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2958008B -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8008B
CN102958008B CN201110248524.9A CN201110248524A CN102958008B CN 102958008 B CN102958008 B CN 102958008B CN 201110248524 A CN201110248524 A CN 201110248524A CN 102958008 B CN102958008 B CN 102958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account
server
information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85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8008A (zh
Inventor
黎昀
符小宝
王作书
杨潇
安勇
王敏
张春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485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58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58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008A/zh
Priority to HK13104401.0A priority patent/HK117708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8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0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第一移动终端收到发送信息指令后,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对应关系,判断出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均对应有IM账户,并判断出所述IM账户均在线时,由IM服务器构造IM消息,并将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IM账户中,IM账户是其对应的移动终端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由所述IM服务器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的,对应关系为所述IM服务器中保存的所述移动终端标识与IM账户的对应关系,本实施例,无需登录单独设置的客户端,也无需保存单独的IM联系人列表,减少了操作步骤,节省了设备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即时通讯(IM,Instant Messenger)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通信工具。而且,随着手持终端计算的发展,即时通讯已不仅仅局限在计算机上应用,在手机终端、平板(PAD)电脑上同样被广泛使用。
目前,常用的IM软件有QQ、旺旺、飞信等,无论哪种软件客户端,其应用过程基本相同,大致如下:
首先,登录IM客户端,进入该IM界面;如,进入QQ界面或飞信等界面;
然后,打开好友列表,从该好友列表选择出需要通信的好友即被叫方;
最后,与所选择的好友进行IM通信。
可见,现有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必须要登录到相应的客户端,从该客户端所维护的好友列表中选择好友后,才能与所选择的好友进行通信。由于需要登录到相应的IM客户端后才能进行IM通信,因而操作繁琐;再有,各个IM客户端分别使用各自的联系人名单,如好友名单,并且各IM客户端所使用的名单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因而每个IM客户端所支持的名单都需要单独维护,占用资源且应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索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登录IM客户端,操作繁琐,并需要单独维护通讯名单,占用设备资源的问题。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系统和移动终端,用以保证上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收到发送信息指令后,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是否有与其自身对应的第一IM账户,以及,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并判断所述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是否均处于在线状态;
如果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信息内容,并将该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由所述IM服务器构造包括所述信息内容的IM消息,并把该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
其中,所述IM账户是移动终端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由所述IM服务器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的,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IM服务器保存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与IM账户的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系统,包括IM服务器和至少两个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IM服务器,用于接收到移动终端的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后,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与之对应的IM账户,并保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以及IM账户状态的注册信息;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包括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后,构造包括所述信息内容的IM消息,并把该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于接收发送信息指令,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对应关系,判断出有与自身对应的第一IM账户,以及,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判断出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并判断出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均处于在线状态时,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信息内容,并将该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注册请求发送单元,用于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所述注册请求用于指示IM服务器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与之对应的IM账户,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
账户判断单元,用于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是否有与自身对应的第一IM账户,以及,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并判断所述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是否处于在线状态;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信息内容,并将该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由IM服务器构造包括所述信息内容的IM消息,并把该IM消息发送至第二IM账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中,移动终端通过与IM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注册并获取自身对应的IM账户,IM服务器保存移动终端标识与IM账户的对应关系,当第一移动终端收到发送信息指令时,第一移动终端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出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均对应有IM账户,且判断出IM账户均在线时,则以IM发送方式,由IM服务器构造包括信息内容的IM消息,通过网络连接将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IM账户,第二移动终端即可从其对应的IM账户中读取信息内容,本实例的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无需登录单独设置的客户端,且通过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绑定,也无需保存单独的IM联系人列表,从而减少了操作步骤,节省了设备资源。