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6625A - 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36625A CN103036625A CN2012105291485A CN201210529148A CN103036625A CN 103036625 A CN103036625 A CN 103036625A CN 2012105291485 A CN2012105291485 A CN 2012105291485A CN 201210529148 A CN201210529148 A CN 201210529148A CN 103036625 A CN103036625 A CN 1030366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tu
- data
- channel
- communication
- g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确认RTU及信道监测系统的结构应为集散控制系统,即每个变电站各安装一台前端机;电力调度中心用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控制;应用了GSM系统的CSD数据通信方式实现现场主控单元与监控中心的双向数据通信;并将报警息利用短消息方式传输至管理人员手机中;CPU首先初始化;之后分别采集遥测,遥信,载频信道数据,然后根据相关原则进行故障判别;如果发现系统出现异常,则启动GSM通信模块将故障信息发送致后台监控中心。本发明的优点:用于监测RTU或其它设备电压电流情况。具有遥信、遥控功能,可对于RTU或其它设备进行遥控操作。操作过程中的数据存贮于数据库中以备查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需由远方的电力调度中心进行实时监控。将有关运行参数和状态信息通过信道,光纤电缆等,上传调度中心并将控制指令下发至变电站RTU中。
但是在这一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某种原因使变电站与电力调度中心失去信号联系,在电力调度中心无法判断是变电站RTU运行出现错误导至RTU系统死机,至使数据无法上传,还是由于信道故障造成通信失败。因而给系统管理和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甚至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精准地监测变电站相关设备,特提供了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的方案确定:
确认RTU及信道监测系统的结构应为集散控制系统,即每个变电站各安装一台前端机。电力调度中心用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控制;有下面四种通信方式可供采用:
[1]仍利用变电站原有的通信信道,即光缆或电缆等方式;
[2]利用电话通信网络;
[3]采用无线集群通信网络;
[4]利用GSM公众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上述通信方式中,第一种方式对RTU及通道一般故障可进行有效判断,但对RTU及通道同时故障或通道误码率高则无法判断,但比较实用、成本低且没有维护费用;
第二种方式是一种可用的方式,但仍然是一种有线的传输方式,如果出现外力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电话线中断,同样会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第三种,采用无线集群通信方式可以克服前两种方式的缺点,但需要建立通信基站,其通信距离受到发射功率的限制,建站费用高并涉及申请频点等工作,而且需花费很大精力对通信系统进行维护。
第四种通信方式是建立在GSM公众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基础上的通信方式,无需网络维护,可进行语音、数据和短消息等通信。这种通讯方式具有使用费用低,通信距离不受限制,通信效果稳定,数据传输可靠等特点。通过方案比较,只有将第一种方式和第四种通信方式分别进行研制,才能适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利用远动通道本身实现故障检测系统结构如下图1:
此装置安装在RTU端,始终监听RTU的收通道,当收通道信号正常时,此装置处于监听状态,不影响RTU的正常通信。当收通道信号无载频时,信号电平低于-40DB,此装置甩开RTU发通道,并将RTU状态利用CDT规约上发调度端。此装置可采集8路RTU的状态量和8路模拟量(0-30V),并具有两路遥控;
利用GSM通信实现故障监测系统结构:如下图2
整个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安装于各变电站现场的前端机部分、后台监控中心系统和GSM无线公众通信系统;
前端机完成对变电站各种遥测信号、遥信信号和载频信号的采集。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GSM无线通信系统,将相关数据上传至后台监控中心,也可以接收由监控中心传来的各种指令和数据并进行相关操作。
后台监控中心接收由前端机上传的现场数据,并可实现声光报警。可随时调取前端机工作状态和载频信道数据,向前端机发送各种操作命令,下载相关数据。
