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1814B - 脊椎笼型支架 - Google Patents
脊椎笼型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81814B CN103181814B CN201110445159.0A CN201110445159A CN103181814B CN 103181814 B CN103181814 B CN 103181814B CN 201110445159 A CN201110445159 A CN 201110445159A CN 103181814 B CN103181814 B CN 1031818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nding section
- type support
- cage type
- several
- lattice fram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脊椎笼型支架,包含一基体,该基体设有数个线槽,每一线槽具有数弯曲段,其中任二相邻线槽之间形成一变形支条,每一变形支条形成有一第一基准端及一第二基准端,该第一基准端及第二基准端分别位于邻近基体的二相对侧缘处,用以支撑该变形支条的变形,且该基体另具有数个压痕,每一压痕形成于该变形支条表面,并位于邻近该变形支条的第一基准端或第二基准端处。借此,当该基体受外力挤压时,任二相邻的变形支条相互远离展开,而圈围出一填补空间。本发明能够以简易构型避免接合界面的产生,并轻易引导该脊椎笼型支架由平面变形为既定的立体型态,以降低加工困难度与制作成本,并减少每一脊椎笼型支架的变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笼型支架,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人体脊椎病变部位,以于术后强化骨组织愈合及稳定性并可轻易塑形的钛基脊椎笼型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数民众因生活习惯的改变长期仰赖电脑工作,而必须长时间屈身坐于办公桌前,加上老龄化社会的演变,以致现今脊椎病变的案例层出不穷,也就使后续脊椎照护的相关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脊椎手术的术后照护为脊椎复原优劣的重要环节,通常于术后,因病人复原速度较其他部位手术缓慢,且无法长时间站立,故多需长期穿着矫正衣,方能避免日常生活的阻碍。
为此,现阶段多以脊椎植入物辅助矫正衣,将脊椎植入物置放于脊椎手术后有骨缺损部位的横突间,且同时使用磷酸钙、骨粉、自体骨……等骨填补物填充于该脊椎植入物的开放性空间中,以加速横突间的骨组织愈合。然而,横突间生长较快的软组织常因脊椎植入物的结构不良而容易自孔隙侵入,或者于体内循环系统的流动下带走脊椎植入物内所填充的自体骨或骨粉,以致传统脊椎植入物纵使有填补可加速愈合用的骨填补物,却因经常性的骨填补物流失,而始终无法发挥术后加速骨组织愈合的功效。
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33884号专利案揭示一种模组化骨融合椎笼9,该椎笼9前方设有一圆滑形头部91,该头部91后方纵向开设一槽状空间92,并于该椎笼9二侧壁设有与槽状空间92相通的数个骨融合孔93,且该椎笼9后方另连接有一固定座94,该固定座94用以结合与固定于一骨板固定器95。其中,该槽状空间92可容置经绞碎的自体移植骨、异体移植骨或其他如骨水泥、人造骨等骨填补物。借此,能使该槽状空间92内的骨填补物通过该槽状空间92的上、下开口,而与相邻脊椎椎体相接触,以利于骨融合的进行。
然而,现有骨融合椎笼9于使用时,不仅需以数骨螺丝96搭配骨板固定器95,方能将骨融合椎笼9限位于骨缺损部位,作为支撑或固定之用。甚至,上述现有骨融合椎笼9仅能适用于椎体之间,且因其结构的繁复,产生有多处的接合界面,而必需以复杂的立体管激光雕刻、放电成形……等技术方能成型,不只相对增加骨融合椎笼9的加工困难度,更衍生有制作成本上的相对负担;加上,于脊椎手术进行时,现有骨融合椎笼9的繁复结构,势必需耗费医护人员相当的操作时间,以致相对提升手术过程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
此外,更因现有骨融合椎笼9的槽状空间92与骨融合孔93的不良设计,始终无法抑止生长快速的软组织侵入,更容易因体内循环系统的流动,而使存在于该槽状空间92内的骨填补物轻易自该骨融合孔93产生流失。如此,传统的骨融合椎笼9终究仅能作为椎体间的支撑及固定之用,完全无法于术后扮演引导组织再生的角色,以致于骨缺损重建的过程依然无法获得实质上的突破,严重影响术后骨组织愈合的效率。
有鉴于此,确实有必要发展一种于术后强化骨组织愈合及稳定性的钛基脊椎笼型支架,以适用于人体脊椎病变的任意部位,解决如上所述的各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乃改良上述缺点,以提供一种脊椎笼型支架,其是能够以简易构型避免接合界面的产生,并轻易引导该脊椎笼型支架由平面变形为既定的立体型态,以降低加工困难度与制作成本,并减少每一脊椎笼型支架的变异性。