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种移动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种移动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装置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装置、包括以上任何装置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申请的主要思想之一可以包括,当第一移动终端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信息时,第一移动终端利用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讯)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是否有与自身对应的第一IM账户,以及,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并判断所述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是否均处于在线状态;其中,所述IM账户是移动终端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由所述IM服务器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的,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IM服务器中保存的所述移动终端标识与IM账户的对应关系。如果判断结果均为是,第一移动终端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信息内容,并将该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由IM服务器构造包括所述信息内容的IM消息,并把该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因此第二移动终端即可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IM账户中提取所述IM消息,并获取所述IM消息中的信息内容。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无需登录在移动终端中单独设置的IM客户端,且IM账户和移动终端标识对应,因此也无需单独维护IM联系人列表,因此操作简单,并节约了设备资源,且以IM发送方式进行信息发送,还可以节省通信费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方案。
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移动终端与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讯)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实现即时通讯,移动终端需要首先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并向IM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中需携带该移动终端标识,该移动终端标识是唯一的,所述标识可以为移动终端的通信号码,例如移动终端为手机时,该标识即为手机号码。
步骤102:IM服务器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与之对应的IM账户,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
IM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的注册请求时,为该移动终端确定一个IM账户,并确定该移动终端标识与IM账户的对应关系,每一移动终端标识对应一IM账户,IM服务器保存该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当移动终端以其IM账户登录或者退出IM服务器时,IM服务器还可记录其状态信息,如离线或者在线等。IM服务器保存的所述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列表或数据库的方式保存。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1和步骤102的操作并不是每次都执行,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注册IM账户后,移动终端在开机启动时,即可以自动登录到IM服务器,也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时,在登录到所述IM服务器。
步骤103:第一移动终端收到发送信息指令时,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是否有与自身对应的第一IM账户,以及,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如果均为是,则进入步骤104。
用户应用的移动终端,本实施例中设为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的发送信息指令,向接收用户发送信息时,本实施例中,将接收用户应用的移动终端设为第二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可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
所述待发送信息的内容可以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或者视频信息等。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对应的IM账户设为第一IM账户,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IM账户设为第二IM账户。
所述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可以是IM服务器推送至第一移动终端,也可以是第一移动终端向IM服务器发送对应关系请求时,IM服务器再将该对应关系发送至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IM服务器将所述对应关系推送至移动终端,可以是定时触发推送,也可以是在保存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时推送。第一移动终端根据IM服务器推送的对应关系和IM账户状态信息,可以根据自身的移动终端标识查找其是否有对应的第一IM账户,以及根据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查找第二移动终端是否有第二IM账户。
其中,第一移动终端向IM服务器发送对应关系请求,可以是在第一移动终端每次开机启动完成时发送该请求,或者,定时发送该请求,或者,在发送待发送信息之前发送该请求。IM服务器接收到该请求即可将对应关系发送至第一移动终端。
另外,所述发送的对应关系请求中还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标识,所述多个移动终端标识可以是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的标识以及第一移动终端中保存的多个其他移动终端标识,例如,手机的通讯录中保存的所有手机号码;也可以只是包括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标识,例如,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手机号码。IM服务器根据保存的对应关系查找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多个移动终端标识是否存在对应的IM账户,并将存在与移动终端标识相应的对应关系或者对应关系获取失败的消息反馈给第一移动终端,从而第一移动终端即可获知其自身以及第二移动终端是否有对应的IM账户。
其中,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第一移动终端可以预先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出其保存的移动终端中哪些具有IM账户,然后将对应有IM账户的移动终端标识设置IM标志,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可以具体是判断第二移动终端的标识是否设置有IM标志,在实际应用中,例如手机中,为便于用户查看,可以在手机通讯录中设置IM标志符号,IM标志符号可以通过小图标、不同文字颜色、字体等表示,以方便用户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3分别对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进行的判断操作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别进行。且判断过程中如果有一个结果为否,如,第一移动终端没有对应的IM账户,或者第二移动终端没有对应的IM账户,即可结束本次判断。
步骤104:判断所述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是否处于在线状态,如果均为是,进入步骤105。
判断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对应有第一IM账户,且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有第二IM账户后,第一移动终端需要判断所述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是否均为在线状态。
判断所述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是否均为在线状态,可以是第一移动终端向IM服务器查询账户状态信息,根据IM服务器的状态信息响应进行判断;也可以是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的对应关系中即携带账户的状态信息,第一移动终端可直接利用该状态信息进行判断。
步骤105:第一移动终端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信息内容,并将该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
判断出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均对应有IM账户,且所对应的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均在线时,第一移动终端即可通过与IM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发送IM消息。具体地,第一移动终端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信息内容,然后将所述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
步骤106:IM服务器构造包括所述信息内容的IM消息,并把该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
可选地,所述IM服务器还可增加一确认步骤,即确定该IM消息的发送方账户为第一IM账户,接收方账户为第二IM账户。
IM服务器对所述信息内容进行封装,构造成IM消息,并确定该IM消息的发送方账户为第一IM账户,接收方账户为第二IM账户,即可将该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