GSM无线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ent Mobilecommunication)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目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体制中比较成熟,完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目前是我国公众移动通信网的主要方式。该系统主要提供语音,短消息,数据等业务。基于数据业务和短消息的通信方式,可以做成传输各种检测,监控数据信号和控制命令的数据通信系统。目前在军事、国防、工业等领域,已开始用于远程监控,定位导航,个人通信终端等。由于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GSM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因而应用上述系统就无需再组建专用通信网络,也不需大量的系统维护费用。
本系统主要应用了GSM系统的CSD数据通信方式实现现场主控单元与监控中心的双向数据通信。并将报警息利用SIM短消息方式传输至管理人员手机中。
由于采用GSM的CSD数据方式和SIM短消息数据通信方式,因而本系统具有实时性强,自动数据处理功能完善,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兼容性好等特点。
利用远动通道本身实现故障检测设计原理:如图3
此装置的核心是采用INTEL公司的N80C196KB16位单片机,通道管理部分利用AM7910芯片来检测通道的好坏,利用一个继电器实现通道的切换。数据采集部分完成YC和YX数据的采集。遥控执行部分可直接作用于RTU的交、直流电源或复位电路。数据接口部分可与RTU或其它装置接口,实现互相监视。面板显示部分可显示RTU的工作状态、通道状态、YX状态等。
利用GSM通信实现故障检测前端机硬件及软件设计原理:
为了满足前述技术要求,确定前端机的结构如图4所示
前端机主要以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为核心,在单片微处理器外围扩展了两个载频接口,一个八输入端口12位的遥测信号接口,一个八输入端口的遥信输入接口。两个遥控开关输出端口,一个RS-232串行通信接口以及状态指示灯阵列。
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是一款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与8051指令集完全兼容。
C8051F020是一款真正独立工作的片上系统,将C8051F020用于RTU及信道监测系统,可大量减少外围器件,充分发挥F020的高速度特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
载频信道接口的功能是将载频信道数据经转换后读入单片微处理器。采用了两片FSK调制解调器芯片AM7910来实现对于上下行载频数据的转换。AM7910是一款专门用于低速串行模拟信道的FSK调制解调器芯片,其特点是支持CCITT V.21,V.23,Bell 103,Bell 202规约,通信速率300—2400bit/s。外围电路简单,利用外部跳线,就可实现多种规约,多种速率,多种工作方式选择。
由于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有两个串行通信接口UART,但其中之一已分配给了GSM通信模块使用。因此,上下载频两个通道只有一个串行通信接口可供使用。为满足上下载频通道的转换要求,采用了一片MCS-51系列单片机89C2051设计了一个串行/并行数据转换电路。这样一来,两个载频信道中,其中之一采用一片AM7910直接转换载频数据,并送入C8051F020的一个串行接口中。另外一个载频信道数据经AM7910转换后送入89C20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中,然后经89C2051进行预处理,并转换为并行数据,将并行载频数据送入C8051F020的并行接口中。载频信道原理图,如图5所示。
对于遥测信号接口,要求其输入最高电压为±30V,而C8051F020单片微处理器的片内A/D转换器最高输入电压为+3V。对于+30V的输入电压,采用了电阻分压衰减电路,将+30V的输入电压降为+3V输入。而为了测量-30V的输入电压,设计了采用运算放大器进行反相放大,将-30V的输入电压降低为+3V输入。两种电路设计在同一电路板上,用短路跳线方法进行切换正负输入。利用片内可编程放大器和相关软件,可实现0-30V;0-15V;0-7.5V档位的自动切换,大大简化了测量工作,并且提高了测试精度。电平转换电路如图6所示。
遥信信号接口中,采用了光电耦合器将输入遥信信号与本系统隔离,减少了外界干扰对于系统的影响。遥信接口电路,如图7所示。
GSM通信模块:GSM通信模块采用西门子公司的工业通信模块TC35T。TC35T具有语音、数据、短消息、FAX四种传输方式;工作在GSM-900MHz和1800MHz频带范围内;工作电源8-30V;波特率为300bps-115kbps,在1200bps-115kbps为自动波特率设置;数据传送采用AT命令集;对外提供标准的RS232接口和电源接口。应用时将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配上标准RS232串行口芯片与TC35T的串行口用电缆直接连接,就可以使用了。
TC35T模块在使用前必须用一台电脑离线对TC35T进行初始化设置,并将设置参数存贮在TC35T中。
由于模块在数据通信模式下不再接收收其它AT指令,只能进行数据传输。因而需要使用"+++"命令进行数据模式到命令模式的切换。
前端机软件主程序流程如图8所示。在流程图中,CPU首先初始化。之后分别采集遥测,遥信,载频信道数据,然后根据相关原则进行故障判别。如果发现系统出现异常,则启动GSM通信模块将故障信息发送致后台监控中心。
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能够同时在线对RTU装置和信道载体进行监控的一种基于GSM网通讯。主站集中显示各子站RTU上传数据、判断故障,又能实现对子站进行遥控、遥测、遥信等多功能的监控系统。
