图案的视觉辨认性。
针对具有感热性接着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1,使用层压机在辊温度150℃、面压0.2Mpa、搬送速度1.0m/分的条件下进行热压转印。针对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2,在剥离覆膜后藉由与F-1相同的手法进行热压转印。此外,转印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并测得的F-1及F-2的转印后的透射率(参照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以可见光区域的平均值计均为98%,雾度均为1.7%。
针对具有感压性接着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3、F-5,在剥离覆膜后,不提升辊温度,除此以外,藉由与F-1相同的手法进行加压转印。此外,转印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并测得的F-3及F-5的转印后的透射率(参照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以可见光区域的平均值计均为95%,雾度分别为2.4%与2.6%。
对使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1而制作的物品M-1罩上偏光板(HLC-5618、三立(Sanritz)(股)制造),结果在遮盖规定方向时,确认到双折射性图案。将在物品M-1上经由偏光板而观察到的图案的放大图示于图19。图中,观察到区域A′直接呈现基底的铝蒸镀面的银色,相对于此方格所示的区域B′呈现深蓝色、斜线所示的区域C′呈现黄色的二色性图案。
同样地对使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2、F-3而制作的物品M-2、M-3经由偏光板进行观察,结果同样地观察到区域A′呈现银色、区域B′呈现深蓝色、区域C′呈现黄色的二色性图案。
另一方面,对使用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F-5而制作的物品M-5经由偏光板进行观察,结果应为银色的区域A′成为深蓝色,与区域B′的对比度降低,导致视觉辨认性大为降低。另外,区域B′与区域C′的颜色亦分别向黄色与蓝绿色偏移。将该结果汇总于表2。
[表2]
Figure BDA00003200365700521
即,使用具有无相位差或者相位差低的接着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实例的物品M-1~M-3获得视觉辨认性高的双折射性图案,相对于此,使用具有相位差高的接着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的比较例的物品M-5的底色改变,视觉辨认性大为降低,另外其他区域的颜色亦发生色彩偏移。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
11:临时支撑体或支撑体
12:接着层
13:剥离层
14:脱模层
15:配向层
16:印刷层
17:添加剂层
18:作为抗结块手段的微粒子
19:作为抗结块手段的覆膜
20:光学异向性层
21:反射层
22:透射性物品主体
23:反射性物品主体

Claims (12)

1.一种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是在临时支撑体上具有至少一层含有2个以上双折射性不同的区域的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与至少一层接着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着层的延迟为40n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着层上施加有抗结块手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结块手段是添加至所述接着层中的微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结块手段是贴合至所述接着层表面的覆膜。
5.一种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是在临时支撑体上具有至少一层含有2个以上双折射性不同的区域的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与至少一层接着层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着层上施加有抗结块手段。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其是以卷筒膜的形式提供。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光学异向性层是由含有具有至少1个反应性基的液晶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所形成的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性化合物至少具有自由基性的反应性基与阳离子性的反应性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性的反应性基为丙烯酰基及/或甲基丙烯酰基,且所述阳离子性基为乙烯基醚基、氧杂环丁基及/或环氧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其特征在于,转印后的透射率为30%以上。
11.一种反射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具有使用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所转印的双折射性图案。
12.一种透明物品,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使用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所转印的双折射性图案。
CN2011800552586A 2010-11-19 2011-11-16 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Pending CN1032103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9401A JP2012113000A (ja) 2010-11-19 2010-11-19 複屈折パターン転写箔
JP2010-259401 2010-11-19
PCT/JP2011/076337 WO2012067128A1 (ja) 2010-11-19 2011-11-16 複屈折パターン転写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0328A true CN103210328A (zh) 2013-07-17

Family

ID=46084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52586A Pending CN103210328A (zh) 2010-11-19 2011-11-16 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50229A1 (zh)
EP (1) EP2642321A1 (zh)
JP (1) JP2012113000A (zh)
CN (1) CN103210328A (zh)
TW (1) TW201300849A (zh)
WO (1) WO201206712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028A (zh) * 2016-08-27 2016-12-07 南通惠得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铝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06421A (ja) * 2012-06-26 2014-01-16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3d画像表示装置及び3d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14019146A (ja) * 2012-07-24 2014-02-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転写箔
JP6175752B2 (ja) * 2012-10-04 2017-08-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の製造方法
JP5867356B2 (ja) 2012-10-04 2016-02-24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WO2015050346A1 (ko) * 2013-10-01 2015-04-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액정 조성물
CN104820255B (zh) 2014-01-31 2020-04-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各向异性片材