从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与IM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即可从其对应的第二IM账户中提取出所述IM消息,并获取所述IM消息中的信息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即时通讯方法可以采用基于云计算的方法,所述的IM服务器为云服务器,所述的移动终端为云设备。所述移动终端中无需单独设置并维护IM客户端,即可实现与IM服务器的网络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与IM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注册并获取移动终端对应的IM账户,IM服务器保存移动终端标识与IM账户的对应关系,第一移动终端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信息时,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出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均对应有IM账户,并判断出IM账户均在线时,则通过IM发送方式,由IM服务器构造包括信息内容的IM消息,通过网络连接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IM账户,第二移动终端即可从其对应的IM账户中读取信息内容,从而实现即时通讯,本实例的实现即时通讯方法,无需登录客户端,减少了操作步骤,且通过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绑定,也无需保存单独的IM联系人列表,从而节省了设备资源。
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移动终端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
步骤202:IM服务器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与之对应的IM账户,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以及IM账户状态信息。
步骤201和步骤202的操作与方法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3:第一移动终端收到发送信息指令时,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是否有与自身对应的第一IM账户,若是,则进入步骤204,若否,则进入步骤209。
所述对应关系,可以是IM服务器定时触发推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或者在保存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时推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其还可以是,IM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对应关系请求时再将保存的对应关系发送至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请求可以是第一移动终端开机启动完成时即发送,也可以定时发送,或者在发送待发送信息之前发送。
另外,所述对应关系中还可以携带IM账户的状态信息,包括在线或者离线等状态信息。
步骤204: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对应关系,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否有对应的第二IM账户,若是,则进入步骤205,若否,则进入步骤209。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3和步骤204的操作并不限定于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204的操作,在执行步骤203的操作,也可以同时执行。
另外,对第二移动终端的判断过程并不限定与第一移动终端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信息时,其还可以预先进行判断,并在第二移动终端具有IM账户时,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设置相应的IM标志保存在第一移动终端中,第一移动终端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时,直接判断该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是否设置有IM标志,若是,则直接执行步骤205的操作。
步骤205:判断所述第一IM账户和所述第二IM账户是否处于在线状态,如果均为是,则进入步骤206,如果否,进入步骤209。
步骤206:第一移动终端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信息内容,并将该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
步骤207:IM服务器构造包括所述信息内容的IM消息,确定该IM消息的发送方账户为第一IM账户,接收方账户为第二IM账户,并把该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
步骤208:第二移动终端从其对应的IM账户中提取所述IM消息,并获取所述IM消息中的信息内容。
步骤209:第一移动终端根据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将所述待发送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待发送信息为短消息,所述移动终端标识为手机通信号码,则按照短消息发送方式将短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短消息的内容可以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声音信息或者视频信息等,则所述短消息发送方式,具体是通过短消息服务中心,将所述短消息发送至信息接收方应用的第二移动终端。
或者,所述待发送信息为电子邮件,所述移动终端标识为电子邮箱,则按照邮件发送方式将电子邮件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邮件发送方式,具体是通过邮件服务器,将电子邮件发送至接收方应有的第二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均满足有对应的IM账户且账户均在线的条件时,则可以通过与IM服务器的网路连接,通过IM发送方式,将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账户,第二移动终端即可获取到该信息内容,当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至少一个不满足所述条件时,则仍可以按照常规的发送方式将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通过IM发送方式,只需消耗网络流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节约通信费用,特别是移动终端为手机时,用户发送短消息时,按照短消息发送方式进行操作,而手机即可自动判断是否可以以IM发送方式将信息内容传递至接收方,因此,可以节省短消息的通信费用。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与IM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注册并获取对应的IM账户,IM服务器保存移动移动终端标识与IM账户的对应关系,以及IM账户的状态信息,第一移动终端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信息时,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和IM账户的状态信息,判断出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均对应有IM账户,且IM账户均在线时,则通过IM发送方式,由IM服务器构造包括信息内容的IM消息,通过网络连接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IM账户,第二移动终端即可从其对应的IM账户中读取信息内容,从而实现即时通讯,本实例的实现即时通讯方法,无需登录单独设置的客户端,且通过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绑定,也无需要保存单独的IM联系人列表,从而节省了设备资源,且通过IM发送方式实现信息的传递节省了通信费用。在不能实现即时通信时,还可以按照常规方式发送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准确传递。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系统,参见图3,示出了所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IM服务器301和至少两个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302和第二移动终端303。
所述IM服务器301:用于接收到移动终端的注册请求后,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与之对应的IM账户,并保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以及IM账户状态的注册信息;接收到第一移动终:302发送的包括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后,构造包括所述信息内容的IM消息,并把该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与IM服务器301建立网络连接,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301;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302,用于接收发送信息指令,利用IM服务器302提供的对应关系,判断出有与自身对应的第一IM账户,以及,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判断出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303对应的第二IM账户,并判断出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均处于在线状态时,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信息内容,并将该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303即可从其对应的第二IM账户中提取所述IM消息,获取所述IM消息中的信息内容。
