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2741A - 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及防盗追踪手机 - Google Patents
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及防盗追踪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32741A CN102932741A CN2012104714336A CN201210471433A CN102932741A CN 102932741 A CN102932741 A CN 102932741A CN 2012104714336 A CN2012104714336 A CN 2012104714336A CN 201210471433 A CN201210471433 A CN 201210471433A CN 102932741 A CN102932741 A CN 1029327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phone
- identification code
- alert data
- theft tracking
- fun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及防盗追踪手机。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读取当前手机卡的识别码,与手机中的预置手机卡识别码进行比较,在两者不同时,执行下述步骤b;b、检测手机防盗追踪功能是否开启,并在开启该功能时向指定报警接收方发送携带有手机GPS信息的报警数据。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手机被盗并对被盗手机进行位置追踪,以尽量减少用户损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手机安全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及具有防盗追踪功能的手机。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中,手机是人们交流时不可或缺的一种移动通讯设备。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硬件成本的降低,手机保有量不断攀升,每年手机的销量都数以亿计。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手机经常容易丢失或被盗,手机一旦被盗,不仅对手机用户造成财产损失,还容易对手机用户的隐私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判断手机是否被盗以及追踪被盗手机,以便于及时找到被盗手机,是尽可能减少手机用户损失的关键,也是本发明的研究主旨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利用该方法及时发现手机被盗并对被盗手机进行位置追踪,以尽量减少用户损失。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手机防盗追踪方法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手机防盗追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读取当前手机卡的识别码,与手机中的预置手机卡识别码进行比较,在两者不同时,执行下述步骤b;
b、检测手机防盗追踪功能是否开启,并在开启该功能时向指定报警接收方发送携带有手机GPS信息的报警数据。
如上所述的方法,为便于用户根据需求进行防盗追踪的功能配置、提高方法的灵活性,在执行步骤a之前,先执行下述的设置步骤a0:启动手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对功能启动/关闭、预置手机卡识别码、指定报警接收方及报警数据进行预先设置。
如上所述的方法,为避免一些使用中的漏洞,以提高方法的可靠性,在所述步骤a0中,启动手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之后,先输入口令进行校验,在口令校验成功后再进入相应的功能设置菜单,否则提示口令校验失败。
相应的,在所示步骤a0中,还包括对口令进行预先设置的过程。
如上所述的方法,为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提高报警接收方的可靠性,所述指定报警接收方包括指定电话号码和/或指定邮箱地址。
如上所述的方法,在指定报警接收方为指定电话号码时,所述报警数据以短信方式发送至指定电话号码。
如上所述的方法,在指定报警接收方为指定邮箱地址时,所述报警数据以彩信方式发送至指定邮箱地址。
如上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步骤b中,根据预置时间间隔循环向指定报警接收方发送携带有手机GPS信息的报警数据,以保证接收方及时跟踪被盗手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盗追踪功能的手机,以增加手机的使用安全性,提高手机市场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防盗追踪手机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盗追踪手机,包括主处理单元和GPS定位单元,所述手机还包括:
手机卡识别码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手机中当前手机卡的识别码;
手机卡识别码比较单元,用于将提取的当前手机卡的识别码与手机中的预置手机卡识别码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传输至主处理单元;
GPS信息提取单元,用于提取GPS定位单元所确定的手机GPS信息;以及
报警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在主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将携带有手机GPS信息的报警数据发送至指定报警接收方。