本发明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椎笼型支架,能够有效控制其变形应力集中的范围,以避免于该脊椎笼型支架变形过程,因变形应力过度集中而产生断裂。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椎笼型支架,能够抑止生长快速的软组织侵入,且避免体内循环系统的流动带走骨填补物,而可确保骨填补物稳固于其中而不流失。
本发明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椎笼型支架,能够适用于人体脊椎病变的任意部位,以由稳固于其中的骨填补物引导骨组织再生且加速骨组织愈合。
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脊椎笼型支架,包含一个基体,该基体设有数条线槽,每一条线槽具有数个弯曲段,其中任二条相邻线槽之间形成一条变形支条,每一条变形支条形成有一个第一基准端及一个第二基准端,该第一基准端及第二基准端分别位于邻近基体的二相对侧缘处,用以支撑该变形支条的变形,且该基体另具有数条压痕,每一条压痕形成于该变形支条表面,并位于该变形支条的一个预定变形处。
其中,任二相邻线槽将该变形支条区分为一缩径区及一扩径区,且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开设有数个微孔。且,该数个微孔的孔径大小为1-3毫米;该基体的厚度为20-200微米。
再者,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还可以另设有一终止端,该终止端位于该数个线槽延伸至基体侧缘的端部,且该终止端为贯穿状的几何形微孔。其中,该终止端的形式圆形、矩形或方形的空心几何图形。
其中,该数压痕皆由该基体表面内凹而成,且任二相邻变形支条所形成的压痕位于同一直线,并平行于该基体的第一基准端或第二基准端。且,该数压痕的宽度为0.1-0.3毫米。其中,该数压痕成形于该等变形支条的上、下表面,并位于该等数个支条的相对二侧,且该数压痕分别交错形成于该等变形支条的缩径区及扩径区。
本发明脊椎笼形支架还可以更设有一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该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形成于该基体的部分表面或全表面。
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选择将该数个线槽的弯曲段区分为一第一弯曲段及一第二弯曲段,该第一弯曲段与第二弯曲段呈连续间隔设置,且该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成相对的弧形。
其中,该缩径区位于其一线槽的第一弯曲段相对另一相邻线槽的第二弯曲段之间,该扩径区则位于其一线槽的第二弯曲段相对另一相邻线槽的第一弯曲段之间。
于此,其中任二相邻线槽共同圈围形成圆形的连续图纹形式,且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对应形成同心圆形的数个微孔。或者,其中任二相邻线槽共同圈围形成眼形的连续图纹形式,且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对应形成眼形的数个微孔。再者,其中任二相邻线槽共同圈围形成圆形的连续图纹形式,且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对应形成同心圆形的数个微孔及另形成长条形的数个微孔,且该同心圆形的微孔与长条形的微孔呈间隔设置。
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还可选择将其中该数个线槽具有连续间隔设置的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该第一弯曲段呈S形弯曲形式,该第二弯曲段呈弧形弯曲形式。
承上,其中任二相邻线槽共同圈围形成圆形及S形的连续图纹形式,S形图纹处形成该变形支条的缩径区,且圆形图纹处则形成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对应形成同心圆形的数个微孔。
除此之外,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数个线槽具有连续间隔设置的一第一弯曲段及一第二弯曲段,该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皆由一直线段与一弧线段相接而成,且任二相邻线槽共同圈围形成菱形的连续图纹形式。其中,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对应形成椭圆形的数个微孔。
或者,该数个线槽具有连续间隔设置的一第一弯曲段及一第二弯曲段,该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皆由二直线段与二弧线段相接而成,且任二相邻线槽共同圈围形成矩形的连续图纹形式。其中,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对应形成长圆形的数个微孔。