其中,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可以是IM服务器推送至第一移动终端,也可以是第一移动终端向IM服务器发送对应关系请求时,IM服务器再将该对应关系发送至第一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IM服务器将所述对应关系推送至移动终端,可以是定时触发推送,也可以是在保存的对应关系和IM账户状态信息发生变化时推送。第一移动终端根据IM服务器推送的对应关系即可以根据自身的移动终端标识查找其是否有对应的IM账户,以及根据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查找第二移动终端是否有IM账户。
其中,第一移动终端向IM服务器发送对应关系请求,可以是在第一移动终端每次开机启动时发送该请求,或者,定时发送该请求,或者,在发送待发送信息之前发送该请求。IM服务器接收到该请求即可将保存的对应关系发送至第一移动终端。
另外,所述发送的对应关系请求中还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标识,所述多个移动终端标识可以是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的标识以及第一移动终端中保存的多个其他移动终端标识,例如,手机的通讯录中保存的所有手机号码;也可以只是包括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标识,例如,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手机号码。IM服务器根据保存的对应关系查找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多个移动终端标识是否存在对应的IM账户,并将存在与移动终端标识相应的对应关系或者对应关系获取失败的消息反馈给第一移动终端,从而第一移动终端即可获知其自身以及第二移动终端是否有对应的IM账户。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302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303对应的IM账户,可以具体为: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是否设置有IM标志,所述IM标志是第一移动终端302预先利用IM服务器301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出第二移动终端303有对应的第二IM账户时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所设置的。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实现即时通讯系统可以是基于云计算的系统,所述的IM服务器为云服务器,所述的移动终端为云设备。所述移动终端无需设置单独的IM客户端,即可实现与IM服务器的网络连接,从而实现即时通讯,因此也节约了设备资源,例如,现有的手机中为了实现即时通讯还需要单独安装客户端软件,才可实现即时通讯,而本申请所提供的移动终端无需安装客户端,直接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从而可实现即时通讯。
另外,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302判断出其自身标识没有对应的第一IM账户,或者第二移动终端303没有对应的第二IM账户,或者第一IM账户不在线,或者第二IM账户不在线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302还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将所述待发送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303。
所述待发送信息为短消息,所述移动终端标识为手机通信号码,则按照短消息发送方式将待发送信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短消息的内容可以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声音信息或者视频信息等,则所述短消息发送方式,具体是通过短消息服务中心,将所述短消息发送至信息接收方应用的第二移动终端。
或者,所述待发送信息为电子邮件,所述移动终端标识为电子邮箱,则按照邮件发送方式将电子邮件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邮件发送方式,具体是通过邮件服务器,将电子邮件发送至接收方应有的第二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至少包括的两个移动终端,以第一移动终端作为发送终端,第二移动终端作为接收终端来进行的描述,但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并不限定于此,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也可以作为接收终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也可作为发送终端,本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具有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或第二移动终端功能的其他移动终端,以实现信息的多方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可分别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IM服务器分别为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确定与之对应的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并保存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第一移动终端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信息时,从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出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均对应有IM账户且账户均在线时,第一移动终端将信息内容以IM发送方式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的IM账户,第二移动终端即可从所述IM账户中提取出信息内容,展示给接收方,从而第一移动终端无需设置单独的IM客户端,也无需维护单独的IM联系人,即可实现即时通讯,节约了设备资源,且节省了信息传递中的通信费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参见图4,示出了该移动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注册请求发送单元402,用于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并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所述注册请求用于指示IM服务器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与之对应的IM账户,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
账户判断单元403,用于接收到信息发送指令时,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是否有与自身对应的第一IM账户,以及,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并判断所述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是否处于在线状态。。
信息发送单元403,用于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信息内容,并将该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由IM服务器构造包括所述信息内容的IM消息,并把该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
第二移动终端即可从其对应的IM账户中提取IM消息,获取IM消息中的信息内容。
其中,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参见图5,为本申请一种移动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当所述账户判断单元403判断结果为否时,则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发送单元404: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将所述待发送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账户判断单403判断结果为否是指其自身没有对应的IM账户,或者其对应的IM账户不在线,或者第二移动终端没有对应的IM账户,或者第二移动终端的IM账户不在线。
另外,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标志设置单元405,用于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有对应的IM账户时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所设置的IM标志。
则所述账户判断单元403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对应的IM账户,具体是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是否设置有IM标志。
当所述移动终端作为接收终端时,其还可以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406,用于从其对应的IM账户中提取IM消息,并获取所述IM消息中的信息内容。
本申请所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与IM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和交互,可以实现以IM发送方式将信息传递至接收方,无需在该移动终端中设置单独的IM客户端,同时由于,IM账户和移动终端标识对应,也无需单独维护IM联系人列表,因此节约了设备资源,且信息以IM发送方式进行发送,节省了通信费用。