JP2015143790A (ja) 2014-01-31 2015-08-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転写用光学異方性シート
KR20160024596A (ko) * 2014-08-26 2016-03-0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광학 이방성 필름 제조 방법
DE102015109642A1 (de) * 2015-06-17 2016-12-22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Folie, Verfahren zum Dekorieren eines Gegenstands und Gegenstand
EP3651600B1 (en) 2017-08-18 2020-12-02 NIKE Innovate C.V. Luminescent bladders, luminescent articles, methods of making luminescent bladd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luminescent articles
JP7220211B2 (ja) 2017-09-29 2023-02-09 ナイキ イノベイト シーブイ 構造色を付与した物品および構造色を付与した物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使用方法
CN114008493A (zh) 2019-06-26 2022-02-01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结构着色的物品以及用于制造和使用结构着色的物品的方法
CN114206149A (zh) 2019-07-26 2022-03-18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结构着色的物品以及用于制造和使用结构着色的物品的方法
DE112020004102T5 (de) * 2019-08-29 2022-07-21 Toppan Inc. Heissprägefolie und Druckkörper mit optisch variablem Element
WO2021080913A1 (en) 2019-10-21 2021-04-29 Nike, Inc. Structurally-colored articles
EP4118470B1 (en) 2020-05-29 2024-01-31 Nike Innovate C.V. Structurally-colored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tructurally-colored articles
US11889894B2 (en) 2020-08-07 2024-02-06 Nike, Inc. Footwear article having concealing lay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1698A (ja) * 1999-09-02 2001-03-2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Ovd形成媒体の偽造防止方法及び偽造防止を施したovd転写箔及びovd形成媒体
JP2009175208A (ja) * 2008-01-22 2009-08-06 Fujifilm Corp 複屈折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物品の製造方法
US20090291272A1 (en) * 2008-05-21 2009-11-26 Fujifilm Corporation Birefringent pattern builder and laminated structure material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N101739893A (zh) * 2008-11-07 2010-06-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防伪箔
US20100162666A1 (en) * 2008-12-26 2010-07-01 Fujifilm Corporation Packaging material having birefringent pattern
JP2010211063A (ja) * 2009-03-11 2010-09-24 Fujifilm Corp 複屈折パターン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465271A (zh) 1941-12-31 1900-01-01
US2367670A (en) 1941-12-31 1945-01-23 Du Pont Cementing process
US2367661A (en) 1941-12-31 1945-01-23 Du Pont Process of photopolymerization
US2448828A (en) 1946-09-04 1948-09-07 Du Pont Photopolymerization
BE513714A (zh) 1951-08-23 1900-01-01
US2722512A (en) 1952-10-23 1955-11-01 Du Pont Photopolymerization process
IT557307A (zh) 1955-02-23 1900-01-01
BE567377A (zh) 1957-05-17
US3046127A (en) 1957-10-07 1962-07-24 Du Pont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elements and processes
US2941898A (en) 1957-12-16 1960-06-21 Ilford Ltd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 photographic materials
GB1159598A (en) 1965-10-28 1969-07-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ultiple Coat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3549367A (en) 1968-05-24 1970-12-22 Du Pont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riarylimidazolyl dimers and p-aminophenyl ketones
US3508947A (en) 1968-06-03 1970-04-28 Eastman Kodak Co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applying a plurality of coated layers by forming a stable multilayer free-falling vertical curtain
DE2033769B2 (de) 1969-07-11 1980-02-21 Ppg Industries, Inc., Pittsburgh, Pa. (V.St.A.) Bis-<2-acryloxyäthyl)hexahydrophthalat enthaltende Gemische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JPS4841708B1 (zh) 1970-01-13 1973-12-07
JPS506034B1 (zh) 1970-08-11 1975-03-10
JPS5324989B2 (zh) 1971-12-09 1978-07-24
JPS5230490B2 (zh) 1972-03-21 1977-08-09
US4212976A (en) 1973-06-15 1980-07-15 Merck & Co., Inc. 3,4α-Di-O-derivatives of mercaptomethylpyridine and pyridylmethyldisulfide
JPS5311314B2 (zh) 1974-09-25 1978-04-20
JPS5148516A (ja) 1974-10-22 1976-04-26 Nishimatsu Constr Co Ltd Nanjakujibanokairyosuru hoho
US4212970A (en) 1977-11-28 1980-07-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2-Halomethyl-5-vinyl-1,3,4-oxadiazole compounds
JPS5928328B2 (ja) 1977-11-29 1984-07-12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組成物
DE3337024A1 (de) 1983-10-12 1985-04-25 Hoechst Ag, 6230 Frankfurt Lichtempfindliche, trichlormethylgruppen aufweisende verbindung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diese verbindungen enthaltendes lichtempfindliches gemisch