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能够以简易构型避免接合界面的产生,能够降低脊椎笼型支架的加工困难度与制作成本,且轻易引导该脊椎笼型支架由平面变形为既定的立体型态,以达到减少每一脊椎笼型支架变异的功效。再者,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更能够有效控制变形应力集中的范围,同时于脊椎笼型支架变形过程,达到避免变形应力过度集中而产生断裂的功效。甚至,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更能够抑止生长快速的软组织侵入,且避免体内循环系统的流动带走骨填补物,而可达到确保骨填补物稳固于其中而不流失的功效。此外,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还能够适用于人体脊椎病变的任意部位,以由稳固于其中的骨填补物,达到引导骨组织再生且加速骨组织愈合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骨融合椎笼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二维平面示意图。
图3: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4: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不同图纹形态示意图一。
图5: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不同图纹形态示意图二。
图6: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不同图纹形态示意图三。
图7: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不同图纹形态示意图四。
图8: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不同图纹形态示意图五。
图9: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使用示意图。
图10: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另一二维平面示意图。
图11: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另一三维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发明〕
1 基体 11 线槽
111 弯曲段 111a第一弯曲段
111b 第二弯曲段
12、12a、12b、12c 变形支条
121 缩径区 122 扩径区
123 第一基准端 124 第二基准端
13、13a、13b压痕 14 终止端
2 微孔 S 填补空间
3 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
4 椎体 41 棘突
42 横突 G 空隙
〔现有〕
9 椎笼 91 头部
92 槽状空间 93 骨融合孔
94 固定座 95 骨板固定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该脊椎笼型支架选择由材质为纯钛金属或钛合金的基体1所制成,且该基体1的厚度较佳为20-200微米,以便于在手术进行中达到脊椎笼型支架塑形的功效,以下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以“基体1”称之。
该基体1设有数个线槽11,该数个线槽11具有数弯曲段111。其中,该数个线槽11的弯曲段111型态可以选择为不同曲率或相同曲率的弧形,且以相对或相邻的方式连续间隔设置,以呈现重复性或非重复性的数个线槽11的弯曲段111的形式。于此,仅粗略说明该数个线槽11的弯曲段111的变异,且选择以连续设置且呈相对弧形的型态作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数个线槽11的弯曲段111的形式,其他关于该数个线槽11的弯曲段111的变异型态说明,请容后参阅图4至6时再一并详述。
于本实施例中,该数个线槽11的弯曲段111区分为一第一弯曲段111a及一第二弯曲段111b,该第一弯曲段111a与第二弯曲段111b呈连续间隔设置,且该第一弯曲段111a及第二弯曲段111b较佳成相对的弧形(亦即如图2所示的第一弯曲段111a与第二弯曲段111b相接成S的型态);且,该数个线槽11较佳由该基体1的一侧缘延伸至该基体1的另一相对侧缘(即如图2所示由基体1的左侧缘朝Y方向延伸至基体1的右侧缘),且该数个线槽11的端部与基体1的侧缘间具有适当间距。
请配合参照图2及3所示,其中任二相邻的线槽11间形成一变形支条12,以于该基体1受Y方向的外力挤压时,容许任二相邻的变形支条12可沿Z方向相互分离而变形为三维立体型态,以直接使该基体1一体成型为一中空笼形的形式(详如图3所示),且经成形后的基体1不存在有任何接合的界面。于本实施例中,其中任二相邻的线槽11将该变形支条12分为一缩径区121及一扩径区122,该缩径区121位于其一线槽11的第一弯曲段111a相对另一相邻线槽11的第二弯曲段111b之间(也即该变形支条12二侧边于基体1表面圈围的较小区段),该扩径区122则位于其一线槽11的第二弯曲段111b相对另一相邻线槽11的第一弯曲段111a之间(也即该变形支条12二侧边于基体1表面圈围的较大区段)。其中,该缩径区121与扩径区122可依照该数个线槽11的弯曲段111的形式,特别呈连续间隔设置。