下面以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以移动终端为手机、移动终端标识为手机号码,发送短消息请求为例,发送用户应用手机A,其对应的手机号码为HA,接收用户应用手机B,其对应的手机号码为HB。手机A中存储有通讯录,保存多个手机号码,包括手机B对应的手机号码HB。实际应用中,用户还可以为每一个手机号码设置相应的用户名。手机A和手机B均可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IM服务器分别为所述手机A和手机B确定对应的IM账户,分别为账户IMA和账户IMB。IM服务器保存手机号码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记录账户的状态信息。
用户通过手机A向应用手机B的用户发送短消息时,手机A接收到发送短消息指令,从短消息中提取出手机号码HB,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手机号码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和IM账户的状态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账户IMA和该IMA是否在线,以及,是否存在账户IMB和该IMB是否在线,若均为是,则手机A提取所述短消息内容,并将所述短消息内容以及其账户IMA和账户IMB的信息发送至IM服务器。IM服务器可构造IM消息,确定发送方账户为账户IMA,接收方账户为账户IMB,并将IM消息发送至账户IMB中,手机B即可从其对应的账户IMB中提取该短消息内容,以展示给用户。
在该实际应用中,用户的操作方式不变,只需按照常规的短消息发送形式进行操作,由手机进行判断,可以通过IM发送形式将内容信息发送给接收用户,并且无需登录单独设置的IM客户端,同时由于,IM账户和手机号码对应,因此也无需单独维护IM联系人列表,有效节约了设备资源,并且短消息以IM发送方式进行发送,还可节省通信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检索方法、装置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收到发送信息指令后,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对应关系判断是否有与自身对应的第一IM账户,以及,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判断是否有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并判断所述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是否均处于在线状态;
如果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信息内容,并将该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由所述IM服务器构造包括所述信息内容的IM消息,并把该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
其中,所述IM账户是移动终端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由所述IM服务器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的,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IM服务器保存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与IM账户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没有对应的第一IM账户,或者第二移动终端没有对应的第二IM账户,或者第一IM账户不在线,或者第二IM账户不在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根据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将所述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信息为短消息,所述移动终端标识为手机通信号码,则将所述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具体为按照短消息发送方式将所述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或者,
所述待发送信息为电子邮件,所述移动终端标识为电子邮箱,则将所述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具体为按照邮件发送方式将所述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为IM服务器定时触发推送的,或者,当保存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时推送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为第一移动终端向IM服务器发送对应关系请求时,由IM服务器提供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请求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启动完成时发起,或者定时发起,或者在发送待发送信息之前发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IM账户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是否设置有IM标志,所述IM标志是第一移动终端预先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出第二移动终端有对应的第二IM账户时所设置的。
8.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IM服务器和至少两个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IM服务器,用于接收到移动终端的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后,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与之对应的IM账户,并保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后,构造包括所述信息内容的IM消息,并把该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于接收发送信息指令,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对应关系,判断出有与自身对应的第一IM账户,以及,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判断出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并判断出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均处于在线状态时,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信息内容,并将该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判断出其自身没有对应的第一IM账户,或者第二移动终端没有对应的第二IM账户,或者第一IM账户不在线,或者第二IM账户不在线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还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按照常规发送方式将所述待发送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具体为:
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是否设置有IM标志,所述IM标志是第一移动终端预先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对应关系判断出第二移动终端有对应的第二IM账户时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所设置的。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注册请求发送单元,用于与IM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利用该连接将携带有自身标识的注册请求发送至IM服务器,所述注册请求用于指示IM服务器为所述移动终端确定与之对应的IM账户,并指示IM服务器保存所述移动终端标识和IM账户的对应关系;
账户判断单元,用于收到信息发送指令后,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是否有与自身对应的第一IM账户,以及,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并判断所述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是否处于在线状态;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从待发送信息中提取出信息内容,并将该信息内容以及第一IM账户和第二IM账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IM服务器,由IM服务器构造包括所述信息内容的IM消息,并把该IM消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IM账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将所述待发送信息内容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标志设置单元,用于利用IM服务器提供的所述对应关系,判断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有对应的IM账户时为第二移动终端标识设置IM标志;
则所述账户判断单元判断是否有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标识对应的IM账户,具体是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标识是否设置有IM标志。
CN201110248524.9A 2011-08-26 2011-08-26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8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8524.9A CN102958008B (zh) 2011-08-26 2011-08-26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HK13104401.0A HK1177086A1 (zh) 2011-08-26 2013-04-11 種實現即時通訊的方法、系統和移動終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8524.9A CN102958008B (zh) 2011-08-26 2011-08-26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008A CN102958008A (zh) 2013-03-06