如上所述的手机,为便于用户根据需求进行防盗追踪的功能配置、提高手机防盗追踪的使用灵活性,所述手机还包括有手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单元,用于对功能启动/关闭、所述预置手机卡识别码、所述指定报警接收方及所述报警数据进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与手机卡一一对应的识别码的变化判断手机是否被非法换卡、进而判定手机是否被盗,并在手机被盗、且防盗追踪功能开启时将手机的GPS定位信息发送到指定报警接收方,从而使得报警接收方随时和及时地定位手机位置,实现被盗手机的跟踪定位,有助于及时找回被盗手机,以尽量减少用户的财产损失和信息泄露造成的其他损失。而且,仅在用户开启了防盗追踪功能时才进行追踪,避免了用户主动更换手机卡造成的误报警。
2、本发明提供手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功能,灵活易用,可配置项强,便于实现人机友好界面交互。
3、报警数据可通过短信方式发送至指定报警电话号码或通过彩信方式发送至指定报警邮箱地址,丰富了报警数据发送途径,提高了报警数据接收的可靠性,方便用户和警方追踪被盗手机的踪迹。而且,彩信发送至邮箱的方法容易实现,成本较低。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盗追踪手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手机防盗追踪方法一个实施例的主流程图;
图3是图2主流程中防盗追踪功能设置的子流程图;
图4是图2主流程中防盗判断和追踪的具体子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该图2所示为本发明防盗追踪手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框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手机除包括有作为一般手机均需具备的主处理单元14之外,还设置有GPS定位单元15,用来对手机进行经纬度的定位。此外,为实现手机的防盗追踪功能,该实施例的手机还具有下述各单元部分:
手机卡识别码提取单元11,用于提取手机中当前手机卡的识别码。
手机卡识别码比较单元12,用于将手机卡识别码提取单元11提取的当前手机卡的识别码与手机中的预置手机卡识别码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传输至主处理单元。其中,预置手机卡识别码可以通过下述的手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单元13来设置。
手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单元13,用来对防盗追踪功能的启动/关闭、预置手机卡识别码、指定报警接收方及报警数据等进行设置,以友好的节目操作方式供用户按需进行功能设置,提高手机防盗追踪的使用灵活性。
GPS信息提取单元16,分别与GPS定位单元15及主处理单元14相连接,用于提取GPS定位单元15所确定的手机GPS信息,并将GPS信息传输至主处理单元14。
报警数据发送单元17,用于在主处理单元14的控制下,将携带有手机GPS信息的报警数据发送至指定报警接收方。具体来说,是在主处理单元14判定手机被盗之后,根据手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单元13的预先设置,将GPS信息或附带有其他报警信息的报警数据以设定的方式发送到指定报警电话号码和/或指定报警邮箱地址。
上述结构的手机实现防盗追踪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法可以参考下述的方法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4示出的本发明手机防盗追踪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其中,图1是该实施例的主流程图,图2是主流程中防盗追踪功能设置的子流程图,图3是其中防盗判断和追踪的具体子流程图。
该实施例以具有SIM卡的手机为例。对于SIM卡,每个卡均具有一个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这个识别码与手机卡是一一对应的。如果手机丢失被捡到或者被盗,后来的使用者均会更换一个手机卡来使用。因此,可以根据手机上所使用的手机卡的识别码作为手机是否被盗的判断依据。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实现手机防盗追踪的方法的主流程如下:
步骤21:流程开始。
步骤22:启动手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对有关设置项目进行设置。
设置的项目及设置的内容和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子流程图所示及下述对子流程的描述。
步骤23:对手机进行防盗判断。
如上所述,防盗判断的依据是SIM卡的IMSI码。
步骤24:在判断手机被盗且开启防盗追踪功能时进行手机追踪。
步骤23和步骤24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图4所示的子流程图及下述对子流程的描述。
请参考图3所示的子流程图,该实施例上述步骤22中设置防盗追踪功能项目的具体方法及流程如下:
步骤301:启动防盗追踪设置。
该功能设置一般以菜单形式提供给用户进行选择使用。
步骤302:判断口令校验是否成功。若成功,执行步骤303;若校验失败,转至步骤301,提示用户重新输入密码,或者直接退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菜单。
设置该步骤的目的是将防盗追踪功能设置作为一个加密菜单来使用,用户只有通过了口令校验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设置,以提高方法的可靠性,避免使用中的一些漏洞,例如,避免非法用户关闭防盗追踪功能、或通过恢复手机出厂设置而改变设置内容等。
步骤303:在口令校验成功后,进入设置菜单,执行具体的设置功能。各菜单的名称、设置内容及功能描述如下:
防盗功能开启设置:防盗功能默认处于关闭状态,开启防盗功能首先需要设置IMSI信息、报警号码或报警邮箱地址、报警信息。如果有一项没有设置或置空均不能开启防盗功能。防盗功能一旦开启,只能由用户通过口令校验进入防盗追踪设置菜单进行关闭,恢复手机出厂设置不会关闭已开启的防盗功能,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功能漏洞。
预置IMSI信息设置:显示当前SIM卡的IMSI信息,提供设置当前卡的IMSI信息为预置IMSI信息的功能。预置IMSI信息是判断当前手机是否被盗的唯一依据。本菜单提供将当前卡的IMSI信息设置为预置IMSI信息的功能。如果当前手机处于无卡状态,那么IMSI信息显示为空,保存功能失效。手机出厂后默认将第一次放入的SIM卡的IMSI信息作为预置IMSI信息保存起来。SIM卡的IMSI信息可以在手机开机过程中通过平台API接口获取。