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能实现对RTU和通道的在线监测,具有故障判断、报警、存储、报文显示功能,远方终端具有遥测、遥信、遥控和通道故障判断功能,利用GSM信道实现RTU和信道的在线监测,用于任何类型的远动RTU和通道。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用于监测RTU或其它设备电压电流情况。具有遥信功能,用于监测变电站相关设备动作状态或RTU的相关状态。具有遥控功能,可对于RTU或其它设备进行遥控操作。监测信道状态包括监测信道电平信道数据正确与否,并在需要时可随时读取信道数据进行研判。当出现遥测遥电压过低或遥信变位及信道数据错误时,应及时上报监测中心并告警,所有上述操作过程中的数据存贮于数据库中以备查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利用远动通道本身实现故障检测系统结构图;
图2为基于GSM无线公众通讯系统结构图;
图3为利用远动通道本身实现故障检测设计原理图;
图4为前端机系统框图;
图5为载频信道原理图;
图6为遥测接口电路示意图;
图7为遥信接口电路示意图;
图8为前端机软件主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的方案确定:
确认RTU及信道监测系统的结构应为集散控制系统,即每个变电站各安装一台前端机。电力调度中心用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控制;有下面四种通信方式可供采用:
[1]仍利用变电站原有的通信信道,即光缆或电缆等方式;
[2]利用电话通信网络;
[3]采用无线集群通信网络;
[4]利用GSM公众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上述通信方式中,第一种方式对RTU及通道一般故障可进行有效判断,但对RTU及通道同时故障或通道误码率高则无法判断,但比较实用、成本低且没有维护费用;
第二种方式是一种可用的方式,但仍然是一种有线的传输方式,如果出现外力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电话线中断,同样会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第三种,采用无线集群通信方式可以克服前两种方式的缺点,但需要建立通信基站,其通信距离受到发射功率的限制,建站费用高并涉及申请频点等工作,而且需花费很大精力对通信系统进行维护。
第四种通信方式是建立在GSM公众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基础上的通信方式,无需网络维护,可进行语音、数据和短消息等通信。这种通讯方式具有使用费用低,通信距离不受限制,通信效果稳定,数据传输可靠等特点。通过方案比较,只有将第一种方式和第四种通信方式分别进行研制,才能适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利用远动通道本身实现故障检测系统结构如下图1:
此装置安装在RTU端,始终监听RTU的收通道,当收通道信号正常时,此装置处于监听状态,不影响RTU的正常通信。当收通道信号无载频时,信号电平低于-40DB,此装置甩开RTU发通道,并将RTU状态利用CDT规约上发调度端。此装置可采集8路RTU的状态量和8路模拟量(0-30V),并具有两路遥控;
利用GSM通信实现故障监测系统结构:如下图2
整个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安装于各变电站现场的前端机部分、后台监控中心系统和GSM无线公众通信系统;
前端机完成对变电站各种遥测信号、遥信信号和载频信号的采集。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GSM无线通信系统,将相关数据上传至后台监控中心,也可以接收由监控中心传来的各种指令和数据并进行相关操作。
后台监控中心接收由前端机上传的现场数据,并可实现声光报警。可随时调取前端机工作状态和载频信道数据,向前端机发送各种操作命令,下载相关数据。
GSM无线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ent Mobilecommunication)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目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体制中比较成熟,完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目前是我国公众移动通信网的主要方式。该系统主要提供语音,短消息,数据等业务。基于数据业务和短消息的通信方式,可以做成传输各种检测,监控数据信号和控制命令的数据通信系统。目前在军事、国防、工业等领域,已开始用于远程监控,定位导航,个人通信终端等。由于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GSM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因而应用上述系统就无需再组建专用通信网络,也不需大量的系统维护费用。
本系统主要应用了GSM系统的CSD数据通信方式实现现场主控单元与监控中心的双向数据通信。并将报警息利用SIM短消息方式传输至管理人员手机中。
由于采用GSM的CSD数据方式和SIM短消息数据通信方式,因而本系统具有实时性强,自动数据处理功能完善,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兼容性好等特点。
利用远动通道本身实现故障检测设计原理:如图3
此装置的核心是采用INTEL公司的N80C196KB16位单片机,通道管理部分利用AM7910芯片来检测通道的好坏,利用一个继电器实现通道的切换。数据采集部分完成YC和YX数据的采集。遥控执行部分可直接作用于RTU的交、直流电源或复位电路。数据接口部分可与RTU或其它装置接口,实现互相监视。面板显示部分可显示RTU的工作状态、通道状态、YX状态等。
利用GSM通信实现故障检测前端机硬件及软件设计原理:
为了满足前述技术要求,确定前端机的结构如图4所示