CN102958008B true CN102958008B (zh) 2015-05-27

Family

ID=47766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852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8008B (zh) 2011-08-26 2011-08-26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8008B (zh)
HK (1) HK11770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9869A (zh) * 2013-05-24 2013-09-0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信息处理目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97858B (zh) * 2013-05-29 2017-11-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视用户状态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04469246B (zh) * 2013-09-13 2018-11-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服务方法及通信服务装置
CN104539519B (zh) * 2014-12-27 2019-07-30 宁波江东远通计算机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4808608A (zh) * 2015-02-12 2015-07-29 深圳市米家互动网络有限公司 汽车远程操控方法和系统、远程操控终端和服务器
CN104683223A (zh) * 2015-03-29 2015-06-03 陈包容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4683224A (zh) * 2015-03-30 2015-06-03 陈包容 一种阅后即焚消息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4702494B (zh) * 2015-04-01 2020-07-24 陈包容 一种阅后即焚消息的即时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6161528B (zh) * 2015-04-07 2019-09-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853326A (zh) * 2015-05-29 2015-08-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云名片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6850703B (zh) * 2015-11-27 2020-02-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社交身份的通信方法及服务器
CN105516946A (zh) * 2015-12-29 2016-04-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短信推送方法及装置
WO2018133853A1 (zh) * 2017-01-22 2018-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7426093A (zh) * 2017-08-24 2017-12-01 深圳双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12367714B (zh) * 2020-10-23 2023-04-07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连接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4765596B (zh) * 2021-01-04 2023-12-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社交关系的构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8689A (zh) * 2004-01-15 2004-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软交换系统的短消息和即时消息业务互通的系统和方法
CN1988517A (zh) * 2005-12-21 2007-06-2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传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72544A (zh) * 2008-05-05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短消息和即时消息融合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50443A (zh) * 2008-09-15 2011-08-10 微软公司 用于在即时消息用户和短消息服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15651B2 (en) * 2001-05-03 2012-11-20 Kyocera Corporation Instant messaging to a mobi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8689A (zh) * 2004-01-15 2004-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软交换系统的短消息和即时消息业务互通的系统和方法
CN1988517A (zh) * 2005-12-21 2007-06-2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传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72544A (zh) * 2008-05-05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短消息和即时消息融合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50443A (zh) * 2008-09-15 2011-08-10 微软公司 用于在即时消息用户和短消息服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77086A1 (zh) 2013-08-09
CN102958008A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8008B (zh)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3069755B (zh) 使用多个客户端实例的即时消息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US10530895B2 (en) Method, system and server for pushing information
US20090181702A1 (en)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CN109246220B (zh)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3188130A (zh) 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关联方法及装置
US9065788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WO2014029276A1 (zh) 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7483320B (zh) 一种群组创建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3457828B (zh) 一种跨网的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4539511A (zh) 一种进入客户端显示自身组别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56391A (zh) 信息互通的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JP2015534677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の方法、端末、サーバ及びシステム
CN103209247A (zh) 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终端和服务器
CN102185701A (zh) 一种实现群组信息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WO201417689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CN102255897A (zh) 一种基于wap技术的im系统及即时通信方法
CN102045274B (zh) 基于即时通信实现信息交互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10224924A (zh) 状态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1860821B (zh) 一种获取多个即时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5228024A (zh) 机顶盒用户交互方法
CN103532832A (zh) 一种传递电话号码的方法
CN110620672B (zh) 多人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161199B (zh) 一种通信内容处理方法和装置
TWI407740B (zh) 對話啟始協定多媒體服務之刪除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08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08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