另外,该变形支条12还形成有一第一基准端123及一第二基准端124,该第一基准端123及第二基准端124分别位于邻近基体1的二相对侧缘处(也即如图2所示的左、右侧缘),用以作为该变形支条12自该基体1产生变形时的分离基准。换言之,该变形支条12与基体1的二相对侧缘间存在有适当间距,以致该变形支条12可在相接于该基体1的二相对侧缘处(即如图2所示的基体1沿X方向延伸的侧缘),分别形成该第一基准端123及第二基准端124。借此,可以使该变形支条12与基体1呈部分相接,也即使该变形支条12与基体1呈现不完全的分割,使得该变形支条12可以同时自该第一基准端123及第二基准端124撑离,而由二维平面转变为三维立体型态,使得该基体1呈现较佳中空笼型的形式,而可以于其中填满骨填补物。
再者,该基体1另设有数压痕13,该数压痕13形成于该变形支条12表面,并位于该变形支条122的预定变形处,于本例而言,该数压痕13形成于邻近该基体1的侧缘处,特别指邻近于该数变形支条12所形成的第一基准端123及第二基准端124。该数压痕13可以选择成形于该变形支条12的上或下表面(意指可成形于该基体1的单面或双面),或者还可以选择成形于该变形支条12邻近该基体1的二相对侧缘(意指可成形于该数个变形支条12的单侧或双侧)。其中,该数压痕13皆由该基体1表面内凹而成,且该数压痕13的宽度较佳为0.1-0.3毫米,以具有引导该变形支条12可轻易上、下撑开的较佳效果。
于本实施例中,该数压痕13选择成形于该变形支条12的上、下表面,并同时位于该数个支条12邻近该基体1的二相对侧缘处(意指该数个支条12的左、右二侧),且该数压痕13较佳分别交错形成于该变形支条12的缩径区121及扩径区122。特别如图2所示,该压痕13(即成形于该基体1上表面的压痕13a)较佳成形于其一变形支条12的扩径区122,另一压痕13(即成形于该基体1下表面的压痕13b)则成形于另一相邻变形支条12的缩径区121,且压痕13a、13b平行于该第一基准端123及第二基准端124。简言之,该数压痕13的凹面开口方向相对于该变形支条12受挤压变形的方向,请参阅图3所示,以形成三条变形支条12a、12b及12为例,该变形支条12a、12c受挤压朝该基体1的Z方向变形,则该压痕13a形成于该变形支条12a、12c的上表面(如图所示位于该数个支条12的扩径区122),且该压痕13a的凹面开口方向也朝该基体1的Z方向设置;反之,该变形支条12b受挤压朝该基体1的Z’方向变形,则该压痕13b形成于该变形支条12b的下表面(如图所示位于该数个支条12的缩径区121),且该压痕13b的凹面开口方向也朝该基体1的Z’方向设置。借此,遂能使变形应力集中于该压痕13处,而顺势朝既定方向分离该变形支条12,达到该变形支条12可呈较佳展开型态的功效。
注意的是,上述仅揭示其一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该压痕13成形于该变形支条12的缩径区121或扩径区122时,该压痕13的凹面开口方向应该固定朝向该基体1的上或下(即Z方向或Z’方向),属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上述原则所能轻易理解并加以应用,不再逐一赘述。
再者,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还可以另设有数个微孔2,该数个微孔2皆呈贯穿状地开设于该基体1表面,以使该基体1的上、下表面呈连通。详言之,该数个微孔2开设于该变形支条12的扩径区122,较佳因应任二相邻线槽11的弯曲段111形式,而与该任二相邻线槽11的弯曲段111呈现相互对应的型态。例如:任二相邻线槽11共同圈围形成如圆形的连续图纹形式时,便可于该变形支条12的扩径区122内对应形成如同心圆形的数个微孔2。于本实施例中,该数个微孔2的孔径大小可以选择为0.5-3.5毫米,特别选择为1-3毫米的数个微孔2,以减轻该基体1的重量、增加该基体1的可挠性以及减少于X光照射时造成干扰。其中,该数个微孔2的形态能与任二相邻线槽11的弯曲段111相配合,容后配合第4至8图再一并说明该数个微孔2的变异。
此外,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还可以选择于该基体1的表面形成一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3(详参图7所示),该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3可选择成形于基体1的部分或全表面。于本实施例中,该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3较佳仅成形于该基体1未与骨创伤处接触的部分表面(也即同位于一侧的变形支条12表面),以由该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3阻隔软组织侵入,并同时由未成形该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3的部分与骨创伤处接触,以通过骨填补物诱导骨组织的生长,达到加速骨组织再生愈合的功效。其中,该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3可以选择由胶原蛋白、几丁聚醣、动物胶质或透明质酸等材质所形成。
承上述,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可于上述原则下以任意方式进行制作,于此仅以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作为举例说明,以简述该脊椎笼型支架的成形过程,如下:
请再配合参照图2及3所示,选择厚度为50微米的钛箔作为该基体1,以于钛箔表面激光加工成形有数个线槽11,该数个线槽11的弯曲段111呈相对弧形设计,且其中任二相邻线槽11可以圈围形成如圆形、菱形等图纹形式,并同时于该变形支条12的扩径区122内成形孔径为2毫米的数个微孔2,以由任二相邻线槽11之间所形成的变形支条12共同排列为阵列钛网(如图2所示的二维平面形式,该较佳实施例仅以三变形支条为例,以下以“12a、12b及12c”分别称之),同时利用激光加工于该变形支条12端部成形径宽为0.2毫米的压痕13,特别成形于该变形支条12的左、右相对应侧,且于该基体1上、下表面所形成的压痕13凹面开口呈不同方向;最终,再将成形的阵列钛网浸置于37%盐酸中持续30分钟,以使钛箔表面粗糙度小于1.5微米,而完成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制作。
在需要使用时,沿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即为该基体1的Y方向)施予一外力,以由该基体1相对二侧缘共同朝内挤压,使得二维平面的阵列钛网(也即图2所示的变形支条12a、12b及12c)可以轻易分离,而立即转变为三维立体的中空笼型。其中,该变形支条12a、12c以该第一基准端123及第二基准端124为支点,且顺势将变形应力集中于该压痕13a处,以随该压痕13a的凹面开口方向撑起,朝该基体1的Z方向(即图面所示的上方)推挤变形;另一方面,该变形支条12b则以该第一基准端123及第二基准端124为支点,且同样顺势将变形应力集中于该压痕13b处,以随该压痕13b的凹面开口方向撑起,朝该基体1的Z’方向(即图面所示的下方)推挤变形,借此可由该变形支条12a、12b及12c经变形展开后圈围出一填补空间S(详如图3所示的三维立体形式),以完成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于实际使用时的较佳实施形式。
注意的是,上述仅以最简形式说明之,故于相同原则下,该脊椎笼型支架的长度(意指该变形支条12于该基体1形成阵列的数目)可依需求而定,特别以能符合2-3节脊椎厚度为较佳,而同样在外力挤压下,呈现如图3所示的任二相邻变形支条12呈上、下交错的变形形式即可,属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上述原则可轻易思及且加以应用,于此不再逐一赘述。
由于基体1的任二相邻的变形支条12朝不同方向相互远离而圈围出该填补空间S,因此,位于填补空间S同一侧的数个变形支条12成间隔排列而形成至少一空隙G,该空隙G的外形即等同于一变形支条12的外形。于使用时,容置于填补空间S内的骨填补物借助该空隙G与骨组织接触,因此,扩径区122的径宽尺寸应小于骨填补物的大小较为适当,扩径区122的径宽选择为1.5-4.5毫米,较佳选择为2-4毫米,使得骨填补物不会经由该空隙G渗出而流失,以达到限制骨填补物的移动空间的较佳功效,并供予骨填补物能自该空隙G与骨组织接触,进而加速骨组织再生愈合的效率。
除上述之外,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也可以选择成形有不同弯曲段111形式的数个线槽11,以通过该数个线槽11的弯曲段111曲型设计,便能增加变形后该变形支条12的顺畅度,进而避免因角状设计所造成的扭转断裂及伤害,以同时提升该变形支条12于变形后的支撑强度。
请参阅图4至6所示,皆具有不同弯曲段111形式的数个线槽11搭配不同形式数个微孔2的示意图,分别简述如下:
如图4所示,该数个线槽11具有连续间隔设置且呈相对弧形的第一弯曲段111a及第二弯曲段111b,且其中任二相邻线槽11共同圈围形成如眼形(相当于椭圆形)的连续图纹形式,并于其一线槽11的第二弯曲段111b与另一相邻线槽11的第一弯曲段111a所形成的扩径区122内,对应搭配有相似如眼形的数个微孔2;或者,如图5所示,该数个线槽11具有连续间隔设置且呈相对弧形的第一弯曲段111a及第二弯曲段111b,且其中任二相邻线槽11共同圈围形成如圆形的连续图纹形式,并于其一线槽11的第二弯曲段111b与另一相邻线槽11的第一弯曲段111a所形成的扩径区122内,对应搭配有相似如圆形的数个微孔2,以及另搭配有如长条形的数个微孔2,且圆形微孔与长条形微孔呈间隔状设置;另外,如图6所示,该数个线槽11具有连续间隔设置的第一弯曲段111a及第二弯曲段111b,该第一弯曲段111a呈S形弯曲形式,该第二弯曲段111b呈弧形弯曲形式,且其中任二相邻线槽11共同圈围形成如圆形及S形的连续图纹11形式,并于任二相邻线槽11所形成的扩径区122内,对应搭配有相似如圆形的数个微孔2,其中S形图纹处形成该变形支条12的缩径区121,且圆形图纹处则形成该变形支条12的扩径区122。此上述之外,还可以如图7所示,该数个线槽11具有连续间隔设置的第一弯曲段111a及第二弯曲段111b,该第一弯曲段111a及第二弯曲段111b皆特别由一直线段与一弧线段相接而成,且其中任二相邻线槽11共同圈围形成如菱形的连续图纹形式,并于其一线槽11的第二弯曲段111b与另一相邻线槽11的第一弯曲段111a所形成的扩径区122内,对应搭配有相似如椭圆形的数个微孔2;再则,还可以如图8所示,该数个线槽11同样具有连续间隔设置的第一弯曲段111a及第二弯曲段111b,该第一弯曲段111a及第二弯曲段111b皆特别由二直线段与二弧线段相接而成,且其中任二相邻线槽11共同圈围形成如矩形的连续图纹形式,并于其一线槽11的第二弯曲段111b与另一相邻线槽11的第一弯曲段111a所形成的扩径区122内,对应搭配有相似如长圆形的数个微孔2。
以上,参阅图4至8所示,皆仅粗略说明各种不同形态的设计,其原则皆相同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说明,属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上述详细说明可轻易思及并加以应用,于此不再加以详述。