前端机主要以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为核心,在单片微处理器外围扩展了两个载频接口,一个八输入端口12位的遥测信号接口,一个八输入端口的遥信输入接口。两个遥控开关输出端口,一个RS-232串行通信接口以及状态指示灯阵列。
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是一款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与8051指令集完全兼容。
C8051F020是一款真正独立工作的片上系统,将C8051F020用于RTU及信道监测系统,可大量减少外围器件,充分发挥F020的高速度特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
载频信道接口的功能是将载频信道数据经转换后读入单片微处理器。采用了两片FSK调制解调器芯片AM7910来实现对于上下行载频数据的转换。AM7910是一款专门用于低速串行模拟信道的FSK调制解调器芯片,其特点是支持CCITT V.21,V.23,Bell 103,Bell 202规约,通信速率300—2400bit/s。外围电路简单,利用外部跳线,就可实现多种规约,多种速率,多种工作方式选择。
由于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有两个串行通信接口UART,但其中之一已分配给了GSM通信模块使用。因此,上下载频两个通道只有一个串行通信接口可供使用。为满足上下载频通道的转换要求,采用了一片MCS-51系列单片机89C2051设计了一个串行/并行数据转换电路。这样一来,两个载频信道中,其中之一采用一片AM7910直接转换载频数据,并送入C8051F020的一个串行接口中。另外一个载频信道数据经AM7910转换后送入89C20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中,然后经89C2051进行预处理,并转换为并行数据,将并行载频数据送入C8051F020的并行接口中。载频信道原理图,如图5所示。
对于遥测信号接口,要求其输入最高电压为±30V,而C8051F020单片微处理器的片内A/D转换器最高输入电压为+3V。对于+30V的输入电压,采用了电阻分压衰减电路,将+30V的输入电压降为+3V输入。而为了测量-30V的输入电压,设计了采用运算放大器进行反相放大,将-30V的输入电压降低为+3V输入。两种电路设计在同一电路板上,用短路跳线方法进行切换正负输入。利用片内可编程放大器和相关软件,可实现0-30V;0-15V;0-7.5V档位的自动切换,大大简化了测量工作,并且提高了测试精度。电平转换电路如图6所示。
遥信信号接口中,采用了光电耦合器将输入遥信信号与本系统隔离,减少了外界干扰对于系统的影响。遥信接口电路,如图7所示。
GSM通信模块:GSM通信模块采用西门子公司的工业通信模块TC35T。TC35T具有语音、数据、短消息、FAX四种传输方式;工作在GSM-900MHz和1800MHz频带范围内;工作电源8-30V;波特率为300bps-115kbps,在1200bps-115kbps为自动波特率设置;数据传送采用AT命令集;对外提供标准的RS232接口和电源接口。应用时将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配上标准RS232串行口芯片与TC35T的串行口用电缆直接连接,就可以使用了。
TC35T模块在使用前必须用一台电脑离线对TC35T进行初始化设置,并将设置参数存贮在TC35T中。
由于模块在数据通信模式下不再接收收其它AT指令,只能进行数据传输。因而需要使用"+++"命令进行数据模式到命令模式的切换。
前端机软件主程序流程如图8所示。在流程图中,CPU首先初始化。之后分别采集遥测,遥信,载频信道数据,然后根据相关原则进行故障判别。如果发现系统出现异常,则启动GSM通信模块将故障信息发送致后台监控中心。
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能够同时在线对RTU装置和信道载体进行监控的一种基于GSM网通讯。主站集中显示各子站RTU上传数据、判断故障,又能实现对子站进行遥控、遥测、遥信等多功能的监控系统。
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能实现对RTU和通道的在线监测,具有故障判断、报警、存储、报文显示功能,远方终端具有遥测、遥信、遥控和通道故障判断功能,利用GSM信道实现RTU和信道的在线监测,用于任何类型的远动RTU和通道。
Claims (3)
1.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的方案确定:
确认RTU及信道监测系统的结构应为集散控制系统,即每个变电站各安装一台前端机;电力调度中心用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控制;有下面四种通信方式可供采用:
[1]仍利用变电站原有的通信信道,即光缆或电缆等方式;
[2]利用电话通信网络;
[3]采用无线集群通信网络;
[4]利用GSM公众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上述通信方式中,第一种方式对RTU及通道一般故障可进行有效判断,但对RTU及通道同时故障或通道误码率高则无法判断,但比较实用、成本低且没有维护费用;
第二种方式是一种可用的方式,但仍然是一种有线的传输方式,如果出现外力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电话线中断,同样会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第三种,采用无线集群通信方式可以克服前两种方式的缺点,但需要建立通信基站,其通信距离受到发射功率的限制,建站费用高并涉及申请频点等工作,而且需花费很大精力对通信系统进行维护;