报警号码设置:编辑报警数据通过短信发送时的目标号码,最多允许用户编辑10个号码方便群发,每个号码用分号分隔,防盗功能开启时不允许为空。编辑报警号码时需要进行号码有效性检验,以保证将报警数据发送到真正的接收方。
报警邮箱地址设置:编辑报警数据通过彩信发送时的目标邮箱地址。由于彩信发送之前还要进行PS域激活操作,为了降低时间复杂度和功能复杂度,最多允许用户编辑1个邮箱地址,防盗功能开启时不允许为空。编辑报警邮箱地址时需要进行邮箱地址有效性校验,以保证将报警数据发送到真正的接收方。
报警信息设置:编辑报警信息,默认内容为“防盗追踪信息”,最多允许用户编辑50个字符(包括汉字),不允许为空。
口令设置:编辑新口令,口令长度为6位到12位。该口令就是进入防盗追踪设置菜单的口令,默认值为111111。特别地,该口令一旦重新编辑,并不会因为手机恢复出厂设置而改变,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功能漏洞。
请参考图4示出的子流程图,该实施例进行防盗判断及追踪的过程如下:
步骤401:手机开机。
步骤402:读取设置文件中的数据。
设置文件中存储有用户设置的防盗追踪菜单中的各项数据。该文件在手机出厂首次开机时并不存在,需要创建。每次用户更改防盗追踪设置中的各项数据,都会将各项修改值存入到文件中的对应位置。设置文件中的各项数据保存在手机隐藏分区的指定位置,用户无法通过文件系统对该文件进行查询,也无法将该文件拷贝到台式机、笔记本等其他电子设备中查看。而且,文件一旦创建,不会因为用户恢复出厂设置而删除,防盗追踪信息会一直保存,且在手机每次开机时都会先读取这些数据。
步骤403:判断手机中是否有SIM。若有,执行步骤404;若没有SIM卡,则无法进行防盗的判断,转至步骤417,结束防盗追踪过程,进入手机正常启动流程。
在手机开机过程中,可以通过API接口判断手机中SIM卡的状态,进而判断是否有SIM卡。
步骤404:在手机中有SIM卡时,读取预置IMSI信息。
步骤405:读取当前SIM卡的IMSI信息。
当前SIM卡的IMSI信息可以通过手机中的相应接口来获取。
步骤406:判断是否是否更换了SIM卡。若是,执行步骤407;若未换卡,转至步骤417,结束防盗追踪过程,进入手机正常启动流程。
预置IMSI信息是判断当前手机是否被盗的唯一依据。如果当前SIM卡的IMSI信息和预置IMSI信息不一致(通过字符串比较进行判断),则判定当前手机被盗,手机进入防盗追踪处理流程,反之手机进入正常启动流程。手机出厂后默认将第一次放入的SIM卡的IMSI信息作为预置IMSI信息保存起来,手机用户可以在防盗追踪设置菜单中修改。
步骤407:进入防盗追踪流程。
步骤408:判断防盗功能是否开启。若开启,执行步骤409;若关闭,转至步骤417,结束防盗追踪过程,进入手机正常启动流程。
进入防盗追踪处理流程之前需要先判断手机防盗功能是否开启,如果防盗功能关闭则手机进入正常启动流程。设置该步骤的目的是避免手机用户主动更换SIM卡而产生防盗追踪的误报警,如果用户主动更换手机卡,可以在防盗追踪设置菜单中关闭防盗追踪功能,并修改新的预置IMSI信息为更换后的手机卡信息,然后再开启防盗追踪功能。
步骤409:在防盗追踪功能开启且判定手机被盗之后,按预置时间间隔对手机进行循环定位。
例如,可以设置一个默认10分钟的定时器进行循环定位,每10分钟定位一次,一次最多定位3分钟。
步骤410:判断定位时间是否到。若已到,执行步骤411;若未到,继续等待。
步骤411:在定时时间到达时,启动GPS芯片开始定位。
步骤412:判断是否定位成功。若定位成功,执行步骤413;若定位失败,转至步骤415。
如果在定位时间内(如上所述的3分钟内)GPS芯片没有定位到经纬度数据,则判定定位失败;反之,若获得了经纬度数据,则认为定位成功。
步骤413:在定位成功后,读取预设的指定报警号码,通过短信API接口发送携带预设的报警信息和实时获取的GPS信息的报警数据到这些号码。同时,执行步骤414。
步骤414:读取预设的指定邮箱地址,通过彩信API接口发送携带预设的报警信息和实时获取的GPS信息的报警数据到指定邮箱地址。
步骤415:如果定位失败,则读取预设的指定报警号码,通过短信API接口发送只携带预设的报警信息的报警数据到这些号码。同时,执行步骤416。
步骤416:读取预设的指定邮箱地址,通过彩信API接口发送只携带预设的报警信息的报警数据到指定邮箱地址。
在定位失败后,虽然不能获取手机的当前GPS信息,但是,也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指定的号码和邮箱,以提示有关人员手机被盗的情况。
而且,为了保证接收方能够及时获知被盗情况及跟踪被盗手机,上述定位和报警数据发送过程将以预置的时间间隔循环执行,直至手机关机或用户取消防盗报警功能为止。
在防盗追踪过程中,如果用户通过设置菜单关闭防盗功能,那么将删除相关定时器。而且,报警数据发送成功后,相关短/彩信不会存入已发件箱中;报警数据发送失败后,相关短/彩信不会存入发件箱中。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读取当前手机卡的识别码,与手机中的预置手机卡识别码进行比较,在两者不同时,执行下述步骤b;
b、检测手机防盗追踪功能是否开启,并在开启该功能时向指定报警接收方发送携带有手机GPS信息的报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a之前,先执行下述的设置步骤a0:启动手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对功能启动/关闭、预置手机卡识别码、指定报警接收方及报警数据进行预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0中,启动手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之后,先输入口令进行校验,在口令校验成功后再进入相应的功能设置菜单,否则提示口令校验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示步骤a0中,还包括对口令进行预先设置的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报警接收方包括指定电话号码和/或指定邮箱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指定报警接收方为指定电话号码时,所述报警数据以短信方式发送至指定电话号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指定报警接收方为指定邮箱地址时,所述报警数据以彩信方式发送至指定邮箱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根据预置时间间隔循环向指定报警接收方发送携带有手机GPS信息的报警数据。
9.一种防盗追踪手机,包括主处理单元和GPS定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还包括:
手机卡识别码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手机中当前手机卡的识别码;
手机卡识别码比较单元,用于将提取的当前手机卡的识别码与手机中的预置手机卡识别码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传输至主处理单元;
GPS信息提取单元,用于提取GPS定位单元所确定的手机GPS信息;以及
报警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在主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将携带有手机GPS信息的报警数据发送至指定报警接收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还包括有手机防盗追踪功能设置单元,用于对功能启动/关闭、所述预置手机卡识别码、所述指定报警接收方及所述报警数据进行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714336A CN102932741A (zh) | 2012-11-20 | 2012-11-20 | 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及防盗追踪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714336A CN102932741A (zh) | 2012-11-20 | 2012-11-20 | 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及防盗追踪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2741A true CN102932741A (zh) | 2013-02-13 |
Family
ID=47647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714336A Pending CN102932741A (zh) | 2012-11-20 | 2012-11-20 | 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及防盗追踪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32741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0646A (zh) * | 2013-04-24 | 2013-07-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短信找回移动终端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486727A (zh) * | 2014-12-25 | 2015-04-01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防盗方法及系统 |
WO2016078327A1 (zh) * | 2014-11-18 | 2016-05-26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中恶意操作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WO2016180165A1 (zh) * | 2015-07-01 | 2016-11-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追踪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6797535A (zh) * | 2014-08-28 | 2017-05-31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终端及其防盗追踪方法和防盗追踪装置 |
CN106936990A (zh) * | 2017-03-01 | 2017-07-07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防盗管理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1869A (zh) * | 2005-01-06 | 2006-07-12 | 杭州波导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及其防盗系统 |
CN101198119A (zh) * | 2006-12-09 | 2008-06-1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自动报失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便携式终端 |
CN101247607A (zh) * | 2008-03-07 | 2008-08-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及其追踪实现方法 |
CN102281531A (zh) * | 2011-08-10 | 2011-12-14 | 胡光力 | 一种手机防盗系统及方法 |
-
2012
- 2012-11-20 CN CN2012104714336A patent/CN10293274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1869A (zh) * | 2005-01-06 | 2006-07-12 | 杭州波导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及其防盗系统 |
CN101198119A (zh) * | 2006-12-09 | 2008-06-1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自动报失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便携式终端 |
CN101247607A (zh) * | 2008-03-07 | 2008-08-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及其追踪实现方法 |
CN102281531A (zh) * | 2011-08-10 | 2011-12-14 | 胡光力 | 一种手机防盗系统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电脑报》编写组编著: "《电脑报 2009合订本 上》", 30 December 2009 * |