JP2783481B2 (ja) 1992-03-25 1998-08-0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ナードラム走査型記録装置
JP3178091B2 (ja) 1992-06-29 2001-06-18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組成物及び光制御板の製造方法
JPH0752453A (ja) 1993-08-13 1995-02-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DE19532408A1 (de) 1995-09-01 1997-03-06 Basf Ag Polymerisierbare flüssigkristalline Verbindungen
JPH11133600A (ja) 1997-10-30 1999-05-21 Jsr Corp 表示パネルスペーサー用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JP3726568B2 (ja) 1999-07-23 2005-12-14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塗料組成物及びその利用
JP2001040068A (ja) 1999-07-27 2001-02-13 Asahi Denka Kogyo Kk 光重合性組成物
JP4358375B2 (ja) 1999-08-19 2009-11-04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被膜形成方法
JP2001063300A (ja) 1999-08-24 2001-03-1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Ovd形成媒体の偽造防止方法及び偽造防止を施したovd形成媒体
JP3893833B2 (ja) 2000-02-09 2007-03-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用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
JP2001310937A (ja) 2000-04-27 2001-11-06 Hitachi Chem Co Ltd 硬化性オキセタン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方法ならびにその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硬化物
JP2001310938A (ja) 2000-04-28 2001-11-06 Showa Denko Kk 重合性組成物、その硬化物と製造方法
KR100915480B1 (ko) 2001-12-12 2009-09-03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이축 필름
JP4717803B2 (ja) 2003-04-08 2011-07-06 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リターデーションまたは配向パターンを有する重合液晶フィルム
JP4772528B2 (ja) 2005-03-29 2011-09-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転写材料、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セル用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327084A (ja) 2005-05-27 2006-12-07 Fujifilm Holdings Corp フレームデータ作成方法および装置、プログラム
JP5183165B2 (ja) 2006-11-21 2013-04-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複屈折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物品の製造方法
JP5116345B2 (ja) 2007-04-06 2013-01-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位相差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JP5111150B2 (ja) 2007-04-12 2012-1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9300923A (ja) * 2008-06-17 2009-12-24 Fujifilm Corp 偽造防止用積層構造体
JP2010253720A (ja) * 2009-04-22 2010-11-11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1698A (ja) * 1999-09-02 2001-03-2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Ovd形成媒体の偽造防止方法及び偽造防止を施したovd転写箔及びovd形成媒体
JP2009175208A (ja) * 2008-01-22 2009-08-06 Fujifilm Corp 複屈折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物品の製造方法
US20090291272A1 (en) * 2008-05-21 2009-11-26 Fujifilm Corporation Birefringent pattern builder and laminated structure material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N101739893A (zh) * 2008-11-07 2010-06-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防伪箔
US20100162666A1 (en) * 2008-12-26 2010-07-01 Fujifilm Corporation Packaging material having birefringent pattern
JP2010211063A (ja) * 2009-03-11 2010-09-24 Fujifilm Corp 複屈折パターン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028A (zh) * 2016-08-27 2016-12-07 南通惠得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铝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0849A (zh) 2013-01-01
EP2642321A1 (en) 2013-09-25
WO2012067128A1 (ja) 2012-05-24
US20130250229A1 (en) 2013-09-26
JP2012113000A (ja) 201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0328A (zh) 双折射性图案转印箔
JP5481250B2 (ja) 複屈折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物品
JP5882566B2 (ja) 印刷および複屈折パターンを有する偽造防止媒体
JP5412350B2 (ja) 複屈折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物品
US8748068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patterned birefringent product and birefringent pattern building material
JP5183165B2 (ja) 複屈折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物品の製造方法
US20130308085A1 (en) Birefringent transfer foil
JP5729933B2 (ja) 複屈折パターン作製材料
JP5119037B2 (ja) 複屈折パターン認証装置、及び物品認証システム
JP2013007887A (ja) 複屈折性を有する物品の製造方法
JP5671295B2 (ja) 潜像を有する物品
JP2003337218A (ja) 転写用積層体
JP5404314B2 (ja) 蓋部を含む複屈折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物品
JP2013073022A (ja) 複屈折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物品
JP2012032699A (ja) 表面に印刷可能な複屈折パターン物品
JP2012250505A (ja) 複屈折性転写箔
JP2013068868A (ja) 複屈折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