第四种通信方式是建立在GSM公众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基础上的通信方式,无需网络维护,可进行语音、数据和短消息等通信;这种通讯方式具有使用费用低,通信距离不受限制,通信效果稳定,数据传输可靠等特点;通过方案比较,只有将第一种方式和第四种通信方式分别进行研制,才能适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利用远动通道本身实现故障检测系统结构,安装在RTU端,始终监听RTU的收通道,当收通道信号正常时,此装置处于监听状态,不影响RTU的正常通信;当收通道信号无载频时,信号电平低于-40DB,此装置甩开RTU发通道,并将RTU状态利用CDT规约上发调度端;此装置可采集8路RTU的状态量和8路模拟量(0-30V),并具有两路遥控;
利用GSM通信实现故障监测系统结构:整个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安装于各变电站现场的前端机部分、后台监控中心系统和GSM无线公众通信系统;
前端机完成对变电站各种遥测信号、遥信信号和载频信号的采集;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GSM无线通信系统,将相关数据上传至后台监控中心,也可以接收由监控中心传来的各种指令和数据并进行相关操作;
后台监控中心接收由前端机上传的现场数据,并可实现声光报警;可随时调取前端机工作状态和载频信道数据,向前端机发送各种操作命令,下载相关数据;
本系统主要应用了GSM系统的CSD数据通信方式实现现场主控单元与监控中心的双向数据通信;并将报警息利用SIM短消息方式传输至管理人员手机中;
由于采用GSM的CSD数据方式和SIM短消息数据通信方式,因而本系统具有实时性强,自动数据处理功能完善,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兼容性好等特点;
利用远动通道本身实现故障检测设计原理:采用INTEL公司的N80C196KB16位单片机,通道管理部分利用AM7910芯片来检测通道的好坏,利用一个继电器实现通道的切换;数据采集部分完成YC和YX数据的采集;遥控执行部分可直接作用于RTU的交、直流电源或复位电路;数据接口部分可与RTU或其它装置接口,实现互相监视;面板显示部分可显示RTU的工作状态、通道状态、YX状态等;
利用GSM通信实现故障检测前端机硬件及软件设计原理:为了满足前述技术要求,确定前端机的结构:前端机主要以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为核心,在单片微处理器外围扩展了两个载频接口,一个八输入端口12位的遥测信号接口,一个八输入端口的遥信输入接口;两个遥控开关输出端口,一个RS-232串行通信接口以及状态指示灯阵列;
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是一款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与8051指令集完全兼容;C8051F020是一款真正独立工作的片上系统,将C8051F020用于RTU及信道监测系统,可大量减少外围器件,充分发挥F020的高速度特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
载频信道接口的功能是将载频信道数据经转换后读入单片微处理器;采用了两片FSK调制解调器芯片AM7910来实现对于上下行载频数据的转换;AM7910是一款专门用于低速串行模拟信道的FSK调制解调器芯片,其特点是支持CCITT V.21,V.23,Bell103,Bell202规约,通信速率300-2400bit/s;
由于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有两个串行通信接口UART,但其中之一已分配给了GSM通信模块使用;因此,上下载频两个通道只有一个串行通信接口可供使用;为满足上下载频通道的转换要求,采用了一片MCS-51系列单片机89C2051设计了一个串行/并行数据转换电路;这样一来,两个载频信道中,其中之一采用一片AM7910直接转换载频数据,并送入C8051F020的一个串行接口中;另外一个载频信道数据经AM7910转换后送入89C20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中,然后经89C2051进行预处理,并转换为并行数据,将并行载频数据送入C8051F020的并行接口中;
对于遥测信号接口,要求其输入最高电压为±30V,而C8051F020单片微处理器的片内A/D转换器最高输入电压为+3V;对于+30V的输入电压,采用了电阻分压衰减电路,将+30V的输入电压降为+3V输入;而为了测量-30V的输入电压,设计了采用运算放大器进行反相放大,将-30V的输入电压降低为+3V输入;两种电路设计在同一电路板上,用短路跳线方法进行切换正负输入;利用片内可编程放大器和相关软件,可实现0-30V;0-15V;0-7.5V档位的自动切换,大大简化了测量工作,并且提高了测试精度;
遥信信号接口中,采用了光电耦合器将输入遥信信号与本系统隔离,减少了外界干扰对于系统的影响;
GSM通信模块:GSM通信模块采用西门子公司的工业通信模块TC35T;TC35T具有语音、数据、短消息、FAX四种传输方式;工作在GSM-900MHz和1800MHz频带范围内;工作电源8-30V;波特率为300bps-115kbps,在1200bps-115kbps为自动波特率设置;数据传送采用AT命令集;对外提供标准的RS232接口和电源接口;应用时将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配上标准RS232串行口芯片与TC35T的串行口用电缆直接连接,就可以使用了;
TC35T模块在使用前必须用一台电脑离线对TC35T进行初始化设置,并将设置参数存贮在TC35T中;
由于模块在数据通信模式下不再接收收其它AT指令,只能进行数据传输;因而需要使用"+++"命令进行数据模式到命令模式的切换;