孙承庭主编: "《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 30 September 2004 * |
李曙光等: ""嵌入式Linux系统智能手机防盗追踪功能的实现"", 《微计算机应用》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0646A (zh) * | 2013-04-24 | 2013-07-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短信找回移动终端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220646B (zh) * | 2013-04-24 | 2016-09-2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短信找回移动终端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
CN106797535A (zh) * | 2014-08-28 | 2017-05-31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终端及其防盗追踪方法和防盗追踪装置 |
WO2016078327A1 (zh) * | 2014-11-18 | 2016-05-26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中恶意操作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04486727A (zh) * | 2014-12-25 | 2015-04-01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防盗方法及系统 |
WO2016180165A1 (zh) * | 2015-07-01 | 2016-11-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追踪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6331300A (zh) * | 2015-07-01 | 2017-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追踪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6936990A (zh) * | 2017-03-01 | 2017-07-07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防盗管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24732B (zh) | 移动终端以及向其提供安全的方法 | |
CN104376263B (zh) | 应用程序行为拦截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375836B (zh) | 一种展示锁屏窗口的方法及装置 | |
KR101552587B1 (ko) | 휴대용 전자 디바이스에 대한 위치-기반 액세스 제어 | |
CN101459721A (zh) | 手机防盗追踪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270741B (zh) | 终端锁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1758095A (zh) | 快速打开应用或应用功能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4486727A (zh) | 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防盗方法及系统 | |
CN102932741A (zh) | 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及防盗追踪手机 | |
CN102780813A (zh) | 基于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和系统 | |
CN202617350U (zh) | 手机安全管控系统 | |
CN103581441B (zh) | 移动终端追踪防盗系统和方法 | |
CN105701414A (zh) | 一种基于多账户复用电子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3442141A (zh) | 一键进入安全模式的方法 | |
CN105095708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 |
WO2018209897A1 (zh) | 敏感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
CN104700050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安全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07609368A (zh) | 应用程序的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6211070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保护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8769925B (zh) |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防盗寻回系统 | |
CN104751086A (zh) | 一种终端防盗方法 | |
CN107609407A (zh) | 一种用户终端中信息安全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
CN10448674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追踪装置 | |
EP2780900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vering low power devices | |
CN204833403U (zh) |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门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