请参照图9所示,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于实际使用且经手术置于骨创伤处时,先将骨填补物容置于脊椎笼型支架经变形后所形成的填补空间S内(意指由二维平面转为三维立体的中空笼型基体1,以下即称的“脊椎笼型支架”),再将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以手术线缝合,并固定于骨创伤的适当部位,特别如图所示,直接放置于椎体4连接的棘突41与横突42之间,不需再以骨钉强力锁入,即可完成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植入的手术。
除上述之外,请参照图10及11所示,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该脊椎笼型支架还可以选择另设有一终止端14,该终止端14位于该线槽11延伸至基体1侧缘的端部(即为该线槽11的末端处),且该终止端14为贯穿状的几何形微孔。借此,可避免该变形支条12受挤压变形时,该变形支条12所承受的变形应力轻易沿该线槽11端部无止境延伸,而造成该线槽11于端部产生裂缝,甚至延伸至该基体1侧缘,产生该变形支条12断裂的情形。其中,该终止端14一体成形于该线槽11的端部,较佳分别成形于该数个线槽11的二对应端部(即如图7所示的线槽11左、右二端),且该终止端14的形式可以选择为圆形、矩形、方形……等任意呈贯穿状的几何形态。
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的主要特征在于:借助该基体1表面设有数个线槽11,且其中任二相邻线槽11之间可形成一变形支条12,该些变形支条12便能于适当的外力挤压下,轻易沿该二相邻线槽11自二维平面型态变形为三维立体型态,同时,该变形支条12受外力作用所产生的变形应力遂能集中于该压痕13处,进而通过该压痕13导引该变形支条12呈上、下交错的变形,以便直接使该基体1一体成型为一中空笼形的形式,确保每一脊椎笼型支架具有相同展开的型态,达到降低每一脊椎笼型支架产生变异的功效;甚至,经成形后的基体1不存在有任何接合的界面,而不致于长时间下因接合界面产生该基体1松动,而破坏中空笼形形式的情形,并可再通过该数个线槽11的终止端14设置,以于该终止端14处发挥缓冲作用,而分散该变形支条12所承受的变形应力,达到避免该变形支条12于末端处产生损害、断裂的功效;另外,更可由该数个线槽11的弯曲段111的曲度设计,增加变形后该变形支条12的顺畅度,进而避免因其他角状设计所造成的扭转断裂及伤害,而可同时提升该变形支条12变形后的支撑强度,且增加整体脊椎笼型支架的稳定性。
如此,不仅可以降低脊椎笼型支架制作过程的加工困难度,以轻易引导该脊椎笼型支架由平面转为既定立体形式,并且有效控制变形应力集中的范围,避免于脊椎笼型支架的变形过程中,因变形应力的过度集中而产生断裂的情形。甚至,通过该数个微孔2的孔径设计,减轻该基体1的重量、增加该基体1的可挠性,以及减少于X光照射时造成干扰,并辅以该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3,同时阻隔外部软组织的侵入,而达到供予骨组织具有良好再生空间的功效;同时,填充于脊椎笼型支架内的骨填补物则能自该空隙G与骨组织产生接触,以通过骨填补物诱导骨组织生长,进而加速骨组织再生愈合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能够以简易构型避免接合界面的产生,能够降低脊椎笼型支架的加工困难度与制作成本,且轻易引导该脊椎笼型支架由平面变形为既定的立体型态,以达到减少每一脊椎笼型支架变异的功效。再者,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更能够有效控制变形应力集中的范围,同时于脊椎笼型支架变形过程,达到避免变形应力过度集中而产生断裂的功效。甚至,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更能够抑止生长快速的软组织侵入,且避免体内循环系统的流动带走骨填补物,而可达到确保骨填补物稳固于其中而不流失的功效。此外,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还能够适用于人体脊椎病变的任意部位,以由稳固于其中的骨填补物,达到引导骨组织再生且加速骨组织愈合的功效。
Claims (18)
1.一种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基体,该基体设有数条线槽,每一条线槽具有数个弯曲段,其中任二条相邻线槽之间形成一条变形支条,每一条变形支条形成有一个第一基准端及一个第二基准端,该第一基准端及第二基准端分别位于邻近基体的二相对侧缘处,用以于该第一基准端及第二基准端相对靠近时支撑该变形支条的变形,由二维平面转变为三维立体型态,使该基体呈现中空笼型的形式,且该基体另具有数条压痕,每一条压痕形成于该变形支条表面,并位于该变形支条的一个预定变形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任二相邻的所述线槽将该变形支条区分为一个缩径区及一个扩径区,且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开设有数个微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另设有一个终止端,该终止端位于该数条线槽延伸至基体侧缘的端部,且该终止端为贯穿状的几何形微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另设有一个终止端,该终止端位于该数条线槽延伸至基体侧缘的端部,且该终止端为贯穿状的几何形微孔。