在流程图中,CPU首先初始化;之后分别采集遥测,遥信,载频信道数据,然后根据相关原则进行故障判别;如果发现系统出现异常,则启动GSM通信模块将故障信息发送致后台监控中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能够同时在线对RTU装置和信道载体进行监控的一种基于GSM网通讯;主站集中显示各子站RTU上传数据、判断故障,又能实现对子站进行遥控、遥测、遥信等多功能的监控系统。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能实现对RTU和通道的在线监测,具有故障判断、报警、存储、报文显示功能,远方终端具有遥测、遥信、遥控和通道故障判断功能,利用GSM信道实现RTU和信道的在线监测,用于任何类型的远动RTU和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291485A CN103036625A (zh) | 2012-12-07 | 2012-12-07 | 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291485A CN103036625A (zh) | 2012-12-07 | 2012-12-07 | 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36625A true CN103036625A (zh) | 2013-04-10 |
Family
ID=48023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291485A Pending CN103036625A (zh) | 2012-12-07 | 2012-12-07 | 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36625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23706A (zh) * | 2013-06-04 | 2013-09-25 | 安徽省电力公司阜阳供电公司 | 大运行方式下的高频通道远程测控方法 |
CN103401586A (zh) * | 2013-08-20 | 2013-11-20 | 国家电网公司 | 通信线路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
CN103595492A (zh) * | 2013-10-09 | 2014-02-19 | 国家电网公司 | Cdt通道故障报警系统 |
CN103676935A (zh) * | 2013-12-09 | 2014-03-26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监控电气控制盒检查台自动运行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3944260A (zh) * | 2014-04-10 | 2014-07-23 | 国家电网公司 | 信息通道远程监控装置 |
CN104269938A (zh) * | 2014-10-25 | 2015-01-07 | 国家电网公司 | 用于厂站调度自动化设备故障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WO2015109736A1 (zh) * | 2014-01-21 | 2015-07-30 | 国家电网公司 |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备通道信息智能比对方法 |
CN106787162A (zh) * | 2015-11-23 | 2017-05-31 | 天津鼎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变电站 |
CN111512350A (zh) * | 2017-12-22 | 2020-08-07 | 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远程机器的安全功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
CN112346376A (zh) * | 2020-10-09 | 2021-02-09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遥信开入的自检测系统、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75867A (en) * | 1992-02-06 | 1995-12-12 | Itron, Inc. | Distributed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
CN1463062A (zh) * | 2003-06-20 | 2003-12-24 | 营口供电公司 | 利用远动通道实现rtu和通道远方故障诊断方法 |
-
2012
- 2012-12-07 CN CN2012105291485A patent/CN10303662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75867A (en) * | 1992-02-06 | 1995-12-12 | Itron, Inc. | Distributed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
CN1463062A (zh) * | 2003-06-20 | 2003-12-24 | 营口供电公司 | 利用远动通道实现rtu和通道远方故障诊断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曾一凡等: "《C8051F020构成的RTU及故障监测系统》",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 |
曾一凡等: "《变电站RTU及远动信道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2004年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 |