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数条压痕皆由该基体表面内凹而成,且该数条压痕平行于该变形支条的第一基准端或第二基准端。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数条压痕形成于该数条变形支条的上、下表面,并位于该数条支条的相对二侧,且该数条压痕分别交错形成于该数条变形支条的缩径区及扩径区。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基体的厚度为20-200微米,该数条压痕的宽度为0.1-0.3毫米。
8.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数个微孔的孔径大小为1-3毫米。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另设有一层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其形成于该基体的部分表面或全表面。
10.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数条线槽的弯曲段区分为一个第一弯曲段及一个第二弯曲段,该第一弯曲段与第二弯曲段呈连续间隔设置,且该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成相对的弧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缩径区位于其一条线槽的第一弯曲段相对另一条相邻线槽的第二弯曲段之间,该扩径区则位于其一条线槽的第二弯曲段相对另一条相邻线槽的第一弯曲段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任二条相邻的所述线槽共同圈围形成圆形的连续图纹形式,且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形成与该扩径区同心对应的圆形微孔。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任二条相邻的所述线槽共同圈围形成眼形的连续图纹形式,且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形成与该扩径区相对应的眼形微孔。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任二条相邻的所述线槽共同圈围形成圆形的连续图纹形式,且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形成与该扩径区同心对应的圆形微孔,并于任二个圆形微孔间设置二个长条形微孔。
1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数条线槽具有连续间隔设置的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该第一弯曲段呈S形弯曲形式,该第二弯曲段呈弧形弯曲形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任二相邻的所述线槽共同圈围形成圆形及S形的连续图纹形式,S形图纹处形成该变形支条的缩径区,且圆形图纹处则形成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形成与该扩径区同心对应的圆形微孔。
17.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数条线槽具有连续间隔设置的一个第一弯曲段及一个第二弯曲段,该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皆由一条直线段与一条弧线段相接而成,且任二条相邻线槽共同圈围形成菱形的连续图纹形式,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形成与该扩径区相对应的椭圆形微孔。
18.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脊椎笼型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数条线槽具有连续间隔设置的一个第一弯曲段及一个第二弯曲段,该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皆由二条直线段与二条弧线段相接而成,且任二条相邻线槽共同圈围形成矩形的连续图纹形式,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内形成与该扩径区相对应的长圆形微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45159.0A CN103181814B (zh) | 2011-12-27 | 2011-12-27 | 脊椎笼型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45159.0A CN103181814B (zh) | 2011-12-27 | 2011-12-27 | 脊椎笼型支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1814A CN103181814A (zh) | 2013-07-03 |