曾一凡等: "《变电站RTU及远动信道故障诊断监测系统设计》", 《电网技术》 *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23706A (zh) * | 2013-06-04 | 2013-09-25 | 安徽省电力公司阜阳供电公司 | 大运行方式下的高频通道远程测控方法 |
CN103401586A (zh) * | 2013-08-20 | 2013-11-20 | 国家电网公司 | 通信线路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
CN103595492A (zh) * | 2013-10-09 | 2014-02-19 | 国家电网公司 | Cdt通道故障报警系统 |
CN103595492B (zh) * | 2013-10-09 | 2015-11-18 | 国家电网公司 | Cdt通道故障报警系统 |
CN103676935A (zh) * | 2013-12-09 | 2014-03-26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监控电气控制盒检查台自动运行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WO2015109736A1 (zh) * | 2014-01-21 | 2015-07-30 | 国家电网公司 |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备通道信息智能比对方法 |
CN103944260A (zh) * | 2014-04-10 | 2014-07-23 | 国家电网公司 | 信息通道远程监控装置 |
CN103944260B (zh) * | 2014-04-10 | 2016-09-28 | 国家电网公司 | 信息通道远程监控装置 |
CN104269938A (zh) * | 2014-10-25 | 2015-01-07 | 国家电网公司 | 用于厂站调度自动化设备故障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CN106787162A (zh) * | 2015-11-23 | 2017-05-31 | 天津鼎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变电站 |
CN111512350A (zh) * | 2017-12-22 | 2020-08-07 | 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远程机器的安全功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
CN112346376A (zh) * | 2020-10-09 | 2021-02-09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遥信开入的自检测系统、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和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36625A (zh) | 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 | |
CN108798787B (zh) | 基于LoRa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方法 | |
CN102136868A (zh) | 电信基站基带处理单元bbu-射频拉远模块rru故障判断方法 | |
CN101222399A (zh) | 井下监控系统及井下监控方法 | |
CN105790794A (zh) | 一种台区线路在线识别系统 | |
CN103198608A (zh) | 铁路车站信号设备故障诊断及报警系统 | |
CN201699729U (zh) | 一种监测控制设备 | |
CN205596111U (zh) | 一种台区线路在线识别系统 | |
CN201336685Y (zh) | 用于重点消防单位的多用远程通信装置 | |
CN103473936A (zh)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交通信号控制机 | |
CN201072594Y (zh) | 无线压力采集记录系统 | |
CN213120684U (zh) | 一种一拖六智能远传水表 | |
CN104111637A (zh) | 户外数据采控设备 | |
CN208984742U (zh) | 一种配电终端全生产周期自动化测试装置 | |
CN102568179B (zh) | 双通道无线传输的电力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 | |
CN207114090U (zh) |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管道压力监测系统 | |
CN216357106U (zh) | 一种低压边缘融合控制装置及营配数据交互系统 | |
CN204189295U (zh) | 一种矿用井下信息采集系统 | |
CN212518539U (zh) | 一种智能直流保护测控装置 | |
CN203965567U (zh) | 一种二遥电力监测与故障快速诊断系统 | |
CN106527413A (zh) | 一种现场故障诊断系统 | |
CN202918294U (zh) | 光路自动切换设备 | |
CN202918293U (zh) | 光路自动切换设备 | |
CN201846368U (zh) | 用于井下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 | |
CN106094661A (zh) | 一种油井专用测控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