CN103181814B true CN103181814B (zh) | 2015-05-27 |
Family
ID=48673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45159.0A Active CN103181814B (zh) | 2011-12-27 | 2011-12-27 | 脊椎笼型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8181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02373A (zh) * | 2016-05-19 | 2017-11-28 |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区域型定位模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25919B1 (en) * | 1999-08-18 | 2002-07-30 | Intrinsic Orthopedics, Inc. | Devices and methods of vertebral disc augmentation |
US7632294B2 (en) * | 2003-09-29 | 2009-12-15 | Promethean Surgical Devices, Llc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pine repair |
FR2871366A1 (fr) * | 2004-06-09 | 2005-12-16 | Ceravic Soc Par Actions Simpli | Implant expansible prothetique osseux |
JP5081822B2 (ja) * | 2005-07-14 | 2012-11-28 | スタウト メディカル グループ,エル.ピー. | 拡張可能支持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
US9066809B2 (en) * | 2009-05-15 | 2015-06-30 | Globus Medical Inc. | Method for inserting and positioning an artificial disc |
-
2011
- 2011-12-27 CN CN201110445159.0A patent/CN10318181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1814A (zh) | 2013-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071291A (en) | Micro dynamic mesh | |
KR101895546B1 (ko) | 코 성형 인공보형물 | |
CN1917822A (zh) | 可再吸收的外科固定装置 | |
US20180168802A1 (en) | Nasal prosthesi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5581860A (zh) | 3d打印仿生骨小梁结构颈椎融合装置、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201341974Y (zh) | 下颌骨重建钛网支架 | |
CN110063819A (zh) | 椎间融合器用的树状支撑装置 | |
CN103181814B (zh) | 脊椎笼型支架 | |
TWI445523B (zh) | 脊椎籠型支架 | |
CN201211223Y (zh) | 一种解剖型髋臼后壁后柱钢板 | |
CN108294850B (zh) | 3d打印的颈椎全脊椎切除术可植入假体装置 | |
TW201325577A (zh) | 脊椎籠型支架 | |
US1170121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modified tissue graft | |
CN107468291A (zh) | 一种美容用倒刺线 | |
CN204798066U (zh) | 人工椎体 | |
CN103169551A (zh) | 脊椎笼型支架 | |
CN109893305B (zh) | 一种具有分区的组织工程支架 | |
CN108135700B (zh) | 植入体 | |
CN216985297U (zh) | 一种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的钛合金微孔骨植入体 | |
CN216933423U (zh) | 一种用于胫骨的锁定板 | |
CN1179710C (zh) | 记忆合金耳廓 | |
CN109966028A (zh) | 一种用于骨植入物的复合单元、多孔支架及制备方法 | |
CN214632503U (zh) | 一种联体式鼻假体 | |
CN112040909A (zh) | 用于矫正骨缺陷的可成形网 | |
CN101822568B (zh) | 一种可调式面中部骨牵引器及设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